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宋明理学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共6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共65张PPT)

三、陆王心学
1.南宋陆九渊的思想(创立者):
⑴代表:陆九渊 。
⑵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
① 心 是宇宙万物的本原,“心”即是“理 ”。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②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 就得天理。
针对“格物致知”
阳明格竹
王守仁一开始 对格物致知深信不 疑。有一次,王守 仁在院中面对翠竹, 想格出理来,可他 穷格了七天七夜也 没有得到其理, 反 而大病一场。从此, 他就开始怀疑程朱 理学,并在流放贵 州时“顿悟”。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世称晦庵先生,南宋徽 州婺源(今属江西省婺源县)人。 南宋时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 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派的 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继孔孟 以来最杰出的儒学大师。
编著《四书章句集注》
地位---是宋朝理学的集大成者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一 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
红花白藕青荷叶, 三教原来是一家。
此图绘佛、道、儒三教 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 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 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中国古 代“三教合一”的社会思 潮。画面中,释氏趺坐于菩 提树下成为画面主体,老子 坐于蒲草之上,与一身士大 夫装束的孔子相对。
《三教图》清·丁云鹏
易错提示:
(1)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地位只是受到 佛教、道教的冲击,其统治地位虽然发生 动摇,但并未失去。
一、三教合一(魏晋、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
1.背景
(1)汉武帝以后,儒学呈现繁盛之势。 (2)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道教也在民间广为
传播。
2.儒学的发展
(1)魏晋南北朝时期: 儒学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主流思想。

高二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人教版)PPT课件

高二历史必修3宋明理学(人教版)PPT课件
实质
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
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 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影响
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 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
程朱理学 认识“理”理是外在的,独
立于人存在的;
异 实现“理” 格物致知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 理是内在的“心”
内心反省 主观唯心主义
庐山白鹿洞书院
第三课 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宋明理学
(一)创立背景: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创立:北宋五子 (二)创立过程 成熟: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三)历史影响
(一)创立背景:儒学在困境中发展
困境
表现:汉末、魏晋、唐末五代地位进一步动摇 汉代末年,儒学权威性削弱
理学的宇宙观
材料“一理”是宇世宙界之的间本一理 而已原。天得之而为天, 地 天得 地其主统 之生得于之 以为外性的;精其神张存在之物为如三纲, 其纪绝之对为精五神常、上,帝盖的皆此 理之意流志行。,无所适而不 在。
材料二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做为官方 评价:正统儒学,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
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朱熹(1130—1200)
材料三 “所谓天理, 复是何物?仁、义、 礼、智岂不是天理? 君夫理存臣妇学天、、的理父朋社,子友会灭政、岂人治兄不欲观弟是:、天 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 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 是“遏人欲而存天 理”。
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 义观点。
(三)历史影响
1.积极:对于维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促 进中国古代文化、教育进一步发展有 重要作用;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课 宋明理学(共30张ppt)

高二历史人教版必修三第三课 宋明理学(共30张ppt)

福建泉州老君岩
其思想渊源则可追溯到战国 时期的神仙方术思想,乃至 上古时代的民间巫术等。道 教追求长生不死成神仙。
道教圣地武当山
陆九渊
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 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
如何得“理”?
王阳明
发明本心、致良知、知行合一
朝代
代表人物
南宋
陆九渊
基本主张 ①心是万物的本原,“心即理也”。 “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天 地万物都在心中。 ②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反省内心就可得 到天理。
科 举 教 科 书 贞牌坊背后的血泪 禁锢了思想,压抑了人性
“美丽”的三寸金莲
四、 千秋功罪——寻理学之果
学生体验: 民族精神?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 范仲淹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清· 顾炎武
粉身碎骨寻常事, 但愿牺牲报国家。 ——清· 秋瑾
革命尚未成功, 同志仍需努力。 ——孙中山
程颢 程颐
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理”或“天理”是宇宙万物的
本原
朱熹
二、 上下求索——走理学之路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 得之而为地,……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 为五常。 ——《朱文公文集》 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 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兄弟、夫妇、 朋友岂不是天理? ——《四书章句集注》
——寻理学之果
四、 千秋功罪——寻理学之果
戴震和温家宝总理对理学的态度有何不同?
“酷吏以法杀人, 后儒以理杀人。” ——清.戴震 以理杀人?
温家宝总理在哈佛大学演讲引 用理学大师张载的一段话: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 (共38张)PPT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  (共38张)PPT课件

福建泉州老君岩 道教圣地武当山
6
道教为什么能够对儒学产生冲击呢?
东汉末期,道教开始在下层民众中流行,道教以“道”为 最高信仰,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 以得道成仙为终极目标,追求自然和谐、国家太平、社会安定、 家庭和睦,相信修道积德者能够幸福快乐。
东晋时道教日盛,不仅有皇帝、大臣信奉,下层民众中也 拥有众多的信徒。
11
唐高祖李渊为了自高门第,和老子认本家。唐太宗自称“朕之本系, 起自柱下”,以老子为始祖……。
则天称帝后……下令诸州各置大云寺。同时广建寺院,普度僧尼,大 兴佛法,佛教迅速发展……。
高宗在封禅泰山后,到曲阜致祭孔子,赠以太师的头衔。武则天天授 元年封孔子为隆道公。玄宗在开元十三年泰山封禅完毕,也到曲阜孔子宅 致祭。开元年间,追谥孔子为文宣王,令西京国子监及天下诸州府学内, 孔子均南面而坐,颜回、仲弓、冉有、子路、子游等十哲东西侍列,都封 赠公侯。
(1)代表人物:程颢、程颐与朱熹(集大成者)
19
二、内容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 材料1: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
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 天下物皆可以理照,有物必有则,一物需有一理。有 理而后有象,有象然后有数。
理学的宇宙观是什么?
①宇宙观:
“理”,是世界的本源,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
——《“三教”并用的大唐时代:尊儒崇道不抑佛》
12
处处留痕——三教合一
在我们最为熟悉的“西游记”里面, 大家能否找出三教合一的痕迹?
13
一、理学产生背景
1. 儒学困境
(1)表现:汉末、魏晋、唐末五代儒学地位进一步动摇 <<<< (2)原因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3课 宋明理学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一单元 第3课 宋明理学课件(共20张PPT)
道、佛三教合一为特征的新儒学,提出了
•一统系治列重思要想道的德选伦理择规和范确与完立善:个人的自
我 统第修传3养入课方并《影法汉。响代它了的绵日本延思、七想百朝大余鲜一及年统东,》以南理亚。学它传
•将儒儒学家思思想想不的仅丰渗入富每与一更个中新国:人骨髓血
液与潜意识中,而且对当代每一个中国人
的第思4维课方《式宋、明价理值观学念》、行为模式至今仍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1、消极: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制扼杀自然欲求
2、积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求自 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严
•从 裂中魏 ,国晋 使南儒古北家代朝传思到统想隋伦唐理的五道发代德端, 规长 范:期 遭混 到战 极与 大分 破
坏第,1不课利《于孔大子一与统政老治子的》稳定与巩固。在
•理 大中开学华,大一师传们场统重的文忠努化孝力下,基,讲本廉研精耻习儒,神经扬的气义形节理成之的风儒:
学第复2兴课运《动战由国此时产生期。的这百是家一争场鸣容》纳儒、
←在我们最为熟悉的 “西游记”里面,大家 能否找出三教合一的痕 迹?
一、背景:三教合一
1、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2、三教合一,弥漫社会各个领域 3、儒学更新,深受佛道哲学影响
红花白藕青荷叶, 三教原来是一家。
二、宋明理学
“理学”一词的概念:
道、佛
理学以“理”(或“天理”)为核心,既贯通
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
“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 死于理,其谁怜之?”
——清人戴震
三、宋明理学的影响
2、积极:重视主观意志,注重气节品德,讲 求自我节制,强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严。
一、背景:三教合一
1、佛道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 优秀课件 (共39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3课 宋明理学 优秀课件 (共39张PPT)
(具体见5.3第15页)
三、精华与糟粕
——理学之新思考
材料一:
清雍正帝宣称:“若无孔子之教……势必以 小加大,以少陵长,以贱妨贵,尊卑倒置,上下 无等,干名犯分,越礼悖义,所谓君不君、臣不 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其 为世道人心之害,尚可胜言哉!”
——《东华录》雍正朝
理学成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
说:“这,好像不大好吧。”他向贼大喝:“这就是你的良
知!”
——(《冯友兰选集》
在西安做生意的胡先生,几天前遭遇3名歹徒绑架,从容
淡定的他和歹徒谈人生,谈家庭,还一起喝酒,最后唤起
对方良知,将赎金从120万元降到10万元,绑匪临走时还
说,即使将来被警察抓了也不怪他。
——腾讯新闻
指出故事中的 “良知” 具体指什么?
都品强化德了,中华讲民族求注重自气节我和德节操,制注重,社强会责 调责任使命,凸显人性庄 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又凸显人性的庄严,
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严。
清华大学:自强不息 南开大学:允公允能 四川大学:精韧不怠 南京大学:诚朴雄伟 山东大学:气有浩然 ──名校校训
厚德载物 日新月异 日近有功 励学敦行 学无止境
C.认为违背理学观点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D.认为宋明理学有利于维护清朝的统治
4.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却笑从前
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这首诗反映了
A.孟子的“仁政”
C
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
C.王阳明的“心学”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
1,生活不会惯着你,想要不被抛弃,必须自己争气2,所有的嫉妒都只是因为你没出息。3,敬往事一杯酒,自此不再回头4,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5,只要肯努力,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6,不 努力你要未来干什么。7,因为不能天生丽质,所以只能天生励志。8,没有什么才能比努力更重要。9,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10,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11,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有野心的女人不漂亮。12,梦像是永远 不可凋零的花。13,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4,今天做的一切挣扎都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所以别放弃。15,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16,历史只会记住有野心的人。17,我的青春不要留白,我敢异想就会天开。18,你还年轻,别凑合过。 19,这个世界没有重来二字,所以不如一切趁早20,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1,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22,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 个名字。23,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24,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空中生出翅膀。25,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26,跌倒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27,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毁不掉28,你才十七八 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9,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都好可爱哦,我也要做可爱的人。30,因为生活就如此,弱小就该死。31,只有蓬勃野心,没有日月风情。3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33,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 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3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35,姑娘,好好的活下去,活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着。36,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37,爱就努力,不爱就放弃,一生那么短,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38,天赋比你好的人 都在努力。39,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人。40,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41,别只顾着羡慕别人忘了给自己掌声。42,只要你不跪着这个世界没人比你高。1.靠谁不如靠自己,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谁好都不如自己好。2.不 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3.我的个性取决于我是谁,我的态度要看看你是谁4.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5.我不是天生 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6.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不配7.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8.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9.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 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10.你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人,你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是你开始接受你不得不做的那些你不喜欢的事。但是,当你发现,所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为了那件你喜欢 的事而做准备,所有的忍耐和痛苦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了。11.人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又在不经意间被别人伤害。1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13.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 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14.好好过你的生活,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嘛,也许他们并不想知道。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16.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 实地去学好本领。17.人生修的就是无常,请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来了。18.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 不做什么,从放纵和坚守透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19.奋斗的火苗在冒发,碰触心的温度,简单的充实,简单的满足。一个人的道路,也不孤独。20.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一、混就混出个名堂,学就学出个样子,要么出人 头地,要么人头落地。二、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三、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四、只有不断超越才有不断进步,在人生道路上, 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己的胆怯就坚强,任何浮躁心态,都会给成功带来巨大的祸害。五、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要知道,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 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七、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八、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 赏和鼓励。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十、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十一、千万别因为别人宠你包容你呵护你,就以为他们喜欢你的 所有,该改的还是要改,这样才能对得起别人毫无保留的偏袒和纵容十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优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十三、当你觉得自己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十四、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倔强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大胆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十五、我们都得经历一段努力闭嘴不抱怨的时光,才能熠熠生辉,才能去更酷的地方, 成为更酷的人。十六、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只能自己走下去,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无法快乐。十七、年轻,那么短暂,那么迷茫。如果你不能给自己一张耀眼的文凭,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你还可以给自 己一个九成九会遭到嘲笑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让你闪闪发光。十八、做你自己,说出你的感受,因为那些对你重要的人不会介意,而那些介意的人对你并不重要。十九、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这世上没有谁会心甘情愿一直被你依靠。 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靠自己,才能学到真本事,真正解决问题;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二十、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人,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经营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时光。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二十一、不要 为别人委屈自己,改变自己。你是唯一的你,珍贵的你,骄傲的你,美丽的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二十二、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和事让你失望了,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二十三、过去的事不要想,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将来的

历史: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历史:第3课 宋明理学 课件(人教版必修三)

人生自古谁无死,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 宋 文天祥
粉身碎骨浑不怕,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 明 于谦
生死以,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清 林则徐
粉身碎骨寻常事, 粉身碎骨寻常事, 但愿牺牲报国家。 ——清·秋瑾 清 秋瑾
民族的
世界的

气 欲 人
好好活着
格物致知
道 佛 天
致良知 梦想上天 定力 路径 知行合一 人格 标准 终极源泉 品质 法规 仁、义 三纲五常


必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 仁者必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
三纲: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五常: 五常:仁、义、礼、智、信
2008年汶川大地震 2008年汶川大地震
必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 仁者必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
“仁”是人的爱心和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仁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3课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程颢
程颐
朱熹
陆九渊
王阳明
另类皇帝
梁武帝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饱读儒家经典, 梁武帝名萧衍,自幼饱读儒家经典,一度又信奉 萧衍 道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 陶弘景, 道教,经常屈驾拜访著名道士陶弘景,以至于当时人 们称陶为“山中宰相” 后梁武帝又“舍道释佛” 们称陶为“山中宰相”。后梁武帝又“舍道释佛”, 以皇帝之身出家, 舍身”同泰寺, 以皇帝之身出家,“舍身”同泰寺,把崇佛推向戏剧 化高潮

“仁者,爱人” 仁者,爱人” 仁者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 (共47张PPT)(优秀版)

人教版必修三历史第3课《宋明理学》课件 (共47张PPT)(优秀版)

•主题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
项目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理学思想
“理”是万物的本 原
“心”是万物的本 原
不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修养论 强调“格物致知”
(方法论)
(通过外物求“理 ”)
“心即理”“致良 知”
(通过内心的反省)
代表 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实质
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 ,遏制人的欲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峻挑战: ①佛教盛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①佛教盛行。
佛教产生于古代印度,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东汉时 得到统治者支持(汉明帝建白马寺)、主张“神不 灭”、“生死轮回”、“因果报应”,这辈子忍受 苦难,下辈子就进入极乐世界。 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
东汉末年民间流行的神仙方术与道家学说相结合形 成,尊老子为教主。讲求道法自然,修炼养生,长, 生不老,希望成为神仙。 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辨析】程朱理学是很深奥的内容,很难理解。学习 时理解程朱理学的含义,如在理学家看来,“理”是 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永恒存在的普 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 是人性。这就将个体生命、社会及宇宙的根本道理内 在地联系起来。
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 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极为深 远。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 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理学重视 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 我调节,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 作用。
的心能分得清是非吗?”杨答:分得清是非。 王说:“只要你心中分得清是非,存在天理, 你就是个聋哑型的圣贤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宋五子 : 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基本思想特征: 为了与佛老思想相抗衡,北宋五子将儒家的忠、孝、节、 义提升到了“天理”的高度,形成一整套囊括天人关系的 严密思想体系,这就是理学,又称新儒学。
(二)创立过程
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 道教思想而形成的新儒学。
1.创立: “北宋五子”
庐山白鹿洞书院
三、宋明理学
【课标要求】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
理学是对儒学的创新与发展,儒家 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它与 佛、道家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人文化心 理结构的主干。
知识回顾:
至汉武帝时,儒家思想经历了 怎样的发展演变?
儒家思想经历:
春秋时期,应运而生 →战国后期,蔚然大宗 →秦朝时候,遭到打击 →西汉初年,逐渐复苏 →汉武帝时期,正统思想
(3)影响: 研习儒经义理之风大开,士气随之大变,重忠孝、讲廉 耻、励气节的社会氛围逐渐形成。理学就是在这场儒学 复兴运动中孕育而生的。
唐有天下,如贞观、开元间,虽号治平,然亦有 夷狄之风。三纲不正,无父子、君臣、夫妇,其原 始于太宗也。故其后世子弟,皆不可使。玄宗才使 肃宗,便篡。肃宗才使永王璘,便反。君不君,臣 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
关?
”王守仁回答:“你不来看此花时, 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 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 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守仁
一次,王阳明和朋友赏 风景,朋友指着山岩中美丽 的花树说,它们自生自长, 与人心感觉并无关系,你认 为呢?王阳明说:你来看此 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 它并不存在。
实质
理;仁、礼;高调的道德主义
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维 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影响
扼杀人们的欲求,有助于专制统治,对塑 造中华民族严格的道德性起积极作用.
程朱理学 认识“理”理是外在的,独
立于人存在的;
异 实现“理” 格物致知
哲学范畴 客观唯心主义
陆王心学 理是内在的“心”
内心反省 主观唯心主义
2、北宋大规模的儒学复兴运动
(1)原因: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的鼓励 (2)基本主张:
①他们推崇《春秋》中的“尊王攘夷”之旨,批评唐代 政治,指出其根本弊病是不重儒家的纲常伦理,致使女 后专政、权臣跋扈,最终导致唐末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②要巩固中央集权,实现长治久安,必须以唐为鉴,复 兴儒学。
③他们在民族矛盾空前激化的时代,特别强调文化上的 “华夷之辨”,将背离儒家传统的佛教和道教统统视之 为夷狄之教。
材料二 今日格一件,明日格一件,
积习既理多学,的然方后法脱论然自有贯 通处。怎么才能通达 一事“不理穷,”则?阙了一事道 理 一; 物不—格格,物则致阙知了一。物道理。
程颐像
2.成熟:朱熹
哲学思想:理气浑然一体,先有理后有气
主要思想
伦理观:把人间的伦理道德和理气论结合 起来,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3.发展:陆王心学
陆九渊: 心学的开创者,提出“心即理也”
哲学思想:心即理
王守仁
心学的集 大成者
伦理观: 修养的关键在于“致良知”、 “知行合一”
政治思想:进一步发挥“仁”的思想
陆九渊
课堂活动1
阅读心材是料天,探地讨万心物学的思渊想源, 风材吹料旗理一动在陆,心九一中渊位。说僧:人“宇宙便是吾 说心是,旗吾动心,便另是一世界位”说 是材风料动二,慧王能守过仁同去朋跟友在郊外观赏 这风两景位时僧,人朋说友,指着既山不中开花的树木 是问风:动“,你也说不天是下无旗心动外,之物,山中 是树仁上者的心花动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
——(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
宋人石介《中国论》说:“闻乃有巨人名曰佛,自 西来入我中国;有庞眉名曰聃,自胡来入我中国。各 以其人易中国之人,以其道易中国之道∙∙∙∙∙∙”老聃 是中国人,为什么石介说他“自胡来入我中国”?
其实质在于否定道家的统治地 位。从而为儒学的复兴创造条件。
北宋五子与理学的创立
这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 义观点。
(三)历史影响
1.积极:对于维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促 进中国古代文化、教育进一步发展有 重要作用;
2.消极:强化“三纲五常”,进一步禁锢人们 思想,对封建社会后期的变革起了一 定阻碍作用。
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 程朱理学
陆王心学
学派
儒学的表现形式(理学)
内容 同
1.朱熹提出“存天 理,灭人欲”,其 中“天理”主要是 指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 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2.程朱理学认为把 握“理”的方法是 A.接受经验 B.学习理论 C.实践感悟 D.内心反省
3.理学思想的集 大成者是 A.程颢 B.朱熹 C.程颐 D.陆九渊
儒学的困境与儒学复兴运动
1、儒学的困境: (1)东汉末年:儒学的权威性被严重削弱 (2)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
三教合一图
(3)唐末五代时期:受到质疑,统治地位被削弱
2、儒学复兴运动
(1)唐代中期,韩愈提出复兴儒学主张,李翱提 出必须从“性命之源”的高度理解孔子之道。
韩愈在《原道》和《论佛骨 表》中,对佛教进行了尖锐的抨 击。他指出佛教耗费大量财富, 加重了百姓负担,使“民不穷且 盗”。又指出“佛本夷狄之人”, 佛徒“口不言先王之法言,身不 服先王之法服,不知君臣之义、 父子之情”,让佛教凌驾于儒学 之上,有被同化为夷狄的危险。 他认为佛教自外与天下国家,灭 弃封建伦常,“子焉而不父其父, 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不事其 事”。
Hale Waihona Puke 政治思想:“道统论”、“正君心”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做为官方 评价:正统儒学,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
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到了重要作用
朱熹(1130—1200)
材料三 “所谓天理, 复是何物?仁、义、 礼、智岂不是天理? 君夫理存臣妇学天、、的理父朋社,子友会灭政、岂人治兄不欲观弟是:、天 理?”
“天理存则人欲亡, 人欲胜则天理灭”。 学习和修养的目的就 是“遏人欲而存天 理”。
阅读材料,思考朱熹所谓的“理”指什么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 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 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 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文集卷七读大纪
朱熹认为“理”是事物的规律,是客观存 在的。在社会生活中理还指儒家的“三纲五 常”、仁义道德。
哲学思想:
“天理”是万物本原, 先有理后有物
二程的思想 伦理观: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
政治思想:发挥“仁”的学说,认为仁 是与万物俱生的
程颐
程颢
程颢像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程朱 理学的主要内容
理学的宇宙观
材料“一理”是宇世宙界之的间本一理 而已原。天得之而为天, 地 天得 地其主统之 之实义一而 间质,于为 者是即人地 ,客认 的观为 意,又唯世 识凡各心界 之生得于之 以为外性的;精其神张存在之物为如三纲, 其纪绝之对为精五神常、上,帝盖的皆此 理之意流志行。,无所适而不 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