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权利和义务PPT教材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中政治第1单元民事权利与义务第3课订约履约诚信为本第2框有约必守违约有责课件部编版选择性必修2

课前预习•固基础
自主梳理 知识点 一 一诺千金 重在履行
1.履行 (1)含义:合同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实现各自__权__利__义__务___的行为。 (2)履行的法律规定 ①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 __义__务___。
②当事人应当遵循__诚__信___原则,根据合同的__性__质___、目的和交易
(4)价款或报酬。价款是取得标的物所应支付的代价,报酬是获得服 务所应支付的代价,由哪一方支付,需在合同中写明。
(5)履行的期限、地点、方式。履行期限直接关系到合同义务完成的 时间,涉及当事人的期限利益,也是确定违约与否的因素之一,十分重 要。履行地点是确定验收地点的依据,是确定运输费用由谁负担、风险 由谁承受的依据,有时是确定标的物所有权是否转移、何时转移的依 据,还是确定诉讼管辖的依据之一。履行方式(一次交付还是分期分批交 付,交付实物还是交付标的物的所有权凭证,铁路运输还是空运、水运 等)同样事关人的物质利益,合同应写明。
王某急于赶路,表示同意。车行5千米左右,因前方车辆行驶缓慢,陈 某遂将车驶入人行道,准备超车,但因路面太滑,刹车失控,该车撞在 路边电线杆上,致使王某头部撞伤,王某因此花去医疗费5 000元。王某 要求司机陈某赔偿,陈某提出,他事先与王某约定,对此事故概不负 责,相反,王某应当对出租车的车身损坏负责。
(3)采取补救措施。比如质量不符合约定,应当按照当事人的约定承 担违约责任,如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非违约方可根据标的性质和损 失的大小,合理选择要求对方采取修理、更换、重做、退货、减少价款 或报酬等措施。
(4)支付违约金。违约金是当事人一方违约时,根据合同约定向对方 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未约定则不 产生违约金责任,且违约金的约定不应过高或者过低。
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课件

人身关系
人身利益
昆明航空因“葛优躺”侵权公开道歉
3.民事法律关系内容
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既是相 互对立的,也是相互联系的。往往一方的权利就是另一方的义务,一方的义 务就是另一方的权利,二者通常是对等的。
人格权
民事权利
人身权
身份权财产权物权源自股权债权知识产权
民t法w典时o代
Era of the civil code of
part 2
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解析民法基本原则
案例分析 结合课本第6页,思考下列民事行为合理吗?为什么
例一 景区老板张某以游客小明看了一眼霸王蟹为由,强迫小明买下高
价霸王蟹
× 违背自愿原则
例二 王某因酷爱打游戏,给自己的孩子取名”王者√荣耀” 李某因酷爱×古诗违词背,公给序自良己俗的女原儿则取名“踏雪无痕”
透视民法与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一: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
完全民事行为 能力人
自然人
限制民事行 为能力人
①成年人(18周岁以上的自然人) ②16周岁以上且以自己的劳动收 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未成年人
①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 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 年人(间歇性精神病患者)
可以独立实施民事 法律行为
随堂检测
A 1.小明的以下行为,行为无效的是( )
A.7岁时,受赠儿童自行车一辆 B.10岁时,在父母陪同下选定并购买手机一部 C.13岁时,受赠数码相机一台 D.16岁便不再上学,以打工维生,17 岁时为庆祝工作满一年,购买平板电脑一台
解析 A符合题意,不满8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 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故该项中杨某7岁时受赠儿童自行车的行为无效;BC不合题 意,依《民法总则》第19条的规定,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 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故 这两项中杨某的行为有效; D不合题意,依《民法总则》第18条中,16周岁以上的 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因此, 该项中杨某的行为有效;故选A。
高考政治总复习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课件

(2)专利权 专利种类:专利分为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专利权的获得:发明人或设计人完成发明创造后,向国家知识产 权局申请,获审查批准后授予专利权。 保护:他人未经专利权人的同意,不得实施其享有专利的发明创 造,即使是独立作出相同的发明,也不得实施该发明。 专利保护期限:发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10年。保护 期满后,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A3演示文稿设计与制作 信息技术2.0 高考政治总复习 生活中的法律常识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课件
微能力认证作业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
考点1 [认真对待权利和义务]
1.民事法律关系 (1)含义: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 (2)三个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又称民事主体,是指参与民事法律关系之 中,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民事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民事法律关系 的内容,是指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Jessica! She was the most talented dancer of all!
9. The boy is __t_a_le_n_t_e_d__ (talent) in music. He wants to be a musician.
10. The man was __se_r_i_o_u_s_ly__ (serious) hurt in the traffic accident.
民事法律责任,也简称为民事责任,是民事主体违反民事义务而 承担的民事法律后果。民事责任包含两种:一是不履行合同的约定义务 而引起的民事责任;二是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而引起的民事责任,即侵 权的民事责任。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民事权利受法 律保护,民事义务受法律约束。民事责任以违反民事义务为前提,一方 主体不履行义务就可能侵犯另一方主体的权利,因而需要承担民事责任。
2024版《民法总论》ppt课件完整版

与刑法的关系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与刑法在调整对象、调 整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处理民刑交叉案件时,应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规范。
民法的基本原则
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 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 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公平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 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 利和义务。
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
指因一定的法律事实出现,使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归于消 灭。例如,合同的履行、双方协议解除合同等都可以导致 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
03
民事主体
自然人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 为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 终于死亡
民事行为能力根据年龄和精神状 况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 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
债权
债权的概念
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本于权利义务相对原则, 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义务。
债权的种类
根据债的发生原因,债可以分为合同之债、侵权行为之债、不当得利之债和无因管理之 债等。
债权的保护
债权的保护方式包括请求履行、请求损害赔偿、请求支付违约金等。
《民法总论》ppt课件完整 版
contents
目录
• 民法概述 • 民事法律关系 • 民事主体 • 民事权利 • 民事责任 • 诉讼时效与期间
01
民法概述
民法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02
平等性
民法调整的主体之间是平等的,没有 隶属和服从关系。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民法与刑法在调整对象、调 整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处理民刑交叉案件时,应根据不同情况 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律规范。
民法的基本原则
自愿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 循自愿原则,按照自己的意思设 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
公平原则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 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 利和义务。
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
指因一定的法律事实出现,使原有的民事法律关系归于消 灭。例如,合同的履行、双方协议解除合同等都可以导致 民事法律关系的消灭。
03
民事主体
自然人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 为能力
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出生, 终于死亡
民事行为能力根据年龄和精神状 况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 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
债权
债权的概念
债权是得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本于权利义务相对原则, 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须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义务。
债权的种类
根据债的发生原因,债可以分为合同之债、侵权行为之债、不当得利之债和无因管理之 债等。
债权的保护
债权的保护方式包括请求履行、请求损害赔偿、请求支付违约金等。
《民法总论》ppt课件完整 版
contents
目录
• 民法概述 • 民事法律关系 • 民事主体 • 民事权利 • 民事责任 • 诉讼时效与期间
01
民法概述
民法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 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02
平等性
民法调整的主体之间是平等的,没有 隶属和服从关系。
高中新教材政治选择性必修二课件第框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

承担侵权责任后果
承担侵权责任
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 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赔偿损失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 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 。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法律法规在保障民事权利中作用
《民法典》相关规定解读
《民法典》是保障民事权利的基本法 律,规定了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 织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详细解读了《民法典》中关于物权、 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和侵 权责任等具体规定,引导学生了解不 同领域的民事权利和义务。
介绍了《民法典》中关于民事主体、 民事权利、民事法律行为和民事责任 等基本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民事法律 关系的基本构成。
民事权利定义及分类
民事权利定义
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并受法律保护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
民事权利分类
根据权利的作用,民事权利可以分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根据权利人可以向其主张权利实现的义务 人的范围,民事权利可以分为绝对权和相对权。根据权利的相互关系,可以分为主权利与从权利。根据民事权利 的成立要件是否全部具备,可以分为既得权与期待权。
01
统一性
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是相互对应的,权利人的权利就是义务人的义务,
而义务人的义务就是权利人的权利。
02 03
一致性
在一些民事法律关系中,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是一致的。例如,在所有 权关系中,所有权人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财产的权利,同时也 负有不得滥用权利的义务。
第八节民事权利、民事义务与民事责任资料

❖ (二)自力救济 ❖ 1、自力救济的概念 ❖ 自力救济是法律允许权利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权利,包括暴力在内。 ❖ 2、自力救济的必要性 ❖ 自力救济之所以必要,是因为保护权利人急迫的需要。尽管让权利人依靠自
己的力量实现自己的权利会导致许多弊端,但有时因情况紧急,如果不及时 自救,则会使权利人的权利难以实现。所以,法律容忍私人在特定条件下采 用暴力行为。 ❖ 3、自力救济的特点 ❖ (1)情况紧急,公力救济不能达到目的; ❖ (2)要有合理界限。 ❖ 4、自力救济的手段 ❖ 自力救济的主要手段有以下三种:自卫行为(正当防卫、紧急避险)和自助 行为。
❖ (5)绝对权受到侵害,其救济方法首先要考虑恢复原状,而后才是赔偿损 失;而对相对权的侵害通常采用损害赔偿的补救方式。
❖ (二)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 ❖ 1、这是以权利的作用与功能为标准所进行的划分。 ❖ (1)支配权 ❖ 支配权是指排除他人干涉而权利人仅凭自己的意志即可对权利客体进行管领和控制或
侵害时,请求侵害人进行赔偿的权利即为救济权。
❖ (七)既得权、期待权——权利的实现要件是否全部具备 ❖ 1.既得权,指成立要件全部齐备,由权利人实际享有的权利。绝大多数民事权
利都是既得权。 ❖ 2.期待权,尚未具备全部成立要件,仅将来有实现可能性的权利。 ❖ 期待权有: ❖ ①约定条件成就前,保留所有权买卖合同中买受人对标的物所有权的期待利益; ❖ ②保险合同受益人享有的期待利益; ❖ ③条件成就或者期限届至前,附生效条件或者附始期的合同当事人对合同项下的
者处分的权利。这种权利的利益实现不需要他人的积极协助。 ❖ (2)请求权 ❖ 请求权是要求他人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权利。至于要求什么样的作为与不作为,则由法
律行为或者法律予以具体规定。 ❖ (3)形成权 ❖ 形成权是仅凭当事人一方的意志就能够使权利义务形成、变更或者消灭的权利。例如,
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二1.1认真对待民事权利与义务(共26张ppt)

【任务二】民法(典)调整的对象是什么
调整对象 民法调整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社会关系
人身关系
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 ——人格权和身份权
财产关系
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比如:遗产
民事法律关系 就是由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要素:主体、客体和内容
法人 组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
民事权利
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 像权;名称权、名誉权、荣誉权,等
亲权、监护权、著作权,等
人身关系—与“人”身不可分离—具有专属性,人身关系基于人身利益而产生 人身关系不直接体现财产利益,主要体现精神利益、道德利益
财产关系的产生—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过程中形成 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比如:遗产
民事 ——不是刑事、行政、政治等领域 法律 ——不是道德
【答疑】法人与非法人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盈利性法人 所有的公司都是法人
非营利法人
特别法人
法人可以理解为一个组织被法律赋予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的资格 不论哪种法人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民事权利
非法人不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享有民事权 不以公司冠名的企业都是非法人
答疑
人身关系产生 基于人格 基于身份
人身关系的主体 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
(3)什么是——民事平等主体 (4)什么是民事法律关系 【任务三】不同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与民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异同
【任务四】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关系
【任务五】解析民法基本原则—阅读课本P6,回答 (1)为什么需要制定该原则(2)其适用范围是什么(3)其具体内容有什么
民法总论课件ppt3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

根据民事责任 是否具有财产 内容而划分
财产责任
非财产责任
根据责任 发生根据 的不同而划分
合同责任
侵权责任
其他责任
根据承担 责任的财产 范围而划分
无限 责任
有限 责任
根据责任人 的数量 不同而划分
单独责任
共同责任
按份责任
连带责任
补充责任
根据责任的 构成是否以 当事人的过错 为要件而划分
过错责任
无过错责任
公平责任
停止侵害 民 事 责 任 的 承 担 方 式 消除危险 恢复原状 赔偿损失
排除妨害 返还财产 修理、重做、更换
支付违约金 赔礼道歉
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1、以民事权利所体现的利益为依据划 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 2、以民事权利的作用为依据划分为支 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 3、以民事权利的效力范围为依据划分 为绝对权(对世权)和相对权(对人 权) ;
五位老师的”烦恼”
4、以民事权利的依存关系为依据划 分为主权利和从权利; 5、以民事权利与主体的关系为标准 划分为专属权和非专属权; 6、以民事权利是否已经取得为标准 划分为既得权和期待权; 7、原权利与救济权;
第三章 民事法律关系
民事 法律关系 民事 法律事实
三要素 主体 内容 客体
行为
事件
权利 类型 行使 类型
义务 民事责任
民事法律关系是指民法调整社会 关系而形成的具有法律意义(民事上 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关系。
广东小伙的“婚礼”
民事法律关系的特征
调整平等主 体间财产关 系和人身关 系所形成的 社会关系 民事法律关 系是基于民 事法律事实 而形成的社 会关系 民事法律关 系是以民事 权利义务为 内容的社会 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产权 1.范围
主要包括著作权、专利权和商标权。 2.著作权 (1)含义:创作者对精神产品——作品——享有的 支配和获取利益的权利也称为“版权”。 (2)类别:著作人身权和著作财产权。前者包括发 表权、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后者 包括复制权、翻译权、出租权等等。
著作权人对上述权利可以自己行使,也可以许可 他人行使并获取报酬,还可以将著作财产权转让 他人。 (3)保护:国家保护著作权人的著作权。除署名权、
专题二
民事权利和义务
考点内容解读
专 题 二
速效提能训练
考点内容解读
人身权
1.人身权的内涵 公民的人身权是民事主体依法享有的与其人身不 可分离而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民事权利,是以实 现人身利益为内容的权利。 2.人身权的地位和作用 人身权是民事主体的一项最基本的权利,它是其 他民事权利存在的前提,是现代文明社会进步和 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
护期满后,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4.商标权 (1)含义:商标是经营者采用标明自己产品或服务 来源,并以此与他人产品或服务相区别的文字或 图形标记。如果经营者向国家商标局申请获得注
册,该标记就成为注册商标。
(2)注册商标的相关条件:文字、图形、字母、数
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以及这些要素的组合可
以用于注册商标,国名、国旗、国徽、县级以上
①分类:按主体分为国有、集体所有和私人所有。
②取得方式:对于动产,一般是按照交付的方式 取得所有权;对于不动产,则必须到相关部门办 理产权登记,才能取得所有权。 ③财产共有的形式:按份共有和共同共有。
(2)用益物权:就是以财产的使用收益为目的的物
权。
范围:在我国,用益物权主要包括建设用地使用
权、宅基地使用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地役权等。 (3)担保物权:财产的所有人以担保债权的实现为 目的而产生的一类财产权。 范围:担保物权包括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
2.行使权利有界限
(1)对人身权保护的限制:如,消费者对生产者、 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 评、评论,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但借机诽 谤、诋毁,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
权。新闻单位对生产者、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
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属
实,没有侮辱内容的,不应当认定为侵害其名誉
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外,其余权利有保护期
限,保护期届满后,任何人可免费使用。 3.专利权 (1)专利种类: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 (2)获得:发明人或设计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
获审查批准后授予专利权。
(3)保护:他人未经专利权人的同意,不得实施其 享有专利的发明创造,即使是他人独立作出相同 的发明。我国专利法规定专利的保护期限为:发 明专利20年,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10年。保
有,而隐私权只能为公民所有。
财产权
1.范围:财产权制度是现代社会一项重要的法律 制度。广义的财产权包括物权、债权和知识产权。
狭义的财产权通常指物权,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
担保物权。
2.保护财产权的法律依据:我国法律明确规定,
保护国有财产、集体财产和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
3.行使财产权 (1)所有权:是权利人可以支配其所有物,依照自 已的意愿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并享有其利 益的权利。
人身 权 生命健康权 内容 法律禁止侵 害公民 的身体,侵 害公民身 法律 体造成伤 禁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或死亡 的,要赔偿 和支付相 关的费用
姓名权
肖像权 名誉权 隐私权 禁止干 扰公民 正常生 活,禁 止 以口头、 书面等 形式宣 扬他人 隐私
法律禁 未经本 法律禁止 止用侮 人同意, 他人 辱、诽 不得以 干涉、盗 谤等方 营利为 用、假冒 式损害 目的使 公民的 公民、 用公民 姓名 法人的 的肖像 名誉
【特别提醒】
名誉权和隐私权均以尊严性精神
利益为客体,我国民法对于公民的隐私,是与名
誉权一并保护的。但二者又有明显的区别:
(1)二者涉及的内容不同。隐私是公民不愿公开的
秘密,而名誉是一种社会评价;
(2)侵害的方式不同。侵害的名誉往往是采取侮辱、
诽谤的方式,而侵害隐私表现为公开散布;
(3)权利主体不同。名誉权的主体为公民或法人享
3.人身权的类别 人身权可分为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人身权的 类别及其内容可见下表:
人身 生命健康 权 权 内容
姓名权
肖像权
名誉权
隐私权
法律 保护
生命健康 权是一个 人最基础 的权利。 法律保护 公民的生 命健康权
公民有权 法律保护公 决定、 民 公民享 使用和 的通讯 有再现、 依照规 自由、住 使用和 公民的 定改变 宅不受 排除他 人格尊 自己的 侵犯等 人侵害 严受法 姓名,有 隐私权 自己肖 律保护 权使用 保障公 像的权 笔名或 民私人 利 者其他 生活安 别名 宁
民事权利的行使与界限
1.合法地行使权利 (1)为什么:①社会各成员之间既有共同利益,也 有各自的利益,社会主体之间就可能形成各种利 益冲突。②积极行使和维护民事权利,既可以保 证社会主体合法利益不受损害,也有助于促进法 制的完备,促进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2)怎么样:①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在行使权 利的同时应履行相应的义务。②遵循自愿、公平、 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③遵守法律,法律 没有规定的,遵守国家政策。④尊重社会公德, 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权;主要内容失实,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 侵害名誉权。
(2)对知识产权的限制:如,在特定情形中,使用 作品不需要著作权人同意,也不需支付使用费。
这种合理使用的情形包括,出于个人学习、研究、
欣赏之目的而使用他人的作品;为介绍、评论而
在自己的作品中适当引用他人的作品;为报道时
行政区划的名称、产品的通用名称等不能用作商
标。 (3)保护: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未经许可, 他人不得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 册商标相同或近似的商标,也不得销售假冒注册
商标的商品;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有效期
满可申请续展注册,次数不限。
【特别提醒】
国家保护知识产权,有利于保障
民事主体合法权益,维护正常社会关系,激发人 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自主创新, 提升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