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与保胎灵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
黄体酮与保胎灵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

应用 化疗 为丝 裂霉 素及 博来霉 素 。在本 组资 料 中观察 组患者 术前 同 步放 化疗 提高 了患 者 的近期疗 效 、手术 切 除率及 远期 生存 ,效果 满 意 , 印证 了Mo a s等 的研究 结果 ,同步放 化疗 可提 高疗效 ,其 机 drs r 制是在进 行放疗 的同时 ,能抑制放 射损伤 细胞的修复 ,降低细胞再 J 生能 力 ,缩小 瘤体体 积 ,改善 瘤体 的缺 氧状 况 ,增 加肿 瘤疗 或放疗 以提 高手 术切 除率 或肿瘤 细胞 对 放疗 的敏 感性 ,改善患者 预后 。新 辅助化疗 能缩小瘤 体 ,改善 官旁 】
浸润 ,使 分期 下降 到可 手术 期别 ,扩大 手术 适应 证 ,术 前化 疗能 杀 灭循 环 中的肿 瘤细 胞 并消 除可能存 在 的微病 灶 ,减少术 中播 散及 淋 巴结转 移 ,改善 患者 长期生存质量 。术前化疗 尚无标 准方案 , 目前 】 应用 最广 泛 的是顺 铂 、紫杉醇 、丝裂霉 素及 长春 新碱 等 ,在 本组 中
(R+P C R+S D)/ 总人数 ×10 0%。 果
2结
21两组患者近 期临床缓解率 比较 . 见表 1 。观察 组近期缓解 率高 ,与对 照组患者 比较有 明显 差异 ( 尸
<00 ) 。 .5
表 1 两组 惠者近期 临床缓 解率 比 较
2 两组患者手术率 及手术切除率 比较 . 2 见 表2 。观察组 患者 手术率 及 手术边缘 阴性 率高 ,差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0 5 P . )。 0
敏 感 性 ,化疗 药物具 有放 疗增 敏作 用 ,不延 长放疗 时 间 ,在 本组 资 料 中,两组患者 均未 出现严 重的不 良反应 ,观察组 患者3 出现放射 例 性 肠炎 ,2 出现放 射性膀胱 炎 ,经对症治疗 均痊 愈。虽然 其伴有 的 例 不 良反应 增加 ,但 是 同步放 化疗 能减 少盆 腔复 发 ,改 善患者 生存 】 率 ,因此 在临 床实 践 中要 注意 评价 各种 治疗 方法 的利弊 。术 前 同步
保胎灵片与益玛欣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比较评析

保胎灵片与益玛欣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的疗效比较评析摘要:目的:探究保胎灵片与益玛欣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47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治疗组74例,对照组采用益玛欣黄体酮胶囊治疗,治疗组使用保胎灵片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血孕酮值及再次妊娠成功率。
结果:治疗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妊娠成功率分别为94.59%和90.5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93%和80.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后3个月,治疗组的血孕酮值升高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
结论:保胎灵片治疗先兆流产,效果明显优于益玛欣黄体酮胶囊,疗效可靠。
关键词:保胎灵片;益玛欣黄体酮胶囊;先兆流产;疗效比较先兆流产是妊娠早期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极大的困扰。
积极治疗先兆流产非常重要,为寻求更优秀的治疗方法,我院选取了147例先兆流产患者,对保胎灵片与益玛欣黄体酮胶囊治疗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展开探究,现结果如下:1.资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15年6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147例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73例和治疗组74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3~37岁,平均(27.49±4.42)岁,平均孕期(58.48±8.93)d,治疗组患者年龄22~38岁,平均(28.04±4.51)岁,平均孕期(60.14±9.02)d。
其中人工流产1次者对照组31例,治疗组33例,2次及2次以上者对照组35例,治疗组34例,自然流产3次以上者2组各7例。
所有患者均排除染色体异常及TORCH感染,且患者血孕酮值明显低于正常水平,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治疗措施对照组患者口服保胎灵片治疗:一次5片,一日3次;治疗组患者口服益玛欣黄体酮胶囊治疗:每日1次,每次1.25mg,连续治疗3周[1]。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效果研究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效果研究摘要】目的:探讨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应用黄体酮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妇产科选取82例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
对照组予以常规保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保胎成功率为97.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P<0.05);观察组的阴道流血停止时间与腹痛症状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β-HCG均获得明显提高,并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黄体酮用于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安全可靠,能够提高保胎成功率,促进临床症状的消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先兆流产;黄体功能不全;黄体酮【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1-0107-02先兆流产是一种常见的妊娠早期并发症,孕28周以前患病率约为15%~40%[1]。
黄体功能不全是导致孕妇先兆流产的主要原因,常表现为下腹疼痛以及阴道不规则流血,如不及时治疗将危及胎儿安全[2]。
针对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我院应用黄体酮口服治疗,获得显著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妇产科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82例,均经临床症状检查、B超检查等确诊,静脉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检测呈阳性,且血清孕酮水平在15nmol/L以下。
排除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内分泌系统及血液系统疾病者,合并慢性代谢性疾病、重要脏器疾病(心、脑、肝、肾等)者。
产妇及其家属均自愿且知情,并且签署了书面的知情同意书。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年龄22~38岁,平均(28.01±3.49)岁;体重53~65kg,平均(60.02±2.41)kg;孕周6~11周,平均(8.41±1.92)周。
黄体酮治疗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临床疗效

【 4 】 图尔妮萨罕 ・ 喀斯木 . 双 唑泰栓辅助治疗萎缩性阴道炎的 临床
效果[ J 】 .按摩 与康 复医学 , 2 0 1 2 , 3( 1 O ) : 8 4 — 8 5 .
本组观察 对象大 多为老年 患者 ,无需 考虑用药对 其后 代 的影响,而且用药时间短 , 对患者 自身 的影 响也较小 。本 文结果 显示 ,局 部组痊 愈率高于 全身组 ,不 良反 应发 生率 低 于全身 组 ,自觉 症状开 始 改善 时间早 于全 身组 ,显示 了 更好 的疗 效 。周 蓓 等【 5 1 报道 显示 ,局部 用药 后患者 的全身
痛缓 解时 间及 止血 时间均 明显短于对 照组 ,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结论
效 较好 ,值得 进一 步研 究 。 【 关键词 】 黄体酮 ;孕妇 ;黄体 功能不 全 ;先兆 流产
先兆 流产指 的是孕 期 2 8周 以前 出现的少量 阴道 出血 现象 , 常表现为腰酸 、腰痛 、 血性 或暗红色 白带等 , 但没有
殖 期发挥抑 制作用 ,是一类具有广谱 抗菌效应 的抗生素 ,吸 收率高 ,可发挥 良好 的抗 菌效果。己烯 雌酚为合成雌激素 , 能产生 与天然 雌二醇相 同的所有 药理与治疗 作用 , 可 以较 好地 调节 阴道 p H 值 ,使细 胞 内糖 原含量增 加 ,促进 阴道 上皮 细胞增生及 角化 ,从 而达到 改善 阴道 内环 境和修 复上
( 收稿 : 2 0 1 3 - 0 5 -1 9 ) ( 发稿编辑 :杨海陆)
血药浓 度并无 显著增 加 。我们认 为 ,己烯雌酚局 部用 药一
黄体酮治疗孕妇黄体功畿不全所致先兆流产临床疗效
王琪 琦
【 摘 要l 目的 总结 分析黄体 酮在 孕妇黄 体功 能不全所 致先 兆流产治 疗 中的应用 效果 。方 法 选择 我院收 治 的 6 0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李迟英【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年(卷),期】2019(12)33【摘要】目的探讨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靖安县妇幼保健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孕妇50例,由计算机进行编号按照奇偶数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
对照组予以保胎灵胶囊治疗,观察组予以黄体酮软胶囊治疗。
两组均连续服用2周。
比较两组保胎成功率、相关激素〔黄体酮、雌二醇、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止血时间与临床症状(腰酸、腰痛、腹痛)缓解时间,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保胎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
治疗前两组黄体酮、雌二醇、β-HC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黄体酮、雌二醇、β-HCG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止血时间,腰酸、腰痛、腹痛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提高孕妇保胎成功率,调节内分泌水平,且安全性较高。
【总页数】2页(P94-95)【作者】李迟英【作者单位】江西省靖安县妇幼保健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相关文献】1.探讨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2.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探讨3.探讨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4.口服黄体酮、维生素 E与肌注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5.黄体酮不同给药方式在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体酮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周军

黄体酮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周军摘要]目的探讨黄体酮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黄体酮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
对照组采用保胎灵胶囊治疗,观察组采用氨益玛欣黄体酮口服胶囊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止血时间及腹痛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黄体酮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可明显提高疗效,缩减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值得推广。
[关键词] 黄体酮;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疗效先兆流产属于妊娠早期较为多见的一种并发症[1]。
其主要是指妊娠28周前阴道少量出血,一般为暗红色或者血性阴道分泌物,未排出妊娠物,然后下腹或腰背部发生阵发性疼痛。
经过妇科检查未见宫颈口张开,胎膜未破,停经时间与子宫体积相一致。
而患者经过充分休息及治疗后临床症状可逐渐消失,从而继续妊娠。
据相关研究表明[2],约16%~40%的女性可能造成自然流产,造成流程的原因较多,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为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功能不全指排卵后卵巢形成的黄体存在一定内分泌功能障碍,从而造成子宫内膜分泌转化欠缺。
为探讨其有效治疗方法,本研究对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分别给予保胎灵胶囊和黄体酮治疗,对比其疗效。
结果示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6例黄体酮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3例。
对照组年龄为21~32岁,平均年龄(27.58±2.33)岁;孕周为7~11周,平均孕周(9.32±1.28)周;孕次1~4次,平均孕次(2.16±0.78)次。
观察组年龄为22~35岁,平均年龄(28.32±2.34)岁;孕周为6~12周,平均孕周(9.22±1.23)周;孕次为1~5次,平均孕次(2.22±0.67)次。
黄体酮治疗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

黄体酮治疗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背景黄体酮是一种性激素,它对孕妇的生殖系统和妊娠过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黄体酮能够促进子宫内膜的发育和增厚,在受精卵着床后维持胚胎的生长和发育,并且在妊娠后期对胎儿的生长和发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孕妇出现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情况下,黄体酮的应用可以帮助维持胚胎的生命,并且提高妊娠成功的几率。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观察黄体酮治疗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
方法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为44例因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孕妇,其中22例为已有历史性先兆流产的孕妇,22例为初次怀孕的孕妇。
研究方案所有对象均经B超明确妊娠,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确诊为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
其中一组接受黄体酮治疗,另一组不接受治疗作为对照组。
黄体酮治疗组在孕6~10周口服黄体酮胶囊100mg,每天两次;未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治疗。
观察项目观察对象两组均进行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清βHCG、宫颈长度、宫缩压的检测,确保研究对象的身体状况符合研究条件。
同时,记录两组的流产率、生育状况和临床效果。
结果样本处理分析所得数据均使用 SPSS21.0软件进行计算和统计分析。
观察分析两组受试对象在基本情况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黄体酮治疗组中,共有20例(90.91%)成功保胎,2例(9.09%)流产,未治疗对照组中,仅有14例(63.63%)成功保胎,8例(36.36%)流产,治疗组的保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果分析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孕妇在孕早期用黄体酮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显著减少流产率,提高生育成功率。
结论黄体酮治疗是孕期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有效手段,对于有此种情况的孕妇,黄体酮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保胎率。
本研究的结论有助于指导孕妇的临床诊疗工作,提高女性孕期的生育成功率。
参考文献1.施佳洁.黄体酮支持疗法在治疗早期黄体功能不全性流产中的应用[J].中国妇健教育,2016(12):64-65.2.唐君彪.黄体酮在治疗孕早期黄体素功能不全性流产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7.3.陆德芳.黄体酮促排卵与保胎在治疗女性不孕的应用研究[J].中国健康标准管理,2014(26):71-72.。
黄体酮对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的治疗效果

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孕妇 120 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 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 茁-HCG 均显著提升,
组 60 例,年龄 22耀39 岁,平均年龄(28.31依5.25)岁;孕周 8耀15 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差异,P<0.05,
周,平均孕周(11.2依2.4)周。对照组 60 例,年龄 22耀37 岁,平均 如表 2。
对先兆流产孕妇来说,使用黄体酮维持妊娠,可帮助保护胎儿,
2结果
人体卵巢黄体会分泌孕酮,抑制子宫收缩,降低平滑肌敏感度,
2.1 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腹痛、阴道出血停止消失 确保受精卵顺利着床[4]。
心律失常的临床评价[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102103. [4]阎燕,何爱萍.稳心颗粒联合富马酸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合
表 1 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x依s,d)
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与安全。有关研究显示[1],在先兆流产孕妇 中,约有 30%由于黄体功能不全分泌黄体酮较少,对正常妊娠 产生了影响。本次研究以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黄体功能不全导 致的先兆流产孕妇为研究对象,观察黄体酮在临床上的疗效,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组别
观察组(n=60) 对照组(n=60)
t P
腹痛消失时间
3.2依1.3 5.3依1.4 8.514 0.000
阴道出血停止时间
4.4依1.6 7.3依2.4 7.787 0.000
1.1 基础资料:选择 2018 年 1 月耀2019 年 1 月来我院就诊的黄 2.2 对比两组血 茁-HCG 水平:治疗前,组间血 茁-HCG 比较不
北方药学 2019 年第 16 卷第 12 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临床研究 •99先兆流产(尤其是早期先兆流产)是妇产科常见病,指妇女在妊娠2~3个月内,因怀孕后体质虚弱或跌倒外伤,导致阴道流血。
量不黄体酮与保胎灵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庞 云(晋中市榆次区妇幼保健院,山西 晋中 030600)【摘要】目的 探讨黄体酮与保胎灵两种不同药物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产科就诊和住院的先兆流产患者共34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7例。
对照组患者给予黄体酮胶丸,研究组患者则采用保胎灵片进行治疗。
结果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12%,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β-hCG 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 <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有轻微的肠胃道反应或乳胀痛,但不影响治疗,且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
讨论 在西药黄体酮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保胎灵中药辅助治疗,能够明显改善疗效,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
【关键词】黄体酮;保胎灵;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2)27-0099-02线最长径之和相比。
完全缓解(CR ):肿瘤完全消失,并能维持4周以上,无新病灶;部分缓解(PR ):肿瘤体积缩小≥50%,维持4周以上无新病灶;稳定(SD ):肿瘤体积缩小<50%或肿瘤体积增大≤25%;病变进展(PD ):肿瘤体积增大>25%,或出现新的病灶[2]。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值±标准差(χ—±s)表示,使用χ2,t 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缓解率=(CR +PR +SD )/总人数×100%。
2 结 果2.1 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缓解率比较见表1。
观察组近期缓解率高,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 <0.05)。
表1 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缓解率比较组别例数CR PR SD PD 缓解率(%)观察组4017106782.5对照组4010822050.02.2 两组患者手术率及手术切除率比较见表2。
观察组患者手术率及手术边缘阴性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2 两组患者手术率及手术切除率比较(%)组别例数根治手术手术切缘阴性观察组4029(72.5)37(92.5)对照组4021(52.5)27(67.5)2.3 两组患者1年、3年生存率比较见表3。
两组患者1年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表3 两组患者1年、3年生存率比较(%)组别例数1年生存3年生存观察组4040(100.0)36(90.0)对照组4039(97.5)28(70.0)3 讨 论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且呈年轻化,如何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及生存质量是广大学者面临的问题。
国内外学者在开始宫颈癌手术前化疗或放疗以提高手术切除率或肿瘤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改善患者预后。
新辅助化疗能缩小瘤体[3],改善宫旁浸润,使分期下降到可手术期别,扩大手术适应证,术前化疗能杀灭循环中的肿瘤细胞并消除可能存在的微病灶,减少术中播散及淋巴结转移,改善患者长期生存质量[4]。
术前化疗尚无标准方案,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顺铂、紫杉醇、丝裂霉素及长春新碱等,在本组中应用化疗为丝裂霉素及博来霉素。
在本组资料中观察组患者术前同步放化疗提高了患者的近期疗效、手术切除率及远期生存,效果满意,印证了Modarrss 等的研究结果,同步放化疗可提高疗效,其机制是在进行放疗的同时,能抑制放射损伤细胞的修复[5],降低细胞再生能力,缩小瘤体体积,改善瘤体的缺氧状况,增加肿瘤对放疗的敏感性,化疗药物具有放疗增敏作用,不延长放疗时间,在本组资料中,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3例出现放射性肠炎,2例出现放射性膀胱炎,经对症治疗均痊愈。
虽然其伴有的不良反应增加[6],但是同步放化疗能减少盆腔复发,改善患者生存率,因此在临床实践中要注意评价各种治疗方法的利弊。
术前同步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优于新辅助化疗,能提高患者患者生存率,效果满意。
参考文献[1] 任洪波,伍红英,包中会,等.同步放化疗和新辅助化疗治疗ⅡB~ⅢB 期子宫颈癌的疗效分析[J].肿瘤研究与临床,2009, 21(3): 185-187.[2] K uzuya K.Chemoradiothempy for uterine cancer current status and perspective [J].Int J Clin Oneol,2010,9(6):458-470.[3] F rei E.Cliniealcancereseareh:anem battled species[J].Cancer,2008,50(9):1979-1992.[4] 马绍康.宫颈癌复发肿瘤适形照射联合化疗30临床观察[J].中国肿瘤临床,2009,33(2):96-98.[5] K elling J,Sullivan K,Wilson L,et a1.Suppression ofcentromere dynamics by taxol in living osteosarcoma cells[J].Cancer Res,2011,63(11):2794-2801.[6] 许彩芹,崔金全.紫杉醇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中的应用[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8,16(6):413-415.100• 临床研究 •多,持续不止,严重者下腹痛、腰酸、下坠。
中医称之为胎漏、胎动不安[1]。
我院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治疗先兆流产,应用西药黄体酮结合中药保胎灵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选取2009年1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产科就诊和住院的先兆流产患者共34例,年龄21~33岁,平均年龄27.6岁,孕周7~17周。
平均孕周为11.9周。
所有患者均符合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先兆流产的诊断标准:有过停经史或不同程度的早孕反应;阴道有少量出血,并伴有小腹疼痛;子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子宫体软大小与孕周相符;尿hCG阳性;且无严重的心、肝、肺、肾、血液、内分泌以及慢性代谢性等疾病。
其中有流产史的患者25例。
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7例。
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黄体酮胶丸,每天2次,每次50mg,早、晚饭后口服。
研究组:采用保胎灵片,其主要成份包括:熟地黄、杜仲、续断、槲寄生、巴戟天、菟丝子、枸杞子及阿胶等。
每天3次,每次5片,分别于早、中、晚饭后口服。
1周为1疗程,两组患者均用药2个疗程。
两组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还要保持有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产生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1.3 评价方法疗效评价标准:①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经B超检查显示胚胎的发育程度与孕周相符。
②有效:症状有较明显改善,经B超检查显示胚胎的发育程度与孕周相符。
③无效:症状无改善或有所加重,甚至出现胚胎死亡及流产现象。
且经B超检查显示胚胎停止发育或发育不良[2]。
1.4 统计学方法检验指标资料的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单位以(χ—±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计数单位以χ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β-hCG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上升(P<0.05),但组两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hCG水平的比较,见表1。
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4.12%,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见表2。
两组患者用药前后有轻微的肠胃道反应或乳胀痛,但不影响治疗,且两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见表3。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β-hCG水平的比较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研究组172152.6±614.517586.9±2531.4对照组172156.4±524.818585.6±1573.4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组别例数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研究组177(41.18)9(52.94)1(5.88)16(94.12)对照组175(29.41)9(52.94)3(17.65)14(82.35)表3 两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比较组别例数肠胃道反应过敏反应神经系统症状乳胀痛研究组172003对照组1730123 讨 论黄体功能不全是指卵巢黄体分泌的孕酮不足而引起月经失调、早期流产、不孕等病。
其病因主要是卵泡发育不良和黄体形成缺陷,从而使排卵后黄体分泌孕酮不足。
黄体的形成是排卵后卯泡壁塌陷、出血,先形成血体,而后变成黄体的。
黄体衰退后,月经即来潮。
孕期孕酮的来源有两条途径:一是由卵巢黄体产生;二是胎盘滋养细胞分泌。
孕6~8周后卵巢黄体产生孕酮渐渐减少,之后由胎盘产生孕酮替代,如果二者衔接失调则易发生流产[3]。
孕酮分泌不足与流产密切相关。
高浓度孕酮可阻止子宫收缩,使妊娠子宫保持相对静止状态;孕酮分泌不足,可引起妊娠蜕膜反应不良,影响孕卵着床和发育,导致流产。
在习惯性流产中有23%~60%的病例存在黄体功能不全[4]。
中医认为先兆流产是冲任失调,肾气不足,脾胃虚弱,胎失所养。
从气血虚的角度着手,则临证可见妊娠期,少量下血,色淡红,质稀薄,神疲肢倦,气短懒言,舌淡,苔薄白,脉滑无力。
治则应为益气养血,固冲止血。
黄体功能不全是指排卵后卵泡形成的黄体功能不良或过早退化,使孕酮分泌不足,或子宫内膜对孕酮反应性降低而引起的分泌期子宫内膜发育迟缓或停滞,或基质和腺体发育不同步,不利于受精卵种植和早期发育而引起的不孕、流产及月经失调等现象。
据报道,黄体功能不全在不育症中为3%~20%,在习惯性流产中为25%~60%[5]。
黄体酮又称孕酮,最初是从动物的卵巢黄体中提取的,现在则由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的孕激素制剂很多,除黄体酮外,还有孕酮衍生物和睾丸酮衍生物两大类,由于黄体酮的化学结构与天然孕酮一样,因而具有抑制妊娠子宫收缩,使子宫肌活动能力降低,对外界刺激反应降低的作用,从而能使子宫处于一种相对安静状态,妊娠就得以维持。
此外,黄体酮尚能抑制母体的免疫反应,可使带有父方遗传信息因子与母体抗原性并不完全相同的胎儿,免受母体排斥,从而使妊娠得以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