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增产技术措施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浅谈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浅谈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油气田作为重要的能源资源,其开发和管理至关重要。
在油气田开发的中后期,为了提高产量和延长油气田的生产期限,需要采取一系列增产措施。
本文将对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进行浅谈。
一、地质勘探和评价在油气田的开发中后期,地质勘探和评价工作尤为重要。
通过对地下储层的详细勘探,可以发现新的油气资源,同时对原有储层进行重新评价,找出潜在的增产措施。
地质勘探和评价工作需要借助现代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等手段,以获取更准确、全面的地质信息。
二、油藏改造技术油藏改造技术是油气田增产的关键环节。
在油气田开发中后期,随着油层压力的下降和原有储层的逐渐耗竭,采用油藏改造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油气田的产出效率。
常用的油藏改造技术包括水驱、气驱、聚合物驱、化学驱等。
通过改造油田开发方式,增加原有油气资源的采收率,延长油气田的生产周期。
三、注水技术注水技术是一种常见的增产措施,通过向油层注入水来提高油田采收率。
在油气田开发中后期,原有储层的压力和渗透率会逐渐下降,采用注水技术可以有效地维持油层压力,促进原有油气资源的释放。
注水技术还可以降低油层粘度,促进原有油气资源的流动。
合理的注水技术可以提高油气田的产量。
四、增产钻井技术增产钻井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措施,通过在原有油气田区块中新增钻井,可以开采新的油气资源,提高油气田的产量。
增产钻井技术涉及到钻井位置的选择、井筒设计、井壁支护、钻井液设计等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特征、储层性质、油藏结构等因素,以确保新钻井的有效生产。
五、提高采收率技术提高采收率技术是一种综合性的增产措施,可以通过调整注采比、优化开采方式、改进生产工艺等手段,提高原有油气资源的采收率,延长油气田的生产周期。
提高采收率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地质勘探、油藏改造、注水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油气田的持续生产。
六、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在油气田开发中后期,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也是增产的重要环节。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浅谈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浅谈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是指在油气田开发中产量下降或开发初期产量受到限制时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增加油气产量,并实现油气田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1. 重新评价油气田资源在油气田开发中后期,首先需要重新评价油气田资源,并进行勘探开发。
通过对沉积岩储层的重新评价,可确定其中的油气分布、储量、原油品质等,为后续的油气田开发提供指导。
同时,利用现代勘探技术,可以找到新的油气储层,并进行新的勘探开发。
2. 提高油气生产效率在油气田开发中后期,提高油气生产效率是实现增产的重要途径。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增加水驱或气驱压差,提高注水压力,采用人工升压或增加强制排水的方法,等等。
这些技术手段可有效提高油气的开采率,并降低采收成本,从而增加油气产量。
3. 引进新技术设备在油气田开发中后期,引进新技术设备也是实现增产的有效途径。
例如,采用水平井、细长井等新型井网,提高采油率;采用地震成像技术、电磁法勘探技术等现代勘探技术,找到新的油气储集层。
同时,引进先进的采油设备,提高采收率和生产效率,进而增加油气产量。
4. 筛选合适的增产措施在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筛选出合适的增产措施也是增加油气产量的必要手段。
根据油气储层的性质、特点以及油气开采的情况,选择最具效益的增产措施,并实施产量监测。
通过对增产措施的效果进行分析,根据田间实际情况不断优化、更新增产措施,进而提高油气产量。
5. 合理开展油气藏地质调查在油气田开发中后期,合理开展油气藏地质调查也是重要的增产措施。
通过油气藏地质调查,可以了解储层的运移规律、产层性质等因素,综合考虑储层的物理性质、地质环境等因素,选择合理的开采方案,进而提高油气产量。
综上所述,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是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设备设施以及各种评估筛选等手段实现油气产量的增加,其目的是实现油气田的可持续利用,进而满足人们对油气资源需求的增长。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方法分析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方法分析油气田的开发是一个繁琐的过程,其中包括开发初期、生产中期和开发后期等不同阶段。
其中,开发后期是增产技术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
本文将介绍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方法。
一、井筒增产技术1、水力压裂水力压裂是一种常用的增产技术,主要是通过在井筒内注入液体,增加油气储层内部的压力,使油气从储层中流出。
通过控制注入液体的压力、流量等参数,可以达到有效的增产效果。
2、酸化处理酸化处理也是一种常用的井筒增产技术,主要是通过在井筒内注入酸性液体,使储层内的岩石发生化学反应,增加储层的通透性,从而使油气更容易流出。
3、人工提高采收率人工提高采收率是一种技术难度较大的井筒增产技术,主要是通过在井筒内安装人工装置,增加井筒中的油气产出,从而达到增产的效果。
二、地下储层增产技术1、水驱2、气驱3、热采热采是一种对储层热效应较大的地下储层增产技术,主要是通过向储层中注入热能,提高储层内的温度,从而使油气从储层中流出。
1、地面调节地面调节是一种常用的其他增产技术,主要是通过调节地面设备的参数,如提高压力、增加流量等,来达到增产的效果。
2、水热震荡水热震荡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其他增产技术,主要是通过使用水热震荡装置,在储层中产生高温高压环境,从而破坏油气储层内部的结构,促进油气的流出。
结论:综上所述,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涉及到众多方面,其中包括井筒增产技术、地下储层增产技术和其他增产技术等。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当的增产技术,并结合多种技术进行综合应用,以达到最好的增产效果。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探讨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探讨油气田的开发和生产通常经历着不同的阶段,初始阶段是探明阶段,接着是初期开发阶段,然后是稳定生产阶段,最后是中后期增产阶段。
中后期增产措施是为了提高油气田的产能和采收率,延长油气田的生产寿命。
本文将探讨油气田中后期增产措施的一些常用方法。
1. 高效注水技术高效注水技术是增加油气田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它通过注入高压清水或人工增效剂等,增加油气层的压力,促进储层中原油流动性的提高,从而增加油井的产能。
常见的高效注水技术包括水平井注水、多层次注水以及注水井的优化布置等。
2. 人工举升技术当油井压力下降到无法自然流出的程度时,需要采取人工举升技术来提高产能。
常见的人工举升技术包括抽油机人工举升、泵抽技术以及气举技术等。
这些技术能够通过外力提高井筒中的流体压力,促进原油流出,从而增加井口产能。
3. 高效压裂技术高效压裂技术是通过注入高压压裂液到储层中,破坏岩石中的裂缝,从而增加储层的渗透性和有效导流面积,提高井口产能。
常见的高效压裂技术包括水力压裂、化学压裂以及煤层气压裂等。
4. 二次采油技术在初期开发阶段采用的油田开发技术通常只能采集到部分原油,而还有相当比例的原油无法被开采出来。
在中后期增产阶段常采用二次采油技术来增加产能。
常见的二次采油技术包括热采、物质驱动、微生物采油、表面活性剂驱油等。
5. 水驱油技术水驱油技术是通过注入水来推动原油流动,提高采收率。
通过选择适当的注水井和作业参数,可以更好地实现水驱效果。
还可以通过调整注水井的排列布置和注入水的类型,来进一步提高水驱效果。
6. 复合驱油技术复合驱油技术是指在注入驱油剂的过程中,采用多种驱油剂的组合,以达到更好的驱油效果。
常见的复合驱油技术包括水驱气驱、水驱聚驱、水驱聚驱气驱等。
7. 水平井技术水平井技术是通过在油井井身中钻探水平井段,增加井筒与油藏的接触面积,提高开采效率。
水平井技术可用于储层良好、充满岩石裂缝的油田。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方法分析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方法分析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油气田的开发与生产也变得越发重要。
在油气田开发中后期,如何提高产量、延长生产周期,成为了油气田管理者和工程师们面临的重要挑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以及应用前景。
一、水驱增油技术1.方法简介水驱增油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水来提高油气田产量的方法。
在油气田的开发中后期,随着原油的逐渐减少,采用水驱增油技术已成为一种常见的增产方法。
通过注入水进入油层,推动原油向生产井流动,从而提高油田的产量。
2.优点a.技术成熟:水驱增油技术是一种老牌的增产方法,在油田开发中有着丰富的应用经验和成熟的技术手段。
b.投资成本低:相对于其他的增产技术方法,水驱增油技术的投入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在不大幅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提高油田产量。
c.操作简便:水驱增油技术的操作流程相对简单,可以方便地与油田的现有设施进行配合。
3.缺点a.水资源需求大:使用水驱增油技术需要大量的水资源,尤其是在干旱地区或水资源短缺地区,这将会成为一大障碍。
b.环境影响:注入大量水分会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土壤侵蚀等环境问题,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c.剩余油采收率低:由于水驱增油技术的特性,剩余油采收率相对较低,可能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二、CO2驱油技术1.方法简介CO2驱油技术是一种通过注入二氧化碳来提高原油采收率的方法。
在油气田开发中后期,采用CO2驱油技术可以改善油田的驱替效率,提高采收率,延长油田的生产周期。
2.优点a.增产效果好:CO2驱油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原油采收率,增加油气田的产量。
b.资源利用充分:二氧化碳可以从工业废气中提取,通过注入油层来达到减排和资源再利用的效果,具有较好的环境效益。
c.采收率高:相对于其他增产技术方法,CO2驱油技术可以提高油田的剩余油采收率,有效避免资源的浪费。
3.缺点a.投入成本较高:由于CO2的提取、输送和注入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投入成本,因此相对而言,CO2驱油技术的投入成本较高。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浅谈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浅谈油气田开发中后期是油气田生产的关键阶段,通过增产措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文就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进行浅谈。
1. 采用提高采收率的技术提高采收率是进行油气田增产的主要手段之一,其中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地震勘探及图像处理技术、水平井技术、钻井液技术、高效油藏压裂技术、增重驱油技术等。
2. 优化生产措施生产措施要进行优化,更加高效地提取油气资源。
在生产过程中,应加强控制,缩短井口停留时间,防止产生过多水、气等混合物,提高纯油和油品质量,增加开采效率。
3. 实施二次采油技术在油田开采的早期,为了最大限度地开采原油并降低采油难度,通常使用原油一口井一泵的采油技术。
此后,油量减少,往往需要采用新一代二次采油技术来稳定油田生产和提高采收率,如地下压裂技术、化学驱油技术等。
4. 实施增加井距、再进入开采、调整井网等措施随着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可以实行增加井距、再进入开采、改变生产方式等措施。
通过重新组合井网,重新布置井位等措施,提高产能,实现油气田的有效开发。
需要注意的是,在重新布置井位时结合实际地质情况综合考虑井底物产和井口生产能力,以免造成开采难度增大或流量大幅度下降的情况。
5. 采用新型储油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储油技术被应用于油田开发中,如地下储气库、CO2储存技术等。
采用这些新型储油技术,可以更加高效地储存混合气和储存二氧化碳等。
总之,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有很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通过提高采收率、优化生产措施、实施二次采油技术、增加井距、再进入开采、调整井网等措施以及通过采用新型储油技术等手段来进行增产,能够有效提高油气田开采效率。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浅谈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浅谈随着油气田产量的不断下降,油气田开发中后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生产,增加产量。
下面是我对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措施浅谈。
(一)技术措施1. 采用先进的气测技术为了实时监测油气田的生产情况,需要采用先进的气测技术,如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计、液位计等。
通过对这些传感器的数据进行处理,可以精确地掌握油气田的生产情况,准确地分析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提高油气田的产量。
2. 进行改建增汇随着油气田开采的深入,单井的产量会不断下降,需要对原有的输送设备进行改建增汇,从而增加产量。
改建增汇可以采用新技术,如人工捆绑、泵送等技术。
其中,人工捆绑可以通过对井眼进行人工捆绑,增强抽油杆与管柱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油气田的产量;泵送则是将高压油液通过管道或泵抽送至油井井口,以增加井底流体压力,从而提高油气田的产量。
3. 采用多级压裂技术在油气田的开发中,为了开采难以开采的油气储层,可以采用多级压裂技术。
多级压裂技术可以通过对油气井的深层钻探、注水、人工压裂等技术,以增加压力、导流,使原本不能开采的油气储层变得可以开采,从而增加油气田的产量。
(二)管理措施1. 加强油气田管理为了提高油气田的产量,必须加强油气田的管理。
管理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如对油气田的生产资料、设备、设施等进行维护和管理。
同时,还需要进行区域性的管理,如对油气田生产中的能源、环境、人员等方面进行管理和维护。
2. 增加技术投入为了保障油气田生产的顺利进行,必须增加技术投入。
技术投入可包括对设备、生产技术、管理技术等方面的投入,以不断推进油气田的科技进步,从而达到增加产量的目的。
3. 优化人员结构为了保障油气田生产的顺利进行,还需要优化人员结构。
可以通过招聘技术人才、提升现有人员的技能水平,使其能够胜任高端岗位,从而保证油气田的生产可以进行。
综上所述,油气田开发中后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障生产,增加产量。
技术措施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的气测技术、进行改建增汇、采用多级压裂技术等方法,从技术层面来提高油气田的产量。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方法分析

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方法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石油和天然气作为两大能源资源的重要支撑,一直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而在石油和天然气的开发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油气田的产量逐渐会出现下降,而为了维持油气田的产量,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增产技术方法。
本文将对油气田开发中后期的增产技术方法进行分析。
一、选井技术选井技术是指通过对原有油井的分析评价,加强对油层的认识,选取适当的生产井或注水井进行措施。
通过地震勘探和地质分析,找到潜在的油气层;通过建井设备和技术,实现对潜在油气层的开采。
在选井技术中,可以采用水平井、多层开采和多能油藏开发等技术方法。
水平井是指采用水平井作为生产井,通过水平井,可以实现对油气层更全面的开采;多层开采是指通过对多个油气层进行开采,有效地提高油气田的产量;多能油藏开发是指在油气田开发的过程中,将油气层分成多个层次进行开发,提高了油气田的开采效率。
二、注水技术注水技术是指在油气田开发中,通过向油层注入水来提高油气层的压力,从而提高油田的采收率。
在油气田的开发中,由于油气层的压力会逐渐降低,导致油田的产量下降,而通过注水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油气层的压力,增加油气的产量。
在注水技术中,主要有常规注水和调剖注水两种方法。
常规注水是指直接将普通水或者是处理过的水注入到油气层中,从而提高油气层的压力;而调剖注水是指通过注水前,先注入一定的调剖剂,改变油层的渗透性,从而提高油气的采收率。
三、提高采收率技术在油气田的开发中后期,为了提高油田的采收率,可以采用一系列的提高采收率技术。
可以使用油藏压裂技术,通过对油气层进行局部压裂,从而提高油气的产量;可以采用增黏剂驱替技术,通过加入增黏剂来提高油气的流动性,从而提高采收率;还可以使用CO2驱替技术,通过注入CO2气体来增加油气层的压力,从而提高采收率。
四、智能化提升技术智能化提升技术是指通过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对油气田进行智能化管理,从而提高油气田的产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油田增产技术措施
【摘要】我国新油田油藏类型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而老油田则越来越难挖潜,提高油田开发效益,高效开发边际油田,最大限度地提高油藏采收率,是石油业同行共同的目标。
在此,分析了目前国内外石油增产相关的水平井压裂技术原理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石油增产水平井压裂超声波
目前,我国70%的原油新增储量属于低渗透油藏,源于此,油田的开采方式和油井的生产动态展现出多样性和特殊性,水平井是应用于薄储层、低渗透、稠油油气藏以及小储量的边际油气藏等的最佳开发方式,经超声波处理的油层,相对渗透率、多孔介质渗透率、石油的流动能力得到提高,石油粘度和含水率降低。
水平井能够增大油藏的泄油面积,改变流体在油藏中的渗流机理和方式,大幅度提高单井产量.日前已广泛应用于整装、断块、边底水、稠油、低渗透、特殊岩性等油藏。
影响压裂水平井产能的影响因素有:测试时间,污染系数,裂缝穿透率,裂缝条数,井筒长度,裂缝角度和裂缝导流能力七大因素。
水平井开发低渗透油藏的关键是储层改造技术和工艺改进。
目前水平井压裂技术主要有限流法压裂和分段压裂。
1 限流分段压裂技术
限流压裂技术是在压裂过程中,当压裂液高速通过射孔孔眼进入储层时会产生孔眼摩阻且随泵注排量的增加而增大,带动井底压力的上升,当井底压力一旦超过多个压裂层段的破裂压力,即在每一
个层段上压开裂缝,它要求各个段破裂压力基本接近,可用孔眼摩阻来调节,大幅度地提高井底压力,进而迫使压裂液分流,一次性压开欲压裂的全部裂缝。
其区别于直井限流压裂的特点是施工控制井段长,规模大,施工井段为固液2相的变质量流;流量分配及裂缝形态受携砂液引起的炮眼侵蚀的影响很大;由于压裂液存在径向流区,增加了近井裂缝的复杂程度,产生附加摩阻,因此高浓度砂浆在其中流动风险很大。
结合史127-平1井、商75-平1井两口水平井油藏实际和方案要求,利用水平井限流法分段压裂原理和分析方法,优化了裂缝数量、间距、长度等,有效地提高了石油产量。
2 双封隔器上提多段压裂技术
双封压裂是通过分层压裂管柱来实现,通过封隔器和喷砂器将压裂目的层分开,以实现分层压裂。
压裂管柱按施工设计下入后,压裂前投入钢球,打压坐封,然后加压打掉一级滑套,压裂第一层。
第一层压完后,再投入球杆,待球杆落入球座后,加压打掉二级滑套,封闭第一层,压裂第二层。
压后待压力扩散后大排量返洗井,上提解封。
该技术具有分层改造目的性和可控性强、井筒隔离和压裂效果好等特点。
经过在中原油田现场实验证明,此方法施工安全方便,封隔效果好,可减少作业工序和压裂次数,节约成本,其风险性不高于其它压裂工艺技术,且针对性强,减少了压裂液的二次污染,对地层伤害小,比其它分层压裂工艺效果好,是改造ii、iii 类油层的主要手段。
但由于其施工周期长、封隔器反复坐封密封胶简易破裂、容易出现封隔器砂卡,解封困难,造成井下事故,需进
一步攻关。
3 多级加砂压裂技术
多级加砂压裂是指在压裂过程中低排量泵注前置液及一部分低粘混砂液,在近井裂缝内形成砂堤,然后瞬间提高泵注排量200~300l/min,同时在保证不发生砂堵的前提下,逐步提高砂比,直至施工结束。
此工艺能够有效地控制有底水边水的低渗储层油井的缝高,增加裂缝的延伸深度,最大限度的提高油井压后形成裂缝导流能力,从而提高油井产量。
4 水力喷射分段酸压技术
射水力喷射压裂酸化技术依靠水动力封隔实现分段酸压,井下工具简单、耐高温,成本较低,作业风险得到降低;水力喷射注酸可延长近井地带有效酸蚀距离,增强酸化效果。
此项技术在在塔里木油田轮古701-h1中首次应用,日产油达到125m3,同区块内轮古2-h1井采用的技术相比,产量提高明显。
现场试验表明,水力喷射酸压试验井最大作业垂深可达6400.53m,喷射酸量高达618m3,对深部水平井分段酸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5 连续管水力喷射压裂技术
高速射流进入已形成的射孔孔道内使孔内压力普遍高于井底环空压力;通过给环空加压,在井底压力低于破裂压力的情况下孔内压力达到高于地层破裂压力的水平,沿孔道压开地层;沿多个射孔压开的裂缝组合成一段完整大裂缝。
压裂液经作业管柱泵入,经喷嘴高速喷入射孔孔道内,极少进入井筒的其他部位;孔口高速射流
的抽吸作用,可进一步强化分隔效果。
借助射流的水力封隔作用,不需封隔器即可实现有效封隔,完成分段压裂。
连续管水力喷射压裂技术是集射孔、压裂、隔离于一体的新型增产措施,具有水力封隔作用,无须机械封隔即可实现分段、分层作业;作业周期短,作业效率高;即使井底环空压力低于破裂压力也能压开地层;裂缝方向相对易于控制。
随着工具及各项配套技术的发展,连续管水力喷射压裂技术将成为适合于不同油井的独特压裂技术。
6 超声波技术
超声波处理油层,提高了油井产油量和油层采收率,增加了水井注入量,并有效地降低了油井产液量、含水率和结蜡量,提升了石油的流动能力。
张巨河王徐庄油田使用大功率超声波解堵油井4口,并使其中的一口油井井累计增油1153t,增产效果显著。
体现了大功率超声波解堵工艺技术能量可控性强、工艺适应性好、施工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有效期长、风险小、穿透能力强,从而解堵增产效果好。
目前水平井分段压裂工艺技术方法主要有化学方法、机械方法和水力喷射等方法,比较而言,水力喷射方法可以实现自动封堵,施工风险小,可用于裸眼、筛管与套管等完井方式,一趟管柱可进行多段压裂,缩短施工周期,有利于降低储层伤害,在国外的水平井分段压裂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他分段压裂技术和工具均各有优缺点,需进一步改进与完善。
参考文献
[1] 吉旭慧.压裂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研究. 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04:99-100
[2] 任闽燕.水平井限流法分段压裂技术研究及应. 石油天然气学报,2011,33(3):120-122
[3] 郎学军,李兴应,刘通义,董国庆. 双封隔器分层压裂工艺技术研究与应用. 钻采工艺. 2004,27(3); 45-47
[4] 刘国强,刘峰刚,郭栋栋,陶涛. 多级加砂压裂工艺技术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辽宁化工,2010,39(9):939-941
[5] 杨战伟,胥云,程兴生,车明光. 水力喷射酸压技术在轮南碳酸盐岩水平井中的应用.钻采工艺,2011,35(1):49-51
[6] 李根生,盛茂,田守嶒,黄中伟,李元斌,袁学芳. 水平井水力喷射分段酸压技术. 石油勘探与开发,2012,39(1):100-104 [7] 贺会群,李相方,胡强法,朱峰. 连续管水力喷射压裂机理与试验研究.石油机械,2008,36(4):1-4
[8] 刘扬,狄鹏,等. 大功率超声波解堵工艺技术及其应用.河南石油,2006,20(2):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