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专题十一课外文言文阅读

合集下载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2017年中考语文真题专题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文言文阅读专题杭州10.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潘生者,富阳人,幼丧父,独与两弟奉母居。

大德间,江南大饥。

道殣①者相望。

自度无所得食,曰:“吾终无以给母,则母子俱死。

等死,何若用吾强壮,少延母旦夕活乎?”即以母属两弟,自佣回鹘人,乃告母曰:“儿当佣钱塘②数月,得钱米活家,母勿忧。

”既而,回鹘人转卖潘生于辽东。

不数年,使还乡土。

生道遇一女子,丫鬟③尾行。

问之,则曰:“淮人也,昔因饥,父母弃我,转徙数家。

今主家使我归,君南人,得挟我同归乎?”生许之,于是日操瓢道乞。

渡淮,女上堂见父母,皆涕泣,起相抱持。

引生相见,即具酒炙乐。

饮酒半,执盏跪曰:“吾女幸完骨肉,归见乡里,免罹④霜露盗贼,君力也。

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吾家尚薄有园田;吾女,实君箕帚妾⑤也。

君必无归。

”生则毅然谢曰:“吾何敢以若女为利哉?吾虽贱,不读书,且义不敢取;况吾母固衰耄⑥,度尚可活。

万一母死,两弟倘或有一存,今遂不归,是吾遽死吾母也,吾又何忍即安此土乎?”遂告归。

(选自朱国桢《涌幢小品》,有删改)【注】①殣(jìn):饿死。

②钱塘:地名,今杭州。

③丫鬟:此处意为像丫鬟那样。

④罹(lí):遭受。

⑤箕帚妾:持簸箕扫帚的奴婢,此处作为妻的谦称。

⑥衰耄(mào):年老体衰。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A A.自度无所得食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B.即以母属两弟神情与苏、黄不属C.即具酒炙乐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D.生则毅然谢曰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2)对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恰当的一项是 B A.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B.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C.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D.且君去/家久母不知/在亡庐舍必墟莽/虽有兄弟/亦恐不能自存活。

广西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新人教版

广西2017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外文言文阅读 新人教版

画蛇添足楚有祠者,赐其舍人卮酒。

舍人相谓曰:“数人饮之①②③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

”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

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④足。

”未成。

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曰:“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饮其酒。

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选自《战国策·齐策二》)【注释】①祠(cí):春祭。

②卮:古代盛酒的器具。

③舍人:古代王公贵族手下的办事人员。

④引:拿起。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固:(1)蛇固无足.遂:(2)遂饮其酒.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为蛇足者,终亡其酒。

3.读完选文,请说说这篇选文给你的启示。

(2分)南橘北枳①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

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②“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 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晏子春秋·内篇杂下》)【注释】①枳:落叶灌木,味苦酸,球形。

也叫枸橘。

②缚:捆绑。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1)晏子至.至:坐:(2)齐人也,坐盗.2.请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3.你认同晏子“南橘北枳”的说法吗?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2分)三、文言文阅读。

(6分)子羔为卫政,刖人之足。

卫之君臣乱,子羔走郭门,郭①门闭,刖者守门,曰:“于彼有缺!”子羔曰:“君子不逾。

”曰:“于彼有窦。

”子羔曰:“君子不遂。

”曰:“于此有②室。

”子羔入,追者罢。

子羔将去,谓刖者曰:“吾不能亏损主之法令而亲刖子之足,吾在难中,此乃子之报怨时也,何故逃我?”刖者曰:“断足固我罪也,无可奈何。

君之治臣也,倾侧法令,先后臣以法,欲臣之免于法也,臣知之。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精品复习:5-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11页,含答案)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精品复习:5-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11页,含答案)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精品复习:5-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11页,含答案)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回答下列问题。

绩,字无功,绛州龙门人……贞观初,以疾罢归。

河渚^①间有仲长子光^②者,亦隐士也,无妻子。

绩爱其真,遂相近结庐,日与对酌。

君有奴婢数人,多种黍,春秋酿酒,养凫^③雁、莳^④药草自供。

以《周易》《庄》《老》置床头,无他用心也。

自号“东皋^⑤子”。

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终于家。

性简傲,好饮酒,能尽五斗,自著《五斗先生传》。

弹琴、为诗、著文,高情胜气,独步当时。

(节选自《唐才子传全译·王绩》)【注】①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②仲长子光:字不耀,洛阳人。

③凫:野鸭。

④莳:移植。

⑤东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诗有“登东皋以舒啸”句,“东皋”由此而来。

1.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无妻子..()②日.与对酌()③君有奴婢数.人()④终.于家()(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其”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绩爱其真A.其剑自舟中坠于水(《刻舟求剑》)B.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C.其真不知马也(《马说》)D.必先苦其心志(《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答案】(1)①妻子儿女②每天③几,几个④终了,结束(2)C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遂相近结庐【答案】遂/相近/结庐3.翻译下列句子。

(1)虽刺史谒见,皆不答。

翻译:(2)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桃花源记》)翻译:【答案】(1)即使有刺史来拜见他,他都不应答人家。

(2)人们就把渔人邀请到自己家里,摆酒杀鸡做饭,殷勤款待。

4.文中许多地方都表现了王绩的“性简傲”,请你概括出两点。

【答案】(1)辞官回家后就随便在仲长子光的附近盖了茅屋居住。

(2)有刺史来拜见,都不应答人家。

(二)阅读《晋文公攻原》,回答下列问题。

晋文公攻原晋文公攻原^①,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

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

2017年中考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讲解

2017年中考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讲解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

(一)观月张孝祥月极明于中秋,观中秋之月,临水胜;临水之观,宜独往;独往之地,去人远者又胜也。

……今余之游金沙堆①,其具是四美者与?盖余以八月之望过洞庭,天无纤云,月白如昼。

沙当洞庭青草之中,其高十仞,四环之水,近者犹数百里。

余系船其下,尽却②童隶③而登焉。

沙之色正黄④,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

阆风、瑶台、广寒之宫,虽未尝身至其地,当亦如是而止耳。

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书以为金沙堆观月记。

(有删改) 【注释】①金沙堆:在洞庭湖与青草湖之间,是由湖沙堆积而成的小岛。

②尽却:全部退去。

③童隶:书童仆役。

④正黄:纯黄。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临水之观,宜.独往宜:__________(2)其具是.四美者与是:__________2.对文中画线的句子“天无纤云,月白如昼”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天色没有小云,月亮如同白昼。

B.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

C.天上没有云彩,月亮是白昼。

D.天上没有细云,月光白白的。

3.第2段中的哪句话是具体描写中秋金沙堆的景色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画线句子没有标点符号,请在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

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一)1.(1)适合。

(2)这。

2.B3.沙之色正黄,与月相夺;水如玉盘,沙如金积;光采激射,体寒目眩。

4.盖中秋之月/临水之观/独往而远人/于是为备。

[参考译文]观赏月亮最明亮在中秋之夜,而观赏中秋的月亮,靠近水的地方景观优美;靠近有水的地方去观赏,最好是独自一人前往;而独自前往的地方,又以离人远的地方最好……我现在金沙堆游玩,这里不正符合赏月的四个条件(即中秋月,临水,独往,去人远)吗?我于八月十五路过洞庭湖,天上没有一点云彩,月光明亮如同白昼。

2017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

2017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

2017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文言文是语文考试里的重点内容,在2017年的中考备考过程中,掌握一些课外文言文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2017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以供大家学习。

2017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曹司农竹虚言曹司农竹虚言①,其族兄自歙②往扬州,途经友人家。

时盛夏,延坐书屋,甚轩爽,暮欲下榻其中。

友人曰:"是有魅,夜不可居。

"曹强居之。

夜半,有物自门隙蠕蠕入,薄如夹纸。

入室后,渐开展作人形,乃女子也。

曹殊不畏③。

忽披发吐舌作缢鬼状。

曹笑曰:"犹是发,但稍乱;犹是舌,但稍长,亦何足畏?"忽自摘其首置案上。

曹又笑曰:"有首尚不足畏,况无首也。

"鬼技穷,倏然④。

及归途再宿,夜半,门隙又蠕蠕,甫露其首,辄唾曰:"又此败兴物耶?"竟不入。

导读:俗话说"邪不胜正",鬼的伎俩在堂堂正正的人面前就无计可施了。

鬼是不存在的,但社会上的邪气却是有的。

只有发扬正气,邪气才无市场。

注释:①曹司农竹虚言:曹竹虚司农说。

司农,官职名。

②歙(sh):县名,在安徽省。

③殊不畏:一点儿也不害怕。

④倏(sh)然:很快地。

这里指很快地消失不见了。

2017年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长安何如日远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

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①消息,潸然流涕②。

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

因问明帝:"汝意谓③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④。

"元帝异之。

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

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

"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⑤?"答曰:"举⑥目见日,不见长安。

"导读:明帝两次的回答不一样。

自然不能都对,但他却都能说出个道理来。

这是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注释:①洛下:洛阳,西晋时京都所在地。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附答案)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附答案)

2017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文言文试题汇编(附答案)2017年中考言汇编(2017黑龙江绥化)(一)阅读言《岳阳楼记》选段,回答11-14题。

(8分)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2分)(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2)微斯人1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13.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不以物喜可以一战。

B.而或长烟一空一鼓作气。

.把酒临风执策而临之。

D.或异二者之为或以为死,或以为王。

14.杨绛先生曾说过:“人生最美妙的风景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洞庭湖畔的岳阳楼,又是承载了范仲淹等古仁人怎样的豁达胸襟和政治抱负呢?(请用原回答)。

作为当代的中学生应该有怎样的担当?(2分)(2017湖北荆州)7【甲】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郑燮,号板桥,清乾隆元年进士,以画竹,兰为长。

曾任范县令,爱民如子。

室无贿赂,案无留牍。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

2017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18《课外文言文阅读》【广东省】(二)(9分)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

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

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

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器。

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

”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

(节选自《渑水燕谈录》)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A.是.时西边用兵当是.时,妇手拍儿声B.常被.发面.铜具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C.士大夫翕.然称之往来翕.忽D.匹夫之勇,不足尚.也风力虽尚.劲10.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分)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11.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

(3分)【答案】9.(3分)A【解析】A.均指“这时”之意。

B.名词用作动词,面戴/名词作状语,当面;C.一致/轻快、敏捷;D.崇尚/还,依然。

10.(3分)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使用4条以上“/”的,给0分;其他情况,对1处给1分。

)11.(3分)因为狄青①作战骁勇(频立战功);②博古通今(通究古今);③辅佐朝政。

(每对1处给1分。

)【参考译文】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

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屡次建立战功。

(他)经常披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

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受韩魏公和范文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

范文正公把《春秋》《汉书》授给他说:“将领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

”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十一 文言文阅读(课时1)习题2-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山东省泰安市中考语文 专题复习十一 文言文阅读(课时1)习题2-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语文试题

专题复习十一文言文阅读(课时1)习题2一、(2018·某某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①子墨子见王,曰:“今有人于.此,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舍其锦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舍其粱肉,邻有糠糟而欲窃之——此为何若人?”②王曰:“必为有窃疾矣。

”③子墨子曰:“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

荆有云梦,犀兕麋鹿满之,江汉之鱼鳖鼋鼍为天下富,宋所谓无雉兔鲋鱼者也,此犹粱肉之与糠糟也。

荆有长松文梓楩楠豫章,宋无长木,此犹锦绣之与短褐也。

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④王曰:“善哉。

虽然,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⑤于是见公输盘。

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

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⑥公输盘诎,而曰:“吾知所以距子矣,吾不言。

”⑦子墨子亦曰:“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吾不言。

”⑧楚王问其故。

⑨子墨子曰:“公输子之意不过欲杀臣。

杀臣,宋莫能守,乃.可攻也。

然臣之弟子禽滑厘等三百人,已持臣守圉之器,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虽杀臣,不能绝也。

”⑩楚王曰:“善哉。

吾请无攻宋矣。

”1.下列对句中加点的虚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今有人于.此。

于:介词,在。

B.臣以王吏之.攻宋也。

之:结构助词,的。

C.以.牒为械。

以:介词,用。

D.乃.可攻也。

乃:副词,就2.下列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舍其文轩,邻有敝舆而欲窃之。

”译文:(这个人)抛掉自己华丽的车子,(看到)邻人有破车子便想去偷。

B.“荆之地方五千里,宋之地方五百里。

”译文:楚国的地方有五千里,宋国的地方有五百里。

C.“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必取宋。

”译文:公输盘因为我制造了云梯,那(我)就一定要攻打宋国。

D.“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

”译文:(我的弟子)(已)在宋国城墙上等待楚国的敌人了。

3.下列对人物语言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臣以王吏之攻宋也,为与此同类。

”(墨子类推出打算攻宋的楚王与“有窃疾”者无异,目的是规劝楚王放弃攻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巩此行至春,方应得至京师也。时乞寓书慰区区②,疾病尚如黄九见时,未知 竟何如也。心中有与足下论者,想虽未相见,足下之心潜③有同者矣。欧公更欲足 下少开廓④其文,勿用造语及模拟前人,请相度示及⑤。欧云:孟韩文虽高,不必 似之也,取其自然耳。余俟到京作书去。不宣。
(选自《曾巩集·卷十六》,有删略) 【注释】①王介甫:即王安石。下文中的王回是其好友。②区区:自称的谦辞 。③潜:藏。④开廓:开阔,扩大。⑤相(xiànɡ)度示及:意思是选择适度,表达 思想就行。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答案】1.(1)通“途”,道路 (2)气味 (3)沿着,顺着 2.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3.(1)(人们)喝多了(神水)就醉,十多天后才能醒。 (2)(他)回到国内以后,(仍然)思慕那个国家,(以至于)怅然若失,精神恍惚。 4.“终北国”具有优越的自然环境和理想的社会环境,这里气候宜人,环境舒适 ;人人平等,和睦快乐,这里没有压迫,没有瘟疫,没有战争,没有病痛……几乎 是“大同世界”的具体描写,也是一个更为古老的“桃花源”,作者一方面表达了对现 实生活的不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憧憬,但在当时,这种社会思想是 不可能实现的,只能是一种幻想。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16·丽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各题。 禹之治水土也,迷而失涂,谬之一国。滨北海之北,不知距齐州几千万里,其国 名曰终北。当国之中有山,山名壶领,状若甔甀①。顶有口,状若员环,名曰滋穴。 有水涌出,名曰神瀵②,臭过兰椒,味过醪醴③。一源分为四埒④,注于山下。经营一 国,亡不悉遍。土气和,亡札厉⑤。人性婉而从物,不竞不争;柔心而弱骨,不骄不 忌;长幼侪⑥居,不君不臣;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缘水而居,不耕不稼;土气温适 ,不织不衣;百年而死,不夭不病。其民孳⑦阜亡数,有喜乐,亡衰老哀苦。其俗好 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饥惓则饮神瀵,力志和平。过则醉,经旬乃醒。沐浴神瀵 ,肤色脂泽,香气经旬乃歇。 周穆王北游过其国,三年忘归。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不进酒肉,数月 乃复。 (节选自《列子》)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译文】 最近托付彦弼、黄九各自带信给您,应当收到了。我到金陵之后,从宣化(州)渡 过长江来到滁州,拜见欧阳先生,住了将近二十天。现从泗水逆流而上,与舟船侍 从再向西走。欧公看了您全部的文章,喜爱、感叹、朗读、抄写,他的劳苦说不完 。我又抽空把王回的文章给他看,欧公也写信来,说这个人的文章叫人惊叹,世上 从来没有看到过。可能古代的学者有这样文章,然而气势和才华不足以感动人。假 使这样的文章,在当代不让它辉煌,我们可要感到羞耻啊!他重视这些文章到这种 地步。又曾经编《文林》,全部是现代人的佳作,王回的文章和您的文章,多半已 经编入了。到滁州与欧公关于人事的议论很多,遗憾没有能跟您一起评论,那遗憾 没有办法估量,即使欧公也是这样想。欧公很想见您一面,您能作来一次的打算吗 ?心中的事很多,不见面说不出来。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释】①甔甀(dān zhuì):盛水的陶器。②瀵(fèn):泉水。③醪醴(láo lǐ):美酒。 ④埒(liè):山上水道。⑤札厉:瘟疫。⑥侪(chái):共同,一起。⑦孳(zī)阜:繁衍 盛多。孳,繁殖;阜,通“富”,繁盛。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思路点拨】第1题: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通假字、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第(1)句 的大意是:迷失了道路,错到了一个国家。所以“涂”通“途”,解释为“道路” ;第(2)句的大意是:气味胜过兰椒,甘美胜过甜酒。所以“臭”读xiù,解释为“ 气味”;第(3)句的大意是:沿着水居住,不种田,不收割。所以“缘”应解释为“ 沿着、顺着”。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用“/”为文中画线处断句(限断两处)。 莫 不 凛 然 惧 悚/ 以 为 鬼 物 之 在 槐 也 / 不 日 而 至 也
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B ) A.东渭桥槐树下的饭店虽然简陋,但对槐树的装饰独具匠心,用翠绿的布条 挂满树枝,留住夏日的凉风,所以客人很多。 B.林简言离开夏阳的时候来到槐树下,发现大槐树没有了,只好去别人家, 他向人打听了一番,才知道槐树被毁的原因。 C.邻居家的孩子善于学猫头鹰叫,他很喜欢这棵树,常常趁人不注意爬到树 上乱叫,声音忽上忽下,忽大忽小,很滑稽。 D.店主的母亲有肺结核病,听信巫师的鬼话,担心大祸临头,店主只好扔掉 巫师的咒符,闭门陪侍母亲,以至于门庭冷落。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译文】 大禹治理洪水,迷失了道路,错到了一个国家。在北海北边的海滨,不知离齐州 有几千万里,那个国家名叫终北。国家的正当中有座山,山名叫做壶领,形状像个 瓦瓮。山顶上有个口,形状像个圆环,名叫滋穴。有水从中涌出,名叫神瀵,香味 胜过兰椒,甘美胜过甜酒。从这一个水源分出四条支流,流注到山脚下,经过全国 ,没有浸润不到的地方。土气中和,没有因瘟疫而早夭的人。人性柔弱,顺其自然 ,不竞逐,不争夺;心地善良,筋骨软弱,不骄傲,不嫉妒;年长和年幼的都平等 地居住在一起,没有国君,没有大臣;男女混杂游耍,没有媒妁,没有聘嫁;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4.信中提到了欧公(欧阳修)的作文之道,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 不用生造的词语,不可盲目模仿前人的写法;选择适度,表达思想;应取法自然 。
5.曾巩写这封信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加以推断。 一方面向王安石介绍自己的行踪(与欧阳修会面情况),表达与王安石的浓厚友情 ;另一方面,转述欧阳修对王安石文章的赏识及改进意见,希望王安石能尽快与欧 阳修建立联系。
(1)迷而失涂,谬之一国(
)
(2)臭过兰椒,味过醪醴(
)
(3)缘水而居,不耕不稼(
)
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过则醉,经旬乃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2题: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 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 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本句的意思是:那里的风俗 喜欢音乐,手拉手轮流唱歌,歌声整天不停。依据句意可从两处断开。故断句为: 其俗好声/相携而迭谣/终日不辍音。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靠着水居住,不种田,不收割;土气温和适宜,不织布帛,不穿衣服;活一百岁才 死,不早夭,不生病。那里的人民繁衍无数,有喜有乐,没有衰老、悲哀和痛苦。 那里的风俗喜欢音乐,手拉手轮流唱歌,歌声整天不停。饥饿疲倦了就喝神泉的水 ,力气和心志便又恢复中和与平静。喝多了便醉,十多天后才能醒。用神泉的水洗 澡,肤色柔滑而有光泽,香气十几天才消散。 周穆王北游时曾经过那个国家,三年忘记回家。(他)回到国内以后,(仍然)思慕那 个国家,(以至于)怅然若失,精神恍惚。不想吃酒肉,好几个月以后才恢复正常。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
/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将近
向西前进
遗憾
这样
稍微
等待,等到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 (1)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 假使像这样的文章,在当代不让它辉煌,我们这些人可要感到羞耻的啊! (2)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 欧公很想见您一面,(您)能作来一次的打算吗?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2016·嘉兴)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各题。 与王介甫①第一书 [宋]曾巩
近托彦弼、黄九各奉书,当致矣。巩至金陵后,自宣化渡江来滁上,见欧阳先 生,住且二十日。今从泗上出,及舟船侍从以西。欧公悉见足下之文,爱叹诵写, 不胜其勤。间以王回文示之亦以书来言此人文字可惊世所无有。盖古之学者有或气 力不足动人,使如此文字,不光耀于世,吾徒可耻也。其重之如此。又尝编《文林 》者,悉时人之文佳者,此文与足下文多编入矣。至此论人事甚重,恨不与足下共 讲评之,其恨无量,虽欧公亦然也。欧公甚欲一见足下,能作一来计否?胸中事万 万,非面不可道。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2016·衢州)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纪鸮①鸣 [唐]林简言
①东渭桥有贾②食于道者,其舍之庭有槐焉,耸干舒柯,布叶凝翠,不与他槐等 。其舍既陋,主人独以槐为饰,当乎夏日,则孕风贮凉,是以徂③南走北,步者乘 者,息肩于斯,税④驾于斯,亦忘舍之陋。
②简言去夏阳,则槐薪矣。屋既陋,槐且为薪,遂进他舍。因问其故,曰:“某 与邻,俱贾食者也。某以槐故,利兼⑤于邻。邻有善作鸮鸣者,每伺宵晦,辄登树 鸮鸣,反侧于树,若小若大,莫不凛然惧悚以为鬼物之在槐也不日而至也。又私于 巫者,俾⑥于鬼语:‘槐不去,鸮不息。’主人有母者且瘵⑦,虑祸及其母,遂取巫者 语,后亦以稀宾致困。”
(2)既反周室,慕其国,惝然自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概括“终北国”的特点,并探究作者的写作意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7年中考语文专题复 习专题十一课外文言文
阅读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020年4月7日星期二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1.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 2.重点语句的理解和翻译。 3.朗读停顿、断句。 4.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和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