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时尿量记录单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在临床护理中,对于一些需要严格控制液体摄入和排出的患者,如心力衰竭、肾脏疾病和肝脏疾病患者,常常需要进行24小时出入量的记录。
正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不仅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液体平衡情况,还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因此,正确的出入量记录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首先,进行出入量记录时需要准备好记录表格或者记录本,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记录表格通常包括患者姓名、日期、时间、摄入液体种类和量、排出液体种类和量等项目。
在记录时,需要仔细填写每一项信息,确保不遗漏任何细节。
其次,对于摄入液体的记录,需要包括所有口服液体、静脉输液和饮食中摄入的液体。
在记录时,需要准确估算每种液体的摄入量,可以使用量杯或者注射器进行测量,确保记录的准确性。
同时,需要注意记录摄入液体的种类,如水、茶、果汁、奶昔等,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摄入情况。
再者,对于排出液体的记录,需要包括尿量、呕吐量、引流管出液量等。
尿量是最主要的排出液体,需要准确记录每次排尿的量,可以使用尿量杯进行测量。
对于呕吐量和引流管出液量,需要及时记录每次的量,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排出情况。
此外,需要特别注意记录特殊情况下的液体摄入和排出,如输血、输液、呕吐、腹泻等。
对于输血和输液,需要记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输液量,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输液情况。
对于呕吐和腹泻,需要记录每次的量和时间,以便医生了解患者的排出情况。
最后,需要定时对记录进行审核和整理,确保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可以每班交接时对记录进行审核,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
同时,需要将记录整理成清晰、易读的格式,便于医生查阅和分析。
总之,正确的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护理人员需要认真负责地进行出入量记录,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

24小时出入量记录方法在医疗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24小时出入量进行准确记录是非常重要的。
这不仅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还可以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因此,正确的记录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出入量记录。
出入量记录是指对患者24小时内的饮食摄入、液体输注以及尿量、呕吐量等排泄情况进行详细记录。
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正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
1. 准备工作。
在记录患者的出入量之前,首先需要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和材料。
包括计量杯、尿量杯、尿盆、呕吐物收集器等。
同时,需要确保记录表格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记录表格应包括日期、时间、摄入量、排泄量等项目。
2. 准确记录饮食摄入量。
对于患者的饮食摄入量,需要准确记录每一餐的摄入情况,包括食物种类、数量、摄入时间等。
此外,还需要记录患者是否有进食不良反应或者呕吐情况。
3. 确实记录液体输注量。
对于患者的液体输注量,需要记录每次输液的种类、剂量、输液速度等信息。
同时,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输液情况,及时记录输液量的变化。
4. 准确记录尿量。
对于患者的尿量,需要使用尿量杯进行准确测量,并记录每次的尿量和排尿时间。
如果患者使用尿袋,也需要记录尿袋内的尿量情况。
5. 注意记录呕吐量。
如果患者出现呕吐情况,需要使用呕吐物收集器进行收集,并记录呕吐的时间、次数以及呕吐物的性状。
6. 定时记录。
出入量记录需要定时进行,一般每隔4小时进行一次记录。
对于重症患者或者需要严密监测的患者,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记录频次。
7. 注意事项。
在记录出入量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记录时要尽量准确,避免遗漏或者错误记录;第二,记录时要保持记录表格的整洁和清晰,便于医护人员查阅;第三,对于特殊情况,如排尿困难、呕吐过多等,需要及时通知医生。
总之,正确的出入量记录方法对于患者的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
通过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身体变化,为医生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保障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计24小时出入量范文

如何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尿量记录:尿崩症垂体腺瘤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尿崩症,多为一过性暂时的症状。
原因是术中刺激或损伤垂体后叶、垂体束或丘脑下部所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释放减少,导致肾小管水分重吸收减少,尿液不能浓缩,尿量异常增多,尿比重降低,患者出现多饮及严重口渴感。
一般术后1d~4d发生,持续2d~6d。
故术后必须具体记录24h出入量,为避免出现误差,我们均采用量杯准确测量患者的饮水量及尿量,每1h测量1次,尿比重每4h测量1次。
若尿比重1.005或24h尿量4000ml均可诊断为尿崩症,尿崩症状1周后仍未缓解者,提示有永久性尿崩症的可能,应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并定期检查电解质的变化,并提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如何准确记录24h出入量单鼻孔经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的尿量记录:尿崩症垂体腺瘤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尿崩症,多为一过性暂时的症状。
原因是术中刺激或损伤垂体后叶、垂体束或丘脑下部所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释放减少,导致肾小管水分重吸收减少,尿液不能浓缩,尿量异常增多,尿比重降低,患者出现多饮及严重口渴感。
一般术后1d~4d发生,持续2d~6d。
故术后必须具体记录24h出入量,为避免出现误差,我们均采用量杯准确测量患者的饮水量及尿量,每1h测量1次,尿比重每4h测量1次。
若尿比重1.005或24h尿量4000ml均可诊断为尿崩症,尿崩症状1周后仍未缓解者,提示有永久性尿崩症的可能,应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并定期检查电解质的变化,并提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如何才能做到准确记录出入量?◆疾病知识,医学知识,临床知识,健康科普知识,为您疾病康复提供帮助正常人的体液总量总是保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上。
过多摄人或丢失均可造成一系列病理反应,导致疾病或加重疾病的发展。
因此,准确记录液体出人量对维持人体体液的动态平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记录的内容包括患儿所有的饮食、饮水、排泄物情况。
误差因素( l )部分家长未认识到出人量记录的重要性,出现少计、漏记和多记。
24小时出入量

24小时出入量的记录概念摄入量包括每日的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静脉药品只需写溶质名称,静脉用药只需要写溶质名称,例:静脉注射泵生理盐水30ml+多巴胺200mg只需记录为“多巴胺组”,在其他栏记录泵入速度:如果溶剂里加入多种药物,统一记录医嘱中第一种溶质名称,例5%GS250ml+维生素K1 80mg+止血敏4。
0,只需记录维生素K1组,每种液体记录的量为溶液和溶质的总和,肌肉注射不算入量.排出量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胃肠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液体以毫升为单位记录,出入液量由夜班护士于次日七时总结一次,并将总量记录在体温单前一日的相应栏内.夜班12点以后来的病人可以不反馈到体温单,总结要写.灌肠液、膀胱冲洗液不算出入量。
一、记录24h出入量的临床意义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针对那些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摄入量:饮水约1000~1500 mL、固体食物水约700 mL、代谢氧化内生水约300 mL,共计2000~2500mL排出量:肾排出约1000~1500 mL、大肠排出约150 mL、呼吸蒸发约350 mL、皮肤蒸发约500 mL,共计:2000~2500mL水的摄入途径有饮水量、食物含水量、输入的液体量等。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
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
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24小时出入量

1便秘:含水量约5—15%.硬度类似老玉米粒
2正常排便:含水量约20—30%,硬度类似面团或香蕉肉。
3糊状便:此类型便含水约50-80%。
4稀便(水样便):含水量达80%以上.
常见食物含水量
含水100%:鲜奶、饮料、茶水、水
含水〉90%:粥、汤、豆腐、新鲜蔬菜和水果
80%±: 酸奶、冰激凌、稠粥
70%±: 米饭、薯类、新鲜鱼虾、肉、蛋、豆腐干、摊饼
30%±: 馒头、饼、面包、火烧、面条、各种肉类熟食、 粉丝、腐竹、点心、干货(做熟)
食物
单位
原料重量(g)
含水量(g)
食物
单位
原料重量(g)
含水量(g)
米饭
1中碗
100
240
松花蛋
1个
60
34
大米粥
1大碗
50
400
藕粉
1大碗
50
210
大米粥
1小碗
准确地记录24h出入量是反应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的重要指标,可直接反应病人的病情变化, 及时了解病情、协助医师进行明确诊断、制定治疗方案、提高疗效。
二、适用范围
针对那些不能进食需要通过补液维持生命的重症患者,以及有过多体液丧失需要及时补充和纠正者。
三、水的摄入与排出
正常成人24h出入水量约2000~2500ml
水的排出途径有①显性失水:主要为尿量,其次包括大便量、呕吐量、咯血量、痰量、肠胃减压量、腹腔抽出液量、各种引流液量、伤口渗出量等.②非显性失水:皮肤蒸发、呼吸蒸发等.人体在正常生理条件下, 皮肤和呼吸蒸发的水分,每日约850ml,因为是不显的,又称为非显性失水。在异常情况下,失水量可能更多,如体温增高可增加水分蒸发,体温每增高1℃,每日每公斤体重将增加失水3~5ml;明显出汗失水更多,汗液湿透一身衬衣裤约失水1000ml;气管切开病人呼吸失水量是正常时的2~3倍;大面积烧伤和肉芽创面的病人水分丢失更为惊人。
计24h尿量

准确记录尿量合理用药
• 对肾功能不全的病人,根据尿量的情况可以部分 的反映残余肾功能水平,以便为临床用药提供一 定的参考。运用需经肾脏排泄的药物,肾衰时会 在体内蓄积中毒,增加不良反应。此时无尿患者 则应禁用销普钠、地高辛等药物,以免引起蓄积 中毒。少尿时则不用保钾利尿剂,多尿时监测血 钾、血钠、血钙,及时调整用药,避免电解质紊 乱。肾脏病患者并发高血压大多由于肾素分泌异 常而引起,血压顽固而难以控制,需要了解体内 有无水钠潴留,根据尿量和体重情况可以帮助指 导选择降压药物的类型。
记24h尿量
目的及意义
• 目的:肾脏是调节体液的一个重要器官,通过尿量监测的 健康教育,可以使患者及护理人员对疾病病情有一定程度 的了解,及时、准确地对患者进行相对应的健康教育,对 于患者住院期间与自我护理以及为他们准确有效的家庭自 我护理均是必要。
• 意义:尿量是反映组织灌注,体液平衡的常用参数,是测 定肾功能、循环容量等的重要指标,监测24h尿量对各种 肾病意义都十分重要。对于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准确地 记录24h尿量便于评估患者是否处于少尿期、多尿期或恢 复期,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则是评价少尿、无尿、多 尿的可靠手段,24h尿量监测也有利于疾病的鉴别,如尿 崩症。
• 2)少尿:指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每小 时尿量少于17ml,称为少尿。常见于心脏、 肾脏疾病和发热、休克等病人。
• 3)无尿或尿闭:指24小时尿量少于1OOml 或12小时内无尿,称为无尿或尿闭。见于 严重的心脏、肾脏疾病和休克等病人。
编辑版pppt
4
正确记录24h尿
• 指导患者或家属将患者每次小便倒入测量 尿壶内,将尿壶口朝上,读取数值。我科 采用的尿壶为一次性塑料用品,每格为 50ml,共5格。患者或家属将每次测得的数 值依时间顺序填在表格上,由护士分别于 4Pm、11Pm、7Am进行统计。护士各班对 统计过的尿量在“执行”栏内划“√”,表 示已统计,避免重复统计或漏计。
王紫蔺-24小时尿量记录单在肝硬化腹水病人中的应用及体会

2.2.3改进统计方法科室统一规定将患者的24小时尿量记录单用硬纸板夹好挂于床尾,并在硬纸板的顶端用细绳固定一支笔以方便随时记录。对于有文化程度的患者可以在教会患者及家属如何正确记录后由其自己测量并记录,而无文化程度的患者可以由护士协助测量并记录。
此24小时尿量记录单简单明了,条目清晰,方便使用,通俗易懂又科学严谨的确保了肝硬化腹水病人24小时的尿量变化情况。另外设计的备注栏里可以方便护士及家属随时记录患者尿量的特殊颜色,记录患者的大便情况及腹水引流的情况,以利于疾病的观察及护理,方便医生进行临床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医生在查房时也可以不用随身携带病人的护理记录单,可通过病人的24小时尿量记录单便可直观了解患者24小时的尿量及其他出量情况,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增加了对于尿量统计的可信程度。由家属及患者协助自行记录尿量变化情况,可以发挥家属及患者的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念,了解自身疾病的变化及恢复情况,从而更好的配合各项治疗及护理活动[6]。此24小时尿量记录单不仅仅适用于肝硬化腹水的患者,而且也适用于临床上各种需要记录24小时尿量的患者。
24小时尿量记录单在肝硬化腹水病人中的应用及体会
王紫蔺
摘要:为了能正确了解肝硬化腹水病人尿量统计的情况,我科自行设计了一份24小时尿量统计的记录单,该记录单能够直观、简单、准确的反应患者尿量变化的情况,为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了很好的临床依据。
关键词:尿量记录单;肝硬化腹水;应用;体会
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腺体,肝功能的不正常往往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最突出的临床表现,而往往在临床上对于肝硬化腹水的病人出入液量的观察尤为重要,肝硬化腹水的病人每日尿量的排出情况可以直接反应出肝功能的代偿情况,而这些患者多需应用利尿剂治疗[1],准确的记录病人每日的尿量可以为医生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主张运用自理理论培养病人自己记录出入量[2 ,.3],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参与到疾病的治疗与护理中去。但往往因为患者及家属为非专业人员,使得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病人尿量记录的不准确,据此,我科2013年6月自行设计了一份肝硬化腹水病人的尿量统计记录单,至今为止已经在130位病人的身上得到了广泛应用,效果显著,现介绍如下:
记录尿量——精选推荐

记录方法记录EHF病人尿量的准确性主要反映在时间和计量两个方面。
在时间上以第一天的上午七时到第二天的同一时间这24小时为一个时间单元。
因为护士记录每天24小时尿量应在早晨交班前,故以上午七时为妥。
入院到第二天晨七时不足24小时者以实有时数计。
重症病人需要专人护理,恢复期的病人尿量记录,应详细交待记录尿量的方法由病人或家属完成。
上午七时解的一次小便,归入前一无中,以后的尿量便计记下一天。
这就从时间上保证了记录的准确性。
尿的计量采用专用的5000ml有刻度的塑料壶和50ml有刻度的塑料杯。
每次小便直接解入塑料壶中或用便盆盛接后注入壶中。
24小时收集完毕后混合。
仔细观察刻度和准确记录总尿量,然后取20ml送检,余下的弃去。
根据总尿量,经过检测,便可准.... 男患者在测量尿量时相对简单,接尿壶上即有刻度。
女患者则需要在接尿后予以到入量杯中读取刻度。
而应用尿布湿的患者则需要通过计算后才能得出尿量。
1·5使用尿袋存在刻度偏差,造成记录尿量不准确。
1·6护理人员健康教育不到位。
2护理对策2·1加强健康教育知识的宣传力度有调查资料显示,70·58%的患者不了解记录尿量的目的。
护士在要求患者记24 h尿量时,应告知患者:为什么要记尿量,记尿量的目的是什么..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健康教育的推行、普及,要求患者参与到护理中协助护士完成自身一定量护理。
监测24小时尿量是肾病治疗过程中一项常见的重要护理,是由护士和肾病病人或家属共同完成的。
为更好地发挥医患协助精神,更准确地治疗疾病,普及健康教育知识,我院肾内科开展尿量监测健康教育同时应用24h尿量记录单,反应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选择2005年3月1日—2005年5月1日在我院肾内科住院的40例肾病患者。
其中慢性肾功能衰竭26例,急性肾功能衰竭4例,肾病综合症7例,狼疮性肾炎3例,平均年龄43.23岁。
2 方法与结果在制作24h尿量记录单前,由科室健康教育员对40例肾病患者或家属进行自制问卷调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小时尿量记录单
亲爱的病友:为了更准确的记录尿最,请您将每次的尿液准确记录如下表格。
姓名:床号:住院号: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荆州医院
荆州市中心医院
健康教育处方
24小时尿蛋白定量留取方法
1、留取方法:
为准确测得24小时尿蛋白定量,早上8时应把膀胱内的尿排清并弃去,开始讣时,把24小时所排出的尿全部贮存在一容器内(包括第二天早上8时准解出的尿),全部送检查。
如果在这24小时之内解大便,亦强调先解小便收集,然后解大便。
小量尿液亦不要遗漏。
尿量收集不齐全,尿蛋口量的计•算就不准确。
要准确测得24小时尿蛋白量,必须准确收集整日尿量,检测部分是总尿量的混合液,才有代表性。
因为本试验是计算尿蛋白的绝对值,与饮水量关系不大,所以,测定当天不必限制水分和进食量,如常进食便可以了,但需要避免暴食高蛋口。
2、留取容器
在检验科领取24小时专用尿壶后及时发放给患者,同时女病人发放有刻度的量杯,
男病人发放有刻度的尿壶
3、注意事项:
(1)为防止标本变质,此容器内已加入适量中苯(每100ml尿液加入中苯)共10ml,告知病人及家属不可弃去。
(2)如果女病人遇到月经期,要推迟时间到月经完全干净后再留取尿液。
一般月经期和月经来潮前1天,月经干净后2天,尿液均容易受到污染导致结果不可信,要避免这个时期留取尿液。
故女性月经期,不能做此检查。
(3)尿中不能混有异物,尿中混有血、脓或阴道分泌物可引起“假性蛋白
尿”。
(5)容器上已贴上条码,标明姓名床号。
(6)应避免曰光直接照射。
(7)时间结束时及时将通知护士将全部尿液送检。
地址:湖北省荆州市荆中路60号(公汽乘J 12. 14. 15. 19.
33、51. 101. 103到市中心医院站或花台站下车即到)电话:
20s 24 22、23^ 25、
8496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