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下册第30课《诗五首》《己亥杂诗》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30 诗五首 己亥杂诗》研讨课教案_30

科目课题
学习目标1.积累古诗词。
2.探究赏析古诗词的方法。
3.能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叙写诗句主要内容。
4.学习古诗词通过勾勒意象抒发喜怒哀乐和人生感悟的写法。
学习
重点
5.积累古诗词。
学习
难点
5.赏析古诗词。
环节
安排学案学法指导
课前复习1、准确、快速默写名句。
锁定篇目
《饮酒》
《行路
难》
《茅屋为
秋风所破
歌》
《白雪歌
送武判官
归京》
内容探究2、概叙《己亥杂诗》的主要内容。
1.同时运
用四中表
达方式。
2.在不改
变原意的
基础上发
挥想象。
写法探究、情感探究究究3、诗中勾勒了哪些意象?分析这些意象的作用。
1. 列举
文中出现
的意象。
2.分析重
点意象的
表达效
果。
3.积累关
于某些意
象的古诗
词。
主题探究4、多角度感悟主题。
1.结合背
景。
2.人生哲
理角度。
3.作者情
感和抱负
角度。
即兴练笔5、写一首小诗。
1.选择一
个生活片
断。
2.运用几
个意象。
3.表达一
种情感。
学习收获。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30 诗五首 己亥杂诗》示范课件_13

自学《己亥杂诗》
(二)理解诗意。 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 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 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佑新花生长。
自学《己亥杂诗》
(三)名句赏析。 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在形
《己亥杂诗》
2.写作背景。 《己亥杂诗》共315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
亥年,即道光十九年(1839)。作者此时已48岁,对清朝 统治者大失所望,毅然决然辞去官职,回归故里。一路 上,他有所思,有所感,就用鸡毛写在账簿纸上,投入一个 竹筐里。后来共“得纸团三百十五枚,盖作诗三百十五 首也”,统名曰《己亥杂诗》。这首诗是《己亥杂诗》 第五首,写诗人离京的感受。虽然载着“浩荡离愁”,却 表示仍然要为国为民尽自己最后一份心力。
《己亥杂诗》
(四)教师点评。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这首小诗将政
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 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这首诗写了三 种心境,一是离别的忧伤,二是回归的愉快,三是积 极的人生态度(表示以后仍要有所作为)。
布置作业
1.课下背诵并默己亥杂诗。 2.赏析前诗的名句:“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板书设计
己亥杂诗
夕阳西下→吟鞭东指→落花自比 浩荡离愁→轻松愉快→作者以落花自 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 抱。“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 样做的。鸦片战争爆发后,他多次给驻防上海的江 苏巡抚梁章钜写信,商讨国事,并希望参加他的幕府, 献计献策。可惜诗人不久就死在丹阳书院,无从实 现他的社会理想了,令人叹惋。
八年级语文·下 新课标[人]
八年级语文下册 30《诗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己亥杂诗课件 新人教版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得山拉路不。开弓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呼呼的北风卷地而来,连白草也被刮倒 了。塞北的天空,才八月就已雪花纷飞。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好像是一夜之间春风突然吹来,千树万 树的梨花同时盛开。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军中主帅在营幕里设置酒席欢送回京的客 人,伴奏助兴的有胡琴、琵琶和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擎红旗冻不翻。
傍晚送客出辕门,又见大雪纷飞,被冻 僵的红旗,就是强劲的北风也无法让它招 展。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在轮台的东门,我送您踏上归途,分手 时大雪已掩没了天山上的道路。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饮归 客”说明举行这次宴会是为了送武判官归京。此句 紧扣诗题,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的方式,写出了 送别宴会上的热闹情景。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酒宴散后,送客出辕门。一个“暮”字,点明 时间是在傍晚,“纷纷”极言雪之大,“冻不翻” 极言天之寒。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这两句是诗人由眼前的景色而展开的联想:望着 披上银妆的树木,诗人忽然觉得自己好象已置身于大 好春光之中,那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竟吹开了这千 树万树的梨花,一个“忽”字,不仅表现了边塞气象 变化的神奇,而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比 喻辞格的运用,既清新而贴切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 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裘 qiú 衾 qīn 掣 chè 着 zhuó 瀚 hàn 阑 lán 羌 qiāng
三、自主探究、
八年级语文下册30《诗五首》(第5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0.诗五首己亥杂诗课题 30.诗五首己亥杂诗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背诵古诗。
2.能借助注释,结合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难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法及教具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新课导入作者简介:龚自珍,号定庵,清代人,近代思想家、文学家。
由于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
他诗、文、词各体兼长,并精通经学、文字学和史地学。
文章奥博纵横,自成一家。
行文独具风格,于蕴藉中洋溢着激情,于客观描述中寄托着深意,诗歌瑰丽奇肆,成就尤大。
有《龚定庵全集》。
《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
这一年作者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选其一。
二、朗读诗歌1、教师范读2、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三、对诗句的理解:①句:在无边无际的离愁中,眼看夕阳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离开京师回南方,马鞭东指,从此便同朝廷远隔了。
③④两句: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有新花生长,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的怀抱。
学生介绍,师生交流。
学生记录、积累文学常识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学生小组讨论四、古诗赏析此诗前两句写景。
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
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
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
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后两句抒情。
落红并不是无情的东西,它怀恋大自然,即使委落尘埃,也要化作春泥,护育新花生长。
作者以落红自比,言外之意是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
景中寓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30 诗五首 己亥杂诗》研讨课教案_21

1、怎么理解“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学生交流,评判出
这两句诗?
本组最优答案。
学生说明理由,归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历来为人们称道,请 纳答题步骤。
你说说它妙在何处。
学生初步明确鉴赏
古诗句的一般方 小结:赏析句子的题型的方法,延伸分析词语的方法。 法。
补充练习
让学生知其 然,还知其所 以然。不仅知 道答案,而且 掌握答题方 法、步骤。
导学生在初步
公证员公布各得 背诵的基础上
分。
对诗歌内容有
进一步熟识,
激发背诵热
学生依列轮流在黑 情。
板板书(其余学生
在练习本上书写),
两大组比拼。
进一步夯实学
公证员公布各得 生背诵、默写
分。
的基本功。
2、教师引导学生评断并归纳书写错误原因
学生进一步理 解字义、诗意, 尽力杜绝错别 字现象。
三、我会赏
目标
1、掌握赏析古诗名句的步骤
1、培养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背诵;自主、合作、探究
课本、多媒体
课型
复习课
教学步骤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教师活动 一、 我会背 1、限定诗歌题材背诵比赛
二、我会默 1、 听写学生常错字词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生分两大组比拼 可快速调动学
背诵规定题材内诗 生情绪,进入
歌。
学习状态;引
继续巩固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 感?
学生初步明确把握
总结答题步骤 4、补充练习
六、总结拓展:我会用 播放原·味的《床前明月光》
整首古诗情感的方 法。
再练习
进一步强化、 巩固答题方 法。
人教版语文八下第三十课《诗五首》(完整版)

天下寒士俱欢颜
吾 何 呜 风 大 安 庐 时 呼 雨 庇 得 独 眼 ! 不 天 广 动 下 厦 破 前 安 寒 千 受 突 如 士 万 冻 兀 山 俱 间 死 见 。 欢 , 亦 此 足 屋 颜 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 ! , ,
使“天下寒士俱欢颜”,表达了诗人关 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景 物 描 写
山间夕阳
渲染隐居之所的宁静和诗人悠然的心境。
飞鸟归林
这两句诗的深刻含义是:鸟飞倦了,也知还 家,可有些人呢?为什么还要奔波于龌龊的 官场之中,不肯接受这种美好的归宿呢?不 思返归这优美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呢?这时 我们隐隐可知诗人不光在勉励自己“还”, 还在规劝其他人,不妨也“还”吧,
5、《饮酒》最后两句应怎样理解?
陶渊明
构筑居室。
陶渊明
《饮酒》共二十首,都 是酒后偶然的题咏,不 是一时所作。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如此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傍晚、 近黄昏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的时候。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人生的真正意义
人类聚居的地方。
自得的样子
结伴回家
末二句用《庄子》语。《庄子 齐物论》:“辨也者,有不 辨也,大辨不言。” 《庄子· 外物》:“言者所以在意也, 得意而忘言。””诗意是说从大自然的启示,领会到真意, 不可言说,也无待言说。此指人生真意不知如何用言语来 表达。
诗以“行路难”比喻世 道险阻,抒写了诗人在 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 产生 的不可抑制的激愤 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 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 仍盼着总有一天会施 展 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 对人生前途乐观豪迈的 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 主义的情调。
• 鉴赏“欲渡黄河冰塞川, 将登太行雪满山”。 • 运用比喻修辞,把仕途的艰难比喻为“冰 塞川”和“雪满山”,生动形象的写出奸 倭当道的仕途艰难和济世安民理想无法实 现的悲慨,表达出诗人惆怅和迷茫。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阅读 30 诗五首 己亥杂诗》研讨课教案_28

30 《诗五首》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培养鉴赏古诗的能力。
2.研读品味,体悟诗的表现手法。
3.反复阅读,领会作者意志和情趣。
教学重难点1.整体把握和感悟诗的表现手法。
2.语感的培养和诗歌表现手法的学习。
教学准备1.多媒体:据陶潜《饮酒》(其五)作的诗意画,《行路难》配图。
2.范读带:有关五首诗的录音。
3.投影卡片:介绍作者及其诗的卡片。
设计思路学习这五首诗词,应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味诗歌的思想感情。
可注意引导学生从掌握欣赏古诗词的方法(例如同一时代的不同作品、不同流派的作品或同一流派的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人手,理解本课中的五首作品。
那些表现诗词主旨的优秀诗句,应能默写并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灵活运用。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问。
质疑可能会是多方面的:或是字词上的,或是诗句上的,或是关于时代背景、作者情况等方面的,均要让学生畅所欲言。
对提出来的疑问,教师不必一一作答,先发动全班同学来讨论解决,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存疑,或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在课外作深入探讨。
然后让同学说说或写一点各自感悟到的东西。
教法:介绍背景,反复诵读法;联想想像,。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我国的诗歌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
在诗歌的发展过程中,送别诗较为常见,这节课我们赏析一首唐代的送别诗。
二、鉴赏:《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解题。
读标题,介绍唐代边塞诗的特点、作者及背景。
2.研习课文。
(1)听录音朗读,辨别节奏。
(2)师生朗读,明确节奏。
(3)研读:以4人为一小组,相互交流,记下疑难之处。
(4)师生共同解读,讨论纠正,扫除词语障碍。
(5)品味鉴赏。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学生讨论后教师小结:“忽如”两句写雪后美景,飞雪奇大,一夜之间,雪压枝头。
“忽”字显出边塞气象变幻的神奇,传出诗人赏雪时惊喜的心声。
以春花喻冬雪,贴切动人。
雪压枝头,犹如雪白的梨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的,压枝欲低。
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下语文:第30课《诗五首》教案

2023年江南水乡写景作文江南水乡写景作文1江南水乡,梦中的水乡:“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千年古刹寒山寺里,我敲起了一座古老的钟,“当当当”,声音悠远而许久,仿佛飘到了古老的岁月,我已然是一个过客,拿起手中的文房四宝,为寒山寺题词:“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那天,下着蒙蒙细雨,一切都笼翠在朦胧之中。
我坐上了巡游枫桥镇的客船。
耳听着老船工娓娓道来的古老故事,眼望着载满世事的乌篷船,如同走进了淡墨轻绘的古老时间,仿佛有谁檀口一嗓,吹落了往昔的尘埃,把一卷发黄的岁月静静地为我绽开……在水乡的小巷里,撑着伞,眼前是一座座古老的房屋;脚下是轻缓的小河流水;抬眼望去,便是跨水而过的斑驳小桥。
恍惚中,突然有种“风景旧曾谙”的感觉,真不知今夕是何夕。
我这才明白为何江南多才子,为何“能不忆江南?”——江南好啊!江南水乡写景作文2在千年古刹寒山寺中,我敲起一座古老的钟,“当当当”,声音悠远而许久,仿佛飘到了古老的岁月。
在这儿,人们总会不由自主地想道一首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那天,下着蒙蒙细雨,一切覆盖在朦胧之中。
我坐上巡游枫桥镇的客船。
耳听着老船工娓娓道来的古老故事,眼看着载满世事的乌篷船,如同走进了淡墨轻绘的古老时间,仿佛有谁轻轻地吹了一口气,吹落了往昔的尘埃,把一卷发黄的岁月静静地为我绽开……在水乡的小巷里,撑着伞,眼前是一座座古老的房子;脚下是轻缓的小河流水;抬眼望去,便是跨水而过的斑驳小桥。
恍惚中,突然有一种“风景旧曾谙”的感觉,真不知今夕是何夕。
我这才明白为何江南才子多,为何“能不忆江南”——江南好啊!江南水乡写景作文3“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人杜牧用一首诗将江南的美描绘得淋漓尽致。
古色古香的小桥流水和精雕细琢的亭台楼阁勾画出一个如画的江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gong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xie, 吟鞭东指即天ya。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hua。
整理ppt
1
趣味翻译
• 我辞官,我离愁,夕阳懂我愁; • 我东去,我流浪,天涯是我家。 • 我残花,我凋落,我情意浓浓, • 我化春泥,我育新花,虽死犹生。
整理ppt
2
链接中考题目
• 诗中哪句表现了诗人犹豫孤独和悲壮
豪迈复杂心情交织一起?
•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整理Fra bibliotekpt3
• 诗中写了几种心境?
1、离别忧伤; 2、回归的愉快; 3、积极的人生态度
整理ppt
4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