历史文化常识问题

合集下载

文化常识考试题型及答案

文化常识考试题型及答案

文化常识考试题型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选项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答案:ABCD2. 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通常在农历的哪一天?A. 正月初一B. 正月十五C. 腊月三十D. 腊月初八答案:A3. 以下哪位诗人不是唐代的?A. 李白B. 杜甫C. 白居易D. 苏轼答案:D4.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A. 牡丹B. 菊花C. 梅花D. 荷花5.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的传统节日?A. 端午节B. 中秋节C. 圣诞节D. 重阳节答案:C6.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隋朝D. 唐朝答案:C7.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中国的传统乐器?A. 古筝B. 琵琶C. 二胡D. 钢琴答案:D8. 中国的长城始建于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答案:A9. 以下哪位历史人物不是以军事才能著称的?B. 诸葛亮C. 岳飞D. 李白答案:D10. 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不包括以下哪部作品?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聊斋志异》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2. 中国的国宝动物是________,它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的保护动物。

答案:大熊猫3. 中国的首都是________,它是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答案:北京4. 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人们有赏月、吃________的习俗。

答案:月饼5.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中,最高级别的考试是________。

答案:殿试6.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________。

答案:屈原7. 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有登高、赏菊、饮________的习俗。

答案:菊花酒8.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________的发明对世界航海和地理大发现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历史常识真题精选

中国历史常识真题精选

中国历史常识真题精选[多项选择题]1、在汉武帝时期确定的“五经”是()A.《诗》B.《书》C.《礼》D.《易》E.《春秋》参考答案:A,B,C,D,E[多项选择题]2、世界上已不再使用的古老文字有()A.汉字B.圣书字C.楔形文字D.英文E.法文参考答案:B,C[多项选择题]3、现代汉字的定音工作包括()A.地名读音的审定B.轻声、儿化词表的制定C.一些多音多义字读音的审定D.日本“和字”读音的审定E.异读词读音的审定参考答案:A,B,C,D,E[多项选择题]4、重阳节的主要习俗有()A.饮菊花酒B.悬艾叶C.登高D.吃重阳糕E.插茱萸参考答案:A,C,D,E[多项选择题]5、关于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代表作中的“二拍”,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包括《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B.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C.代表了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D.作者是冯梦龙E.属于拟话本小说参考答案:A,B,E[多项选择题]6、吊脚楼是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常见的一种奇特民居,主要流行于()。

A.广东B.广西C.贵州D.云南参考答案:B,C,D[判断题]7、秦国于221年扫平六国,统一全国。

参考答案:错[多项选择题]8、元宵节有()等娱乐活动,所以元宵节又称“灯节”。

A.放灯B.观灯C.赏灯D.猜灯谜参考答案:A,B,C,D[多项选择题]9、汉族的集中分布区主要在()等区域。

A.青藏高原B.黄河流域C.长江流域D.天山山脉参考答案:B,C[判断题]10、明代中叶,“四大徽班”进京后,博采众长,形成了中国戏剧的代表剧种——京剧。

参考答案:错[多项选择题]11、端午节的习俗有()。

A.贴春联B.赛龙舟C.踏青D.吃粽子参考答案:B,D[单项选择题]12、北魏()以汉化为主题的改革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盛事。

A.孝文B.隋文帝C.汉文帝D.光武帝参考答案:A[多项选择题]13、语言的三要素是()A.语素B.词汇C.语法D.语音参考答案:B,C,D[单项选择题]14、《诗经》开了中国()文学之先河,对此后中国两千多年的文学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A.现实主义B.浪漫主C.现代主义D.象征主义参考答案:A[多项选择题]15、隋唐的科技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具体表现在()等方面。

100道文化常识题

100道文化常识题

100道文化常识1、《红楼梦》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长篇小说之一,它的别名是《石头记》.2、成语“一衣带水”中的“水”原指长江。

3、“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这句诗是元好问写的.4、“滥竽充数”出自《韩非子》.5、中国历史上被誉为“药王"的是孙思邈。

6、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上有八条龙.7、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史记》。

8、木板年画发源于四大名镇朱仙镇.9、“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酒.10、“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左手在外。

11、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黑色一般表示忠耿正直,12、宋代五大名窑有:汝窑、钧窑、定窑、南宋官窑、哥窑。

1、汝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今河南宝丰清凉寺一带,因北宋属汝州而得名。

北宋晚期为宫廷烧制青瓷,是古代第一个官窑,又称北宋官窑.釉色以天青为主,用石灰一碱釉烧制技术,釉面多开片,胎呈灰黑色,胎骨较薄。

2、钧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在今河南禹县,此地唐宋时为钧州所辖而得名。

始于唐代,盛于北宋,至元代衰落.以烧制铜红釉为主,还大量生产天蓝、月白等乳浊釉瓷器,至今仍生产各种艺术瓷器。

3、定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

在今河北曲阳润磁村和燕山村,因唐宋时属定州而得名。

唐代已烧制白瓷,五代有较大发展,白瓷釉层略显绿色,流釉如泪痕。

北宋后期创覆烧法,碗盘器物口沿无釉,称为“芒口”.五代、北宋时期承烧部分宫廷用瓷,器物底部有“官”、“新官”铭文。

宋代除烧白瓷外,还烧黑釉、酱釉和绿釉等品种。

4、南宋官窑: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宋室南迁后设立的专烧宫廷用瓷的窑场.前期设在龙泉(今浙江龙泉大窑、金村、溪口一带),后期设在临安郊坛下(今浙江杭州南郊乌龟山麓).两窑烧制的器物胎、釉特征非常一致,难分彼此,均为薄胎,呈黑、灰等色;釉层丰厚,有粉青、米黄、青灰等色;釉面开片,器物口沿和底足露胎,有“紫口铁足"之称。

80道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80道文化常识测试题带答案

1. 中国的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____。

答案:印刷术2. 孔子的故乡位于今天的哪个省?答案:山东省3. 《红楼梦》的作者是谁?答案:曹雪芹4. 京剧中的“生”通常指的是什么角色?答案:男性角色5. 长城的总长度大约是多少公里?答案:约2万公里6. 中国的国花是什么?答案:牡丹7. “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是指哪三位帝王?答案:伏羲、神农、黄帝8.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哪个朝代?答案:隋朝9.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谁?答案:武则天10. 中国传统节日中,重阳节是哪一天?答案:农历九月初九11. 中国的第一部字典是《说文解字》,其编撰者是谁?答案:许慎12. 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主人公是谁?答案:孙悟空13. 中国最大的岛屿是哪个?答案:台湾岛14. 中国的传统医学称为____。

答案:中医或中医药15.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答案:秦始皇(嬴政)16. 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在第一个的是?答案:鼠17. 中国的首都是哪座城市?答案:北京18. 中国的国粹之一是?答案:京剧19.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什么?答案:长江20. 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答案:儒家学派21. 中国的春节又被称为什么?答案:农历新年或新年22. 中国的国石是什么?答案:翡翠(或和田玉,根据不同标准)23. 中国传统音乐中有五声音阶,分别是宫、商、角、____和羽。

答案:徵24.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时期是指哪三个国家之间的对峙?答案:魏、蜀、吴25. 中国的古代哲学家老子的主要著作是什么?答案:《道德经》26. 中国的国歌是什么?答案:《义勇军进行曲》27. 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新娘通常会穿什么颜色的衣服?答案:红色28. 中国的传统戏剧形式除了京剧外,还有哪些?请列举两种。

答案:越剧、黄梅戏、豫剧等(任选两种)29. 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主要用于纪念什么?答案:纪念先人或扫墓30. 中国的国树是什么?答案:银杏树(或柏树,根据不同标准)31. 中国的四大名绣指的是哪四种刺绣?答案:苏绣、湘绣、粤绣、蜀绣32. 中国古代的四大美女分别是谁?答案:西施、王昭君、貂蝉、杨贵妃33. 中国的国鸟是什么?答案:丹顶鹤(或朱鹮,根据不同标准)34. 中国的传统建筑中,四合院是哪种类型的住宅?答案:北方传统的民居类型35. 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哪位古代诗人?答案:屈原36. 中国的传统乐器二胡有几根弦?答案:两根弦37. 中国的国酒是什么?答案:茅台酒38. 中国的传统书法有几种主要书体?请列举三种。

常识积累——历史文化知识100题及答案解析

常识积累——历史文化知识100题及答案解析

1.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答案:(B)道听途说意思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

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空穴来风意思是有孔洞便会进风,后用来比喻自身存在弱点,流言蜚语等得以乘隙而入,也比喻传言有根据。

由于广泛的误用,现在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

三人成虎: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事实。

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月亮B.姻缘答案:(A)婵娟的意思常用者有三,1、形容姿态曼妙优雅;2、美女、美人;3、形容月色明媚或指明月。

这里的婵娟是第三种。

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答案:(C)屠苏,酒名。

古代中国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答案:(A)因为古人认为杀人时拿刀都是用右手,右手在前杀气太重。

所以右手握拳,用代表友好的左手在外,把右手包住。

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答案:(A)红色的脸谱表示忠勇侠义,如关羽、姜维;黑色的脸谱表刚烈正直、勇猛鲁莽,如包拯、李逵等;黄色的脸谱表凶狠残暴,如宇文成都、典韦;蓝绿色的脸谱表粗豪暴躁,如窦尔敦、马武等;白色的脸谱表奸臣坏人,如曹操、赵高等。

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答案:(B)胜战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敌战计: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攻战计: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混战计: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道伐虢;并战计: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癫、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败战计: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走为上。

中国古代历史常识题500

中国古代历史常识题500

中国古代历史常识题500一、夏朝1.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传说是由尧舜禹相传。

2.夏朝建立在黄河流域,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个朝代,但在现代史学界,夏朝的真实性受到了一些争议。

3.夏朝的文化发展主要以祭祀、音乐和舞蹈等为主,同时也开始出现了青铜器等物质文化的繁荣。

二、商朝1.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它取代了夏朝成为中国的统治者。

2.商朝的首都位于今天的河南郑州一带,商都是商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商朝时期,中国社会逐渐形成了贵族阶级和庶民阶级之间的阶层区分,社会结构开始呈现多样化。

三、周朝1.周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悠久的朝代之一,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

2.周朝建立了封建制度,分封诸侯,实行封建等级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王朝的基础。

3.周朝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典章制度,如《周礼》、《周易》等,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四、秦朝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个国家统一的朝代,统一了六国,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建立了中国第一次中央集权制度。

2.秦始皇代表秦国的嬴姓齐国人一统六国,统一全国,拼成中国。

3.秦始皇的统一标志是实行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推行法律法规,统一文字、度量衡等标准等。

五、汉朝1.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建立的封建王朝,也是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朝代之一。

2.汉初是一个政治、经济相对统一的时期,汉武帝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盛世”,国力达到了极致。

3.汉朝经历了西汉、东汉两个时期,最终在东汉末年由外敌入侵,导致漢朝灭亡。

六、三国时期1.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分为曹魏、东吴、蜀汉三个国家相互对峙。

2.三国时期的文化发展十分繁荣,诸葛亮、孔明、曹操等历史人物皆为三国时期的代表性人物。

3.三国时期最终在西晋建立后结束,成为中国历史上“亂世”。

七、隋唐时期1.隋唐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全盛时期。

2.隋朝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度,完成了统一全国,开创了隋唐时期的局势。

中国常识题

中国常识题

中国常识题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国家,拥有丰富的常识。

本文主要从历史、地理、文化等方面介绍中国常识题。

历史常识
1.中国最早的朝代是哪个?殷商;
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什么?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和印刷术;
3.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封建制度;
4.近代中国爆发的第一个民主革命是哪个?辛亥革命;
5.中国有多少个世界遗产?目前拥有55处。

地理常识
1.中国是世界上第几大国家?第三大国家;
2.中国最长的河流是哪个?长江;
3.中国最大的湖泊是哪个?青海湖;
4.中国最高的山峰是哪个?珠穆朗玛峰;
5.中国有多少个省级行政区? 34个。

文化常识
1.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2.中国的国画是指什么?国画是用毛笔绘制的传统绘画形式;
3.中国的国球是什么?乒乓球;
4.中国的四大名著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
《三国演义》;
5.中国的传统音乐有哪些特点?古朴典雅、富有韵律感。

社会常识
1.中国的国庆节是哪一天? 10月1日;
2.中国的首都是哪个城市?北京;
3.中国最长的高速公路是哪个?北京至广州高速公路;
4.中国最大的城市是哪个?上海;
5.中国的国家动物是什么?熊猫。

总结: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涵盖着丰富的常识。

从历史、地理、文化以及社会方面的常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这个国家。

了解这些常识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中国的认识,并增强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和尊重。

古代文化常识问答

古代文化常识问答

古代文化常识问答1、春节的前一天是什么节日?(除夕)2、熬夜守岁是那个节日的习俗?(除夕)3、除夕节燃放爆竹的习俗相传是为了干什么?(驱赶年兽)4、北方过年要吃那种食物?(饺子)5、南方过年家家户户都要吃鱼,有什么吉祥的预兆?(年年有余)6、“爆竹声中一岁除”是描绘的什么节日?(正月初一)7、春节是农历的那一天?(正月初一)8、有着猜灯谜、耍龙灯等民俗的节日是?(元宵节)9、上元节又被称之为什么节?(元宵节)10、清明节的前一天是什么节日?(寒食节)11、清明节是那一天?(四月五日)12、踏青赏花是那个节日的习俗?(清明节)13、扫墓祭奠过世的亲人、缅怀革命先烈是那个节日的习俗?(清明节)14、在清明节前后有一种特有的汉族食物,那种食物是什么?(清明果/清团)15、端午节传承是为了纪念那位爱国主义诗人?(屈原)16、端午节是农历的那一天?(五月初五)17、端午节有着吃什么事物的习俗?(粽子)18、端午节这一天喝雄黄酒是为了?(克制蛇、蝎等百虫)19、什么节日有挂菖蒲、蒿草、艾叶的习俗?(端午节)20、赛龙舟是什么节日的习俗?(端午节)21、苏轼词“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描绘的是那个节日?(端午节)22、七夕节是农历的那一天?(七月初七)22、乞巧节指的是什么节日?(七夕节)22、牛郎织女的传说家喻户晓,那么他们相会正好是我们的什么节日?(七夕节)23、穿针乞巧是什么节日的习俗?(七夕节)24、“今日云骈渡鹊桥,应非脉脉与迢迢”描绘的什么节日?(七夕节)25、中元节是那一天?(七月十五)26、鬼节指的是什么节日?(中元节)27、俗称七月半的是什么节日?(中元节)28、中秋节是农历的那一天?(八月十五)29、嫦娥奔月是中国哪个节日的传说?(中秋节)30、有着拜月赏月吃月饼习俗的是那个节日(中秋节)31、“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描绘的是哪个节日?(中秋节)32、吃月饼是那个节日的习俗?(中秋节)33、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等习俗的是那个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34、重阳节是那一天?(九月初九)35、“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描绘的是什么节日?(重阳节)36、喝腊八粥是什么节日的习俗?(腊八节)37、冬至全国各地有着吃饺子、羊肉的习俗,相传这些习俗可以?(驱寒取暖)38、民间相传龙抬头是指的哪一天?(二月二)39、根据中国古代的历法,我们有多少个节气?(二十四)40、腊月二十三民间有着祭什么的习俗?(灶神)41、我国四大名绣是?(苏绣、湘绣、蜀绣、粤绣)42、“花开时节动京城”指的是什么花?(牡丹)41、而立之年指多少岁?(三十岁)42、不惑之年指的多少岁?(四十岁)43、知天命指多少岁?(五十岁)44、花甲之年指多少岁?(六十岁)45、古稀之年指多少岁?(七十岁)46、耄耋之年指多少岁?(八九十岁)47、四书是指?((《论语》、《大学》、《孟子》、《中庸》)48、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49、古代贵族学习的六艺为?(礼、乐、射、御、书、数)50、汉字六书是指?(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51、三山是?(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52、中岳是指那座山?(河南嵩山)53、西岳是指那座山?(陕西华山)54、东岳是指那座山?(山东泰山)55、北岳是指那座山?(山西恒山)56、南越是指那座山?(湖南衡山)57、五湖是指?(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58、长江三峡是指?(瞿塘峡、巫峡、西陵峡)59、中国四大名园的拙政园、留园位于哪里?(苏州)60、颐和园位于哪里?(北京)61、避暑山庄位于哪里?(河北承德)62、北京故宫是那两朝皇帝的居住地?(明、清)6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了长江三大名楼中那一楼上看到的景色?(滕王阁)64、“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描绘了长江三大名楼中那一楼上看到的景色?(黄鹤楼)65、岳阳楼因为一篇文学作品而闻名天下,请问是哪一篇文学作品?(岳阳楼记)66、有着中国瓷都之称的是那里?(景德镇)67、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位于哪里?(湖南长沙)68、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白鹿洞书院位于哪里?(江西庐山)69、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应天书院位于哪里?(河南商丘)70、中国四大书院之一的嵩阳书院位于哪里?(河南嵩山)71、武当山是那个宗教的名山?(道教)72、武当山位于哪里?(湖北十堰)73、相传浙江普陀山是佛教那位菩萨的道场?(观音菩萨)74、中国八大菜系分别是?(鲁、川、苏、粤、闽、浙、徽、湘)75、我国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76、我国第一部词典?(《尔雅》)77、我国第一部诗集?(《诗经》)78、我国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79、我国第一部论语体著作?(《论语》)80、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书?(《史记》)81、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82、我国第一部断代史史书?(《汉书》)83、我国第一部历史评论专著?(《史通》)84、我国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85、京剧分为哪五种行当?(生旦净末丑)86、京剧中表现忠勇、正义、威武、庄严,大多用于富有血性的人物一般用什么脸?(红脸)86、京剧中表现公正、无私或表现暴躁、鲁莽、耿直的人物一般用什么脸?(黑脸)87、京剧中表现、大多现阴险、狡诈、居心叵测的人物一般用什么脸?(白脸)88、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孔子)89、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90、佛教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西汉)91、巾帼不让须眉中的巾帼是指?(女性)92、巾帼不让须眉中的徐梅是指?(男性)9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流域)94、苏轼的《题西林壁》如今刻在?(江西庐山)95、“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是指三个季度还是三年?(三个季度)96、我们常说的“鸿雁传书”源自于以下哪个历史故事?(苏武牧羊)97、中国八大古都是?(西安、洛阳、北京、开封、南京、杭州、安阳、郑州)98、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天干”共有几个字?(10个)99、我国传统表示次序的“地支”共有几个字?(12个)100、蹴鞠盛行于那个朝代?(唐朝)101、我们用“沉鱼”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西施)102、我们用“落雁”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王昭君)103、我们用“闭月”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貂蝉)104、我们用“羞花”来形容历史上哪位美女?(杨贵妃)105、“文武二圣”指的是?(孔子、关羽)106、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尺尊公主和文成公主而兴建的宫殿是?(布达拉宫)107、「环肥燕瘦」中的「燕」是指谁?(赵飞燕)108、诗文书画中的四君子是哪四种植物?(:梅、兰、竹、菊)109、诗文书画中的岁寒三友子是哪三种植物?(松、竹、梅)110、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111、二八佳人是几岁的女孩?(16岁)112、四大石窟中的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113、四大石窟中的龙门石窟位于?(河南洛阳)114、中国第一座佛寺是?(白马寺)115、中国书法、书画使用的是什么纸?(宣纸)116、中国已经发现最早的文字是?(甲骨文)117、通行于西周时期,铸在青铜上的文字,后世称为?(金文)118、一甲子是多少年?(60年)119、中国文学史上往往将代表《诗经》的(国风)和代表《楚辞》的(《离骚》)并称为?(“风骚”)120、中国的十二生肖是指?(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121、古代科举中殿试前三名分别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122、连中三元是指那三元?(解元、会元、状元)123、儒家的思想核心是?(仁)124、五行分别是指?(金、木、水、火、土)125、两仪是指?(阴、阳)126、四象是指?(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127、五常是指?(仁义礼智信)128、五伦是指?(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129、三教是指?(儒、释、道)130、“亚圣”是指?(孟子)131、人性本恶是谁提出来的?(荀子)132、“桑梓”指代的是?(家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文化常识问题【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用于春秋战国时代的一种纪年方法,如:赵惠文王十六年。

(2)帝王纪年法:从汉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后就用帝王年号来纪年。

如:康熙元年等。

(3)干支纪年法:将公历年换算成干支年的方法(公元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天干: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4 5 6 7 8 9 0 1 2 3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4 5 6 7 8 9 10 11 0 1 2 3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

然后,将公元纪年除以12,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

这样,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

如:公元1995年,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乙”。

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

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亥”。

那么,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

(4)年号干支兼用法。

如:顺治二年乙酉四月。

【国学】国学特指中国传统文化,它包括经、史、子、集四大部分。

经,指儒家经典;史,指各种体裁的史学著作;子,指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及其他政治、哲学、医学等著作;集,泛指诗词文赋专集等著作。

【二十四节气】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等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变化,小暑、小寒、大暑、处暑、大寒等反映气温的变化,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等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小满、芒种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清明、惊蛰反映收成情况和自然物候现象。

古诗文中常用二十四节气来纪日。

【年龄的称谓】【襁褓】:未满周岁的婴儿;【孩提】:指2——3岁的儿童;【垂髫(tiao)】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加冠】:指男子二十岁(又“弱冠”);【而立之年】:指三十岁;【不惑之年】:指四十岁;【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花甲之年】:指六十岁;【古稀之年】:指七十岁;【耄耋(mào dié)】指八九十岁;【期颐(qīyí)】指一百岁。

【地理山川】1.阴阳(阴:山北水南,阳光不易照到之处;阳:山南水北。

以山水之名加“阳”或“阴”而得地名不少,如衡阳、汉阳、华阴、江阴等。

2.中原、关中、江南、岭南、塞北。

中原:“中原”一词原是没有特殊意义的原野之意,后来发展到专指黄河中下游一带地区。

从东晋南北朝以后,每一个朝代都沿用了中原地区的地理范畴。

狭义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带;广义的中原,指黄河中下游地区或整个黄河流域。

3.关中:“关”指古代的函谷关,以东为关东,以西为关西。

现代,人们习惯上认为仪陇以东至黄河西岸、秦岭以北的泾河和渭河流域为关中地区。

明清以后,“关”主要指山海关,今东北三省称为关东、关外。

4.江南:“江”指长江。

由于长江流到今九江后折向东北,因此古代以这段江为界,来区分东西或左右。

古代的江东或江左,即今之江南,因长江在安徽境内向东北方向斜流,而以此段江为标准确定东西和左右。

所指区域有大小之分,可指南京一带,也可指安徽芜湖以下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即今苏南、浙江及皖南部分地区称作江东,指长江下游江苏南部一带;江西或江右,指长江下游现在安徽省中部地区。

江南现指长江以南广大地区。

5.岭南:岭指五岭,岭南泛指五岭以南地区,又名岭外。

6.塞北:塞北即长城以北地区,其自然条件比较差。

塞北亦称塞外、口北、口外等。

7.江河(古代"江"专指长江,"河"专指黄河。

)8.关内、关外(汉朝前,"关"特指函谷关;明清时以至现在称东北三省为"关外"。

)9.山东、山西("山"特指崤山,后来有时指太行山。

)10.古今地名(大都--北京大梁、汴梁、东京、汴京--开封京口--镇江金陵、建业、建康、江宁、石头城--南京临安、钱塘--杭州姑苏、吴郡--苏州淮上、江都、维扬--扬州会稽--绍兴长安--西安奉天--沈阳直沽--天津)11.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12. 三山:安徽黄山、江西庐山、浙江雁荡山13.西域:古代称我国新疆及其以西地区。

14.百越:古代越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统称为百越。

古文中常泛指南方地区。

15.三吴:吴郡、吴兴、会稽(丹阳)【饮食器用】五谷:古代所指的五种谷物。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五牲:五种动物,:指牛、羊、猪、犬、鸡;六畜:指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避讳】所谓“避讳”,指的是古人在言谈和书写时要避免君父尊亲的名字,这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历史现象。

避讳起源于周朝。

秦汉以后,随着儒学统治地位的确立,避讳制度才日趋完备。

避讳在社会上存在“国讳”、“家讳”和“‘圣人’讳”三种。

“国讳”主要是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的名讳,有的朝代延伸至避讳皇帝的姓、字、生肖以及陵名等等。

封建帝王出于加强封建统治的需要,要求其统治下的臣民都必须遵守“国讳”,否则,一旦犯讳,就是“大逆不道”,将受到严厉的处罚。

“家讳”指避父祖之名,仅限于亲属内部,体现了封建伦理道德精神。

“‘圣人’讳”多数情况下指避孔子的名讳“丘”。

此外,还存在一种“宪讳”,它是封建官场的下级官员为了巴结讨好上司,主动避长官的名讳。

封建社会避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改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改用音近或义同的字来代替。

如苏轼的祖父名序,苏轼将序改作“叙”。

唐祖讳虎,故凡称“虎”的地方均改作“武”或“猛兽”。

“空字法”,即将应避讳的字空而不书,或作“口”,或作“某”,或直书“讳”,如唐人撰《隋书》时,因避太宗李世民讳,而改“王世充”为“王充”。

“缺笔法”,即对所避之字的最后一笔不写,如将孔子的名讳“丘”缺笔作“”。

此外,还一种在口语中避正呼的避讳法。

汉语有平、上、去、入四声,如讳字属入声,则在口语中不可出现此音,而其他三声仍可照念,但有时也会出现因避一字而四声皆讳的情况。

【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檠、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

“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名、字、号】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

一般情况下,名供长辈称呼,用来自称则有谦恭之意。

称字(对平辈或长辈)出于尊敬。

名、字与号的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

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一种敬称。

【例】古人“男子二十,冠而字”。

如曹操,名操,字孟德;刘备,名备,字玄德。

刘备与曹操会面时,他的自称和对曹操的称呼应是A.备、操B.备、孟德C.玄德、操D.玄德、孟德总结:名应自称(则有谦恭之意,直呼别人之名则不敬,应称字);字可称人(出于尊敬);号自称、称人都行。

【年号·谥号·庙号、尊号、爵号、族号、邑号、官号】年号:年号是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的名号。

从汉武帝开始有年号,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

同一皇帝在位时也可以改元。

有的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如唐太宗年号“贞观”、明太祖年号“洪武”、明成祖年号“永乐”;有的皇帝有两个年号,如宋高宗年号“建炎”“绍兴”、元世祖年号“中统”“至元”;有的皇帝有多个年号,如唐高宗有14个年号、武则天有17个年号。

明清两代皇帝一般不改元,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故往往就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爱新觉罗·弘历在位年号“乾隆”,称乾隆皇帝。

谥号:谥号是帝王、诸侯与大臣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去之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带有褒贬性质的称号。

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

表褒的称号有文、景、武、明、穆等,如晋文公、秦穆公、汉武帝;表贬的称号有灵、厉、炀、哀等,如周厉王、隋炀帝。

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其余人(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庙号: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名号,叫庙号。

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开国皇帝之后的嗣君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

大体上来说,唐代以前的殁世帝王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以后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尊号】历史上皇帝、皇太后在世时的称呼。

【爵号】又称封爵、世爵,是古代皇族、贵族的封号。

如周代爵位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等,各代封爵都有很大不同。

【例】对以下八位帝王称号归类正确的是A.谥号:周武王、隋文帝B.庙号:唐太宗、永乐帝C.尊号:商纣王、秦始皇D.年号:汉武帝、康熙帝【数字常识】★三从四德中三从: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三姑六婆:三姑:尼姑、道姑、卦姑;六婆:媒婆、师婆(巫婆)、牙婆、虔婆、药婆、接生婆★三皇五帝:三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黄帝、颛琐、帝喾、尧、舜★三教九流:三教:儒、道、释;九流:儒家、道家、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五岳:东岳泰山、南岳衡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三牲: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五湖四海。

五湖:一般指洞庭湖、鄱阳湖、太湖、青海湖、洪泽湖。

四海:指现今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古时人们认为中国四面环海,之后四海就被泛指全国各地。

五湖四海指全国各地,有时也指世界各地,现有时也比喻广泛的团结。

★六朝。

因为都城都在今天的南京,所以将三国时期的东吴、东晋,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合称为“六朝”。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四大名楼:岳阳楼〖湖南岳阳〗、黄鹤楼〖湖北武汉〗、滕王阁〖江西南昌〗、大观楼〖云南昆明〗★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岳麓书院、湖南衡阳石鼓书院、河南登封嵩阳书院★五花八门:五花:金菊花—比喻卖茶的女人;木棉花—比喻上街为人治病的郎中;水仙花—比喻酒楼上的歌女;火棘花—比喻玩杂耍的人;土中花—比喻挑夫;八门:一门巾—算命占卦之人;二门皮—卖草药的人;三门彩—变戏法的人;四门挂—江湖卖艺人;五门平—说书评弹者;六门团—街头卖唱的人;七门调—搭篷扎纸的人;八门聊—高台唱戏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