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 (2)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习题及答案

第二节阴阳学说名解阴阳学说阴阳阴阳互根阴阳互用阴阳交感阴阳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自和阴阳平衡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单选1、?阴阳的最初的含义是?A、日月????B、动静????C、气候寒暖??????D、日光向背??E、水火2、阴阳的属性是?A、相对的????B、不变的??C、绝对的????D、量变的??????E、质变的3、下列阴和阳的概念中最确切的是A阴和阳是中国古代的两点论B阴和阳即是矛盾C阴和阳即是对立的事物D阴和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的属性E阴和阳说明相互关联着的事件4、用阴阳概括事物或现象的对立关系,二者之间必须是相互联系的。
此话是下列哪项的内涵?()?A阴阳的相关性?B?阴阳属性的规定性?C?阴阳的相对性?D阴阳的可分性E阴阳的对立性5、事物的阴阳属性随着时间、地点、及对立面的变更,则其属性也随之改变,是指阴阳的什么性质?A阴阳的相关性?B?阴阳的相对性?C阴阳属性的规定性??D阴阳的可分性E阴阳的普遍性6、在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是指阴阳的什么属性?A阴阳的相关性?B?阴阳的相对性?C阴阳属性的规定性??D阴阳的可分性E阴阳的普遍性7、昼夜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E后半夜8、昼夜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E后半夜9、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对立制约B.相互转化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以上都不是10、可用阴阳的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A.阳胜则阴病B.阳病治阴C.阴损及阳D.重阴必阳E.阳盛格阴11、“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相互转化?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相互消长D:阴阳对立制约?E:阴阳动态平衡?12、“阴在内,阳之守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交感??????B:阴阳互根?????C:阴阳对立?????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13、“热者寒之”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交感?????B:阴阳互根?????C:阴阳对立?????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14、“寒极生热”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交感?????B:阴阳对立?????C:阴阳互根?????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15、“阴中求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交感?????B:阴阳对立?????C:阴阳互根?????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16、“阴损及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交感?????B:阴阳对立?????C:阴阳互根?????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17、“阴阳离决,精神乃绝”是指:?A:阴阳平衡关系的破坏?B:阴阳对立关系的破坏C:阴阳互根关系的破坏?D:阴阳消长关系的破坏E:阴阳转化关系的破坏18、阴阳交感是指:A.阴阳二气是运动的B.阴阳二气的相互交通运动C.阴阳二气的和谐状态D.阴阳二气的对立19、可用阴阳转化来解释的是A阴盛则阳病B阴盛则寒C阳盛则热D热极生寒E阳虚阴盛20.以阴阳概括说明事物,下列属阳的是:A.青,白B.晦暗C.黄,赤D.呼吸微弱E.声音低怯21.以阴阳概括说明事物,下列属阴的是:A.黄,赤B.青,白C.鲜明D.呼吸有力E.声高气粗22.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补益正气B.补虚泻实C.清除邪气D.泻阴损阳E.调理阴阳23.古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旨在强调:A.阳气的重要性B.春夏重在保养阳气C.秋冬重在保养阴气D.保养阴气的重要性E.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24.阴阳偏胜形成:A.实证B.里证C.热证D.寒证E.表证25.”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A.表证B.虚热证C.里证D.实热证E.寒证26.阴邪盛而导致的寒实证,其治疗方法是:A.实者泻之B.虚者补之C.寒者热之D.热者寒之E.阴病治阳27.”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A.阳偏盛证B.阴偏盛证C.阴偏衰证D.阳偏衰证E.阴阳偏衰证28.”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A.阳偏盛证B.阳偏衰证C.阴偏盛证D.阴偏衰证E.阴阳偏衰证29.以阴阳失调来阐释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则是:A.阴阳偏盛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亡失E.阴阳格拒30.属于阳证范围的是:A.寒证B.表证C.里证D.虚证E.以上都不是31.属于阴证范围的是A.热证B.虚证C.实证D.表证E.以上都不是32.”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指的是:A.以寒泻阳B.以热袪阴C.以寒补阴D.以热补阳E.补阴助阳3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最适用于:A.阴盛则寒之证B.阳虚则寒之证C.阴盛伤阳之证D.阴损及阳之证E.以上都不是3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C.阴中求阴D.阳中求阴E.补阴扶阳35.在补阳时适当配以补阴药的治法,称为: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D.阳病治阴E.阴阳双补36.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D.阳病治阴E.平补阴阳37.”阳病治阴”的治则是针对下列何证:A.阳损及阴之证B.阳盛伤阴之证C.阳虚阴盛之证D.阳气暴脱之证E.阴虚阳亢之证38.”阴病治阳”的治疗原则适用干:A.阴胜阳虚B.阳盛阴虚C.阳虚阳亢D.阳虚阴盛E.阴阳两虚39.”热者寒之”的治法适用于:A.阳胜则热之证B.阴盛格阳之证C.阴阳两虚之证D.阴虚则热之证E.以上都不是.40属于阴的味是:A.酸B.辛C.甘D.淡E.以上都不是多选1、阳的属性有?A、兴奋????B、明亮????C、滋润????D、温煦????E、潜藏?2、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之间的平衡?A、是绝对的??B、是相对的???C、是等量的??D、是动态E、是永恒的3、以下事物具有阴阳联络的是:A.天B.夜C.水D.热E.火4、下述具有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是:A.上B.升C.火D.寒E.降5、阴阳的互根互用旨在说明:A.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B.阴和阳具有各自的独立性C.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独立存在D.阴阳二气是有相互感应的E.每一方都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伴6、以下具有互根关系的是:A.地B.上C.寒D.热E.降7、标志阴阳相对性的事物是:A.前半夜B.白昼C.黑夜D.上午E.后半夜8、下述哪两种情况属于阴阳转化现象:A.阴虚内热B阳虚外寒C.寒极生热D.热极生寒E.阳胜则热9、下述哪两种治疗原则适用于阴阳偏胜偏衰病变:A.热者寒之B.寒者热之C.滋阴补阳D.实者泻之E.虚者补之10、阴阳消长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稳定的D无条件的E有条件的11、用阴阳互根互用原理来解释的有A.阳中求阴B.阴损及阳C.阳病治阴D.阳胜则阴病E.气虚导致血虚12、.属阴阳制约原理的治法是:A.阴阳双补B.阳病治阴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寒者热之13、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A.阳制约阴B.阴根于阳C.阴消则阳长D.阴阳中复有阴阳E.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14、阴阳偏胜的治疗方法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泻阴补阳D.阴病治阳E.阳病治阴15、阴阳偏哀的治疗方法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补阴泻阳D.阳病治阴E.阴病治阳16、症见寒象的病人,其病机当是:A.阳虚B.阴虚C.阳胜D.阴胜E.阴阳俱哀17、发热的病人,其病机当是:A.阳虚B.阴胜C.阴虚D.阴胜E.阴阳俱胜18.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是:A.补其不足B.虚则补之C.损其有余D.实者泻之E.损者益之19、根据阴阳互根原理确定的治疗方法是:A.阳病治阴B.阴病治阳C.泻阳益阴D.阳中求阴E.阴中求阳20.阴阳学说指疾病的诊断,是指:A.腹胀,便溏、烦燥易怒,为肝病犯脾B.色泽鲜明属阳,色泽晦暗属阴C.数脉为阳,迟脉为阴D.面见赤色,脉象洪,可诊断为心火盛E.面见青色,与肝病有关填空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阴阳的属性与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_______,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___________.3、根据阴阳的属性与可分性,五脏属______,六腑属__________.其中脾为________,肝为_______,肾为_________.4、(素问。
李德新中医基础理论讲稿75讲实录-第08讲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

第08 讲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同学们好,我们现在开始上课。
上一节我们讲了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讲了两个问题,第一、讲阴阳对立;二、阴阳互根。
阴阳对立是指阴与阳之间的相互斗争和相互排斥,而阴阳互根是指阴阳之间相互依存,互为根据。
阴阳对立它的意义在于使我们认识事物的时候都能够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去分析认识事物。
阴阳互根在于让我们去认识分析事物的时候,能够从普遍联系的观点去分析事物。
两者统一起来,体现了一分为二、合二而一、对立又统一这样一个最基本的观点。
接下来我们讲阴阳学说基本内容的第三点,叫阴阳消长。
消长是指增减、盛衰、进退的意思。
所谓阴阳消长,是指阴阳之间的增减、盛衰、进退的变化。
阴阳消长的规律是什么呢是阳消阴长,阴消阳长,就是阴与阳之间彼此消长。
比如,在自然界,一年四季有阴阳变化的节律。
冬至,阳气微上,阴气微下。
到了夏至,阴气微上,阳气微下。
春夏期间,阳多而阴少。
秋冬,阴多而阳少。
这四季的更迭、变化就反映出来阴阳消长的变化规律。
就是阴与阳之间在不断地进行增进、进退和发生盛衰的变化。
阴阳消长反映了事物的数量的变化。
自然界是如此,不仅是四季,那么昼夜也是如此。
比如子时和午时,从子时到午时是阴消阳长;从午时到子时是阳消阴长。
那么就是一天,一昼一夜,二十四小时体现了阴阳,昼为阳,夜为阴,它们不断地进行着阴阳消长的变化。
就人体而言,也符合这样一个规律,人体阴阳消长的节律,有四时的阴阳,有昼夜的阴阳,它的阴阳变化要与昼夜四时的阴阳相一致。
也就是说,阴阳消长这样一个规律,自然界事物之间、阴阳之间存在着彼此消长这样一个规律,那么人体也存在着这样一个消长的规律。
中医的阴阳学说,就是用阴阳消长的观点来阐述人与天地之间阴阳消长的规律,来阐明生命运动的变化。
接下来我们讲一讲阴阳消长的意义。
一、中医学用阴阳消长的观点来说明生命的运动,说明健康和疾病的问题。
阴阳的消和长体现了中医学这个动态的观点,阴和阳它不是绝对的,它是运动的,出现了消和长这种规律。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 的基本内 容
第二节 阴阳学说
16
一
阴阳的概 念与归类
二
阴阳学说 的基本内 容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阴阳 交感
阴阳 对立
阴阳 互根
阴阳 消长
阴阳 转化
阴阳 自和
第二节 阴阳学说
17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一)阴阳交感
一
阴阳的概 念与归类
阴阳交感: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 阴阳交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阴阳交感是在阴阳二气运动的过程中进行的。
阴阳的最初涵义:向日为阳,背日为阴。 引申为天地、上下、明暗、寒热、动静等。
二
阴阳学说 的基本内 容
《说文解字》: “阴,暗也。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
第二节 阴阳学说
5
一
阴阳的概 念与归类
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学说作为哲学思想逐渐形成
《国语·周语》:“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 《道德经》:“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易传·系辞上》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
二
阴阳学说 的基本内 容
第二节
一 阴阳的概 念与归类
二 阴阳学说 的基本内 容
阴阳学说
18
(二)阴阳对立
阴阳对立: 指阴阳“一分为二”,即对待、相反的关系,是事物或
现象固有的属性。
对待相反—阴阳的基本属性。
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寒与热。
对立制约—阴阳的相互抑制
如,水能灭火,动静相制等。
阴阳的概 念与归类
二
阴阳学说 的基本内 容
人体发生疾病:阴阳失调 ➢“制约太过”阴↑→阳↓ 阴胜则阳病
中医基础理论2

第一节 阴阳学说
4.阴阳偏衰:属于阴或阳任何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变。 阳偏衰:阳虚则寒
概念:机体阳气虚损,阳虚不能制约阴,阴相对偏亢而 出现寒证。
特点:阳虚则寒——虚寒证
形成原因:先天不足
后天失养-饮食失节 过劳久病失养 临床表现:面色恍白,畏寒肢冷,溲清便溏
第一节 阴阳学说
阴偏衰:阴虚则热 概念:机体阴液不足,阴虚不能制约阳,阳相对偏亢 而出现热证。 特点:阴虚则热——虚热证 形成原因:热病后期伤阴 五志化火伤阴 久病 临床表现:低热,五心烦热,颧红,盗汗,舌红少苔, 脉细数
(2)阴阳偏衰的治则治法 虚则补之,补其不足。
“阳病治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用补阴的方法治疗阴虚出现的虚热证。 (左归丸,六味地黄丸) “阴病治阳”(“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用补阳的方法治疗阳虚出现的虚寒证。(右归丸,金匮肾气丸)
第一节 阴阳学说
左归丸,滋肾补阴。用于真阴不足,腰酸膝软,盗汗, 神疲口燥。 熟地黄、菟丝子、牛膝、龟板胶、鹿角胶、山药、山茱 萸、枸杞子。 右归丸,温补肾阳,填精止遗。用于肾阳不足,命门火 衰,腰膝酸冷,精神不振,怯寒畏冷,阳痿遗精,大便 溏薄,尿频而清。 熟地黄、附子(炮附片)、肉桂、山药、山茱萸(酒炙)、菟 丝子、鹿角胶、枸杞子、当归、杜仲(盐炒)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 阴之使也。”
第一节 阴阳学说
(三)阴阳的消长平衡 阴和阳经常处于“阳消阴长”、“阴消阳长”的运动变 化之中,以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例如:四季气温变化
冬
夏
春
秋
夏:阴消阳长
冬:阳消阴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习题及答案

第二节阴阳学说名解阴阳学说阴阳阴阳互根阴阳互用阴阳交感阴阳互藏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自和阴阳平衡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单选1、阴阳的最初的含义是A、日月B、动静C、气候寒暖D、日光向背E、水火2、阴阳的属性是A、相对的B、不变的C、绝对的D、量变的E、质变的3、下列阴和阳的概念中最确切的是A阴和阳是中国古代的两点论B阴和阳即是矛盾C阴和阳即是对立的事物D阴和阳代表对立又相互关联的属性E阴和阳说明相互关联着的事件4、用阴阳概括事物或现象的对立关系,二者之间必须是相互联系的;此话是下列哪项的内涵A阴阳的相关性B阴阳属性的规定性C阴阳的相对性D阴阳的可分性E阴阳的对立性5、事物的阴阳属性随着时间、地点、及对立面的变更,则其属性也随之改变,是指阴阳的什么性质A阴阳的相关性B阴阳的相对性C阴阳属性的规定性D阴阳的可分性E阴阳的普遍性6、在阴或阳的任何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是指阴阳的什么属性A阴阳的相关性B阴阳的相对性C阴阳属性的规定性D阴阳的可分性E阴阳的普遍性7、昼夜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E后半夜8、昼夜之中,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A上午B中午C下午D前半夜E后半夜9、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所说明的阴阳关系是:A.对立制约B.相互转化C.互根互用D.消长平衡E.以上都不是10、可用阴阳的互根互用来解释的是:A.阳胜则阴病B.阳病治阴C.阴损及阳D.重阴必阳E.阳盛格阴11、“阴则能制阳矣,静则能制动矣”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相互转化B:阴阳互根互用C:阴阳相互消长D:阴阳对立制约E:阴阳动态平衡12、“阴在内,阳之守也”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交感B:阴阳互根C:阴阳对立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13、“热者寒之”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交感B:阴阳互根C:阴阳对立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14、“寒极生热”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交感B:阴阳对立C:阴阳互根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15、“阴中求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交感B:阴阳对立C:阴阳互根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16、“阴损及阳”说明了阴阳之间的何种关系:A:阴阳交感B:阴阳对立C:阴阳互根D:阴阳消长E:阴阳转化17、“阴阳离决,精神乃绝”是指:A:阴阳平衡关系的破坏B:阴阳对立关系的破坏C:阴阳互根关系的破坏D:阴阳消长关系的破坏E:阴阳转化关系的破坏18、阴阳交感是指:A.阴阳二气是运动的B.阴阳二气的相互交通运动C.阴阳二气的和谐状态D.阴阳二气的对立19、可用阴阳转化来解释的是A阴盛则阳病B阴盛则寒C阳盛则热D热极生寒E阳虚阴盛20.以阴阳概括说明事物,下列属阳的是:A.青,白B.晦暗C.黄,赤D.呼吸微弱E.声音低怯21.以阴阳概括说明事物,下列属阴的是:A.黄,赤B.青,白C.鲜明D.呼吸有力E.声高气粗22.防治疾病的基本原则是:A.补益正气B.补虚泻实C.清除邪气D.泻阴损阳E.调理阴阳23.古人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旨在强调:A.阳气的重要性B.春夏重在保养阳气C.秋冬重在保养阴气D.保养阴气的重要性E.调养四时阴阳的重要性24.阴阳偏胜形成:A.实证B.里证C.热证D.寒证E.表证25.”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主要适用于:A.表证B.虚热证C.里证D.实热证E.寒证26.阴邪盛而导致的寒实证,其治疗方法是:A.实者泻之B.虚者补之C.寒者热之D.热者寒之E.阴病治阳27.”阳病治阴”的方法适用于:A.阳偏盛证B.阴偏盛证C.阴偏衰证D.阳偏衰证E.阴阳偏衰证28.”阴病治阳”的方法适用于:A.阳偏盛证B.阳偏衰证C.阴偏盛证D.阴偏衰证E.阴阳偏衰证29.以阴阳失调来阐释真寒假热,真热假寒则是:A.阴阳偏盛B.阴阳偏衰C.阴阳互损D.阴阳亡失E.阴阳格拒30.属于阳证范围的是:A.寒证B.表证C.里证D.虚证E.以上都不是31.属于阴证范围的是A.热证B.虚证C.实证D.表证E.以上都不是32.”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指的是:A.以寒泻阳B.以热袪阴C.以寒补阴D.以热补阳E.补阴助阳33.”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最适用于:A.阴盛则寒之证B.阳虚则寒之证C.阴盛伤阳之证D.阴损及阳之证E.以上都不是34.”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指:A.阴病治阳B.阳病治阴C.阴中求阴D.阳中求阴E.补阴扶阳35.在补阳时适当配以补阴药的治法,称为: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D.阳病治阴E.阴阳双补36.以补阴药为主,适当配伍补阳药的治疗方法属于:A.阴中求阳B.阳中求阴C.阴病治阳D.阳病治阴E.平补阴阳37.”阳病治阴”的治则是针对下列何证:A.阳损及阴之证B.阳盛伤阴之证C.阳虚阴盛之证D.阳气暴脱之证E.阴虚阳亢之证38.”阴病治阳”的治疗原则适用干:A.阴胜阳虚B.阳盛阴虚C.阳虚阳亢D.阳虚阴盛E.阴阳两虚39.”热者寒之”的治法适用于:A.阳胜则热之证B.阴盛格阳之证C.阴阳两虚之证D.阴虚则热之证E.以上都不是.40属于阴的味是:A.酸B.辛C.甘D.淡E.以上都不是多选1、阳的属性有A、兴奋B、明亮C、滋润D、温煦E、潜藏2、阴阳学说认为,阴和阳之间的平衡A、是绝对的B、是相对的C、是等量的D、是动态E、是永恒的3、以下事物具有阴阳联络的是:A.天B.夜C.水D.热E.火4、下述具有阴阳对立制约关系的是:A.上B.升C.火D.寒E.降5、阴阳的互根互用旨在说明:A.阴和阳是对立统一的B.阴和阳具有各自的独立性C.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独立存在D.阴阳二气是有相互感应的E.每一方都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伴6、以下具有互根关系的是:A.地B.上C.寒D.热E.降7、标志阴阳相对性的事物是:A.前半夜B.白昼C.黑夜D.上午E.后半夜8、下述哪两种情况属于阴阳转化现象:A.阴虚内热B阳虚外寒C.寒极生热D.热极生寒E.阳胜则热9、下述哪两种治疗原则适用于阴阳偏胜偏衰病变:A.热者寒之B.寒者热之C.滋阴补阳D.实者泻之E.虚者补之10、阴阳消长是A绝对的B相对的C稳定的D无条件的E有条件的11、用阴阳互根互用原理来解释的有A.阳中求阴B.阴损及阳C.阳病治阴D.阳胜则阴病E.气虚导致血虚12、.属阴阳制约原理的治法是:A.阴阳双补B.阳病治阴C.阳中求阴D.阴中求阳E.寒者热之13、阴阳的相对性表现在:A.阳制约阴B.阴根于阳C.阴消则阳长D.阴阳中复有阴阳E.阴阳双方是通过比较而分阴阳的14、阴阳偏胜的治疗方法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泻阴补阳D.阴病治阳E.阳病治阴15、阴阳偏哀的治疗方法是:A.寒者热之B.热者寒之C.补阴泻阳D.阳病治阴E.阴病治阳16、症见寒象的病人,其病机当是:A.阳虚B.阴虚C.阳胜D.阴胜E.阴阳俱哀17、发热的病人,其病机当是:A.阳虚B.阴胜C.阴虚D.阴胜E.阴阳俱胜18.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是:A.补其不足B.虚则补之C.损其有余D.实者泻之E.损者益之19、根据阴阳互根原理确定的治疗方法是:A.阳病治阴B.阴病治阳C.泻阳益阴D.阳中求阴E.阴中求阳20.阴阳学说指疾病的诊断,是指:A.腹胀,便溏、烦燥易怒,为肝病犯脾B.色泽鲜明属阳,色泽晦暗属阴C.数脉为阳,迟脉为阴D.面见赤色,脉象洪,可诊断为心火盛E.面见青色,与肝病有关填空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阴阳的属性与可分性,一日之中属于阴中之阳的时间是_______,属于阳中之阴的时间是___________.3、根据阴阳的属性与可分性,五脏属______,六腑属__________.其中脾为________,肝为_______,肾为_________.4、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提出:”阴在内_______,阳在外”________.5、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应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6、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应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7、阴阳消长可概括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种类型.8、确定人体脏腑组织的阴阳属性,大体有两方而,一是________,二是_________.9、清阳_______,浊阴_______;清阳外发______,浊阴内走_______.10、阳邪盛而导致的实热证,则用_______的治则,阴邪盛而导致的寒实证,则用_______的治则.11、阳病治阴的疗法适用于__________证;阴病治阳的疗法适用于__________证.12、阴阳偏胜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阴阳偏哀的治疗原则是________.13清泄阳热之邪的药物,一般属于________性,驱除阴寒之邪的药物,一般属于________性.14、“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法适应于_______证,黄帝内经称为”________”;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适应于_______证,黄帝内经称为”_____________”. 简答1、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2、阴阳转化的内在根据是什么3、为什么说事物的阴阳属性具有相对性4、发生阴阳转化的条伴是什么5、阳病治阴与阳中求阴有何不同6、阴阳学说用于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论述1.什么是阴阳学说如何用于疾病治疗2.阳盛、阴盛、阳虚、阴虚的病机特点如何答案单选1-20DADABDECCCDBCECCCEDC21-40BEEADCCBEBBCBBABEDAA多选1-10ABDBCDECEBECECDBCCDDEAD11-20ABEBEDEABDEADABCDDEBC填空1对立制约;互根互用;阴阳消长;阴阳转化;阴阳交感与互藏;阴阳自和与平衡2.后半夜;下午3.阴;阳;阴中之至阴;阳中之阳;阴中之阴4.阳之守也;阴之使也5.损其有余;实者泻之6.补其不足;虚者补之7.此长彼消;此消彼长;此消彼亦消长;此长彼亦长8.依据解剖大体部位;依据其生理活动相对属性9上升;下降;腠理;五脏10热者寒之;寒者热之11虚热;虚寒12实者泻之;虚者补之13寒凉;温热14虚寒;阴病治阳;虚热;阳病治阴。
2中医基础理论阴阳

切诊
以脉位分,寸为阳,尺为阴。 以脉动过程分,至(起)者为阳,去 (伏)者为阴。 以至数分,数者为阳,迟者为阴。 以形态分,浮大洪滑为阳,沉小细涩 为阴。
2、证候分阴阳
八纲中以阴阳为总纲,表、实、热属阳; 里、虚、寒属阴。
“阳胜则热”是指阳偏胜会引起热 象。由于阳主热、主动,所以阳盛则 热。临床可见发热、面赤、心烦等。
“阳胜则阴病”,是指阳胜会损 伤阴液,引起阴的不足。由于阴阳之 间存在着对立制约的关系,阳盛制阴 太过,引起阴的损伤,出现口渴、尿 少、尿赤等。
阴偏胜是阴超过正常水平引起的病 理变化。
阴偏胜的病理变化是“阴胜则寒” 和“阴胜则阳病”。
应用
解释自然现象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气上 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 气。”王冰注:“阴凝上结,则合以成 云;阳散下流,则注而为雨。雨从云以 施化,故言雨出地;云凭气以交合,故 言云出天。天地之理且然,人身清浊亦 如是也。”
解释人体 生理:气血关系;兴奋与抑制关系。 病理:
阴阳互损,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背腹分阴阳:背属阳,腹属阴。
脏腑分阴阳: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为阴; 六腑传化物而不藏,为阳。
五脏分阴阳:心、肺居于上(胸腔)属 阳,肝、脾、肾位于下(腹腔)属阴。
(二)说明生理功能
《素问·生气通天论》:“阴平阳秘, 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三)说明病理变化
▪ 1、说明疾病发生 ▪ 2、病因分阴阳 ▪ 3、概括说明疾病的病理变化
(3)阴阳转化
病证的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 发生转化,阳证可以转化为阴证,阴证 可以转化为阳证。
中医基础理论

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
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
手足阳经 手三阳经足三源自经五、病因(一、)概念
1.含义:凡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是病因。 2.分类:六淫
疠气 七情内伤
饮食失宜 病理产物等
(一)风邪
(一)六淫
1.含义:凡致病中具有善动不居、轻扬开泄等特性的外邪,称为风邪。
2.致病特点:
1.含义: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偏胜或机能亢奋,代 谢活动亢进,机体反应性增强,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 临床特点:热、动、燥 病机趋向:“阳胜则阴病”
(二)阴偏盛
1.含义: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偏胜,机能障碍 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病理性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
临床特点:寒、静、湿 病机趋向: “阴胜则阳病”
气机阻滞 运行不畅
不通则痛—疼痛(胀、窜、攻痛) 气塞不行—胀闷(气行则舒)
体质壮实,精神亢奋,壮热烦躁,疼痛拒按,二便不通,脉
表现
实有力等。
精气夺则虚 含义 主要指正气不足,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
精、气、血、津液亏少和功能衰弱以及脏腑经络功能减退,使机体抗病
特点
能力低下,正邪斗争不剧烈的一系列虚弱、不足的证候。
形成 先天禀赋不足、病后亏虚、多种慢性病耗损、邪气损害等。
(二)十二经脉
1.走向
头 手三阳经
胸
手三阴经
手 足三阳经
腹
足三阴经
足
《灵枢.逆顺肥瘦篇》:“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二)十二经脉
2.组成
手足阴经 手三阴经
足三阴经
中医基础理论——阴阳学说

2、表现: (1)重阳必阴,热极生寒。
(2)重阴必阳,寒极生热。
小结:交感是事物发生发展的前提,互藏是交感 的动力根源,亦是消长转化的内在根据 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是阴阳之间最普遍 的规律(对立统一),说明了事物之间相反相成 的最基本关系。 消长转化是阴阳运动的形式,是在阴阳对 立制约、互根互用的基础上表现出来的由量变到质 变的过程。 阴阳的动态平衡是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 根互用及消长转化来维系的。
制约太过
阴盛则阳病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无力抑制另一 方而致其相对偏盛,称为“制约不及” 阳虚则阴盛 制约不及
阴虚则阳亢 阴虚---手足心热, 五心烦热
阳虚---畏寒怕冷
(二)阴阳互根互用:
1、涵义: 阴阳互根,比如:上下,寒热。
阴阳互用,比如:气血。
2、应用: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互根互用关系,广泛地 用来阐释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和人体的生命活动。 (1)自然界:云雨的转化。 天气―云
(2)医学中严格规定的“阴”和“阳”:
本体阳:是指对人体具有温煦、推动、兴奋、气
化等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
本体阴:是指对人体具有滋养、濡润、抑制、凝
聚等作用的物质及其功能。
(四)事物、现象阴阴属性的划分 阳 阴 运动的 静止的 外向的 内守的 温热的 寒冷的 无形的 有型的 兴奋的 抑制的 明亮的 晦暗的 上升的 下降的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阴阳及阴阳学说的概念 二、阴阳概念的形成 三、阴阳的特性 四、阴阳的关系 五、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一、阴阳及阴阳学说的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 对立双方的概括
《黄帝内经》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 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
27
(2)皆消皆长的异常 此消彼亦消 一方过消而致另一方亦消,而形
成阴阳的互损。实为阴阳互根互用关系的的失调。表 现为阴阳的互损,即阴损及阳,阳损及阴。
ppt课件
减而另一方亦消减的皆消皆长的消长变化。前者称为阴随
阳长或阳随阴长,后者称为ppt课阴件随阳消或阳随阴消。
26
3、阴阳互为消长的异常 体现为对立制约的异常
(1)阴阳互为消长的异常(制约太过)
①此长彼消 阴或阳的一方涨太过,从而出现对另 一方过度的制约,形成阴阳的偏盛。(彼消为绝对的 消)。表现为“阳胜则阴病”、“阴盛则阳病”。
11
阳偏胜病机示意图
ppt课件12ຫໍສະໝຸດ 阴偏胜病机示意图ppt课件
13
制约不及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虚弱, 无力抑制另一方而致其相对偏盛,称为 “制约不及”。
阴↓→阳↑,阴虚则阳亢(相对);
阳↓→阴↑,阳虚则阴盛(相对)。
ppt课件
14
阴偏衰病机示意图
ppt课件
15
阳偏衰病机示意图
ppt课件
16
(二)阴阳互根互用
(三)阴阳交感与互藏
(四)阴阳消长
(五)阴阳转化
(六)阴阳自和与平衡
ppt课件
8
(一)阴阳的对立制约
1、阴阳对立的概念 是指阴阳所概括的事物和现 象都具有相互对立、相反的性质。是阴阳之间最基 本的关系。
2、阴阳制约的概念及形成
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
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4、转化的形式及表现
渐变:新质的逐渐累积,旧质的逐渐衰减。如一年 四季之中的寒暑交替。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
4、阴阳的基本概念
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 方属性的概括
对阴阳概念的理解
(1)关联性 (2)普遍性 (3)局限性 (4)对立性
(5)抽象性
ppt课件
5
二、事物的阴阳属性
1、阴阳的特性 阳的特性:运动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 形的、明亮的、兴奋 阴的特性: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 有形的、晦暗的、抑制 2、事物阴阳属性的划分
2、转化与消长、互根的关系 (1) 阴阳双方的消长运动发展到一定阶段,事物内部阴 与阳的比例出现了颠倒,则该事物的属性即发生转化,所以 说转化是消长的结果。
(2)阴阳互根互藏,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使阴阳双方 都倚伏着向其对立面转化的因素。
ppt课件
30
3、阴阳转化的条件
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 “物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
(二)互根互用
1、阴阳互根,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依存、互 为根本的关系,即阴和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 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相对的另一方的存 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
2、阴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具有相互资生、促 进和助长的关系。如精与气、兴奋与抑制等。
ppt课件
17
3、互根互用关系失常
1.阴损及阳
ppt课件
25
2、阴阳消长的形式(2类8种)
(1)阴阳互为消长:在阴阳双方彼此对立制约的过程中,
阴与阳之间可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消减,或某一方消 减而另一方增长的互为消长的变化。前者称为阳长阴消或 阴长阳消,后者称为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
(2) 阴阳皆消皆长:在阴阳双方互根互用的过程中,阴与
阳之间又会出现某一方增长而另一方亦增长,或某一方消
ppt课件
9
阴阳制约的形成
1、阴阳双方性质相反,一方对另一方起到制约作用 2、阴阳的制约,是通过阴阳的消长实现的
ppt课件
10
3、阴阳对立制约关系失常
制约太过 阴阳双方中的一方过于亢盛, 则过度制约另一方而致其不足,称为“制约 太过”。
阴↑→阳↓,阴胜则阳病; 阳↑→阴↓,阳胜则阴病。
ppt课件
阴阳学说
ppt课件
1
一、阴阳的概念
(一)阴阳的基本概念 1、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 2、阴阳学说的形成和发展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 教师的教鞭
•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 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ppt课件
6
3、事物阴阳属性划分的特点
(1)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 属阴或属阳的不 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
(2)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 若该事物的总体 属性未变,或比较的对象或层次未变,它的阴阳 属性是固定不变的。
阴阳属性互相转化 阴阳之中复有阴阳 比较对象不同
ppt课件
7
三、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阴阳对立制约
2.阳损及阴 阴虚
化生
ppt课件
阴阳两虚
阳虚
18
阴阳互损病机示意图
ppt课件
19
阴阳离绝
阴亡
阳散越
亡阳
阳亡
阴耗竭
亡阴
ppt课件
阴阳离决 精气乃绝
20
(三)阴阳的交感与互藏
1、 阴阳交感
(1)概念 是指阴阳二气在运动中相互 感应而交合,亦即相互发生作用。阴阳交感 是宇宙万物赖以生成和变化的根源。
28
4、消长的结果及意义
消长必须在一定的限度内进行,反映了事物之
间的对立制约及互根互用关系的协调平衡,在自然
界表现为气候的正常变化,在人体表现为生命过程
的协调有序。反之,则异常。
ppt课件
29
(五)阴阳的转化
1、概念 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 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阴的事物,属阴的 事物可以转化为属阳的事物。
属阳的事物含有阴
性成分,属阴的事
物也寓有属阳的成 分。
ppt课件
23
(2)阴阳互藏的作用和意义
是划分事物阴阳属性的依据 是阴阳双方交感合和的动力根源 是互根互用的基础
是阴阳消长与转化的内在根据
ppt课件
24
(四)阴阳消长 1、概念 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
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 之中。阴阳双方在彼此消长的运动过程中保 持着动态平衡。
(2)交感发生的原因
阴阳交感是在阴阳二气运动的过程中达
到和谐状态进行的。ppt课件
21
(3)交感的意义
是生命产生的基本条件 是万物化生的根由和动力
ppt课件
22
2、阴阳互藏
(1)概念 相互 对立的阴阳双方中 的任何一方都包含 着另一方,即阴中 有阳,阳中有阴。
宇宙中的任何事
物都含有阴与阳两
种属性不同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