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色彩动起来》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让色彩动起来(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让色彩动起来(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让色彩动起来课程:美术年级:五年级下册学年:2023-2024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相、明度、饱和度等。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运用能力,能够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形象。

3.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艺术创造力,能够独立创作色彩作品。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相、明度、饱和度等。

2. 色彩的运用和表达,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形象。

3. 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

4. 创新思维和艺术创造力的培养,独立创作色彩作品。

教学难点:1. 色彩的运用和表达,如何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形象。

2. 观察生活中的色彩,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察能力。

3. 创新思维和艺术创造力的培养,独立创作色彩作品。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色彩知识讲解的PPT或黑板。

2. 准备色彩绘画工具,如水彩颜料、画纸、画笔等。

3. 准备一些色彩作品的图片或实物,用于展示和讲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一些色彩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作品中的色彩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色彩的认知和感受,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的主题。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相、明度、饱和度等,并举例说明。

2. 学生跟随教师讲解的内容,做好笔记。

三、观察与体验(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色彩,让学生描述并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

2. 学生通过画纸和颜料,进行色彩的实践体验,尝试调色和运用色彩。

四、创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创作主题,如“春天的色彩”,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运用色彩表达主题。

2. 学生独立创作一幅色彩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色彩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学习收获。

《让色彩动起来》教学设计

《让色彩动起来》教学设计

《让色彩动起来》教学设计第一篇:《让色彩动起来》教学设计《让色彩动起来》教学设计内容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第四课学习的一个延续,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

教材中介绍了野兽派的先驱安德烈·德兰,课文中所出现的《查灵克罗斯大桥》这幅名作,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产生了动感,无论是树,还是路或街上的车和行人都和着一种旋律在动。

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感悟对比色在绘画作品中的强烈、活泼、跳跃等美感,并由此激发创作的灵感。

学生分析在学生对《色彩的对比》的学习后,对本课的安德烈·德兰《查灵克罗斯大桥》的欣赏会更容易,对运用对比色彩进行创作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副有动感的作业。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的造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如何用色彩的对比关系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对比色的运用以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绘画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导入新课)1、比赛:请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以最快的时间利用彩色纸张拼贴作品《跳动的旋律》。

2、交流合作的成果,比一比谁运用的对比色最多、谁的画面表现的动感最强。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形式来检查学生对前课关于“色彩对比”知识的掌握情况,通过比较合作的作品,巩固本课的知识点,并引入欣赏名作。

二、示(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

2、如何用色彩的对比关系表现动感。

三、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欣赏:请学生欣赏安德烈·德兰《查灵克罗斯大桥》。

1、出示两幅相同的画面,但所运用的色彩不同。

(A图:原作 B图:利用修图软件修改成色调平和的画面)2、两个画面给你的感觉是怎么样的?3、画家利用色彩的对比表达了怎么样的情感?4、你在哪里见过这样充满强烈对比色彩的景物(画面)?5、老师小结。

第4课 让色彩动起来(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第4课 让色彩动起来(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五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4课让色彩动起来年级:五年级科目:美术学期:2023-2024学年下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技巧。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1. 色彩的基本知识,包括色相、明度、纯度等。

2.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技巧,如对比色、互补色等。

3. 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技巧,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掌握。

2. 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如何运用所学的色彩知识进行创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教材、绘画工具等。

2. 学生准备:绘画工具、彩色笔、水彩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色彩丰富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色彩的观察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色彩的基本知识,如色相、明度、纯度等。

2. 学生通过教材了解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技巧,如对比色、互补色等。

三、实践环节(2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的实践,学生可以运用对比色、互补色等进行创作。

2. 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创作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5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思路和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自己在创作中的困惑和问题。

3. 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色彩知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的搭配和运用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美术表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实践,让学生在创作中掌握所学的色彩知识。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让色彩动起来》教学设计

《让色彩动起来》教学设计

《让色彩动起来》教学设计《《让色彩动起来》教学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让色彩动起来》教学一、导课1.课前放音乐,和学生放松。

2.刚才听到了有节奏的音乐,我们都情不自禁的动了起来,音乐可以让身体动起来,有人告诉我,他可以让色彩动起来,其实在绚丽多彩的大千世界里,色彩使宇宙万物充满了生机,它作为一种审美形式,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不同的色彩会给我们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颜色搭配在一起,也会给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

【设计意图:通过听音乐,学生感受动感的节奏,身体随之摇动,让学生了解身体可以跟着节奏晃动,随之引出本课的课题,让学生充满好奇心和兴趣】3.分析同样的画面不同的色彩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同样的造型不同的画面色彩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在对比、交流之下,找出画面的“动”与“静”】4.那么究竟是什么让画面产生了动感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让色彩动起来》(板书)二、讲授新授1.老师今天把色相环带来了。

在色相环当中直线相对的两个色红绿、蓝橙、紫黄(板书)互为强烈对比。

2.对比色的画面给人的感觉是——强烈、活泼、动感【设计意图:学生提前找出对比色,可以在后面的作画环节节省很多时间】3.请同学们打开书,看一看安德烈德兰的这幅作品。

师介绍安德烈德兰4.这幅作品都运用了哪些颜色,又给你怎样的感受?【设计意图:在这一步学生可以找出红—绿、橙—蓝、紫—黄等色彩,了解到画面的主题色彩都是对比色】5.介绍绘画作品当中对比色的运用。

6.剪纸作品运用对比色也是非常多的。

分析《鹭鸶》当中对比色的运用。

7.说一说生活当中的对比色。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讨论对比色的运用,学生可以认识到对比色的搭配其实就在自己身边】8.我们刚才交流了那么多,究竟是什么让画面产生的动感呢?a.邻近色之间强烈的对比b.线条的动感【设计意图:通过分析,学生在这一环节可以清楚的知道,动感的画面颜色的排列以及线条的摆放,提高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后面作画有很大的作用】9.分析课本中学生作品是怎样运用对比色的。

《让色彩动起来》教案

《让色彩动起来》教案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让色彩动起来(一)教学内容简述教学内容: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让色彩动起来》教学年级:五年级 教学目标: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富有动感的作业。

2、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关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的造型能力。

3、通过对生活色彩的感知,欣赏,游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4、体现出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三段式教学模式。

5、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利用色彩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画面动感。

教学难点:如何利用彩色卡纸经过色彩的强烈对比表现画面动感。

教学准备:彩色卡纸、剪刀,铅笔,橡皮,胶等。

教学课时:一课时(二)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为使学生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结合生活中的色彩对比,培 养学生对于形式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而设置的课程。

本课重要的内容是要让学生掌握什么是色彩对比,通过教师的讲解启发,对生活与大自然的范图欣赏,同学间的 协作和交流以及对实践作业的操作,从多方面引导学生感受美的特征,表现美的情景,从而达到学习目标。

(三)环节简述:创设情景、确定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效果评价1、创设情境 人的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既有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知识以某种意义。

本课通过自然生活中的大与小、 高与低、浓淡与干湿等对比,唤起学生对生活与自然界中存在的其他对比的联系,从而同化和导入当前学到的新知识,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

2、确定问题 确定问题是抛锚式第二个关键环节,利用刚才设置的情境,教师因势利导谈话:同学们,如果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 颜色进行对比时,会产生哪种视觉效果呢?你们可以动手试试吗?将色卡中任意两色放在一起感爱,它给我们带来的 什么样的视觉效果?(多媒体演示,扩展思维,调动积极性)3、自主学习 这一环节是学习者进行自由探索、自主学习的环节。

让色彩动起来教案设计

让色彩动起来教案设计

让色彩动起来教案设计让色彩动起来教案设计教学目的认知目的:引导学生感受色彩比照的形式美感,运用色彩的比照完成一幅有动感的作业。

技能目的: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比照,培养学生的审美才能,进步色彩造型才能。

感情目的: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如何用色彩的比照关系表现动感。

教学难点:比照色的运用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出示课件两幅画:色彩比照鲜明的画和一幅黑白画看了这两幅画,你有什么样的感受?学生答复。

引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1、复习色相环师:我们已经对色相环有所理解,如今我们一起看色相环,你能说出几组比照色吗?﹙出示色相环﹚学生答复:红与绿、黄与紫、橙与蓝。

师:同学们答复的很好,在色相环中互为150°—180°的色彩为强烈比照。

2、欣赏法国画家安德列德兰的《威斯敏斯特大桥》,感受画中车、小路、树都和着一种旋律在动的美。

师问:作品中运用了哪些比照色?给你什么感受?师小结:颜色的比照落差越大,就越有跳跃的感觉,我们就可以说是在动,这幅画中,画面强烈的动感,表达了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及对五彩缤纷城市的'赞美。

3、感受生活中的强烈比照如今大家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又有哪些画面的色彩富有动感,比照强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色彩比照强烈的画﹙课件出示图片﹚边欣赏边感受画中的美丽之处,图片中比照色的运用以及产生的效果。

〔三〕、艺术理论,学习创作1、现实生活与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是严密联络的,画家通过不同的色彩来变现自己的思想。

同学们看到自己身边的卡纸了吧,今天我们就来利用这些卡纸做一幅有强烈色彩比照的作品。

老师也带来了一幅自己做的作品《花卉》﹙老师展示作品﹚,这幅作品老师运用了强烈比照色,使画面有一种活泼、跳跃、醒目的感觉。

2、布置作业老师看同学们也迫不及待的想试一试了是吗?下面的时间就请同学们利用自己手中的彩色卡纸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进展创作。

让色彩动起来小学美术教案

让色彩动起来小学美术教案

让色彩动起来小学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掌握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绘画技巧。

3.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相、明度、纯度。

2. 色彩的冷暖概念:冷色调、暖色调。

3. 色彩的搭配原则:对比色、相邻色、类似色。

4. 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色彩渐变、色彩对比、色彩点缀。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色彩搭配和运用。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表达能力,以及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绘画作品。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PPT、示范作品、绘画材料。

2. 学生准备:绘画本、水彩笔、彩铅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示范作品,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作品中的色彩运用。

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色彩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色相、明度、纯度的定义。

3. 色彩实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色彩练习,运用对比色、相邻色、类似色进行创作。

4. 课堂互动: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色彩创作。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色彩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色彩搭配和运用的能力。

3. 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

2. 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反馈,包括学习兴趣、参与度等。

3. 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后续教学的改进措施。

八、课后作业1. 学生完成一幅色彩渐变的绘画作品。

3. 学生收集自然界或艺术作品中的色彩搭配案例,进行分析和欣赏。

九、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色彩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2. 邀请艺术家或专业设计师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色彩在艺术和设计领域的应用。

3. 组织学生参观画廊或艺术展览,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作品中的色彩运用。

五年级美术下册《让色彩动起来》优秀教学案例

五年级美术下册《让色彩动起来》优秀教学案例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知识,如色彩的三原色、互补色、冷暖色等,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生活中的色彩现象。
2.培养学生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和创造动态效果的能力,学会在不同场景中运用色彩的搭配技巧。
3.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学会用色彩描绘出具有动态感的物体或场景,提高他们的绘画技能。
2.作业要求:作品需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具有明显的动态效果;尺寸、材料不限。
3.作业评价:关注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对色彩知识的运用,以及对动态感的把握。
五、案例亮点
1.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本案例通过展示富有动态感的美术作品、讲述与色彩相关的故事,以及设计色彩互动游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色彩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美术学习的兴趣。
2.问题导向,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本案例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色彩知识。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鼓励学生提出疑问、发表观点,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小组合作是本案例的一大亮点。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实践,共同完成作品,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同时,小组间的交流、评价也使学生能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提高审美能力和色彩运用技巧。
本章节的教学目标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培养他们具备色彩感知、运用和创新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将以人性化的语言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引导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使学生在色彩斑斓的艺术世界里快乐成长。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色彩的学习中,我将创设丰富多样的教学情境。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富有动态感的色彩场景,如大自然的变幻、城市夜景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色彩的魅力。其次,通过讲述与色彩相关的有趣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此外,我还将设计一系列色彩互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色彩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下)《让色彩动起来》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第四课学习的一个延续,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

教材中介绍了野兽派的先驱安德烈•德兰及《查灵克罗斯大桥》这幅名作,强烈的色彩对比使画面产生了动感,无论是树,还是路或街上的车和行人都和着一种旋律在动。

学生通过对作品的欣赏,感悟对比色在绘画作品中的强烈、活泼、跳跃等美感,并由此激发创作的灵感。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美术学习,对美术有了一定的认识,知道美术不止是“造型•表现”、还包括“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三个学习领域。

此时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色彩知识,比如原色与间色、色彩冷暖的不同感受等;这一课的前一课的教学内容是《色彩的对比》,学生了解了色彩的对比关系的知识。

那么,这一节课,是在这些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新的内容,就是学习利用强烈的色彩对比让作品活跃起来,以此来增进对色彩的视觉规律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分析:
显性目标:1、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感受色彩对比的形
式美感,运用色彩的对比完成一幅有动感的作品。

2、通过欣赏艺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培养审美能力,
提高色彩运用能力。

隐性目标:激发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如何利用色彩的对比关系来表现画面动感。

三、教学难点:对比色的运用及画面动感的表现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绘画工具、材料
五、教法学法:教师引导法、小组合作法和尝试操作法。

六、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游戏:快来寻找对比强烈的色彩
百度图片:
/image.cgi?w=%E8%89%B2%E7%9B%B8%E7% 8E%AF&ext=&sc=img&ac=&ch=s.p.res.detail&pid=&ic=one&imf=&sc r=&ity=0&id=15&wpic=&tid=&pg=1&ie=utf-8&mc=#cid=15
2、课件出示剪纸《王者之悲》,油画《查灵克罗斯大桥》、《麦田
上的乌鸦》三幅作品。

师:在这三幅作品中,你们发现了什么?
3、引出课题:《让色彩动起来》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为学习作铺垫,并初步感受画面也是有生命的,也是富有动感的。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欣赏法国画家安德列·德兰的《查灵克罗斯大桥》,感受画
中车、小路、树都和着一种旋律在动的美。

师设问:作品中运用了哪些是对比色?给你什么感受?这幅画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百度图片:
/i?word=%A1%B6%B2%E9%C1%E9%BF %CB%C2%DE%CB%B9%B4%F3%C7%C5%A1%B7&ct=201326592 &lm=-1
师小结:颜色的对比落差越大,就越有跳跃的感觉,我们就可以说是在动,这幅画中,画面强烈的动感,表达了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及对五彩缤纷城市的赞美。

【设计意图】把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寻找答案,知道对比色能创造出令人震撼的作品;培养色彩感受力与观察、分析能力。

2、简单介绍安德列·德兰和野兽派画家的风格:共性是色彩明朗、笔触粗犷。

百度百科:
/wiki/%E5%AE%89%E5%BE%B7%E5%8 8%97%C2%B7%E5%BE%B7%E5%85%B0
/view/18053.htm
【设计意图】拓宽知识,以加深对“色彩对比”的理解
3、感受生活中的强烈对比
教师:像这类对比强烈的色彩也经常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给我们的生活增光加彩。

你能举例说说吗?
4、除了强烈的色彩对比,还有什么会影响画面的动感效果呢?
出示图片:
哪一幅给你的动感更强?
哪一幅给你的动感更强?
师小结:除了强烈的色彩对比及排列顺序,柔美的曲线也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表现画面的动感。

【设计意图】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较为直观地总结出让画面更富动感的艺术方法。

三、艺术实践,解决问题
1、看到大师们的作品老师也有了作画的欲望,我选择红色的卡纸做背景,绿色的纸剪贴一些树,再用其他对比色剪贴一些楼房,太阳和云。

这样对比越明显越能表现出画面的动感。

2、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自己也创作一幅有动感色彩的画呢?现在选择自己喜欢的题材,运用对比强烈的色彩,画一幅能让色彩动起来的画;或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彩色纸拼贴的形式制作有动感的纸贴画作品。

【设计意图】通过思考、创作,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并在亲自实践中有所思考,有所创新。

四、展示评价,体验快乐
教师:选出一幅动感不强烈的作品让大家评价,并将部分色彩进行现场更改做出反差效果,然后,学生自评或他评学生作品。

【设计意图】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的方式,对学生及学生作品肯定、鼓励,并提出建议,为学生的发展而评价。

五、拓展延伸,内化提升
师:同学们的作品都很美,都能利用所学的知识创作出动感十足的画面,俗话说:学无止境,为了大家更好地感受艺术给大家带来的美的享受,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个网址:
/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 st=-1&fm=result&fr=&sf=1&fmq=1330398227312_R&pv=&ic=0&z=& 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 D2%B0%CA%DE%C5%C9&s=0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与知识面,使艺术与生活相结合。

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

主要是让学生进一步的感受色彩的对比,利用对比关系表现动感画面。

这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在教师引导下发现了色彩的视觉规律,感受到了强烈的对比会使画面产生动感,并运用色彩的对比每个学生都完成了一幅有动感的作业。

整堂课,我从激发兴趣、探究新知、艺术创作三个步骤完成教学:在激发兴趣中,我先利用色相环及在剪纸《王者之悲》、油画《查
灵克罗斯大桥》和《麦田上的乌鸦》三幅作品引导发现画面富有动感。

学生感受色彩,如果单凭教师空洞地去讲解、学生很难明白,说不定还会越来越糊涂。

因此我利用对比的图片让学生去感受,在展示图片的选择上,尽量选用差距较大的作品,让学生重点关注色彩的对比。

为了不拘泥色彩对比,还讲解了邻近色,丰富了学生的色彩知识。

在分析作品中,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思考、鉴别,大大地提升了审美能力。

为了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兴趣,我利用范画讲解创作方法。

学生直观感受强烈对比使画面产生动感。

更加巩固这节课的对比知识,使之更灵活的运用。

创作环节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正确使用对比色,我还尝试了用合作方法创作作品,收到的效果还不错。

总之通过了解色彩的对比——欣赏和分析对比色——理性了解
生活中色彩对比的运用效果,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色彩对比中的美感,从而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热爱,提高色彩的造型能力。

不足之处:学生实践和展示交流时间不够充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