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
《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

《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规章制度编码:国网(基建/3)176-20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坚持安全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过程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基本规范》、《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等公司有关规章制度、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是指在输变电工程施工作业中,对某种可预见的风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频度三个指标的综合描述。
第三条业主、监理、施工项目部是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机构,施工作业应全面执行“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见附件 1),保证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第四条本办法对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采用半定量 LEC安全风险评价法(“LEC 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定义及计算方法”见附件 2),根据评价后风险值的大小及所对应的风险危害程度,将风险从小到大分为五级,一到五级分别对应:稍有风险、一般风险、显著风险、高度风险、极高风险。
第五条本办法按照静态识别、动态评估、分级控制的原则,对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进行管理。
四级和重要的三级施工安全作业风险,一般做为重大风险作业,纳入相关层级进行动态监控。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系统投资建设的 110(66)kV 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35kV 及以下输变电工程参照执行。
国网新源公司结合水电工程特点,参照本办法思路,单独编制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措施管理办法。
第二章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职责第七条国网基建部管理职责(一)制订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办法,根据实施情况适时组织修订。
xx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危险源识别与预防措施

xx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危险源识别与预防措施危险源识别与预防措施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管理方针,强化对奇木项目施工安全重大危险源的防控,真正对危险源做到“可防、可控、可治理”,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杜绝重大生产事故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网(基建3)176-20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内康远技术〔2017〕27 号《危险源识别与评价及风险预警管理标准》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编制本手册。
一、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划分1、一级风险(稍有风险):指作业过程存在较低的安全风险,不加控制可能发生轻伤及以下事件的施工作业;2、二级风险(一般风险):指作业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不加控制可能发生人身轻伤以上事故的施工作业;3、三级风险(显著风险):指作业过程存在较高的安全风险,不加控制可能发生人身重伤或死亡事故,或者可能发生七级电网事件的施工作业;4、四级风险(高度风险):指作业过程存在很高的安全风险,不加控制容易发生人身死亡事故,或者可能发生六级电网事件的施工作业;5、五级风险(极高风险):指作业过程存在极高的安全风险,即使加以控制仍可能发生群死群伤事故,或五级电网事件的施工作业。
五级风险系动态调整结果,属计算所得数值,实际作业必须通过改变作业组织或采取特殊手段将风险等级降为四级以下风险,否则不得作业。
二、风险预警1、一级风险预警由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督完成。
2、二级风险预警工程由总监理工程师、安全监理工程师监督完成;安全监理工程师全程督促监理人员及时完成相关手续的审查工作,工程实施时要求安全监理工程师到现场组织、监督监理人员履行监理职责。
3、三级风险预警工程由项目管理部主任、总监理工程师监督完成;总监理工程师全程督促监理人员及时完成相关手续的审查工作,工程实施时要求总监理工程师到现场组织、监督监理人员履行监理职责。
xx电网有限公司作业安全风险预警管控工作规范

xx 电网有限公司作业安全风险预警管控工作规范(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深化作业安全风险预警管控工作,提升现场作业安全管控能力和事故防范水平。
依据《XX电网公司生产作业安全管控标准化工作规范(试行)》(XX电网安质[2016]356号)、《XX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9)、《xx电网公司关于规范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生产现场到岗到位工作的指导意见》(XX电网安质[2018]22号),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指的作业安全风险是指在生产施工作业过程中,有可能导致人身伤害事故的因素,涉及触电伤害、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中毒窒息等。
主要包括生产作业风险和输变电工程施工作业风险。
第三条作业安全风险预警管控遵循“全面评估、分级管控”的工作原则,并依托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平台(以下简称“平台”,含移动作业APP)实施全过程管理。
第四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省、市、县供电公司及省公司所属建设、施工、检修、信通公司,公司所属生产性直属单位。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五条公司各级安监部是作业安全风险预警管控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建立风险预警管控工作机制,组织全过程监督、检查、评价、考核。
第六条公司各级专业管理部门(项目管理部门)负责本专业作业安全风险预警管控工作,负责组织风险评估、定级、审核和发布,组织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第七条作业单位负责生产施工作业安全风险预警管控工作的实施,具体开展风险评估、定级、审核、发布,制定、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第八条建设管理单位负责本单位输变电工程项目施工作业安全风险预警管控工作,组织施工作业单位开展风险评估、定级、审核、发布和风险管控措施落实工作。
第三章风险分级第九条根据可预见风险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作业安全风险分为一到五级,即稍有风险、一般风险、显著风险、高度风险、极高风险。
1.五级风险(极高风险):指作业过程存在极高的安全风险,即使加以控制仍可能发生人身重伤或死亡事故。
国网(基建3)176-20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

国网(基建/3)176-20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坚持安全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过程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基本规范》、《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等公司有关规章制度、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是指在输变电工程施工作业中,对某种可预见的风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频度三个指标的综合描述。
第三条业主、监理、施工项目部是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机构,施工作业应全面执行“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见附件1),保证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第四条本办法对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采用半定量LEC 安全风险评价法(“LEC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定义及计算方法”见附件2),根据评价后风险值的大小及所对应的风险危害程度,将风险从小到大分为五级,一到五级分别对应:稍有风险、一般风险、显著风险、高度风险、极高风险。
第五条本办法按照静态识别、动态评估、分级控制的原则,对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进行管理。
四级和重要的三级施工安全作业风险,一般做为重大风险作业,纳入相关层级进行动态监控。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系统投资建设的110(66)kV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35kV及以下输变电工程参照执行。
国网新源公司结合水电工程特点,参照本办法思路,单独编制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措施管理办法。
第二章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职责第七条国网基建部管理职责(一)制订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办法,根据实施情况适时组织修订。
(二)指导省公司级单位(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和公司直属建设公司,下同)基建管理部门开展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检查、评价、考核省公司级单位风险管理工作。
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

目录一、编制依据......................................... - 1 -附件6一、编制依据《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办法(试行)》(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基本规范》《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3 号文)二、编制的目的根据《关于确定2012年基建工程安全质量及工艺示范试点工地及相关工作的通知》(基建函【2012】26号文)要求,为确保《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办法(试行)》试点工作取得实效,提高本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超前防范能力,规范本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行为,增强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特编制本方案。
三、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110kV西坡(城北)变电站工程全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
四、安全风险管理组织机构4.1 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小组组长:孟德明 (项目经理)副组长:林曙光(项目总工)组员:邓典科(项目部安全员) 韩贵林(项目部技术员)蔡学泳(项目部质检员)王名武(施工一队队长)齐兆山(施工二队队长)4.2工作小组管理职责4.2.1 项目经理(1)是落实本细则管理职责的第一责任人;对施工队施工安全生产和组织调度实施全过程管理。
(2)组织建立安全风险识别、评估与控制的责任制和各种专业管理体系并组织落实各项管理组织和资源配备,监督有效地运行。
(3)组织制订施工进度、安全、质量及造价管理实施计划,实时掌握施工过程中安全、质量、进度、技术、造价、组织协调等的总体情况,组织召开项目部工作例会,安排部署施工工作。
(4)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进度、技术、造价等有关要求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分析及纠偏。
(5)针对工程实施和检查中出现的重大安全风险,负责妥善处理,提请有关方协调解决,并制订纠正预防措施。
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适用范围根据国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中关于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的相关要求,安徽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事故油池基坑开挖深度超过3m,属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2、编写依据2.1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3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2.4《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2.5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2.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2.7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8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2.9《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网建设部分》(试行);2.10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5;2.11《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7-2015;2.12《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2.13《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变电工程》(2014版)2.14《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Q/GDW10248-2016)2.15《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2.16《安徽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地质勘察报告》;2.17本工程施工图纸。
2.18《安徽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2.19《安徽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2.20《安徽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
3、项目概况3.1工程项目概况安徽芜湖三500千伏变电站新建工程为一新建工程,站址位于芜湖市三山区峨桥镇山湖村东南侧,场地±0.000标高为85国家高程基准20.7m。
输变电工程建设主要执行依据文件

输变电工程建设现行主要质量管理制度、施工与验收质量标准目录第一部分现行输变电工程施工项目部主要执行依据文件编号文件名称文号1.1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导则国家电网工[2003]153号1.2 国家电网公司关于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和工艺水平的决定国家电网基建〔2011〕1515号1.3 关于深化标准工艺研究与应用工作的重点措施和关于创优工作的重点措施基建质量〔2012〕20号1.4 国网基建部关于开展“基建安全质量年”活动的通知基建安质〔2015〕1号1.5 《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国家电网生〔2012〕 352 号1.6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项目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11-2015 1.7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队伍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13-20151.8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质量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12-20151.9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3-20151.10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技术管理规定》国网(基建/2)174-2015 1.11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1.12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7-20151.13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标准工艺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6-20151.14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流动红旗竞赛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9-2015 1.15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优质工程评定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2-2015编号文件名称文号1.16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分包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1-20151.17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进度计划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9-2015 1.18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验收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88-2015 1.19 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修订版)的通知国家电网生〔2012〕352 号1.20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关于印发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及风险控制方案编制纲要(试行)的通知基建安质〔2013〕42号1.21 《国家电网公司施工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2014版1.22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管理规程》Q/GDW248-20081.23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程》国家电网科〔2009〕642号1.24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号1.25 《关于强化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质量控制数码照片采集与管理的工作要求》基建质量〔2010〕322号1.26 《关于利用数码照片资料加强输变电工程安全质量过程控制的通知》基建安全〔2007〕25号1.27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试运行工作有关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0〕613号1.28 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家电网办〔2010〕250号1.29 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供电企业档案分类表(6~9大类)》的通知”办文档〔2010〕56号1.30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建设项目档案管理办法(试行)》(国家电网办[2010]72号)1.31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施工方法》第一辑、第二辑2012版第二部分现行输变电建设工程主要质量标准(企业标准)编号文件名称标准号表二:变电站土建工程现行主要质量标准、规范2.1 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Q/GDW 183-2008 2.2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第 1 部分土建工程DL/T 5210.1-2012 2.3 电力工程地下金属构筑物防腐技术导则DL/T 5394-2007 2.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标准GB 50300-2013 2.5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02 2.6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 2.7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50315-2011 2.8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10-2001 2.9 建筑防腐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12-2002 2.10 建筑防腐蚀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 50224-2010 2.11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1-2008 2.12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2-2002 2.1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8-2008 2.14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 2.15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462-2008 2.16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7-2012 2.17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9-2010编号文件名称标准号2.1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8-2011 2.19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2.20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 2.21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 2.22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2.23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2.24 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l 2.25 建设用砂GB/T 14684-201l 2.26 烧结普通砖GB 5101-2003 2.27 建筑石油沥青GB/T 494-2010 2.28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2012 2.29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2.30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1 部分:热轧光园钢筋GB 1499.1-2008 2.3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 2.32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 50119-2013 2.33 聚氨酯防水涂料GB/T 19250-2013 2.34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2010 2.3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工业建筑部分)2013 版2.36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 版编号文件名称标准号2.37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 82-20112.38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2.39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T98-2010 2.40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2.41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2.4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2.43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 2.44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 15-2008 2.45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169-2009 2.46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2009 2.47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2.48 建筑涂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T 29-2003 2.4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 2.50 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 110-2008 2.51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0 2.5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评价标准GB/T 50375—2006 2.53 建筑灭火器配置验收及及检查规范GB50444-20082.54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编号文件名称标准号2.55 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550-20102.56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 50502-20092.57 混凝土道路伸缩缝用橡胶密封件GB/T 23662-20092.58 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617-20102.59 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工程技术规范GB/T 50589-20102.60 坡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 50693-20112.61 卫生间用天然石材台面板GB/T 213454-20082.62 外墙柔性腻子GB/T 23455-20082.63 预铺/湿铺防水卷材GB/T 23457-20082.64 广场用陶瓷砖GB/T 23458-20082.65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 50640-20102.66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 7106-20082.67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082.68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表三:变电站电气安装工程现行主要质量标准、规范3.1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 782-20013.2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3.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1 ~ 17 -2002 3.4 电力设备典型消防规程DL/T 5027-1993编号文件名称标准号3.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7-2010 3.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8-2010 3.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49-2010 3.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 50150-2006 3.9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 3.1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 3.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旋转电机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0-2006 3.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1-2012 3.13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2-2012 3.1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73-923.15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低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4-963.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流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5-96 3.1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起重机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6-963.1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57-963.19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版3.20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现场交接试验规程DLT 618-20113.21 变压器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DL/T 770-2012 3.2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自动化设备柜(屏)工程技术规范GB/T 50479-2011 3.23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DL/T 815-2012编号文件名称标准号3.24 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7-2012 3.25 电气设备六氟化硫激光检漏仪通用技术条件DL/T 1140-2012 3.26 超、特高压电力变压器(电抗器)设备监造技术导则DL368-20103.27 低压电力线通信宽带接入系统技术要求DL/T 395-2010 3.28 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控制保护系统现场检验规程DL/T 365-2010 3.29 串联电容器补偿装置一次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366-2010 3.30 光纤通道传输保护信息通用技术条件DL/T 364-2010 3.31 微机型防止电气误操作系统通用技术条件DL/T 687-2010 3.32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DL/T 486-2010 3.33 电力系统通信站过电压防护规程DL/T 548-2012 3.34 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测试导则DL/T 266-2012 3.35 母线焊接技术规程DL/T 754-2013 3.36 低压无功功率补偿投切装置GB/T 29312-2012表四:线路工程现行主要质量标准、规范4.1 架空输电线路钢管塔组立施工工艺导则Q/GDW 346-2009 4.2 架空输电线路钢管塔运输施工工艺导则Q/GDW 351-2009 4.3 架空绝缘配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程DL/T 602-1996 4.4 110kV-500kV 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及评定规程DL/T 5168-2002 4.5 110kV及以上送变电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DL/T 782-2001编号文件名称标准号4.6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1-1997 4.7 跨越电力线路架线施工规程DL/T 5106-1999 4.8 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33-2005 4.9 输电线路杆塔及电力金具用热浸镀锌螺栓与螺母DL/T 284-2012 4.10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现场交接试验导则DL/T 304-2011 4.11 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电容电流测试规程DL/T 308-2012 4.12 额定电压66kV~22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接头安装规程DL/T 342-2010 4.13 输电线路张力架线用牵引机通用技术条件DL/T 372-2010 4.14 输电线路杆塔不锈钢复合材料耐腐蚀接地装置DL/T 248-2012 4.15 输变电设备用铜包铝母线DL/T 247-2012 4.16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 50164-2011 4.17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T 50107-2010 4.18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20084.19 通用硅酸盐水泥GB 175-20074.20 建设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l 4.21 建设用砂GB/T 14684-201l 4.22 烧结普通砖GB 5101-2003 4.23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1 部分:热轧光园钢筋GB 1499.1-2008 4.24 钢筋混凝土用钢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2007编号文件名称标准号4.25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1-2002 4.26 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 82-20114.27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20114.28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T98-2010 4.29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 52-20064.30 混凝土用水标准JGJ 63-20064.3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124.32 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2008 4.33 早期推定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标准JGJ/T 15-2008 4.34 清水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 169-2009 4.35 混凝土耐久性检验评定标准JGJ/T 193-2009 4.36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 4.37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20104.38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2009第五部分现行输变电建设工程相关质量、安全管理标准编号文件名称文号5.1 火力发电、输变电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大纲国能综合安﹝2014﹞45号5.2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规定(暂行)电建质监(2005)52号5.3变电站土建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电建质监(2005)57号5.4变电站工程投运前电气安装调试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电建质监(2005)57号5.5换流站工程电气安装调试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电建质监(2007)26号5.6送电线路工程质量监督检查典型大纲电建质监(2005)57号5.7 国家电力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2000-3-185.8 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2000-9-285.9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2003-10-85.10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器具管理规定(试行)2005-8-95.11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变电部分)Q/GDW 1799.1-20135.12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线路部分)Q/GDW 1799.2-20135.13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19935.15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 408—19915.16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变电所部分)DL 5009.3—1997编号文件名称文号5.17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46—2004 5.18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 33—2012 5.1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2005 5.20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1991 5.2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2009 5.22 建筑施工木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4-2008 5.23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2011 5.24 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2008 5.25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2011 5.26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1991 5.27 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 88—2010 5.28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第六部分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编号文件名称文号6.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2011年)6.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6年)6.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5年)6.4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1999年)6.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02年)6.6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6.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6.8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6.9 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2003年)6.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年修订)6.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修订)6.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年修订)6.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11年修订)6.14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9年修订)6.15 特种设备质量监督与安全监察规定(2000年)编号文件名称文号6.16 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专项应急预案(2006年)6.17 关于印发<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2009年)6.18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2003年)6.19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年)6.20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2000年)6.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6.22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2011年)6.23 建设项目用地预审管理办法(2009年)6.2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0年)6.2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6.2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6.27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2008年)6.28 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2012年)6.29 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2005年)6.30 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2007年)6.31 关于实行建设项目法人责任制的暂行规定(计建设[1996]673号)6.32 国务院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试行资本金制度的通知(1996年)6.33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1999年)6.34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2012年)X。
国网(基建3)176-20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

国网(基建3)176-20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国网(基建/3)176-20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坚持安全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过程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基本规范》、《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等公司有关规章制度、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是指在输变电工程施工作业中,对某种可预见的风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频度三个指标的综合描述。
第三条业主、监理、施工项目部是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机构,施工作业应全面执行“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见附件1),保证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第四条本办法对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采用半定量LEC 安全风险评价法(“LEC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定义及计算方法”见附件2),根据评价后风险值的大小及所对应的风险危害程度,将风险从小到大分为五级,一到五级分别对应:稍有风险、一般风险、显著风险、高度风险、极高风险。
第五条本办法按照静态识别、动态评估、分级控制的原则,对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进行管理。
四级和重要的三级施工安全作业风险,一般做为重大风险作业,纳入相关层级进行动态监控。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系统投资建设的110(66)kV 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35kV及以下输变电工程参照执行。
国网新源公司结合水电工程特点,参照本办法思路,单独编制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措施管理办法。
第二章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职责第七条国网基建部管理职责(一)制订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办法,根据实施情况适时组织修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章制度编码:国网(基建/3)176-20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坚持安全发展理念,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工作方针,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过程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国家现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电网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基本规范》、《生产作业风险管控工作规范》等公司有关规章制度、标准,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是指在输变电工程施工作业中,对某种可预见的风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后果严重程度和事故发生频度三个指标的综合描述。
第三条业主、监理、施工项目部是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具体实施机构,施工作业应全面执行“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见附件 1),保证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始终处于可控、在控状态。
第四条本办法对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采用半定量 LEC安全风险评价法(“LEC 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定义及计算方法”见附件 2),根据评价后风险值的大小及所对应的风险危害程度,将风险从小到大分为五级,一到五级分别对应:稍有风险、一般风险、显著风险、高度风险、极高风险。
第五条本办法按照静态识别、动态评估、分级控制的原则,对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进行管理。
四级和重要的三级施工安全作业风险,一般做为重大风险作业,纳入相关层级进行动态监控。
第六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系统投资建设的 110(66)kV 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风险管理,35kV 及以下输变电工程参照执行。
国网新源公司结合水电工程特点,参照本办法思路,单独编制水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措施管理办法。
第二章施工安全风险管理职责第七条国网基建部管理职责(一)制订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办法,根据实施情况适时组织修订。
(二)指导省公司级单位(包括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和公司直属建设公司,下同)基建管理部门开展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检查、评价、考核省公司级单位风险管理工作。
(三)全面掌握公司系统输变电工程动态评估曾达到五级及重要的四级作业风险,必要时开展现场督导。
第八条省公司级单位基建管理部门管理职责(一)贯彻落实本办法,按要求开展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二)检查、评价、考核建设管理单位(负责具体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省公司级单位、地市供电企业、县供电企业,下同)和所属施工、监理单位风险管理工作。
(三)全面掌握投资建设管理的动态评估曾达到五级及重要的四级作业风险,执行“输变电工程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到岗到位要求”(见附件 3,下同)。
(四)通过基建管理信息系统,按时上报预判及正在监控的重大风险作业管理动态信息。
第九条建设管理单位管理职责(一)建设管理的输变电工程,负责指导、检查、评价、考核施工、监理单位风险管理工作,按要求开展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二)全面掌握建设管理的四级和重要的三级作业风险,执行“输变电工程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到岗到位要求”。
(三)通过基建管理信息系统,按时上报预判和正在监控的重大风险作业管理动态信息。
第十条业主项目部管理职责(一)落实风险管理要求,组织监理、施工项目部严格按照“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措施记录统一表式”(见附件 4,下同)开展风险过程管理工作。
在“安全管理总体策划”中明确安全风险管理要求。
(二)工程开工前,组织项目设计单位对施工、监理项目进行作业风险交底,以及风险作业初勘工作。
(三)审批通过计算列入三级及以上风险作业的动态结果。
(四)监督检查风险识别、动态评估和预控措施编制及落实工作,四级及重要的三级风险作业执行“输变电工程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到岗到位要求”。
(五)通过基建管理信息系统,按时上报预判和正在监控的重大风险作业动态信息。
第十一条设计单位管理责任(一)负责将项目环境(海拔、地质、边坡等)、工程主要特点(高支模、深基坑、线路工程重要跨越、临近电情况等)纳入设计文件,向监理、施工项目部交底施工安全作业风险。
(二)配合施工过程安全风险管理工作,优化设计方案及施工组织设计,提出降低施工安全风险等级的措施建议。
(三)执行“输变电工程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到岗到位要求”。
第十二条监理单位责任(一)负责组织本单位员工开展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技能培训,确保监理人员熟悉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
(二)为工程项目配备认真履责、合格的安全监理工程师,按要求开展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三)检查、评价、考核监理项目部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及时掌握监理项目部安全风险管理情况,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监督整改闭环。
(四)全面掌握承揽项目的四级和重要的三级作业风险,执行“输变电工程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到岗到位要求”。
第十三条监理项目部责任(一)工程开工前,参与项目安全风险交底及风险的初勘。
(二)日常检查核实施工作业必备条件是否满足要求,监督检查风险作业预控措施编制和落实。
(三)三级及以上风险作业执行“输变电工程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到岗到位要求”。
(四)监督检查输变电工程安全施工作业票(见附件 4)开具和执行,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监督整改闭环。
(五)通过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审核风险清册、动态评估结果和预控措施(见附件 4),按时上报风险等级评估复核意见,监督施工项目部按时填报风险作业动态信息。
第十四条施工单位责任(一)履行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主体责任,指导、检查、评价、考核所承揽项目各施工项目部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二)建立健全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体系,组织本单位员工开展风险管理技能培训,确保施工人员熟悉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
(三)建立所承揽项目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固有风险总台帐,制定检查计划,对所承揽工程,建设过程中开展不少于一次的风险动态评估和现场落实情况检查。
(四)全面掌握承揽项目所有四级作业风险和重要的三级作业风险,执行输变电工程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到岗到位要求。
第十五条施工项目部责任(一)组织所有参建人员学习掌握本办法,熟悉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流程及相关工作,按要求开展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二)开展现场初勘,建立本工程项目风险初勘台账(见附件 5),检查落实施工作业必备条件(见附件 6)是否满足要求。
(三)通过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建立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措施记录及台账(见附件 4)。
及时上报已开展的作业风险及控制情况信息。
(四)组织分层办理“安全施工作业 A 票和 B 票”,执行“输变电工程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人员到岗到位要求”。
(五)每月组织分析总结风险控制工作,开展作业风险管理常态化检查,确保作业现场风险控制措施落实。
第三章施工安全风险等级识别与评估第十六条固有施工安全风险作业识别与评估(一)施工项目部根据项目交底及风险初勘结果,根据“输变电工程固有风险汇总清册”(见附件 8),按照“输变电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及控制措施记录统一表式”筛选、识别、评估与本工程相关的固有风险作业,报监理项目部审核。
(二)施工项目部筛选本工程三级及以上固有风险工序,建立“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固有风险识别、评估和预控措施清册”,报监理项目部审查、业主项目部批准,并报施工单位备案。
第十七条施工安全风险作业动态评估(一)在符合施工作业必备条件的前提下,施工项目部在每项作业开始前,根据人、机、环境、管理四个维度影响因素,按照“LEC 安全风险评价方法定义及计算方法”,通过基建管理信息系统组织开展作业风险动态评估,计算确定该项作业的动态风险等级。
(二)施工项目部依据作业风险动态评估计算结果,针对风险影响因素,补充风险预控措施,在“固有风险清册”基础上,更新建立“施工安全风险动态识别、评估及预控措施动态管理台帐”(见附件 4),报监理项目审核。
(三)施工项目部根据工程进度,针对已建立的“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固有风险识别、评估和预控措施清册”,对即将开始的固有三级及以上作业风险提前开展复测。
重点关注地形、地貌、土质、交通、周边环境、临边、临近带电或跨越等情况,初步确定现场施工布置形式、可采用的施工方法和动态因子修正意见,明确现场主要安全风险及补充控制措施。
复测结束,应填写《作业风险现场复测单》,报监理项目审核。
(四)现场实际作业时,当施工人员发现四个维度中因子与动态评估时选定内容发生明显变化时,现场应立即停止作业,将变化情况报施工项目部。
施工项目部根据四个维度影响因素的实际情况,重新计算动态风险值及作业存在的安全风险等级,报监理项目部重新审核。
第四章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第十八条所有作业前均需对施工作业必备条件进行符合性判定。
第十九条安全施工作业票管理(一)所有作业前,在施工安全风险等级识别与动态评估基础上,都要先行办理安全施工作业票,并在作业全过程留存作业班组。
(二)一张安全施工作业票可包涵多个工序、多个部位的多个等级风险作业。
作业内容、作业部位、控制措施、主要作业人员(安全监护人、工作负责人及特种作业人员)不变时,可使用同一张作业票,按其中最高的等级确定作业票种类。
(三)安全施工作业票初期可通过本地计算机自建台账维护管理,逐步过渡到通过基建管理信息系统开具。
第二十条二级及以下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管理(一)二级及以下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工序作业由施工项目部组织开展风险控制。
(二)二级及以下固有风险工序作业前,施工项目部要复核各工序动态因素风险值,仍属二级风险的,要办理“输变电工程安全施工作业票A”,明确风险预控措施,并由施工队长签发。
(三)作业前安全监护人现场逐项检查落实,有序组织施工作业。
第二十一条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管理(一)三级及以上施工安全风险等级工序作业由施工、监理、业主项目部共同组织开展风险控制。
(二)三级及以上固有风险工序作业前,施工项目部要组织实地复测,填写“施工作业风险现场复测单”,评估计算动态风险等级,分析不利因素。
(三)针对不利因素,优先采取改善施工组织内容和方式的针对性措施,降低三级及以上施工工序风险等级。
采取措施后仍为三级及以上风险的,要办理“输变电工程安全施工作业票 B”,制定“输变电工程施工作业风险控制卡”,补充风险控制措施,并由施工项目经理签发。
(四)“输变电工程安全施工作业票 B”及其风险控制卡优先采取通过基建管理信息系统报监理项目部审查、业主项目部确认。
第二十二条固有作业风险等级升高管理(一)二级及以下固有风险经动态评估升级为三级及以上风险的,要采取措施消除动态评估中不利的影响因素,尽可能使作业风险回归至原有等级。
采取改善措施后,动态风险仍升级为三级以上时,要按照三级及以施工安全风险控制管理要求组织实施,办理“输变电工程安全施工作业票 B”,补充编制风险控制卡,改由施工项目部经理签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