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课课练3--古诗三首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 》(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答案解析于尾页3.古诗三首一、默写《十五夜望月》,书写正确美观,行款整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看拼音写词语。
hàn ɡōnɡwáng hóu pǔsù wén zhānɡkū qì qīxī qīnɡyínɡwūyāmò mò hán qíng三、给下列加点字选择合适的释义。
(填序号)素:①白皙的。
②本来的。
③平素,向来。
1.他们俩素.不相识,对此问题的看法却不谋而合,可见英雄所见略同。
()2.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3.我们要做一名有素.质的公民。
()四、下列诗句描写的是哪个节日?请选一选。
A.元宵节 B.清明节 C.元日(正月初一) D.寒食节①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②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③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五、下面的诗句中依次填入的花名是()。
①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________出墙来②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________无处寻。
③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_开。
④竹外________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A.红杏桃花菜花梨花B.红杏菜花梨花桃花C.红杏桃花梨花菜花D.红杏菜花桃花梨花六、《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下面哪项也表达了思亲之情?()A.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B.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C.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D.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答案解析于尾页七、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四个选项中,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桃李”喻指“学生”,“同窗”代指“同学”,“手足”喻指“兄弟”,“鸿雁”指代“秋天”。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精选)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精选)一、看拼音,写词语。
pì jìnɡyú lèkǒnɡ bùkěn shíxínɡ fázhēnɡ rónɡpái huái kònɡ zhìjì mòzhà lán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后殿.(diàn diǎn)教室.(shì shí)念叨.(dāo dao)河畔.(pàn pán)散.步(sǎn sàn)感谢.(xiè xiě)三、给形近字组词。
券(______)微(______)陶(______)粼(______)屡(______)卷(______)徽(______)掏(______)嶙(______)缕(______)四、先将词语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
①全神(____)注②(____)如生③别出心(____)④惟妙惟(____)⑤天(____)之音⑥千(____)一发⑦(____)风凛凛⑧汹涌澎(____)1.写出两个与②结构相同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本组词语中,意思相近的两个词语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填序号)3.与①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
4.描写神态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
(填序号)5.贝多芬的《月光曲》堪称________,兄妹俩被深深地陶醉了。
(填序号)五、选词填空欣赏观赏1.当我敲门进去的时候,他正在(______)一幅书法作品。
2.我正在(______)刚买的遥控飞机,妈妈喊了我好几声,我都没听见。
不知所措惊慌失措3.碗又一次掉下来,顶碗少年呆呆地站着,他有些(__________)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及答案一、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páo xiào shēn yín fèi huàshā yǎxiōng yǒngpéng pài bào yuàn yōng dài yōu lǜzāo gāo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入场券.(quàn juàn) 纯熟.(shúshóu) 飞奔.(bēn bèn)尽.开颜(jìn jìng)恬.静(tián qià) 坠.落(duòzhuì)三、比一比,再组词。
阶(_________)褐(_________)贷(_________)络(_________)价(_________)渴(_________)货(_________)格(_________)芥(_________)遏(_________)资(_________)洛(_________)四、把下列四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万(____)(____)新(____)(____)不同万不(____)(____)(____)灯(____)彩(____)(____)分文两(____)三(____)(1)春节到了,中华大地上到处____________,显出一派____________的气象。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____________,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少数民族和汉族的饮食风俗虽然____________,但各族人民热爱祖国、热爱民族大团结的心是相同的。
五、选词填空。
激烈猛烈剧烈热烈1.他感冒了,总是(__________)地咳嗽。
2.此时的比赛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双方的对抗十分(__________)。
3.狂风(__________)地摇撼着小树,乌云布满了天空。
(完整版)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练习题附答案

第3课《古诗三首》一、默写诗歌。
1.春城无处不飞花,。
日暮汉宫传蜡烛,。
2.,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
终日不成章,。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许。
,。
3.中庭地白树栖鸦,。
今夜月明人尽望,。
二.关于《迢迢牵牛星》阅读训练1.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
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2.“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4.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
5.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写一写《迢迢牵牛星》中叠词运用的妙处。
7.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8.赏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9.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元日(宋)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参考答案一、1.寒食东风御柳斜轻烟散入五侯家2. 迢迢牵牛星札扎弄机杼泣涕零如雨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3. 冷露无声湿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二、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
2.“迢迢”是诗人从地面仰视星空的视角感受,而“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是从织女看牛郎的视角感受而来,所以一远一近,各不相同。
3.既是织女,也是思妇(诗人)。
抒发了虽近在咫尺而衷情难诉的愁苦。
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现实。
4.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5.那阻隔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相视而不得语也。
“盈盈”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
“脉脉不得语”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语。
6.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
叠词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清丽,情趣盎然。
特别是后两句,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课后练习及答案

2021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课后练习及答案一、读拼音写词语。
kǒng jùyàn huìdǎo méi quē fáshū jíkòng zhìjiè dài tī chúxí jīqīng fù二、给下面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嘟囔.(nāng náng) 焖.饭(mēn mèn) 排闼.(tà dá)恩赐.(cì xī) 苔藓.(xiǎn xuǎn) 瀑.布(bào pù)谚.语(yán yàn) 肆虐.(nuè nüè)三、辨字组词。
颗(_________)梳(_________)梭(_________)歹(_________)棵(_________)疏(_________)棱(_________)夕(_________)四、补充词语,再选词填空。
(____)(____)绝壁居高(____)(____)(____)身(____)骨(____)(____)截铁坚强(____)(____)(____)首(____)胸(____)(____)一发气壮(____)(____)(____)天(____)地1.班长马宝玉地_______说了一声:“走!”带头向三面都是_____的狼牙山顶峰棋盘陀走去2.五位壮士__________,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不少敌人坠落山涧,____________。
3.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____________的声音!这声音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这____________之际,他挺身而出,用年轻的生命保护了国家财产。
五、选词填空。
镇定坚定镇静1.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应该具备________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3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及答案一课一练【2020春】

第一课时一、诗歌考查。
1.诗歌前两句用()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点明享受特权的对象。
2.简单分析诗歌暗喻讽喻的特色。
3.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二、请尝试默写古诗《寒食》。
三、小试牛刀。
1.说说诗歌《寒食》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3.你知道寒食节与哪位古人有关吗?第二课时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_________________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
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第三课时1.字正腔圆读古诗。
(将错误的读音画去)中庭 / 地白 / 树栖(xī qī)鸦(yāyá ),冷(lěn lěng )露(lùlòu)无声 / 湿桂花。
今夜 / 月明 / 人尽(jìn jìng )望,不知 / 秋思(shīsī)/ 落谁家。
2.“十五夜”指的是_______节的夜晚,中国历代有_______的习俗。
3.分辨孪生兄弟。
(组词)鸦()庭()栖()鸭()廷()晒()4.诗意再现。
(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走进《十五夜望月》。
①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景物。
“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_______天的景物。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三首课时练及答案【精选本】

第一课时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2题。
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①。
何当金络脑②,快走踏清秋。
【注释】①〔钩〕一种弯刀。
②〔何当金络脑〕意谓企盼把良马当作良马对待,以效大用。
1.这是一首边塞诗,由哪些事物景象可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表达更为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课时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第1~3题。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1)解释重点字词。
咬:坚劲:任:(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A竹林里 B深山里 C破岩中(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
请你谈谈好在哪里?(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由大漠、燕山、钩、马等景象可看。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渴望早日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这两句表达更为明显。
第二课时(1)紧紧扎根在土里;坚定强劲;任凭(2)C(3)用拟人手法,很形象。
写出了竹子不屈不挠,刚毅顽强的性格。
(4)借物喻人,托竹抒情。
表现了作者不向恶势力低头,铁骨铮铮的形象。
六年级下册语文部编版 古诗三首课时练习(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3.古诗三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诗句按节日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④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A.④③②①B.③④①②C.④①②③D.④③①②2.《寒食》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A.宋朝B.东汉C.元朝D.唐朝3.对《十五望月夜》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之感,使人沉浸在洁美的意境之中。
B.“冷露无声湿桂花”会让我们联想到这桂花可能是指月中的桂树,这是明写诗人“望月”,是全篇的点睛之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精品课课练
课文3、古诗三首
学校:_______年级:_______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合计分值 2 12 8 4 2 4 10 13 1 8 6 30 100 得分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分)
血脉.(mài mò)脉脉.(mài mò)皎皎.(jiǎo xiào)
机杼.(zhùzù)札札.(zháyá)擢.素手(zhuózhái)二、看拼音,写词语。
(8分)
hàn gōng wǔ hóu sù shǒu wén zhāng
qī xī wū yā là zhú hán shí
三、辨字组词.(8分)
候()宫()章()鸦()侯()官()卓()雅()四、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填序号)(6分)
白: A、像铺了一层白霜 B、不付代价地 C、亮 D、清楚
1、中庭地白.树栖鸦。
()
2、他今天又到饭店里来了,可是白.吃啊!()
3、早晨他起来了,看到东方发白.了。
()
4、经过法院的调解,这件事终于真相大白.了。
()
五、选词填空。
(8分)
传说传奇
1、他把这个()讲得惟妙惟肖,好像确有其事一样。
2、通过不懈的努力,他缔造了一个又一个()。
几许几何
3、河汉清且浅,相去复()!
4、相聚时情景历历在目,曾()时,你却远走他乡。
六、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解释。
(9分)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
..斜。
()
A、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B、能抵御寒冷的柳树。
2、日暮汉宫
..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A、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B、汉朝的宫殿
3、迢迢
..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A、遥远。
B、笤帚。
4、盈盈一水间,脉脉
..不得语。
()
A、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B、形容藏在内心的思想感情。
5、中庭
..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A、庭院中。
B、中级法庭。
6、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
..落谁家?()
A、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B、一个叫秋思的小女子。
八、判断对打“√”,错打“×”。
(8分)
1、《寒食》写的是寒食节,诗中充溢着诗人对京城春色的陶醉和盛世承平的歌咏之情。
()
2、《迢迢牵牛星》写的是七夕节,抒发了女子的离别相思之情,写出了人间夫妻不得团聚的悲哀。
()
3、《十五夜望月》写的是中秋节,委婉地抒发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
4、《迢迢牵牛星》一诗诗人抓住了银河、机杼这些和牛郎织女相关的景物来写。
描写了织女有情思亲、无心织布、隔河落泪、对水兴叹的情态。
()
九、补充诗句。
(12分)
十、下列诗句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春城/无处/不飞花。
B、寒食/东风/御柳斜。
C、日暮/汉宫/传蜡烛。
D、轻烟/散入/五侯/家。
十一、课内阅读。
(25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
今夜月明人尽望,?
1、补充古诗。
(4分)
3、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中庭地/白树/栖鸦
B、冷露/无声/湿/桂花
C、今夜/月明/人尽望
D、不知/秋思/落谁家
4、诗中的“十五夜”指的是()。
(3分)
A、元宵节的晚上
B、中秋节的晚上
C、清明节的晚上
D、端午节的晚上
5、本诗前两句写景,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可以从“”一词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这两句诗描写出景物的特点。
(5分)
6、这首诗中的“”一句委婉地表达了思亲之情,以下诗句不是表达这种情感的一句是()。
(6分)
A、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B、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D、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一、mài mòjiǎo zhùzházhuó
二、汉宫五侯素手文章栖息乌鸦蜡烛寒食
三、候(时候)宫(皇宫)章(文章)鸦(乌鸦)
侯(五侯)官(官员)卓(卓越)雅(幽雅)
四、1、A、像铺了一层白霜 2、B、不付代价地 3、C、亮 4、D、清楚
五、1、传说 2、传奇 3、几许 4、几何
六、
1、A、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2、A、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朝皇宫。
3、A、遥远。
4、A、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5、A、庭院中。
6、A、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七、
①、[寒食]寒食节。
②、[春城]指春天的京城。
③、[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④、[河汉女]指织女星。
⑤、[素]白皙的。
⑥、[机杼]织机的梭子。
⑦、[零]落下。
⑧、[盈盈]形容清澈。
八、 1、√ 2、√ 3、√ 4、√
九、
1、寒食东风御柳斜轻烟散入五侯家
2、冷露无声湿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
3、皎皎河汉女札札弄机杼
4、相去复几许脉脉不得语
十、D、轻烟/散入/五侯/家。
十一、
1、冷露无声湿桂花不知秋思落谁家
2、
[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冷露]秋天的露水
[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3、B、冷露/无声/湿/桂花
4、B、中秋节的晚上
5、地白(此空可以填白)凄清(此空可以填清冷、寂静、凄凉等)
6、不知秋思落谁家
C、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