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考研潘瑞炽版2021考研真题库

《植物生理学》考研潘瑞炽版2021考研真题库第一部分考研真题精选

一、选择题

1在气孔张开时,水蒸气分子通过气孔的扩散速度()。[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

A.与气孔的面积成正比

B.与气孔周长成正比

C.与气孔周长成反比

D.与气孔面积成反比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气体扩散的小孔定律表明气体通过小孔表面的扩散速率不是与小孔的面积成正比,而是与小孔的周长成正比。

2膜脂的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时,植物的()较强。[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 A.抗寒性

B.抗旱性

C.抗热性

D.抗涝性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膜脂液化程度与脂肪酸的饱和程度有关,脂肪酸饱和程度越高,膜热稳定性越好,耐热性越强。因此答案选C。

3将一个细胞放入与其胞液浓度相等的糖溶液中,则:()。[扬州大学2019研]

A.是否吸水和失水,视细胞压力势而定

B.细胞失水

C.既不吸水,也不失水

D.既可能吸水,也可能失水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一个细胞是否失水或吸水或保持动态平衡,取决于细胞水势,而与浓度差无关。因此答案选A。

4制备植物细胞原生质体时,常用的酶是()。[农学联考2017研]

A.纤维素酶和蛋白酶

B.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C.果胶酶和蛋白酶

D.蛋白酶和脂肪酶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类,因此制备植物细胞原生质体时常用的酶是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5高等植物的老叶由于缺少某一种元素而发病,下面元素属于这一类的有()。[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

A.氮

B.钙

C.铁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缺铁发生于嫩叶,因铁不易从老叶转移出来,缺铁过甚或过久时,叶脉也缺绿,全叶白化,华北果树的“黄叶病”就是植株缺铁所致。

6光照条件下,植物体内水分沿木质部导管上升的主要动力是()。[农学联考2017研]

A.附着力

B.内聚力

C.根压

D.蒸腾拉力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植物体内水分沿木质部导管上升的动力是根压和蒸腾拉力,其中蒸腾拉力是主要动力,根压只有在环境湿度大,蒸腾作用很弱的情况下才发挥较大的作用。

7已形成液泡的细胞,在计算细胞水势时其衬质势可省略不计,其原因是()。[扬州大学2019研]

A.衬质势不存在

B.衬质势很高

C.衬质势很低

D.衬质势等于细胞的水势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衬质势是指由于细胞胶体物质如蛋白质、淀粉粒、纤维素等的亲水性和毛细管(凝胶内部的空隙)对自由水束缚而引起水势降低的值,以负值表示。

已经形成液泡的细胞,衬质势绝对值很小,只有-0.01MPa左右,只占整个水势的微小部分,常忽略不计。因此答案选B。

8种于深休眠的原因,除了种皮限制、种子未完成后熟和胚未完全成熟之外,还有是由于()存在。[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

A.生长抑制物质

B.胚乳

C.子叶

D.子房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种子休眠的成因主要有:①种皮限制;②种子未完成后熟;③胚未完全发育;④萌发抑制物质的存在。因此答案选A。

9栽培以茎叶为收获对象的叶菜类作物时,可适当多施()。[农学联考2017研]

A.磷肥

B.氮肥

C.钾肥

D.草木灰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如果缺氮植物叶片细小,叶色淡绿。适当多施氮肥可促进植物蛋白质和叶绿素的形成,使茎叶色泽深绿,叶片加速生长,产量明显增加,且品质优良。

10将叶绿素提取液放在直射光下,可观察到()。[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

A.反射光是绿光,透射光是红光

B.反射光是红光,透射光是绿光

C.反射光和透射光都是绿光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叶绿素有荧光现象,在受到短波光的照射,受到激发,从基态到激发态,激发态能量高,不稳定,要回到基态,所发出的光是短波光,显红色。红橙光和蓝紫光被吸收,只有绿光透过进入眼,所以透射光为绿光。

11在细胞伸长生长中,促进细胞壁松弛的蛋白质主要是()。

A.过氧化物酶和扩张蛋白

B.纤维素酶和伸展蛋白

C.果胶酶和伸展酶

D.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和扩张蛋白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扩张蛋白和木葡聚糖内糖基转移酶是细胞壁松弛物质,它们普遍存在于果实中,能参与调控果实生长发育与成熟软化进程。

12植物组织衰老或受伤时,PPP途径在呼吸代谢途径中所占的比例()[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

A.上升

B.下降

C.维持一定水平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PPP途径产生的中间产物可参与多种代谢反应,且产生的某些中间产物可进入莽草酸途径,并进一步转化合成抗病物质,增强植物对伤、病的抵抗能力,所以植物在衰老或受伤,PPP途径在呼吸代谢途径中所占的比例会上升。13称LDP为短夜植物,SDP为长夜植物,其依据来自于()的实验结果。[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

A.春花素

B.开花素

C.光期中断

D.暗期中断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暗期中断是指在暗期进行足够强度的短时光照射而影响植物开花的现象。暗期间断试验证明:植物开花决定于暗期的长度而不是光期的长度;SDP 实际上是长夜植物(LNP),LDP实际上是短夜植物(SNP)。因此答案选D。14作物在抽穗灌浆时,如剪去部分穗,其叶片的光合速率通常会()。[扬州大学2019研]

A.一时减弱

B.适当增强

C.基本不变

D.变化无规律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作物在抽穗灌浆时,如剪去部分穗,光合面积减小,光合速率降低。因此答案选A。

15水通过水通道的跨膜运输属于()。[农学联考2016研]

A.主动运输,水由Ψw低处运向高处

B.主动运输,水由Ψw高处运向低处

C.被动运输,水由Ψw低处运向高处

D.被动运输,水由Ψw高处运向低处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水分子通过水通道蛋白进入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这个过程是需要载体蛋白,但是不消耗能量,顺水势梯度的被动运输。

16下列物质中,可作为植物细胞无氧呼吸底物的是()。[农学联考2017研] A.乙醇

B.乳酸

C.乙醇酸

D.葡萄糖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在无氧条件下以葡萄糖为氧化底物,经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经酒精发酵或乳酸发酵生成乙醇或乳酸,因此醇和乳酸是植物细胞无氧呼吸的产物,而不是底物;乙醇酸是植物光呼吸反应的氧化底物。因此答案选D。

17产于新疆的哈密瓜比种植于大连的甜,主要是由于()。[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

A.光周期差异

B.温周期差异

C.土质差异

D.品种差异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新疆地区由于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温度高,光照强,光合作用也强,合成的有机物多;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积累的有机物多,西瓜又大又甜。

18在植物的阶段发育中,()可延长幼年期。[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 A.IAA

B.CTK

C.Eth

D.GA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内源赤霉素在幼年期转变为成年期过程中起作用,在许多植物中,如常春藤、甘薯、柑桔、李等,外施赤霉素可延长幼年期。因此答案选D。

19光合产物是以()的形式从叶绿体转移到细胞质中去的。[扬州大学2019研]

A.蔗糖

B.核酮糖

C.葡萄糖

D.磷酸丙糖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在卡尔文循环中,最先形成的光合产物是磷酸丙糖,磷酸丙糖可聚合为磷酸乙糖,进一步形成淀粉等糖类。叶绿体中形成的磷酸丙糖,通过磷酸转运体运送到细胞质基质。因此答案选D。

20植物体内,P蛋白存在于()。[农学联考2017研]

A.导管

B.管胞

C.筛管

D.筛胞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P蛋白是一类韧皮部特有蛋白,存在于筛管中,可防止筛管受伤时汁液的流失。在筛管中需要维持较大的压力用于筛管的运输,当筛管发生破裂时,筛管内的压力会将筛管汁液挤出筛管,造成营养物质的流失。在筛管受到伤害时,P 蛋白随汁液流动在筛板处堵塞筛孔从而防止汁液的进一步流失。

21促进植物叶子气孔关闭的激素是()。[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

A.GA3

B.IAA

C.ABA

D.CTK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植物激素中的细胞分裂素促进气孔的张开;而脱落酸则促进气孔的关闭。

22二硝基苯酚能抑制下列哪种细胞功能?()[扬州大学2019研]

A.三羧酸循环

B.糖酵解

C.氧化磷酸化

D.无氧呼吸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二硝基苯酚是一种解偶联剂,是能对呼吸链产生氧化磷酸化解偶联作用的化学试剂。它对于电子传递没有抑制作用,只抑制由ADP变为ATP,使产能过程与储能过程脱离,使之变成徒劳的呼吸。因此答案选C。

23植物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蛋白)()。[农学联考2016研] A.可被干旱诱导合成

B.是一类疏水性质蛋白

C.只在胚胎发育晚期表达

D.是一类不耐热的蛋白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LEA基因在种子发育晚期表达,其产物被称为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LEA蛋白)。LEA蛋白具有很高的亲水性和热稳定性,并可被脱落酸和水分胁迫等因子诱导合成。

24()实验证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这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

A.环割

B.蚜虫吻针

C.蒸腾

D.嫁接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蚜虫吻针法是指利用刺吸性昆虫口器吻针收集韧皮部汁液的方法,常用于植物生理学实验。蚜虫吻针实验表明,韧皮部内部具有正压力,为压力流动学说提供了证据。因此答案选B。

25在组织培养的培养基在糖的浓度较高时有利于()。[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

A.形成层分化

B.木质部分化

C.韧皮部分化

D.角质层分化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在培养基中增加生长素的浓度导致木质部形成,增加蔗糖的浓度导致韧皮部形成,蔗糖浓度为2%及以下是分化出的全部为木质部,蔗糖浓度达到4%是几乎全为韧皮部,3%时既可以分化出木质部也可以分化出韧皮部。

26乙烯合成的前体物质是()。[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

A.色氨酸

B.甲硫氨酸

C.甲瓦龙酸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乙烯合成的前体物质是色氨酸;甲瓦龙酸是脱落酸、赤霉素的合成前体;甲硫氨酸是乙烯的合成前体。因此答案选A。

27光反应过程中,天线色素吸收光能的传递顺序是()。[农学联考2016研] A.类胡萝卜素→叶绿素b→叶绿素a→中心色素

B.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中心色素

C.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叶绿素b→中心色素

D.叶绿素b→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中心色素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天线色素又称聚光色素,是光系统中只收集光能并将其传递给中心色素,本身不直接参与光化学反应的色素。光能的传递顺序为:类胡萝卜素所吸收的光能传给叶绿素b,叶绿素b所吸收的光能传给叶绿素a,最后由叶绿素a将光能传递给中心色素。反应中心色素分子具有光化学活性,能捕获光能,并直接参与能量转换。

28呼吸作用过程中若有二氧化碳放出,则可判断()。[扬州大学2019研] A.是有氧呼吸

B.不是乳酸发酵

C.是无氧呼吸

D.不是酒精发酵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有氧呼吸是指细胞或微生物在氧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催化作用,把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通常以分解葡萄糖为主),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释放能量,合成大量ATP的过程;无氧呼吸分为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其中酒精发酵会产生CO2,乳酸发酵不产生CO2。因此答案选B。

29短日植物大豆临界日长为15h,长日植物小麦的临界日长为13h,在14h日长下哪类植物开花:()。[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

A.大豆

B.小麦

C.大豆和小麦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短日植物只有当日照长度小于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当日照长度长于一定的临界值时(或黑暗时数短于一定限度时)才能开花的植物。长日照植物则相反,因此上述两种植物在14h日长下就能开花。

30下列元素中,作为光合作用放氧复合体组成成分的是()。[农学联考2016研]

A.Mo

B.Mn

C.K

D.Na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锰(Mn)是光学系统Ⅱ中放氧复合体的组分,参与光合放氧反应,光合作用中水的光解需要锰的参与;缺锰时叶脉间失绿,并出现杂色斑点。

31根系吸水主要在根尖进行,吸水能力最大的部位是()。[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

A.分生区

B.伸长区

C.根毛区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根的吸水只要在根尖进行,根尖中以根毛区的吸水能力最强,伸长区、分生区和根冠3部分由于原生质浓厚,输导组织尚欠发达,对水分移动阻力大,吸水能力较弱。因此答案选C。

32P蛋白存在于()中。[扬州大学2019研]

A.筛管

B.导管

C.管胞

D.伴胞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筛管分子是活细胞,有质膜,膜上有载体,但其内多数物质的供应是靠与之相伴的伴胞分子。在所有的双子叶及许多单子叶植物的筛管分子中都存在一类筛管所特有的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有多种不同的存在形式,如管状、丝状、颗粒状、结晶状等,这类蛋白的存在主要防止筛管中汁液的流失,起堵漏作用,这种蛋白叫P蛋白。因此答案选A。

33参与细胞渗透调节的物质种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

A.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有机物质

B.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脯氨酸

C.一类是可溶性糖,一类是甜菜碱

D.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可溶性糖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参与盐渍中植物渗透调节过程渗透调节物质基本上有两大类,一是外界环境进入植物细胞内的无机离子。如K+和Cl-和无机酸盐等。二是在细胞合成的有机溶质。有机和无机渗透调节物质在植物对盐胁迫的适应中都有重要作用。其中有机小分子,包括脯氨酸、甜菜碱、甘油等还包括一些代谢中间产物,如糖类及其衍生物等。

34果胶分子中的基本结构单位是()。[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

A.葡萄糖

B.果糖

C.蔗糖

D.半乳糖醛酸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果胶是一类以聚半乳糖醛酸为主的杂多糖。因此答案选D。

35植物光呼吸过程中,H2O2的生成部位是()。[农学联考2017研] A.线粒体

B.细胞质基质

C.叶绿体

D.过氧化物酶体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光呼吸的过程:首先在叶绿体中,在光照下Rubisco把RuBP氧化成磷酸乙醇酸,磷酸乙醇酸在磷酸酶作用下,脱去磷酸而产生乙醇酸;在过氧化物酶体中:①乙醇酸在乙醇酸氧化酶作用下,被氧化为乙醛酸和过氧化氢,在过氧

化氢酶的作用下分解,放出氧。②乙醛酸在转氨酶作用下,从谷氨酸得到氨基而形成甘氨酸。在线粒体中两分子甘氨酸转变为丝氨酸并释放CO2;丝氨酸又回到氧化物酶体中经转氨酶催化,形成羟基丙酮酸。羟基丙酮酸在甘油酸脱氢酶作用下,还原为甘油酸。最后甘油酸在叶绿体内经过甘油酸激酶的磷酸化,产生3-磷酸甘油酸(PGA)。因此答案选D。

36()主要分布在导管和筛管的两端,它们的功能是将溶质输出或输入导管或筛管。其突出的特点是质膜内陷或折叠以增加其表面积。[扬州大学2019研] A.通道细胞

B.转移细胞

C.保卫细胞

D.厚壁细胞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转移细胞是指在共质体-质外体交替运输过程中起转运过渡作用的特化细胞。它的细胞壁及质膜内突生长,形成许多折叠片层,扩大了质膜的表面积。因此答案选B。

37植物适应干旱条件的形态特征之一是根冠比()。[沈阳农业大学2019研] A.大

B.小

C.中等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冠比之的是底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比值,根系发达可以保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枝叶不发达可以减少水分散失。

38植物受到逆境胁迫时,体内激素含量会发生变化,其中含量明显增加的是()。[农学联考2017研]

A.脱落酸性和乙烯

B.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

C.生长素和赤霉素

D.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高等植物各器官和组织中都有脱落酸,将要脱落或进入休眠的器官和组织中较多。脱落酸在逆境条件下含量会迅速增多,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另外在逆境环境下乙烯含量会上升(促进衰老、引起枝叶脱落、减少蒸腾面积,影响植物呼吸代谢进程)。而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含量会降低。

39C4途径中CO2受体是()。[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

A.草酰乙酸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C.天冬氨酸

D.二磷酸核酮糖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C4途径的CO2受体是叶肉细胞质中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EP),在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的催化下,固定HCO3-,生成草酰乙酸。因此答案选B。40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的次级信号也被称为()。[扬州大学2019研] A.胞间信使

B.第一信使

C.第二信使

D.胞外信使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第二信使也称次级信号,是指由胞外刺激信号激活或抑制的、具有生理调节活性的细胞内信号因子。主要的第二信使系统有:①钙信号系统:Ca2+;

②肌醇磷酯信号系统:三磷酸肌醇(IP3)、二酰甘油(DAG或DG);③环核苷酸信号系统:cAMP、cGMP。因此答案选C。

41下列变化有利于植物抗旱性提高的是()。[农学联考2017研]

A.LEA蛋白含量降低

B.可溶性糖含量降低

C.自由水与束缚水的比值提高

D.根与冠的比值提高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植物在面对干旱是的调节机制有:①LEA蛋白含量上升,该蛋白质亲水并强烈地与水结合,故此保留水分,阻止缺水时重要蛋白质和其他分子结晶,稳定细胞膜;②根系发达而深扎、根冠比增大、增加叶片表面的蜡面沉积、叶片细胞小、叶脉致密、单位面积气孔数目多;③不易散失的结合水含量上升;④可溶性物质含量增多以降低细胞水势减少失水。

42促进叶片气孔关闭的植物激素是()。[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

A.IAA

B.GA

C.CTK

D.ABA

【答案】D查看答案

【解析】脱落酸具有促进叶片气孔关闭的作用。因此答案选D。

43第二信使系统包括肌醇磷酯信号系统、环核苷酸信号系统和()。[扬州大学2019研]

A.钙信号系统

B.G蛋白

C.蛋白系统

D.离子通道系统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主要的第二信使系统有:①钙信号系统:Ca2+;②肌醇磷酯信号系统:三磷酸肌醇(IP3)、二酰甘油(DAG或DG);③环核苷酸信号系统:cAMP、cGMP。因此答案选A。

44植物光敏色素的生色团是()。[农学联考2017研]

A.链状四吡咯环

B.FMN

C.FAD

D.卟啉环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光敏色素的基本结构是易溶于水的浅蓝色的色素蛋白,在植物体中以二聚体形式存在。每个单体由一个链状四吡咯环的生色团和一条脱辅基蛋白组成,二者以硫醚键连接。

45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分化根或芽取决于培养基中()两种激素的比例。[华中农业大学2018研]

A.CTK/ABA

B.IAA/GA

C.CTK/IAA

D.IAA/ABA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植物组织培养中,愈伤组织分化根或芽取决于培养基中CTK和IAA 两种激素的比例。CTK/IAA比值高时,芽分化;比值低时根分化;比值中等时不分化。因此答案选C。

46促进莴苣种子萌发最有效的光是()。[农学联考2017研]

A.远红光

B.红光

C.绿光

D.蓝紫光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1952年,博思威克等人用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照射吸水后的莴苣种子,观察到莴苣种子的萌发可被波长560~690nm的红光促进,而被690~780nm 的远红光抑制。

47乙烯利在下列pH条件下,分解放出乙烯?()[扬州大学2019研] A.pH4以上

B.pH3.5~4.0

生理学考研问答题精选(98个)

生理学考研98 个问答题精选 1、试述O2 和CO2 在血液运输中的形式和过程 [参考答案] 02和C02在血液中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的方式运输。02和C02化学结合方式分别占各自总运输的98.5%和95%,物理溶解的量仅占 1.5%和5%。物理溶解的量虽然少,但是一重要环节,因为气体必须首先物理溶解后才能发生化学结合。 1)02 的运输:主要以Hb02 的方式运输,扩散入血的02 能与红细胞中Hb 发生可逆性结合:Hb+02 TH b02。在肺由于O 2分压高,促进02与Hb结合,将02由肺运输到组织;在组织处02 分压低,则Hb02 解离,释放出02。 2)C02 的运输:C02 也主要以化学结合方式运输。化学结合运输的C02 分为两种形 式: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和HC03-的方式。①HC03-方式:HC03-的方式占C02运输总 量的88%。由于红细胞内含有较高浓度的碳酸酐酶,从组织扩散入血的大部分C02在红细 胞内生成碳酸,HC03-又解离成HC03-和H+。 HC03-在红细胞内与K+结合成KHC03-。随着红细胞内HC03-生成的增加,可不断向血浆扩散,与血浆中的Na+结合成NaHC03-, 同时血浆中Cl-向红细胞内扩散以交换HC03-。在肺部,由于肺泡气Pco2低于静脉血,上述反应向相反的方向进行,以HC03-形式运输的C02逸出,扩散到肺泡被呼出体外。②氨基甲酸血红蛋白方式,大约7%的C02 与Hb 的氨基结合生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这一反应无需酶的催化,,反应迅速,可逆,主要调节因素是氧和作用。由于氧和血红蛋白与C02 的结合能力小于还原血红蛋白,所以在组织外,还原血红蛋白的增多促进了氨基甲酸血红蛋白的生成,一部分C02 就以HHbNHC00H 形式运输到肺部。在肺部,氧和血红蛋白的生成增加,促使HHbNHC00H 释放出C02。 2、何谓心输出量?影响因素有哪些?并简述其机制。 [参考答案] (1)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的血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约5L/min 。 (2)影响因素;心输出量取决于搏出量和心率。 1)搏出量的调节。 a. 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变化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的变化。在心室 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凡是影响心室充盈量的因素,都能引起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变化,从而通过异长自身调节使搏出量发生变化。心室充盈量是静脉回心血量和心室射血后余血量的总和,因此凡是影响两者的因素都能影响心室充盈量。异长自身调节也称starling 机制,其主要作用是对搏出量进行精细调节。 能影响心室充盈量。异长自身调节也称starling 机制,其主要作用是对搏出量进行精细调节。 b. 等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肌收缩能力的改变而影响心肌收缩的强度和速度,使心脏搏出量和搏功发生改变而言。横桥连接数和肌凝蛋白的ATP 酶活性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 c. 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心室肌后负荷是指动脉血压而言。在心率,心肌初长度和收缩力不变的情况下,如动脉血压增高,则等容收缩相延长而射血相缩短,同时心室肌缩短的程度和速度均减少,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另一方面,搏出量减少造成心室内余血量增加,通过异长自身调节,使搏出量恢复正常。随着搏出量的恢复,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加强心肌收缩能力,使心室舒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 A.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B.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C.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D.疾病的临床表现与治疗的科学 E.患病机体形态结构改变的科学 2.疾病概论主要论述() A.疾病的概念、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B.疾病的原因与条件 C.疾病中具有普遍意义的机制 D.疾病中各种临床表现的发生机制 E.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3.病理生理学研究疾病的最主要方法是 A.临床观察 B.动物实验 C.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 D.疾病的分子和基因诊断 E.形态学观察 二、问答题 1.病理生理学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什么是循证医学? 3.为什么动物实验的研究结果不能完全用于临床? 第一章绪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A型题 1.C 2.A 3.B 二、问答题 1.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 防治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2.所谓循证医学主要是指一切医学研究与决策均应以可靠的科学成果为依据, 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也必须遵循该原 则,因此病理生理学应该运用各种研 究手段,获取、分析和综合从社会群 体水平和个体水平、器官系统水平、 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上获得的研究结 果,为探讨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规 律、发病机制与实验治疗提供理论依 据。 3.因为人与动物不仅在组织细胞的形态上和新陈代谢上有所不同,而且由于人 类神经系统 的高度发达,具有与语言和思维相联 系的第二信号系统,因此人与动物虽 有共同点,但又有本质上的区别。人 类的疾病不可能都在动物身上复制, 就是能够复制,在动物中所见的反应 也比人类反应简单,因此动物实验的 结果不能不经分析机械地完全用于临 床,只有把动物实验结果和临床资料 相互比较、分析和综合后,才能被临 床医学借鉴和参考,并为探讨临床疾 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及防治提供依 据。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选择题 1.疾病的概念是指() A.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在致病因子的作用下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机体与外界环境间的协调发生障碍的异常生命活动 E.生命活动中的表现形式,体内各种功能活动进行性下降的过程 2.关于疾病原因的概念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因素 B.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因素 C.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外因素 D.引起疾病发生的体内外因素 E.引起疾病并决定疾病特异性的特定因素 3.下列对疾病条件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条件是左右疾病对机体的影响因素 B.条件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四川大学考研植物学试题

四川大学2008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植物学 适用专业:植物学(植物生理学) 研究方向:植物生殖生物学,藻类学等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1.5分,共计12分) 1、mitosis 2、phoprespiration 3、原核细胞 4、假二叉分枝 5、叶镶嵌 6、顶芽 7、同配生殖 8、雄球花 9、小穗10、试管苗 二、填空:(20分,每个0.5分) 1、植物代谢从性质上分为和。 2、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为、和。 3、木质部是一种复合组织,由、、和组成。 4、地衣是由共生形成的,从形态或生长型上通常分为、和三种类型。 5、南瓜是卷须,而豌豆是卷须。 6、在茎中,木栓形成层可由、和产生。 7、花被是和的总称,没有花被的花称为,如。 8、藻胆素是和的总称;含藻胆素的藻类是门和植物。 9、角果与荚果的区别是前者为心皮发育而成。 10、菊科植物花冠形态极为复杂,通常分为、、、和。 11、真菌中产生的有性孢子主要有、、和。 12、Brassica campestris L.中文名是,属于;Rosa rugosa Thunb中文名是,属于。 三、简答题(44分) 1、什么是种子的休眠?种子休眠的原因是什么?(4分) 2、抗旱能力强的植物在形态解剖方面有那些特征?(4分) 3、写出五种绿藻门的载色体类型及代表植物。(5分) 4、试述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5分) 5、试述被子植物花的结构及生理功能。(6分) 6、根与茎的初生结构非常相似而次生结构很不一样,这句话是否正确?说明理由。(6分) 7、植物生活史有哪几种主要类型?其演化关系如何?(7分) 8、试述环境因素对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7分) 四、论述题:(10分)

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考试必考试题

运动生理学复习资料(必考) 1、简要说明血液的生理功能。 答:血液的生理功能有:⑴血液的运输功能,血液能够携带机体所需要的氧、蛋白质、糖、脂肪酸、维生素、水、电解质等,把它们运送到全身各部分的组织细胞,把体内产生的代谢产物CO2、尿素、肌酐等运送到肺、肾、皮肤和肠道等排出;⑵能够保持血液酸碱平衡,血液中有抗酸和抗碱的缓冲对,能对酸、碱物质进行中和,保持pH相对稳定;⑶能够调节体温,血液能大量吸收体内产生的热量,并运送到体表散发;⑷有防御和保护功能,血浆中有多种免疫物质,白细胞能对抗或消灭外来的细菌和毒素,血小板能防止损伤部位继续出血,对人体有保护作用。 2、试述肾的泌尿过程。 答:肾的泌尿过程比较复杂,它是在肾单位和集合管中进行的,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三个过程。 ⑴肾小球的滤过:循环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网时,除红细胞和大分子是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包括少量较小分子量的血浆蛋白,都可滤入事囊腔内而形成滤液; ⑵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滤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99%的水被重吸收,葡萄糖全部被重吸收,电解质也大部分被重吸收,尿素等代谢尾产物仅小部分被重吸收或完全不被重吸收;⑶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分泌是指管腔上皮细胞通过新陈代谢,将所产生的物质分泌到小管液的过程;排泄是指小管上皮细胞将血液中的某些物质直接排入小管液中的过程。 总之,肾小球滤过生成的滤液,经过重吸收和分泌与排泄处理后,就成了终尿,并排出体外。 3、为什么说运动技能形成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答:运动技能的形成与建立一般的条件反射不同,它是在本能和一般简单的运动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更复杂的运动条件反射。 ⑴参与形成运动条件反射活动的中枢是由许多个中枢,有视觉、听觉、皮肤感觉、内脏活动中枢与运动中枢联合进行的;⑵所有的运动技能都是成套的动作,动作之间有如连续的链条,前一个动作的结束是后一个动作的开始的刺激信号,使整套动作技能形成一连串的链锁性的运动条件反射;⑶在形成运动条件反射过程中,肌肉的传入冲动起着重要作用,这是条件刺激强化的因素,没有这种传入冲动条件刺激得不到强化,运动条件反射就不能形成。所以形成运动条件反射是建立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历年研究生考试真题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人学统一考试 植物生理学与生物化学 植物生理学 一、单项选择题:1一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元素缺乏时,导致植物幼叶首先出现病症的元素是 A.N B.P. C.Ca D.K 2.能诱导果实发生呼吸跃变的植物激素是 A.ABA B.IAA C.ETH D.CTK 3.植物一生的生长进程中,其生长速率的变化规律是 A.快一慢一快 B.快一慢 C.慢一快一慢 D.慢一快4.植物细胞中质子泵利用ATP水解释放的能量,逆电化学势梯度跨膜转运H+,这一过程称为 A.初级主动运输 B.次级主动运输 C.同向共运输 D.反向共运输5.植物叶片中进行亚硝酸还原的主要部位是 A.线粒体 B.细胞基质 C.液泡 D.叶绿体 6.高等植物光系统Ⅱ的作用中心色素分子是 A.P680 B.P700 C.A0 D.Pheo 7.植物光呼吸过程中,氧气吸收发生的部位是 A.线粒体和叶绿体 B.线粒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C.叶绿体和乙醛酸循环体 D.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 8.类胡萝卜素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是 A.680~700nm B.600~680 nm C.500~600 nm D.400~500nm 9.1mol NADH + H+经交替氧化途径将电子传给氧气时,可形成A.4molATP B.3molATP C.2.molATP D.1molATP 10.若某一植物组织呼吸作用释放C02摩尔数和吸收O2摩尔数的比值小于1,则该组织在此阶段的呼吸底物主要是 A.脂肪B.淀粉C.有机酸D.葡萄糖

11.某植物制造100g干物质消耗了75kg水,其蒸腾系数为 A.750 B.75 C.7.5 D.0.75 12.下列蛋白质中,属于植物细胞壁结构蛋白的是 A.钙调蛋白B.伸展蛋白C.G蛋白D.扩张蛋白 13.在植物的光周期诱导过程中,随着暗期的延长 A.Pr含量降低,有利于LDP开花 B.Pfr含量降低,有利于SDP开花C.Pfr含量降低,有利于LDP开花D.Pr含量降低,有利于SDP开花 14.根据花形态建成基因调控的“ABC模型”,控制花器官中雄蕊形成的是A.A组基因B.A组和B组基因 C.B组和C组基因D.C组基因15.未完成后熟的种子在低温层积过程中,ABA和GA含量的变化为 A.ABA升高,GA降低 B.ABA降低,GA升高 C.ABA和GA均降低 D.ABA和GA均升高 二、简答题:16—18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16.把一发生初始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放入纯水中,细胞的体积、水势、渗透势、压力势如何变化? 17.简述生长素的主要生理作用。 18.简述韧皮部同化物运输的压力流动学说。 三、实验题:19小题,10分。 19.将A、B两种植物分别放置在密闭的光照生长箱中,定期抽取生长箱中的气体样品,分析其中的C02含量。以C02含量对光照时间作图,得到下列曲线图。据图回答: (1)分析图中曲线变化的原因。 (2)推测两种植物的光合碳同化途径。 (3)请用另一种实验方法验证你的推测。

病理生理学题库第十四章心功能不全

第十四章心功能不全 一、A型题 1.心力衰竭概念的主要内容是 A.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D. 心输出量相对下降 B.心肌舒张功能障碍 E. 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需要 C.心输出量绝对下降 [答案] E [题解] 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能够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下降,即心泵功能减弱,以致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 2.引起心肌损害导致舒缩功能障碍的直接因素是 A.动脉瓣膜关闭不全 D. 心肌炎 B.室间隔缺损 E. 肺源性心脏病 C.高血压 [答案] D [题解] 心肌炎是由于致炎因素引起的心肌损害,是直接引起心肌舒缩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而动脉瓣膜关闭不全、室间隔缺损、高血压和肺源性心脏病均是引起心脏负荷过重的因素。 3.引起心脏容量负荷过重的因素是(0.466,0.413,03临床) A.动脉瓣膜狭窄 D. 肺源性心脏病 B.肺动脉高压 E. 动脉瓣膜关闭不全 C.肺栓塞 [答案] E [题解] 动脉瓣膜关闭不全患者因动脉内血液在心室舒张时返流至心室,引起舒张末期容积增大,使心脏容量负荷过重。而动脉瓣膜狭窄、肺动脉高压、肺栓塞和肺源性心脏病是引起心脏压力负荷过重的因素。 4.引起心脏压力负荷过重的因素是 A.高血压 D. 动静脉瘘 B.室间隔缺损 E. 慢性贫血 C.甲亢 [答案] A [题解] 高血压患者由于主动脉内压力增高,使心室射血阻抗增大可引起左室压力负荷过重。而动静脉瘘、室间隔缺损、甲亢和慢性贫血均是引起心脏容量负荷过重的原因。6..下述哪一因素不会引起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A.冠心病 D. 心肌炎 B.严重贫血 E. 高血压病 C.心瓣膜病 [答案] B [题解] 引起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的原因有冠心病、高血压、心瓣膜病、心肌炎等。严重贫血是引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的原因。 9.有关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特点的描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心输出量较发病前有所下降 B.心输出量可高于正常水平

运动生理学作业试题答案 (1)

1.运动生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是什么? 在对人体生命活动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揭示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的规律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 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的运动训练,以达到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延缓衰老、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目的。 2.解释课堂上讲授的生命基本特征。 新陈代谢:是生物体自我更新的最基本的生命活动过程。 兴奋性:可以感受刺激,产生兴奋的特性。(能力) 适应性:生物体在客观环境的长期作用下可以逐渐形成一种与环境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这种能力称为适应性 应激性,生殖 3.什么是神经调节?什么是体液调节?它们有什么不同? 神经调节是指在神经活动的直接参与下所实现的生理机能调节过程。(神经系统完成) 体液调节是指人体血液和其他体液中的某些化学物质(如激素)以及某些组织细胞所产生的某些化学物质或代谢产物,可借助于血液循环的运输,到达全身或某一器官和组织,从而引起某些特殊的生理过程。 神经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迅速而精确,体液调节的一般特点是比较缓慢持久而弥散,两者相互配合使生理功能调节更趋于完善。 4.什么是生物节律?如何分类? 生物体的各种生理功能活动会按一定的时间顺序发生周期性变化,这种生理机能活动的周期性变化称为生物的时间结构,或称为生物节律。 可按其发生的频率高低分为三大类:近似昼夜节律、亚日节律、超日节律。 近似昼夜节律:指24小时±4小时区间的生物节律如体温变化,激素浓度变化。 超日节律:指周期小于20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心率、呼吸等节律。 亚日节律:指周期大于28小时的生物节律。如女性月经周期等。又可分为近似周、月、年节律。 作业2 1.感受器、感受器官的概念。 感受器——是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一些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改变的结构或装置。如:视锥细胞 感受器官——是指感受器与其附属装置共体构成的器官。如:眼、耳 其感受器位于颞骨岩部迷路内,由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构成。 其适宜刺激是耳石的重力及直线正负加减速运动。当头部位置改变,重力对耳石的作用方向改变,耳石膜与毛细胞之间的空间位置发生改变,使毛细胞兴奋,引起有关肌肉紧张变化,同时产生头部空间位置改变的感觉。 2.什么是位觉?位觉的感受器是什么?位于哪里?它们的适宜刺激是什么? 概念: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包括直线加速度运动和角加速运动)时引起的前庭器官中的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称为位觉(或前庭感觉)。 3.解释前庭反射与前庭稳定性。 前庭反应是指前庭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兴奋后,除引起一定位置觉改变外,还引起骨骼肌紧张性改变、眼震颤及植物性功能改变。如眩晕、恶、呕吐和各种姿势反射等,这些改变统称为前庭反射。 刺激前庭感受器而引起机体各种前庭反应的程度,称为前庭功能稳定性。 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前庭功能的稳定性。

体育考研-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15章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15章) 运动生理学试题集1-3章 绪论 一、就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误记为“-”)?1、运动生理学就是研究人体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得科学.() 3、人体对运动得适应性变化就是运动训练得生理学2、任何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 基础.() 4、新陈代谢就是生命得本质,它就是机体组织之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与能量转移得过程。( ) 5、神经调节就是机体最主要得调节方式,这就是通过条件反射活动来实现得。() 二、选择题?1、运动生理学就是()得一个分支.?A、生物学B、生理学C、人体生理学 2、运动生理学就是研究人体对运动得()。?A、反应B、适应C、反应与适应 3、运动生理学得研究方法,主要就是通过( )来观察分析各种机能活动变化得规律。?A、人体实验B、动物实验C、人体实验与动物实验? 4、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得最基本反应就是()?A、兴奋B、收缩C、分泌D、物质代谢改变E、电变化 5、神经调节得特点就是()而( ),体液调节得特点就是()而( ).?A、缓慢B、迅速 C、广泛 D、精确 6、负反馈可使控制部分得活动(),正反馈可使控制部分得活动()。 7、组织对刺激反应得表现形式就是( ) A、加强 B、减弱 C、不变D、加强或减弱? A、兴奋 B、抑制 C、兴奋与抑制?8、人体机体得机能调节主要由()来完成。?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刺激 4、应激性 5、兴奋6、兴奋 三、概念题? 性7、适应性8、神经调节9、体液调节*10、正反馈*11、负反馈 1、机体得基本生理特征就是什么? 四、简答题:? 五、问答题: 1、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答案: 1、(—) 2、(—)3、(+) 4、(-)5、(—)?二、 一、就是非判断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参考答案:?1、(C)2、(C)3、(C)4、(D)5、(B、D、A、C) 6、(B、A) 7、(C) 8、(C)?四、简答题答案: 1、答:机体得基本生理特征主要指新陈代谢,应激性,兴奋性与适应性。?五、问答题答案(答题要点) 1、答:运动生理学就是研究人体在体育运动得影响下机能活动变化规律得科学,它就是体育科学得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通过学习,在正确认识人体机能活动基本规律得基础上,可掌握体育运动对人体机能发展变化得影响,体育教学训练过程中得生理学原理以及不同年龄、性别、运动项目,不同训练水平运动员得生理特点,从而能科学地组织体育教学,指导体 ?第一章肌肉收缩 育锻炼与运动训练,更好地为体育实践服务。? 一、就是非判断题(正确记为“+",错记为“—")?1、肌肉纤维就是组成肌肉得基本单位。() 2、肌原纤维最基本得结构就是肌小节.( ) 3、在肌小节中肌肉收缩时明带与暗带在变化。() 4、温度对肌肉得伸展性与粘滞性没有影响。()?5、肌肉不就是一个弹性体而就是粘弹性体。( )

病理生理学试题库休克(张静)

第十二章休克 一、名词解释 1.shock(休克) 2.hypovelemic shock(低血容量性休克) 3.hyperdynamic shock(高动力型休克) 4.hypodynamic shock (低动力型休克) 5.microcirculation(微循环) 6.autobloodinfusion(自身输血) 7.autotransfusion(自身输液) 8.hemorheology(血液流变学) 9.lipopolysacharide(LPS,脂多糖) 10.shock lung(休克肺) 11.shock kidney(休克肾) 12.hemorrhagic shock(失血性休克) 13.infectious shock(感染性休克) 14.myocardial depressant factor(MDF,心肌抑制因子) 15.cardiogenic shock(心源性休克) 二、选择题 A型题 1.休克的现代概念是 A.以血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病理过程 B.剧烈震荡或打击引起的病理过程 C.组织有效血液灌流量急剧降低导致细胞和重要器官功能代谢障碍和结构损害的病 理过程 D.血管紧张度降低引起的周围循环衰竭 E.对外来强烈刺激发生的应激反应 2.临床最常用的休克分类方法是 A.按休克的原因分类 B.按休克发生的始动环节分类 C.按休克的血流动力学特点分类 D.按患者的皮肤温度分类 E.按患者的血容量分类 3.下列哪一类不是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原因? A.失血 B.脱水 C.感染

D.烧伤 E.挤压伤 4.微循环的营养通路指 A.微动脉→后微动脉→直捷通路→微静脉 B.微动脉→后微动脉→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C.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微静脉 D.微动脉→后微动脉→直捷通路→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E.微动脉→动静脉吻合支→真毛细血管→微静脉 5.调节毛细血管前括约肌舒缩的主要是 A.交感神经 B.动脉血压变化 C.平滑肌自律性收缩 D.血液及局部体液因素 E.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6.休克早期引起微循环变化的最主要因子是 A.儿茶酚胺 B.血栓素A2 C.血管紧张素II D.内皮素 E.心肌抑制因子 7.休克时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处于 A.强烈兴奋 B.强烈抑制 C.先兴奋后抑制 D.先抑制后兴奋 E.改变不明显 8.休克早期“自身输血”的代偿作用主要指 A.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多 B.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C.脾脏血库收缩,释放储存血液 D.R AA系统激活,肾小管对Na+、水重吸收加强 E.缺血缺氧,红细胞生成增多 9.休克早期“自身输液”的代偿作用主要指 A.动静脉吻合支开放,回心血量增多 B.容量血管收缩,回心血量增加 C.R AA系统激活,肾小管对Na+、水重吸收加强 D.A DH分泌增多,肾小管重吸收水功能加强 E.毛细血管流体静压降低,组织液回流增多 10.下列哪一项不是休克早期的微循环变化?

已整理植物学考研题试题库_重要

名词解释 种子休眠有些植物的种子形成后,即使在适宜环境下也不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阶段才能萌发,种子的这一性质称为种子休眠。 上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并子叶相连的短轴称为胚轴,子叶以上的胚轴称为上胚轴。 下胚轴连接胚芽和胚根并子叶相连的短轴称为胚轴,子叶以下的胚轴称为下胚轴。 有胚乳种子种子成熟后包括种皮、胚和胚乳三部分,由于养分主要储存在胚乳中,这类种子的子叶相对较薄。例如:蓖麻、小麦等。 无胚乳种子种子成熟后仅有种皮、胚二部分,营养物质主要储存于子叶中。例如:豆类植物。 子叶出土幼苗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伸入土中形成主根,然后下胚轴迅速伸长而将子叶和胚芽一起推出土面。如:大豆、花生、油菜等。 子叶留土幼苗种子萌发时,下胚轴不伸长,而是上胚轴伸长,所以子叶留在土中,并不随胚芽一起伸出土面,直到养料耗尽死亡。如:豌豆、玉米、大麦等。 细胞器细胞具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定功能的微小结构。原生质是指细胞有生命的物质,是细胞结构和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原生质体是指细胞中细胞壁以各种结构的总称,它是细胞各类代活动进行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最重要的部分。 胞基质细胞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半透明的原生质胶体组成,在电子显微镜下看不出特殊结构的细胞质部分,含有与糖酵解、氨基酸合成和分解有关的酶类等重要物质,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 细胞周期细胞分裂中,把第一次分裂结束到第二次分裂结束之间的过程(即一个间期和一个分裂期)称为一个细胞周期。一个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和M期。 纹孔植物细胞壁上的结构单位,植物细胞在形成次生壁的时候,有一些不为不沉积壁物质,因此形成一些间隙,这种在次生壁形成过程中未增厚的部分称为纹孔。 胞间连丝相邻生活细胞之间,细胞质常常以极细的细胞质丝穿过细胞壁而彼此相互联系,这种穿过细胞壁的细胞质丝称胞间连丝。它连接相邻细胞间的原生质体,是细胞间物质、信息传输的通道。 后含物是植物细胞在代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细胞质中的一些非原生质物质,它包括植物细胞储藏物质和新代废弃物,如淀粉、蛋白质、脂类、晶体、单宁、色素等。 细胞分化同源细胞逐渐变成形态、结构、功能不相同的几类细胞群的过程。 细胞全能性生物体,每个生活的体细胞都具有像胚性细胞那样,经过诱导能分化发育成为一个新个体的潜在能力,并且具有母体的全部的遗传信息。 组织是由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生理功能相同或相似的细胞组成的细胞群。 维管束由原形成层分化而来,以输导为主的复合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或加上形成层共同构成的束状结构。 维管组织由木质部和韧皮部组成的复合组织。 维管系统植物体各器官中的由维管束构成的一个连续统一的系统,主要行使输导水分、矿质和同化产物的功能。包括了输导水分和无机盐的木质部和输导有机养料的韧皮部初生生长直接来自顶端分生组织的衍生细胞的增生和成 熟的生长过程,称为初生生长。 初生结构在植物体的初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 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初生结构。 次生生长在植物体初生生长结束后,发生了次生分生组织的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其分裂、分化形成各种成熟组织的生长过程称为次生生长。次生生长的结果是使根茎等器官加粗。 次生结构在植物体的次生生长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成熟 组织,共同组成的结构称为次生结构。包括了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 外始式根的初生木质部在发育过程中,是由外向心逐渐分化成熟的,外方先成熟的部分为原生木质部,方后成熟的为后生木质部,这种分化方式称为外始式。 起源侧根起源于根尖成熟区中柱鞘的一定部位,这种起源于组织部的方式称为起源。 根瘤豆科植物根上,常形成各种形状的瘤状突起,称为根瘤。是根与土壤中的根瘤菌所形成的共生体。具有固氮的功能。 菌根有些植物根常与土壤中的真菌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真菌与根的共生体,称为菌根。 定根发生位置固定的根。包括主根和侧根。 不定根发生位置不固定的根,如在茎、叶、老根或胚轴上不定部位上产生的根。 凯氏带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在根的皮层细胞处于初生 状态时,其细胞的径向壁和横向壁上形成木栓质的带状增厚。对根水分吸收和运输具有控制作用。这种带状结构是凯斯伯里于1865年发现的,因而称为凯氏带。 外起源茎上的叶和芽起源于分生组织表面第一层或第二、三层细胞,这种起源于组织表面的方式称为外起源。 树皮树皮是双子叶植物木本茎的维管形成层以外的部分。在较老的木质茎上,树皮包括了木栓层和它外方的死组织(统称外树皮或硬树皮或落皮层),以及木栓形成层、栓层、韧皮部(统称树皮或软树皮)。 年轮年轮是由于维管形成层细胞的分裂活动受季节的影 响的生长轮。是多年生的木本植物茎干横断面上,所现出的若干同心轮纹。每一轮代表着一年中产生的次生木质部,由春材(早材)和秋材(晚材)组成。 髓射线茎的初生结构中,由薄壁组织构成的中心部分称为髓。初生维管束之间的薄壁细胞称为髓射线,也称初生射线,连接皮层和髓,具有横向运输和贮藏营养物质的功能。维管射线在次生维管组织中,还能分别地产生新的维管射线,它是次生维管组织的横向运输系统。维管射线为径向排列的薄壁细胞,在木质部的称木射线;在韧皮部的称韧皮射线。 叶痕叶子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 叶迹是指由茎进入叶的维管束痕迹,从茎中分枝起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止的这一部分。 定芽生在枝顶或叶腋的芽。 不定芽不是生在枝顶或叶腋的芽。 鳞芽在外面有芽鳞包被的芽。芽鳞具有保护芽的作用。如:等的芽。 裸芽在外面没有芽鳞,只被幼叶包着的芽。如:棉、油菜、枫等 边材靠近树皮部分的木材,是近年形成的次生木质部,色泽较淡,具有输导和贮藏的作用,边材可以逐年向转变为心材,因此,心材可逐年增加,而边材的厚度却相对比较稳定。 心材靠近中央部分的木材,是次生木质部的层,近中心部分,颜色较深,导管和管胞已失去输导的功能,但管腔充填了物质,使其支持能力加强。 春材春夏季形成层活动旺盛,细胞分裂快,形成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细胞直径大,管壁较薄木纤维数目少,细胞排列疏松,这部分次生木质部的材质疏松,颜色较浅,称为早材或春材。 秋材夏末秋初气候条件渐不适宜树木生长,形成层活动减弱,细胞分裂慢,形成次生木质部的导管细胞直径较小且数量少,木纤维和管胞较多,管壁较厚,细胞排列紧密,

运动生理学题库

09运动生理学 一,名解 心力储备基础代谢疲劳进入工作状态最大摄氧量红细胞比容 有氧耐力氧脉搏条件反射最大摄氧量摄血分数等张收缩 乳酸阈超量恢复肺通气量 二.填空 心肌的生理特性有——,——,——和—— 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有——,——。 呼吸过程包括——,——,,—— 尿液的生成过程包括——,——,——三个阶段 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变化过程包括——,——,——,——,—— 运动效果评价的“三态”是指——,——,——、 根据摄氧量和需氧量的关系,将稳定状态分为——,—— 疲劳产生的原因有——,——,——,——,—— 红细胞的主要机能有——。—— 牵张反射包括——,—— 运动技能的形成就是建立——,——,——的运动条件反射 反应速度的指标是——。投掷标枪时。器械出手的速度是——速度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特异性生物活性物质称为—— 消化与吸收的主要器官是—— 减压反射是一种——反馈调节,它的生理意义在于—— 按照能量代谢的特点,可将耐力分为——,——、 肾脏具有保持——和维持——平衡的作用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有——,—— 骨骼肌的生理特性有——,—— 速度素质包括——,——,——、 本体感受器包括——,—— 视调节主要包括——,—— 运动性心脏增大有——增大为主和——增大为主两种 体温升高使氧离曲线——移,PH值升高——移 通常根据——和——关系判断真假两种稳定状态 血浆的渗透压包括——,—— 正常成年人的动脉收缩压为——,舒张压为—— 外呼吸包括——,—— 肾上腺髓质分泌的主要激素有——,—— 支配心脏活动的神经有——,—— 三判断= 前负荷越大,肌肉的初长度越长,故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越大 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其绝对不应期特别长 构成人体心脏的所以心肌细胞均具有自动节律性 在长期运动训练的影响下,运动员安静时的心肌收缩力量,每博输出量和心输出量均有所增加 心率可反应运动强度,运动员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和疲劳程度 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越高,血液运输氧气的能力就越强

生理学考研习题及答案

生理学考研习题 第一章绪论 [A1型题] 1 人体生理学的任务是阐明人体 A 细胞的生命现象 B 器官的功能活动 C 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D 体内的物理化学变化 E正常的生命活动及其规律 2 人体生命活动最基本的特征是 A 物质代谢 B 新陈代谢 C 适应性 D 应激性 E 自控调节 3 自身调节指组织、细胞在不依赖于神经或体液调节的情况下对刺激所产生的 A 适应性反应 B 旁分泌反应 C 稳态反应 D 非自控调节 E 前馈调节 4 以下哪项是由负反馈调节的生理过程 A 分娩 B 排尿反射 C 降压反射 D 小肠运动 E 血液凝固 5 体内哪种物质是不直接传递信息的 A 神经递质 B 调制物 C 内分泌激素 D 旁分泌物质 E 局部体液因素 6 内环境是指 A 细胞外液 B 细胞内液 C 血液 D 体液 E 组织液 7 能比较迅速反映内环境变动状况的体液是 A 脑脊液 B 血浆 C 尿液 D 淋巴液 E 细胞内液 8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发出到达控部分的信息称为 A 偏差信息 B 干扰信息 C 控制信息 D 反馈信息 E 自控信息 [A2型题]

9 家兔,雄性,体重2.1kg,20%氨基甲酸乙酯麻醉,剂量1g/kg。切开腹壁找到膀胱,两侧输尿管扦管,收集尿液观察影响尿生成的因素。这种实验方法属于 A 整体实验 B 离体实验 C 在体慢性实验 D 在体急性实验 E 生理实验 10 人体对外环境变化产生适应性反应是依赖体内的调节机制而实现的。其中,神经调节的特点是: A 作用迅速、精确、短暂 B 作用缓慢、广泛、持久 C 有负反馈 D 有生物节律 E 有前瞻性[B1型题] 题11-13 A 整体水平 B 局部水平 C 组织水平 D 细胞、分子水平 E 器官、系统水平 11 揭示细胞膜的物质跨膜转运机制,属于那类研究 12 探索神经轴突动作电位形成的离子机制,属于那类研究 13 阐明呼吸节律的形成机制,属于那类研究 题14-16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自身调节 D 负反馈调节 E 前馈调节 14 运动员进入比赛场地,心血管、呼吸活动便开始增强,属于 15 平均动脉压在一范围内升降,脑血管口径产生适应性改变以保持脑血流量相对恒定,属于 16 内环境理化性质保持相对恒定,属于 试题答案 1.E 2.B 3.A 4.C 5.B 6.A 7.B 8.D 9.D 10.A 11.D 12.D 13.E 14.E 15.C 16.D 第二章细胞 单项选择题 1 细胞膜的热力学稳定性主要由于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病理生理学试题与解析 第一章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pathophysiology): 答案:病理生理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科学。在医学教育中,它是一门医学基础理论课。它的任务是以辨证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阐明疾病的本质,为疾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 2.基本病理过程(pathological process): 答案:是指多种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如:水与电解质代谢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发热、休克等。 二.单项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 A.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的学科。B.探明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C.研究疾病的功能、代谢变化的学科。D.描述疾病的经过与转归的学科。答案:(B). 2.病理生理学的最根本任务是 A.观察疾病时机体的代偿与失代偿过程。B.研究各种疾病是如何发生发展的。C.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机制。D.描述疾病的表现。答案:(C). 三.多项选择题1.病理生理学是一门 A.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 B.沟通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学科。 C.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的学科。 D.医学基础理论学科。答案:(A、B、C、D)2.基本病理过程是 A.可以出现在不同疾病中的相同反应。B.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C.可以在某一疾病中出现多种。D.指疾病发生发展的共同规律。答案:(A、C) 1 病理生理学试题与解析 四.判断题 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最终目标是明确疾病发生的可能机制。答案:(×) 2.基本病理过程是指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答案:(×) 五.问答题 如何学好病理生理学并成功用于临床实践?答案要点: 病理生理学与生物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免疫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物物理学等各医学基础学科密切相关。基础学科的发展促进了病理生理学的发展。为了研究患病机体复杂的功能、代谢变化及其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必须运用有关基础学科的理论、方法。作为一名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植物学考研试题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998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无限维管束同源器官颈卵器心皮聚合果无融合生殖核型胚乳花程式孢蒴内始式 二、蕨类植物比苔藓植物在那些方面更能适应陆生环境。 三、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主要异同点。 四、何谓木材的三切面?它们的概念怎样?以双子叶禾本植物为例,写出三切面的特征。 五、以水稻为例,叙述禾本科植物花序及花的详细组成。 六、试述被子植物由小孢子母细胞发育为花粉粒的全过程。 七、写出图中数字所指花序类型和胎座类型的名称。……(图略)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1999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有丝分裂次生结构形成层侵填体花程式和花图解真核生物颈卵器世代交替孢子和种子 C3和C4植物 二、试举例说明高等植物根的变态及其主要功能。 三、何谓光合作用,简述提高光合作用的几种途径。 四、试比较单子叶植物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特点。 五、试比较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00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管胞凯氏带居间生长合轴分枝孢子、合子与种子平行进化景天酸代谢双名法 石松类植物单性结实 二、简述植物细胞中各类细胞器的形态特征与主要特征与主要功能。 三、何谓次生生长?分别以根和茎为例简要说明之。 四、试说明苔藓植物的主要进化特征。 五、白果(银杏)和苹果两种“果”的用法各指什么,试分辨之。 六、请写出下列植物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所在的科betula eucalyptus ficus ginkgo mangnolia populus quercus rhododendron salix ulmus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2001年植物学考研试题 一、名词解释 细胞器减数分裂心皮管胞有限花序子实体世代交替地衣楔叶植物通道细胞 二、植物有那些主要的组织,简要说明它们的功能。 三、简述茎尖的结构及其进一把发育形成的结构或组织。 四、简述花在自然演化过程中的主要进化方向。 五、试以海带为例,说明褐藻类植物的生活史。 六、请写出下列拉丁文的中文属名及其所在的科名。Vitex stipa eucalypms syringe carex poa quercus ligustcum camellia pinus

2018年自考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2018年自考运动生理学试题及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运动生理学 2新陈代谢 3运动单位 4疲劳 5兴奋 6膜电位 7动作电位 8体液 9人体内环境 10红细胞比容 一. 填空 1.可兴奋组织包括( )( )( )。 2.肌肉具有( )和( )生理等特性。 3.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有:( ),( )和( )。 4.单收缩包括三个时期:( ),( )和( )。 5.慢肌属于( )型肌纤维,收缩( )能( );快肌属于( )型肌纤维,收缩( ),但易( )。 6 较大强度运动时()纤维首先被动员。 7.要使组织兴奋,刺激必须达到一定( )。 8.体液由于存在部位不同,分为( )和( )。

9.血液总量约占人体体重的( )。 10.血液的有形成分包括( ),( )和( )。 11.血液的渗透压分为( )和( )。 12.正常人血红蛋白值男子为( );女子为( )。 三.是非判断 1.阈刺激小,表示组织的兴奋性高;相反,则低。( ) 2.无论刺激强度多大,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有足够的作用时间。( ) 3.神经肌肉接点可以认为是突触的一种,可将冲动由神经传递给肌肉。( ) 4.在正常机体中,骨骼肌的收缩以单收缩形式为多见。( ) 5.有髓鞘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快,是因为有郎化结使兴奋呈跳跃传导的原故。() 6.ATP是肌肉收缩的直接能量来源。() 7.血液属于细胞外液。( ) 8.粘滞性对于血液流动速度和血压都有影响。( ) 9.血浆胶体渗透压比晶体渗透压大。( ) 11.内环境的稳定是指血液理化因素的恒定。( ) 12.血液是属于结缔组织的一种。( ) 四选择题 1.粗微丝由()构成,细微丝主要由()构成。 A肌凝蛋白B肌纤蛋白C肌质蛋白

病理生理学试题1

. 第一章绪论 选择题 A型题 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是 A.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B.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C.患病机体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 D.患病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E.疾病的表现及治疗的科学 [答案]D 2.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是 A.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 C.研究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和结构的变化D.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 E.讨论系统器官的总体改变 [答案]A 3.基本病理过程是指 A.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 C.研究某个系统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D.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 E.讨论系统器官的总体改变 [答案]B 4.病理生理学各论是指 A.讨论病因学和发病学的一般规律 B.讨论典型病理过程 C.研究疾病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 D.单纯讨论疾病的概念 E.讨论系统器官的病理生理学 [答案]E 5.下列哪项不属于基本病理过程 A.发热 B.水肿 C.缺氧 D.心力衰竭 E.代谢性酸中毒 [答案]D 6.病因学的研究是属于 A.病理生理学总论内容

B.基本病理生理过程内容 C.病理生理学各论的内容 D.疾病的特殊规律 E.研究生物因素如何致病 . . [答案]A 7.病理生理学研究的主要手段是 A.病人 B.病人和动物 C.疾病 D.动物实验 E.发病条件 [答案]D B型题 A.各个疾病中出现的病理生理学问题 B.多种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变化 C.疾病中具有普遍规律性的问题 D.重要系统在不同疾病中出现的共同的病理生理变化E.患病机体的功能、代谢的动态变化及机制 1.各系统病理生理学主要研究的是 2.基本病理过程主要研究的是 3.疾病概论主要研究的是 [答案]1D 2B 3C C 型题 A.呼吸功能衰竭 B.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C.两者均有 D.两者均无 1.基本病理过程包括 2.系统病理生理学包括 [答案]1B 2A x 型题 1.病理生理学主要从什么方面来揭示疾病的本质 A功能方面 B形态方面 C代谢方面 D细胞结构方面 E超微结构方面 [答案]AC 2.病理生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 A.临床观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