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当阳玉泉砖瓦用页岩矿床地质特征及开发经济意义分析

湖北当阳玉泉砖瓦用页岩矿床地质特征及开发经济意义分析

作者:李雪峰刘林裴明松漆双林

来源:《西部资源》2020年第05期

摘要:鄂西当阳市是省级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对砖瓦用页岩有大量的需求。本文总结了玉泉砖瓦用页岩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开发经济意义。矿区地层主要为白垩系跑马岗组紫红色泥岩和紫红色粉砂质泥岩。通过资源形势、资源远景分析、矿石加工性能、矿山开发外部条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采矿方案和规模的分析,认为矿床开发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砖瓦用页岩;地质特征;开发经济意义;玉泉;鄂西

1.引言

鄂西当阳市是湖北省重点打造的省级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对砖瓦用页岩需求量将增大(代永华和徐海峰,2019)。砖瓦用页岩一直是重要的非金属建材(方同明等,2012),鄂西一带白垩系上统跑马岗组地层中发育一套粉砂质泥岩、页岩(梅红专等,2017),已初步开发,但是其矿床地质特征未有系统总结,矿床开发经济意义还缺乏系统分析。基于此,本文拟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玉泉砖瓦用页岩矿床为研究对象,总结其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开发经济意义,以期为矿床下一步开采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区域地质

研究区处于扬子陆块区上扬子古陆块褶皱带远安前陆盆地南部。远安前陆盆地北邻神农架-荆门台坪褶皱带,西跨远安断陷盆地,东、南邻江汉拗陷盆地北西缘。属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上扬子地层分区江汉盆地小区。地层主要出露中生界和新生界,其中白垩系、古近系及第四系广泛分布,中、晚三叠世至侏罗系为连续沉积的陆相地层,侏罗系至古近系以陆相红色碎屑岩为主。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区域矿产主要有磷-铝土矿-硫铁矿-煤和煤层气。

区域上砖瓦用页岩主要分布于远安盆地内,赋矿地层主要是三叠系九里岗组、白垩系跑马岗组等地层,岩性为棕红色、灰绿色薄-厚层状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等。九里岗组中上部灰黄色泥质粉砂岩、泥岩夹煤层(线),厚度变化较大。跑马岗组地层为紫红、灰绿色中厚层细粒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等,厚度较稳定,延伸较远,为主要赋矿地层。

3.矿区地质

矿区地层主要为白垩系跑马岗组,其次为少量第四系,断裂构造和褶皱构造不发育,岩浆岩和变质岩未出露,矿产为砖瓦用页(泥)岩。

3.1地层

白垩系上统跑马岗组在测区及周边大面积分布,区内全部构成矿体,呈一单斜产出,倾向55°~75°,倾角17°~25°;第四系为白垩系上统跑马岗组的风化产物,并覆盖于白垩系上统跑马岗组之上,呈残、坡积零星产出,为矿体之上的剥离体。

3.2构造

区内构造较简单,主要表现为一单斜构造,地层倾向北东,倾角17°~25°,一般20°左右。局部可见少量节理裂隙,裂隙面局部可见宽度较窄的中等风化,但对矿石质量影响不大。

3.3矿体地质特征

主矿体Ⅰ号矿体,位于海拔90m以上之白垩系上统跑马岗组地层,岩性为紫红色薄-厚層状泥岩和紫红色、浅灰绿色中-薄层状粉砂质泥岩,其形态受剥蚀程度或地形、地层产状等控制,呈层状产出,其产状与地层产状一致,倾向北东,倾角17°~25°。矿体范围同矿区范围,平面长最大280m,宽最大205m,垂直厚度0.6m~55.38m,总体呈“南西薄、中部及北东厚”的特点。赋存标高90m~145.38m,为褐黄色、土黄色、紫红色坡积、残积、腐殖土、粉土、砂质粘土,呈松散零星分布。

4.矿石特征

4.1矿石成分

紫红色泥岩: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含少量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等。

紫红色粉砂质泥岩:与紫红色泥岩的区别是石英和长石等矿物碎屑略高,其中石英含量20%~25%,长石10%~ 15%,粘土矿物65%左右、其他矿物10%左右。

区内矿石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含量50.73%~55.88%,平均52.63%,其余依次为

Al2O3、CaO、Fe2O3、MgO、K2O、Na2O等,而SO3含量较低(表1)。

4.2矿石结构构造

砖瓦用页岩结构主要有泥质结构、粉砂质泥质结构等,构造有厚层状构造、中-薄层状构造和块状构造等。

4.3矿石加工技术

矿区南西侧开采多年,利用的是白垩系上统跑马岗组地层泥岩或粉砂质泥岩,经过页(泥)岩与煤矸石混合→粉碎-过筛→搅拌→挤出成型→切坯→码坯烘干→窑炉烧结→成品等生产工艺流程,生产的成品即为建筑用红砖。具体的加工流程如下(图1):

(1)页岩与煤矸石混合:使用挖机露天开采页(泥)岩,并与采购的煤矸石进行混合,配比一般为煤矸石30%,页(泥)岩为70%。

(2)粉碎:利用锤式破碎机对煤矸石原料进行破碎。

(3)过筛:用滚筒筛进行颗粒筛分处理,使得到的原料颗粒大小在2mm以下,其中

2mm~50μm的占25%,50μm~ 5μm的占55%,小于5μm的占20%。大于2mm的原料颗粒由皮带机送回粉碎。

(4)搅拌:所得原料经搅拌机加水搅拌,把搅拌好的原料输入陈化库陈化。

(5)挤出成型:经陈化完的原料输入真空挤出机挤出成型。

(6)切坯:采用切坯机泥质坯体。

(7)码坯烘干:将切坯得到的坯体码放入干燥窑中干燥或烘干。

(8)窑炉烧结:将干燥好的坯体放入焙烧窑中焙烧。

(9)成品:将焙烧好的红砖运送到码放场地销售。

本加工生产工艺由于采用高细破碎和陈化技术,提高坯料塑性;制坯采用高压真空挤出成型,提高砖坯密实度,降低了砖内部传热,提高了砖的保温性能。

5.开发经济效益分析

5.1资源形势分析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均收入及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办公、家居环境的改善,市场对砖瓦及建筑陶瓷装饰材料,包括砖瓦用页岩需求量增大(韩永奇,2011)。

当阳市砖瓦用页岩矿床规模大,分布集中,预测砖瓦用页岩资源储量多,资源潜力大。当阳市境内砖瓦用页岩适合于生产砖瓦外,亦适合建筑陶瓷行业生产中、低档地板砖、砖面墙,其产品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重要材料之一。

根据当阳市国民经济发展规划,当阳市将建成湖北省建陶产业基地。砖瓦用页岩需求量将大幅上升,预测近期其原矿产品价格将保持上升趋势。砖瓦用页岩市场行情较好,销路较好,开发砖瓦用页岩可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

5.2资源远景分析及矿石加工性能

笔者对矿区周边的地层、岩石和构造等情况进行了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分析,初步认为矿区西侧分布有同类型的砖瓦用页岩,经过下一步勘查可扩大其资源远景。

矿区南西侧砖瓦用页岩已经完成工业化生产。矿体经过页(泥)岩与煤矸石混合→粉碎-过筛→搅拌→挤出成型→切坯→码坯烘干→窑炉烧结→成品等生产加工工艺流程就可得到砖瓦产品,加工技术成熟,加工工艺较简单。

5.3矿山开发外部条件

研究区交通尚属方便,附近砖瓦厂已投入砖瓦生产多年,可满足本矿山砖瓦用页岩资源开发。周边电力、水利资源丰富,为砖瓦用页岩开发、生产和生活等提供电力和水利保障。矿床周边以农业为主,勘查区不属于文物古迹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区,当阳市城区拥有多家砖瓦生产企业和建筑陶瓷企业,省级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已经形成,对砖瓦用页岩需求量将增大,为区内砖瓦用页岩开发利用提供了良好条件。

5.4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矿区属低矮丘陵地貌,未来拟开采工业矿体(K2p)赋存标高90m~145.38m,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工作区南西侧冲沟,标高86m)之上,有利于未来露采场自然排水。未来露采场进水来源仅为大气降水,采用迳流系数法对未来露采场进行涌水量估算,正常降雨量时,流入采矿场的水量为207m3/d;最大暴雨时流入采矿场的水量为7276m3/d。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属简单。

露采边坡地层以软弱薄-中层状泥岩夹粉砂质泥岩岩组为主,地质构造简单,岩体稳定性好。矿区工程地质勘查类型属简单。

矿区属地壳稳定区。勘查区内现状地面与斜坡的稳定性较好,附近无污染源,矿石及废石不易分解出有害组分。矿区地质环境质量属良好。

综合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条件,属于开采技术条件简单的矿床(Ⅰ型)。

5.5采矿方案及规模

矿区内砖瓦用页岩主要位于白垩系上统跑马岗组中,为紫红色中-厚层状泥岩夹紫红中-薄层状粉砂质泥岩,属沉积型礦床。矿体走向长280m,倾向宽约205m,平均垂直厚度为35m,呈层状产出,倾向北东,倾角17°~25°。

白垩系上统跑马岗组之上的覆盖层为风化残、坡积红土,也是烧砖瓦的好材料,分布有限且数量较少,不存在单独估算资源储量、剥离层的圈定及剥采比的计算等问题。开拓运输方法为短距离转运,开采方法适宜用挖掘机直接挖掘开采。

矿区砖瓦用页岩拟采用露天开采,采用挖掘机直接开采,矿石不存在贫化率,矿区内控制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2)可信度为90%,采矿回收率为100%。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可信度为70%,采矿回收率为100%。

5.6矿床开发经济效益

勘查区经济欠发达,居民收入偏低。通过砖瓦用页岩矿产资源的开发,不仅可以安置部分劳动力就业,提高居民收入,还可增加当地税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较明显。

6.结论

(1)玉泉砖瓦用页岩矿体主要位于白垩系上统跑马岗组紫红色泥岩夹紫红色粉砂质泥岩,矿石主要矿物成分为粘土矿物,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其次为Al2O3、CaO、Fe2O3等,具中-厚层状构造、中-薄层构造和块状构造等。

(2)矿区水文地质勘查类型属“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面以上,未来露采场进水来源仅为大气降水,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矿区工程地质勘查类型属“以软弱层状泥岩、砂岩为主,工程地质复杂程度为简单的矿床”;矿区环境地质类型属质量属“良好型”。整体上,矿山开采技术条件属简单型。

(3)未来矿山开发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代永华,徐海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当阳工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J].党政干部论坛,2019(12): 41-43.

[2]方同明,黄淇,李小龙,等.北京西山下马岭组砖瓦用页岩资源特征分析[J].砖瓦, 2012(11): 5-10.

[3]韩永奇. 2011年我国建材市场走向何方[J].建材发展导向, 2011, 9(01): 38-43.

[4]梅红专,朱磊,李华兵.湖北省宜城市白垩系跑马岗组地层区滑坡特征及成因分析[J].科技资讯, 2017, 15(20): 130-131.

中国页岩气形成机理 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中国页岩气形成机理地质特征及资源潜力 摘要:页岩气是以自生自储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是油气资源中的新型矿种。 由于页岩气储层低孔低渗,要实现大规模开采必须克服许多理论和技术上的难题。本文分析中国页岩气基本特征、形成机理与富集条件、面临的难题等, 对中国页 岩气资源潜力进行预测, 以期为中国页岩气的研究和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非常规油气 ;页岩气;源岩油气 页岩气是一种潜在资源量非常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具有含气面积广、 资源量大、开采技术要求高、生产寿命长、稳产周期长等特点。近年来,严峻的 能源紧张形势使页岩气资源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一、页岩气勘探开发现状 油气工业的发展主要历经构造油气藏、岩性地层油气藏、非常规油气藏三个 阶段。油气藏分布方式分别有单体型、集群型、连续型三种类型。从构造油气藏 向岩性地层油气藏转变是第一次理论技术创新,以寻找油气圈闭为核心;从岩性地 层圈闭油气藏向非常规连续型油气藏转变是第二次理论技术创新或革命,以寻找有 利油气储集体为核心,致密化“减孔成藏”机理新论点突破了常规储集层物性下限与 传统圈闭找油的理念。随着勘探开发技术不断进步,占有80%左右资源的非常规油气,如页岩气、煤层气、致密气、致密油、页岩油等已引起广泛关注,并得到有效 开发, 在油气储产量中所占比例也逐年提高。传统观点仅认识到页岩可生油、生气,未认识到页岩亦可储油、储气,更未认识到还能聚集工业性页岩油、页岩气。 近年来,典型页岩气的发展尤为迅速,地质认识不断进步,优选核心区方法、实验分 析技术、测井评价技术、资源评价技术、页岩储集层水平井钻完井、同步多级并 重复压裂等先进技术获得应用, 形成“人造气”是页岩气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页岩气突破的意义在于: 突破资源禁区,增加资源类型与资源量。 2、挑战储集层极限,实现油气理论技术升级换代,水平井多级压裂等核心技术,应用于其他致密油气等非常规和常规油气储集层中更加经济有效,可大幅度提高油 气采收率。 3、带动非常规油气技术发展,推动致密油气、页岩油等更快成为常规领域。 二、中国富有机质页岩特征 源岩油气是一种新资源类型, 包括页岩油、页岩气、煤层气等,自生自储,主要 产自源岩内储集层中。页岩是由粒径小于0.0039 mm的细粒碎屑、黏土、有机质 等组成,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易碎裂的一类沉积岩,也称为细粒沉积岩。页岩气 是指从富有机质黑色页岩中开采的天然气,或自生自储、在页岩纳米级孔隙中连续 聚集的天然气。中国三类富有机质页岩泛指海相、海陆交互相及陆相页岩和泥岩, 重点指含油气盆地中的优质泥质烃源岩,图中为依据中国页岩发育的层系和分布特 点编制的三类页岩分布图。中国南方地区海相页岩多为硅质页岩、黑色页岩、钙 质页岩和砂质页岩,风化后呈薄片状,页理发育。海陆过渡相页岩多为砂质页岩和 炭质页岩。陆相页岩页理发育, 渤海湾盆地、柴达木盆地新生界陆相页岩钙质含 量高,为钙质页岩,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陆相页岩石英含量较高。 2、中国页岩形成的区域地质背景。古生代,在中国南方、华北及塔里木地区形成了广泛 的海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 发育多套海相富有机质页岩和海陆过渡相煤系炭质页岩。在后期改造过程中, 部分古生界海相页岩经历了挤压变形或隆升。四川盆地、华北地区、塔里木盆地构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与目标优选的重要性及方法 页岩气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日益受到全球。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优选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本文将概述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和目标优选的方法,以及它们在页岩气开发中的重要性。 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主要包括对地质条件、气藏特征、含气量、压力、温度等因素的评价。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需要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 地质条件评价主要包括对盆地、地层、构造等条件的分析,以及对沉积环境、岩石矿物组分等的研究。这些因素对页岩气的生成、储集和封存具有重要影响。 气藏特征评价主要页岩储层的物性参数、微观孔隙结构、吸附和解吸性能等。这些特征与页岩气的开采方式和经济性密切相关。 含气量评价是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的核心,包括对储层含气量、单位面积含气量、含气饱和度等的计算与评估。含气量直接决定了页岩气的开发价值和经济效益。

压力和温度评价在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中也具有重要意义。压力评价可以帮助了解储层的压力分布和流体性质,为开发方案的设计提供依据。温度评价则有助于判断储层的成熟度和生气史,为资源量的估算提供参考。 目标优选是在全面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方法,筛选出具有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的页岩气藏作为开发目标。目标优选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建立评价体系:根据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的要素,建立一套评价体系,明确各要素的评价标准和权重。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相关数据,包括地质、地球物理、钻探等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为评价提供依据。 模型构建:运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机技术,如数值模拟、人工智能等,对页岩气藏的开发潜力进行模拟预测。 综合评价与优选:根据评价体系和模型预测结果,对各目标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出具有开发潜力和经济效益的目标。 方案制定:针对优选出的目标,制定具体的开发方案和技术路线,为后续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

宜昌市夷陵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年)

宜昌市夷陵区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06—2015年)

宜昌市夷陵区人民政府 二OO九年九月 目录 第一章总则 (1) 第二章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 (3) 一、自然经济社会简况 (3) 二、矿产资源特点 (4) 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现状 (8) 四、矿产资源开采利用和保护现状 (11) 五、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3 六、首轮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实施评估 (15) 七、首轮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八、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社会经济背景 (23) 九、矿产资源供需形势与保证程度及资源潜力分析 (25) 第三章规划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28) 一、规划指导思想 (28) 二、规划基本原则 (28) 三、规划目标 (31) 第四章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37) 一、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方向 (37)

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与勘查布局 (38) 三、探矿权设臵、投放以及现有探矿权处臵方案 (43) 四、矿产资源勘查准入条件 (43) 第五章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46) 一、矿产资源开发利用调控方向 (46) 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与规划分区 (52) 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59) 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62) 五、矿产资源开采准入条件 (64) 第六章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67) 一、总体要求 (67) 二、矿山环境影响评估分区 (68) 三、矿山环境保护及恢复治理规划分区 (70) 四、新建矿山环境保护 (71) 五、现有和闭坑矿山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 (72) 六、矿产环境回复重点治理工程 (73) 第七章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74) 一、建立完善矿产资源规划体系 (74) 二、加强法制建设,利用法律手段保证《规划》的实施 (74) 三、强化规划的实施与监督管理,利用行政手段保证《规划》 的实施 (75) 四、拓宽融资渠道,利用经济手段保证《规划》的实施 (76)

我国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历史

我国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勘探开发历史 摘要:页岩气在中国天然气中占据重要地位,页岩气的开发、利用是当今一大 热点,本文简要叙述了中国页岩气的地质特征及开发历史,有益于进一步了解中 国页岩气产业。 关键词:页岩气;中国;地质条件 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不断消耗,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在目前的油气资源研 究中成为一大热点。页岩气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世界能源 研究的热点之一。目前全球页岩气资源量已经超过了以煤层气和致密砂岩气等为 主的其他非常规油气资源量,主要集中在北美、中国、中东、北非等国家和地区。我国页岩气资源十分丰富,其资源量介于80.5×1012m3-144.5×1012m3,可采资源 量介于11.5×1012m3-36.1×1012m3[1]。 1 我国页岩气地质特征 “页岩气”概念首次由Curtis(2002)提出,随后这一概念被广泛引入国内,许多学者对其进行定义,页岩气是以吸附和游离态存在于极低孔渗、富有机质的 泥页岩地层中的天然气,是连续生成的生物化学成因气、热成因气或两者的混合,具有普遍的地层饱含气性、隐蔽聚集机理、多种岩性封闭以及相对短的运移距离。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开发具有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的优点,大部分产 气页岩分布范围广、厚度大,这使得页岩气井能够长期地以稳定的速率产气。 页岩气藏储集岩多为暗色、黑色页岩、高碳页岩及含沥青质页岩,含粉 砂岩、砂岩、碳酸盐岩等夹层。富含有机质(TOC≥2%),普遍发育纹层及层理。储层致密,以纳米级孔隙为主。占页岩总孔隙90%以上。页岩气成因类型多以热 成因气为主。包括生物成因气、热成因气和热裂解成因气。赋存方式以吸附态或 游离态为主,少量存在溶解态。开采难度大,需大型压裂开采,形成“人造”裂缝 系统的渗透率。单井初产高,低产生产周期长。 中国页岩气广泛存在于海相及陆相沉积盆地中,含气页岩层段时代从古 生界分布至新生界,储集层地质条件较为复杂。我国富有机质页岩TOC含量较北 美低,海相页岩热演化程度普遍偏高,陆相页岩则普遍偏低。且含气量偏低,埋 深偏大。地形多为山地、丘陵等复杂地表。构造复杂,受构造条件影响大,发育 断裂,保存条件较差(图1)。 图1 中国主要页岩气储层参数(据邹才能等,2017) 2 我国页岩气开发现状 从2005年开始,我国相继在四川盆地、渤海湾盆地等地积极开展前期研究,从页岩气形成条件与富集规律、资源潜力与有利区带分布等方面对各个盆地 进行评价[2]。2010年,中石油在四川盆地开钻威201井,并在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海相页岩中获得工业气流,日产量超过1000m3,标志着中国 正式开始了页岩气的开采。2011年,延长集团在鄂尔多斯盆地下寺湾地区开钻了 中国第一口陆相页岩气井—柳评177井,初始产量可达2350m3/d。2012年,中 国成为除北美地区外,首个页岩气接入管网开始商业性开采的国家。2013年,美 国能源信息署(EIA)公布数据称我国页岩气可采资源量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2014年,我国首个探明资源量超千亿方的页岩气田—涪陵气田诞生,中国页

湖北当阳玉泉砖瓦用页岩矿床地质特征及开发经济意义分析

湖北当阳玉泉砖瓦用页岩矿床地质特征及开发经济意义分析 作者:李雪峰刘林裴明松漆双林 来源:《西部资源》2020年第05期 摘要:鄂西当阳市是省级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对砖瓦用页岩有大量的需求。本文总结了玉泉砖瓦用页岩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开发经济意义。矿区地层主要为白垩系跑马岗组紫红色泥岩和紫红色粉砂质泥岩。通过资源形势、资源远景分析、矿石加工性能、矿山开发外部条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采矿方案和规模的分析,认为矿床开发有较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砖瓦用页岩;地质特征;开发经济意义;玉泉;鄂西 1.引言 鄂西当阳市是湖北省重点打造的省级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对砖瓦用页岩需求量将增大(代永华和徐海峰,2019)。砖瓦用页岩一直是重要的非金属建材(方同明等,2012),鄂西一带白垩系上统跑马岗组地层中发育一套粉砂质泥岩、页岩(梅红专等,2017),已初步开发,但是其矿床地质特征未有系统总结,矿床开发经济意义还缺乏系统分析。基于此,本文拟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玉泉砖瓦用页岩矿床为研究对象,总结其矿床地质特征,分析开发经济意义,以期为矿床下一步开采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2.区域地质 研究区处于扬子陆块区上扬子古陆块褶皱带远安前陆盆地南部。远安前陆盆地北邻神农架-荆门台坪褶皱带,西跨远安断陷盆地,东、南邻江汉拗陷盆地北西缘。属华南地层大区扬子地层区上扬子地层分区江汉盆地小区。地层主要出露中生界和新生界,其中白垩系、古近系及第四系广泛分布,中、晚三叠世至侏罗系为连续沉积的陆相地层,侏罗系至古近系以陆相红色碎屑岩为主。区内未见岩浆岩出露。区域矿产主要有磷-铝土矿-硫铁矿-煤和煤层气。 区域上砖瓦用页岩主要分布于远安盆地内,赋矿地层主要是三叠系九里岗组、白垩系跑马岗组等地层,岩性为棕红色、灰绿色薄-厚层状泥岩、泥质粉砂岩、细砂岩等。九里岗组中上部灰黄色泥质粉砂岩、泥岩夹煤层(线),厚度变化较大。跑马岗组地层为紫红、灰绿色中厚层细粒长石石英砂岩、钙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等,厚度较稳定,延伸较远,为主要赋矿地层。 3.矿区地质

页岩矿开采方案

平坝县羊昌乡大陈寨村页岩矿山 开采方案 经理: 项目负责人: 总工程师: 报告审查人: 技术负责人: 报告编写人: 编制单位:++++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二○一○年十二月

目录 1 总论 (1) 1.1 交通位置 (1) 1.2 矿山现状 (1) 1.3 设计规模和生产工艺 (3) 2 编制矿山开采方案设计的主要依据 (4) 2.1 法律、法规依据 (4) 2.2 技术规程及技术标准 (5) 2.3 依据资料 (5) 3 矿山开采技术条件 (5) 3.1 矿区地形、地貌及气候 (5) 3.2 矿区地质概况 (6) 3.3 矿床地质 (6) 3.4 地表水及地下水情况 (6) 3.5 工程地质条件 (7) 3.6 环境地质条件 (7) 3.7 矿区地质灾害发育情况 (7) 4 露天开采境界及可开采矿产资源储量 (7) 4.1 露天开采境界的确定、最终边坡角计算 (7) 4.2 露天采场境界内可采资源储量 (8) 5 矿山开采 (10) 5.1 矿区总平面布置 (10) 5.2 采矿采掘要素及开采顺序 (10) 5.3 矿区开拓运输系统 (12) 5.4采剥方法 (13) 5.5 采矿工作制度、劳动定员、进度计划及设备 (13) 5.6 通讯 (15) 5.7 矿山防排水 (15) 6 矿山消防 (16) 6.1 设计依据 (16) 6.2 消防措施 (16) 7 职业卫生健康与环境保护 (16) 7.1 矿山环保设计依据 (16) 7.2 建设项目环境现状 (17) 7.3 该项目建设影响卫生健康与环境的因素及治理措施 (17)

7.4 职业卫生健康 (18) 7.5 环境保护 (19) 7.6 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的评估 (20) 8 安全专篇 (20) 8.1 设计依据 (20) 8.2 工程概述 (21) 8.3影响矿山安全的主要因素及防范措施 (22) 8.4矿山安全状况及周边安全环境的影响 (28) 8.5地质安全影响因素 (28) 8.6矿床开采安全评述 (29) 8.7总平面布置 (30) 8.8机电及其他 (30) 8.9矿山安全卫生辅助设施 (31) 8.10矿山安全机构及设施 (32) 8.11 安全预防效果评价 (37) 9 矿山经济概略评价 (37) 9.1 项目建设经济技术评述 (37) 9.2 存在问题和建议 (37) 附表一: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38) 附表二:矿山主要设备一览表 (40) 附表三:矿山劳动定员配置表 (40) 附图: 1、容县西山河口页岩砖厂砖瓦用页岩矿开采现状及矿区范围图 2、容县西山河口页岩砖厂砖瓦用页岩矿开拓系统及矿区总平面布置图 3、容县西山河口页岩砖厂砖瓦用页岩矿开采分层Ⅰ-Ⅰ'剖面图 4、容县西山河口页岩砖厂砖瓦用页岩矿开采分层Ⅱ-Ⅱ'剖面图 5、容县西山河口页岩砖厂砖瓦用页岩矿分层采矿法采装工艺示意图 6、容县西山河口页岩砖厂砖瓦用页岩矿露天开采最终境界平面图 7、容县西山河口页岩砖厂砖瓦用页岩矿露天开采最终境界Ⅰ-Ⅰ'剖面图 8、容县西山河口页岩砖厂砖瓦用页岩矿露天开采最终境界Ⅱ-Ⅱ'剖面图

页岩气开发的地质与工程一体化技术

页岩气开发的地质与工程一体化技术 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二、页岩气地质勘探技术 2.1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分布规律 2.2 地球物理勘探技术 2.3 地震勘探技术 2.4 测井技术 2.5 岩石学分析技术 三、页岩气井的钻井与完井技术 3.1 页岩气井的钻井技术 3.2 页岩气井的完井技术 3.3 工程钻井与地质勘探的一体化技术 3.4 页岩气井施工总成本的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 四、页岩气开发与生产技术 4.1 页岩气开发模式 4.2 页岩气生产技术 4.3 页岩气增产技术 4.4 页岩气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五、页岩气环保技术 5.1 页岩气开发对环境的影响 5.2 页岩气环保技术研究进展 5.3 页岩气环保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5.4 页岩气环保技术的应用 六、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果总结 6.2 研究成果的应用 6.3 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之处 6.4 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一、绪论 1.1 研究背景 页岩气是指自然存在于页岩中的天然气储备资源,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增长的一种不可再生能源。在能源资源充足、价格廉宜的基础上,页岩气对于现代能源体系的构建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化石能源的限制和环境保护的呼声越来越高,页岩气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清洁、低碳的新能源,具有优化能源结构、改善环境质量的双重作用。 1.2 研究意义 页岩气开发处于资源探明和可商业开发的初期,开发难度较大,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勘探开发。地质与工程一体化技术是页岩气开发的重要技术之一。通过对页岩气储层的地质知识、钻井技术、完井技术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和应用,提高气井的产能,保障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降低生产成本,进一步促进了页岩气产业的发展。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 页岩气是一种以页岩为主要储层,通过先进的水平钻井和压裂技术开发出来的天然气,其地质特征主要包括储层、控矿构造和含气性等方面。为了更好地评价页岩气的开发潜力,需要对其选区进行全面综合评价。 储层特征是评价一块页岩气选区开发潜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分为物性、成分和孔 隙结构三个方面。物性指储层的密度、孔隙度、渗透率、压缩系数等物理特性;成分指储 层的有机质含量、有机质类型、排泄类型等化学特性;孔隙结构指储层孔隙的大小、形态 和连通性等。页岩气储层的物性特征通常表现为低渗透率、低孔隙度、低渗透性和高岩石 压缩系数等,需要通过水平井和压裂技术进行有效地刺激和提高产能。在早期选区评价中,通过钻井获取的储层岩心、测井资料和岩相描述等信息,可以较为全面地识别储层特征, 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勘探、微地震监测和地下水力学等新技术也被应用于储层特 征评价,提高了评价的可靠性。 控矿构造是指影响页岩气储层形成、聚集和保存的因素,主要包括构造、沉积环境和 地质历史等方面。选区评价中要全面分析控矿构造的特点,了解地质构造对页岩气聚集和 分布的影响,进而确定开发策略和方案。页岩气储层的聚集规律一般与构造沉降相对稳定、受构造变形较小、沉积相相对一致的地层区域有较好的相关性。因此,通过对构造形态、 沉积相和断裂发育等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最有利于开发的区域。 含气性是指含气岩石在压力释放时所释放的气体,也是评价选区开发潜力的重要指标 之一。含气性受储层岩石物性和构造背景的影响较大,具体表现为含气压力、含气饱和度 和气体组成等方面。页岩气开发中,矿区内不同井的含气性差异较大,需要通过大量的数 据采集和分析,针对不同地层与井段开展智能化优化生产。 综上所述,页岩气地质特征及选区评价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知识,需要开展全面而系 统的研究和应用,才能更好地确立合适的开发方案和科学的管理策略。

页岩气及其勘探研究意义

页岩气及其勘探研究意义 页岩气是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因其主要储存在暗色泥页岩或高碳泥页岩中而得名。与常规天然气相比,页岩气储层具有更低的地表产率和更复杂的地质特征。近年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页岩气勘探与开发成为了全球能源行业的重要趋势。本文将探讨页岩气的形成过程、勘探现状、开发利用前景及其在能源行业中的地位,同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页岩气形成于地质历史时期的生物化学作用和热力作用下。在沉积盆地中,富含有机质的泥页岩经过埋藏、成岩和高温高压等过程,逐渐形成页岩气藏。由于地质历史时期的变化,如海平面升降、气候变化等因素,页岩气在地质历史上的分布也发生了变化。 当前,页岩气勘探面临着诸多难点。页岩气藏具有低渗透率和低地表的产率,使得勘探和开发成本较高。页岩气藏地质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给勘探带来很大困难。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涉及的环境问题也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勘探精度和降低开发成本。 尽管存在一些困难,页岩气开发利用仍具有广阔的前景和优势。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环境友好。

页岩气资源的开发利用将促进非常规能源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然而,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如水资源消耗过大、土地利用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合理的开发策略和先进的技术手段,例如水平井技术、水力压裂技术等。 在与常规天然气的竞争中,页岩气具有资源丰富、开采成本低等优势。然而,页岩气开发也需要面对一些挑战,如市场需求、政策支持等。为了在能源行业中立足,页岩气产业需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的合作,扩大市场影响力,同时注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页岩气作为一种非常规天然气,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通过深入研究和不断创新,我们可以提高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效率和降低成本,实现清洁、高效的能源供应。同时,页岩气产业的发展也将促进非常规能源产业的发展和就业增长,为全球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为了推动页岩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未来的研究应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页岩气勘探技术水平:通过加强地质研究、研发先进的地球物理技术和钻井技术等手段,提高勘探精度和降低开发成本。 优化页岩气开发技术:继续研究和创新水平井技术、水力压裂技术等

湖北保康百峰—店垭萤石—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湖北保康百峰—店垭萤石—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作者:黄德将 来源:《西部资源》2018年第01期 摘要:百峰—店垭萤石—重晶石矿床位于扬子准地台鄂中褶断区“黄陵断穹”北缘,萤石—重晶石矿脉产于下奥陶统南津关组—大湾组地层中,其产出受区内断裂、裂隙构造控制,矿脉产状与断裂、裂隙构造产状一致,萤石—重晶石矿脉充填于断层破碎带中,萤石—重晶石富集于破碎带中部,两侧为硅化、萤石—重晶石化角砾灰岩。矿床成因类型属中低温热液型脉状矿床。 关键词:百峰—店垭;萤石—重晶石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鄂西 1.前言 鄂西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聚集区,一系列大中型磷矿、萤石矿发育其中。百峰—店垭萤石—重晶石矿床即是黄陵断穹配套断裂系统中一典型矿床。矿床发现于本世纪初,近年来中南冶金地质研究所在区内开展了普查工作,并提交了333+334?萤石—重晶石矿石资源量144.43kt(重晶石96.54kt、萤石25.00kt)。该矿床研究程度低,未见有文献报道,其地质矿化特征未有系统总结,其成因类型不明,其与区域大规模产出的磷矿床有何关系?这些问题均制约了矿区下一步勘探工作的进行。基于此,笔者在详细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对矿区地质、矿化特征的总结归纳,探讨了矿床成因。以期为黄陵断穹配套断裂系统所在区域的萤石、重晶石等矿产找矿提供思路和理论依据。 2.区域地质背景 百峰—店垭萤石、重晶石矿地处扬子准地台鄂中褶断区“黄陵断穹”北缘。“黄陵断穹”轴向北北东向,南北长70余公里,东西宽40余公里,为东翼平缓西翼较陡的二元短轴断穹构造。区域断裂构造较发育,主要为北西向及北北西向断裂。以上诸组断裂规模宏大,具有多期次活动特征。其中雾渡河断裂走向长数十公里,对“黄陵断穹”地区地质景观起着重要的控制作用,以其为分界,核南部侵入大量岩浆岩,核北部则以中深变质岩为主。 区域矿产较为丰富,在“黄陵断穹”核部主要分布有金矿、石墨矿、橄榄石矿、石榴石及矽线石、硫铁矿、花岗石等矿床和规模较小的磁铁矿、铜铅锌多金属矿(化)点。在断穹翼部沉积盖层区有磷矿、银钒矿、赤铁矿、硫铁矿及镍钼矿、铅锌矿、重晶石等矿床(点)。 3.矿区地质

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分析

矿产地质勘查的基本特点分析 摘要:矿产开采工作具有持续性、风险性、不平衡性、高收益性、正外部性、 非充分性、低流动性、矿产开采的难度递增型等特点。虽然,勘查工作比较辛苦,风险比较大,但其最终的收益也比较高。因此应当认识到,矿产地质勘查工作的 重要性,充分发挥勘查工作的意义,提高其带来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矿产地质勘查;特点分析 1 矿产勘查的内涵 矿产勘查是研究矿产形成和分布的地质条件、矿床赋存规律、矿体变化特征 及工业矿床最有效查明和评价方法的实用地质学。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实践性、经济性和政策性,属经济地质学的范畴,是地质科学与经济科学的综合体。它将 有关地质科学、技术科学和经济科学方面的成就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中。它 主要是对矿产(或矿床)进行勘查和评价,主要研究方法是依据矿床的自然特征、国民经济的需求和矿产勘查开发的技术经济因素等进行地质、技术和经济评价。 2 地质矿产勘查的方法 2.1 地磁测量勘查技术 地磁测量勘查技术主要是通过分析地球磁场在不同空间和不同时间的变化数 据来判断矿产资源的具体范围。这种技术主要是由卫星磁测、海洋磁测、航空磁 测和陆地磁测构成,而且因为测量范围的大小又可以分为全球性测量、地方性测 量和区域性测量。海洋磁测主要是由集中在一块的轮船对海洋地磁进行测量的一 种手段,为获得海洋地底的详细信息、分析海洋地质情况以及制作地磁图等活动 提供了大量的重要数据。航空磁测主要是利用航空飞机对地球磁性、断裂地层等 地质情况进行物理测量的一种方式。陆地磁测主要是利用质子旋转磁力仪对地磁 强度进行测量,为矿产资源的勘查工作提供相关数据。这种测量手段在地面磁测 方面作用并不是很大,但是在金属、石油等矿产资源的勘查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 效果。 2.2 物化探测勘查技术 了解成矿区域矿产资源形成的规律是矿产勘查工作的关键,通过分析研究深 部矿区成矿系统、成矿演化、成矿环境等多方面的情况,能够找出矿床的制约因 素与深度空间,最终能够找出深部矿床的具体位置。想要对深度矿床进行勘查首 先需要对成矿系统有一定研究,对矿床的种类具有一定的了解,进而掌握矿床在 空间分布方面的特点。其一,可以利用物理探测技术来寻找深度矿床。物理探测 技术在有色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勘查方面具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其研究的方 向主要包含地震、放射、地热、电、磁效应以及重力等。其二,利用化学探测技 术来寻找深度矿床。化学探测技术主要是运用在金属类矿产资源方面,这种勘查 手段主要包括矿床原生晕法、水系沉积物测量法以及土壤测量法等。 2.3 地质填图法 地质填图是传统型找矿方法,它主要是勘查人员依据相关地质学专业知识和 开采手段,通过在目标区域开展综合调查活动,将收集到的目标区域内资料信息 进行研究比对,得出地质数据、岩石构造、矿产分布等具体情况。同时,将之前 勘查活动中总结而来的矿区规律与目标区域成矿情况进行对比,总结出该目标区 域的矿产分布规律,用以指导矿产具体的开采以及其他一系列地质维护措施工作。 2.4 X荧光分析技术 X荧光分析技术多运用在分析某种矿产元素的成分及品位方面。与传统矿产

某建筑用砂石料矿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 郭琳

某建筑用砂石料矿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郭琳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国家加大了对新农村的经济建设, 在经济建设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建材资源。该砂石料矿矿区距县城较近,交通便利,是区内外建筑用砂的主要来源,是较好的普通建筑用砂石料,目前市场用量 较大,是国民经济建设不可缺少的材料,随着新农村的建设,加之附近城镇的大 规模建设,砂石料矿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关键词:地质普查;砂石料矿;储量估算 1 自然地理 矿区海拔在2290—4080m之间,年平均气温2℃左右,年平均降水量350mm 左右,相对无霜期130余天,大部分为庄浪河两岸阶地浅山地。矿区地势西高东低,区内大部分被第四系黄土覆盖。根据《中国地震反映谱特征周期区划图》矿 区一带地震基本烈度为Ⅷ度,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2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 期为0.4s。 2 区域地质 区域内出露的主要地层有奥陶系上中统、志留系下统马营沟组、泥盆系上统 沙流水群、石炭系、二迭系上统窑沟群、第四系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1)奥陶系上中统(O2-3) 灰绿色为主的安山凝灰岩、英安凝灰岩、安山玢岩、硅质岩、板岩、灰岩及 细砂岩、千枚岩。北部夹中酸性及中基性的火山岩。 (2)志留系下统马营沟组(S1m) 灰绿色、黄灰色变质石英长石砂岩、长石砂岩、千枚岩,其次为凝灰质砂岩,千枚状粉砂岩及板岩。在北部夹少量变玄武岩、变安山岩、凝灰岩、片岩及结晶 灰岩。 (3)泥盆系上统沙流水群(D3sh) 紫色中粗粒砂岩及泥质粉砂岩、粉砂岩互层,底部为不稳定砾岩。 (4)石炭系(C) 石炭系下统臭牛沟组(C1c):深灰色厚层灰岩,底部含透镜状石膏,上部为 砂页岩。 石炭系中统羊虎沟组(C2y):灰色及深灰色中细粒砂岩夹泥岩及页岩。 石炭系上统太原组(C3t):深灰色砂岩、页岩夹灰岩、粉砂岩,含薄煤层。 (5)二迭系上统窑沟群(P2yg) 紫色中粗粒砂岩为主夹同色泥岩,粉砂岩。 (6)第四系 主要分布在庄浪河两岸及丘陵地带,由中上更新统成因不明黄土(Q2-3pr)、上更新统冲积物(Q3al)和全新统疏松砂砾夹亚砂土(Q4pl-al)组成。 3 矿区地质 普查区内地层较为简单,出露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上更新统(Q3)及第四系全 新统(Q4)。根据岩性特征,简述如下: 3.1第四系上更新统(Q3) 出露于整个矿区范围中,根据开采断面揭露情况,该地层矿体主要由浅灰-浅 灰褐色砂、土、砾石等组成,厚度34m(未见底),砾石磨圆度较差,多为次棱 角状,粒径最大10cm。弱胶结—胶结,胶结物以沙质为主,构成了区内建筑用砂石料矿;该套地层略具水平层理。

页岩油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发展对策

页岩油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发展对策 能源情报按:加州页岩油储量下调曾引起激烈讨论,页岩油在国内是什么情况?带你了解一下。 文/邹才能杨智等,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引言 世界石油工业正在从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跨越。非常规油气主要为页岩系统油气,包括致密油和气、页岩油和气。致密油和气是储集在致密砂岩或灰岩等储集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油气经历了短距离运移。页岩油和气是指富集在富有机质黑色页岩地层中的石油和天然气,油气基本未经历运移过程,目前页岩气已成为全球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的热点,页岩油的相关研究也正在兴起。笔者在充分调研国内外页岩油气、致密油气最新勘探开发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根据对鄂尔多斯盆地中生界延长组等中国陆相湖盆页岩油的研究,系统总结页岩油的基本内涵和基本特征,详细阐述了页岩油形成的沉积环境、地球化学特征、储集空间和聚集机制等基本石油地质问题,最后预测中国页岩油的资源潜力,提出页岩油“核心区”评价标准和“三步走”的具体发展思路。 1 研究背景 全球油气工业发展正在不断突破油气生成最高温度极限、突破油气储集最小孔喉极限、突破油气聚集最大深度极限,“3 个极限”的突破,推动油气发展地域由陆地向深水区、深度由中浅层向深层—超深层、资源由常规油气向非常规油气快速延伸,大于3 000 m海洋超深水等新区、超过6 000 m 陆地深层等新层系、小于1 000 nm 孔径超致密储集层等新类型,将成为石油工业发展具有战略性的“三新”领域。 目前,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油气引发了一场重大石油科技革命,其有3 个显著特征:理论的颠覆性,技术的突破性,生产的工业性。勘探开发非常规油气是从常规寻找圈闭向寻找大面积储集层转变,颠覆了传统圈闭油气聚集理论;从常规直井开发向水平井规模压裂转变,突破了直井传统开采方法;从常规单井开采向平台式多井“工厂化”开采转变,打破了一个井场单井开采模式。非常规油气突破具有3 大战略意义:①延长石油工业的生命周期,突破了传统资源禁区和成藏理论,增加了资源类型与资源量;②引发了油气科技革命,推动整个石油工业理论技术升级换代;③改变了全球传统能源格局,形成以中东为核心的东半球“常规油气版图”,以美洲为核心的西半球“非常规油气版图”,影响世界发展秩序。美国主要依靠非常规油气推动“能源独立”战略实施,真正实现美国“能源安全”,深远影响世界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的战略调整和新布局。

焦石坝地区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其页岩气地质意义

焦石坝地区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其页岩气地质意义 佘晓宇;陈洁;张士万;舒志国;郁飞;李冬冬;龚晓星 【摘要】通过二维、三维地震剖面解释和运用平衡剖面技术观点,对焦石坝地区基底结构、中、古生界构造特征及其构造演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存在着 基底卷入和盖层滑脱2种构造类型.基底卷入型有背冲背斜、对冲向斜、叠瓦逆冲、正花状扭动和多字形扭动5种构造样式.盖层滑脱型有断展或断弯、断滑、叠瓦逆冲、叠瓦反冲、冲断楔5种构造样式和组合.燕山早、中期是该区的2个主要构造 变形期,在燕山早期,中、古生界与基底及其内幕之间近水平向西拆离滑脱推覆,形成了侏罗山隔挡式背-向斜交替褶皱.方斗山断裂与大天池背斜之间的焦石坝地区为挤压宽缓复向斜背景;在燕山中期,受东邻隔槽带中、深层基底拆离向西强烈冲断作用,焦石坝地区形成了仰冲-逆冲-掩冲构造格局,经历基底叠瓦冲断-盖层滑脱-左行压扭3个变形幕,形成了焦石坝双层背冲背斜及翼部的断褶带.石门断褶带具有多层滑脱 褶皱特征,乌江断褶带具有滑脱与左行压扭的性质.构造变形性质与类型、龙马溪组-五峰组滑脱程度、层滑作用产生的构造缝是该区形成大型页岩气田重要的构造影响因素. 【期刊名称】《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年(卷),期】2016(037)006 【总页数】10页(P828-837) 【关键词】双层背冲;多层滑脱;基底拆离;隔挡式褶皱;页岩气;焦石坝背斜及周缘;四 川盆地 【作者】佘晓宇;陈洁;张士万;舒志国;郁飞;李冬冬;龚晓星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100; 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 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 汉430100;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湖北武汉430223;中国石化 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湖北武汉430223;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勘探 开发研究院,湖北武汉430223;长江大学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 北武汉430100;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湖北武汉430100;成都理工大 学能源学院四川成都6100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121.1 关于北美的页岩气分布,许多学者在研究原型沉积盆地相关的板块构造位置基础上,认为与后期逆冲褶皱断裂带有关,控制了页岩层分布和保存条件[1-2],提出了阿 巴拉契亚断褶带中滑脱页岩层变形(尤其是富含有机质)对页岩气聚集作用观点[3]。随着涪陵焦石坝页岩气勘探重大发现[4],该区的构造成因及其对页岩气田的控制 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一般认为,川东地区中、古生界构造变形源于江南-雪峰陆内 基底拆离造山动力学机制[5-7],侧向推挤造成块体沿着基底内深浅不同层次水平 拆离滑脱面滑移推覆[8],讨论其变形时间及变形方式和规律,提出了扬子板内递 进变形模式与构造划分方案[9]。但是,以往由于地震资料欠缺,涪陵焦石坝地区 并未进行系统构造研究,在构造单元划分和构造形成期次的认识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和片面性。此次笔者通过对该区二维、三维地震连片解剖和中古生界构造图的编制,根据构造变形变位规律,研究构造演化及其构造形成机制,探讨焦石坝地区大型页岩气田形成的构造条件。 川东地区形成的侏罗山式褶皱,以齐岳山断褶带为界,以东至张家界-花垣断褶带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系统(PSDD)的开发与应用

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系统(PSDD)的开发与应用 李光明 【摘要】为促进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工作的规范化,方便地质工作者开展概略研究的需要,开发了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系统(PSDD).PSDD可生成概略研究要求的所有图表和概略研究报告,给出经济评价指标.图表为.xls格式,概略研究报告为.doc格式.静态经济评价指标包括矿山总利润、投资利润率和投资回收期;动态指标包括财务净现值、财务净现值率、财务内部收益率和动态投资回收期.PSDD 通过实际应用,取得了预期的效果.PSDD作为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的工具,将为提升研究水平、规范研究成果、提高研究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但PSDD的应用效果和选取参数的代表性关系密切,使用前应认真进行市场调研. 【期刊名称】《山东国土资源》 【年(卷),期】2017(033)012 【总页数】5页(P75-79) 【关键词】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PSDD 【作者】李光明 【作者单位】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26 《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GB/T 13908—2002)要求,在普查、详查和勘探阶段都应进行相应的可行性评价工作。可行性评价包括概略研究、预可行性研究和

可行性研究3个阶段[1]。由于承担预可行性研究和可行性研究的单位需要有相应 的资质,因此,勘查单位一般只能进行概略研究。 普通地质人员在编写矿产勘查报告、资源储量核实报告时,由于缺少技术经济方面的知识及经验,一般难以胜任矿床可行性评价工作。常见部分概略研究是“参考”别的报告和利用网上下载资料(有的本身就存有错误)拼凑而成,不符合规定的提纲要求,参数不全且不合理,计算错误,内容和评价指标不全面,对所写内容似懂非懂,低级错误和逻辑错误频发,不具有评价矿床开发经济意义的作用,只是简单“满足”了报告章节齐全的要求。为了促进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工作的规范化,弥补地质人员技术经济知识的欠缺,帮助他们正常开展评价工作,编制出规范、完整的可行性评价报告,同时为了提高概略研究的效率,进行了矿床可行性评价专题研究,开发了《矿床开发经济意义概略研究系统》(PSDD)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号:软著登字第0923978号)。 2.1 开发工具 PSDD需要管理系统数据库,而Visual FoxPro是用来建立关系型数据库应用程序的RAD(快速应用开发)工具,是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与DBMS的完美结合, 其运行速度快,功能强大且非常灵活,因此,选用Visual FoxPro 8.0作为开发工具[2-8]。同时,为了将评价结果保存为.xls、.doc格式供用户使用,还利用 COM(组件对象模型)通信技术,调用Excel 2010、Word 2010,实现联合开发[9-10]。 2.2 应用环境 操作系统:Windows XP或更高版本。 应用软件:Excel 2003、Word 2003或更高版本。 内存:512MB或更高。 显示器:1024×768或更高分辨率。

湖北长阳清江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地学意义

湖北长阳清江地质公园地质遗迹特征及地学意义 向敬伟;李江风;王蕾;周学武;胡学君;叶茂松 【摘要】湖北长阳清江地质公园是构造及岩溶地貌类大型地质公园,以丰富的岩溶地貌、典型的古冰川序列剖面以及罕见的古人类化石遗迹而闻名.公园内共有地层剖面、地质构造、地质地貌、化石遗迹4大类7类共100余处地质遗迹点,为研究华中西南地区地质构造演化、古地理古气候和岩溶地貌的形成机制,以及弥补古冰川序列和古人类考古学的缺陷提供了重要资源,在全球地质遗迹对比分析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阐明了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特征,并从构造地质学、地层学、地貌学和古人类学等方面探讨了其地学意义,为认识公园地质遗迹状况和地质遗迹的保护开发提供科学参考.%The Qingjiang Geopark in Changyang of Hubei Province is a large-scale geopark of tectonic and karst geomorphology, known for its rich karst landforms, typical ancient glacial sequence profiles, and rare ancient human remains. The park consists of stratigraphic section, geological structure, geological topography, and fossil remains that are assigned to 4 categories, 7 classes, constituting a total of more than 100 geological sites, which provide important resources for studying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traces, ancient geography and climate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of karst topography in Southwest China, and make up for the ancient glacier sequence and defects of the ancient human archeology, thus having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global geological relics comparative analysis. In this study,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geological relics in this geopark and discussed the significance of geology in the aspects of tectonics, stratigraphy, geomorphology and

湖北省石墨矿矿产特征及成矿规律

湖北省石墨矿矿产特征及成矿规律 易承生 【摘要】湖北省石墨矿属中国Ⅲ级成矿(区)带—上扬子中东部(坳褶带)Ⅲ-77-② 湘鄂西-黔中南-磷-铝土矿-硫铁矿-石墨成矿亚带,文章对湖北省石墨矿产资源已知矿床的成矿规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主要出产晶质石墨,矿床类型主要以区域变质型为主;湖北省石墨矿主要赋存于前寒武纪地层中,代表层位为上太古界—下元古界水月寺(岩群),中元古界红安(岩)群和震旦系陡山沱组;湖北省鳞片状晶质石墨矿主要分布在宜昌、广水和红安等地;湖北省石墨矿矿石类型有片岩型、片麻岩型、变粒岩型、混合岩型、透辉岩型及大理岩型,其中,构成工业矿床的主要为大理岩型、片岩、片麻岩型,以大理岩型质量最好;湖北省隐晶质石墨矿主要分布在枣阳、随县、十堰,但品位较低,难以加工利用. 【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9(042)003 【总页数】10页(P361-369,386) 【关键词】湖北省;石墨矿;矿床;地质;矿石;成矿规律 【作者】易承生 【作者单位】湖北非金属地质公司,湖北武汉 4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9.29

0 引言 2010年欧盟委员会发布题为《欧盟生死攸关的原料》的报告,提出了欧盟稀有矿产原料短缺预警及对策。报告将石墨等14种重要矿产原料列入“紧缺”名单。我国国土资源部最近出台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将新兴矿种(如石墨)的勘探、开发首次列入,可见,石墨在现代工业中的重要战略意义。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海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分离出自由状态的石墨烯,荣获2010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随着石墨烯技术研究的深入,石墨烯产业化成为一种可能,而石墨烯的发展也带动了优质石墨矿开发。湖北省在石墨矿石资源分布上以宜昌大鳞片晶质石墨为代表。本文通过对湖北省18个石墨矿点的成矿规律与矿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对湖北省石墨矿床进行综合分类,系统阐述了湖北省石墨矿的成矿规律,为进一步寻找与开发石墨资源提供建议。 1 石墨资源概况 湖北省石墨矿产主要蕴藏在宜昌黄陵断穹核北部圈椅淌岩体周缘水月寺(岩群)、随县—枣阳震旦系陡山沱组、红安麻城及大悟红安(岩)群、广水红安(岩)群等地,矿床类型多为区域变质型,如图1所示。 图1 湖北省石墨矿床(点)分布及湖北省构造分区简图 湖北省石墨矿资源呈现东北、西南的总体分布格局,晶质石墨矿主要赋存于宜昌黄陵背斜圈椅淌穹隆周边晚太古—早元古界水月寺群地层[1],矿床规模中小型为主,矿石品位3%~8%,最高品位可达26.19%左右。隐晶质石墨矿赋存于十堰寒武纪牛蹄塘组“石煤”地层,矿床规模较大,平均品位74.38%。在大别—红安(岩)群中有零星矿点分布,仅部分构成工业矿床。变质程度从绿片岩相到麻粒岩相[2]均有产出。本文研究统计到湖北省石墨矿各类矿点共18处,按国家标准划分法,湖北省共有大型隐晶质石墨矿床1处,中型以上的石墨矿床3处,小型石墨矿点14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