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结尾的艺术
议论文写作指导课件:议论文的结尾技巧

以“路” “灯”为喻,阐明道德和规则二者的关系;并用“埋在心底”和“挽在手上”这种形象化的语言再次强调二者并重的观点。文采斐然,思想深刻。
02
四、发人深思式:
[例1] 看着那规范、稳定、面积大、周长短的圆,我又想起了红柯所说的“一个软弱的民族,一个血气不足的民族,你不能光指望他长个子。”什么时候,我们能让信仰回归?能让灵魂到场?能让民族滋补血气?我依旧困惑。 05年福建考生《惑》
2
五、留韵无穷式:
[例2] 诚信与成功是连在一起的。它带给人的或许是万贯家财,即“金钱”;或功成名就,即“才学”;或许是流芳百世,即“荣誉”……但是,这一切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乃是心灵的崇高和精神的富足。所以,朋友们,请背起“诚信”的行囊,哪怕它只与“一毛钱”有关…… 《一毛钱与诚信》
例1:让我们的眼睛更纯净一些,去那些微不足道的事物上找寻生命最真实的色彩。别只看见太阳,而忘了水滴里射出的阳光。 浙江“一枝一叶一世界”话题《水滴里的阳光》
例2: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吧,把爱心带给他人,带给那些失学儿童,带给那些孤寡老人……带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当你把爱心献给他人时,你也获得了莫大的幸福。要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把爱心带给他人》
本文作者先把圆形比作“信仰”把星形比作“物质”。围绕这一组命题,针对现实社会情况提出了三个困惑:一是人们“刚从对神话的顶礼膜拜中倏然醒悟”“就立即坠入黑与白的另一个极端”;二是“若伟人尚且不能崇拜,是否信仰之蛩音已渐行渐远”;三是结尾的“什么时候我们能让信仰回归” 。文章以“惑”冠题,文末说“依旧困惑”但事实作者决不是“惑”, 恰恰相反,正是作者清醒而深刻的认识。结尾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撞击读者的心灵,发人深思,使人警醒。
1
议论文结尾升华主题的技巧

论文结尾的升华技巧在撰写论文时,结尾部分的设计至关重要,它不仅是整篇文章的结束,更是对前文论述的总结和升华。
一个引人深思、令人印象深刻的结尾,可以为整篇文章留下美好的印记,使读者对文章内容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下面将介绍几种提高结尾升华主题的技巧。
1. 总结主要论点在结尾部分,可以简要回顾文章的主要论点,突出文章的核心思想。
通过对主要论点的总结,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题,并深入思考作者的观点。
2. 引用经典名言或例子结尾部分可以通过引用经典名言或例子来加深论述的内涵,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经典名言或例子往往能够唤起读者共鸣,引起读者对文章内容的共鸣和思考。
3. 提出新观点或问题在结尾部分,也可以采用提出新观点或问题的方式来为文章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通过提出新的观点或问题,可以引起读者对文章内容的更深层次思考,从而增强文章的启发性和思想性。
4. 引发情感共鸣结尾部分也可以通过引发情感共鸣的方式来升华主题。
可以通过情感化的语言或描写来打动读者的内心,使读者更容易被文章所感动,从而更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5. 展望未来或呼吁行动在结尾部分,可以适当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或呼吁读者行动起来。
通过展望未来或呼吁行动,可以使读者对文章的价值和意义有更清晰的认识,激发读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结语结尾升华主题是一篇文章最重要的一环,只有合理运用技巧,才能使文章内容更具吸引力和说服力。
在撰写结尾时,作者需要充分考虑读者的接受能力和情感需求,巧妙运用以上提到的技巧,才能写出引人深思的结尾,让读者在结束时留下深刻印象。
希望以上技巧对您在写作过程中有所帮助。
作文议论文结尾十种方法

四、抒情描绘,远瞩前景。
如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结尾是这 样写的:“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就是 一个抒情的结尾。它描绘并赞美了“少 年中国”、“中国少年”,并且让我们 看到了一个美好的前景。
五、作出假设,推出结果。
如《放下包袱,开动机器》的结尾: “结果我们既放下了包袱,又开动了机 器,既是轻装,又会思索,那我们就会 胜利”。这个结尾就作出了假设,推出 了结果。
三、提出希望,鼓励读者。
如《太阳的光辉》的结尾:“为了使我 们的事业有更大的发展,为了我们的工 作取得更大的成绩,我希望我们不但议 论我们的伟大成就,并且也议论我们的 缺点和错误。也希望有些同志不但善于 听取别人议论成就,也善于听取别人议 论缺点和错误”。这个结尾就提出了希 望,并且鼓励着读者。
六、有力反问,突出中心。
如《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结尾,就连续用了反问:“以 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 相信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 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难 道还有什么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意见、办法, 舍不得丢掉的吗?难道我们还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 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的健全的 肌体吗?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 命,使我们每个活着的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 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 吗?”这几个有力地反问,就把文章的中心突出得更鲜 明了。
一、文意已尽,自然收尾。
如《简笔与繁笔》的结尾:“感 此,提倡简练为文,重议文章繁 简得失这个老题目,也许并不算 得多余”。已表明这篇文章写到 这里文意已尽,就这样自然收尾 了。
二、阐明论题,暗示主题。
高中议论文结尾

高中议论文结尾
在高中议论文的结尾部分,可以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再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要注意的是,结尾要言简意赅,不宜过于拖沓。
以下是一些高中议论文结尾的示例:
1. 总而言之,我坚信……。
通过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论证,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一问题的本质和影响,还能找到解决它的有效途径。
只有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和改变,才能实现我们的愿景,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2. 综上所述,我坚信……。
尽管在实现这个目标的道路上会面临种种挑战和阻力,但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最终我们将走上胜利的道路。
3. 在我们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的今天,我们需要采取行动,不能袖手旁观。
只有通过积极的参与和努力,才能实现我们的梦想和目标。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4.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贡献。
只有通过我们每个人的积极努力和奉献,才能实现我们的愿景。
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实现……而奋斗!
5. 综上所述,我认为……。
在面对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能袖手旁观,而是要主动出击。
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改善政策环境等
多种途径,我们可以逐步改变现状,实现我们的目标。
相信只要我们齐心协力,不畏艰难,一定能够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以上是一些高中议论文结尾的示例,可以根据自己的立场和文章内容进行适当修改和完善。
最重要的是,结尾要有力地呼吁读者思考和行动起来,以实现文章提出的目标和愿景。
作文结尾写法

作文结尾写法在写作文的过程中,结尾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收尾,也是让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关键部分。
恰如其分的结尾可以使整篇文章更加完整、精彩,有力地表达出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那么,如何写出一篇令人印象深刻的结尾呢?下面将为大家介绍几种常用的作文结尾写法。
1. 概括总结法此种结尾写法适用于议论文、说明文等表达观点的文体。
通过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呼应文章的开头,以简洁有力的语句概括全文,让读者对文章的思路有一个清晰的回顾。
例如:综上所述,我们应当认识到……(简明扼要地重申观点)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们应……(呼吁读者行动起来)2. 提出建议法此种结尾写法适用于议论文、应用文等需要提出解决问题的场合。
通过总结文章,对问题进行归纳,提出可行的、具体的解决办法或建议,指明未来的发展方向。
例如: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具体提出解决办法)只有大家通力合作,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号召读者行动)3. 引用名言法此种结尾写法适用于各种文体,尤其是议论文、议论文、散文等。
通过引用名人名言、谚语或经典句子等,突出文章的主题,增加语言的艺术感和文化内涵。
但要注意选择与主题相关的名言,不宜随意引用。
例如:正如杜甫所言:“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只有经历了困难和磨难,我们才能真正成长。
(引用名言)4. 设问反问法此种结尾写法适用于议论文、抒情文等叙事性和散文性较强的文章。
通过提出疑问或反问,向读者留下深思,引发共鸣,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思考性。
例如: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面对这个问题呢?(设问)难道我们不应该思考,不应该行动起来吗?(反问)5. 对比衬托法此种结尾写法适用于叙事文、描写文等需要通过对比突出主题的文章。
通过对比两种不同观点、态度或事物的优劣,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或感情,使读者对文章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黑暗中,这些星星犹如希望的火炬,照亮了人们的前进道路。
(对比突出主题)总的来说,作文结尾的写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文体和表达的意图选择不同的结尾写法。
作文结尾大全巧妙收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文结尾大全巧妙收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文结尾大全:巧妙收尾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作文的结尾是整篇文章的压轴之作,一个恰到好处的结尾能够让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对整篇文章的理解和欣赏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在写作文的结尾时,我们可以运用一些巧妙的方式来增加表达的力度,营造出令人难忘的效果。
下面是一些常用的方法,供大家参考:1. 总结全文:通过总结全文,对文章中的观点进行回顾和提炼,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思路。
这样的结尾常用于议论文、说明文等更具逻辑性的文章。
例如,在讨论环保问题的文章中,可以结尾如下:“环保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在未来的日子里,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为保护环境做出积极的贡献。
”2. 提出问题:在结尾部分,可以用一个简短而引人深思的问题,引发读者的思考。
这种方式常用于议论文、散文等较为抽象、哲理的文章。
例如,在一篇关于友谊的文章中,可以以以下方式结尾:“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它是否只存在于艰难困苦的时刻?让我们用心去感受、用行动去证明,真正的友谊是无价的。
”3. 增添情感色彩:通过用词精细、语言优美的方式,表达出作者对主题的热情和情感,以及对读者的期望和呼吁,进而引发共鸣。
这种方式适用于散文、记叙文等具有感情色彩的文章。
例如,在一篇描写家乡的文章中,可以以以下方式结尾:“每一次离别,我都怀着无尽的思念和深深的眷恋。
留下来,我将继续用心捧起这片土地,为了我深爱的家乡。
”4. 引用名言:在结尾部分引用一个与主题相关的名言,通过名言的力量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启发。
这种方式常用于命题作文、议论文等与社会热点相关的文章。
例如,在一篇关于希望的文章中,可以以以下方式结尾:“正如马丁·路德·金曾说过的那样:‘黑暗不能驱逐黑暗,只有光明能够做到。
希望就像一个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让我们一起携手,共同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5. 展望未来:在结尾部分展望未来,表达对未来的乐观态度和美好希望,鼓舞读者积极向前。
议论文结尾的方法

议论文结尾的方法议论文的结尾部分是整篇文章的收束,要有总结性的陈述和思考,并给读者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下面是三种常用的结尾方法:1. 总结和重述立场:这种结尾方法主要是对前文的主要观点和论证进行总结,重新陈述立场,并加以强调。
可以通过简洁明了的语句,概括性的陈述,让读者清楚地理解到你在这篇文章中所阐述的观点和论证。
同时,还可以通过回归开头,将结尾与开头相呼应,增强文章的连贯性。
例如:在一篇关于环境保护的议论文中,结尾可以这样写:“综上所述,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只有通过积极的行动,我们才能创造一个更美好、更健康的地球家园。
”2. 提出问题或引用名人名言:结尾部分可以提出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让读者思考,并激发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或者选择一个有启发性的名人名言,用以突出文章的主题和观点。
这种方法能够引发读者的思考,使他们更深入地思考问题。
例如:在一篇关于教育的议论文中,结尾可以这样写:“未来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共同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或者这样写:“如同爱因斯坦所说:‘教育的目标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这一点是我们教育改革的出发点。
”3. 预测未来或展望发展:这种结尾方法从更广阔的角度出发,对问题的发展和未来的情景进行推测或展望,从而使读者对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
可以通过对未来或者发展趋势的描述,给读者一种更乐观或者更悲观的感受,以加强议论文的说服力。
例如:在一篇关于科技创新的议论文中,结尾可以这样写:“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我们将迎来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科技将给我们带来无限可能,但也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平衡利用。
”无论采用何种结尾方法,都要注意以下几点:1. 避免重复或啰嗦:结尾部分要简明扼要,不重复前文已经阐述过的观点和论证。
要力求精炼,不啰嗦。
2. 引起共鸣:结尾部分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带给读者感动或共鸣。
3. 温和而坚定:文章的结尾应该是一个和谐的结束,不应该过于激烈或极端化。
如何写好议论文的结尾

如何写好议论文的结尾议论文是我们在学术领域或者日常交流中常用的一种文章类型。
在写好一篇议论文时,结尾部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于整篇文章的印象和说服力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那么,如何写好议论文的结尾呢?下面我将分享一些关于如何写好议论文结尾的技巧和方法。
一、总结观点在写好一个议论文结尾的第一步是总结你所提出的主要观点和论据。
在结尾部分,你需要通过一个简洁明了的方式回顾你之前提到的重要观点,以便提醒读者你文章中对于问题的看法。
同时,还要强调你的立场,并再次强调你的论据的重要性。
通过总结观点,可以增强读者对你观点的记忆,并且帮助他们对整篇文章的内容有更好的理解。
二、提供解决方案除了总结观点,你还可以在议论文的结尾部分提供一些解决方案或建议。
这些解决方案或建议可以是关于该问题的针对性行动,或是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法。
这样的话,不仅能够展示你的观点和论据的合理性,还能为读者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
在提供解决方案时,可以结合你在正文部分提到的事实和数据,让读者对你的建议更加信服。
三、引用名人名言或实例在议论文的结尾部分,你也可以使用一些引用名人名言或实例的方式来增强你的观点和说服力。
名人名言和实例可以为你的观点提供额外的支持,同时也能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你可以选择与议论的主题相关的名言或实例,确保它们与你的观点相契合,并且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不过,在使用名人名言或实例时,一定要注意不要过多地引用,以免影响整体文章的流畅性。
四、展望未来或提出反问最后,在议论文的结尾部分,你可以展望一下未来的发展或提出一些有启发性的反问。
展望未来可以体现出你对问题的深刻思考和对未来走向的预测,为读者提供了对该问题的更加全面的认识。
而提出反问则可以引起读者的思考,激发他们对问题的兴趣和思考的欲望。
通过展望未来或提出反问,可以使你的议论文更具有说服力和引导性。
总的来说,写好一篇议论文的结尾关乎整篇文章的印象和说服力。
通过总结观点、提供解决方案、引用名人名言或实例以及展望未来或提出反问等方法,可以让你的议论文结尾更加精彩和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议论文结尾的艺术结尾是文章重要的组成部分,结尾写得好坏对突出文章主题,加强艺术感染力关系很大。
古人曾对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分别打过两个很别致的比喻:“起句如爆竹”,“结句如撞钟”。
撞钟者,余音袅袅,也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意思。
元代的大文学家乔梦符也有“凤头、猪肚、豹尾”的精彩论述。
就是现代的大教育家叶圣陶也说:“若是找不到适当的结尾而勉强作结,就像行路的人歇脚在日晒风吹的路旁,总觉得不是个妥当的办法。
”结尾对文章的成败有如此大的作用,我们怎么才能给议论文结一个余韵悠长的尾呢?方法一:瓜熟蒂落,自然结尾我突然明白:原来春天是一个我们可以快乐成长的季节,是一个可以让我们美丽的一段时光。
哦,妈妈,我找回春天了!可是,你还应该告诉我啊:凡是美好的东西,就都是春天。
(选自《我找回了春天》)这种方法是指文章的结尾随论述的结束而自然形成。
水到渠成,不加雕饰,简洁自然。
方法二:卒章显志,深化中心我敢肯定:我就是未来的风景。
(选自《你就是一道风景》)感谢上帝的声音,虽然有时那声音是那么虚幻,但我却始终相信它的存在——因为上帝就是我自己。
《倾听上帝》小草的声音如此细小,可她的生命力却如此伟大。
(选自《小草的声音》)运用这种方法,在文章结尾点明全文的中心,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上面的三个结尾,就是这方面的典范,第一个,不仅道出了考生的雄心壮志,而且使文章的主题升华到一个新的境界和高度;第二个,直接点出“上帝就是我自己”,一语点题;第三个,用转折的复句,突出强调小草生命力的伟大,赞美之情溢出,从而点题。
方法三:首尾照应,结构完整(首段)我是暗地的孩子,拥有冷漠如兽的神情,眼神游离地走在落叶凋零的秋天,在倾斜的墙角,肆意到孤独的风景;没有一只鸟飞过观望破碎的图画……(尾段)我是暗地的孩子,拥有冷漠如兽的神情,似倾斜墙角的一道风景,如果你用心体会,就会读懂他想展示的画面:孤独是快乐,放弃是拥有,而平淡才是幸福……(选自《暗地的孩子》)对开头所写的内容在结尾时再次提及。
结尾在开头的基础上,稍微有变化,既和开头呼应,又使结尾不简单重复开头,使得文章结构紧密,浑然一体,同时也加深了读者对全文的印象,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方法四:把揽全局,收束全文“质本洁来还洁去”,七个字写尽了黛玉的一生,她的品韵成全了一个久远的梦,无尽的黛玉情结……(选自《质本洁来还洁去》)包容是一把双刃剑,说得一点也没有错。
(选自《包容是一把双刃剑》)由此看来,长处真是一把双刃剑啊,当剑的一面利刃对着敌人时,另一面利刃却对着自己啊。
所以,同学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有了某个长处,就可以拿来到处炫耀了。
在使用自己的长处时,大家一定要像用剑一样:学会利用对着敌人的那一面利刃,同时也要小心对着自己的那面利刃啊。
(选自《长处是把双刃剑》)在文章结尾时把全文的内容加以总结,得出结论。
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收束了全文,有利于读者从宏观上把握全文内容,对文章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方法五:散文笔法,拓展意境我们人类何尝不是如此,往往被一些虚掩着的困难所困住,恪守于方寸之地。
外面的世界其实很大,只要我们不断地开拓,勇于创新,也许你会发现困难只不过是一扇门,一扇把你困在一个“小”世界,阻碍你闯入“大”世界的门。
(选自《那扇虚掩的门》)结尾运用抒情或议论阐发典型事情的普遍意义,从而拓展了文章的认识价值或社会价值。
此外,结尾的方法还有呼告式、比喻式、哲理式、引用式、双关式等许多方法。
在文章结尾上,你不管用什么方法,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议论文结尾设计七法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
”议论文的结尾是伸延文意收束全文的关键,是对论点的充分显示和升华,也是衡量考生写作水平的标尺,在高考作文阅卷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好的结尾必然使文章整体结构,更加严谨自然、完整统一,必然使文章的内容和主旨,更加深刻、鲜明,可见,精心设计结尾,十分重要,切不能掉以轻心。
分析历年高考满分范文,我们不难总结出议论文结尾大体有以下几种方式:1.戛然而止式文章结尾重在自然简洁,议论文主要是对所论之事的剖析和推理,当阐述的事理已经说清,文章就可戛然而止,不另外再写结束的话,意完语完,不结为结,决不拖泥带水,显得干脆利落。
如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伯乐应是黑脸人》就是采用了这种结尾方式:与中国经济改革相适应的政治改革正逐步展开,而政治改革的一个热点是人事改革。
中央政府对人才战略也非常重视,但现实不容乐观,改革任重道远。
因为伯乐们及其亲友的马尚未售出,或者已售出的尚未退役,甚至刚刚售出尚需扶送它一程。
可见,中国人事改革要雷厉风行,迫切需要的是公正无私、为国选贤的黑脸伯乐。
黑脸伯乐,人民的期盼,国家的福音,民族的希望。
本文的结尾考生首先点明人事改革是政治改革的热点,接着列举现实中种种丑恶现象,从而引出“中国人事改革迫切需要公正无私,为国选贤的黑脸伯乐”这个中心论点,行文至此,戛然而止,不再有更多的论述,这样的结尾显得论证严密,水到渠成,不拖泥带水,具有很好的论证效果。
2.总结归纳式为帮助读者把握和理解文章的的论证思路和进一步增强论证的力量,我们可以在论证完中心论点之后,作一个简洁、明了的总结归纳,这样既突出了中心论点,还给人以深刻和鲜明的印象。
如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放在远处品味》结尾:因此,当你正为一件事或一个问题绞尽脑汁时,不妨将其放远了品味,这时,你会蓦然发现,距离并不重要,亲疏并非是牵绊,放远了的事物原来也别有一番天地!本文中考生以理性的笔触,恰当的运用隋文帝和司马光的例子,已经对情感与认知事物的关系作了透彻的分析,但是为了突出论点,给人留下一个更清晰而深刻的印象,文章并没有就此收笔,而是紧承前文,收束全文,进一步强调了“放在远处品味”的重要性,增强了论证力量,也增加了论证结构的完整性。
3.余音袅袅式为了增添文章的艺术魅力,给读者以想象回味的余地,议论文的结尾我们也可运用含蓄委婉的手法,或托物言志,或含蓄议论,或借助比喻、象征及省略号等方法,使结尾蕴涵丰厚,寓意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深刻的启迪,留下无穷回味的境地。
如2001年的高考范文《一毛钱与诚信》的结尾:诚信与成功是连在一起的。
它带给人的或许是万贯家财,即“金钱”;或功成名就,即“才学”;或许是流芳百世,即“荣誉”……但是,这一切都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乃是心灵的崇高和精神的富足。
所以,朋友们,请背起“诚信”的行囊,哪怕它只与“一毛钱”有关……这个结尾不仅照应了开头,强化了中心论点,还强调了诚信带来的不仅仅是“金钱”、“才学”、“荣誉”,最根本的是心灵的崇高和精神的富足,深化了中心,最后又运用了一个省略号,更是给读者留下再创造的余地,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问题,特别“诚信”与“一毛钱”的强烈对比,发人深思,具有强大的论证力量,如撞洪钟,余韵悠长。
4.前后照应式在结尾紧扣文章的题目,形成文题照应,或照应开头,形成首尾照应,这样既使文章的结构完整圆合,具有整体的美感,又使中心论点更加突出,具有更强的论证力量,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例如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勿以好恶论断之》结尾:勿以好恶论断之,也许你会发现,狗尾草也会开出美丽的花!本文的题目是“勿以好恶论断之”,作者在对论点进行充分论证之后,结尾点题,与题目形成文题照应,既形成结构上的对称美,又显得结构整齐完整,给人以清晰深刻的印象,这样点明了论点又紧扣了题目,收束得很有力量。
议论文巧妙使用前后呼应的例子也很多,如2001年高考范文《根》的开头和结尾:参天古树缘于遒劲的根,挺拔翠松依赖于不屈的根,那么我们生存的根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诚信。
不管你是什么人,不管你干什么事,不管你在哪里,守着你的根,守着炎黄子孙的根,守着我们的哪怕是唯一的拥有——诚信。
千年大树百年松,根深蒂固,根深叶茂。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将诚信比喻为参天大树那遒劲的根,说理而言情志,真有先声夺人之势。
而文章的结尾紧扣这个比喻总收上文,作者在结尾写到不管是什么人,干什么事,我们都要守住我们的根,守住哪怕是我们唯一的拥有——诚信,这样就和开头形成了前后照应,统贯圆合,文气通畅,浑然一体,取得了良好效果。
5.设问共鸣式为了表达强烈的情感或激起更大的反响,文章往往用问句的形式结尾,问句包括疑问句、反问句。
前者只问不答,激起读者的想象和思考,后者虽问不答,但答案又蕴涵其中,往往能语气强烈,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引起强烈的共鸣。
这两种结尾都能极好的启发读者深入思考,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2000年高考满分作文《人生也是一张答卷》的结尾:在人生这张大考卷上,问题看似简单,答案看似丰富多采,但真要交出一份满意的答案,远非想象中的简单。
你会如何作答呢?议论文的结尾可以象豹尾一样有力,也可以象橄榄一样,令人回味,极好的启发读者深入思考,展开联想,留下深刻的印象,本文正是如此,在充分论证之后,作者用朴素的语言,把人生比作一张大考卷,提出了“你会如何作答呢?”的问题,引人深思,发人深省,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6.引文作结式在结尾处引用现成的话,如名言、警句、歌词、诗文等,可以有力的突出论点和概括全文,使文章收束得干脆有力,又能显示出作者的开阔的知识面。
如2003年高考满分作文《不可靠,不可不靠》的结尾:最后,“所有的感情在本性上都是好的,我们应避免的只是对它们的滥用和误用。
”笛卡尔也告诉我们在认知事物时,应谨慎地基于理智,辅以情感,努力使感情的亲疏远近在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发挥正面的作用。
结尾引用了笛卡尔的名言,既是对前文归纳总结,又进一步论证了论点,不仅同开头紧密照应,而且还水到渠成地点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
结尾写得简洁有力,语重心长,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7.号召劝诫式在写作过程中,考生也可以把写作的意图,对读者的劝诫、要求、希望等,在文章最后表达出来,以引起读者的注意,给读者以感染,并产生共鸣,起到教育和鼓舞读者的作用。
如2000年高考满分作文《创新—个性的凸现》的结尾是:崇尚创造,接纳并鼓励这种无限的多样性吧!记住,“第一个形容女子是花的是天才,第二个这样形容的是庸才,第三个这样形容的是大大的蠢材”。
这个号召劝诫式结尾写得很有特色,紧承上文,简洁干脆,既鲜明的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又使文章增强了气势和感染力,这比那些平庸、呆板的号召更具感人的力量。
结尾的技巧还很多,各种技巧既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综合运用,结尾切忌草率,只要我们全力以赴,精心设计,我们一定能使结尾成为押轴的好戏,达到惊人耳目,动人心魄,余韵悠长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