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兵马俑(第二课时)
小学四年级语文 14秦兵马俑第二课时课件(优质精选)

请欣赏!
课件在线
12
神态1
课件在线
13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 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 物。
课件在线
14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 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 物。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 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 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 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 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真正到过埃及,不看秦俑不
算真正到过中国。
课件在线
19
课件在线
15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 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 物。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 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 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 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 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课件在线
16
秦兵马俑在我国西安的临潼出土, 它举世无双,是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 物。
课件在线
8
有的颔 首低眉, 若有所 思,好 像在考虑如何相互 配合,战胜敌人。
有的目 光炯炯, 神态庄 重,好 像在暗下决心,誓 为秦国统一天下作 殊死拼搏。
有的紧握双 拳,好像在 听候号角, 待命出征。
有的凝视远 方,好像在 思念家乡的 亲人。
走近他们的身旁,似乎课件在能线 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9 。
课件在线
7
每个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 品。仔细端详,神态各异:有的颔首低 眉,若有所思,好象在考虑如何相互配 合,战胜敌人;有的目光炯炯,神态庄 重,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 下作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好像在 听候号角,待命出征;有的凝视远方, 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走近他们的 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ppt课件最终版

复习
上节课我们已踏上了古都西安旅途,对 秦兵马俑有了初步认识,那兵马俑给你留下 了什么印象?
复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从哪两个 方面介绍兵马俑的?是用哪句话连接在一起的?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这段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它既能概括上文,又能引起下文,这是起到了 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
还能听到轻细的呼吸声。
神态各异
神态1
秦兵马俑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 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 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 和英雄气概。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 仅有的。
课外拓展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是建立在兵马俑 坑原址上的遗址性博物馆,是举世闻名的大 型遗址性博物馆。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 大奇迹”,“二十世纪考古史上的伟大发现 之一”。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坑)列入“世界 文化遗产名录”。它不仅是中国人民、也是 全人类的一份珍贵文化财富。
课堂交流
将
将军俑身材魁梧, 头戴金冠,身披铠甲, 手握宝剑,昂首挺胸, 站在队伍前列,像是 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 士兵行进。那神态自 若的样子,一看就知 道是久经沙场、肩负 重任的高级将领。
将军俑是如此的形象生动,个性鲜明,那么,你所喜欢 的其他俑呢?他们又有怎样的特征呢?
军 俑
武 士 俑
威武凝重
这些俑虽然身份服饰不同、动作神态各异, 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即骁勇善战、忠贞卫国,具 有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神态1
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 品。仔细端详,他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 颔首,若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 合,战胜敌手;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 好像在暗下决心,誓为秦国统一天下做殊 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勇武干练,好像 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好像在思 念家乡的亲人……走近它们身边,似乎
(七年级语文教案)秦始皇兵马俑

秦始皇兵马俑七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秦始皇兵马俑14、秦始皇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
2、理解“神态各异”、“栩栩如生”、“也许”、“似乎”词语的意思。
3、能学习第四自然段对兵马俑神态的写法,进行仿写。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秦始皇兵马俑的阵容、神态。
难点:能学习第四自然段对兵马俑神态的写法,进行仿写。
教学准备:有关兵马俑的资料、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师:21世纪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科技高度发达的社会,然而在沉沉的地底下,却冲出了一支古代帝国的雄兵,这就是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兵马俑”。
(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深入研究3、4自然段,领略一下秦始皇兵马俑的风采。
●二、学习3、4自然段1、自由读3、4自然段,想一想这两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2、指名简要概括(板书:阵容神态)3、学习第四自然段(1)师:就让我们先下到坑内,先近距离观察一下这些秦俑的风采吧!(2)齐读第一句话,理解“神态各异”、“栩栩如生”。
(3)指导朗读:古代的雕塑家们把兵马俑雕得像活的一样,高明的作者又把它写活了,我们能不能把它读活呢?(4)自由练读,重点读喜欢的兵马俑的句子。
(5)汇报:A、有的兵俑,留着胡子,虎视眈眈,神情十分严肃,这也许是久经沙场、屡建战功的老战士。
这个老战士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勇猛)哪个词可以看出来?(虎视眈眈)B、有的兵俑,束着头发,一脸稚气,这可能是刚入伍的新兵。
大家喜欢这样的小战士么?喜欢他的什么?读出小战士的活泼、稚气。
C、一匹匹战马,膘肥体壮,竖耳瞪眼,似乎在倾听雄壮的号角声。
要读出战马的什么?理解“膘肥体壮”“竖耳瞪眼”。
(6)我们连起来读一读第四自然段,再来感受一下这些栩栩如生的兵马俑。
齐读。
(7)师:听你们读得这么有滋有味,老师也想读,可以么?(8)师读,故意少读“似乎、也许、可能”。
(9)老师这样读可以么?为什么?(有这些词说明是猜测)(10)出示几幅兵马俑的图片,问:你能不能学着作者的样,通过仔细观察这些兵马俑的外貌、神态来猜测呢?注意要用上“似乎、也许、可能”。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 -ppt

将军佣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 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 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 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 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将军佣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 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 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 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 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将军佣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 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 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 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 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将军佣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 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队伍 前列,像是在指挥身后的军吏和士兵行 进。那神态自若的样子,一看就知道是 久经沙场、肩负重任的高级将领。
人们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秦兵马俑会有 什么感受?
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 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
(1)这是什么句?
(2)换一种说法。
走进大厅,人们无不为兵马俑的恢 宏气势和高超的制作工艺所折服。站在 高处鸟瞰,坑里的兵佣、马佣相间,一 行行,一列列,十分整齐,排成了一个 巨大的长方形军阵,看上去真像是秦始 皇当年统率的一支南征北战、所向披靡 的大军。
立射俑
坐俑
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 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 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 誓为秦国统一天下做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 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 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微微颔首,若 有所思,好像在考虑如何相互配合,战胜敌人; 有的眼如铜铃,神态庄重,好像在暗下决心, 誓为秦国统一天下做殊死拼搏;有的紧握双拳, 勇武干练,好像随时准备出征;有的凝视远方, 好像在思念家乡的亲人……
秦兵马俑第二课时

14、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能在感悟文字的基础上,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比较阅读、找关键词、朗读体会等方式,学习4—11自然段,了解课文观察与联想结合的表达方式,并模仿练习写话。
3、通过文本、资料补充、图片补充等,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以及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
教学重难点:1、感悟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特点。
2、学习观察与联想相结合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课前:出示可移动兵马俑图,配乐《兵马俑幻想曲》。
一、复习导入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秦兵马俑》这一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地向我们介绍了秦兵马俑两个方面的特点,谁来说一说?(课件出示句子)“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我们还学习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这一特点的相关段落,是第几自然段?大家一起再来读读这段话,体会“规模宏大”这一特点。
2、作者是怎样说明“规模宏大”这个特点的呢,谁来说一说?(在这一自然段中,作者综合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充分说明了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特点。
)二、精读“类型众多、个性鲜明”部分过渡:秦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课文又是如何介绍“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一特点的呢?1、请同学们根据学习提示,自主学习。
(出示)自学提示:(1)自读课文第4——9自然段,圈一圈课文介绍了哪种类型的兵马俑?抓住关键词句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点?(2)你喜欢哪一类兵马俑,为什么?(3)就你喜欢的兵马俑选择朗读或口头介绍或模拟动作等方式与大家交流。
2、指名回答课文介绍了哪种类型的兵马俑。
3、交流,练读。
相机理解重点词句。
预设(1):将军俑出示将军俑图片:猜猜这是什么俑?谁喜欢将军俑的?为什么?从图片和课文的描述来看,你还可以用哪些词来形容这位将军?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预设(2):武士俑谁喜欢武士俑的?为什么?从这段文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武士?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或者可以加上动作)预设(3):骑兵俑你为什么喜欢骑兵俑?你想用什么方式与大家交流?(口头介绍或朗读)预设(4):车兵俑你为什么喜欢车兵俑?你想用什么方式与大家交流?(口头介绍或朗读)预设(5):弓弩手你为什么喜欢弓弩手?你想用什么方式与大家交流?(模拟动作加朗读)预设(6):马俑你为什么喜欢马俑?“跃跃欲试”是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当年美国总统克林顿站在马俑旁边情不自禁地说了一句什么话吗?请看——(出示:克林顿摸着马俑说:“我真担心它会不会踢我一脚!”)从克林顿总统的话中,你体会了什么?你也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4、请同学们再次读读第4—9自然段,想想作者是抓住哪些方面来写出兵马俑鲜明的个性的?读完后同桌互相说说。
14秦兵马俑(第二课时)

14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日期:2012年4月10日星期二教者:刘海燕班级:五(2)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3、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文化和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探究“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的特点。
教学难点:掌握本文采用的列数据、作比较、举例等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我们知道,在祖国的西安,有一支所向披靡、雄姿英发的大军,虽然他们的身体只是泥土,虽然他们口不能言、耳不能听、身不能动,但是他们恢弘的气势,鲜明的形象早已折服了世人,他们就是举世闻名的——秦兵马俑。
(板书课题)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从哪两方面写了秦兵马俑?(指名答,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3、哪几小节写它规模宏大(第2小节),又是哪几小节写它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呢?(第4-9小节)二、精读课文第2自然段1、好,接下来我们就来细细品读第二小节,看看书上是怎样介绍秦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请同学们拿起笔,默读课文,画出具体表现兵马俑规模宏大的词句,并在印象深刻的句子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师巡视指导3、师生交流A、“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足有两个半足球场那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8000个。
”见过现实中的足球场吗?告诉你们,真实的足球场有我们学校250米跑道的操场近三倍那么大呢。
两个半足球场,就等于是我们操场的几倍大?差不多有7.5倍那么大!我们平时绕操场跑步时就已经觉得操场很大了,而秦兵马俑的俑坑居然是它的7.5倍,那该是多大啊!谁来读这句话,让老师从你的朗读中感受到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指名读)同学们,这句话中有一个词你注意到了吗?对了,由“已发掘的”我们还能读出什么?还有许多未发掘的俑坑,也许总面积比这三个俑坑还要大。
14、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案

14、秦兵马俑
教材版本
苏教版
教学课时
共2课时第2课时
课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2、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14秦兵马俑 类型众多 举世无双
个性鲜明
教学反思
2、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有感情地朗读。
四、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小组交流:自己读课文,体会体会将军俑有什么鲜明的个性特点?
补充资料
出示名人的话,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师补充:三个俑坑总面积达19120平方米,我们学校的占地面积大约13000平方米,三个俑坑大约有一个半我们学校这么大。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教学难点
感受中华民族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修注栏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课文除了写兵马俑"规模宏大",还写了什么?
二、合作探究一——精读第三段
1、学习过渡句,领会其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生找出承上句与启下句: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自学课文第三段完成表格。
兵 马 俑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将军俑久经沙场,肩负重任武士俑威武凝重骑兵 Nhomakorabea勇猛善战
兵车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弓拏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
14秦兵马俑第二课时

14、秦兵马俑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课文内容领会“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在文中的作用。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中国悠久灿烂的民族文化和人民无穷无尽的智慧,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理解秦兵马俑“类型众多、形象鲜明”的特点,感受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在品味语言文字中了解“承上启下”“展开联想”“首尾照应”的写作特点。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已踏上了古都西安,对秦兵马俑有了初步认识,谁来说说兵马俑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学生交流)2、大家想亲眼目睹秦兵马俑的风采吗?(出示课件:秦兵马俑视频)谈谈你观看后的感受。
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十三课,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课题——秦兵马俑。
二、精读课文,悟情明理:(一)、课文中有一句话概括了兵马俑的特点,谁知道?1、出示: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齐读)2、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重点。
(教师板书:规模宏大、类型众多、个性鲜明)3、细读感悟(二)、“规模宏大”——1、秦兵马俑是怎样的规模宏大呢?请请同学们默读第2自然段,划出文中能让你具体感受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的句子?2、引导学生读后交流。
(1)这些句子的那些地方引起了你的注意?(数字)(2)读读这些数字,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交流)(3)用具体的数字以及拿我们熟悉的事物来比较说明事物的特点,这就叫列数字、作比较。
(4)你能读出它的规模宏大吗?(5)再读读你还能读出什么?读出你的体会。
3、示图(一号坑、二号坑、三号坑),指导学生朗读体会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
(三)、“类型众多、个性鲜明”——1、师:领略了秦兵马俑规模是如此的宏大,现在让我们走近每一个兵马俑感受它们的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4——9自然段,说说文中列举了哪些类型的兵马俑?(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佣、弓奴手、马俑、)师相机示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活动方案】
活动一:体会“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1•默读课文第4—9自然段,思考:
①找一找,兵马俑有哪些类型?
②读一读,圈出最能体现兵马俑个性特点的词语。
2.小组交流自己最喜欢的一种兵马俑。
(首先要读好你喜欢的兵马俑哟!)
3.汇报展示,质疑完善。
活动二:感受“神态各异”。
1.自由读第10自然段,思考:
①这段话写了什么?
②想象:它们神态各异:有的,好像
2.小组分工读好这段话,交流①②题。
3.展示质疑。
一、导入
昨天我们学习了课文一二段,谁来说一说兵马俑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用一两个词语也可以用一句话来说说。
)
过渡: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走进兵马俑的世界,欣赏这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的秦兵马俑。
(读课题)
二、精读课文
1、交流活动一
①兵马俑的类型:
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车兵俑弓弩手马俑(板书:类型众多)
②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兵马俑结合
词语谈感受
③师小结:这些兵马俑有着不同的特点,将军俑威风凛凛、神态自若,武士俑央勇无畏,威武凝重,骑兵俑勇猛善战,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有团结协作的精神,弓弩手神情专注,箭术高超。
马俑形体健壮,跃跃欲试。
真是个性鲜明啊!
(板书:个性鲜明)
2、交流活动二
①过渡:兵马俑不只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而且每一件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
品。
仔细端详,它们神态各异……
(进入活动二)
②交流第一题,分工读好。
③兵马俑仅仅就这四种神态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省略号)
是的,已出土的八千件兵马俑,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
8000个兵马俑就有8000种神态。
你能模仿课文,用“有的……好像……”,来描述几种兵马俑的神态吗?能说几种就说几种。
交流②
④师小结:在你们的笔触中,我看到了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俑,它还带着浓郁的秦朝气息,我仿佛听到了他们的呼吸
声,听到了他们娓娓的交谈声,听到了历史的脚步声,难怪作者发出这样的赞叹:每一件兵马俑都是一一。
⑤播放课件,师述:无论多少次,站
活动二:关注方法,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中有哪些写法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试举例说明。
2.小组讨论并确定发言人。
3.全班汇报。
板书设计:
规模宏大
秦兵马俑世界第八大奇迹!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在秦俑面前,和这些雕塑对视,我们都可以感受到心灵的震撼。
在这座规模宏大的地下宫殿中,我们看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
在每一个兵马俑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让我们一起饱含深情地朗读课文的取后一节。
3、交流活动三
总分总的写法,过渡句,列数字、排比,
围绕中心句来写具体等等
三、拓展延伸,激发情感。
秦兵马俑的发现,震撼了整个世界。
它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板书:世界第八
大奇迹)
1987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将秦始皇陵(包括兵马俑)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秦兵马俑,已逾越了国界。
自1979年开馆以来,它就像一块巨大的磁石,吸引了无数中外宾客纷至沓来,一睹它的风采。
在这些观赏者中还有100多个国家的元首,他们有的曾这样说:(出示)
四、完成检测反馈
过渡:身为中国人,面对这举世无双,旷世绝代的艺术群雕,你最想说什
么?让秦兵马俑博物馆的留言簿上,也留下我们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同学写话)
交流。
千言万语,凝聚的都是一份骄傲和自豪。
让我们再一次深情地朗读:秦兵马俑一一世界第八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