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造成先兆流产的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探析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探析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探析发表时间:2016-09-21T15:55:02.753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7月第14期作者:刘秋玲[导读] 先兆流产具体所指的是早期妊娠,即妊娠步骤28周、胎儿体重在1000g以下的阶段发生流产而造成妊娠终止。

(博白县英桥中心卫生院;广西博白537612)摘要:目的:分析应用黄体酮对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12年7月-2015年6月之间收治的97例诊断为黄体酮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治疗号尾数进行分组。

尾数为奇数的47例患者纳入实验组范畴、尾数为偶数的50例患者纳入参比组范畴。

参比组患者应用一般的对症支持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使用黄体酮进行治疗。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副作用进行探讨。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高于参比组,组间差异结果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出现程度不一的不良反应,但是未见肝肾功能损害等严重副作用,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

结论:黄体酮对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进行治疗具有较高的疗效,同时用药副作用少、安全性高,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黄体酮;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治疗效果先兆流产具体所指的是早期妊娠,即妊娠步骤28周、胎儿体重在1000g以下的阶段发生流产而造成妊娠终止【1】,属于常见的疾病之一,对女性的身心健康构成极大的威胁。

有临床资料报道,在发生先兆流产的患者中,有近25%-60%是由于黄体功能不全而造成的。

黄体功能不全会导致机体孕酮分泌量不足,进而影响到妊娠的稳定性。

因此,有研究对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的患者应用黄体酮治疗,获得良好的成效。

本文就这一结论进行研究,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2年7月-2015年6月之间收治的97例诊断为黄体酮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满足以下诊断标准【2】:(1)孕前检查发现基础体温高温相在11天以下,不规则上升的患者黄体期P<48mmol/L;(2)孕后检查发现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倍增落后;(3)B超检查提示孕妇的孕囊与胚胎发育正常。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应用效果分析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应用效果分析

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应用效果分析发布时间:2022-10-19T03:21:34.336Z 来源:《健康世界》2022年13期作者:王丽[导读] 分析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

王丽哈尔滨市道外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摘要:目的:分析地屈孕酮与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自2019年6月至2022月2月期间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62例,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两组。

接受地屈孕酮治疗的31例患者为观察组,接受黄体酮治疗的31例患者为参照组,最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估。

结果:经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8%)较比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1.0%)更高,组间数据结果经检验后P<0.05。

结论: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予以地屈孕酮治疗的效果较优,患者的病情可以有效改善,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地屈孕酮;黄体酮;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引言先兆流产是常见的一种临床妇科类疾病,主要致病因素为产妇黄体功能不全,产妇会发生少量阴道流血现象,且往往伴有阵发性腹痛或背痛,若不及时治疗则会导致产妇感染、贫血以及自然流产等。

补充孕激素是该疾病最直接的治疗方法,而地屈孕酮在临床的应用比较广泛,该药物可有效刺激激素的分泌,缓解症状,使得妊娠得以正常维持,但治疗中往往会发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不佳。

有研究显示黄体酮作为一种安全性较高的天然孕酮补充剂,对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有鉴于此本研究随机遴选我院于2019年6月至2022月2月期间收治的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62例,考察对其施以地屈孕酮与黄体酮的实际疗效。

1对象与方法1.1基本信息此研究抽取的黄体功能不全型先兆流产患者62例入院时间为2019年6月至2022月2月,所有患者的疾病均由临床证实。

其后依据患者治疗方法差异性均分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患者例数各31例。

黄体酮胶丸用于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效果观察

黄体酮胶丸用于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效果观察

黄体酮胶丸用于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效果观察1. 引言1.1 研究背景早期先兆流产是怀孕初期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其发生率约占所有孕妇的15%至20%,给孕妇及胎儿的健康带来了许多威胁。

早期先兆流产的发生往往由于黄体功能不全引起,即胎盘不能充分产生孕激素黄体酮来维持妊娠。

而黄体酮是一种重要的孕激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子宫内膜的维持和孕酮分泌等有重要作用。

对于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一直是一个争议性的话题。

目前,通常采用黄体酮胶丸来治疗早期先兆流产,以维持孕激素水平,从而保胎成功。

对于黄体酮胶丸在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效果和安全性尚有待深入研究。

本研究旨在观察黄体酮胶丸用于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保护孕妇和胎儿的健康。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我们也希望可以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推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的进步和完善。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黄体酮胶丸在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实际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具参考价值的治疗方案。

通过对黄体酮胶丸的作用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分析早期先兆流产的症状和危害,以及黄体酮胶丸在这一领域中的应用现状,旨在为临床医生制定更科学的诊疗方案提供依据。

通过对临床观察方法和结果的详细分析,评估黄体酮胶丸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安全性和副作用情况,从而全面了解该药物在治疗中的表现。

最终结合实验结果,探讨黄体酮胶丸在早期先兆流产保胎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并提出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建议。

1.3 研究意义研究表明,黄体酮胶丸可以通过促进子宫内膜的增厚和稳定胎盘形成,起到保胎的作用。

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模拟黄体素的作用,调节雌激素和孕激素的平衡,从而维持怀孕的正常发展。

在临床实践中,黄体酮胶丸被广泛用于早期先兆流产的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本研究旨在观察黄体酮胶丸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应用效果,探讨其在保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通过临床观察方法和结果分析,评估黄体酮胶丸的安全性和副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和决策依据。

黄体酮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郭胜男

黄体酮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郭胜男

黄体酮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郭胜男【摘要】目的:研究黄体酮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5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黄体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

结果:经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4.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56.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观察组患者为8.00%,对照组为16.00%,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黄体酮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具有较好的效果,且不良反应发生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黄体酮;黄体功能不全;先兆流产;临床效果先兆流产是指怀孕期妇女出现少量阴道流血,并伴有轻微的下腹部疼痛,可能会出现流产的现象,临床检查并妊娠物质的排出,宫口未开、胎膜未破[1]。

当孕妇出现先兆流产而不能及时治疗,则可能导致自然流产。

本文就黄体酮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进行简单研究,为临床治疗因黄体功能不全导致的先兆流产的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兆流产的患者50例,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各组25例,观察组患者年龄18-32岁,平均年龄(19.4±1.6)岁,第一次妊娠的患者有12例,第二次妊娠的患者有13例。

对照组患者年龄20-29岁,平均年龄(22.8±1.7)岁,其中第一次妊娠的患者有15例,第二次妊娠的患者有10例。

通过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妊娠次数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在入院后首先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然后完成各项检查,引导患者进入病房并卧床休息,在此期间告知患者禁止性生活,告知患者家属给予有营养的食物,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辅导,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和疾病发展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可以给予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肌肉注射20mg的黄体酮(生产单位: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0828;规格:20mg)每天一次,然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根据病情的发展情况和阴道出血情况调整药物剂量,可以为2-3次/周[2]。

黄体酮在34例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黄体酮在34例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表 2 两 组 患 者 治 疗 前后 B— h C G水平比较 ( ml U / m 1 )
1 . 1 一般资料
治的 6 8例先兆 流产 患者 ,将其按照不 同的用 药方 案分为两 组 ,观察组 3 4例 ,年 龄 2 1~ 4 0岁 ,平均 2 9 . 1 ±1 . 2岁 ,孕
周 6—1 0周 ,平 均 1 1 . 8± 0 . 4周。其 中 7例有 1次流产 史 ,
1 7例有 2次流产 史 ,7例 有 3次 以上 流产 史 ,3例 无 流产 史。对照组 3 4例 ;年龄 2 2— 4 0岁 ,平均 2 9 . 4±1 . 1 岁 ,孕
注 :与 对 照 组 相 比 , P< 0 . 0 5
周 7—1 1 周 ,平 均 1 1 . 5±0 . 5周。其 中 8例有 1次流产 史 ,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பைடு நூலகம்
临 床 研 究
Cl i n i c a l F e ¥ e  ̄ l ' c h
7 2・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e t h n o m e d i e i n e a n d e t h n o p h a r ma e y
应不 良,严 重影 响孕卵着床和发育 ,引发流产 。 黄体酮又称孕 酮 ,最初从 动物 卵巢 黄体 中提 取 ,现可
人工合成 。黄体酮 与天然 孕酮 的化学 结构 相 同,故其 可有
体 酮治疗黄体 功 能不 全所 致 的先 兆流 产 ,取 得满 意 效果 ,
现报道如下。 1 资 料 与 方 法
注 :与 对 照组 相 比 , P<0 . 0 5
观察组治疗后 一 B— h C G 明 显 升 高 ,且 与 对 照 组 比较 差

黄体酮治疗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

黄体酮治疗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

黄体酮治疗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的先兆流产的疗效观察背景黄体酮是一种性激素,它对孕妇的生殖系统和妊娠过程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黄体酮能够促进子宫内膜的发育和增厚,在受精卵着床后维持胚胎的生长和发育,并且在妊娠后期对胎儿的生长和发育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因此,在孕妇出现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情况下,黄体酮的应用可以帮助维持胚胎的生命,并且提高妊娠成功的几率。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观察黄体酮治疗孕妇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机理。

方法研究对象本次研究对象为44例因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孕妇,其中22例为已有历史性先兆流产的孕妇,22例为初次怀孕的孕妇。

研究方案所有对象均经B超明确妊娠,据临床症状和体征,确诊为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

其中一组接受黄体酮治疗,另一组不接受治疗作为对照组。

黄体酮治疗组在孕6~10周口服黄体酮胶囊100mg,每天两次;未治疗对照组按常规治疗。

观察项目观察对象两组均进行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血清βHCG、宫颈长度、宫缩压的检测,确保研究对象的身体状况符合研究条件。

同时,记录两组的流产率、生育状况和临床效果。

结果样本处理分析所得数据均使用 SPSS21.0软件进行计算和统计分析。

观察分析两组受试对象在基本情况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

黄体酮治疗组中,共有20例(90.91%)成功保胎,2例(9.09%)流产,未治疗对照组中,仅有14例(63.63%)成功保胎,8例(36.36%)流产,治疗组的保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果分析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孕妇在孕早期用黄体酮治疗是安全有效的,能够显著减少流产率,提高生育成功率。

结论黄体酮治疗是孕期黄体功能不全所致先兆流产的有效手段,对于有此种情况的孕妇,黄体酮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保胎率。

本研究的结论有助于指导孕妇的临床诊疗工作,提高女性孕期的生育成功率。

参考文献1.施佳洁.黄体酮支持疗法在治疗早期黄体功能不全性流产中的应用[J].中国妇健教育,2016(12):64-65.2.唐君彪.黄体酮在治疗孕早期黄体素功能不全性流产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7.3.陆德芳.黄体酮促排卵与保胎在治疗女性不孕的应用研究[J].中国健康标准管理,2014(26):71-72.。

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45例临床观察

黄体酮治疗先兆流产45例临床观察
具有 可 比性 。 12 诊断 标 准 . 参照 《 中医 妇 科 学 》 中先 兆 流 产 修 订 诊 断标 准 :怀 孕之
3 讨 论
众所周知 ,孕激素主要 由卵巢黄体分泌产生 ,妊娠3 个 月后,黄体逐渐萎缩而 由胎盘分泌代替 ,直至分娩 。月经后
半期 ,孕激素使子宫内膜由增 生期转化为分泌期 ,同时孕激
用药途 径既往只有肌 肉注射,随着 生产工艺水平的提 高,现 在已经有 了颗粒化的黄体酮制 剂,用药途径亦增加 了口服和
阴道给药两种 。黄体酮肌 肉注射可 引起严重的变态反应,出 现注射部位红肿、硬 结。尽管黄体酮的最佳 治疗剂量及用药 途径 尚有争议,但 口服黄 体酮胶囊的患者依从性 明显优于其 他途径 。黄体酮胶囊作为黄体酮针剂的替代 品,免除了肌 肉 注射的痛苦,避免 了患者就医时的奔波劳累 ,具有 良好 的顺
素还抑制子宫的收缩,降低子 宫对缩官素的敏感性 ,从而有 利于孕卵的着床 和胚胎发 育。生殖免疫学研 究认为 ,妊娠期 孕激素抑制母体对胎 儿抗 原的免疫应答 反应 ,抑制母体对滋 养细胞的排斥反应 ,孕激素的准备有利 于胚胎成功的植入 。
目前天然黄体酮仍然是妊娠早期补 充孕激素最常用的药物 。
2 结果
应性 。本组资料 显示 ,采用黄 体酮胶囊 治疗 的治疗 组成功
率、症状缓解时间明显好于对照组。
总之, 口服黄体酮胶囊是一种 安全 、有效的保胎方法, 是基层 医院治疗先兆流产的有效方法。但大样本、多中心、远 期观察如染色体脆性分析、平衡易位等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 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 I 试行)I] s .北京 :中国医药科学 技术出版社 ,2 0 :2 3 2 8 02 5 - 5. []刘 芳芳 ,刘筱娴.母亲孕期先兆流产与儿童智力发育相关性研究 [] 2 J .中

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分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62期 143投稿邮箱:sjzxyx789@0 引言先兆流产是目前产科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在所有妊娠中约占31%,对于妊娠≤12周发病者,则称之早期先兆流产[1]。

造成该症的因素相对较多,如内分泌异常、基因遗传及子宫内膜功能障碍等,但其中最主要的应属孕酮分泌不足,约占15%[1]。

因此,积极寻求一种有效调节孕酮含量的方法,对于保障胎儿生命甚是关键。

本研究中,我们主要选取黄体酮胶囊对部分患者进行用药,经试验确定可行,现作如下归纳: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20例先兆流产资料均完整,来源时间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

年龄最高者34岁,最低者21岁,平均(27.8±3.4)岁;孕周最长者12周,最短者7周,平均(8.8±1.3)周。

入组标准:①与黄体功能不全致先兆流产的判断标准相符合[1];②初中以上学历;③对研究内容知情且已签字。

剔除标准:①伴心、脑、肝、肾及血液等方面严重疾病;②体质过敏;③阴道不明原因出血;④宫颈功能不全或多胎妊娠者。

依照随机分配法要求进行分组对比,Ⅰ、Ⅱ组间的基础资料(如年龄、孕周等)经统计和分析,P >0.05,可做对比。

1.2 方法入组后,Ⅰ组60例接受黄体酮针剂注射,每日剂量20mg,经肌肉注射给药,每日1次。

Ⅱ组60例接受黄体酮胶囊治疗,每次剂量取100mg,每日口服3次。

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7d),治疗期间需注意卧床休息、定期检查等。

1.3 评估指标观察Ⅰ、Ⅱ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孕酮含量与副作用发生情况。

参照《妇产科学》[2]判定保胎成功:无阴道流血、腹痛等现象,且B 超检查显示胚胎存活。

1.4 统计学方法将研究的计数、计量等资料输入SPSS17.0软件中处理,由c 2和t 完成组间资料的检验,输出结果由率(%)的形式与均数±标准差描述,若P <0.05,则说明统计学成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造成先兆流产的临床分析
目的探究对于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先兆流产的患者使用黄体酮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94例黃体功能不全导致先兆流产的患者进行治疗,随机分两组,实验组48例患者,使用黄体酮胶囊治疗;对照组46例患者,使用黄体酮的针剂治疗。

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91.3%。

结论对于黄体功能不全出现先兆流产的患者使用黄体酮的治疗。

标签:黄体功能不全;黄体酮;先兆流产
在全部妊娠中有10%~15%的孕妇会出现自然流产的现象,而且大部分为早期流产,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为黄体的功能不全。

而黄体酮为卵巢黄体所分泌的天然孕激素,是维持妊娠情况所必须的。

因此对于黄体功能不全的出现先兆流产的患者使用黄体酮能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94例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先兆流产的患者进行治疗,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2月~2013年6月收治的94例黄体功能不全导致先兆流产的患者进行治疗。

实验组48例患者,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27.3岁,孕周:5~12w,有8例患者有1此自然流产史,有5例患者有习惯性的流产史。

对照组46例患者,年龄范围:20~38岁,平均年龄26.8岁,孕周:4~11w,有9例患者有1此自然流产史,有4例患者有习惯性的流产史。

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上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实验组的患者选择对黄体酮胶囊进行口服,50mg/粒,服用2粒/次,一个疗程有1w的时间。

对照组的患者使用黄体酮的注射液进行肌注,使用20mg/次,1个疗程有1w的时间。

所有患者在药物的治疗上还要进行充分的卧床休养,在每个疗程后都要进行相应的检查。

1.3统计学分析对本文出现的数据均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进行检验,采用t对计量资料进行检验,采用x2计数资料进行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在治疗后如果患者的阴道流血、腹痛的症状消失,胚胎继续生长则为治疗有效,实验组有48例患者,44例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1.7%;对照组46例患者,42例患者得到有效治疗,治疗有效率为91.3%。

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差异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

说明黄体酮对患者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2.2不良反应实验组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1例,其中轻度头痛的有5例,轻
度恶心的有6例,对照组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有13例,其中轻度头痛的有7例,轻度恶心的有6例,还有8例患者在注射部位出现硬结的情况。

所有患者在停药后不良反应也随之消失。

3 讨论
孕激素对妊娠人员具有重要的作用,卵巢黄体中分泌孕激素,在妊娠期到3个月之后,黄体出现萎缩,由胎盘进行孕激素的分泌,一直到分娩[1]。

在生殖免疫学的相关研究中,在妊娠期,孕激素这种物质能够抑制母体排斥滋养细胞,在妊娠7w之前,黄体中分泌的孕激素对孕妇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2]。

若患者的黄体功能不全,就会出现先兆流产的情况,在治疗上对患者进行孕激素的及时补充,能够有效治疗流产。

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黄体酮的应用效果较好,在以往的治疗中会选择肌肉注射,而随着医药的相关发展,已经研制出颗粒化黄体酮的直肌,有阴道给药和口服两种用药途径。

对患者进行黄体酮的注射,会使患者产生变态反应,在注射部位有硬结和红肿的出现[3]。

因此口服的给药方式更受到患者的欢迎。

患者在进行胶囊的口服后也出现头痛、恶心的不良反应。

在本文的研究中,发现无论是选择黄体酮的胶囊还是针剂都对患者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为91.7%,对照组的效果为91.3%,两组患者在疗效上并没有较大的差异,因此说明黄体酮这种药物对黄体功能所致的流产先兆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综述,对由于黄体功能所致的流产先兆患者使用黄体酮的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口服黄体酮胶囊,不仅服用方便,且能减少患者的痛苦,因此,建议患者选择黄体酮胶囊进行相应治疗。

参考文献:
[1]刘家华,王丽涵,石凤瑞.口服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所致先兆流产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24(21):117-118.
[2]张建浩,刘迎春,张子怡.黄体酮胶囊治疗早期先兆流产[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5(10):142-143.
[3]王云生,郑冬梅,张明艳.口服黄体酮治疗黄体功能不全因素先兆流产的疗效分析[J].齐齐哈尔学院学报,2011,21(21):129-1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