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汽车的制动过程

合集下载

汽车底盘传动系3-1-1自动变速器

汽车底盘传动系3-1-1自动变速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明工作室
zhubob@

④液力传动的工作介质是液体,能 使传动系统承受的动载荷大为减轻,因而 提高了有关部件和零件的使用寿命。 ⑤明显地减少换挡操作,有利于提 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 ⑥主要缺点是结构复杂,成本较高, 低速区传动效率低,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明工作室
zhubob@
三、自动变速器的分类和构成 1.分类 按变矩器类型分类: 无锁止离合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明工作室
zhubob@
三、自动变速器的分类和构成
1.分类 按变矩器类型分类: 有锁止离合器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明工作室
zhubob@
前轮驱动(FF)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明工作室
zhubob@
三、自动变速器的分类和构成 1.分类 按驱动方式分类:
前轮驱动(FF)
因为在前置式发动 机、前轮驱动车辆中的 自动变速器通常是与主 动相结合使用(主减速 器和差速器),所以称 之为自动驱动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朱明工作室
朱明工作室
zhubob@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自动变速器工作原理
朱明工作室
zhubob@
1、液力变矩器:离合器一节已作了简单介绍。 2、行星齿轮系统:减速增扭。 3、液压控制系统:自动控制行星齿轮的组合变换。 4、手动联杆机构(操纵杆) 5、壳体、工作液、散热系统等。 现代汽车电液机械传动自动变速(ECT),使用车载计 算机(ECU),根据获得的信号操控液压装置的执行机构, 实现自动换档。 有关自动变速的新技术,将在《现代汽车》课程力进 行深造。
朱明工作室

汽车制动的基本原理

汽车制动的基本原理

汽车制动的基本原理
汽车制动的基本原理是通过摩擦力将车轮的动能转化为热能,从而减缓或停止汽车运动。

制动系统由刹车踏板、刹车片、刹车盘(或鼓)、刹车油管路等组成。

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液通过油管传递到刹车片上。

刹车片被推向刹车盘(或鼓),从而形成摩擦。

由于刹车盘(或鼓)与车轮相连,车轮受到阻力而减速。

刹车片与刹车盘或刹车鼓之间的摩擦力产生的热量会散发到周围空气中,形成制动效果。

制动时,撞击刹车片和刹车盘(或鼓)之间的压力会引起摩擦磨损,因此刹车片需要定期更换。

刹车油也是制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在传递刹车踏板力量时可以提供高压力。

制动系统还包括防抱死刹车系统(ABS),它通过电子控制单元感知车轮的阻滞情况,在急刹车时阻止车轮锁死,保持车辆的稳定性。

在车辆行驶中,制动的最佳效果取决于多重因素,包括车辆的重量、速度、路况和刹车片与刹车盘(或鼓)之间的接触面积。

不正确的制动操作可能导致刹车片过热、刹车片和刹车盘(或鼓)过度磨损、刹车失灵甚至事故。

因此,正确的制动使用和维护对驾驶安全至关重要。

汽车制动器原理

汽车制动器原理

汽车制动器原理汽车制动器是汽车安全性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将汽车从高速行驶状态平稳、迅速地减速停车,保障了行车过程中的安全。

汽车制动器的原理主要包括摩擦制动和惯性制动两种方式。

首先,我们来看摩擦制动的原理。

摩擦制动是指利用摩擦力来减速汽车的一种制动方式。

在汽车制动系统中,摩擦制动主要是通过制动盘和制动片之间的摩擦力来实现的。

当司机踩下制动踏板时,制动液会通过制动管路传输到制动器,使制动器活塞向外推动,压紧制动片与制动盘,从而产生摩擦力,使汽车减速停车。

这种制动方式具有制动效果好、制动距离短的特点,是目前汽车制动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制动方式。

其次,惯性制动也是汽车制动器的一种重要原理。

惯性制动是指利用汽车自身的惯性来减速的一种制动方式。

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当司机松开油门踏板时,汽车会因为惯性而继续前行,此时发动机不再提供动力,汽车便会减速。

同时,利用发动机的阻力和变速器的作用,也可以实现汽车的减速停车。

惯性制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减少了对制动系统的依赖,同时也延长了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

除了摩擦制动和惯性制动,汽车制动器的原理还涉及到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等先进技术。

ABS系统通过感知车轮的速度,控制制动压力,防止车轮因制动而抱死,提高了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制动效果。

而EBD系统则根据车辆的负载情况和路面摩擦系数,智能地调节前后轮的制动力分配,使车辆在紧急制动时更加稳定和安全。

总的来说,汽车制动器的原理是多种制动方式相互配合,通过摩擦力和惯性来实现汽车的减速停车。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制动器的原理也在不断完善和创新,以满足汽车安全性能的不断提升和行车安全的需求。

制动原理图

制动原理图

制动原理图
制动原理图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摩擦制动原理图、液压制动原理图、电磁制动原理图等。

根据题目的要求,我将给出一份没有标题的摩擦制动原理图,并且在文中避免出现和标题相同的文字。

——摩擦制动原理图——
描述:摩擦制动原理图展示了摩擦制动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图中,左侧是车轮,右侧是制动器。

制动器由制动盘、制动缸、制动鼓、刹车片、刹车钳等组成。

当车辆需要制动时,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通过制动液传递给制动缸。

制动缸的活塞受到液压作用,向外移动,使刹车片通过刹车钳施加在制动盘或制动鼓上。

磨擦力通过摩擦面产生,阻碍车轮运动,从而使车辆减速或停止。

该制动原理图简明扼要地展示了摩擦制动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车轮转动方向通过箭头表示,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制动器各部件的功能和相互作用。

注意:请注意图中零件的形状、位置以及相对尺寸的准确度,以便正确定位和识别各个零件。

简述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回复

简述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回复

简述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回复汽车制动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作用是将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热能,并通过摩擦来减速或停止车辆。

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描述为:当驾驶员施加刹车踏板时,主缸产生液压压力,将压力传递给制动器,最终达到制动的目的。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

汽车制动系统主要由刹车踏板、主缸、制动盘、制动瓦和刹车片等几个重要部件组成。

刹车踏板是驾驶员操作的控制装置,通过踏板的踏压来操控整个制动系统。

主缸位于引擎舱内,主要作用是将驾驶员施加在刹车踏板上的力转化为液压信号,传递给制动器。

制动盘位于轮毂上,与车轮一起旋转。

制动盘通常由铁合金制成,具有较好的热导性能。

制动瓦固定在汽车的悬挂系统上,与制动盘相对,可以使制动盘的运动受到阻力。

刹车片是制动盘和制动瓦之间的摩擦片,当刹车踏板施加力时,刹车片与制动盘接触,通过摩擦来减低车速。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过程。

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首先给主缸施加力,并产生液压压力。

主缸内设有活塞,这个活塞会随着踏板的力量向下移动。

当主缸的活塞向下移动时,液体会被压入制动管路中。

液压力会经过制动管路传递到制动器。

制动器由制动盘、制动瓦和刹车片等部件组成。

当液压力传导到制动器时,制动盘与制动瓦之间的距离变小。

接下来,制动瓦被压紧到制动盘上,并在摩擦力的作用下,制动盘会减速或停止旋转。

当制动盘减速或停止旋转时,车轮也会相应地减速或停止旋转,车辆也因此减速或停止行驶。

制动片与制动盘之间的摩擦会产生巨大的热量。

为了避免摩擦面温度过高,制动系统通常采用散热器或通风孔来散热。

此外,制动系统还包括刹车液,刹车液充当液压传递介质的角色。

刹车液具有较高的沸点,可以有效地传递液压力。

总的来说,汽车制动系统通过刹车踏板、主缸、制动盘、制动瓦和刹车片等组件的协同工作来实现车辆的减速和停止。

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主缸产生液压压力,并将压力传递给制动器,从而使车辆减速或停止。

汽车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制动系统工作原理
汽车制动系统是保证行车安全的重要装置之一。

其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刹车踏板踩下: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刹车系统开始工作。

驾驶员施加的力量会通过刹车踏板传递给主缸。

2. 主缸工作:主缸是制动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

当驾驶员踩下刹车踏板时,主缸内的活塞会被驱动向前移动。

这个运动会在主缸内产生压力并通过制动液传递到制动系统的其他部件。

3. 制动液传递:制动液是一种特殊的液体,具有优秀的耐高温和耐压能力。

一旦压力加到制动液上,制动液会迅速传递到制动系统的其他部件,如制动鼓或制动盘。

4. 制动器工作:汽车制动系统根据车辆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鼓式制动系统和盘式制动系统。

- 鼓式制动系统:在鼓式制动系统中,制动液通过主缸传递到
车轮附近的制动器。

制动器内有一对制动鞋,当制动液加压后,制动鞋会向外挤压。

制动鼓的内壁会提供摩擦来减慢车轮的转动,从而实现制动效果。

- 盘式制动系统:在盘式制动系统中,制动液通过主缸传递到
车轮附近的制动器。

制动器由一个或多个刹车活塞组成,它们与车轮旋转的金属盘接触。

由于摩擦的产生,车轮的转动会慢下来。

5. 制动力调节:为了提高制动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现代汽车制动系统通常配备了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和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BD)。

ABS可以通过控制制动液的压力来防止车轮抱死,从而保持车辆的操控性能。

EBD可以根据车辆状况自动调节前后轴制动力的分配。

通过以上步骤,汽车制动系统能够根据驾驶员的指令以及车辆状况实现安全高效的制动操作。

汽车制动器工作原理

汽车制动器工作原理

汽车制动器工作原理
汽车制动器以机械和液压原理为基础,通过施加力量来减缓或停止车辆运动。

当驾驶员踩下制动踏板时,踏板上的力量被传递到制动器主缸。

主缸中的活塞受到压力并移动,将液体(通常是制动液)推送到制动系统中。

制动液从主缸流向每个车轮上的制动器。

制动器中有一个称为制动鼓或制动盘的装置,它与车轮相连。

在简化的情况下,我们以液压制动为例进行解释。

制动器内的液压系统有两个主要部分:制动活塞和制动盘。

当制动液进入制动器时,它通过一个叫做制动活塞的装置产生压力。

制动活塞将油液压力转变为机械压力,并将其传递给制动盘。

制动盘通过固定在车轮上的制动盘钳来实现制动作用。

制动盘钳的内部有两个摩擦衬片(通常是刹车片)以及压紧这些衬片的一对活塞。

当制动器工作时,活塞会挤压刹车片与制动盘接触。

由于制动盘与车轮相连,所以制动盘的摩擦会使车轮减速甚至停止旋转。

随着制动踏板释放,制动液压力减小,制动活塞回到原位,刹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压力也减小。

车轮将恢复旋转自由度。

汽车制动器通过液压原理将驾驶员的制动踏板力量转化为车轮的减速和停止。

这种设计使得汽车能够更加安全地行驶和停车。

汽车安全工程答案

汽车安全工程答案

第一章一、填空题1.道路交通系统由人、车辆、道路环境三要素所构成。

2.被动安全性分为汽车内部安全性和汽车外部安全性。

3.汽车安全保障体系以法律为依据,以管理为手段,达到道路交通系统工作的目的。

4.在道路交通系统中,人是系统的核心,道路是系统的基础,管理是保障交通系统安全的手段。

5.汽车的主动安全性可分为行驶安全性,环境安全性、感觉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

6. 主动安全性的好坏,影响汽车发生事故的概率的多少,被动安全性的好坏主要决定了事故后车内乘员受伤的严重程度。

第二章一、名词解释1.视觉特性:视觉随车速和运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特性。

2.视觉适应:视觉器官对于光亮程度突然变化而引起的感受性适应过程。

3.炫目:视野内有强光照射,会使人的眼睛产生不舒适感,形成视觉障碍。

4.空间知觉:包括对对象的大小、形状、距离、体积、方位等的知觉5.时间知觉:人脑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

6.运动知觉: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

7.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8注意的分配:注意在集中认识活动上的分配,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

9.注意的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

10.疲劳驾驶:驾驶员在连续驾驶车辆后,产生生理、心理机能下降和驾驶操作技能下降的现象称为驾驶疲劳。

二、填空题1.驾驶员的气质包括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

2.视力是眼睛分辨两物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

根据驾驶员眼睛所处的状态和时间不同,视力又有静视力、动视力和夜间视力之分。

3. 暗适应过程是指人从照明停止或由亮出进入暗处时,由于视觉的习惯性,视力逐渐恢复的过程。

4.驾驶员的信息处理过程包括信息感知、分析判断和操作反应阶段。

5.与驾驶行为有关的最重要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平衡觉、运动觉等。

6.人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称为运动知觉该知觉和运动的速度、空间知觉、时间知觉都有密切的联系。

7.注意能够长时间保持在某种事物或活动上的能力称为注意的稳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汽车的制动过程
导入新课:重大事故的发生往往跟制动距离太长、紧急制动时发生侧滑有关。

一、汽车制动性能
包括行车制动性和驻车制动性。

1、行车制动性
是指汽车行驶中强制降低行驶车速以致停车,切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

2、驻车制动性
是指汽车在一定坡道上长时间停车的能力。

二、汽车制动过程
汽车制动过程,从驾驶员发现危险信号开始计时,至制动完全释放,制动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如下图:
1、驾驶员反应时间
A点表示出现危险信号,开始计算时间。

此时驾驶员并没有立即行动,而要经过t`1后(b点),才意识到应该进行紧急制动。

驾驶员
移动右脚在经过t``1(c点)后踩制动踏板。

从a点到c点所经过的时间成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这段时间0.3~1s。

该期间车辆按元车速继续行驶。

2、制动器的作用时间t2
在图中的c点以后,随驾驶员踩动踏板的动作增大,他办理迅速增大,到e点时达到最大值。

但由于制动管路压力的提高,以及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隙的消除需要一段时间,所以经过t`2,即到d点,地面制动才起作用,使汽车产生减速度。

有d点到f点是制动器制动力增长过程所需的时间t``2。

t2=t`2+t``2为制动器作用时间。

其主要取决于驾驶员踩制动踏板的速度和制动系的结构,一般在0.2~0.9s之间。

3、持续制动时间t3
从f点到g点,驾驶员保持制动力不变,制动减速度基本不变。

这段时间t3称为持续制动时间。

4、制动释放时间t4
到g点驾驶员松开制动踏板,但制动力的消除还需要一般时间。

这段时间称为制动释放时间t4,一般在0.2~1.0s之间。

这段时间过长不仅会耽误随后起步行驶的时间还可能在制动过程中因出现车轮抱死而使车轮抱死而使汽车失去控制,即使驾驶员放松制动踏板,制动力不能立即释放,也会危及安全。

归纳小结:汽车的制动过程分析
作业:汽车的制动过程包括哪些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