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中国进出口数据分析

合集下载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2010年,中国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极为严峻的各类自然灾害等挑战,虽然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框架基本稳定,但汇率不断升级、通胀压力不期而至、外部需求持续变化、资本流动大幅波动,宏观经济形势未可乐观,就如温总理曾在接受采访时指出:“如果说2009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经济最为困难的一年,那么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不过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有效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使得2010年国民经济运行态势总体良好。

2010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09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2个百分点。

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

1.国内生产总值(GDP)GDP是最受关注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的重要指标。

GDP增速越快表明经济发展越快,增速越慢表明经济发展越慢,GDP负增长表明经济陷入衰退。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10年前GDP为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3%,比上年同期增幅加快1.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反映国内消费支出情况,对判断国民经济现状和前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提升,表明消费支出增加,经济情况较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表明经济景气趋缓或不佳。

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4554亿元,同比增长18.4%。

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33689亿元,同比增长18.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0865亿元,增长16.1%。

2010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摩擦分析

2010中国对外贸易现状及摩擦分析

四.贸易方式变化 贸易方式变化
项目 出口 金额(亿美 元) 总值 贸易 方式 一般贸易 加工贸易 企业 性质 国有企业 外商投资企业 其他企业 同比% 进口 金额(亿美 元) 同比%
15799 7207 7403 2344 8623 4813
31.3 36.0 26.2 22.7 28.3 42.2
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 现状
2010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总体环 境逐渐变好,通过多方努力,我国2010 年进出口贸易额较2009年都有恢复性态 势。
一.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 对外贸易额大幅增长
2010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 年增长34.7%。其中,货物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 31.3%;货物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进出 口差额 (出口减进口)183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26亿 美元。2010年我国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中 国政府及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提高贸易便利化 水平,千方百计稳定外需。同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 鼓励增加进口。随着经济逐步回稳,稳外需、扩进口 的各项政策措施取得明显成效,进出口大幅下滑的态 势得到扭转。
1685 1020 123 1546 1767 1384 208 1157 258
31.9 31.7 40.9 44.8 35.0 35.0 51.8 35.0 21.7
由图可以看出,尽管欧盟、美国、日本仍 然为我国主要贸易伙伴国,但是与此同时我国 与东盟、印度等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往来越发密 切,对新兴经济体进出口的比重提高。这说明 国际金融危机后我国贸易多元化战略落实得较 好,对新兴经济体出口的比重提高,对美国等 主要贸易伙伴的贸易依赖程度正在下降。
遭遇贸易限制的领域由货物贸易扩展到服 务贸易 、投资 、知识产权等多个领域 ,由以 企业为主体的微观经济层面向宏观经济政策 、 体制和制度层面发展,使我国应对工作面临的 环境和条件越来越恶劣。

2009-2010中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2009-2010中国进出口情况分析

916.39
49.6%
1,022.71
47.6%
1,161.34
46.3%
979.1 46.2%
中国对欧盟、美国、日本的出口
单位:亿美元
2010年上半年
中国出口总值 欧盟 7,050.9
1,407.3
1,245.2 551.1 45.4%
美国
日本 合计出口份额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
5、外贸出口和顺差依旧由外资主导
4、对主要贸易伙伴出口下降明显


金融危机导致全球主要发达国家经济 增长普遍放慢或衰退,消费和进口需 求明显下降。由于中国外贸仍更多依 赖于发达国家市场,受影响也较大。 2009年,在我国前10大贸易伙伴中, 进出口几乎全部是两位数的降幅,仅 与澳大利亚保持了微弱增幅。 在中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中,对美国 的贸易表现优于对欧盟和日本 。
-19.4
-12.5 -15.7 -7.0 -12.8 -27.4 -20.8 -7.2 -6.1 -24.9
-3.6
-4.8 -13.1 -8.8 -32.6 -8.5 -17.0 5.4 -32.3 -5.3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
单位:%
美国 欧盟 日本
2009年各国经济增长率 -2.6 -4.1 -5.2
金融危机以来世界贸易增长走势
单位:%
2008 Q4 进口 世界
2009 Q1
2009 Q2
2009 Q3
2009 Q4
2010 Q1
22,072.7
出口
数据来源:海关统计
进口
进出口
加入WTO以来中国的出口与进口增长率(%) 出口 2002 2003 2004 22.3 34.6 35.4 进口 21.2 39.9 36.0

GDP和进出口

GDP和进出口
3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抑制区域经 资决定,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基本推动力,同时,投资也是促进技术进步
的主要原因,间接地也促进了经济的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投资增
济发展不平衡。 速很高,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但同时也造成我国
经济产能过剩,粗放型扩张,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环境代价。进入新世 纪,面对激烈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我国需要对投资方向等方面进行改 革,以促进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七、总结。
第二节 进出口贸易的内容概要
2010年中国大陆各省GDP排名(TOP10)
2010年中国大陆各省GDP排名(11-20)
2010年中国大陆各省GDP排名(21-31)
4.中国各省的人均GDP变化
从这些形象的条形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均GDP极 为不平衡,东部沿海各省占据了排名的前列。内地和西部各省相比之下人均 GDP数据十分惨淡,基本只有高的几个省市的一半水平,有的甚至更低。
最终产品的支出加总而计算出的该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 值。这种方法又称最终产品法、产品流动法。
GDP = C + I + G +(X-M) C表示居民消费,I表示企业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M表示净 出口(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 • 2.用收入法核算GDP 收入法核算GDP,就是从收入的角度,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 得到的各种收入相加来计算的GDP,即把劳动所得到的工资、土 地所有者得到的地租、资本所得到的利息以及企业家才能得到的 利润相加来计算GDP。这种方法又叫要素支付法、要素(还有其 他方法,这里只讲两种)
二者的名义增速 基本相同。
三.我国10年来GDP与人均GDP数据变化及解释
1.我国2002年至2010年GDP与人均GDP变化与其解释

2010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2010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2010年中国机床工具行业运行情况分析2010年,我国机床工具行业产销保持快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速达到40.6%,进出口较2009年同期均有了大幅度增长,进口增长迅猛导致逆差大幅增加,但出口仍未恢复到2008年同期水平,欧美市场需求仍未明显恢复。

扣除非机床产值因素,以美元计算,2010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销售产值达到209亿美元;进口94.2亿美元;出口18.5亿美元;消费284.8亿美元。

国产机床市场占有率为66.9%,同比降低3.2个百分点。

一、1~12月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及进出口统计1.机床工具行业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5536.8亿元,同比增长40.6%。

产品销售产值5434.4亿元,同比增长41.4%。

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2%,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实现利润310.5亿元,同比增长66.1%(1~11月数据)。

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24.2%,同比降低11.8个百分点。

2.主要小行业经济指标完成情况(1)金切机床行业金切机床行业工业总产值1306.0亿元,同比增长34.3%。

金切机床产量为755779台,其中数控机床产量达到223897台,同比增长分别为33.1%和66.7%。

(2)成形机床行业成形机床行业工业总产值407.5亿元,同比增长42.2%。

成形机床产量为261488台,其中数控机床产量达到12207台,同比增长分别为18.0%和8.1%。

3.机床工具产品进出口情况机床工具产品累计进口创历史新高,达到157.2亿美元,同比增长62%。

其中,金属加工机床进口94.2亿美元,同比增长59.8%;与历史最高点2008年同期相比,还增长了24.4%。

机床工具产品出口70.3亿美元,同比增长48.4%;其中,金属加工机床出口18.5亿美元,同比增长31.3%。

均未达到2008年历史最好水平。

金属加工机床进出口逆差75.7亿美元,同比增加68.6%。

2001-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分析

2001-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分析
2007-12-21
4.14
7.47
2007-09-15
3.87
7.29
2007-08-22
3.60
7.02
2007-07-21
3.33
6.84
更多数据>>进出口总额与贸易顺差
年份
进出口总额
出口总额
进口总额
差额
201029Βιβλιοθήκη 27.6015779.30
13948.30
1831.00
2009
22072.20
12016.60
10055.60
1961.00
2008
25616.30
14285.50
11330.90
2954.60
2007
21738.30
12180.10
9558.20
2621.70
2006
17606.90
9690.70
7916.10
1774.60
2005
14221.20
7620.00
6601.20
1018.80
2004
11545.50
5933.30
5612.30
321.00
2003
8509.90
4382.30
4127.60
255.30
2002
6207.70
3256.00
2951.70
304.30
2001
5096.50
2661.00
2435.50
225.50
单位:亿美元
更多数据>>财政收支与税收
184937.40
14185.00
2004
159878.30

中国在“金砖五国”中的贸易竞争力对比分析——基于2000—2010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中国在“金砖五国”中的贸易竞争力对比分析——基于2000—2010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

的贸易规模 , 有效提高 四国贸易关 系中的系统抵御外部风 险能力 。 ⑦ 冯 帆等利用 2 0 0 5— 2 0 1 0年 的数据首先 分析 了近年来 中国与这 三国的贸易趋势变化 , 在此基础 上分析 了中国与三 国的贸易 比较优 势 , 结果表 明 中
① 何菊香 : 《 “ 金砖 四国” F D I 对贸易竞争力优势影响比较分析》, 《 亚太经济) 2 0 0 9年第 3期 。


文 献 回顾
中外学者对 “ 金砖 四国” 贸易竞争力的研究 比较多 , 但研 究角度 和侧重点 有所差别 , 结论和对 策也不 完
全相 同。
1 .国内研究成果
何菊香利用 F D I 与T C I 和R C A 的相关性 , 对 中国 、 印度 、 巴西和俄罗斯进行分析 , 发现 F D I 能有效 提升
1 20 5
6 5 5 8 8 3 6 9
1 061 7
6 o 6 5 7 1 2 1
8 5 28
l l l 5 1 4 9 2
1 8 5 7
8 3 5 1 0 3 1
l 2 6 4
2 o 3 8 2 6 8 8
33 4 7
1 3 0 7 1 6 4 2
② 冯跃 : 《 金砖四国服务贸易现状及竞争力评析》 , 《 经济 问题探索) 2 0 0 9 年第 1 O期。
③ 施佳烨 、 王佩 、 赵萍萍 、 周亚骐 : 《 金砖 国家对外贸易竞争力 比较分 析》 , 《 江苏商论) 2 0 1 1 年第 7 期。 ④ 秦嗣毅 、 杨浩 : 《 金砖 四国金融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研究 》 , 《 东北亚论坛) 2 0 1 1 年第 1 期。 ⑤ 冯跃 、 郑锋 : 《 金砖 四国服务 贸易竞争力及其与发达国家的比较》 , 《 华东经济管理) 2 0 1 1 年第 2 期。 ⑥ 聂聆 、 骆晓婷 : 《 “ 金砖 四国” 生产性服务贸易结构 与竞争力研究》 ,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 0 1 1 年第 3期。 ⑦ 黄玲 : 《 论“ 金砖 四国” 的贸易关 系构建》 , 《 财经科学) 2 0 1 1 年第 3 期。

2010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

2010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

2010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摘要:2010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货物贸易总量的急剧下滑,近年来我国货物贸易持续大幅增长、顺差不断扩大的势头有所减缓,未来我国货物贸易发展必将面临调整。

本文试从贸易总额、贸易增长速度、贸易地理结构、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等五方面分析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形势。

关键字:中国对外贸易、贸易总额、贸易增长速度、贸易地理结构、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方式一、从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和增长速度来看:进出口强劲增长,恢复程度好于预期世界经济持续向好的方面发展,国际市场需求求逐步恢复,国内需求增长强劲。

2010年1-6月我国外贸进出口增长的情况好于预期。

据海关统计,进出口总值实现13548.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3.1%,比2008年同期增长9.6%。

其中进口6497.9亿美元,同比增长52.7%,比2008年同期增长14.2%;出口7050.9亿美元,同比增长35.2%,比2008年同期增长5.7%。

而且6月份当月出口值及进出口总值均创历史新高。

从数据可见,我国当前进出口水平已经恢复至国际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由于进口增长速度快于出口,贸易顺差明显缩小,对外贸易进一步向平衡状态趋近。

表1 2001-2010年1-9月中国进出口总体情况金额单位:亿美元二、从中国对外贸易地理结构来看:对新兴国家出口份额增加,贸易多元化战略稳步推进;主要贸易伙伴地位稳定,对外贸易地理方向仍十分集中我国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欧盟、美国、日本、东盟和其他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成员等国家和地区。

这些主要贸易伙伴虽然在数量上比较有限,但是在中国的对外贸易当中占据的主要的地位,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在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双边贸易中,尽管欧盟、美国、日本仍然为我国前三位主要贸易伙伴国,但是与此同时我国与东盟、印度、巴西的贸易往来越发密切,对新兴经济体进出口的比重提高。

2010年1-6月,中国对东盟、南非、俄罗斯、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出口加快,同比增速在45.4%一103.7%之间,明显高于出口平均增速;对这四个国家与地区的出口额占出口总值的比重分别提高到9.2%、0.7%,1.7%和1.5%,比2009年分别增加O.4、0.1、O.2和0.3个百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年中国进出口数据分析
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297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4.7%。

其中,货物出口15779亿美元,增长31.3%;货物进口13948亿美元,增长38.7%。

进出口差额(出口减进口)1831亿美元,比上年减少126亿美元。

2010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2010年对主要国家和地区货物进出口额及其增长速度
全年非金融领域新批外商直接投资企业27406家,比上年增长16.9%。

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金额1057亿美元,增长17.4%。

全年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59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6.3%。

全年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92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7%;对外劳务合作完成营业额89亿美元,与上年持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