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例临床分析

合集下载

亚硝酸盐中毒80例临床分析

亚硝酸盐中毒80例临床分析
中国 临床 新第 7期

6 7l・
28 膝关节 内外侧副韧带损伤 患者多有不 同程度的急性 .
或陈旧性创伤史 , 以膝关节肿胀 、 伸活动受 限为 主要症状 。 屈 高频超声检查时沿膝关节 内外侧上 下移动 , 可见 连续 、 界 边 清晰、 呈带状 的稍强 回声带 中, 显示不 规则或梭 状的低 回声 区及等 回声区 , 韧带厚度增加 。如韧带发生 断裂合并 局部血
讨 [] 卫生职业教育 , O , ( 5 : — O J. 2 7 2 1 )6 7 . O 5 9 2 冷俊红 , 王 惠, 刘兰芬 , 膝关节病变的超声声像图表现及临 等.
床意义[ ] 实用医技杂志,06,3 2 ) 35 3 5 . J. 20 1 ( 1 :7 0— 7 1
3 El t M , ima P J rig r J, t 1 lot i J Tr n F ,G ane A e a.MR ap aa c s fte p e rn e o h
收稿 日期 2 1 0 0 ] 本文编辑 刘京虹 吕文娟 ( 习) 00— 3— 8 [ 见 ] 超声诊断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和骨性关 节炎 , 类风湿性关节炎 [
的准确性各家报道不一 , 说明影响 因素较多 。根据我们 的检
亚 硝酸 盐 中毒 8 临床 分 析 O例
马 瑞 , 罗延宏 , 杨增烨
1 杨 磊 , 李建红. 临床教学 中应用 高频超声诊断膝关节病变 的探
肿时 , 可显示韧带回声连续 中断 , 端的回声 明显增强 , 问 断 其
为不规则的低回声区 、 回声 区 J 等 。
3 讨 论
3 1 膝关节是人 体负重 力 最大 、 易遭 受外 伤、 . 最 劳损 的关
节, 也是人体关节面最大、 最复 杂、 最完善的最重要关节。它 不仅具备滑膜关节必备的主要结构如关节 面、 关节腔和关节 囊, 而且还具有各种 辅助结 构如 由纤 维软骨形 成的半月板 ,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价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价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治疗方法及效果评价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是一种由于摄入过量亚硝酸盐所引起的急性中毒症状,严重的时候可以危及生命。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物质,在食品加工和工业生产中被广泛使用。

过量的亚硝酸盐摄入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一旦出现中毒症状,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

一、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症状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症状多样,包括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心悸、呼吸困难、低血压、窒息等。

中毒程度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摄入的亚硝酸盐量和中毒时间,严重的中毒症状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一旦发现中毒症状,应立即就医进行治疗。

1. 医院治疗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需要尽快送往医院进行治疗。

在医院,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全面的评估,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通常情况下,治疗方法包括:(1)洗胃或促进排泄对于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洗胃是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医生会通过口服给予大量的清水或生理盐水来帮助患者清洗胃部,以减少亚硝酸盐对胃黏膜的刺激和损害。

还可以采用促进排泄的方法,如使用利尿剂或强制利尿,以帮助患者尽快排出体内过量的亚硝酸盐。

(2)吸氧治疗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常常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需要及时给予吸氧治疗,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维持机体的氧供需平衡。

(3)抗中毒治疗在医院治疗过程中,医生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抗中毒药物治疗,如亚硝酸盐的拮抗剂硫代硫酸钠等,以减轻和控制中毒症状。

2. 对症治疗除了医院治疗外,患者还需要进行一些对症治疗,如:(1)维持生命体征稳定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通常需要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包括监测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指标,及时处理并预防因中毒引起的心脏、呼吸系统等多系统功能障碍。

(2)预防并处理并发症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还需要预防并处理相关的并发症,如低血压、心律失常、呼吸衰竭等。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治疗效果主要依赖于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

在医院治疗和对症治疗的过程中,医生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药物使用,以确保患者能够尽快恢复健康。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32例临床分析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32例临床分析
25 4 3
重庆医学 20 08年 1 1月 第 3 卷 第 2 7 2期 E] 中华 急 诊 医 学 杂 志 ,0 4 1 :O . J. 2 0 ,34 1
毒 主 要 集 中 在第 三季 度 及 节 假 喜 庆 日 , 与 本 地 区 夏 季气 候 炎 还 热 、 员 性 格 豪 爽 、 酒 等 有 关 。农 药 中毒 主 要 集 中在 农 忙 季 人 嗜 节, 以郊 区 、 县 农 民 为 主 。药 物 中毒 与 购 买 方 便 相 关 。有 害 郊 气 体 主 要 为 C 中毒 , 年 来 C 中 毒 有 明显 增 多 趋 势 。 因用 O 近 O
关键词 : 急性 亚 硝 酸 盐 中毒 ; 断 ; 诊 治疗 ; 防 预
中图 分 类 号 : 5 5 7 R 9 .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 编 号 : 6 18 4 ( 0 8 2 5 40 17—3 8 20 )22 3—2
急 性 亚 硝 酸 盐 中 毒 常 因误 食 、 用 亚 硝 酸 盐 制 剂 或 进 食 大 误 量富 含 亚硝 酸 盐 的蔬 菜 、 制 品 和饮 用 苦 井 水 等 所 致 。临 床 上 腌 起病 急 , 进展 快 , 症 患者 可发 生 呼 吸 衰 竭 、 律 失 常 、 克 、 重 心 休 肺 水肿 、 厥甚 至 昏迷 , 不 及 时抢 救 可 危 及 患 者 生 命 ] 近 年 惊 如 。 来该 病 并 非 少 见 , 将 本 院 2 0 现 0 5年 2月 至 20 0 8年 3月 收 治
5 硫 酸 镁 溶 液 导 泻 , 重 度 患 者 给 予 氧 疗 , 速 建 立 静 脉 通 O 中 迅 道 , 予 亚 甲蓝 l /g加 于 5 葡 萄 糖 液 2 mI 于 1 mi 给 mg k o 0 中 5 n 内缓 慢 静 注 , 时给 予 1 葡 萄 糖 液 5 0 同 O 0 mL加 维 生 素 c ~ 5 3 g 静滴 。抽 搐 者 给 予 安 定 镇 静 , 持 气 道 通 畅 , 治 呼 吸衰 竭 ; 保 防 低 血 压 及休 克 者 立 即 给 予 扩 容 、 酸 、 管 活 性 药 物 。0 5 1 纠 血 .~ h 后 发 绀 缓解 不 明 显者 可 重 复 使 用 亚 甲 蓝治 疗 。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21例临床分析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21例临床分析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21例临床分析21例患者,男性青壮年12例,年龄为20-40周岁,女性9例,年龄为15-42周岁平均年龄为30周岁。

中毒途径:食用新腌制咸菜汤14例,4例食用变质菠菜,3例食用放置过久的卷心菜。

餐后4小时左右,9例患者出现头晕、头痛、周身乏力,5小时左右出现症状者10例,2例患者食入量少,近6小时才感头昏不适。

来院就诊时所有患者均是就餐后超过6小时,故未洗胃。

所有患者皮肤粘膜都有不同程度青紫,严重者呈蓝黑色,其中15例患者出现恶心,未呕吐,21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头昏、头痛,有16例患者心率加快,有4例患者感胸闷、呼吸困难,烦躁不安。

2. 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立即打通静脉通路,对重症患者用1﹪美兰以每公斤体重2mg计算,于10-15分钟内缓慢静脉推入[1],然后用5-10﹪葡萄糖溶液加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静脉滴注,同时鼓励患者多饮水,大多数患者数分钟至半小时左右症状明显改善。

有2 例患者紫绀严重,同时感胸闷、气急,经上述处理,再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2 小时后症状也明显改善。

至次日大多数患者已无症状,回家休息,只有2例仍感头昏、周身无力,但无明显紫绀,经对症治疗,2天后痊愈出院,本组21例患者无1例出现严重并发症。

3. 讨论新鲜腌制的咸菜及菠菜、卷心菜变质的残剩菜含有较多的硝酸盐,大量食用后肠道细菌可将其还原为亚硝酸盐,而亚硝酸盐毒性较大,当摄入纯亚硝酸盐0.2-0.5mg即可引起中毒[2],甚至死亡。

亚硝酸盐是一种强氧化剂,自肠道吸收至血循环后,能将血红蛋白氧化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

当高铁血红蛋白达10﹪时即出现紫绀,达30﹪时神经系统即出现症状,如头晕、头痛等,若升至50﹪时即出现缺氧症状,如胸闷、气急等。

因此,对这类病人入院时明确诊断很重要,首先要仔细询问病史,寻找病因,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很快可得出结论:亚硝酸盐中毒。

明确诊断后则立即清除毒源给予解毒药治疗,同时以维生素C、能量合剂、葡萄糖溶液等对症治疗。

一起亚硝酸盐中毒的案例解析

一起亚硝酸盐中毒的案例解析
当日该食堂午餐所用原料均由固定商户供应,且员工餐 所用芹菜、肉、豆腐、白菜、土豆、菠菜、紫菜均用于供 应当日学生午餐,但未与学生餐同时烹制,米饭也与学生 餐供应的相同。学生无类似病例报告。
该食堂证照齐全,环境整洁,卫生值班和消毒记录完 整。加工间内有冰箱、消毒、洗涤设备,有防蝇、防尘 措施, 但陆板、刀具、容器生熟区分不明确。酱料、调 味品等摆放杂乱,未用原包装容器盛装,无标识,其中有 白色粉末或结 晶物四 瓶( 罐), 深 色 液 体 3瓶,油状液体1 瓶。员工均有健康证,该事件发生前无腹泻、于外伤等异 常。
在这个案例中:
1、进餐后所有员工陆续出现上述症状和体征,首发病例出
现于第一批进餐后9min, 末例 病例出现于第二批餐后 60min。符合化学性食物中毒发病与进食时间、食用量有 关,一般在进食后不久发病的特征。
2、 头 晕 、头痛、 呕吐 、恶 心 、 青 紫 、心 悸 、乏 力 等 症 状 和 体征为主的病人共32 名符合化学性食物中毒常有群体性, 病人有相同的临床表现。
现场调查时有剩余芹菜肉丝, 作调料用的大蒜、姜米 , 盛装大蒜,姜米碗里有少许散落的白色粉末,另外餐后 收 集的潮水尚未及处理。
案例分析
32名病人共同症状和体征 进餐员工均出现上述症状,
且之前无共进餐记录 食材与学生相同,但未同时
烹饪 食堂卫生现场调查合格
生熟区分不明确
有多种无标识调料
员工身体健康,且有健康证
亚硝酸盐中毒的潜伏期 长短不等,视摄入亚硝 酸盐的数量、浓度而定。 长者有1~2天,短者仅 10分钟左右。通常中毒 的儿童最先出现症状, 表现为发绀、胸闷、呼 吸困难、呼吸急促、头 晕、头痛、心悸等。应 高度怀疑为亚硝酸盐中 毒。
亚硝酸盐中毒机理: 亚硝酸盐进入人体 后,可将低铁 血 红蛋氧化成高铁血 红蛋白,使之失去 输送氧的能力,造 成机体缺氧。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案例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案例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案例篇一:一起亚硝酸盐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报告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21)18-0120-022021年12月24日本市三名新桥镇村民在家中就餐后出现头晕、恶心、紫绀等症状,当日11时50分,接到市卫生局指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急人员立即赶赴现场开展调查。

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病人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判定是一起由亚硝酸盐引起的食物中毒。

1 中毒基本情况12月21日晚,新桥镇钱某于该镇农贸市场丁某摊点购买鲜猪肉后,由其妻22日中午在家中烧制红烧肉。

加工过程中添加了白糖、盐、茴香等调料。

钱某12时午餐食用了红烧肉、豆腐、百叶等。

13时钱某出现头晕、恶心、嘴唇青紫症状,至医院救治。

临床诊断为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钱某经治疗后于23日痊愈出院。

24日8时30分钱妻携家中剩余的红烧肉(22日烧制)至丁某肉铺索赔。

当日10时,丁某、其妻杨某、邻居王某3人在该镇农贸市场食用了红烧肉。

自10时30分起,3人相继出现头晕、恶心、口唇青紫等症状。

2 流行病学调查2.1 临床症状自24日10时30分至11时,共发3名病例,潜伏期为0.5~1h。

临床症状相似,均有头晕、头疼、恶心、口唇青紫等症状。

经美蓝加维生素c对症治疗后均痊愈,未出现死亡病例。

2.2 现场调查经对患者膳食调查发现,均反映红烧肉的味道略苦且涩,症状的轻重与食肉的多少有关。

钱妻及其子未食用红烧肉,未出现上述症状。

调查人员至钱某家调查时发现,该户厨房操作台上白糖调味罐内上层混有一些异样的白色颗粒状粉末。

据钱妻自述,该调料是从亲戚家已歇业的羊肉店中带回后,倒入白糖调味罐中。

烧制红烧肉时使用了该调料。

2.3 实验室检测造成这次食物中毒的可疑食品进行了采样,共采样2份。

包括丁某家剩余的红烧肉[1,2],于钱某厨房采集的白糖。

根据国家规定的检验方法和相关的国家卫生标准要求,对两份样品进行了检验,结果两份样品的亚硝酸盐为强阳性,含量分别为17.47g/kg、60.242g/kg。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

治疗
迅速催吐、洗胃、灌肠, 迅速催吐、洗胃、灌肠,导泻 特效解毒剂:1%亚甲蓝 亚甲蓝1 /kg﹢ 特效解毒剂:1%亚甲蓝1~2mg /kg﹢50%gs40 ~ IV推 必要时1 3h重复 重复。 60ml IV推,必要时1 ~3h重复。 使用大剂量vitc 使用大剂量vitc 吸氧, 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对症处理 对于有心肺功能受影响的患者还应对症 处理,如用呼吸兴奋剂, 处理,如用呼吸兴奋剂,纠正心律失常药 ,休克 者用升压药
急救重症部
刘国荣
急性中毒原因
将亚硝酸盐误作食盐、 将亚硝酸盐误作食盐、面碱等食用 食用了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的蔬菜, 食用了含有大量亚硝酸盐的蔬菜,尤其是不新鲜的叶类蔬 菜,新腌制的咸菜 掺杂、 掺杂、使假 投毒
中毒机理
亚硝酸盐与血红蛋白的作用, 亚硝酸盐与血红蛋白的作用,使正常的二 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 价铁离子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形成高铁血 红蛋白而失去携氧能力 阻止正常血红蛋白释放氧, 阻止正常血红蛋白释放氧,因而造成了各 种组织的缺氧。 种组织的缺氧。 对血管舒缩中枢有麻痹作用, 对血管舒缩中枢有麻痹作用,它还能直接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 作用于血管平滑肌,有较强的松弛作用而 致血压降低
硝酸盐
刺激作用
亚硝酸盐
血液
呕吐、急性肠炎
亚铁血 红蛋白
高铁血 红蛋白
HbO2+NO2→MHb →
不能与O 不能与O2结合
动脉血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静脉血
组织细胞缺氧
可视粘膜发紫
中枢神经机能障碍
抽痉
临床表现
本病特征: 本病特征:全身皮肤及粘膜呈现不同程度 青紫色 头痛、头晕、无力、胸闷、气短、心悸、 头痛、头晕、无力、胸闷、气短、心悸、 恶心、呕吐、腹痛、 恶心、呕吐、腹痛、腹泻 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精神萎靡、 严重者出现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反应迟 意识丧失、抽搐、昏迷、 钝、意识丧失、抽搐、昏迷、呼吸衰竭甚 至死亡。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80例临床分析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80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治疗急性亚硝酸盐中毒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综合治疗急性亚硝酸盐中毒80例的临床资料。

结果:80例患者中治愈76例,其中5例患者出院时仍有轻度脑功能障碍及肾功能损害;死亡4例。

结论:综合治疗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是一种减少急性亚硝酸盐中毒致死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亚硝酸盐中毒;治疗;分析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是急诊科医生处理的常见病和急重病之一,现回顾性分析采取综合治疗急性亚硝酸盐中毒患者80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组资料80例亚硝酸盐中毒患者中,男性52例,女性28例,年龄11岁~67岁。

其中28例(35%)出现心慌、头昏、头痛、腹痛、恶心、呕吐、全身不适,口唇、甲床发绀,四肢发凉;39例(48.75%)上述症状加重,精神萎靡,面色发绀、口唇和甲床青紫、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休克;13例(16.25%)除有上述表现外,伴有中枢神经功能障碍、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肝功能障碍等。

入院后常规同时给予洗胃、导泻,神志完全清楚者先给予催吐,高流量吸氧(4 l/min~6 l/min)、绝对卧床休息、保暖等抢救措施,中毒时间长者配合高位灌肠以清除毒物。

出现精神萎靡、面色发绀、口唇和甲床青紫、呼吸困难、心律失常、血压下降甚至休克、中枢神经功能障碍、血流动力学紊乱、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情况时,用1%亚甲蓝1 mg/kg~2 mg/kg溶入25%~50%葡萄糖液20 ml~40 ml中于10 min~15 min 内缓慢静脉推注,如症状不缓解,2 h后重复使用,直至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消失;另外加用维生素c 1 g~2 g加入10%葡萄糖500 ml~1 000 ml中行静脉点滴。

对循环不稳定患者给予抗休克治疗:液体疗法首先输注5%葡萄糖注射液,然后输注10%葡萄糖注射液,严重休克者用706代血浆;应用血管活性药稳定血压,轻度休克患者经补液后血压逐渐回升并趋于稳定,重度休克患者使用药物稳定血压以保证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流,选用多巴胺100 mg~160 mg静脉点滴,速度为3 μg/(kg·min)~10 μg/(kg·min);纳络酮 0.4 mg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应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5 mg/d~30 mg/d静脉点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例临床分析
亚硝酸盐主要为亚硝酸钾或亚硝酸钠,呈白色或微黄色不透明结晶或粉末,无臭,味微咸,易溶于水,具有毒性,主要作为工业用盐,可用于食品加工防腐及金属表面处理或燃料等的合成。

因亚酸盐的物理性状与食盐类似,易误服。

因亚硝酸盐可防腐,且易上色,被许多食品加工部门做为必备材料。

同时腐烂变质的蔬菜、放置过久的熟菜、新腌制的咸菜均含有亚硝酸盐成分。

摄入亚酸盐超过0.2—0.5g将导致不同程度的中毒,1—2g可至人死亡[1]。

我院于2007-2010年收治急性亚酸盐中毒的患者7例,临床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7例均为散发病例,其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为18-72岁,平均年龄为43岁。

误把亚硝酸盐当作食盐的为6例,使用腌咸菜的1例。

1.2临床表现:
发病事件在食后15分钟-1小时,7例患者均出现口唇、四肢皮肤紫绀,恶心、呕吐5例,胸闷、心悸3例,腹痛2例,头晕、头痛2例,手脚麻木1例,咳嗽、咳痰1例。

1.3方法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血高铁蛋白试验检查均为(+)。

2结果
7例病例入院后立即给予洗胃,同时将亚甲蓝加入10%葡萄糖
40ml缓慢静推,且给予维生素c静点,同时予吸氧、导泻、补液、利尿、营养心肌等治疗。

入院后1小时紫绀均明显缓解,住院24-72小时后患者均好转出院。

3讨论
亚硝酸盐经肠道吸收入血,可将血红蛋白的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形成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而三价铁与羟基牢固结合,失去了携氧能力,从而导致机体各组织器官缺氧。

如果有2%的血红蛋白变成高铁血红蛋白,中毒者可出现明显缺氧表现,口唇面部紫绀,病人头疼、头晕,严重者意识丧失,呼吸衰竭,危机病人的生命[2],及时恰当的处置是决定预后的关键。

3.1建立应急预案,健全应急抢救的设备:亚硝酸盐中毒没有明显的季节性,应常备不懈,确保急救药物的充足。

3.2及时准确诊断:亚硝酸盐中毒来势凶猛,病情重,变化快,早期、正确的诊断是关键。

患者有食用亚硝酸的病史,不能用基础疾病或缺氧解释的口唇、甲床、四肢皮肤青紫,实验室检查提示血高铁蛋白血症,则亚硝酸盐中毒的诊断明确。

如有可能,可将残留的食物,患者的呕吐物、洗胃液、排泄物等送至市疾病控制中心监测,进行亚硝酸的监测,对诊断的明确更有意义。

3.3尽早催吐、洗胃:在家中,如有可能,尽早给予患者催吐,但催吐只能用于神志完全清楚的患者,否认易致误吸窒息,有明显呼吸抑制的患者也易误吸。

在除外洗胃禁忌症的情况下,洗胃越早、
越彻底,抢救成功率最高,最好在服毒的4-6小时,若超过4-6小时也应给与洗胃,洗胃液完全至清后方可停止洗胃。

3.4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导泻、补液、利尿等治疗最大限度的将毒物排除体外,减少毒物的继续吸收。

因亚硝酸是一种血管扩张剂,因此患者易出现低血压,是否利尿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血压的情况进行选择。

血液净化在中毒亚硝酸盐中毒中疗效显著,毒物进入血液后,若不与蛋白质结合或亲和力很小时,在血液中呈小分子状态,可用透析快速清除。

透析距服毒事件愈近疗效愈好[3]。

3.5诊断明确后尽早应用亚甲蓝,根据患者病情轻重选择1—
2mg/kg的计算的剂量加入25%-50%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推,可缩短病程,尽早恢复正常的输氧功能,有效纠正亚酸盐中毒导致的低氧血症。

必要时可于两小时后再次使用,直至化学性青紫明显好转,但每次用量不宜超过200mg,24小时内不宜超过600mg。

亚甲蓝注射时避免外渗,以免引起组织坏死。

3.6静点维生素c,使高铁还原型蛋白还原为血红蛋白。

轻症患者给与5g,重患者8-10g[4]
3.7在监测生命体征的同时,观察患者的意识、末梢循环,容易被忽视的是观察患者尿量,因缺氧易至肾血流量骤减,易出现少尿、无尿、肾功能不全。

3.8亚硝酸盐中毒致高铁血红蛋白增加体内缺氧状态,心肌细胞对缺氧敏感,并且高铁血红蛋白对心肌具有直接毒性作用,与血液缺氧一起,则可出现心肌损伤,应给予营养心肌的药物。

有些患者
易出现心律失常,心电监护的同时纠正心律失常,可使用相应的药物或除颤仪。

3.9吸氧:高流量(5-10l/分钟)氧气的吸入,必要时可用面罩给氧,纠正呼吸衰竭,必要时可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3.10预防:食物中毒的预防是最有效的治疗。

食物中毒的发生往往与卫生知识缺乏有直接的关系。

医护人员除做好救治、护理的常规工作外,还应发挥健康教育的作用[5]。

平素注重开展各种健康教育宣传,普及相应健康小知识,养成良好的圣湖习惯,如:不宜大量食用含亚硝酸盐的蔬菜;腌制蔬菜5-8天亚硝酸盐的含量最高,20天以上大多无害,因此不食用新腌制的蔬菜。

并且建议相关部分对于食品加工人员加强卫生及道德教育,避免因追求经济效益而大量添加亚硝酸盐用来防腐和上色。

同时加大工业用亚硝酸盐的管理,监督使用,且所有包装或存放亚硝酸的容器应有醒目的标志,防止流失、误服等事件的发生,从根源上杜绝亚硝酸盐中毒。

综上所述:尽早彻底催吐、洗胃、导泻等方法有利于毒素的排除;尽快使用特效解毒剂解救是成功的关键。

应积极开展卫生宣教,使所有人都知道如何预防食物中毒,如出现中毒立即到医院救治。

参考文献:
[1]杨冬华,陈旻湖.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192.
[2]彭雪娟.留置胃管的护理研究进展.中华护理杂志,2001,36(7):457.
[3]齐丽华.26例群体亚硝酸盐中毒的抢救和护理.中国保健,2007,15(6)117.
[4]池泰善,邢丽萍,刘丽萍.2起亚硝酸盐中毒抢救引发的思考.中国初期卫生保健.2009,8(23):284-285.
[5]丁军,张力列,向平.专病护士在健康教育的尝试.护士进修杂志,2000,25(6):436-43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