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基本技术
实验室基本实验技术-标准差与标准误的计算-精密度与准确度

具体内容:
(1)顶部装载式(Sartorius MP8型)感量0.01克,最大 称量1600克。随机选取生长 一致的小麦苗4(?)株,洗净, 吸去附着水分,分别称重, 计算单株平均重和标准差 (X±SD) (结论?)。 (2) Sartorius-GMDH: 感量 0.0001克,最大称量160克。 准确称取一定量 (0.6585g??)的铁氰化钾, 配制100ml 0.02mol/L 铁氰 化钾溶液(铁氰化钾的 Mw=329.25)。
• •
(2)调零
• • (1)将拉杆推入最底部 关盖; 将拉杆推入最底部,关盖 将拉杆推入最底部 关盖; (2)按橙色“MODE”键,使“%T”处红灯 按橙色“ 按橙色 键 处红灯 亮; (3)按蓝色“%T”键,显示“0.0”。 按蓝色“ 按蓝色 键 显示“ 。
•
(3)调“100%”: 100% :
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用紫外吸收法测定细胞内物质的外渗
(1)取生长一致的植物叶片约1克,剪成0.5cm见 方的小块,在蒸馏水中洗涤两次,用滤纸吸干后 备用。 (2)各取0.2克放入4支试管中,其中2支放入冰箱 冷冻室内进行冰冻处理,另2支放在室温下作对照。 2 (3)约0.5小时左右后各加8ml 蒸馏水,轻轻摇匀, 再静置10分钟以上。 (4)取上清液,在264nm 波长下,用紫外/可见分 光光度计测定定外渗液的光密度值。 (5)计算并比较二者膜伤害的程度(结论?)。
实验内容
(1)以水为对照,取 1ml 0.02 mol/L铁氰 化钾溶液于100ml容 量瓶中,定容至 100ml。 (2)用9100型分光光 度计测定该铁氰化钾 溶液的吸收光谱,波 长在420nm,记录结 果。
(三)加液的精密度(或重现性)和准确度检验 加液的精密度(或重现性)
实验室标准操作技术常规

实验室标准操作技术常规
实验室标准操作技术(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s,简称SOP)是实验室中常规实验操作的一系列规范和步骤,旨在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实验室常规SOP的一般步骤:
1. 实验前准备:
- 确定实验目的和所需试剂、设备及物品。
- 检查试剂和设备的质量和完整性。
2. 实验室安全:
- 穿戴实验室安全装备,如实验服、眼镜、手套等。
- 熟悉实验室安全规范,了解危险物质的性质和处理方法。
3. 实验步骤:
- 按照实验方案或指导书的要求,按照严格的步骤进行实验操作。
- 注意实验中的时间、温度、pH值等关键参数的控制。
4. 结果记录:
- 记录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观察结果。
- 注明实验条件和所用试剂及设备的信息。
5. 废弃物处理:
- 按照实验室的废弃物管理规定,正确处理废弃物。
- 分类处理化学品废液、固体废弃物和生物废弃物。
6. 清洁与消毒:
-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洁和消毒使用的器材和设备。
- 清洁实验台、地面和其他工作区域,保持实验环境的整洁。
7. 安全存储:
- 按照试剂的特性,正确储存试剂和化学品。
- 检查实验室设施,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安全性。
8. 数据分析与报告:
- 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处理。
- 撰写实验报告或记录,明确实验步骤和结果。
每个实验室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编写相应的SOP,并
持续更新和改进,以保证实验工作的高效性和准确性。
同时,操作人员也要严格遵循SOP,执行实验室标准化操作。
临床实验室中常见的检验科学技术

临床实验室中常见的检验科学技术在临床实验室中,常见的检验科学技术包括但不限于:
一、免疫学技术
免疫学技术在临床实验室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用于检测抗体、
抗原、免疫球蛋白等的含量和种类。
常见的免疫学技术包括酶联免疫
吸附实验(ELISA)、免疫荧光技术、凝集试验等,这些技术可以用于诊断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疾病、肿瘤等疾病。
二、生化学技术
生化学技术主要用于检测体液中的生化指标,如血糖、肾功能、肝
功能、血脂等。
常见的生化学技术包括比色法、荧光法、电化学法等,这些技术可以反映机体内的物质代谢情况,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
有重要意义。
三、核酸检测技术
核酸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病原体的检测,如病毒、细菌、真菌等。
PCR技术是其中最常见的方法之一,可以对微生物的核酸进行扩增和
检测,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四、细胞学技术
细胞学技术主要用于检测细胞形态学及数量学特征,如血液细胞分类、细胞核形态、染色体核型等。
常见的细胞学技术包括涂片染色、
流式细胞术、显微镜观察等,可以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五、微生物学技术
微生物学技术主要用于检测致病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如细菌培养、抗生素敏感试验、真菌培养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医生确定感染的致
病菌种类,从而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临床实验室中常见的检验科学技术包括免疫学技术、生
化学技术、核酸检测技术、细胞学技术和微生物学技术等,这些技术
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医疗水平,保
障患者的健康。
化学实验室技术和实验方法

化学实验室技术和实验方法化学实验室技术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实验室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实验室安全措施、实验室操作技巧等方面。
下面我们将从这几个方面来讨论化学实验室技术和实验方法。
实验室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实验室设备的选择和使用对化学实验的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我们应该根据具体实验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实验设备,例如选择适当的反应容器、仪器设备和试剂等。
这些设备的合理选择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使用实验室设备时,我们应该遵守设备使用说明书中的操作规范,特别是一些易燃、易爆和有毒性的化学试剂的操作。
在操作设备时,我们应该注意保持设备干净和整洁,并且在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仔细的清洁和消毒,以保证下一次实验的准确性。
此外,注意设备的维护和保养也是实验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在设备得到良好的维护和保养时,它才能保持稳定的性能和准确的测量结果。
实验室安全措施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安全措施,以防止事故的发生。
在进行一些危险性较大的化学实验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防护,例如佩戴安全面具、手套等。
在进行一些涉及到有毒气体的实验时,我们应该在通风良好的实验室中进行,并且使用特殊的仪器和装置来控制和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
此外,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我们应该警惕化学反应中可能出现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可能存在爆炸的化学反应必须严格遵守反应条件和操作规范。
如果发现了异常情况,我们应该立刻采取相应的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实验室操作技巧实验室操作技巧是化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我们应该掌握正确的操作技巧,例如溶液的配制技巧、实验器材的使用技巧、化学实验的方法和步骤等,这些操作技巧的掌握对实验的准确性和精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实验的精度和准确性。
例如在进行称量操作时,应该使用恰当的天平仪器来确保称量的准确性。
在进行配制溶液的操作时,应该使用准确的容量瓶和分析仪器来确保溶液的浓度和质量的准确性。
医学实验室中的基础技术

医学实验室中的基础技术医学实验室是医疗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小药店到大型医院,都离不开医学实验室。
医学实验室是医生诊断疾病并给出治疗方案的关键所在。
医学实验室涉及的基础技术也很多,下面将分别介绍常见的实验室技术。
一、培养细菌培养细菌是医学实验室中最基本的实验室技术之一。
这项技术可帮助医生确定患者是否感染了细菌,从而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细菌培养需要用到培养基,不同种类的细菌需要不同种类的培养基。
培养基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缺乏营养物质的培养基和选择性培养基。
富含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是最常用的培养基之一。
我们可以使用这种培养基来培养一般细菌,如大肠杆菌和链球菌。
缺乏营养物质的培养基通常用于分离和培养特定类型的细菌,如肠杆菌科的沙门氏菌。
选择性培养基是为了分离或识别某些特定类型的细菌而制备的,如选择性培养基可用于筛查霍乱、鼠疫等疾病。
二、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酶联免疫吸附法是一种常用的试剂盒化学技术。
ELISA 可以用于测定抗原和抗体浓度。
ELISA 包括以下步骤:1、将特定抗体覆盖在微孔板上2、加入样品3、加入二抗(标记有酶的抗体)4、加入底物反应5、测定底物的吸收值通过这一技术,我们可以检测一些传染性疾病,如乙肝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三、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PCR 是一种针对 DNA 片段的放大技术。
PCR 可以用于检测某些基因的变异,从而帮助医生确定诊断。
PCR 的基本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DNA 片段的变性、引物结合、扩增和回收。
PCR 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检测乙型肝炎、艾滋病、肺结核等。
四、血细胞计数 (CBC)血细胞计数是医生可以使用的最常见的实验室测试之一。
CBC 可以检测血样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数量以及其他诸如红细胞平均体积、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
CBC 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贫血和其他血液病,如白血病和淋巴瘤。
五、组织切片及染色组织切片及染色技术可用于确定是否存在癌变,例如肺癌、前列腺癌和子宫颈癌等疾病。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概述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概述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通常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背景和专业知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专业技术概述:
1. 实验室技术:熟悉实验室常用的仪器设备及操作流程,了解实验室安全规范和操作标准。
2. 实验设计与分析:具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能够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并运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解读。
3. 仪器设备维护与故障排除:了解各种实验仪器设备的原理和功能,能够进行日常的设备维护、故障排除和校准操作。
4. 样品处理与制备:掌握样品处理和制备的相关技术,如样品采集、样品前处理、样品提取等。
5. 分析方法:熟悉各种常见的分析方法和技术,如色谱分析、质谱分析、光谱分析等,能够选取合适的方法进行样品分析。
6. 实验室管理:具备实验室的管理能力,包括实验室资源的规划和调配、实验室安全管理、仪器设备的采购与维护等。
7. 数据管理与报告撰写:能够有效地管理实验数据,进行数据整理、组织和存储,并能够撰写实验结果报告或科研论文。
8. 科研项目管理:了解科研项目的申报流程和管理方法,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科研项目的进行。
以上仅是实验室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的概述,具体要求可能因不同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工作内容而有所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进一步细化和补充。
实验室急救基本技术

下颏
★仰头举颏法(Head-Tilt/ChinLift Method) ①操作者的一只手放于患者的额 部,下压使其头部后仰。 ②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抵患者的 下颏中央,并上抬。使下颌角与耳 垂的连线和地面垂直。
耳 垂
双手抬颌法(Jaw-thrust Method): 伤者仰卧,抢救者用双手从两侧抓紧 伤者的双下颌并托起,使头后仰,下 颌骨前移,即可打开气道。
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现场急救的原则
现场急救的基本原则有: (1)先安全后处置;(2)先呼救后急救; (3)先救命后治伤;(4)先重伤后轻伤; (5)先止血后包扎;(6)先固定后搬运。
破伤风抗毒素过敏试验法
破伤风杆(梭)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厌氧菌,可产生特异的 嗜神经毒素,引起动物发生破伤风征候群。
因破伤风抗毒素和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均无中和已与神经
组织结合的毒素的作用,故应尽早使用,以中和游离的毒素。 脱敏注射法概念:对破伤风过敏者,采取少量多次注射的方 法。
次数 1 抗毒血清(ml) 生理盐水(ml) 0.1 0.9 注射法 im
野外遇难时,将急救毯裹在身上,可利用其 反光作用帮助救援人员寻找目标。
担架
200斤重的人平躺在展开的急救毯上,六个人 同时拎起急救毯的四个角和毯边的中间,不 会破损!这种担架只是短距离使用的临时措 施。使用时注意同步操作,否则会轻易撕破, 摔伤伤病员。
病情判断-重要生命体征检查
1.确保自身安全-Danger 2.判断伤者的清醒程度-Response 3.判断伤者的气道是否畅通-Airway 4.判断伤者是否有呼吸-Breathing
伤肢固定方法
用夹板稳定及承托伤处 在空隙间放软垫 用绷带固定伤肢 垫高伤肢,减轻肿胀 检查伤肢末端的感觉、活动能力和血液循环 送院
实验室常用分离技术原理及操作

实验室常用分离技术原理及操作实验室中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离心法、层析法、电泳法、过滤法和蒸馏法等。
下面对这些常用的分离技术原理及操作进行详细介绍。
1.离心法离心法是利用离心机的离心力,将混合物中的组分按照不同密度分离开来的一种分离技术。
其原理是根据组分的密度差异来分离。
操作步骤如下:(1)将待分离的混合物均匀地倒入离心管中。
(2)将离心管盖紧,并放入离心机中。
(3)启动离心机,使之以一定的转速旋转一定时间。
(4)停止离心机并取出离心管。
(5)将管内上清液或下沉物取出即可。
2.层析法层析法是基于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分配系数不同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原理是通过移动相在固定相上的运动,使不同成分在两相之间分配,从而分离出不同组分。
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好层析柱,并充填固定相。
(2)将待分离的混合物溶解于适当的移动相中。
(3)在层析柱中加入适当的移动相,待流速稳定后,开始加样。
(4)加样后,根据不同组分的分配系数,它们在固定相和移动相之间的分配程度不同,从而实现分离。
(5)收集流出的组分,并进行后续分析或操作。
3.电泳法电泳法是将带电粒子在电场作用下进行运动而实现分离的方法。
根据带电粒子的运动方式和性质的不同,电泳法可以分为凝胶电泳、毛细管电泳和等电点电泳等不同类型。
以凝胶电泳为例,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好电泳槽和凝胶。
(2)在凝胶中形成电泳孔。
(3)将样品与适当的电泳缓冲液混合后,加载在电泳孔中。
(4)打开电源,开启电场,使带电的样品分子在电场作用下进行运动。
(5)根据带电粒子的大小和电荷以及凝胶孔道的大小,不同的组分将以不同的速度迁移,从而实现分离。
4.过滤法过滤法是通过孔隙较小的过滤介质,如滤纸、滤膜或滤芯等,将混合物中的固体颗粒或大分子物质与溶液分离的方法。
操作步骤如下:(1)准备好过滤介质并装入过滤设备中。
(2)将混合物倒入过滤设备中。
(3)混合物中的液体部分通过过滤介质,而固体颗粒或大分子物质被截留在过滤介质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区间不当
检验过程示意图
患者样品错误 样品采集物错误样品储存输出错误报告 分析错误
进入实验室 错误操作
临床医生经常遇到的检验问题
氯霉素
红霉素 利福平
WBC ALT AST
ALP
BUN
K Na
Bil
三:检验申请
申请单:包括信息:①患者标志②检验授权者标
志③原始标本类型④申请的检验项目⑤患者相 关临床资料⑥标本采集日期与时间⑦实验室收 到标本日期时间
检验项目的申请:遵循”真实性、可靠性、
实用性“原则
患者的识别:
四:标本采集
(三)标本离心
全血标本2小时内分离血清或血浆。 血清标本常用于生化、免疫等检验。 未加抗凝剂的血液在30-60分钟内凝固。 急诊血:加促凝剂采血管,5分钟内析出血 浆。 离心速度及时间:(1000-1200)×g,1015分钟。
(四)标本保存
全血细胞计数所用抗凝血可在室温下保存 24小时。 APTT、PT检测的枸橼酸抗凝血浆可在室温 下保存8小时,但必须在4-8℃。 血浆蛋白: 4-8℃可保存一周。 激素和肿瘤标志物:-20 ℃保存。
第三节 检验质量控制
• 临床生物化学实验方 法的选择与评价 • 室内质量控制 • 室间质量评价
一:临床生物化学实验方法的 选择与评价
本节将围绕实验方法的
分析性能 临床应用评价
讨论临床生化实验方法学评价的
目的意义 评价标准 如何实施等
方法选择
方法评价
常规分析前的准备 常规分析后的补充
提供样品
常规分析
方法发展 预防措施 统计质控
报告结果
方法选择与评价
一、实验方法的选择
(一)实验方法和标准品的分级 1、方法的分级 国际临床化学协会(International Fa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IFCC)从方法的准确度与精密度 将临床生化的分析方法分为 决定性方法 参考方法 常规方法
离心 分杯 预处理
标本送至 实验室
二:生物变异和患者状态对检验结 果的影响
生物变异: • 年龄 • 性别 • 昼夜节律 • 季节变化与海拔高度 • 月经 • 妊娠
患者状态 • 饮食及生活习惯 • 运动 • 压力 • 体位 • 药物 • 内源性干扰因素
几种常用抗生素对部分检验结果的影响
青霉素 头孢
—ISO《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 可准则》
我国临床实验室包括:
• 医疗机构 • 采供血机构 • 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 卫生检疫部门 • 计划生育指导站
所属实验室
临床实验室的作用:
• 利用必要的实验室技术对疾病的诊断、筛 查、监测疾病的发展过程和观察患者对治 疗的反应等方面提供信息。
临床实验室功能:
问题1 :结果与临床不符合 问题2:同一病人多个结果 问题3:同一血样结果不同 问题4:临床误解的回报结果 问题6:参考范围不同 问题7:没有参考范围 问题8:不了解病人的情况
临床实验室工作准则:
安全 准确 及时 有效 经济 保护患者隐私。
记录
检验前质量保证 设备 校准
室内质量控制 检验后质量保证
人员 设施与环境 标准操作程序 室间质量评价
临 理床 的实 基验 本室 要质 素量
管
第二节:检验前质量保证
检验前质量保证的基本内容与重要性 生物变异和患者状态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检验申请 标本采集 建立检验前质量保证措施
一:检验前质量保证的基本内容 及重要性
检验过程质量保证包括:检验前、检验 中和检验后质量保证。 检验前质量保证包括:检验申请、患者 准备、标本采集/运输等。 重要性:研究报道:检验误差有45%70%是来自于检验前质量的不合格。
Mb
心肌梗死后血中主要心脏标志的动态变化
临床生化实验血标本可从静 脉、动脉和毛细血管采取。
静脉采血成人:肘前静脉;婴幼 儿:颈静脉;
动脉采血成人:动脉、肱动脉或 股动脉;
毛细血管采血成人多用手指或耳 垂。
(二)标本处理和运送
常见检验项目标本转送要求:
采样后立即送检的常规项目:血氨、血沉、血气分析、 酸性磷酸酶、乳酸以及各种细菌培养,特别是厌氧菌 培养。
临床检验实验室 基本技术与管理
主要内容
临床实验室管理概论 检验前质量保证
检验(中)质量控制 检验后质量保证
临床检验方法
检
的选择与评价
验
质
量
控 制
临床检验室内质控
与室间质评
第一节:临床实验室概论
• 临床实验室定义 • 临床实验室作用 • 临床实验室功能 • 临床实验室工作准则
临床实验室:
• 为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 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 的,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 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 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 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的实 验室称为临床实验室(或医学 实验室)。
采样后0.5小时内送检的常规项目:血糖、电解质、 血液细胞学、凝血试验、体液细胞学、涂片找细菌、 真菌等。
采样后1-2小时内送检的常规项目:各种蛋白质类、 色素类、激素类、脂类、酶类、抗原、抗体测定等。
采集后立即冰冻的检测项目:ACTH、ACE、丙酮、 血氨、乳酸、肾素等
需避光的检测项目:胆红素、红细胞原卟啉。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患者准备 标本处理与运送 标本离心 标本保存
(一)患者准备: 要点:
运动方面:处于平静、休息状态或正常活 动 饮食方面:禁食空腹;4小时前勿喝茶、咖 啡、勿吸烟饮酒;了解患者饮食服药等习 惯。 药物:
标本采集时间:
生化检验:一般清晨空腹6-12小时后。 血培养:发病期,使用抗生素前。 心肌损伤标志物:根据不同物质出现高峰期而定。 血药浓度监测:根据药物峰值效应。 糖耐量试验:分别在空腹、餐后1小时、2小时采 血。 尿液标本:取决于检测成分。 输液患者标本:输液后一段时间。
检验前流程
检验申请 标本收集 标本运送 标本接收 标本处理 分析
选择实验项目 患者准备
区分优先次序
填写申请单
安排标本采集 人员
标记急诊、平 诊
采集器械准备
标本采集 病床前 医生办公室 采样中心 标记或条形码 采样器械处置
标本运送至实 验室 真空运输 自动运输 人工运输 邮寄
验证标记 产生条形码 确定急诊、平 诊 标本质量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