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一、前言随着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工业项目的建设规模日益庞大,为了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本指标适用于工业项目用地的规划、评估、审批和管理过程中,为确保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适用范围本指标适用于工业项目用地的控制,包括用地规划、环评、土地审批等环节。
三、控制指标详细内容1. 工业用地总体控制指标工业区用地规模控制指标为每平方公里不超过300公顷,具体分区工业用地规模控制指标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超过总体控制指标。
2. 工业用地布局控制指标(1)禁止在环境敏感区、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等限制性区域设置工业用地;(2)工业用地应与城市主体区域合理连接,便捷交通条件应满足;(3)工业用地应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尽量减少生态破坏。
3. 工业用地开发强度控制指标工业用地的开发强度应符合当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保持合理的土地利用率和建筑容积率。
4. 工业用地环境质量控制指标建设工业项目用地时,应进行环境评估,确保环境质量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
5. 工业用地空间布局控制指标工业用地的空间布局应符合城市整体规划要求,保障气候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所涉及附件如下:1. 《工业项目用地规划报告书模板》2. 《工业项目环境评估报告书模板》3. 《工业项目土地审批流程图》五、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1. 工业项目:指不包括采矿业和能源产业的制造业项目。
2. 环境敏感区:指对环境质量要求较高,需要严格保护的区域。
3. 生态保护区:指为保护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而设立的区域。
4. 水源涵养区:指对水源保护具有重要作用的区域。
六、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1. 困难:工业用地需符合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但可能面临施工难度大、成本增加等问题。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源部、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关于印发《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24)。
一、前言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国土资源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保障工业项目建设规范、合理、有效地利用土地资源,制定本控制指标。
本指标规定了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的范围和指标,旨在引导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合理安排,切实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二、适用范围本指标适用于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审批、管理。
三、控制指标(一)项目建设用地控制范围:一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应控制在规划建设区内。
若在规划建设区外已有用地,需要重新规划,评估其对土地资源利用的影响,经审核批准后方可选址。
(二)每种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标准:详见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标准表。
(三)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优化利用:应配套建设企业的生产、生活等基础设施,并进行整合、共用。
(四)对于城市周边地区出现的大面积城市更新用地和空置铁路、厂矿用地,应优先利用,避免新增用地。
四、监督管理(一)国土资源部门应加强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监督管理,切实控制项目建设用地的规模、范围和合理利用,避免非法占地和乱占乱建。
(二)国土资源部门应当对已批准建设用地进行核查,发现不符合本指标规定的应当及时予以纠正并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责任。
(三)环保部门、发改委、工信部门应加强对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污染防治、能源节约、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监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五、附录1: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标准表六、附录2:名词解释(一)规划建设区:已经确定或者正在规划建设的城镇规划区、工矿区、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农村集中连片行政村等区域内的建设用地范围。
(二)城市更新:对已有城市进行的新城区建设,包括老旧小区改造、城市绿地建设及城市公共设施配套等。
总结:1、本文档涉及简要注释如下:规划建设区、城市更新。
2023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2023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2023年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具体内容会根据具体地
区的规划和发展要求而有所不同。
通常情况下,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控制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用地规模控制:规定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总面积限制,例如限制单个项目的用地面积或工业园区的总用地面积。
2. 用地布局控制:规定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布局要求,例如要求在特定区域或特定类型的工业园区内建设,或者要求遵循特定的用地利用格局。
3. 用地类型控制:确定工业项目可以使用的用地类型,例如限制在农用地或生态保护地上建设工业项目。
4. 用地产业控制:规定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产业类型,例如限制在特定产业领域内建设工业项目。
5. 用地能源控制:要求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能源供应情况符合相关要求,例如要求有充足的电力、水资源供应等。
6. 用地环保控制:规定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环境保护要求,例如要求进行环境评估和环境影响评价,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等。
7. 用地土地利用控制:确定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例如要求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浪费。
总之,2023年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的制定会综合考虑经济、环境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以达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环境和促进工业发展的目标。
具体的控制指标会由相关政府部门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和发布。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22〕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22〕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22〕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1. 引言1.1 目的1.2 合用范围1.3 术语定义2. 规划原则2.1 市场需求2.2 区位选择2.3 用地布局2.4 设施设置2.5 环境保护3. 控制指标3.1 用地总量控制3.2 用地类型控制3.3 容积率控制3.4 绿地率控制3.5 建造高度控制3.6 车辆停车位控制3.7 其他控制要求4. 技术标准4.1 用地利用率4.2 供电标准4.3 给排水标准4.4 道路交通标准4.5 环境保护标准4.6 其他技术标准5. 操作指南5.1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 5.2 项目建议书编制要求5.3 工程建设模式选择5.4 用地申请流程5.5 工程建设审批流程6. 项目实施6.1 划拨土地程序6.2 质量监督程序6.3 进度管理程序6.4 安全管理程序6.5 财务管理程序7. 监督与审核7.1 监督要求7.2 审核程序7.3 违规处理8. 附件8.1 用地规划图8.2 工程建设模式说明 8.3 技术标准表8.4 相关法律法规9. 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注释9.1 城市规划法9.2 土地管理法9.3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10. 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艰难及解决办法10.1 土地供应紧张解决办法:加强土地资源管理,完善土地市场机制。
10.2 环保要求严格解决办法:加强环境保护监管,推动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发展。
10.3 融资难题解决办法:创新融资模式,引入社会资本,稳定项目资金来源。
10.4 项目审批程序复杂解决办法:优化审批流程,简化手续,提高效率。
附注:仅为参考,具体操作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上)一、概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是指在保障工业项目建设用地需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设置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同时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一种制度。
二、控制指标的分类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制定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明确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总体控制指标。
2. 区域土地利用规划:制定区域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区域内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分区控制指标。
3. 详细规划:制定工业项目详细规划,明确项目用地的控制指标。
4. 建设用地指标: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业项目确定建设用地指标,包括建设用地总量、建筑面积、容积率、绿化率等。
5. 合理用地率:合理用地率是指用于建设工业项目的用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比例,必须符合当地的用地政策。
三、指标的设置原则1. 确保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 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 合理分配和利用土地资源,保证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4. 坚持节约用地、集约用地、多功能用地的原则,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5. 确保建设用地的安全性和持续性。
四、指标的设置方法1. 综合考虑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规划用地总量。
2. 划定区域土地利用范围,确定不同类别用地的分区控制指标。
3. 根据不同类型的工业项目,制定建设用地指标。
4. 根据合理用地率,确定具体工业项目的用地控制指标。
五、指标的动态管理1. 建设用地指标应按照规划的要求执行,不得随意调整。
2. 生产经营情况发生变化,导致用地需求减少或增加时,应及时做出调整。
3. 已批准用地项目未按照规划要求完成用地的,应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规划的实施。
4. 定期进行用地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六、结语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是保证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
因此,应严格执行指标的设置和动态管理,确保指标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是指对工业项目建设所需用地的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及使用过程中,对其用地范围、分布、形状、限度、用途等方面的限制和要求。
其目的是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具体来说,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包括以下方面:
1. 用地范围:根据工业项目建设规模、产能、生产工艺等要素确定用地范围,避免浪费土地资源。
2. 用地分布:根据工业项目建设所需的交通、能源、水资源等条件,合理安排用地分布,提高用地利用率。
3. 用地形状:根据地形地貌、生态环境等因素,合理设计用地形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用地限度:根据工业项目建设的产生的环境影响及其程度,制定用地限度标准,确保环境质量不受影响。
5. 用途管理:对工业项目建设所需用地的用途进行管理,严格禁止非法占用、非法转让、非法分割和非法改变用途等行为。
综上所述,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对于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需要在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落实和执行。
- 1 -。
《工业项目建设 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是由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保部等部门联合制定的文件,旨在规范工业项目用地建设、保障环境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该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 用地总量控制:根据工业项目类型和规模,设定相应的用地总量标准。
2. 建筑面积控制:规定工业建筑面积应占用用地总面积的比例上限,以确保用地利用率和建筑布局的合理性。
3. 绿地率控制:要求在工业项目建设中,保留或新建相应比例的绿地,加强环境保护和景观美化。
4. 硬化地面控制:要求在工业项目建设中,尽量减少硬化地面使用,提高土地保护和水资源利用效率。
5.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要求工业项目建设中必须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减少污染物排放和对水环境的影响。
6. 用地复垦和生态修复:要求工业项目建设后必须进行用地复垦和生态修复,恢复原生态环境。
以上控制指标有效规范了工业项目用地建设,保护了环境和资源,促进了工业可持续发展。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工业用地控制指标1、总则1.1 目的和依据本指标的制定旨在规范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根据《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标。
1.2 适用范围本指标适用于所有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包括但不限于工业园区、厂区等。
2、用地性质划分2.1 工业用地分类根据工业项目的性质和规模,将工业用地分为以下几类:重型工业用地、轻型工业用地、高科技产业用地、绿色工业用地等。
2.2 用地性质划分标准根据《工业分类标准》等相关标准,确定不同工业项目的用地性质划分标准,包括生产工艺、排放标准、投资额等。
3、用地规模控制3.1 用地规模界定根据工业项目的产能、年产值等指标,确定用地规模的控制范围,包括用地面积、建筑面积等。
3.2 用地规模控制标准根据用地性质和工业项目的特点,制定不同用地规模的控制标准,确保用地规模与工业项目的发展需求相匹配。
4、用地布局控制4.1 用地布局原则根据城市规划和工业发展的要求,确定用地布局的原则,包括合理布局、集约利用、错时利用等。
4.2 用地布局要求根据用地性质和功能要求,制定不同用地布局的要求,确保用地布局符合工业项目的生产流程和安全要求。
5、建筑控制要求5.1 建筑高度控制根据用地性质和周边环境等因素,确定建筑高度的控制范围,包括最大建筑高度、最小建筑高度等。
5.2 建筑体量控制根据用地规模和功能要求,确定建筑体量的控制标准,包括建筑面积、容积率等。
6、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附件1:工业项目用地规划申请表附件2:工业项目用地规划设计图纸模板附件3:工业项目用地建设方案评审标准7、法律名词及注释7.1 国土资源规划管理条例:指协助地方进行国土资源规划的管理条例,包括国土资源规划的编制、实施、监督等内容。
7.2 工业分类标准:指国家对工业项目进行分类的标准,根据工业项目的特点和功能进行划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一、为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促进建设用地的集约利用和优化配置,提高工业项目建设用地的管理水平,制定本工业项目用地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控制指标”)。
二、本控制指标是对一个工业项目(或单项工程)及其配套工程在土地利用上进行控制的标准。
本控制指标适用于新建工业项目,改、扩建工业项目可参照执行。
三、本控制指标是核定工业项目用地规模的重要标准,是编制工业项目用地有关法律文书、工业项目初步设计文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等的重要依据,是对工业项目建设情况进行检查验收和违约责任追究的重要尺度。
工业项目所属行业已有国家颁布的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应同时满足本控制指标和有关工程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的要求。
四、本控制指标有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系数、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绿地率等五项指标构成。
工业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同时符合以下五项指标:
(一)工业项目投资强度控制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二)容积率控制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
(三)工业项目的建筑系数应不低于30%;
(四)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工业项目总用地面积的7%。
严禁在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成套住宅、专家楼、宾馆、招待所和培训中心等非生产性配套设施;
(五)工业企业内部一般不得安排绿地。
但因生产工艺等特殊要求需要安排一定比例绿地的,绿地率不得超过20%。
五、工业项目建设应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缩短工艺流程,节约使用土地。
对适合多层标准厂房生产的工业项目,应建设或进入多层标准厂房。
六、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没有达到本控制指标要求的,应依照合同约定及有关规定追究违约责任。
七、本控制指标由正文、控制指标应用说明(附件1)、土地等别划分(附件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附件3)共四部分组成。
土地等别划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发生调整的,按调整后的执行。
附件1:指标控制应用说明
一、指标应用投资强度按地区、行业确定,在具体应用本控制指标时,首先根据附件2确定项目所在地城市的土地等别、再根据表1确定各行业分类和工业用地的投资强度控制指标。
土地等别按照《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关于调整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政策等问题的通知》(财综【2006】48号)有关新增建设用地土地有偿使用费征收等别划分的规定(详见附件2);工业行业分类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执行(详见附件3)。
二、指标解释
1、投资强度:项目用地范围内单位面积固定资产投资额。
计算公式:投资强度=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项目总用地面积,其中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包括厂房、设备和地价款。
2、容积率:项目用地范围内总建筑面积与项目总用地面积的比值。
计算公式:容积率=总建筑面积/总用地面积。
建筑物层高查过8米的,在计算容积率时该层建筑面积加倍计算。
3、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项目用地范围内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或分摊土地面积)占总用地面
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行政办公、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当无法单独计算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占用土地面积时,可以采用行政办公和生活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重计算得出分摊土地面积代替。
4、建筑系数:项目用地范围内各种建筑物、用于生产和直接为生产服务的构筑物占地面积总和占总用地面积的比例。
计算公式:建筑系数=(建筑物占地面积+构筑物占地面积+堆场用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5、绿地率:绿地率是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
计算公式:绿地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面积/项目总用地面积*100%。
绿地率所指的绿地面积包括厂区内公共绿地、建(构)筑物周边绿地等。
附件2:土地等别划分
附件1:控制指标应用说明一、指标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