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曲康唑胶囊说明书

合集下载

伊曲康唑联合盐酸美他环素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疗效解析

伊曲康唑联合盐酸美他环素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疗效解析

伊曲康唑联合盐酸美他环素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疗效解析目的观察伊曲康唑胶囊(美扶)联合盐酸美他环素胶囊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疗效。

方法50例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抗阻胺、皮质类固醇膏、抗真菌洗剂及其他治疗措施,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伊曲康唑胶囊联合盐酸美他还素胶囊治疗。

结果治疗组25例,经治疗后治愈23例,有效3例,治愈率88%,对照组25例,治愈8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治愈率32%,2组患者,治疗组的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伊曲康唑胶囊联合盐酸美他环素胶囊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可提高治愈率及改善预后和复发。

标签:头皮脂溢性皮炎伊曲康唑胶囊盐酸美他环素胶囊头皮脂溢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皮肤病,治疗较困难,复发率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的社会交往造成了很大的障碍,目前,传统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大都很局限,很难真正地解决患者的问题,我科于2006年6月至2007年12月,采用伊曲康唑胶囊联合盐酸美他环素胶囊的方法对50例头皮脂溢性皮炎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50例患者均来自我科门诊,年龄18~45岁,平均24岁。

所有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25例,其中男21例,女4例,平均24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伊曲康唑胶囊及盐酸美他环素胶囊;对照组25例,给予抗真菌洗剂、抗组胺药、皮质类固醇溶液及其他常规治疗,其中男20例,女5例,年龄20~51岁,平均23岁,2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头皮脂溢性皮炎的诊断标准头皮可见灰白色糠秕状鳞屑,基底潮红,痒,较严重者表现为油腻性鳞屑性斑块,可伴有渗出和厚痂。

1.3 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给予伊曲康唑胶囊0.2g,口服,1d1次,连服1周后停药,共4周1个疗程;同时给予盐酸美他环素胶囊0.3g,口服,2次/d,服用7~14d,及对症给予希尔生洗剂5~10ml洗头,反复搓洗,后用清水洗净,1周2次;西替利嗪片10mg,1次/d;维生素B6200mg,1d3次;哈希奈德溶液外用1d3次。

伊曲康唑胶囊联合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50例疗效观察

伊曲康唑胶囊联合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50例疗效观察

伊曲康唑胶囊联合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50
例疗效观察
高峰;王强;李铁男
【期刊名称】《中国真菌学杂志》
【年(卷),期】2008(3)4
【摘要】应用口服伊曲康唑胶囊联合外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总页数】2页(P228-229)
【作者】高峰;王强;李铁男
【作者单位】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沈阳110003;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沈阳110003;沈阳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沈阳11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56.9
【相关文献】
1.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J], 吴洁贞;李常兴;周耀湘;陈葆领
2.伊曲康唑胶囊联合盐酸阿莫罗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临床疗效观察 [J], 吕永梅;陈丽
3.异维A酸软胶囊联合外用盐酸特比萘芬乳膏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疗效观察 [J], 刘红
4.观察伊曲康唑胶囊联合液氮冷冻治疗马拉色菌毛囊炎的临床疗效 [J], 高新星
5.盐酸特比萘芬乳膏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甲真菌感染的疗效观察 [J], 杨春柳;张颖元;石壬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硝酸咪康唑栓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硝酸咪康唑栓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

硝酸咪康唑栓联合伊曲康唑胶囊治疗真菌性阴道炎疗效观察摘要:目的:研究真菌性阴道炎患者合用伊曲康唑胶囊与硝酸咪康唑栓治疗的具体情况。

方法:选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25例,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伊曲康唑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伊曲康唑胶囊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治疗,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有效率和复发率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对组照的有效率为72%,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8%。

对照组的复发率为10%,观察组的复发率2%。

对照组有效率低于观察组,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

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用伊曲康唑胶囊联合硝酸咪康唑栓来治疗真菌性阴道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复发率也较低,很安全,治疗也方便,是个不错的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推广。

关键词:硝酸咪康唑栓;伊曲康唑;真菌性阴道炎真菌性阴道炎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

念珠菌是真菌中最常见的致病菌,也称为念珠菌。

所以霉菌性阴道炎也常被称为念珠菌性阴道炎或霉菌性阴道炎。

据报道,今天大约80%的成年妇女可能患有一种或多种这种疾病。

用抗真菌剂治疗霉菌性阴道炎是不可替代的,但是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的结果是显着不同的。

霉菌性阴道炎患者白带增多,外阴,阴道瘙痒,烧灼感,小便疼痛,外阴红肿水肿。

白带不一定是阴道炎的主要症状,但是水样不会出现凝乳或软膏或白带。

如果有些像清洁浆液渗出物一样薄,但常常含有白色的皮瓣;有些粘稠如凝乳或面包屑。

约半数患者为白色[1],大量水或脓性、阴道粘膜呈中等红、水肿、无严重瘙痒和烧灼感,仅有外阴湿润感。

其他类型患者的白带一般为凝块状或斑片状,阴道粘膜高度发炎,有白色的薄膜(如鹅口疮)粘连,易剥离。

下方是受损粘膜的侵蚀基底或浅溃疡的形成,严重者可留下污点,有瘙痒和灼热感。

在妊娠期,真菌性阴道炎的瘙痒症状更为严重[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50例真菌性阴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伊曲康唑胶囊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新版)

伊曲康唑胶囊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新版)

医院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知情同意书姓名:性别:年龄:床号:病案号:临床诊断:涉及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药品(以下简称被告知药品)药品名称: 伊曲康唑胶囊剂型:胶囊规格:0.1g用法用量: 伊曲康唑胶囊5mg/(kg•d),饭后分两次口服,由奶送服;或一粒伊曲康唑(100mg)融于10ml 水中,每次取相应的量口服。

1.为实现患者健康利益最大化,现针对患者病情,建议“超说明书用药”。

为了让您更好的理解,特告知如下事项:(1)替代医疗方案及其疗效:伊曲康唑是一种安全、高效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物,在世界范围使用20余年。

伊曲康唑在门诊患者使用中安全性良好,即使用于婴儿。

其亲脂性使得药物在皮肤、指甲、肌肉和肝脏中浓度高。

伊曲康唑在大多数组织中的浓度为血浆浓度的2-3倍,在皮脂腺密集的皮肤中高达10倍,在脂肪组织中高达20倍。

血管瘤为良性实体瘤,故伊曲康唑也可能在瘤体中维持较高药物浓度达到治疗目的。

伊曲康唑有效药物浓度在停药后可在角质层保持4周,指甲保持6周。

因此,伊曲康唑在组织中较高和持久药物浓度可能是用药2周治疗婴幼儿血管瘤有效的原因。

(2)超药品说明书用药的依据: 伊曲康唑属三唑类抗真菌药,是一种广谱、高效的抗真菌药物,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和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在临床真菌病治疗中被广泛应用。

2007首先报道了伊曲康唑有抗血管生成作用,在对于远期、早期与中期血管瘤的观察中,发现其作用机制主要包含诱导与抑制细胞的死亡、血管收缩与血管生成。

特别在疾病早期,经抑制肾上腺素的β受体,导致血管舒张,合成一氧化氮,引起血管的收缩,减少血流量,致使血管瘤质地变软与颜色变浅。

而伊曲康唑是对酮康唑结构进行改造后获得的三唑类药物,其作用机制为强抑制血管内皮细胞,使细胞周期停滞在G1 期;亦或通过调节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VEGF R2)直接抑制在血管生成中起关键作用的VEGF 信号通路。

伊曲康唑可能通过以上作用机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凋亡和自噬现象,使血管瘤缓慢消退。

麦道福慷(氟康唑胶囊)使用说明

麦道福慷(氟康唑胶囊)使用说明

麦道福慷(氟康唑胶囊)【用法用量】本品的血浆消除半衰期长,因而治疗阴道念珠菌病时仅需单剂量一次给药;治疗其他真菌感染时,每日亦只需给药一次,而给药时间应持续至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实验室检查提示真菌感染已消失。

用药时间不足可能导致感染的复发。

艾滋病、隐球菌脑膜炎或复发性口咽部念珠菌病患者通常需要维持治疗以预防复发。

成人用药:1.念珠菌血症、播散性念珠菌病及其他侵入性念珠菌感染:常用剂量为第1日400mg,以后每日200mg。

根据临床反应,可将日剂量增至400mg。

疗程亦视临床反应而定。

2.隐球菌脑膜炎及其他部位隐球菌感染,常用剂量为第1日400mg,以后每日200至400mg。

疗程视服药后临床及真菌学反应而定,但对隐球菌脑膜炎而言,治疗期一般为脑脊液菌检转阴后,再持续6~8周。

为预防艾滋病患者的隐球菌脑膜炎复发,在患者完成一个疗程的基本治疗后,可继续给予本品作维持治疗,日剂量为200mg,持续10~12周。

3.口咽部念珠菌病:常用剂量为每日50mg一次,连续7~14天。

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可根据需要延长疗程。

对与牙托有关的萎缩性口腔念珠菌病,常用剂量为每日50mg一次,连续14天,同时在牙托部位给予局部抗感染治疗。

其他粘膜念珠菌感染:如食道炎、非侵入性支气管感染、肺部感染、念珠菌尿症、慢性粘膜皮肤念珠菌病等,常用剂量为每日50mg一次,连续14~30天。

对上述粘膜念珠菌感染中异常难治的病例,剂量可增至每日100mg一次。

4.阴道念珠菌病:150mg一次单剂量口服。

5.为预防恶性肿瘤患者发生真菌感染,在患者接受化疗或放疗时,可每日一次口服本品50mg。

6.皮肤真菌病:对手癣、足癣、体癣、股癣、头癣和皮肤念珠菌感染,推荐剂量为每周150mg一次或每日50mg一次,疗程一般为2~4周;但足癣的疗程可延长至6周;对花斑癣,推荐剂量为每日50mg一次,疗程为2~4周,头癣疗程为6~8周。

7.指趾甲癣:每周150mg一次,疗程2~4个月,视病情可适当延长疗程。

伊曲康唑胶囊说明书

伊曲康唑胶囊说明书

伊曲康唑胶囊说明书伊曲康唑胶囊说明书【药品名称】商品名称:斯皮仁诺通用名称:伊曲康唑胶囊英文名称:ItraconazoleCapsules【化学成分】本品主要成份为:伊曲康唑。

其化学名称为:顺-4-[4-[4-[4-[[2-(2,4-二氯苯基)-2-(1H-1,2,4-三氮唑基-1-甲基)-1,3-二氧环戊基-4-]-甲氧基]苯基]-1-哌嗪基]-苯基]-2,4-二氢-2-(-1-甲基丙基)-3H-1。

【适应症】适于治疗以下疾病:1.妇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2.皮肤科/眼科:花斑癣、皮肤真菌病、真菌性角膜炎和口腔念珠菌病。

由皮肤癣菌和/或酵母菌引起的甲真菌病。

3.系统性真菌感染:系统性曲霉病及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巴西副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和其它各种少见的系统性或热带真菌病。

【包装规格】0.1g*14粒100mg*14粒0.1g*4粒14*100mg100mg*4粒0.1g*14s0.1g*4s【药物相互作用】1、诱酶药物:如利福平和苯妥英可明显降低本品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因此,当与诱酶药物共同服用时应监测本品的血浆浓度。

2、体外研究表明,在血浆蛋白结合方面,本品与丙咪嗪、心得安、安定、西咪替丁、消炎痛、甲糖宁和磺胺二甲基嘧啶之间无相互作用。

3、已报道当使用本品超过推荐剂量时,与环孢菌素A、阿司咪唑和特非那丁有相互作用。

这些药物若与本品同服时,应减少剂量。

4、已报道本品与华法林和地高辛有相互作用。

因此这些药物若与本品同服时,应减少剂量。

5、尚未观察到本品与AZT(齐多夫定)间的相互作用。

6、尚未观察到本品对炔雌醇和炔诺酮代谢的诱导效应。

【用法用量】为达到最佳吸收,伊曲康唑胶囊应餐后立即给药,胶囊必须整个吞服。

1、念珠菌性阴道炎:每次200mg,每天二次,疗程为1天或每次2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3天;2、花斑癣:每次2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7天;3、皮肤真菌病:每次1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15天;高度角化区(如足底部癣、手掌部癣)需:延长治疗15日,每次100mg,每天一次,程序为15天;4、口腔念珠菌病:每次1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15天;5、真菌性角膜炎:每次200mg,每天一次,疗程为21天;(角膜炎(Keratitis)分溃疡性角膜炎又名角膜溃疡,非溃疡性角膜炎即深层角膜炎两类。

伊曲康唑注射液说明书--斯皮仁诺

伊曲康唑注射液说明书--斯皮仁诺

伊曲康唑注射液说明书【药品名称】通用名:伊曲康唑注射液商品名:斯皮仁诺英文名:Itraconazole Injection汉语拼音:Yiqukangzuo Zhusheye【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伊曲康唑化学名称:(±)-顺式-4-[4-[4-[4-[[2-(2,4-二氯苯基)-2-(1H-1,2,4-三唑-1-甲基)-1,3-二氧戊环-4-基]甲氧基]苯基]-1-哌嗪]苯基]-2,4-二氢-2-(1-甲基丙基)-3H-1,2,4-三唑-3-酮处方中辅料:丙二醇、羟丙基-β-环糊精、盐酸、氢氧化钠化学结构式:分子式:C35H38C l2N8O4分子量:705.64Cas No:84625-61-6处方中辅料:丙二醇、羟丙基-β-环糊精、盐酸、氢氧化钠。

【性状】本品为无色至微黄色澄明液体。

【适应症】本品可用于疑为真菌感染的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患者的经验性治疗。

本品也可用于治疗以下系统性真菌感染疾病:*曲霉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对于免疫受损的隐球菌病患者及所有中枢神经系统隐球病患者,只有在一线药物不适用或无效时,方可适用本品治疗;*组织胞浆菌病。

在治疗前应采集真菌标本和进行其他相关的实验室检查(湿涂片、组织病理学、血清学)以分离和鉴别病原微生物。

治疗可在培养和其他实验室检查得出结果前进行;一旦得出有意义的检查结果,抗真菌治疗应进行相应的调整。

【规格】伊曲康唑注射液:25ml:0.25g氯化钠注射液:50ml:0.45g(0.9%)【用法用量】用法:静脉滴注。

(详见后附"使用介绍")用量:*刚开始2天给与本品每日2次,以后改为每日1次。

*第1,2天治疗方法:每日2次,每次1个小时静滴200mg伊曲康唑。

*从第3天起:每日1次,每次1个小时静滴200mg伊曲康唑。

静脉用药超过14天的安全性尚不明确。

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本品极罕见严重肝毒性病例,包括肝衰竭和死亡。

伊曲康唑胶囊说明书

伊曲康唑胶囊说明书

伊曲康唑胶囊说明书伊曲康唑胶囊目录1适应症2用法用量3不良反应4禁忌5注意事项6儿童用药7药物过量8药理作用1适应症球孢子菌病,肺荚膜组织胞浆菌病,甲癣,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真菌性角膜炎,花斑癣,芽生菌病,念珠菌病,隐球菌病,曲霉菌病,鹅口疮,孢子丝菌病,皮肤科,口腔科,眼科,妇产科,呼吸内科,传染病科2用法用量口服:伊曲康唑不溶于水,餐前服用效果不佳,为达到最佳吸收,用餐后立即给药,胶囊必须整个吞服。

(即:用餐后须用含油较大的菜汤将胶囊整个吞服,方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并避免餐后大量饮水。

)甲真菌病:冲击疗法(见下表)冲击疗法为每日两次,每次两粒胶囊(0.2gbid),连服一周,指甲感染需两个冲击疗程,趾甲感染为三个冲击疗程。

每个疗程之间均被不服药三周间隔开,当全部疗程结束后,从新长出的甲上即可见到明显的疗效。

(即:冲击疗法为每日两次,每次两粒胶囊,连服一周,停服三周。

指甲感染需两个冲击疗程,趾甲感染需三个冲击疗程。

)或者连续治疗每日两粒(0.2g o.d.),共服三个月。

本品从皮肤和甲组织中清除比血浆慢,因此,对皮肤感染来说,停药后2-4周达到最理想的临床和真菌学疗效,对甲真菌病来说在停药后6-9个月达到最理想的临床和真菌学疗效。

系统性真菌病:(根据不同感染选择不同的剂量用法)3不良反应常见胃肠道不适,如厌食、恶心、腹痛和便秘。

较少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可逆性氨基转移酶升高、月经紊乱、头晕和过敏反应(如瘙痒、红斑、风团和血管性水肿)。

有个例报告出现了Stevens-Johnson综合征(重症多形型红斑)。

已有潜在病理改变并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的大多数患者,在接受伊曲康唑长疗程治疗时可见低血钾症、水肿、肝炎和脱发等症状。

有个例报告出现了外周神经病变,但是否与服用,伊曲康唑有关还不能肯定。

4禁忌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5注意事项1.对持续用药超过1个月的患者,以及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疲劳、腹痛或尿色加深的患者,建议检查肝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伊曲康唑胶囊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伊曲康唑胶囊
曾用名:
商品名:
英文名:Itraconazole Capsules
汉语拼音:Yiqukangzuo Jiaonang
本品主要成分为伊曲康唑,其化学名称为顺-4-[4-[4-[4-[[2-(2,4-二氯苯基)-2-(1H-1,2,4-三氮唑基-1-甲基)-1,3-二氧环戊基-4-]-甲氧基]苯基]-1-哌嗪基]-苯基]-2,4-二氢-2-(-1-甲基丙
基)-3H-1。

其结构式为:
【性状】本品为胶囊剂,内容物为类白色或淡黄色丸状颗粒。

【药理毒理】
【药代动力学】
餐后立即服用本品,生物利用度最高。

口服本品200mg后4.6±1.3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其血药浓度为0.32±0.16μg/ml。

本品血浆蛋白结合率为99.8%,全血浓度为血浆浓度的60%,在肺、肾脏、肝脏、骨骼、胃、脾脏和肌肉中的药物浓度比相应的血浆浓度高2~3倍。

在富含角蛋白的组织中,尤其是皮肤中的浓度比血浆浓度高4倍,而药物清除与表皮再生过程有关。

连续用药4周后停药,7日后已测不到药物的血药浓度,但皮肤中药物仍可保持治疗浓度达2~4周。

开始治疗一周后,在甲角质中就可以测到伊曲康唑,3个月疗程结束后,其药物浓度仍至少存在6个月时间。

本品存在于皮脂中,汗液中也少量存在。

伊曲康唑同时也集中的分布在易于受到真菌感染的部位。

在阴道组织中治疗浓度持续的时间是:200mg一日一次治疗3日,可持续2天;200mg一日2次治疗1日,则可持续3天。

本品主要在肝脏中代谢,产生大量代谢产物。

其中之一是羟基化伊曲康唑,体外研究发现其抗真菌活性与本品相似,生物分析法测得抗真菌药物水平约为高压液相色谱分析本品水平的3倍。

本品血浆中清除呈双相性,终末半衰期为23.8±4.7小时。

经粪排泄的原型药约为所用剂量的3~18%,经肾排泄的原型药则低于所用药剂量的0.03%,大约35%以代谢物形式在一周内随尿液排泄。

【适应症】
伊曲康唑适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1.妇科: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2.皮肤科/眼科:花斑癣、皮肤真菌病、真菌性角膜炎和口腔念珠菌病。

3.由皮肤癣菌和/或酵母菌引起的甲真菌病。

4.系统性真菌感染:系统性曲霉病及念珠菌病、隐球菌病(包括隐球菌性脑膜炎)、组织胞浆菌病、孢子丝菌病、巴西副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和其它各种少见的系统性或热带真菌病。

【用法用量】
口服:为达到最佳吸收,伊曲康唑用餐后立即给药,胶囊必须整个吞服。

适应症剂量疗程备注念珠菌性阴道炎200mg 一日二次1日或200mg,一日一次3日花斑癣200mg,一日一次7日皮肤癣菌病100mg,一日一次15日高度角化区,如足底部癣、手掌部癣需延长治疗15日,一日100mg。

口腔念珠菌病100mg,一日一次15日一些免疫缺陷病人如白血病、爱滋病或器官移植病人,伊曲康唑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可能会降低,因此剂量可加倍。

真菌性角膜炎200mg,一日一次21日甲真菌病200mg,一日一次3个月本品从皮肤和甲组织中清除比血浆慢,因此,对皮肤感染来说,停药后2~4周达到最理想的临床和真菌学疗效,对甲真菌病来说在停药后6~9个月达到最理想的临床和真菌学疗效。

系统性真菌病:(根据不同感染选择不同的剂量用法)适应症剂量平均疗程备注曲霉病200mg,一日1次2~5个月对侵袭性或播散性感染的患者增加剂量至:200mg每日二次念珠菌病100~200mg一日1次3周~7个月非隐球菌性脑膜炎200mg,一日1次2个月~1年维持治疗,(脑膜感染患者)一日1次隐球菌性脑膜炎200mg,一日2次2个月~1年组织胞浆菌病200mg,一日1次或200mg,一日2次8个月孢子丝菌病100mg,一日1次3个月副球孢子菌病100mg,一日1次6个月着色芽生菌病100~200mg,每日一次6个月芽生菌病100mg,每日一次或200mg,每日二次6个月
【不良反应】
常见胃肠道不适,如厌食、恶心、腹痛和便秘。

较少见的副作用包括头痛、可逆性氨基转移酶升高、月经紊乱、头晕和过敏反应(如瘙痒、红斑、风团和血管性水肿)。

有个例报告出现了Stevens-Johnson 综合症(重症多形型红斑)。

已有潜在病理改变并同时接受多种药物治疗的大多数患者,在接受伊曲康唑长疗程治疗时可见低血钾症、水肿、肝炎和脱发等症状。

有个例报告出现了外周神经病变,但是否与服用伊曲康唑有关还不能肯定。

【禁忌症】对本品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对持续用药超过1个月的患者,以及治疗过程中如出现厌食、恶心、呕吐、疲劳、腹痛或尿色加深的患者,建议检查肝功能。

如果出现异常,应停止用药。

2.伊曲康唑绝大部分在肝脏代谢,因而肝功能异常患者慎用(除非治疗的必要性超过肝损伤的危险性)。

3.当发生神经系统症状时应终止治疗。

4.对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本品的排泄减慢,建议监测本品的血药浓度以确定适宜的剂量。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孕妇禁用(除非用于系统性真菌病治疗,但仍应权衡利弊)。

2.哺乳期妇女不宜使用,育龄妇女使用本品时应采取适当的避孕措施。

【儿童用药】
因伊曲康唑用于儿童的临床资料有限,因此建议不要把伊曲康唑用于儿童患者,除非潜在利益优于可能出现的危害。

【老年患者用药】
【药物相互作用】
1.诱酶药物:如利福平和苯妥英可明显降低本品的口服生物利用度,因此,当与诱酶药物共同服用时应监测本品的血浆浓度。

2.体外研究表明,在血浆蛋白结合方面,本品与丙咪嗪、心得安、安定、西咪替丁、消炎痛、甲糖宁和磺胺二甲基嘧啶之间无相互作用。

3.已报道当使用本品超过推荐剂量时,与环孢菌素A、阿司咪唑和特非那丁有相互作用。

这些药物若与本品同服时,应减少剂量。

4.已报道本品与华法令和地高辛有相互作用。

因此这些药物若与本品同服时,应减少剂量。

5.尚未观察到本品与AZT(齐多夫定)间的相互作用。

6.尚未观察到本品对炔雌醇和炔诺酮代谢的诱导效应。

【药物过量】
一旦发生,应采取支持疗法,包括洗胃。

本品不能经过血液透析清除,无特殊的解毒药。

【规格】0.1g
【贮藏】密封,在阴凉、干燥处保存。

【包装】
【有效期】
【批准文号】
【生产企业】
企业名称:
地址: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传真号码:
网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