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凝集法)

合集下载

血小板临床输注

血小板临床输注
免疫复合物机制:药物与抗体结合形成免疫复合物, 与血小板上的Fc受体结合,介导血 小板的破坏。
半抗原机制:药物小分子与血小板膜蛋白结合,形成 新的抗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从 而破坏血小板。
怀疑患者因应用药物而导致血小板减少症时,应准备相 应的药物。如果为液体剂型,可以直接使用。如果为固体剂 型,需要将其破碎、溶解于蒸馏水中。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
• 实验数据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
• 实验结果
血小板抗体检测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

区分HLA、HPA抗体
理 组
二磷酸氯喹可以破坏血小板膜上HLA抗原。
包被血小板后,处理组板条中加入2滴二磷酸氯喹;对照组 板条加入2滴生理盐水,37℃水浴30分钟,洗板三次,然后继续 检测
未处理孔 阳性 阳性 阳性 阴性 阴性
处理孔 阴性 阳性 弱阳性 阴性 阳性
抗体类型 HLA抗体 HPA抗体 HLA抗体(+ HPA抗体) 无相关抗体 重新实验,查明原因
PN
氯喹处理组 盐水对照组
邓晶、夏文杰、叶欣、徐秀章、邵媛、陈扬凯、丁浩强、罗广平、王嘉励(广州血 液中心临床
输血研究所)热带医学杂志 2012年11月第12卷第11期 • 文中观点:
通过收集22例临床上确诊为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IT)的患儿为研究对象, 采用 ELISA 方法检测患儿及其父母的血小板相关抗体,应用 PCR-SSP法对患儿及父 母进行 HLA及HPA基因分型,根据相应的抗原进行抗体特异性分析。结果22例NIT患 儿中,14 例是由于同种免疫性因素引起的,其中 27.3%(6例)由 HLA抗体引起 ,13.6%(3例)由HPA抗体引起,22.7%(5例)由HLA+HPA 抗体引起 ;9.1%(2 例)由于被动免疫性因素引起;27.3%(6例 )由自身抗体引起 。其中,同种免疫性 抗体以抗 HLA-A2、19,抗-B40 及抗 HPA-3a多见。 • 结论: 在新生儿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主要以父母血小板血型不合引起 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为主,临床产前诊断预防和产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血清抗体(固相凝集法)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血清抗体(固相凝集法)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血清抗体(固相凝集法)检测标准操作规程1. 引言血清抗体(固相凝集法)检测是一种常用的免疫学检测方法,用于检测体内是否存在特定病原微生物抗体。

本文档旨在规范血清抗体(固相凝集法)检测的操作流程,确保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实验材料- 试剂:包括抗原和抗人免疫球蛋白球(用于制备抗人血清)。

- 血清样本:待检测的血清样本。

- 试验器材:包括试管、酶标板、孵育箱、离心机等。

3. 实验步骤3.1 血清样本的准备1. 将待检测的血清样本离心10分钟,取清晰的上清液进行检测。

2. 将血清样本标记好编号,并在记录表上记录相应信息。

3.2 抗原制备1. 根据需要的抗原种类和浓度,制备抗原溶液。

2. 将制备好的抗原标注好名称、浓度和保存日期,并储存在冰箱中。

3.3 反应系统的制备1. 将所需的抗原溶液和血清样本放在冰箱中保持冷藏状态。

2. 提前准备好所需的试管、酶标板等实验器材。

3.4 实验操作1. 取出冷藏的抗原溶液和血清样本,放在室温下预热10分钟。

2. 将抗原溶液、血清样本和洗涤缓冲液按照比例加入酶标板中,轻轻摇晃使其充分混合。

3. 孵育酶标板在孵育箱中,温度设定为37℃,时间为45分钟。

4. 定时结束后,将孵育完的酶标板放在离心机中,离心5分钟,倒掉上清液。

5. 加入洗涤缓冲液,轻轻拍打酶标板底部以去除未结合的物质,倒掉上清液。

6. 重复洗涤步骤3次后,倒掉上清液,轻轻用纸巾吸干酶标板底部的液体。

7. 加入显色液,孵育酶标板在孵育箱中,温度设定为37℃,时间为30分钟。

8. 定时结束后,加入终止液,停止显色反应。

9. 使用酶标仪读取吸光度,记录各孔的OD值。

4. 数据处理与结果判读1. 根据各孔的OD值计算平均OD值和标准差。

2. 利用设定的标准曲线,计算待测样本的抗体浓度。

3. 根据抗体浓度和设定的标准,判读样本的阳性与阴性结论。

4. 记录数据并生成报告。

5. 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时需戴上实验手套,严禁食用。

固相凝集法血小板配合实验在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应用

固相凝集法血小板配合实验在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中的应用

15 配型结果的判断 .
按试剂使用说明书进行结果判断。
1 6 血 小 板 供 者 的 选 择 所 有 患 者 均 连 续 多 次 进行 血小 板 配 .
均 输注次数为 5 ( ~1 次 3 o次 ) 且 血 小 板 抗 体 筛 选 为 阳 性 , , 临 床 排 除 了 感 脾 DI
输 注 无 效 且 血 小 板 抗 体 筛选 阳性 的 惠 者 , 用 固相 凝 集 法进 行 多次 血 小 板 配 合 实 验 , 到 配 型 相 合 的 供 者 血 小 板 输 给 患 者 , 采 找 比较 血 小板 配合 实 验 前 后 的 平 均 血 小板 输 注 间 隔期 和 平 均 每 次 血 小板 的输 入 量 。结 果 血 小板 配 合 实验 前 的血 小板 平 均 输 注 间隔 期 为 5 d 平 均 每 次输 注 量 为 1 8个 治 疗 量 ; , . 配合 实验 后 的 血 小板 平 均 输 注 间 隔 期 为 8d 平 均 每 次 输 注 量 为 1 0个 治 疗 量 , 合 实验 , . 配
要 的临床应用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 王辰 . 血 栓 栓 塞 症 的 诊 断 与 治 疗 指 南 [] 1 肺 J .中华 结 核 和 呼 吸 杂
志 , 0 , 4( : 5 - 6 . 2 0l 2 5) 2 9 2 4
陈 汪锋 冠 血 [3 陈 秀 花 , 芳建 , 平 . 心 病 患 者 超 敏 C 反 应 蛋 白 、 脂 和 胆 6 红 素 检 测指 标 分析 [ ] 中 国基 层 医 药 ,0 9 1 ( ) 16 . J. 2 0 ,6 9 :60
前 后 两者 的 差 异 均 具 有 统 计 学意 义 ( P< o 0 ) . 5 。结 论 固 相 凝 集 法 血 小 板 配 合 实验 可 提 高血 小板 输 注 的 效 率 , 决 免 疫 性 血 小 解

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固相凝集法)使用操作说明

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固相凝集法)使用操作说明

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固相凝集法)使用操作方法1、平衡室温取出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固相凝集法)、血小板抗体检测用指示红细胞(固相凝集法)、血小板抗体筛检细胞(冻干粉)放在室温中平衡至室温。

2、检测样本准备将血浆(血清)3000转离心5-10分钟。

3、配制浓缩洗涤液将浓缩洗涤液以1:24比例与蒸馏水混合(满瓶20ML浓缩洗涤液兑480ML蒸馏水)。

4、配制血小板抗体筛检细胞(冻干粉)将冻干粉依比例与生理盐水混合(冻干粉0.5ML与0.5ML生理盐水混合),混合后放置5分钟,使用前轻轻摇匀。

5、标识由包装内取出一条反应板,平衡至室温。

标记阳性对照、阴性对照、检测样本序号。

6、加血小板向反应板孔中各加入1滴(约50µl)混匀的血小板悬液,轻摇反应板约10秒钟。

7、固着将反应板用平板离心机以50g离心5分钟(专用血小板离心机用程序1)。

8、洗涤将反应板用洗涤液洗3至4次,洗涤过程中轻摇微孔板,然后再轻轻甩掉洗涤液。

最后一次洗涤后将残余液体蘸干。

9、加样先向各孔中加入2滴(100µl)低离子强度溶液,再分别滴加1滴(50µl)阳性对照、阴性对照、检测样本。

10、孵育将反应孔用封口胶纸封好,轻摇混匀后置湿盒中37℃孵育30分钟(或气浴孵育35至40分钟)。

11、洗涤(同步骤8)反复洗涤5至6次。

12、加指示物立即向上述各孔加入1滴抗人IgG(50µl)和1滴(50µl)混匀的血小板抗体检测用指示红细胞悬液,轻轻振荡混匀。

13、离心将反应板以200g离心5分钟(专用血小板离心机用程序2)。

14、结果判定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阳性反应为指示红细胞黏附在反应孔底部表面,而阴性反应为指示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聚集于反应孔底部中央,弱阳性反应格局介于两者之间。

两种方法检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比较

两种方法检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比较

两种方法检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比较吴昌松【摘要】目的探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与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53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输注10 ~ 30个治疗剂量血小板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利用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与固相凝集法对患者血清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同时与经典的SEPSA(简易致敏红细胞血小板血清试验)方法对53例患者血小板抗体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检测,47例血小板抗体阳性,6例阴性,阳性率为88.6%.固相凝集法检测,31例血小板抗体阳性,阴性22例,阳性率为58.5%.2种检测方法比较,差异显著(P =0.001),有统计学意义.SEPSA方法检测44例阳性,9例阴性,阳性率为83.0%,与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方法检测结果基本一致.结论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优于固相凝集法,其检测敏感性高,且操作简单,耗时少,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期刊名称】《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年(卷),期】2016(028)001【总页数】2页(P50-51)【关键词】微柱凝胶;固相凝集;血小板抗体【作者】吴昌松【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输血科,贵州都匀55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11+1血小板输注是血小板自身功能障碍或血液系统性疾病导致血小板数量或功能障碍的有效治疗手段。

血小板除含有血小板自身特异性抗原外,同时也还有ABO系统、HLA系统等其他血型系统的抗原成分[1]。

长期输注血小板或不规范的血小板输注,会导致血小板抗体和其他血型系统抗体的产生,影响血小板治疗效果或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2~3]。

为避免血小板抗体的产生和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抗体检测和血小板同型输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该文对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与固相凝集法检测血小板抗体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现报道如下。

SEPSA方法是检测血小板特异性抗体的经典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重复性、特异性和敏感性稳定。

血小板抗体检查对多次输血患者的意义

血小板抗体检查对多次输血患者的意义

血小板抗体检查对多次输血患者的意义发表时间:2016-05-03T16:36:46.580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5期作者:黄元君[导读]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输血科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明显上升。

(贵州省黔西南州人民医院输血科 562400)【摘要】目的:观察血小板抗体检查对多次输血或输血小板患者的意义。

方法:采用固相凝集法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

把多次输注与初次输注患者分为两组做对比。

根据血小板计数增加指数(CCI)、血小板计数以及临床症状进行疗效评估,分析抗体产生的的治疗效果。

结果多次输血或输注血小板的患者抗体阳性率与输注的次数和数量成正比。

结论多次输注血小板的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阳性率明显上升。

【关键词】血小板抗体;多次输注【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5-0111-02 血小板减少是临床上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因治疗不及时或疗效不佳而致死亡的危险性较大,为临床所重视。

血小板作为一种特殊的血液制品,它的输注是临床治疗血小板减少性出血最有效的方法。

然而多次输血和血小板的患者可产生血小板抗体,其输注量及输注次数越多,患者体内免疫相关性血小板抗体的产生概率越高,也越容易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为了使有限的血小板得到合理的应用,尽量避免输注无效,拟对多次输血血小板的患者预先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

以防其导致的输注无效。

血小板分为浓缩(手工)和机采血小板。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院2014年8月~2015年6月多次输血或血小板的患者共107中多次输注的5次以上(最少也是2次以上),排除发热、脾肿大、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等致血小板减少非免疫性因素。

其中男性68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38.5岁。

其中白血病3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22例,全血细胞减少15例,血小板减少21例,再生障碍性白血病14例。

初次输血患者107例。

血小板抗体检测 宣传

血小板抗体检测 宣传

血小板抗体检测项目(固相凝集法)一、基本原理:血小板抗体检测是检测患者血清中是否存在针对血小板的免疫性抗体,包括三类:1.ABO血型系统和HLA系统产生的血小板相关抗体,2.血小板特异性抗原(HPA)产生的特异性抗体,3.药物所致的血小板抗体二、血小板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一)在临床辅助诊断中的作用1、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ITP的临床症状很重要,但仍为排除性诊断。

如结合血小板抗体检测,则对ITP的确诊有重要价值。

2、血液系统疾病辅助诊断:对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溶血性贫血、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症有辅助诊断意义。

3、孕期流产风险评估:血小板抗体筛查可对孕期流产风险做出评估,尤其适用于有多次妊娠史、习惯性流产史以及不孕不育情况查因。

(二)在临床输血治疗中的应用1、预防红细胞输注中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血小板抗体阳性患者输注红细胞悬液后发生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明显高于阴性者,对于血小板抗体阳性采取干预措施后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明显降低,极大提高了输血的安全性。

2、预防血小板输注无效:血小板抗体是引起免疫性血小板输注无效最重要的原因,特别是多次输血后出现的血小板输注无效。

检测血小板抗体对提高血小板治疗效率和保证输血安全有重要意义。

三、血小板抗体检查的筛查对象1、血液肿瘤科病人:评价患者体内血小板抗体水平,辅助诊断血液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再障、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疾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症。

2、需治疗性输注血小板患者:特别是需多次输注血小板患者,建议提前筛查血小板抗体,防止血小板输注无效。

3、妇产科孕检:评价孕期流产风险,尤其适用于有多次流产史患者查因。

四、血小板抗体在临床病例中的验证。

血小板抗体(固相凝集法)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血小板抗体(固相凝集法)检测标准操作规程

1目的为规范血小板抗体检测操作,保证检测的有效性及临床用血的安全性,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规程》4.19.4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进行血小板抗体检测。

3职责医疗机构输血科(血库)技术人员负责血小板抗体的检测。

4原理微孔板反应孔中包被有抗血小板单克隆抗体(针对血小板表面糖蛋白IIb/IIIa、Ib/V/IX),血小板悬液经离心洗涤后可在反应孔底部表面形成血小板单层。

加入受检血清或血浆,在孔中经过孵育后,若该血清或血浆中含有血小板抗体,则该抗体和反应孔中的血小板单层结合,未结合的成分通过洗涤被去除。

加入抗IgG及IgG致敏红细胞(指示红细胞),经离心后指示红细胞通过抗IgG的桥连与血小板单层上的血小板抗体结合,因此阳性反应为指示红细胞黏附在反应孔底部表面,而阴性反应为指示红细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聚集于反应孔底部中央。

5设备与材料5.1材料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固相凝集法)、血小板抗体筛检细胞(冻干粉)、血小板抗体检测用指示红细胞(固相凝集法)。

5.2设备平板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电热恒温水浴箱。

6检测环境室温应控制在18-25℃,湿度应控制在30%-70%。

7操作步骤7.1血标本采集及处理7.1.1检测样本准备7.1.1.1采集患者静脉血2ml,乙二胺四乙酸二钾(EDTA-K2)或枸橼酸钠抗凝,经3000rpm离心5分钟,分离出血浆进行检测。

7.1.1.2如果患者血标本为如果患者血标本为不抗凝血,经3000rpm离心5-10分钟,取上清进行检测。

7.1.1.3如果患者血标本为血浆(血清),3000转离心5-10分钟。

7.1.2血标本处理样本4℃可保存7天。

若需长期保存,应离心后分离血清或血浆,-20摄氏度冻存。

7.2平衡室温取出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固相凝集法)、血小板抗体检测用指示红细胞(固相凝集法)、血小板抗体筛检细胞(冻干粉)放在室温中平衡至室温。

7.3制备血小板悬液7.3.1商品化的冻干血小板稀释后直接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小板单层
阴性
2.3 药物依赖性抗体检测
血小板筛检(谱)细胞 50μl/孔
50g,5min离心 洗涤3次
患者血清/血浆 50μl/孔 阳性 水浴30min 洗涤5次
反应板 (已包被血小板单抗)
药物 (终浓度100U/ml) 血小板单层
阴性
指示红细胞 (人IgG致敏红细胞) 抗人IgG
各50μl/孔 200g,5min离心
反应板 (已包被血小板单抗)
阴性
指示红细胞 (人IgG致敏红细胞) 抗人IgG
各50μl/孔 200g,5min离心
阳性反应 200g,5min离心
阴性反应
2.2.2 自身游离抗体检测
患者血小板 50μl/孔
50g,5min离心 洗涤3次
患者血清/血浆 50μl/孔 阳性 水浴30min 洗涤5次
反应板 (已包被血小板单抗)
反应板 (已包被血小板单抗)
血小板单层
阴性
指示红细胞 (人IgG致敏红细胞) 抗人IgG
各50μl/孔 200g,5min离心
阳性反应 200g,5min离心
3 交叉配型
供血者血小板 50μl/孔
50g,5min离心 洗涤3次
受血者血清/血浆 50μl/孔 阳性 水浴30min 洗涤5次
反应板 (已包被血小板单抗)
阳性反应 200g,5min离心
阴性反应
指示红细胞 (人IgG致敏红细胞) 抗人IgG
各50μl/孔 200g,5min离心
阳性反应 200g,5min离心
阴性反应
2.4 HLA-I类群反应性抗体(PRA)检测
O型健康人血小板 50μl/孔
50g,5min离心 洗涤3次
患者血清/血浆 50μl/孔 阳性 水浴30min 洗涤5次
血小板单层
阴性
阴性反应
指示红细胞 (人IgG致敏红细胞) 抗人IgG
各50μl/孔 200g,5min离心
阳性反应 200g,5min离心
阴性反应
注意事项:
1 血清或血浆样本:离心(3000rpm,5 min)后取上清进行检测。 2 血小板悬液的制备(3种方式): 2.1 冻干血小板:用生理盐水溶解。 2.2 机采血小板:用生理盐水进行5-10倍稀释。 2.3 抗凝全血中提取血小板:采血当天8h内EDTA或枸橼酸钠抗凝全血经200g离心10min后, 取上层2/3富血小板血浆(PRP)直接使用。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在进行自身结合抗 体检测时应将上述PRP 3000rpm离心10min,弃去上层部分血浆并将血小板浓度调节至 50~150×109/L。
血小板抗体检测试剂盒(固相凝集法)
组成:
应用范围:1 抗原检定
待检测血小板 50μl/孔
50g,5min离心 洗涤3次
含已知特异性抗体的血清或试剂 50μl/孔 阳性 水浴30min 洗涤5次
应用单位: 中心血站
医院血库及输血科 妇幼保健医院 器官移植中心 ….
指示红细胞 (人IgG致敏红细胞) 抗人IgG
反应板 (已包被血小板单抗)
血小板单层
阴性
阴性反应
指示红细胞 (人IgG致敏红细胞) 抗人IgG
各50μl/孔 200g,5min离心
阳性反应 200g,5min离心
2.1.2 抗体鉴定用血小板谱细胞图谱(冻干制品)
阴性反应
HPA-1a HPA-1b HPA-2a HPA-2b HPA-3a HPA-3b HPA-4a HPA-4b HPA-5a HPA-5b HPA-15a HPA-15b
1












2












3












4












5












6












7












8












2.2 自身抗体检测 2.2.1 自身结合抗体检测
患者血小板 50μl/孔
阳性
50g,5min离心 洗涤3次
各50μl/孔 200g,5min离心
反应板 (已包被血小板单抗)
血小板单层
阴性
阳性反应 200g,5min离心
2 抗体检测 2.1 同种异型或同种抗体检测 2.1.1 检测流程
血小板筛检(谱)细胞 50μl/孔
50浆 50μl/孔 阳性 水浴30min 洗涤5次
血小板悬液应贮于聚丙烯或聚乙烯试管中(不可采用玻璃试管),20-25℃保存并在8h 内进行检测。 3 洗涤过程中须轻缓滴加洗液,否则水流剧烈冲击会造成血小板单层破坏导致错误结果。
长春博德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