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VVT技术详解

合集下载

VVT技术介绍

VVT技术介绍

VVT技术介绍VVT技术,全称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是指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通过调整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要求,并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动力输出。

VVT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发动机,成为提高车辆性能和燃油经济性的重要手段。

传统的发动机气门正时系统以固定的机械方式工作,无法适应不同工况下的要求。

而采用VVT技术后,可以根据需求动态调整气门正时,以提供更好的燃烧效果和动力输出。

VVT技术的核心是通过调整凸轮轴相对于曲轴的相位,改变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

常见的VVT技术包括可变凸轮轴正时(VCT)和连续可变气门正时(CVVT)。

可变凸轮轴正时(VCT)技术通过改变凸轮轴的相对位置,实现气门正时的调整。

传统的凸轮轴上存在多个凸轮,分别用于不同工况下的气门控制。

通过改变凸轮轴的相位,可以选择不同的凸轮,从而改变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

VCT技术适用于低负荷和高负荷工况下的发动机控制,可以提供更好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连续可变气门正时(CVVT)技术采用了更先进的控制方式,通过液压或电控系统实现对气门正时的调整。

CVVT技术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荷、转速和温度等多个因素,实时调整气门正时,以提供最优的燃烧效果和动力输出。

CVVT技术还可以通过调整进气和排气气门的相位差,实现更高效的气缸充气和排气过程,提高燃烧效率和燃油经济性。

VVT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在低负荷工况下,VVT技术可以实现更早的进气门关闭,减少进气阻力,提高燃油经济性。

在高负荷工况下,VVT技术可以实现更晚的进气门关闭,延长混合气体的进气时间,提高动力输出。

此外,VVT技术还可以改变气门的重叠角度,增加进排气门的相位重叠,提高发动机的燃烧稳定性,减少污染物排放。

总之,VVT技术通过动态调整气门正时,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动力输出。

在当前汽车工业的发展中,VVT技术已成为重要的发动机控制技术之一,将继续不断地进行改进和应用,为汽车提供更好的性能和经济性。

vvt的工作原理

vvt的工作原理

vvt的工作原理
VVT(可变气门正时)是一种机械系统,在内燃机中可以实
现配气机构的相位调整,以优化发动机性能。

VVT的工作原
理主要基于晚气门关闭和提前点火的概念。

下面是VVT的工
作原理的详细解释:
1. 晚气门关闭:当发动机在低转速或负荷较轻的情况下工作时,VVT系统可以延迟气门关闭时间。

这样做可以增加进气门的
开放时间,从而提高进气效率,使得更多的混合气进入燃烧室。

这种延迟气门关闭的操作有助于提高低速扭矩和燃烧效率。

2. 提前点火:在高转速或负荷较重的情况下,VVT系统可以
提前点火时间。

这样做可以使得气缸的压力在曲柄角度上升时更高,增加了爆发力和燃烧效率,从而提高发动机的性能。

此外,提前点火还可以减少排气温度,减轻水平运动负荷,提高整体燃烧效率。

3. 换气阀相位调整:VVT系统通过调整两个相邻气缸的进气
门和排气门的相位差(即升程时间和气门持续开启时间之间的时间差),以优化发动机的性能。

这种相位调整可以使得在不同工作条件下,充分利用气缸的容积和气流动态特性,提高进气和排气的效率,并提升整体的燃烧效率。

4. 液压控制系统:VVT系统通过液压控制单元,根据发动机
负荷和转速的变化,自动地控制曲轴轴上的液压马达或油门枢轴的位置,以调整气门的相位。

液压控制系统与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相连,根据传感器提供的数据和预设的策略,实现
VVT的自动调节。

总的来说,VVT系统通过晚气门关闭、提前点火、换气阀相位调整和液压控制系统的协同工作,实现了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优化性能输出。

这种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动力性能、燃烧效率和燃油经济性。

VVT技术介绍(技术专攻)

VVT技术介绍(技术专攻)
在初始位置,进气最 大迟关,排气最大早开。
TDC
进气 排气
BDC
专业课
16
VVT的控制策略
怠速,低负荷,低温或者起动时,主要考虑燃油经济性和发动机的运转平顺性, 往往要尽可能的推迟打开进气门,提前关闭排气门,采用小的气门叠开角。
工作范围
较小的气门重叠角 减少废气进入进气道
TDC
进气 排气
发动机负荷
美系:供应商主要有Borgwarner,Delphi。
Borgwarner依靠其深厚的链传动技术主导着VVT链轮齿形的行业规范,加之进入行业较早, 一直在行业内占据较大市场份额,产品种类丰富,粉末冶金,铝压铸件,精冲件都有涉 及。在上海设有研发中心 Delphi则依靠其强大的发动机管理系统开发能力在VVT业界的影响力也不容小觑,提供的 标定技术支持成为他们津津乐道的项目攻关的有力武器。这两家供应商都具备独立研发 生产相位器和OCV的能力。
相对转动,及凸轮轴相对
于曲轴正时没有调节。通
常进气VVT基准位置为进
气配气相位滞后位置,即
进气门滞后打开和关闭。
专业课
13
VVT控制过程
工作位置
输入OCV的PWM信号占空 比逐渐加大,阀芯移动到 最远的位置,相位器中左 侧油腔压力逐渐加大,解 锁后,当左侧油腔中压力 大于右侧油腔压力,并克 服凸轮轴摩擦转矩以及相 位器内部摩擦转矩等之后, 转子相对定子有顺时针转 动,凸轮轴向正时提前方 向调节,即进气门将提前 打开和关闭。
专业课
26
VVT的技术缺点
增加了零件,单机成本提高 增加了润滑系统的性能要求 增加了凸轮轴前端轴承的负荷 增加正时轮系的惯量和对正时皮带的要求 增加了标定工作量
专业课

VVT工作原理

VVT工作原理

VVT工作原理引言:可变气门正时(Variable Valve Timing,简称VVT)是一种现代汽车发动机技术,通过调整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来改变气缸内气体的进出,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和动力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VVT的工作原理及其优势。

一、VVT的定义和作用:可变气门正时是指通过控制发动机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使气缸内的进气量和排气量得以调整,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发动机要求。

VVT技术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降低排放、增加动力输出,并且提高燃油经济性。

二、VVT的工作原理:1. 液压控制:VVT系统通过液压控制来改变气门的正时。

液压控制器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载和其他传感器信号,通过控制油压来调整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

液压控制器通常由油泵、油箱、油路和控制阀组成。

2. 机械控制:VVT系统也可以通过机械方式来实现气门的正时调整。

机械控制器通常由凸轮轴上的可变凸轮和凸轮轴调节器组成。

可变凸轮可以改变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机,而凸轮轴调节器则负责控制可变凸轮的位置。

3. 电子控制:现代汽车发动机通常采用电子控制系统来实现VVT。

电子控制器根据发动机的工作状态和驾驶员的需求,通过控制电磁阀或者电动马达来调整气门的正时。

电子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更精确的气门控制,并且可以根据不同条件进行实时调整。

三、VVT的优势:1. 提高燃烧效率:VVT技术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载和转速的变化,调整气门的正时,使燃烧室内的气体流动更加顺畅,从而提高燃烧效率和燃油利用率。

2. 增加动力输出:通过调整气门的正时,VVT技术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和排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动力输出和加速性能。

3. 降低排放:VVT技术可以使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保持最佳的燃烧状态,从而降低排放物的生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4. 提高燃油经济性:通过优化气门的正时,VVT技术可以使发动机在不同负载和转速下实现更高的燃油经济性,节省燃料消耗。

5. 提升驾驶体验:VVT技术可以根据驾驶员的需求和路况变化,实现发动机的动态调整,提升驾驶的平顺性和响应性。

VVT工作原理

VVT工作原理

VVT工作原理VVT(Variable Valve Timing,可变气门正时)工作原理VVT是一种引擎技术,通过调整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发动机性能需求。

它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增加动力输出、降低排放和燃油消耗。

一、VVT的基本原理VVT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改变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调整进气和排气的正时,以优化燃烧过程和提高发动机性能。

这是通过控制凸轮轴的相位来实现的。

1. 凸轮轴相位控制凸轮轴相位控制是VVT的关键技术之一。

传统的固定凸轮轴相位只适合于某一特定工况,无法适应不同工况下的性能需求。

而VVT可以根据发动机负荷、转速、温度等参数,实时调整凸轮轴相位,使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得以改变。

2. 油压控制系统VVT系统中的油压控制系统起着关键作用。

它通过控制凸轮轴上的液压调节器,调整凸轮轴的相位。

油压控制系统通常由油泵、油管、控制阀和液压调节器等组成。

当系统接收到来自发动机控制单元(ECU)的指令时,油泵会将油液送入液压调节器,从而改变凸轮轴的相位。

二、VVT的工作模式VVT系统根据不同的工况和发动机状态,可以采用不同的工作模式。

1. 进气相位调整在低转速和负荷下,发动机需要更多的进气量来提高动力输出。

此时,VVT系统会延迟进气气门的关闭时间,使气门开启时间延长,增加进气量。

这样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增加发动机的扭矩输出。

2. 排气相位调整在高转速和负荷下,发动机需要更好的排气能力,以降低排放和提高动力输出。

VVT系统会提前排气气门的关闭时间,使气门开启时间缩短,加快排气过程。

这样可以降低排气阻力,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3. 双进排气相位调整在某些情况下,VVT系统会同时调整进气和排气相位,以实现更好的动力输出和燃烧效率。

这种模式通常在高性能发动机中使用,可以提供更大的扭矩和更高的功率输出。

三、VVT的优势VVT技术具有多种优势,使得它成为现代发动机中的重要技术。

1. 提高燃烧效率通过调整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VVT可以优化燃烧过程,使燃料更彻底地燃烧,减少排放物的产生。

VVT工作原理

VVT工作原理

VVT工作原理VVT(可变气门正时)工作原理VVT(可变气门正时)是一种引擎技术,通过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以及气门的开启程度,来调整气门正时,从而改变进气和排气过程,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VVT工作原理。

一、VVT的基本原理VVT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控制凸轮轴的相位和凸轮轴的升程来实现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的调整。

在传统的固定气门正时系统中,凸轮轴上的凸轮形状是固定的,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是由凸轮轴的转动来决定的。

而在VVT系统中,凸轮轴的相位可以被调整,从而改变凸轮与气门之间的机械连接关系,进而改变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

二、VVT的工作方式1. 相位调整方式VVT系统中最常见的相位调整方式是通过液压控制。

系统中包括一个液压控制阀和一个液压马达。

当需要调整气门相位时,液压控制阀会根据发动机转速、负载和其他参数的信号,调整液压马达的工作压力和流量,从而改变凸轮轴的相位。

通过改变凸轮轴的相位,可以提前或推迟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以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发动机需求。

2. 升程调整方式除了相位调整外,VVT系统还可以通过调整凸轮轴的升程来改变气门的开启程度。

在传统的固定气门正时系统中,凸轮轴的升程是固定的,而在VVT系统中,凸轮轴的升程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通过减小或增加凸轮轴的升程,可以控制气门的开启程度,从而调整进气量和排气量。

三、VVT的优势和应用1. 提高发动机效率和性能VVT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工况和负载要求,调整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使得进气和排气过程更加精确和高效。

这样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减少能量损失,提高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2. 减少尾气排放通过精确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VVT技术可以优化燃烧过程,减少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尾气排放。

这对于汽车行业的环保要求非常重要。

3. 适应不同工况VVT技术可以根据发动机的工作负载和转速要求,实时调整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以适应不同的工况。

VVT工作原理

VVT工作原理

VVT工作原理
引言概述:
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VT)是现代汽车发动机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它通过调整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以优化燃烧过程,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VVT的工作原理及其在汽车发动机中的应用。

正文内容:
1. VVT的基本原理
1.1 气门正时的影响
1.2 VVT的作用
1.3 VVT的工作原理
2. VVT的主要类型
2.1 变速器式VVT
2.2 油压式VVT
2.3 电动式VVT
2.4 电液式VVT
2.5 电磁式VVT
3. VVT的优势和应用
3.1 提高燃烧效率
3.2 增加动力输出
3.3 降低排放
3.4 提高燃油经济性
3.5 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寿命
4. VVT的工作流程
4.1 传感器的作用
4.2 控制单元的功能
4.3 油压调节器的作用
4.4 气门正时的调整过程
4.5 VVT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5. VVT的未来发展趋势
5.1 智能化控制系统
5.2 更高效的VVT设计
5.3 轻量化材料的应用
总结:
综上所述,VVT是一项重要的汽车发动机技术,通过调整气门的正时,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效率和性能。

VVT的工作原理基于传感器、控制单元和油压调节器的协同作用,通过调整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实现优化燃烧过程。

VVT的主要类型包括变速器式、油压式、电动式、电液式和电磁式。

它的应用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增加动力输出、降低排放、提高燃油经济性,并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和寿命。

未来,VVT技术将继续发展,智能化控制系统、更高效的设计和轻量化材料的应用将成为发展的趋势。

vvt工作原理

vvt工作原理

vvt工作原理
VVT工作原理。

汽车发动机是车辆的心脏,而VVT(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则是发动机性能的
重要组成部分。

VVT技术的出现,使得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能够实现最佳的性能
和燃油经济性。

那么,VVT技术是如何实现这一点的呢?
VVT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控制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来调整气门正时,从而改变气门的进气和排气时机。

在传统的发动机中,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发动机转速和负荷的变化进行调整。

而VVT技术则通过调整气门
正时,使得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都能够实现最佳的气缸充填和排气效率。

VVT技术的实现主要依靠凸轮轴的设计。

在传统的发动机中,凸轮轴上的凸
轮形状是固定的,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也是固定的。

而在VVT技术中,凸轮轴
上的凸轮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从而改变气门的开启和关闭时间。

这种调整可以通过液压、电动或机械方式来实现。

VVT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使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都能够实现最佳的性能和燃
油经济性。

在低转速下,VVT技术可以使得气门提前关闭,从而提高气缸充填效率;在高转速下,VVT技术可以使得气门延迟关闭,从而提高排气效率。

这种调
整能够使得发动机在不同转速下都能够实现最佳的燃烧效率,从而提高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

总的来说,VVT技术通过调整气门正时来实现发动机性能的最佳化,从而提
高了发动机的效率和动力输出。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VVT技术将会越来越广泛
地应用于各种类型的发动机中,为汽车的性能和燃油经济性带来更大的提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发动机VVT技术详解近几十年来,基于提高汽车发动机动力性、经济性和降低排污的要求,许多国家和发动机厂商、科研机构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目前,这些新技术和新方法,有的已在内燃机上得到应用,有些正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有可能成为未来内燃机技术的发展方向。

- 发动机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VT,Variable Valve Timing)是近些年来被逐渐应用于现代轿车上的新技术中的一种,发动机采用可变气门正时技术可以提高进气充量,使充量系数增加,发动机的扭矩和功率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如今如本田的i-VTEC、丰田的VVT-i等也都是源自VVT的发动机控制技术。

对于一台4冲程发动机,按照很多人的理解,做功冲程末,活塞处于下止点时排气门开始打开,发动机进入排气冲程,直到活塞到达上止点,排气门关闭,进气门打开,发动机进入吸气冲程。

当活塞正好运行一周重新回到下止点时,进气门关闭,发动机进入压缩冲程。

这样来理解气门的动作是否正确呢?差不多是吧。

然而,可能和与人们的直觉不同的是,这样的气门正时效率并不是最优的。

让我们先来考虑一下排气门开启的时机。

如果比活塞到达下止点提前一点就开启排气门会怎么样呢?从直觉上,这时废气仍可推动活塞做功,如果打开排气门开始排气,此时气缸内的压强就会降低,能量的利用率也就降低了,发动机性能也会随之下降。

是这样吗?其实也不一定。

我们知道,排气时活塞会压迫废气从而反过来对废气做功,这个过程会消耗一部分发动机已经获得的能量。

如果在缸内压强相对较高时提前开始排气,排气过程就会更顺畅,从而在排气冲程减少了能量消耗。

这样,一得一失,怎么才会最合算呢?考虑到活塞在下止点附近一定角度内垂直运动距离其实非常短,实际的发动机略微提前打开排气门效果会更好一些。

再来看进气门关闭的时机。

如果在活塞越过下止点一定角度,开始压缩冲程之后再关闭进气门。

如何呢?直观的感觉可能是,这时活塞已经开始上升,刚刚吸入的可燃混合汽岂不是又要被排出去一部分?性能会不会下降?答案是:只要时机适当,这样做反而可以增加吸气量,改善性能。

因为在吸气冲程可燃混合汽被活塞抽入汽缸,进气门附近的气流速度可以高达每秒两百多米,而我们前面说过,在下止点附近活塞的垂直运动相对很慢,汽缸内体积变化并不大。

此时进气岐管内的可燃混合汽靠惯性继续冲入气缸的趋势还是占了上风。

说到这里,对一些VVT技术有所了解的兄弟可能要不耐烦了:讲了这么多,和VVT边还没沾呢!不要急,还没讨论排气门的关闭时机和进气门的开启时机呢。

这是大家可能都想到了,排气时同样会形成高速气流,如果排气门也在活塞越过上止点一定角度之后再关闭,虽然活塞已经开始下降,排气门附近的废气仍就会继续排出。

但是此时进气门不是已经开启了吗?废气难道不会涌入进气岐管?事实上,这又是个时机问题,燃烧室内的废气涡流的方向决定了废气短时间内是不会流向排气门对侧的进气门的,于是,一边进气一边排气的局面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事情还可以更理想。

由于大部分废气在排气冲程中前期就已排出,并且在排气岐管中形成了高密度的高速气流,冲向排气管方向。

这部分废气越是远离气缸,对于缸内尚未排出的废气来说,其需要填充的体积就越大,相应的平均压强也就越低。

低到什么程度?低到活塞尚未到达上止点之前,缸内压强可能就已经低于进气岐管内可燃混合汽的压强了。

如此看来,进气门也应当提前一点开启才好。

前边讲到了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打开的情况,也就是进气门和排气门的重叠。

重叠持续的相对时程可以用此间活塞运行的角度来衡量,这样就可以抛开转速,把它作为系统的固有特性来看待了。

重叠的角度通常都很小,可是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却相当大。

那么这个角度多大为宜呢?我们知道,发动机转速越高,每个汽缸一个周期内留给吸气和排气的绝对时间也越短,但是前面讲到的进气岐管或排气岐管内的气流也越快。

想想看,这时发动机需要尽可能长的吸气和排气时间,而且也有有利条件可以利用,还犹豫什么?只要重叠的角度大一些不就行了?当然,也不能太大,前边说了,这里有个时机问题,重叠角度太大肯定也不好,要不干脆让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开闭得了。

很显然,这个时机是与转速有关的,转速越高,要求的重叠角度越大。

也就是说,如果配气机构的设计是对高转速工况优化的,发动机就容易得到较高的最大转速,也就容易获得较大的峰值功率。

但在低转速工况下,这样的系统重叠角度肯定就偏大了,废气就会过多的泻入进气岐管,吸气量反而会下降,气缸内气流也会紊乱,ECU也会难以对空燃比进行精确的控制,最终的效果是怠速不稳,低速扭矩偏低。

相反,如果配气机构只对低转速工况优化,发动机的峰值功率就会下降。

所以传统的发动机都是一个折衷方案,不可能在两种截然不同的工况下都达到最优状态。

说到这里,我们终于和VVT的主题接近一些了。

不过还是再耐心一下,前面讲了半天,都只把注意力放在发动机的动力性方面了,下面让我们看看重叠角度对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的影响。

可能大家都知道,发动机的油耗转速特性曲线是马鞍形的,转速太高,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可燃混合汽的燃烧就会越发的不充分,发动机的经济性和排放特性都会恶化,尤其如今发达国家的环保法规曰益严格,问题就变得更加严重。

于是,很多厂商就采用复杂的废气再循环(EGR)装置来改善发动机的高转速经济性和排放。

顾名思义,EGR装置的作用就是吸入部分废气,使其中的尚未燃烧的可燃物质有机会继续燃烧,部分有害中间产物得以分解。

不难想到,如果此时将进气门和排气门的重叠角度调得高一点,略微超过原来所说的对动力性来讲最合适的角度一些,就会有部分废气和新鲜的可燃混合汽混合,提高了发动机的空燃比,使燃烧更充分,排放更清洁。

大家可能发现了,这简直就是不需要额外装置的EGR技术嘛!然而很不幸,这种偏大的重叠角度设置,同样使发动机难以提供令人满意的低转速性能。

好了,现在不用我说,大家也知道为什么我们如此重视VVT技术了吧!各个厂家的VVT技术千差万别,共同之处就是都要对气门正时进行调节,使发动机在不同的转速下进气门和排气门能有不同的重叠角度,从而改善前面说的那些问题。

改变气门正时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方法,但最主要的无外乎两大类,一类是改变凸轮轴的相位,再一类就是直接改变凸轮的表面形状。

想想看就知道,改变凸轮的表面形状哪可能容易呢?所以第一类VVT比较容易实现些。

回到Valvetronic,它依然保留了Double VANOS可变进、排气凸轮轴相位的气门正时调节系统,那么它又是如何实现对气门升程进行连续调节的呢?BMW为此增加了一种额外的偏心轴,凸轮轴则又通过一个额外的摇臂系统驱动传统的气门摇臂,并且该附加摇臂与气门摇臂的接触的角度取决于附加偏心轴的相位。

附加偏心轴的相位可以由一个ECU控制下的调节装置来调整,从而使附加摇臂的角度发生变化,这样,对于相同的凸轮运动,传递到气门摇臂上的反应就可以不同,气门的升程也就会相应发生变化。

X从BMW的资料看,Valvetronic系统对气门开放时程的影响应当不大,调节的只是气门升程。

不过,气门开度很小的时候,气体的进出效率是很低的,如果考察气门开度超过一定程度的持续角度,姑且称之为有效的气体交换时程,通常也是随气门升程的增加而增加的。

为了限制发动机的复杂度,目前实际应用的Valvetronic系统在气门升程方面,调整的只是进气门。

尽管理论上类似系统也可以作用于排气门,但那样的话整个配气机构就过于复杂了。

就目前Valvetronic的发展情况来说,由于参与气门运动的机件还是太多,高转速下机械能损耗就大,不利于提高发动机的最大转速。

所以在提高升功率方面,Valvetronic的表现是不及一些诸如VTEC之类的更简单的气门升程调节系统的,它的优势在于综合能力,在于发动机经济性的提高。

如果说VVTL-i、i-VTEC和VarioCam Plus是融合了第一类和第二类VVT的话,Valvetronic在可变气门升程方面采用的方式似乎可以看作是独辟蹊径的第三条道路。

还有其他的VVT吗?有。

BMW的工程师强调对气门升程进行调节,Rover 的工程师则选择了气门的开放时程作为调整的目标。

在Rover VVC中,由于凸轮可以受设计独特的偏心轮驱动,其转动并非匀速,这样一来,在调整气门正时的同时,气门的开放时程也发生了改变,尽管升程并没有变化。

VVC系统相当复杂,我也没见过具体的结构图,对其具体原理也不太清楚,只知道它通常只用于调节进气门,而且可以做到连续的改变进气门正时和开放时程。

疯狂的英国人!本文写到这里,还从来没有提到Mercedes-Benz发动机的VVT技术呢,很多人会感到奇怪了吧?其实尽管Mercedes-Benz发明了无数的电子技术,各种新配置总是层出不穷,D-C在发动机方面却一贯比较保守,目前为止,它的确在VVT领域走在了后面,大部分车型的发动机实在是乏善可陈,还是多年未变的每缸三气门SOHC结构,也没有使用任何VVT技术。

所以,Mercedes-Benz车在同级车中往往是升功率偏小,动力一般,油耗不低。

然而世事无绝对,最近我也注意到,在新款CLK等车型上,D-C也在暗暗的抛出猛料。

不但顺应主流,改为使用四气门DOHC结构,什么汽油直喷,双火花塞,VVT 全都一下子冒了出来。

永远不要低估D-C的技术储备,它的VVT是和Valvetronic 一个水平的:两个凸轮轴的运动通过三个摇臂系统复合在一起,理论上,可以同时提供进、排气门的正时、开放时程和升程调节。

听上去不错?还有呢!在D-C正在开发的另一套VVT系统中,发动机的凸轮轴被彻底的抛弃了,每个气门,或每几个气门的动作直接由专门的电磁系统驱动,ECU需要它们怎么动,它们就怎么动,这也正是VVT技术追求的最高境界!相信各个大厂都有类似的努力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