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企业《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合集下载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文件编号:版本:编制:审核:批准: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一、目的对来料、过程、成品产生的不合格品加以控制,对不合格品及时处理,以防止不合格产品被误用,确保不合格产品不流入下一流程或交付至客户。

二、范围适用于公司成品与半成品不合格的处理。

三、定义3.1特采:单项判定不合格后,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功能或不会造成客户的不满意,必要时经客户确认予以放行的产品。

3.2挑选:判定不合格后,经相关人员讨论及批准,决定挑出合格品使用。

3.3返工/返修:对于返工/返修后能达到规定要求的不合格品,由品质部门进行批准,确定返工方法并对返工过程进行监控,处理后的不合格品由品质部按检验标准重新检验。

3.4退货:对于不能接收的材料,由质量部负责人确认、批准,通知供应链作退货处理,并由供应链作记录。

3.5报废:对于以上几种方式不能处理的不合格品,由责任单位申请,经品质部确认,报总经理批准,最后由仓库安排做报废处理。

四、职责与权限4.1品质部负责不合格品的判断、标识、隔离,组织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品的评审和处理,跟踪处理结果;负责对顾客抱怨、投诉的不合格产品所采取的的纠正及预防措施的跟踪验证;4.2仓库负责把不合格品隔离及处理;负责接收客户退货产品。

4.3采购部负责负责办理采购产品退货、特采,根据相关部门对不合格原辅材料的处理意见,负责同供方的联络。

五、内容5.1来料检验不合格品的处理5.1.1当供应商交货经品质部检验判定不合格时,报告在审批的时间段内IQC先贴上不合格标签,IQC填写《物料IQC报告》经总经理确认后,将检验报告转采购部处理(采购员要求供应商在三个工作日内回复《纠正和预防措施报告》给品质部),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5.1.1.1退货:通知供方立即处理不合格品,由仓库主管开《销售出库单》,经采购部审核、质量部会签及财务部批准后通知仓管员与供方交接退货。

5.1.1.2申请特采: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情况下,客户急用,由总经理批准判为特采后,IQC将《物料IQC报告》反馈给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爱生雅(呼和浩特)包装有限公司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目的对不合格品(含原辅料)进行严格控制,防止不良品流出,确保出厂产品质量符合顾客要求。

2.范围适用于进货检验,生产全过程及出厂后发生的不合格品的控制。

3.定义为满足要求4.职责4.1各责任部门负责不合格品的隔离。

4.2质检员负责不合格品的鉴别、标识。

4.3质量部组织不合格品的评审。

4.4生产部、销售部、市场研发部、设备部、生产工段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

4.5不合格品的发生部门按不合格品评审结果处置不合格品。

5.流程图┌│││∣∣∣└6.内容及要求:6.1不合格品的分类6.1.1原辅材料的不合格品6.1.2工序产品的不合格品6.1.2.1正常消耗原因(试机、停机等原因)造成的不合格品6.1.2.2非正常消耗原因造成的不合格品6.1.3成品的不合格品6.2不合格品的确认6.2.1不能满足公司质量标准或顾客要求的产品均为不合格品。

6.2.2操作人员负责自检过程不合格品的确认。

6.2.3质检员负责检验和测试过程不合格品的确认。

6.2.4业务员负责交付后不合格品的确认。

6.3不合格品的隔离6.3.1工序检验过程中出现的不合格品,由工段长和班长负责采取隔离措施。

6.3.2最终检验不合格品应由质检员同跟班班长采取隔离措施,仓库、工段应提供不合格品放置区,以便不合格品能有效隔离。

6.3.3原材料不合格品、出厂前检出的不合格品、顾客退回的不合格品、生产工段退回仓库的不合格品由库房采取隔离措施。

6.3.4对于工序产品和成品出现的大批量的不合格品,质检员依照《检验和测试状态识别程序》对其标识及时上报质管部部长,以便及时处置。

6.4原辅材料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

6.4.1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标识。

6.4.1.1原辅材料不合格品发生后12小时内,质管部、供应部必须对其进行评审,最晚不能超过24小时。

6.4.1.2评审的原则:能否降等使用。

6.4.1.3 原辅材料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目的与适用范围为防止不合格品的非预期使用和交付,需对采购物质、过程产品、最终产品出现的不合格进行控制。

本程序适用于对采购物质、过程产品及最终产品出现不合格的处置。

二、职责1.公司生产经理负责对产品降级申请的审批。

2.生产技术部负责最终产品不合格处置的监督管理和提报产品降级申请。

3.工艺车间负责过程产品和最终产品不合格的处置。

4.商务部原料采购负责进厂采购物质不合格的处置,仓库负责其他进厂入库物质不合格的处置。

5.质检中心负责最终产品不合格处置后的验证。

三、工作程序1.工作程序流程图见下页图「作程序流程图23.不合格品的处置方式1)拒收:对不合格标准要求的进厂物质所采取的措施。

2)返工:对不合格品所采的措施,使其满足规定要求。

3)降级:对不符合规定要求而又不能返工的最终成品所采取的措施。

4)让步接收:对虽不符合规定标准要求但对最终产品质量无影响或影响较小的进厂物质所采取的措施,公司让步接收的进厂物质包括燃料煤、工业盐、电石。

4.不合格品处置1)采购物质不合格的处置A.让步接收:燃料煤、工业盐、电石验收不合格,可适当折扣或折价后让步接收。

B拒收:其它采购物质不合格,由验收部门负责人在“进厂物质验质巾请单”上签署意见,仓库予以拒收。

2)过程产品不合格的处置过程产品分析不合格,分析人员及时通知岗位主操作进行工况调整,同时增加分析频率,将增加分析的结果做好记录,并及时报告主操作,直至工况恢复正常。

若连续8小时出现不合格,按《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处置。

(3)最终产品不合格的处置a)返工①生产车间接到不合格的“产品检验报告单”后,车间组织制定对该批产品的返工方案,报生产技术部审批后实施。

②返工的产品,化验室尽心取样分析验证,填写“检验结果报告单”并注明为返工产品。

b)采取降级处置的产品,由各车间提报降级申请,报生产经理审批后处置。

①降级产品隔离存放,做好标识。

5.进行合格处置时,责任部门应对处置过程包括对随后所采取的各类措施进行记录,包括不合格的性质、处置方式和结果等。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5.5.2 MRB会议确定最终处理方案后,由各相关部门按处理方案执行不合格品的处理。
5.6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可分为:返工、返修、特采/偏差接受/降级改作他用、报废等。
5.6.1返工:对采取措施后使其能满足规定要求的不合格品作出返工的处置。
5.6.2返修:对采取措施后可能不符合原来规定要求,但能满足预期的使用要求的不合格品作出返修处理。
5.1.4顾客退回的不合格品,由品管部确认,仓库负责标识、隔离及处理;
5.1.5可疑产品:对没有注明检验和试验状态,或其符合性存在疑问的产品,视为不合格品,按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进行标识、隔离和处理。
5.2进料检验不合格品的管制:
5.2.1当IQC发现来料部品不合格时,将《IQC进料检验报告》连同不合格样品交品管部负责人确认;经过品管部负责人确认后,通知采购检验结果,由IQC品检员在来料外包装上进行不合格标识(贴红色“不合格标签”),仓库执行不合格品的区域摆放;
5.3过程检验不合格品管制:
5.3.1作业员自检不合格品时,作业员应停止生产,通报生产管理人员及品管,并配合品管确认已生产产品状态。生产过程中的待判定产品,摆放在卡板上(或专用收集箱内);不合格品摆放在红色区域内不合格品卡板/木板上,防止流入下工序或包装入箱,不合格品的内容及数量要记录于《品管员巡检日报表》,直至追溯到合格品为止;
更改历史
版本号
文件更改号
更改概要
修改人
批准人
01
首发行
/
/
/
发放范围
1.目的:
对可疑和不合格产品或材料进行标识、隔离、记录、评审和处置,使生产过程中各阶段所产生的不合格品得到有效控制,防止不合格产品被误用,确保不合格品不流入下一流程或交付给顾客。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1目的对不合格品进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使用或交付,制定本程序。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不合格品的控制,本程序中不合格品包括原材物料、中间产品(包括工艺指标)和成品的不合格。

3职责3.1生产技术部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

参与不合格品的评审和执行情况的监督。

3.2采购部门负责召集相关部门/车间对原材物料的不合格品进行评审。

3.3供应部负责参与对不合格煤、焦炭、采购进厂的甲醇等主要原材物料的评审,并负责标识、处置;负责不合格原材物料的记录、标识、隔离和处置。

3.4营销部负责销售产品不合格品的评审。

3.5质量检验中心负责对成品不合格品评审。

3.6生产车间负责组织对不合格中间产品的评审、记录、标识和处置;并负责成品不合格品的记录、标识、处置。

4工作程序4.1对不合格品的处置方法。

4.1.1进行返工,以达到规定要求。

4.1.2让步接收或拒收。

4.2不合格原材物料的控制4.2.1不合格的煤、焦炭等由检验人员在分析报告单、检验委托单上分别盖“不合格”章后交供应部,供应部人员负责标识和追溯,对“不合格”的煤、焦根据“不合格”情况进行让步接受并与供方协商解决,并保存好记录。

4.2.2质量检验中心检验出的除 4.2.1条以外的不合格原材物料等由检验人员在分析报告单、检验委托单上分别加盖“不合格”章,由采购部门组织评审,填写《不合格品评审表》。

a)拒收的原材物料处置由采购部门退货,并记录。

b)让步接收原材物料的处置由采购部门、使用车间做标识、记录。

4.3不合格的工艺指标、中间产品(成品)控制4.3.1工艺指标不符合时,工艺操作人员应时按操作规程进行调整,防止因指标不符合影响中间产品(成品)质量。

4.3.2生产车间检验人员检验发现中间产品不合格时,应通知操作人员,操作人员在接到不合格通知后应进行返流加工或进入中间槽/不合格品槽,并做好岗位记录。

4.4不合格成品的控制。

4.4.1售前在成品贮罐中不合格的甲醇、醋酸执行《兖矿国泰化工有限公司关于产品回制的管理规定》,回制后的产品,要重新进行质量检验。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上市公司- 中英文版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上市公司- 中英文版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上市公司- 中英文版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上市公司- 中英文版一、目的本程序旨在确保上市公司对不合格品的管理和控制,保证产品质量和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二、范围适用于上市公司的所有产品不合格品的管理和控制。

三、定义1、不合格品:指与产品规格、质量标准或法律法规不符的产品。

2、合格品:指符合产品规格、质量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

3、不合格品处理:指对不合格品的分类、评估、处理和记录的过程。

四、程序1、不合格品的发现与分类1.1 所有与产品有关的部门(包括生产、采购、品质等部门)都有义务及时发现和报告不合格品。

1.2 不合格品需进行明确的分类,如严重不合格品、一般不合格品和轻微不合格品等,以便后续处理。

2、不合格品评估2.1 由品质部门根据公司制定的质量标准对不合格品进行评估,确定其影响程度和处理方式。

2.2 各相关部门需要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质量数据,以便进行评估。

2.3 不同不合格品的评估结果将有不同的处理方案。

3、不合格品处理3.1 针对严重不合格品,必须立即停止其生产和销售,并进行原因分析和责任追溯,以便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

3.2 针对一般不合格品,根据评估结果,由相关部门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并确保不会影响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3 针对轻微不合格品,可由相关部门自行处理,但需留有相关记录。

4、不合格品记录与报告4.1 所有的不合格品都需要进行记录,包括发现、分类、评估和处理等过程,记录应详细准确。

4.2 不合格品记录需要及时汇总,由品质部门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定期向相关部门和管理层报告。

4.3 所有的不合格品报告和记录都需要妥善保管,并按照公司的要求进行归档。

5、不合格品的纠正与预防措施5.1 基于不合格品的原因分析,相关部门必须采取纠正措施,并落实到位,确保类似问题不再发生。

5.2 针对不合格品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相关部门需要制定预防措施,防止再次发生类似问题。

附件:无法律名词及注释:1、产品规格:指产品应具备的技术条件和性能要求。

【精品文档类】知名企业不合格品控制管理程序.精品

【精品文档类】知名企业不合格品控制管理程序.精品
d) 加工后使用:来料缺陷在产品工序中可予消除的。在《原料验收报告》结论栏中注明。质检员须对加工后的产品进行检查确认。
4.1.3 仓库负责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隔离保管。品控部负责将不合格信息反馈给采购部及供应商。
4.2 制程中的不合格品控制。
4.2.1 各工序操作工人必须对在制产品进行自检,并将不合格品放置于边角余料箱内。质检员按有关作业指导书对半成品进行检验,对不合格品记录并报告。
3.3 不合格品处理权限:日常生产中不合格品的返工由各产品制造部门负责处理,重大不合格的处理,需经品控部、生产部主管确认,提出处置方案。必要时报总经理批准。
4.控制程序
4.1 不合格原材料控制
4.1.1 质检员依据《原辅料标准》对原材料进行检验,检出的不合格品须作“不合格”标识,并填写《原材料验收报告》,说明不合格状况,报品控部主管审批并签署处理意见。
4.2.2 工序中出现的不合格品,其处理方法可酌情选择:本工序返工、报废。
a) 本工序返工:由本工序重新加工,重新检验,直至合格。
b) 超差流转:轻微超差对最终产品的质量影响甚微。经品控部主管和生产部主管在《不合格品处理单》上审批同意后执行。
c) 报废:严重影响最终产品质量,又无法返工之产品。由检验员开具《报废单》,责任部门签字,经品控部主管审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报废。
4.1.2 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方式可酌情选择:退货、让步接收、挑选、加工后使用。
a) 退货:完全不能使用之原材料。由采购通知供应商处理。
b) 让步接收:轻微不合格,不影响最终产品质量,《原材料验收报告》注明其缺陷,经品控部主管审批为让步接受。
c) 挑选:来料批中良莠混杂。可通知供应商来人挑选,或由本公司派人挑选。挑出的合格品可办理入仓并投放后续工序。

0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0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1.目的:确保不合格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使用和交付。

2.范围:从进料至客户退货止之各项作业中,不合格品之检验、隔离、返工及修补、记录等,均适用之。

3.定义:可疑之产品:检验状态未得到识别的产品。

4.职责:4.1不合格品的识别、标识、确认、记录:品保部4.2负责不合格品的隔离:生产车间4.3负责不合格品的处理:相关责任单位6、工作程序流程6.1进料检验不合格品处理6.1.1.由进料检验员依《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进行检验,判定不合格时,须用红色[不合格品标签]标示,并隔离至不良品区,避免与良品混淆。

6.1.2 经判定属整批不良品但不影响其使用功能,且生产车间基于交期或成本因素的考量时须申请特采时,由仓储课填写《不合格品评审表》交由工程部、品保部、生产车间主管评审,由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进行特采(让步接受)具体依[特采作业细则]执行。

5.1.3 经申请特采使用时,应对该批物料加以“标示或识别”,以利追踪时鉴别。

5.1.4 采购课收到品保部进料检验员的[供应商品质异常反馈单]或批退电话通知产品批退时,采购课应于“七日内”将不良品退回供应商。

5.1.5 若为紧急待料件,供应商应于指定时间内派员至本厂全检选别、加工修理或换新品供本厂使用,如本厂代为全检选别加工修理,其费用须由供应商负担,在货款中扣之。

5.1.6 经验收的物料,制程中若有不良品发现,供应商接到通知后调换新品或来厂整修。

若造成加工工程上的损失费用,须由供应商负担。

5.1.7 不良发生时品管部填写[供应商品质异常反馈单],分发供应商,其供应商应调查检讨不良发生原因及纠正预防措施,并于要求期限内回复,以供本公司确认追踪实施的成效。

5.2过程检验不合格品处理5.2.1作业员于生产中发现不良时,须立即报告班长,并暂时停止生产,同时用黄色[不合格品标签]标示。

品检人员于制程巡回检查发现不合格品时,须立即通知品检班长并填写[不合格品处理单],须填明发现时间、产品名称、机台名称、工序、不合格数量及不合格内容,交生产车间填写处理方式及纠正预防措施,生产车间依《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办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对来料、制程、成品产生的不合格品加以适当的管制,避免与合格混淆,杜绝质量问题的发生。

1、范围
适用于不合格品的管制。

2、定义
3.1特采:单项判定不合格后,不影响产品的使用功能或不会造成客户的不满意,必要时经客户确认予以放行的产品。

3.2挑选:判定不合格后,经相关权责人员讨论及批准,决定挑出合格品使用。

3、权责
4.1品管部:负责不合格品的判别、标识、隔离与处理结果的跟踪。

4.2生产部:不合格品的处理。

4.3仓库:把不合格品隔离及处理。

4.4采购部:负责来料不合格品的处理。

4、作业内容
5.1来料检验不合格品的处理
5.1.1当供应商交货经品管检验判定不合格时,报告在审批的时间段内IQC先贴上“待处理”标牌或标签直至最终审批不合格时由IQC在来料物品上标识不合格标签,
IQC填写“IQC检验记录表”和“品质异常通知单”经品管部主管确认后,转采购
部门处理(采购员要求供应商在三个工作日内回复品质异常通知单给品管部),处
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5.1.1.1退货:通知供方立即处理不合格品,由仓管员开办“退料单”经
采购主管审核、品管部主管会签及部门经理或财务经理批
准后通知仓管员与供方交接退货。

5.1.1.2申请特采: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情况下,生产急用,由部门经理
审核,总经理批准判为特采后采购将“IQC检验记录表”
反馈给IQC和仓库办理入库手续。

5.1.1.3申请挑选:由采购通知供方安排挑选,不合格品退回供应商,当供方
不能到现场挑选时由部门经理批准以书面形式知会生产
部门,生产部门安排生产挑选、IQC负责跟踪,挑选合格
的交IQC重新检验,合格后入库,IQC将不合格品数记录
在“IQC”或“IPQC检验记录表”并交1份给采购,不合
格品退仓,退货流程依5.1.1.1执行。

5.2制程中不合格品的管制:
5.2.1制程自检或IPQC巡查发现来料不合格时,立即隔离并挂上“不合格牌”标识,发现人填写“异常反映单”传递给本部门主管,主管再与相关部门(品管部、仓
库、采购部)反映,相关人员到现场进行确认,同时上报部门经理和总经理,有
批示结果后再生产及处理,处理方式依5.1.1.1-5.1.1.3或5.1.2.1-5.1.2.2执行。

5.2.2制程作业员自检或IPQC巡查发现生产不合格品时必须及时隔离,通知当事人返修,经返修后全检完好后知会IPQC再次确认合格通过,转下一道工序。

5.2.3制程中发现来料不合格品,生产部及时统计数量开办“退料单”呈部门主管确认,
部门经理批准和IPQC及IQC会签后退仓,仓管员点收,退料单1份仓库、1份财
务、1份采购(办理退货)、1份自留。

5.3成品不合格品的管制
5.3.1成品检验或出货检验发现不合格品,由检验员填写“成品检验记录表”或“出货检验记录表”和“返工通知单”经品管部主管、部门经理确认后通知生产部门处
理(要求在二个工作日内完成或按客户的交期),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5.3.1.1返工:返工后的产品必须经成品检验员或QA重新检验,合格后
方可入库或出货。

5.3.1.2申请特采: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情况下经客户认可部门经理批
准,申请特采的产品,必须由成品检验员人员标识清楚通
知仓管员隔离,QA将此类产品视为“合格品”处理。

5.3.2外发成品到货检验:发现不合格品时,由成品检验员填写“成品检验记录表”,经
品管部主管确认后通知外发加工负责人处理(要求在三个工
作日内回复处理方案),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
5.3.2.1退货:由仓管员开立“退料单”经采购主管审核、品管部主管会签及
部门经理批准后通知仓管员与供方交接退货。

5.3.2.2特采: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情况下经客户认可,部门经理审核,
总经理批准可申请特采的产品,必须由成品检验员人员
标识清楚通知仓管员隔离,QA将此类产品视为“合格品”
处理。

5.4客户异常退货
5.4.1销售主管收到客户要求不合格品退货时,联系生产主管一起处理解决,应立即报告总经理,处理原则:
5.4.1.1争取在客户现场解决问题;
5.4.1.2确实不能在现场解决时,销售主管和生产主管应征得总经理同意,附
相应的书面原因报告,由销售文员开出“退货单”经总经理批准后,
通知运输组和仓库办理接货手续。

5.4.2仓库收到客户退货后,以“退货单”填写一份“入库单”,交品管部实施产品验证,验证后填写“成品检验记录表”和“返工通知单”,经品管主管、部门经理批示意
见后通知生产部门处理,“成品检验记录表”1份给销售部。

5.4.3品管部客诉组召集生产、销售、品管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在三个工作日内对产品质量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处理,确认对策,相关部门实施对策,品管部跟踪实施效
果,具体活动按《纠正与预防措施程序》执行。

5.4.4销售部负责将处理结果与客户进行交流。

5.5废品处理
5.5.1生产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经IPQC或品管部主管确认不能再作它用的,由生产部填写“报废单”,经部门经理批准办理报废手续,超出补料金额的需报总
经理,仓库依“报废单”与实物核对收回报废品同时登录帐面,生产部再填写“补
料单”领料。

5.5.2当仓库废品区的废品和边角料达到一定数量时,由仓库申报废品重量经财务部核数,财务总监审查后报总经理批示,同意后由采购员联系废品收购商前来洽谈,洽
谈价格取最高者,报批总经理同意品管部现场监督进行交易。

5.6记录保存
5.6.1相关记录依《质量记录管理程序》执行
6.相关文件
6.1《检验管理程序》
6.2《成品最终检验控制程序》
6.3《纠正与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6.4《质量记录管理程序》
7.附件
7.1附件一品质异常通知单
7.2附件二异常反映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