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三地理复习练习专题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含解析
2016-2017学年高中地理 区域地理 专题10 中国的地形(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区域地理专题10 中国的地形(测)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 分数______(测试时间 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根据下表的气候资料,回答1-2题。
1A.①华北平原②云贵高原③东北平原④雅鲁藏布江谷地B.①雅鲁藏布江谷地②云贵高原③长江中下游平原④华北平原C.①雅鲁藏布江谷地②东北平原③云贵高原④华北平原D.①云贵高原②东北平原③华北平原④雅鲁藏布江谷地2.四个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排序正确的是A.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青稞 B.①青稞②甜菜③水稻④小麦C.①青稞②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D.①水稻②甜菜③小麦④油菜【答案】1.C 2.B读沿我国30°N分布的四地地理要素度量值变化趋势图,回答3~5题。
3.地理要素①②③④分别可能是( )A.①地势高低②人均土地面积③年平均气压④年平均气温B.①年太阳辐射总量②地势高低③水能资源④热量资源C.①人均土地面积②人居粮食产量③热量资源④人口密度D.①人口密度②年降水量③年平均气温④人均粮食产量4.对造成上述各要素分布差异主要原因的分析,错误的是( )A.①—地形和降水量 B.②—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 C.③—气候和地形 D.④—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5.关于上述各要素在我国各大区域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B.②—从东南向西北递减C.③—西南最多、华北最少 D.④—西北最多、华北最少【答案】3.B 4.D 5.C读下图,完成6-7题。
6.图中山脉,属于我国南北方分界线的是( )A.①B.② C.③ D.④7.乙地形区的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甲地形区、是因为乙地( )A.地势较高 B.纬度较高 C.植被较少 D.云量较少【解析】我国南北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
图中①为阴山,②为贺兰山,③为太行山,④为秦岭。
乙地位于宁夏平原,属于半干旱地区,气候干旱,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年太阳辐射总量高于降水稍多的黄土高原地区。
高考复习中国区域地理——陕西(详解)

高考复习中国区域地理——陕西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生活在陕西省南部(陕南地区)的小明同学,利用暑假到陕西省北部地区旅游,看到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与陕南地区存在明显差异。
下图为陕西省位置和范围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 在陕南地区,传统民居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
导致陕南地区民居差异的原因主要是①气候多种多样②地形多种多样③各地建筑原料的差异④地质条件的差异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2. 陕北地区的传统民居,一般不设北窗,南面窗户较大。
南面窗户大的主要目的是A. 通风透气B. 冬天接受更多阳光C. 防潮D. 保温3. 陕南民居注重排水,陕北民居注重雨水收集。
形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 地形B. 纬度位置C. 大气环流D. 土壤【答案】1. B 2. B 3. C【解析】1. 陕南地区位于汉江谷地,当地石材、竹木资源丰富,吊脚楼依山而建,地形平坦地区多建三合院及四合院,②③ 项正确。
陕南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①错误。
陕南地区地质条件差异不大,④错误。
故选:B。
2.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永远在其南方,向南开窗是为了接受更多的阳光。
故选:B。
3. 南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所以居民注重房屋排水,陕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水资源短缺,注重雨水收集,导致该差异的因素为受夏季风影响的大小及时间长短,进而影响降水量大小所致,属于大气环流引起。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区域的差异,意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
秦岭,位于陕西省南部,由于秦岭南北的温度、气候、地形均呈现差异性变化,因而秦岭-淮河一线成为了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
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超过800mm,为湿润区;秦岭-淮河一线以被属温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少雨800mm,为半湿润区。
陕西省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2017年高考真题全国1卷地理(附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地理试题卷一、单选题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统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
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当地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差异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德国海德堡某印刷机公司创始人及其合作者设计了轮转式印刷机,开创了现代印刷业的先河。
至1930年,海德堡已成立了6家大的印刷机公司。
同时,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也先后在海德堡集聚。
产业集聚、挑剔的国内客户以及人力成本高等因素的综合作用,不断刺激海德堡印刷机技术革新。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4.造纸、油墨和制版企业先后在海德堡集聚,可以节省( )A.市场营销成本B.原料成本C.劳动力成本D.设备成本5.海德堡印刷机在国际市场长期保持竞争优势,主要依赖于( )A.产量大B.价格低C.款式新D.质量优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
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A.远大于2 000毫米B.约为2 000毫米C.约为210毫米D.远小于210毫米7.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A.坡面B.洪积扇C.河谷D.湖盆8.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A.湖盆蒸发量增多B.盐湖面积缩小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D.湖水盐度增大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
高考地理一轮专项复习练习卷-考点剖析-区域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含解析)

区域地理环境与可持续发展-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考点37:荒漠化(1-8题,26题)考点38:水土流失(9-16题,25题)考点39:森林和湿地的开发与保护(17-24题,27题)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包兰铁路从包头至兰州,全长90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
为防风沙采取了草方格固沙、治沙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另据调查,图中宁夏平原南端部分地区的绿洲退化严重。
图(左)示意包兰铁路腾格里沙漠段,图(右)为草方格沙障景观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部分地区绿洲退化的主要原因是()①大面积毁林开荒,破坏植被②过度灌溉,土壤盐碱化③紧邻沙漠,风沙侵蚀严重④降水较多,水土流失加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2.关于该地相关事项表述正确的是()A.利用铁路和丰富的沙源,发展建材工业B.利用黄河水源,发展特色灌溉农业C.当地草方格沙障原料多,工程难度小,成本低D.沙障与当地主导风向平行,有利于保护包兰铁路蒙古国是世界上沙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年来,放牧强度增大,加剧了蒙古国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受我国“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启发,蒙古国提出了种植“十亿棵树计划”。
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中蒙两国联手实施这项计划,但难度较大。
图示意蒙古国土地覆盖类型。
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蒙古国生态系统最脆弱的地区是()A.河湖区B.荒漠草原区C.草原区D.森林区4.放牧强度增大对蒙古国牧区土壤的主要影响是()①土壤空隙变大,土质疏松②枯落物减少,土壤养分来源少③牲畜排泄物补充土壤养分④地表昼夜温差减小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在中蒙两国联手实施种植“十亿棵树计划”中,中国发挥的主要优势有()①资金充足②邻近蒙古国荒漠,水源充足,且输水便利③科技先进④乡土树种成活率高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西畴县地处云南省东南部,最南面距中越边境仅10千米,99.9%的面积属于山区,曾因75.4%的土地石漠化被评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累计近1/3人口外迁,连续多年是云南省劳务输出第一县。
(完整版)2017全国卷3高考地理含答案解析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地理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1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1-3题。
1.图1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A.四川盆地B.华北平原C.珠江三角洲D.长江三角洲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A.川剧B.豫剧C.粤剧D.越剧【答案】1.D 2.B 3.D【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景观以小桥,流水为主,反映的是江南水乡的景观,对应的应该为长三角区域,故答案选D。
2.江南水乡的形成主要与区域的地形和气候相关,长三角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充足;地形平坦,河流流速较缓,分叉较多,因此河道密集,传统出行方式为船,故答案选B项。
3.川剧为四川一带的剧种,豫剧主要在河南一带;粤剧主要在广东,广西一代;越剧是上海江苏一代的剧种,故答案选D。
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
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
据此完成4~6题。
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D.周边的环境质量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A. 中心商务区B. 森林公园C. 大型住宅区D. 产业园区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C.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答案】4.B 5.A 6.C【解析】4.地铁主要是缓解城市交通的,在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设置站点,能够及时分散和输送流动人口,而且流动人口数量越多,需要配套的服务和设施越齐全,站点的综合服务等级越高,故答案选B项。
(完整word版)2017年高三地理复习练习专题区域地理(中国地理)含解析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陈笑工作室一、综合题(本大题共58小题,共580.0分)1.读下列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甲中L河段水电站分布密集的主要原因。
(2)说出河西走廊有色金属工业密集,但酸雨少的原因。
(3)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
分析说明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对河西走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4)图乙中的河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西藏西部和西北地区是西藏最重要的食盐产地,这里的食盐广泛的分布于湖边,根本就无须晒盐。
古代,西藏的壮民以十几户牧民为一个团队组织上百头牦牛和上千头绵羊,在冰雪消融的季节到西藏西部和西北地区运输食盐,在每年的秋季(青裸收获的季节)赶到藏东南的拉萨等地用食盐去交换粮食。
有的运输食盐的团队甚至走得更远。
这条古代食盐的商贸通道被称为“食盐之路”。
(1)指出西藏西部和西北部盛产食盐的原因。
(2)简析西藏牧民在夏半年运输食盐的优点。
(3)简述西藏牧民在食盐运输路线上遇到的主要困难。
3.材料一:海南文昌是我国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
材料二: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因其重要的海运交通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1)试分析文昌作为卫星发射中心的区位优势。
(2)Q区域(阴影部分)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试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
(3)试分析图中M附近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以及M海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4.读我国局部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安所在地形区是___________,该区域周边地区生态保护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
(2)此时武汉的风向____________,未来几天,武汉的天气特征将是____________;图示季节武汉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2017年新课标3卷 高考试题(地理) 解析 37题

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4 分)图 9 为春季 T 时刻亚洲部分地区的海平面气压分布图。
审题:时间:春季T 时刻空间:亚洲部分地区地理事象:海平面气压分布图(1)指出控制图示区域的两个气压系统及位置关系。
设问分析:行为动词:指出关键词:图示区域限定词:气压系统及其位置关系读等压线图,根据图中数据变化,左上角有一个不完整的由外到内数值增大——高压图中间有一个的由外到内数值减小的——低压位置关系:高压位于低压的西北;低压位于高压的东南参考答案:高压;低压;高压位于低压西北(2)T 时刻该区域的锋面数量发生了变化。
推测 T 时刻前该区域锋面的数量,并分别说明锋面形成的原因。
(8 分) 高 低 冷气团暖气团 逆时针旋转 冷空气东移南下与锋面气旋在T 时刻汇合,形成了图示气压系统,东移南下的冷锋与锋面气旋与原先形成的西南方向的冷锋合并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冷锋冷锋2个 暖锋1个自编答案:3个锋面。
距T时刻较近,冷高压中南下的冷气团与暖气团形成的1个冷锋,另外还有气旋在旋转过程中,四周空气汇集,南侧北上的暖空气与北侧南下的冷空气在逆时针旋转过程中形成冷锋和暖锋(左侧为冷锋,右侧为暖锋)2个锋面。
参考答案:3个。
在低压(气旋)中,四周空气汇集,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之间形成锋面,气旋逆时针旋转,形成冷锋和暖锋两个锋面。
(冷)高压内的冷空气东移南下,形成冷锋(3)预测 P 点将要发生的天气变化行为动词:预测限定词:P点关键词:天气变化P点依次经过的天气变化为:P点先受到暖锋天气系统的影响,当暖锋过境时,会有阴雨、升温现象;锋面过境后,天气低压槽线附近高低压之间等压线密集处锋面出现的位置冷暖气团相遇,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两侧冷暖气团势力不同锋面形成暖锋单一暖气团冷锋单一冷气团暖锋暖锋过境,气温升高,阴雨天气单一暖气团暖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冷锋冷锋过境,大风、降温、雨雪天气。
单一冷气团冷气团控制,天气转晴,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高考地理-中国地形练习及答案解析

中国的地形(一)夯实基础1.下图中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正确的是( )【答案】 B【解析】太行山西边为山西省,东边为河北省。
昆仑山北部为塔里木盆地,南部为青藏高原。
黄河东边为山西,西边为陕西。
祁连山北部是第二级阶梯,南部是第一级阶梯。
读图,回答2~3题。
2.山脉②两侧地形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A.东侧为水稻,西侧为谷子B.东侧为水稻,西侧为冬小麦C.东侧为春小麦,西侧为水稻D.东侧为冬小麦,西侧为谷子3.关于四条山脉共同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条山脉都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上B.四条山脉都位于两省交界处C.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降水比较丰富D.四条山脉两侧的农业类型都不同【答案】 2.D 3.C【解析】结合四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及山脉走向判断:①是大兴安岭;②是太行山,东侧是华北平原,粮食作物以冬小麦为主,西侧是黄土高原,粮食作物以谷子为主;③是巫山;④是武夷山,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上,武夷山东侧是闽江水系,西侧是长江水系,山脉东西两侧的农业类型都是水稻种植业。
四条山脉的东南侧都是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
读下面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4~5题。
4.图中山脉是( )A.太行山 B.天山 C.秦岭 D.喜马拉雅山5.山脉以南地区分布的自然带主要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D.温带荒漠带【答案】 4.C 5.B【解析】第4题,图示山脉海拔2 200米,由坡向可知是东西走向,结合纬度可判断是秦岭;太行山是南北走向,纬度略高;天山海拔超过6 000米,纬度高;喜马拉雅山海拔超过8 000米,纬度略低。
第5题,秦岭以南是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带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读“沿109°E、32°N~37°N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6~7题。
6.A地位于黄土高原,D是四川盆地,则C山脉是( )A.秦岭 B.太行山 C.武夷山D.南岭7.关于C山脉的地理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半干旱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B.是我国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C.位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D.位于我国1月0℃等温线上【答案】 6.A 7.D【解析】第6题,由于图中的剖面图是位于109°E、32°N~37°N之间,再结合图中的图例信息可以判断图中的B是渭河平原,其形成是地壳断裂下陷,形成的地堑式断裂构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陈笑工作室一、综合题(本大题共58小题,共580.0分)1.读下列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甲中L河段水电站分布密集的主要原因。
(2)说出河西走廊有色金属工业密集,但酸雨少的原因。
(3)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6.5米的速度升高。
分析说明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对河西走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4)图乙中的河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是内蒙古自治区粮、油、糖生产基地。
指出该地发展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并说明进行改造的方式及可能引发的问题。
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西藏西部和西北地区是西藏最重要的食盐产地,这里的食盐广泛的分布于湖边,根本就无须晒盐。
古代,西藏的壮民以十几户牧民为一个团队组织上百头牦牛和上千头绵羊,在冰雪消融的季节到西藏西部和西北地区运输食盐,在每年的秋季(青裸收获的季节)赶到藏东南的拉萨等地用食盐去交换粮食。
有的运输食盐的团队甚至走得更远。
这条古代食盐的商贸通道被称为“食盐之路”。
(1)指出西藏西部和西北部盛产食盐的原因。
(2)简析西藏牧民在夏半年运输食盐的优点。
(3)简述西藏牧民在食盐运输路线上遇到的主要困难。
3.材料一:海南文昌是我国继酒泉、太原、西昌之后,第四个卫星发射中心。
材料二:南非位于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因其重要的海运交通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而闻名。
(1)试分析文昌作为卫星发射中心的区位优势。
(2)Q区域(阴影部分)是世界海雾的多发区之一,试分析该海区多雾的原因。
(3)试分析图中M附近渔业资源丰富的原因,以及M海域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
4.读我国局部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西安所在地形区是___________,该区域周边地区生态保护的重点是_____________。
(2)此时武汉的风向____________,未来几天,武汉的天气特征将是____________;图示季节武汉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A资源调配过程郑州到上海沿线自然带的变化,体现了____________地带分异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
(4)图中C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库区移民大部分就地“后靠”安置,其余外迁安置到上海、浙江等11省市,影响外迁移民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5.黄河孕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其身体上也存在许多“病症”。
读黄河不同河段“病症示意图”和黄河上游某河段区域图,回答问题。
第1页,共26页(1)字母N所示山脉位于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上,该界线是___________界线。
M省区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区。
(2)黄河源头附近“大量脱发”所指的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黄河梯级水电站的建设对当地的最大意义是________,我国受益最大的工业区是________。
(3)M省区人口主要分布在北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河套地区盛产的糖料作物是________。
6.下图为“美国和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东北部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分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影响两个地区小麦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东北地区种植水稻主要的不利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表为美国和我国东北玉米带的比较:从表中可以看出,两地玉米单产为美国玉米带高于我国玉米带,原因有哪些?从自然条件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社会经济条件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指出该区域主要生态问题,并从自然环境角度分析其形成原因。
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贵州省晴隆县是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石头多,土层薄,较长时间以种植玉米为主,庄稼长不好,当地有“晴隆的石头会长高”的说法。
2000年,县里成立了草地畜牧中心,带领一部分农民种草养羊致富。
201 2年,县里大力发展草场经济确定养羊业为龙头产业。
由于草地畜牧中心种羊数量有限,该县野卖冲村农民自己到其他省份购羊,农户自家的地少,种的草少,大多是放养,结果,瘦死、病死的羊多,存活的羊品质不好,鲜少被收购,农户致富不成,反受损失。
而马丁村,则成立了养羊合作社,经营得法,经济效益显著。
下图示意晴隆县的位置。
(1)分析“晴隆的石头会长高”的原因。
(2)说明睛隆县由种植玉米为主转为以草场经济为主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晴隆县以养羊业为龙头产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9.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广网2008年8月19日天津消息:天津滨海新区按照“项目集中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成建设”的发展思路,积极规划建设先进制造产业区、临空产业区、滨海高新区等八大产业功能区。
目前已形成电子通信、石油开采、汽车制造、现代冶金等支柱产业,医药、航空航天和新材料等产业群得以大力培育和发展。
材料二天津城市总体规划图和天津滨海新区图第2页,共26页(1)天津中心城区的主要功能应该是(______)A.科技教育区、高新技术产业区B.普通住宅区、传统工业区C.金融贸易区、高级别墅区D.行政文化区、商贸服务区(2)影响天津中心城区功能定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①历史因素②经济因素③社会因素④行政因素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3)随着滨海新区的发展建设,其土地利用将以_____________(利用类型)为主。
(4)天津滨海新区的工业发展重点为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简述其发展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自然和社会主要的优势条件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于2亿年前,地壳比较稳定。
材料二:塔斯马尼亚岛混合农业和园艺业比较发达,被称为“苹果之州”。
苹果主产区的年降水量约在500毫米~800毫米,其性喜冷凉干燥、日照充足的气候条件。
材料三:图为澳大利亚等高线地形图及塔斯马尼亚岛河流分布图。
(1)分析影响该岛成为澳大利亚有色金属冶炼基地的主要区位因素。
(2)说出澳大利亚大陆与黄土高原地势特征最显著的差异,并分析成因。
(3)比较乔治镇与霍巴特降水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4)A、B两河流域是重要的农业区,指出B河流域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原因。
11.图左为贵州省地形图,图右为贵阳气候统计图。
读图回答问题。
(1)贵阳的气候类型为,其特征是。
(2)与长江流域其他地区相比较,贵阳冬季的降水天数较多,号称“天无三日晴”,其形成原因是.(3)贵州虽地处南方湿润区却严重缺水,其主要原因有(4)贵州是我国乃至世界上生物物种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其主要自然原因是。
12.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材料二:新疆民谣说:“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人人夸,叶城的石榴顶呱呱。
”道出了新疆有名的四种瓜果和瓜果之乡。
新疆是久负盛名的“瓜果之乡”,瓜果品种繁多,质地优良,一年四季干鲜瓜果不绝于市。
第3页,共26页(1)图中甲所在的地形区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该地形区风力的作用显著塑造了右图中广布的沙丘地貌。
(2)简析“瓜果之乡”——新疆种植的瓜果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
(3)本区农业生产中要注意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13.读“我国某地区7月平均气温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所处的地形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述B地形区东西两侧降水量的差异及原因。
(3)分别简述等温线在E、F两地的走向特点及原因。
(4)分析P城市形成的有利条件。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华民族对自然和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热爱。
图为我国某类古典园林的主要分布区域,明清时期该区域经济繁荣,园林建设蔚然成风。
(1)说明明清时期该区域园林迅速发展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2)湖、池、泉等丰富多样的水景是该区域园林的突出特点之一。
分析该区域自然条件对营造园林水景的有利影响。
(3)以木结构为主的亭、台、楼、阁等建筑是我国古典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举例图示区域自然条件对该地古典园林建设可能产生的危害丙提出相应防护措施。
1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区域地形特征对人类活动产生深刻影响,下图为我国汉中地区及周边地形图。
材料二:“石坎梯地”是本地区山区坡耕地整治常采用的一种模式。
(1)描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
(2)说明石坎梯地在保持水土方面所起的作用。
(3)汉中地区接近我国亚热带北界,试分析其原因。
16.【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所示区域中,巴丹吉林沙漠以湖泊、奇泉、沙山等闻名于世。
该地年降水量40~80mm,蒸发量超过3000mm,沙漠中却有100多个湖泊。
该地沙山广布,最高达5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高的沙丘。
沙山内部较潮湿,沙山顶部附近生长有较多的植物。
2014年12月,该地寻找饮用水源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果,共开掘八口井,每昼夜近1万立方米的优质矿泉水喷涌而出。
(1)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该地高大沙山的形成原因。
(2)分析在巴丹吉林沙漠地区大量开发地下水所造成的危害。
17.【环境保护】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7年4月1日,中央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将位于白洋淀周边的雄县、容城、安新3县,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
白洋淀被称为“北国江南”,近10年来白洋淀天然入淀水第4页,共26页量几乎为0,水域面积急剧缩减。
下图为白洋淀流域图。
为了实现把雄安新区建设成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目标,针对白洋淀需要采取哪些措施?1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泾河是渭河的最大支流,穿行于高原山地间,像一把刀子切穿了黄土高原黄土层,深达黄土下的坚硬基岩多数河段为石质河床。
下图为黄河流域部分区域图。
(1)现今冬季“泾清渭浊”极为明显,简析冬季“泾清”形成的自然原因。
(2)指出甲、乙、丙三地黄土层的厚薄的排序,并从黄土来源、地势高低、雨水冲刷三个角度分析其成因。
(3)分析该地区黄土覆盖对煤炭开采的影响。
(4)在探究陕西省境内秦岭以北河流开发利用方向时,形成两种观点。
请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分析评价。
19.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南方部分省区图。
材料二:茶树喜温暖、潮湿、荫蔽、排水良好的酸性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