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邦 c小调第一钢琴奏鸣曲 op.4
世界著名的钢琴曲100首

世界著名的钢琴曲100首1.贝多芬 - 《月光奏鸣曲》2.莫扎特 - 《土耳其进行曲》3.肖邦 - 《英雄波尔卡》4.舒伯特 - 《军队进行曲》5.肖邦 - 《黑键奏鸣曲》6.罗伯特·舒曼 - 《梦幻曲》7.巴赫 - 《平均律钢琴曲集》8.肖邦 - 《练习曲》Op.10 No.3 “创伤”9.贝多芬 - 《热情奏鸣曲》10.萨蒂 - 《吉姆诺班尼》11.肖邦 - 《夜曲》12.拉赫玛尼诺夫 - 《前奏曲C小调》Op. 3 No. 213.莫扎特 - 《K. 331号奏鸣曲》(土耳其进行曲)14.理查德·克莱德曼 - 《梦中的婚礼》15.贝多芬 - 《悲怆奏鸣曲》16.肖邦 - 《革命颂》17.肖邦 - 《降E大调夜曲》18.莫扎特 - 《K. 488号D小调钢琴奏鸣曲》19.贝多芬 - 《命运奏鸣曲》20.罗西尼 - 《威廉·特尔序曲》21.肖邦 - 《创伤进行曲》22.莫扎特 - 《K. 545号C大调奏鸣曲》(小星星奏鸣曲)23.莫扎特 - 《K. 333号奏鸣曲》24.萨蒂 - 《加冕大典进行曲》25.理查德·克莱德曼 - 《圣母颂》26.肖邦 - 《夜曲》27.肖邦 - 《创伤进行曲》28.罗伯特·舒曼 - 《儿子情》29.莫扎特 - 《K. 282号奏鸣曲》30.肖邦 - 《华尔兹(小狗)》31.巴赫 - 《G大调英国组曲》32.贝多芬 - 《瑙丽夫奏鸣曲》33.肖邦 - 《疯狂狂想曲》34.莫扎特 - 《K. 310号奏鸣曲》35.萨蒂 - 《谢尔顿钢琴曲》36.舒伯特 - 《弗朗茨·舒伯特进行曲》37.肖邦 - 《A小调练习曲》Op.10 No.238.巴赫 - 《D大调平均律钢琴曲》39.贝多芬 - 《悲怆奏鸣曲》40.莫扎特 - 《K. 457号C小调奏鸣曲》41.肖邦 - 《海军进行曲》42.肖邦 - 《雨滴前奏曲》43.萨蒂 - 《第一号钢琴奏鸣曲》44.贝多芬 - 《第六号降B大调钢琴奏鸣曲》45.罗伯特·舒曼 - 《婚礼庆典进行曲》46.莫扎特 - 《K. 311号奏鸣曲》47.贝多芬 - 《第七号降D大调钢琴奏鸣曲》48.舒伯特 - 《三重奏》Op. 10049.肖邦 - 《边境民谣》50.理查德·克莱德曼 - 《春天花会开》51.肖邦 - 《卡农变奏曲》52.莫扎特 - 《K. 466号C小调钢琴协奏曲》53.萨蒂 - 《悲怆》54.贝多芬 - 《第四号E小调钢琴协奏曲》55.罗伯特·舒曼 - 《献给爱丽丝的爱情》56.肖邦 - 《巴罗克风格协奏曲》57.巴赫 - 《降B小调弥撒曲》58.莫扎特 - 《K. 488号D小调钢琴协奏曲》59.肖邦 - 《卡辛斯基进行曲》60.贝多芬 - 《第五号“皇帝“钢琴协奏曲》61.莫扎特 - 《K. 576号D大调钢琴奏鸣曲》62.罗伯特·舒曼 - 《月光曲》63.肖邦 - 《英雄波尔卡》64.莫扎特 - 《K. 453号F大调钢琴协奏曲》65.贝多芬 - 《第二号B大调钢琴协奏曲》66.肖邦 - 《降A大调钢琴协奏曲》67.莫扎特 - 《K. 466号C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二乐章)68.罗伯特·舒曼 - 《儿子情》69.肖邦 - 《巴尔协奏曲》70.巴赫 - 《D小调平均律钢琴曲》71.莫扎特 - 《K. 330号C大调奏鸣曲》72.理查德·克莱德曼 - 《梦幻曲》73.贝多芬 - 《第三号C小调钢琴协奏曲》74.萨蒂 - 《悲怆》75.罗伯特·舒曼 - 《弗朗茨·舒伯特进行曲》76.莫扎特 - 《K. 310号奏鸣曲》77.肖邦 - 《阴间奏鸣曲》78.贝多芬 - 《第八号C小调钢琴奏鸣曲》79.理查德·克莱德曼 - 《梦中的婚礼》80.莫扎特 - 《K. 545号C大调奏鸣曲》(小星星奏鸣曲)81.肖邦 - 《黎明之前》82.巴赫 - 《F小调平均律钢琴曲》83.贝多芬 - 《第四号E小调钢琴协奏曲》84.莫扎特 - 《K. 332号F大调奏鸣曲》85.罗伯特·舒曼 - 《献给爱丽丝的爱情》86.肖邦 - 《小狗华尔兹》87.萨蒂 - 《谢尔顿钢琴曲》88.贝多芬 - 《悲怆奏鸣曲》89.莫扎特 - 《K. 281号C大调奏鸣曲》90.肖邦 - 《英雄波尔卡》91.肖邦 - 《B小调葬礼进行曲》92.理查德·克莱德曼 - 《圣母颂》93.莫扎特 - 《K. 533号C大调钢琴奏鸣曲》94.贝多芬 - 《第一号C大调钢琴协奏曲》95.肖邦 - 《练习曲》Op.10 No.3 “创伤“96.萨蒂 - 《吉姆诺班尼》97.莫扎特 - 《K. 333号奏鸣曲》98.罗伯特·舒曼 - 《月光曲》99.肖邦 - 《降E大调夜曲》100.莫扎特 - 《K. 466号C小调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2015年第17届波兰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要求及考试曲目

2015年第17届波兰肖邦国际钢琴比赛要求及考试曲目肖邦国际钢琴比赛(International Chopin Piano Competition)是世界著名钢琴比赛之一,从1927年开始每五年举办一次。
它由波兰钢琴家Jerzy Zurawlew教授创办,在著名音乐家肖邦的故乡波兰首都华沙的华沙爱乐厅举行。
比赛得到波兰政府的资助,为每届大赛提供五百万兹罗提(约100万美元)的补助金。
比赛每届颁发六项大奖及特别奖,赛项的特色是,评判会根据参赛者的实际表现来评定奖项。
若他们认为某一奖项无人有足够资格获奖,便会从缺,而不会有递补者。
玛麦哲道特别奖:第一名:5000元,第二名2500元,第三名1250元2015年10月2日-23日,波兰华沙报名截止日期:2014年11月20日该比赛为国际音乐比赛联合会成员。
五年一届。
著名钢琴家李云迪曾在此比赛中斩获第一名。
主办方:波兰肖邦协会年龄要求:1985年-1999年之间出生初赛时间和地点:2015年4月13日-24日,波兰华沙在组委会规定的世界十个顶级大赛中曾获得过二等奖以上的选手可以免初赛。
(具体适用的比赛名称请电话咨询************)报名材料1. 填写完整的报名表2. 个人简历3. 护照或身份证复印件4. 三张近照,其中至少一张为肖像照(纸质+电子版)5. 音乐学历证书复印件,或音乐教育相关证明复印件6. 两封老师或音乐家的推荐信7. 比赛曲目单8. 以往的荣誉证书、艺术活动证书复印件9. 预选DVD,从身体右侧录制,全身入镜,手部动作清晰,镜头固定,每首曲目的演奏不得编辑剪接10.报名费100欧元缴费回执单· 原则上将选出160人进入于2015年4月13日-24日在华沙举行的初赛。
请尽早报名。
曲目要求预选DVD (按照复赛第一轮曲目要求录制)初赛,全部为肖邦的曲目1. 下列练习曲选一首:A小调 Op.10 No.2, 升G小调Op.25 No.6, A小调Op.25 No.112. 两首练习曲,从下面a、b 两组曲目中各选一首a) C大调Op.10 No.1, 升C小调Op.10 No.4, 降G大调Op.10 No.5, F大调Op.10 No.8, C小调Op.10 No.12b) C大调Op.10 No.7, 降A大调Op.10 No.10, 降E大调Op.10 No.11, A小调Op.25 No.4, E小调Op.25 No.5, B小调Op.25 No.103. 下列曲目选一首B大调夜曲Op.9 No.3, 升C小调夜曲Op.27 No.1, 降D大调夜曲Op.27 No.2, G大调夜曲Op.37 No.2C小调夜曲Op.48 No.1, 升F小调夜曲Op.48 NO.2, 降E大调夜曲Op.55 No.2, B大调夜曲Op.62 No.1E大调夜曲Op.62 No.2, E大调练习曲Op.10 No.3, 降E小调练习曲Op.10 No.6, 升C小调练习曲Op.25 No.74. 下列曲目选一首:G小调叙事曲Op.23, F大调叙事曲Op.38, 降A大调叙事曲Op.47, F小调叙事曲Op.52, 升F大调船歌Op.60F小调幻想曲Op.49, B小调谐谑曲Op.20, 降B小调谐谑曲Op.31, 升C小调谐谑曲Op.39, E大调谐谑曲Op.545. 下列编号的玛祖卡选一首:17, 24, 30, 33, 41, 50, 56, 59· 本轮曲目演奏顺序可自行决定,除了规定的练习曲外(第二组练习曲必须按先a后b的顺序演奏)。
2020年穿T恤听古典音乐期末考试答案

2020年穿T恤听古典音乐期末考试答案一、单选题(题数:40,共 40.0 分)1莫扎特出生罗马帝国时期,是欧洲最伟大的( )音乐作曲家之一。
(1.0分)1.0分我的答案:C2贝多芬出版的第一首作品是( )。
(1.0分)1.0分我的答案:D3钢琴曲《爱之梦》的作者是( )。
(1.0分)1.0分我的答案:C4g小调,()的第一号《匈牙利舞曲》创作于1869年。
(1.0分)1.0分我的答案:A5哪位音乐家创作了《众神的黄昏》?()(1.0分)1.0分我的答案:B6爱奥尼克的罗马柱,柱身有( )条凹槽。
(1.0分)1.0分我的答案:C7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巴赫的作品。
(1.0分)1.0分我的答案:D8()是唯一一部流传开的讲述中国古老故事的意大利歌剧。
(1.0分)1.0分我的答案:D9()被称为第一个纯正的“二战后时期作家”。
(1.0分)1.0分我的答案:C10下列作品中,()不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
(1.0分)1.0分我的答案:D11图兰朵的故事源于哪个国家的什么童话?()(1.0分)1.0分我的答案:C12什么歌曲舒曼“浪漫主义钢琴曲”的开山之作?()(1.0分)1.0分我的答案:B13伟大作曲家巴赫出生于( )。
(1.0分)1.0分我的答案:A14《波西米亚人》是根据哪个国家作家的《穷艺术家的生活情景》改编的?()(1.0分)1.0分我的答案:A15哪一部不是彭特与莫扎特合作完成的歌剧?()(1.0分)1.0分我的答案:A16《魔笛》作于( ),同年莫扎特去世。
(1.0分)1.0分我的答案:C17下列选项中哪一项属于巴赫晚期创作的作品?()(1.0分)1.0分我的答案:B18《旅行岁月》是李斯特与玛丽私奔到()开始创作的。
(1.0分)1.0分我的答案:D19以下不属于咏叹调乐曲的是()。
(1.0分)1.0分我的答案:D20()是勃拉姆斯唯一没有写过的乐种。
(1.0分)1.0分我的答案:D21在贝多芬的一生中,创作的歌剧有()部。
伟大的音乐诗人——

• Op.54, Scherzo No. 4 in E major (1842)
E大调第四谐谑曲 2首夜曲
• Op.55, 2 Nocturnes (1843) • Op.56, 3 Mazurkas (1843)
3首马祖卡
• Op.57, Berceuse in D-flat major (1843)
降A大调幻想波兰舞曲 2首夜曲
• Op.62, 2 Nocturnes (1846) • Op.63, 3 Mazurkas (1846)
3首马祖卡 3首圆舞曲
• Op.64, 3 Waltzes (1846-1847)
• Op.65, Sonata for Violoncello and Piano in G minor
• 这是他献给玛丽 普列埃勒夫人的作品之一。夜曲与向情
• Op.1, Rondo in C minor (1825)
C小调回旋曲
• Op.2, Variations on “La ci darem la mano”
from Mozart„s Opera “Don Giovanni” in Bflat major (1827) 唐璜:让我们手拉手吧 变奏曲
• Op.13, Fantasia on Polish Airs in A major (1828)
A大调波兰主题幻想曲
• Op.14, Rondo à la Krakowiak in F major (1828)
F大调克拉克维亚克回旋曲 三首夜曲
• Op.15, 3 Nocturnes (1830-1833)
brillante in E-flat major (1834) 降E大调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波罗乃兹 g小调第一叙事曲 4首马祖卡
肖邦《C小调夜曲(作品48之一)》赏析

肖邦《C小调夜曲(作品48之一)》赏析作者:赵华强梁馨文来源:《音乐时空》2013年第15期摘要:肖邦是一位伟大的作曲家、钢琴家,一生创作多种体裁的钢琴曲,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当属夜曲。
他的C小调夜曲(作品48之1)运用了多彩的和声及丰富的织体变化,充满了悲情和激愤。
该作品改变了人们对肖邦夜曲贵族式沙龙气息的认识,也代表着他创作上的日趋成熟。
关键词:肖邦夜曲作品赏析1818年2月24日,在波兰华沙音乐会舞台上的钢琴旁,出现了一个脸庞像女孩一样清秀的小男孩,当琴声在这位小男孩的手下响起时,全场鸦雀无声,个个都露出了惊讶不已的神色,这位小男孩就是钢琴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人物——肖邦。
一、肖邦生平及其音乐1.生平弗朗德里克·弗朗索瓦·肖邦(1810—1849),生于波兰华沙热左瓦?沃拉,自幼喜爱波兰民间音乐并表现出非凡的音乐天赋,六岁时开始学习音乐,七岁时就写出《波兰舞曲》,八岁时就已登台演出,不到20岁就已名声大噪,成为了贵族沙龙中炙手可热的人物。
1830年因为波兰被外国势力瓜分,他不得不远走他乡,移居到法国巴黎。
肖邦在巴黎教授课程、研究创作,结识了许多同时代的作曲家、文学家,如李斯特、柏辽兹、雨果、巴尔扎克等,与他们相互学习和交流切磋,对肖邦的音乐创作起到很大影响。
在离开祖国波兰之后,他没有忘记自己的祖国,热爱着自己的祖国并时刻牵挂着祖国安危,并经常为同胞募捐演出。
肖邦的晚年生活孤寂潦倒,病痛常折磨着他,1849年在巴黎逝世,享年39岁。
临终前,他再三嘱咐亲人把自己的心脏运回他的祖国。
肖邦离开我们已有160多年,但萦绕在他的音乐作品中的那颗敏感的心灵和微妙的千变万化的情感,却永恒的存留在后世人们的心中。
2.音乐特征肖邦是为钢琴而生的伟大作曲家,他是把创作生活唯一集中于钢琴上的大师,被誉为“钢琴诗人”,为后世留下无数经典作品。
他的作品优美、细腻而富有歌唱性,作品极具其波兰民族特色。
【肖邦的简介资料】肖邦简介资料

【肖邦的简介资料】肖邦简介资料弗里德里克肖邦(FryderykFranciszekChopin,1810年3月1日-1849年10月17日),出生于波兰华沙,19世纪波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
1817年,开始创作;1818年,登台演出;1822年至1829年,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1829年起,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
1849年,逝世于法国巴黎。
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钢琴作曲家之一,也是波兰音乐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巴赫影响,多以钢琴曲为主,被誉为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1810年3月1日,肖邦生于波兰首都华沙近郊热亚佐瓦沃拉,同年举家搬迁至华沙。
1816年,肖邦跟随著名的钢琴教师Wojciech先生学习钢琴。
1817年,肖邦创作出第一首作品B大调和g小调波兰舞曲。
1818年,Radziwi家庭宫殿中举行的慈善音乐会上,肖邦第一次登台,演奏了阿达尔伯特吉罗维(AdalbertGyrowetz)的作品,从此跻身波兰贵族的沙龙。
1822年,肖邦师从音乐教育家、作曲家约瑟夫艾尔斯内尔(JzefElsner),一年后公开演奏了德国作曲家费迪南德里斯(FerdinandRies)的作品。
1826年,中学毕业后,肖邦在华沙音乐学院继续跟随约瑟夫艾尔斯内尔学习钢琴演奏和作曲。
1829年后,肖邦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举行多场音乐会。
1830年,因波兰起义,肖邦离开故乡波兰移居到法国巴黎,开始以演奏、教学、作曲为生。
1837年,肖邦拒绝俄皇陛下首席钢琴家的职位和称号。
1848年,肖邦在巴黎举办他的最后一次音乐会,并受邀访问英格兰和苏格兰。
1849年10月17日,肖邦因肺结核于巴黎的家中去世。
2情感生活编辑肖邦1836年,经李斯特介绍,弗雷德里克肖邦与乔治桑相识。
幻想、沉思中的英雄悲歌-论肖邦奏鸣曲的风格特征

后称 b小调奏呜曲是 “ 神秘莫测的 ,好像脸带嘲弄的笑容
的 狮 身 人 首像 ” 。
b小调奏 鸣曲的音乐虽然是 肖邦独具一格 的, 但在结构 上并没有排斥 四乐章套 曲的传 统结构 。 第一乐章里完全保持
了 快板 奏 鸣 曲式 的结 构 ,连 呈 示 部 的 重 复也 在 内 。肖邦 的 构
在一起并且用 了这样一个名称 ! 简直是把 它们私运到一般根
本 钻 不进 的地 方 来 了 !我们 可 以设 想 一 下 ,譬 如说 ,一 位 外
三首 b小调 ( 作品 5 8 ) ,1 8 4 4年创作。C小调奏鸣曲是 肖邦
第一部大型作 品, 主 题 写 得 精 致 而 华 丽 ,充 满 了 贝 多 芬 式那
省的唱诗班长来到音乐中心想买一些音乐作 品。 人们给他看 各种新产 品,而他什么也不想看 ,最后,精 明的店员递给他 ‘ 奏鸣曲’ 。买主高兴的喊到:对 、对 、这才是我所需要的
东 西 ,而 且 这 是 从前 好 世 道 的音 乐 ,于 是把 它 买 了下 来 。他
种悲 怆的戏剧性 活力 。第二主题 在快板乐 章里 占着统 治地 位。 这个主题是从主部的音调中引伸出来的,保持着主 部的 调性 , 没有与第一主题的形象形成对 比。在整个快板 乐章里 只发展 了一个音乐形象。 由于少年时代的 肖邦还没有完全掌 握必要的作 曲技巧,于是快板 乐章写得 既冗长又 乏味 。 但是
常用 的五拍子混合节拍节奏的音乐, 旋律的性质完全是纤秀
婉 丽 的风 格 。末 乐 章 的 “ 回旋 曲 ”充 满 了活 力 和 动 力 ,钢琴
织体写法非常华丽 。 然而 ,回旋 曲形式的独创性比快板 乐章 有所逊 色 ,音乐形 象的发展 也没有快板乐 章那么紧凑和洗
论海顿《c小调钢琴奏鸣曲》(hob.xvi20)第一乐章中力度的运用

论海顿《c小调钢琴奏鸣曲》(hob.xvi20)第一乐章中力度的运用《论海顿《c小调钢琴奏鸣曲》(hob.xvi20)第一乐章中力度的运用》海顿的钢琴奏鸣曲是艺术作品中的珍品,其中的力度运用对于演奏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第一乐章中,海顿通过灵活运用力度来展现不同的情感,从而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首先,海顿在乐章开头运用轻柔的力度,展现出一种轻松的气氛。
随着乐章的推进,力度逐渐增强,以表现出不同的情绪。
这样的运用不仅使得乐章更富有表现力,也使得听众更容易投入其中。
此外,海顿还通过力度的变化来强调重要的音符。
这样的运用不仅使得音乐更加生动,也使得听众更容易理解整个乐章的意境。
总的来说,海顿在《c小调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中灵活运用力度,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音乐氛围。
这对于钢琴演奏者来说是一项重要的技巧,也是对海顿音乐才华的有力证明。
海顿的《C小调钢琴奏鸣曲》(Hob. XVI: 20)是一部深受音乐家和观众喜爱的音乐作品,第一乐章特别引人入胜。
关于这首乐章,有人认为力度的运用是关键。
力度的使用可以使乐章增添生气和张力,使听者感到更加激动。
一些音乐家认为力度的运用是海顿独特的风格,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力度的使用常常能更好地表现音乐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当力度逐渐加大时,乐章的张力也随之增强,从而使听者产生更强烈的情感体验。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种说法。
一些音乐评论家认为力度的使用并不是判断一首乐曲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而是技巧的一种,需要根据乐曲的特点和需要来决定使用。
总的来说,海顿的《C小调钢琴奏鸣曲》(Hob. XVI: 20)第一乐章中力度的运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但无论如何,这首乐章都是一部音乐的杰作,值得我们去欣赏和思考。
1. 海顿的生平及其钢琴奏鸣曲的历史背景海顿是一位来自奥地利的作曲家,生于1732年并于1809年逝世。
他是一位非常多才多艺的音乐家,不仅是作曲家,还是钢琴家、指挥家、作曲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