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考生必背的知识归纳

高考历史考生必背的知识归纳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总结

1历史考点总结

1.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2.原始社会后期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3.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朝在政治上实行分封制。西周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4.柳宗元的《封建论》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文中的封建的含义是分封制。

5.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的是宗法制。

6.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特征。在中央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个最高官职。

7.唐朝时,掌握草拟、审议和行政的职能分别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

8.宋朝和元朝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省和中书省。

9.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为管理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

10.明太祖(皇帝)时,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11.雍正帝时设置军机处,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

12.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组织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古代中国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形成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

13.牛耕是我国农业技术史上耕作方式的一次革命。

14.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使用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式是垄作法。

15.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分别是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营手工业。

16.明清时期,苏州和杭州是最著名的丝织业中心。

17.商人最早出自于商朝。

18.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柜坊。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北宋发行的交子。

19.元代时,泉州被外国旅行家誉为世界第一大港。清代时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广州一处对外通商。

20.唐朝时,专管对外贸易的机构称为市舶使。宋代时,在边境设置与少数民族贸易场所称为榷场。中国最早的商标是宋代山东济南刘家功夫针。

2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22.孔子整理的六经是《诗》《书》《礼》《易》《乐》《春秋》。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23.提出性善论是孟子;提出性恶论是荀子。提出三纲五常的思想是董仲舒。提出心性论是朱熹。最早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是顾炎武。

24.后人称孔子为至圣、称孟子为亚圣。朱熹宋朝理学集大成者。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是明未清初著名思想家。

25.①提出爱人者,人恒爱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孟子。

②提出节用而爱人为政以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孔子

③提出与人为善,暖于布帛以德服人君舟民水是荀子。

④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是董仲舒。

⑤提出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是二程(程颢、程颐)。

⑥提出心外无物致良知宇宙便吾心是王阳明。

⑦提出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是非是李贽。

⑧提出人民为主天下为主,君为客工商皆民生之本是黄宗羲

⑨提出经世致用的有顾炎武和王夫之

26.世界上最早用赤道坐标表示恒星位置的,是中国战国时期的天文学石申,他著有《天文》;

27.《石氏星表》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星表。

28.在望远镜发明以前,浑仪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天文观测工具。

29.混合选择法最早见于西汉农书《汜胜之书》;《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一部农书。

30.素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是指王羲之创作的《兰亭序》。

2历史标志事件

1.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的手工工场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指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转变,而手工工场只是资本主义萌芽的生产组织形式,其本质是对劳动力剩余价值的剥削。

2.“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标志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主要是指这三项中国的发明传播到欧洲,推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制度。

3.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标志:天文学革命(1543年(天体运行论)发表)。它揭穿了中世纪流行的托勒密的“地球中心说”和所谓的“上帝赋予地球以特殊地位”的说法,摧毁了上帝创造世界的谬论,使自然科学从神学和传统的“地球中心说”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开始以人和自然为观察、研究的对象。

4.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的标志性人物: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共产党宣言》1893年意大利版序言),其长诗《神曲》揭露了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

5.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的标志:1640年11月英国新议会的召开。在新议会中,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结成“反对派”,提出了限制王权的要求,而限制王权实际上等于部分地夺权,已经开始具备了革命的含义。

6.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标志:1688年“光荣革命”。这次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之后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为英国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7.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因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反映了当时整个世界的要求,代表了社会发展方向,在其影响下,欧美许多国家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革命,汇成了一股资产阶级革命的浪潮。

8.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的制定。《权利法案》的.主要精神就是以明确的条文,从立法权、司法权、税收权、军权等方面限制王权,同时将议会拥有的自由和权利用法律的形式予以肯定。

9.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形成标志着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统治地位的确立。因为从此代表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的法律具有了至高的地位。

10.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标志着:(1)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2)英国开始积极进行海外殖民扩张活动;(3)西班牙海上实力的丧失。

11.三次英荷战争(1652—1674年)标志着荷兰的“世界海霸”和“世界商霸”地位的丧失。

12.七年战争(1756—1763年)中英国打败法国,标志着英国确立了世界殖民大帝国地位。从此,老牌的殖民强国西班牙、荷兰和法国再也无力与英国抗衡。

13.法国大革命开始的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该事件说明法国人民在资产阶级的号召下开始用暴力向封建专制统治势力发起进攻,而巴士底狱恰是法国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物。

14.法国从传统的臣民社会跨入近代的公民社会的法律标志:1791年宪法。该宪法是法国历史上的第一部宪法,标志着“法治”取代了“人治”。

15.法国大革命结束的标志:“热月政变”。“热月政变”是结束过时的雅各宾派“恐怖政策”,恢复和建立资产阶级正常统治秩序的转折点。

16.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的标志: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最终形成。20世纪初,在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资本主义政治体系形成的基础上,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形成,从而构成了完整的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世界成为密不可分的整体。

17.《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因为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18.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的发表。该宣言宣告北美殖民地正式独立。

19.亚洲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和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标志着亚洲觉醒。主要指出现了新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运动。

20.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标志:1857年世界性经济危机的爆发。只有形成了世界市场,经济危机才会扩展到全世界,变成世界性经济危机。

3高三必备历史知识要点框架

一、春秋时期(BC221年——220年)——封建大一统

政治上:秦代出现大一统局面,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中央的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地方的郡县制,汉承秦制,皇帝制度,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得以沿袭,并形成了“中外朝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地方王国实力的壮大,最终形成“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解决了“王国问题”

经济上:封建经济得到较大发展,牛耕推广,汉代出现耧车和代田法,汉代的炒钢技术和青瓷制造技术表明了手工业的进步。国家统一和政治安定也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文化上:秦代的“焚书坑儒”到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治国思想由法家到儒家转变,更能适应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秦代科技发达,造纸术(西汉出现,东汉成熟)的发明改进,《九章算术(刘徽)第一部数学专著》《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东汉时期)》是汉代的典型代表,汉代文学上出现了新的文体——赋。

二、魏晋南北朝(220——581年)——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状态,战乱不断,民族融合加强,九品中正制度维护士族的政治特权,选拔官员看中出身和门第,不注重才能,政治制度出现了三省制。

经济上:北方经济遭到破坏,南方经济发展。

文化上:此时佛教盛行,佛教文化突出,书法艺术进入自觉阶段,出现了王羲之,王献之等书法大家。东晋顾恺之的绘画讲究“以行写神”推动了绘画艺术的发展,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是我国四大农书之一。是比较系统,完整的介绍了农林牧副渔生产经验和知识。

高考的历史知识点总结

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的历史沿革:

一、原始社会(二三百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

过渡时期(皇帝尧舜禹时期大约4000—50__年前)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春秋时期公元前476年)

三、封建社会(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鸦片战争1840年)

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年—1949年)

五、过渡时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年)

六、社会主义社会(1956年—今天)

一、奴隶社会的发展史:

1、夏(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建立)(前21世纪—前16世纪)

2、商(奴隶制社会的发展时期)(前16世纪—前11世纪)

3、西周(奴隶制社会的鼎盛时期)(前11世纪—前8世纪即公元前771年)

4、东周(奴隶制社会的衰落时期)

(春秋时期(奴隶制社会的瓦解时期)(前770年—前476年)

(战国时期(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前475年—前221年

二、封建社会的历史沿革:

1、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前221年—公元220年魏取代东汉)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大分裂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公元220年魏国建立—589年隋朝建立)

3、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589年—9__年)

4、五代十国时期(大分裂时期)(9__年唐灭—960年北宋建立)

4、辽宋夏金元时期(少数民族政权并立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时期)(960年北宋建立—1368年明朝建立)

5、明清时期(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1368年—19__年清帝退位)

如何巧记方法:以奴隶社会为例:

夏(前21世纪)减去5个世纪—就是商(前16世纪)

再减去5个世纪—就是西周(前11世纪)—减去3个世纪(就是东周即春秋时期开始(前8世纪前771年)—再减去3个世纪(就是战国时期开始(前5世纪前475年,进入封建社会)

理解记忆:半殖民地—政治上主权部分沦丧,区别于印度、埃及等殖民地半封建—经济上资本主义开始兴起,但是封建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如何运用政治学原理分析历史问题:

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

例一:井田制瓦解(经济基础)—导致了"分封制无法维持下去"(上层建筑)—标志着奴隶制社会开始瓦解

例二: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先进的生产力)的发展缓慢的原因是—受到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的阻碍

例三: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推广(先进的生产力)—推动社会进步,要求建立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于是,封建性质的改革运动风起云涌。什么是中央集权制度?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意义?

(1)定义:指全国的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执行中央政令。

(2)特点:官僚机构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最终使最高统治权集皇帝于一身。

(3)意义:

(a)有利于巩固封建统治,为历代统治者继承和发展。(历代统治者都要加强中央集权)

(b)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保障经济文化的发展,国家的独立。

________主义与中央集权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________的前提和基础,君主________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目的`都是为了保证中央和君主的绝对权利。

秦始皇的功与过:

功:

(1)统一全国,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3)政治经济军事思想上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过:

(1)大兴土木,加重人民负担,激化阶级矛盾(修长城、郦山陵、阿房宫)

(2)刑法严苛,赋税沉重,暴政而亡

(3)思想________,焚书坑儒

郡县制和分封制的不同点?

1、基础并不同:一个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一个按地域划分。

2、权利不同:一个是世袭,地方的小王国,一个是皇帝任免的官吏,没有封地有俸禄

3、作用不同:一个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一个能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

皇权和相权之争的原因和过程:

原因:皇帝为独裁统治历代都采取削弱相权,分化相权直至废除宰相的方法,以实现君主________。

汉武帝—频繁更换宰相,用"中朝"对抗"外朝"

唐朝—三省六部制,相权一分为三

宋代—参知政事,继续分散相权

明代—废宰相,权分六部

清朝—军机处(标志________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评价康熙

1、西南—平定"三藩"之乱

2、东南—收复台湾,设台湾府

3、西北—平定噶尔丹叛乱

4、东北—收复雅克萨之战,签定《尼布楚条约》

5、汉化政策,

6、加强蒙藏民族团结

评价唐太宗

1、政治上:唐太宗励精图治,使唐朝社会稳定,经济发展,阶级矛盾缓和,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这就为"开元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民族关系上: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加强了同周边各族之间的联系,加强了民族团结,促进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入了鼎盛时期。

3、对外关系上:唐太宗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对外来文化采取兼收并蓄的方针,这使中国文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色彩,封建文化出现了繁荣的局面,并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4、个人品质上:唐太宗善于用人和纳谏,具有很强的自我反省能力,成为古代封建君主的楷模和典范,并对以后历朝的治国策略产生了深远影响。

唐太宗的评价的采分点

1、政治上:纳谏、用人、贞观之治、三省六部制、科举制。

2、经济上:休养生息政策、均田制、租庸调制、轻徭薄赋、"存百姓"思想、

3、思想上:民本思想、慎用刑法、《唐律》的原则

4、民族关系:"战而后和"策略、"羁縻府州"设置、安西都护府、和亲政策、文成公主入藏、民族团结政策

5、对外关系:开放政策、大都会、鸿胪寺卿、玄奘取经、兼收并蓄方针、对日本朝鲜影响

科举制的"利"

1、政治上:开放考试,吸收了不少寒士进入政权,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改变了封建社会前期豪门士族把持朝政的局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

2、教育上:促进了教育发展,尤其是文学的发展

3、社会风尚: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作为一种选官制度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科举制度的"弊"

1、学科结构看:以儒教思想为核心、为重点,实际上这等同让一个民族"偏科"近千年。"科举"偏文舍理,这一点是很明显的。假如没有科举制度设置的独木桥,或许中国人自由自在地可以象西方社会一样走向文理均衡的道路,最终发展出丰富多彩的自然科学。导致了近代科学落后于西方。

2、考试内容看:明清的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想和创造意识,选拔出来的多是死读书的奴仆而非真正的民族精英了。

利:

1、政治上: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他们的行政效率

2、教育上:促进教育发展,社会重学风气形成。

3、社会风尚:促成社会上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

4、制度建设上:考试选官方式有一定的合理性,相对公正公平

弊:

1、明清时期,八股取士,被选举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读书人成了统治者的奴仆。

2、阻碍了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人生观和偏重社会科学,忽视自然科学的考试制度)

"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和影响?

原因:

1、政治上;社会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

2、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3、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希腊(自然哲学→社会领域→人)

1、公元前7世纪,最早的哲学诞生

2、第一位自然哲学家“西方哲学之父”泰勒斯:创立了朴素的唯物主义世界观。

意义:人开始具有自主意识的体现,标志古代西方人的精神觉醒。

3、公元前5世纪:

背景:民主政治发达,商业发展,思想活跃。

智者学派:提倡怀疑精神,反对迷信,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决定作用。构成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

代表人物:普罗塔哥拉。强调人的主题意义,否认神或命运,树立了人的尊严;但过分强调个人主观感受,忽视人们认识的共同性。

4、苏格拉底:认识人自己;强调知识的作用;最高的知识“善”开创希腊哲学的新方向。

区别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知识的看法:“智”强调实际功用;“苏”强调作用;但都强调知识,否定权威。

5、亚里士多德:真理高于一切;自然界是客观真实的存在;创立逻辑学;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希腊哲学的理性精神发展到顶峰。

二、文艺复兴【14世纪出现→15世纪传到欧洲(全盛时期)→17世纪结束)

1、背景:

(经济)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地中海工商业发达;

(政治)政治分裂使学术环境相对宽松;

(思想)教会的精神阻碍;

(阶级)正在形成的新兴资产阶级;

(社会因素)黑死病;

(文化)文学艺术人才辈出;丰富的文化遗产;

2、性质:新兴资产阶级文化运动

核心:人文主义(核心内容:提倡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生的目的是追求现世的幸福)

3、文艺复兴前三杰:薄伽丘《十日谈》;但丁《神曲》;“人文主义之父”彼特拉克

4、全盛期: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大卫》;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5、16世纪:(英国)莎士比亚 39部戏剧,代表文艺复兴时期文学最高成就

6、影响:

①打破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解放人的思想;

②适应资本主义的需要;

③为启蒙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

④反封建教会,促成宗教改革出现;

⑤为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和发展清除思想阻碍。

三、宗教改革

1、背景:

(政治)天主教的腐败堕落,剥削人民;德国长期分裂

(思想)文艺复兴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人文主义思想活跃;

(经济)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势力;

(直接原因)兜售赎罪券

2、内容: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因信称义,使人们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带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这是宗教改革开始。

加尔文《_》先定论;经营致富;节约简化教仪;反对特权,从神学角度论证世俗生活和个人奋斗的必要性合理性,为以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意识形态方面的依据。

3、性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教会的社会、思想改革运动。(不是思想解放)

4、同:

①信仰得救

②挑战教会权威,主张《圣经》是唯一信仰依据

③体现人文主义精神

异:加尔文更激进

四、启蒙运动

1、背景:

(经济)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

(政治)欧洲处于封建统治下,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阶级)资产阶级不断壮大;

(思想)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科学)现代自然科学得到发展;

(社会因素)英国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为理性传播创造前提。

2、时间:17世纪出现,18世纪达到高潮

中心:法国

含义:启迪和开导人们的反封建意识

3、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三权分立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

伏尔泰(启蒙运动的领袖):自由、天赋人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开明君主制、民主政治。

卢梭(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社会契约论》:理性至上、天赋人权、“人民主权”、创立民主共和国。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不是工具,以人为本,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

弥德罗《大百科全书》:宣扬理性,发展科学。

4、评价:

①是欧洲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②启蒙思想家阐释的自由、平等、人权、民主、法制和三权分立等思想,丰富和最终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使反封建和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反对封建政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根据资产阶级利益建构政治制度的高度。

③比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更彻底,更具鲜明的政治革命性质。

④不仅为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准备,而且为人类社会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5、中国1915年才出现相似的新文化运动

五、近代科学技术革命

原因:

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②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③科学家们的个人天赋和不懈努力。

(一)经典力学

1、天文学

(1)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哥白尼“近代天文学奠基人”:提出太阳中心说,根本上动摇了神学的理论基础。

(2)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1610年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物理学——牛顿的经典力学

(1)英国科学家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开创者”,其三大成就有: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学和对光的分析。牛顿于1687年出版了他的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意义:牛顿的经典力学,

①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②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

③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及与之有关的理论基础。

④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⑤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⑥还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二)生物学

1、背景:神创论占统治地位。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_受到重创,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17-18世纪的西欧,更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继发生,科学技术长足进步,人类视野不断拓宽,思想文化更加开放。

19世纪,生物学领域迎来重要转折。细胞学说和进化论是其中两项最重大的成就,它们同能量守恒定律被誉为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

2、主要内容: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揭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871年,达尔文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1863年,英国科学家发表了赫胥黎《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进一步确立了人猿同祖论。

3、意义:

①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提供了基础。

②进化论在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引起巨大震动。晚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它进行宣传,唤醒国人,以避免亡国灭种之灾。

(三)能源领域

1、“蒸汽时代”的到来

瓦特18世纪80年代研制出新的蒸汽机。从此蒸汽机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改造世界的动力机械,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它的采用为加快工业步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加强世界的联系。

1807年美国富尔顿发明汽船。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发明火车。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最伟大的发明,成为时代的象征,人们称这个时代为“蒸汽时代”。

2、“电气时代”

①背景: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②电力能源的开发:1867年,德意志西门子发明发电机。不久,比利时格拉姆发明电动机。

③“发明大王”美国爱迪生创造发明达1000多项。电气方面的发明有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其中最有影响的是电灯的发明。

④电气技术发展的作用:以发电机为标志的电气技术,提供了更为强大便捷而又廉价的动力,极大的推动了工业生产的发展,掀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将人类推进电气时代。

3、蒸汽机和电力技术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①最直接的变化是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②生产力的发展也改变着社会结构和世界形势。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先进的生产力,实力日益壮大,开始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③随着交通运输的便捷,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④还增加了社会的物质财富,也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10篇

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10篇 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先秦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秦汉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23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历史事件时间 1、春秋末期:铁犁牛耕的出现 2、战国:商鞅变法中首次提出“重农抑商”政策 3、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实行郡县制。 4、西汉:西汉中期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从此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丝绸之路出现;西汉的素纱禅衣很有名;西汉出现最早的纸 5、两汉:选官制度是察举制 6、六朝:开始出现农村集市“草市” 7、隋唐:选官制度是科举制;实行三省六部制;唐朝的印刷技术是雕版印刷术 8、唐末: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出现夜市 9、宋朝:儒学有了新发展—理学;朱熹成为理学的集大成者;宋代的“市”已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0、明朝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强化;明成祖在中央设内阁;明朝出现了新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海禁政策始于明朝;明朝的王阳明成为心学的集大成者;明末的李贽是反传统经典的思想家

高考生必背历史知识点

高考生必背历史知识点 历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高考生来说,历史知识是必不可少的。历史考试不仅考察考生对历史事件的记忆,更重要的是考察他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下面将介绍一些高考生必备的历史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历史知识点: 1. 夏朝、商朝和西周:这是中国历史的最早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而西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重要的朝代之一。 2. 春秋战国和统一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例如孔子、老子等。统一中国是秦朝的成就,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不朽的封建帝国。 3. 三国时期: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动荡的时期,三个国家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战争,最终被晋朝统一。 4. 南北朝: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南北分裂的时期,南方有梁、陈、南齐等朝代,北方有北魏、北周等朝代,最终被隋朝统一。 5. 唐朝和宋朝:唐朝是中国的第一个强大国家,以其繁荣和开放著称。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以其文化和科技成就而闻名。 二、世界历史知识点:

1. 古希腊:古希腊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明,它对西方文化、科学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2. 古罗马:古罗马是欧洲历史上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文明,它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并且对法律、政治和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它标志着人文主义思想和艺术复兴的兴起,对欧洲的文化和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4.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是现代工业化的起点,它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开始于英国,并迅速扩散到欧洲和全世界。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和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5. 二战和冷战:二战是20世纪最大的战争,对世界格局产生了巨大的改变。冷战是二战后的一段时间,在美国和苏联之间进行了长时间的对抗和竞争。 这只是历史知识的冰山一角,要想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考生需要充分准备和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背诵历史知识,以下是一些建议: 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历史知识点广泛,内容繁杂,考生应该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制定详细的学习计划。 2. 多种学习方法的使用:可以结合不同的学习方法,如组织课堂笔记、阅读相关教材、观看历史纪录片等。 3. 理解与记忆相结合:在背诵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考生应该注重理解,而不仅仅是机械记忆。理解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记忆和应用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 这里列举的是高考历史必背的一些知识点,供参考: 一、古代史 1. 三皇五帝时期的人物及其事迹,如黄帝、尧舜禹、夏商周等历史 朝代的始末; 2. 《周易》、《道德经》、《易经》等重要文化遗产的内容及其影响; 3. 秦始皇及其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包括法律制度和文化建设; 4. 汉朝时期的国家制度、措施及其思想,如律令制度、儒学思想等; 5.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以及社会移动性的表现; 6. 唐宋两朝的科举制度、成就及其影响,如科举制度的发展变化、 进士与科举制度、文学和艺术成就等; 7. 明清两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变革,如明朝的官僚制度、清朝的 政治改革、科学技术的进步等。 二、近代史 1. 1840年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背景、原因和结果; 2. 五四运动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意义; 3.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以及两次 世界大战后的国际关系格局; 4. 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人物及其思想、行动,如孙中山、毛泽东、邓 小平等;

5. 中共党史的重要节点,如1921年党的成立、1934年长征、1949 年新中国成立等; 6. 开放和改革,包括中国改革开放的主要历程和内容、历史背景及 其意义; 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背景、总体部署及其过程与成果。 三、世界史 1. 古代文明的兴起及其传播,如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 文明等; 2. 伟大发现时代的探险家,如哥伦布、麦哲伦等; 3. 工业革命及其对西方和世界的影响,如机械化、资本主义的兴起、工人运动的发展等; 4. 世界两次大战的爆发、进程和结果,以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5. 联合国的成立、作用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6. 当代世界的主要经济体、政治体系、文化状况等,如美国、欧盟、日本、发展中国家等。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知识总结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知识总结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篇一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的、巩固、问题和演变成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建立和巩固统一和**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张衡,华佗,王充,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的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思想)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集权的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篇二 隋唐封建的盛和衰 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史上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前期盛世局面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治、民族、对外、文化.)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 9、唐**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同点.**公主和金城公主入藏. 10、对外交往和汉的不同之处及其成因。对外交流的具体史实。 11、深刻理解两税法的实施和影响。 12、多方面分析由盛转衰的历史原因和启示。 13、唐文化:唐诗、韩愈和柳宗元。莫高窟,绘画,书法,封建教育,医学,孙思邈和《唐本草》。 说明:历来是高考之重点和热点区域,应注意。核心是盛与衰。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篇三 明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的由盛转衰 1、明清君主的空前的原因、措施、实质.八股文,军机处. 2、明清经济和萌芽的原因表现,中西萌芽后面临的不同经济、治、外交、思想环境。深刻理解封建制度对资芽的阻碍。 3、理解一条鞭法和地丁银制度. 4、辨证分析郑和下西洋的原因和影响。把其与新航路的开辟做比较。 5、明清历史最突出的本质趋势在经济、治、思想、外交上的反映。 6、明清对外交往的新情况和外交变化. 7、识记清朝前期巩固多民族国家、捍卫主权的措施。 8、,康熙,乾隆和雍正。 9、问题,郑成功收复和清统一。

高考必背历史知识点

高考必背历史知识点 【导语】随着高考考试的来临,历史是一项记忆性比较强的学科,应当要知道一些历史的必背知识才能更好的掌控历史知识。下面是作者 收集整理的高考必背历史知识点,以供大家学习。 高考必背历史知识点篇一 一、英国工业革命 从工场手工业到大机器生产的奔腾进程,也称“产业革命” 1、条件条件:①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的确立(条件)。②海外贸易,殖民掠夺,积聚了丰富的资本,扩大了海外市场。③圈地运动,获得了 大量雇佣劳动力。④工场手工业,积存了大量的生产技术知识。⑤18世 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的殖民国家,形成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广大的殖 民地对工业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必要性)。 2、进程及重要发明:①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掀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②1785年,瓦特改进蒸汽机(工业革命标志),提 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 入“蒸汽时期”。③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以蒸汽机为动力的汽船 试航成功。④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⑤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基本取代工场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 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二、工业革命的扩大 1、法国(最早遭到工业革命影响的国家之一)——(1)进程:18世 纪末19世纪初开始工业革命,19世纪20年代起,工业革命得到较快发展,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成为当时仅次于英国的工业国家。 (2)进程:由于中小企业、小农经济长期大量存在,高利贷资本发达等 诸多因素的影响,法国企业经营分散,新技术、新机器的发明和推广比 较困难,工业劳动力和工业资本相对缺少,商品市场也不很景气,一定 程度上阻碍了法国工业革命的发展进程。

高考历史重点必背知识点

高考历史重点必背知识点 历史是一门考查学生对于过去事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学科,对于历史的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国家和社会。高考作为一个重要的考试,历史是不可回避的一部分。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更好地备考,下面将介绍一些高考历史的重点必背知识点。 一、古代史知识点 1. 夏朝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它的建立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形成。夏朝的建立者是禹,他以解决水患问题为主要任务,为后来的封建帝国打下了基础。 2. 商朝 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它是中国最早的朝代之一。商朝的首都在今天的河南省安阳市,它是中国社会从部落联盟向封建制过渡的一个重要时期。 3. 周朝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它的建立结束了商朝的统治。周朝分为西周和东周两个时期,其中西周是周朝的鼎盛时期,东周则是周朝逐渐衰落的时期。 4. 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对于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由封建制向分封制过渡。 二、近代史知识点 1. 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运动,它的爆发标志着中国年轻学生对于封建制度的反抗。五四运动的影响深远,它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2.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伟大革命,它推翻了满清王朝的统治,开启了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成功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3.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政党,它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始。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起到了重要的领导作用,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 4.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一次伟大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 三、当代史知识点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归纳一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潮流 (1)“新思想”萌发:鸦片战争惊醒了先进的中国人,他们抛弃陈腐观念,放眼世界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林则徐、魏源等是第一批开眼看世界的中国人。 (2)维新思想:1 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在民族危机面前,提出变法图强、实行君主立宪制的主张,并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运动,对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3)民主共和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主张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4)新文化运动:1915年,面对袁世凯“尊孔复古”的逆流,以陈独秀为首的资产阶级激进派发动了新文化运动,以民主科学为旗帜,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思想界的主流。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1)建国初期三大外交方针是“另起炉灶”“一边 倒”“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是新中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国际会议。

(4)1955年新中国派代表参加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促进了会议的成功召开。 (5)“求同存异"就是要超越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差异,为了共同的利益加强团结和合作。 (6)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和中日邦交实现了正常化。 (7)新时期奉行的不结盟政策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了良好的国际环境,加快了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8)上海合作组织是一个以互信求安全、以互利求合作的新型区域合作组织。 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1)英国君主立宪制:l688年“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大增;1689年颁布的《权利法案》以明确的法律条文限制了国王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等;到1 8世纪中叶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 (2)美国总统共和制:美国独立后,通过l 7 8 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制、一权分立原则等,开创了资本主义代议制的新形式。 (3)法国议会共和制:法国大革命后,共和派与君主派斗争激烈,法国政体也几经反复,最终于1875年颁布宪法,确立了共和政体。 (4)德意志君主立宪制:1 9世纪中后期,德意志通过王朝战争完成了国家统,1871年制定了帝国宪法,确立起君主立宪制政体。德意志君主立宪制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军国主义色彩,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

高考历史备考必背的知识点

高考历史备考必背的知识点 只有知道从哪里来,才能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因此,不管科技如何发展,历史都是没法替换的,而且是必须学习的,正如人不能忘本,我们也不能忘记历史。下面是作者为大家整理的有关高考历史必背的知识点,期望对你们有帮助! 高考历史必背的知识点1 一、中国古代史 1、历代赋税制特点、演变原因及作用 2、水利建设及作用 3、历代休养生息政策对国家兴盛、民众生活的关系 4、城市发展的趋势、特点;15---16世纪中西方城市发展的差异 5、清康乾盛世的原因、本质及与西方发展的差异 6、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民族间的相互取长补短 二、中国近代现代史 1、近代国人对待西方文化态度的逐渐变化,西方文化对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2、近代前期(1919年前)中国追赶世界现代化潮流的两次机遇、成绩及体会教训。(指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的“中外和好”时期,辛亥革命后的民主共和时期) 3、19世纪中日现代化道路二阶段、背景、措施、结果比较。 4、几次思想解放运动对社会发展、社会变革的影响 5、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剧变中,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运动或措施的背景、内容、意义。 6、对20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经济、外交建设的客观分析、评判。(经济建设为抗战奠定了物质基础。) 7、中共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体会、教训。 8、新中国外交的不断成熟,(国家利益是根本动身点,现在是独立自主、灵活务实的和平外交。 9、亚洲(特别是新加坡、南朝鲜)经济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0、城市经济改革与产业结构调剂 11、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对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奉献。 12、对传统文化的扬弃、继承创新;对世界文化的知道、宽容、尊重、公道吸取 13、用三个代表的眼光注视中共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 三、世界近代现代史 1、科技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全方位影响(增进生产力、经济发展,生产关系调剂,阶级、阶层、上层建筑的变化,产业结构的调剂,经济重心转移,国家地位变化,国际关系格局调剂,世界体系构建,东方从属西方;增进城市化,生活方式变化,思想观念变化;同时,也带来人口膨胀,治安缭乱,道德沦丧,资源破坏,环境污染,贫富差别,城乡差别,南北差距扩大等问题) 2、19世纪世界经济重心转移及其原因 3、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现代化历程((在独立前,必须先反殖反帝,获得民族独立,解决现代化的政治条件,独立后,现代化建设有成绩,土耳其较典型,但各国各地很不均衡,都有许多制约因素,如国内的独裁统治,经济基础差,国民素养低,经济政策、结构不公道等,国际有不同等的经济政治秩序等。) 4、对近现代三大国际关系体系、对国联、联合国历史作用的客观评判 5、20世纪20-30年代,代表现代化三种模式的美、苏俄、土耳其在现代化道路上的不同成绩(罗斯福新政、新经济政策、土耳其改革) 6、经济全球化问题 7、从现代化(经济工业化,政治民主化,价值观理性化、城市化)的角度看待世界各国、各地区、各阶段的历史进程;现代化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多种影响(注意有利有弊) 高考历史必背的知识点2 1、归纳分析洋务运动的各类内容(军工、民工、海防、人材)和作用。洋务运动的目的,失败原因。 2、记忆洋务派开办的军民企业名称,行业,地理位置。民资企业的名称,行业,地理位置。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 历史实际上没有必要死记硬背,只要记住关键词,关键时间点就可以。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一 专制主义的发展历程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法家代表韩非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国家的主张。新兴地主阶级从加强专政和保护封建经济发展的需要,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 2.秦朝正式建立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3.西汉巩固 汉景帝、汉武帝解决了王国分权割据的问题。汉武帝又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找到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所需要的理论基础。从此封建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基本定型并得以巩固。 4.隋唐完善 实行三省六部制,克服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实行科举制,提高了行政效率,扩大了统治基础,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5.北宋加强 北宋初年,大力加强中央集权,解决了藩镇割据和武将争权的问题,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6.元朝新发展 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

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7明清达到顶峰 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设三司;还设立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增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了顶峰。 高三历史必背知识点二 一.中国传统文化演变 1.春秋战国时期:封建制度逐步确立,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思想活跃,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秦汉:秦汉时期,国家统一,生产发展,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西汉儒学独尊,文化由此得到迅速的发展,文学艺术大放异彩。 3.隋唐: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学艺术全面辉煌,同时社会步入正轨,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政治黑暗,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宋代:一方面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随着商业和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扩大,韵律极严的诗歌已不能充分表达人们更加丰富的思想感情;风俗画成为当时画坛的亮点。另一方面,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一些作家转向于采用词这种更能抒发感情的文学形式,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爱国主义精神。这样,宋词便得到了快速发展。 5.元代:城市经济繁荣和市民阶层的扩大,知识分子处于社会底层。知识分子们的愁苦、反抗、逃避现实,通过元杂剧与元散曲(合称为元曲)来表达。 6.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文化专制、八股取士,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二、全面认识儒家思想 1.对待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在中国,曾对儒家思想采取过过激的否定态度。如新文化运动中的“_家店”,“_中的“批林批孔”运

历史常考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

历史常考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 历史是人类社会的长河,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及演变。历史是高中阶段必修的一门学科,也是高考考试的重要科目之一。历史考试历来是高考的难点,对于历史的走向和重要事件的了解程度是历史考试中取得高分的主要因素。以下是历史常考高考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供大家参考。 一、每个朝代的基本特征与历史地位 1.夏朝:开国之君是禹,朝代划分为两个时期,主要贡献 是治水和开发农业,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朝代。 2.商朝:建立时间较早,商朝末年天下分裂,先后出现东周、西周两个分裂王朝,朝代历史地位重要。 3.西周:占领了中原地区,史称“王公共主之治”,时期重 视礼仪和儒教文化,为后来的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4.春秋时期:文化繁荣,有“百家争鸣”的现象,既有社会 思想的多元化,也有政治斗争的激烈化,是封建社会中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 5.战国时期:被称作中国历史上最混乱复杂的时期之一, 包括秦、赵、韩、魏、楚、燕六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与政治斗争,政治和军事是特点。

6.秦朝: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 位皇帝,实行王法,缚百家之事,变法改革是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 7.汉朝:刘邦开创了汉朝,历史地位特殊,分西汉和东汉 两个时期,经历了汉武帝时期和王莽的新政等各种考试难点。 8.三国时期:指蜀汉、吴、魏三个弱肉强食的国家,政治 和军事是最主要的特点。 9.晋朝:建立于三国之后,这是一个时间较短、政治、经济、文化都处于萎缩状态的朝代,由于地方实力抬头而结束。 10.南北朝:南北分裂主要表现在群雄逐鹿、委陵池之战、讼棍调制、开皇之治、北魏的统一等历史时间。 11.隋唐五代十国:隋朝开创了大唐盛世,可这个盛世只 是短暂的,五代十国是时期空虚的代表,虽然分裂了,但是也有科技和文化巨大的发展。 12.宋朝:由南宋和北宋两个王朝组成,在这段时期中国 的文化、科技、军事和经济都出现了较为显著的发展,被认为是整个中国历史上一段相对宁静的时期。 13.元朝:蒙古入侵是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一个重要时间 节点,此时期的文化、统治方式和艺术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内外影响。 14.明朝:如同宋朝一样,明朝也经历了一个相对稳定的 时期,科技、漫画、天文学、哲学等领域都有了一定的深度研究和重大发现。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全汇总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全汇总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考中,历史作为一门必考科目,更是备受考生关注。为了帮助高考考生高效备考历史,本文将为大家汇总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一、古代史 1. 先秦时期 1.1 夏、商、周三代的特点和衰落原因; 1.2 周朝政治制度的变迁和农业技术的发展; 1.3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1.4 孔子及儒家学派的兴起。 2. 秦汉时期 2.1 秦朝的政治、军事和文化特点; 2.2 千里走单骑、焚书坑儒以及高祖帝国的巩固; 2.3 汉朝强盛和经济发展的原因; 2.4 五路六经、文景之治以及两汉对外关系。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3.1 曹魏、东吴、蜀汉三国鼎立; 3.2 六朝文化的繁荣和佛教的传入; 3.3 北方民族的入侵以及南北朝的建立。 4. 唐宋时期 4.1 唐朝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成就; 4.2 安史之乱、五代十国以及北方辽金南宋的构建; 4.3 宋朝的经济繁荣和科技发展; 4.4 唐宋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 二、近代史 1. 明清时期 1.1 明朝的政治制度与科举制度; 1.2 明朝的经济繁荣和文化发展; 1.3 清朝的开国与崛起; 1.4 鸦片战争以及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2.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

2.1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2.2 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五卅运动; 2.3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与发展; 2.4 中华民国的建立和抗日战争。 3.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与发展 3.1 解放战争和土地改革; 3.2 三大改造和五年计划; 3.3 党的路线决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4 文化大革命和改革开放。 4. 当代中国 4.1 经济改革与发展; 4.2 政治改革与发展; 4.3 社会变革与发展; 4.4 中共中央的决策与国际地位的提升。 三、世界史 1. 欧洲古代史

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10篇

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10篇历史高考知识点归纳总结(一) 1. 中国古代社会的初步形成与奴隶社会的衰落 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在此期间,人 们逐渐从采集、狩猎的生活方式过渡到了农耕生产。随着农耕生产的 发展,人们开始建立定居的村落,形成了最早的农业社会。然而,真 正意义上的中国古代社会的形成则要追溯到大约公元前21世纪的商代。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它标志着中国的第一个王朝的建立,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时期。在商代之前,中国社会 主要是以奴隶制为特征的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的一种社 会形态,主要特征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分离和劳动者被奴役。 2. 中国古代社会的演变与封建社会的形成 商代的灭亡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个新的 阶段被称为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以封建土地制度为基础的社会形态。此时期,天子才是最高统治者,其他的世家、诸侯都是天子的附属官员,受其官职封授和赋予军事权,多为国之家族,地位高于百姓。封 建社会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特色鲜明的社会阶段,具有浓郁的封建色彩。 3. 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与衰落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存在着不同朝代的轮替和社会制度的变迁。其中,汉代、唐代、明代等被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这些 时期都是中国历史上极为繁荣和强盛的朝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封建社会的内外矛盾日益加剧,封建制度逐渐失去对社会的控制力, 导致了封建社会的衰落。特别是在19世纪,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 封建社会的衰落趋势更加明显。 4. 近代中国的变革与社会主义的兴起 近代中国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与动荡。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中国爆发了一系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辛亥 革命,它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随后,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经历了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的变革。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 干扰和错误的政策决策,中国在这一时期陷入了动荡和分裂的局面。 直到20世纪中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 义成为中国的主导思想和制度。 5. 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与改革开放 社会主义中国的建设与改革开放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阶段。上世 纪50年代到70年代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时期,国有经济的建立和 发展成为当时的一个重要特点。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面临着一系列的经济困难和社会问题,中国共产党作出了改革开 放的历史性决策。改革开放代表了中国进一步开放对外,推动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改革开放的实施使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6. 当代中国的崛起与挑战

高考历史的必背知识要点

高考历史的必背知识要点 高考历史的必背知识要点汇总 历史知高考必考的科目,学生们想考好历史,最重要的就是背诵知识点,打好知识基础。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历史的必背知识要点汇总,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历史的必背知识要点篇1 1、西周的兴衰。 2、分封制的内容、实质。 3、全面理解和说明春秋到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由奴隶社会瓦解到封建制度确立,分裂割据走向统一集权,民族融合局面出现的历史发展趋势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表现。 4、正确评价春秋战国期间的兼并战争。 5、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作用和实质(是在经济,政治上确立了封建制度。是怎样体现和完成春秋战国以来的历史发展趋势)。 6、战国时封建经济发展的具体成就(铁器、牛耕、水利、手工业和商业)。 7、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流派,内容,结局。注意儒家,道家和法家。 8、天文、医学和诗经。 9、孔子(重点)、荀子,孟子,韩非和屈原。 说明:先秦时期多年未出大题,一定要注意复习到位,特别是百家争鸣,春秋战国的社会发展趋势。此阶段也可以和秦汉或者明清时期结合起来考察。 高考历史的必背知识要点篇2 秦汉——多民族大一统的封建社会的形成、巩固、问题和演变成分裂 1、秦统一天下的必然性和条件。 2、秦始皇建立和巩固统一和中央集权的措施。 3、从正反面分析秦亡汉兴的原因。

5、秦皇、汉武多方面的活动。 6、理解和评价焚书坑儒、独尊儒术。董仲舒的思想背景,内容,作用。 7、自春秋、战国经秦到西汉治国思想的变动和影响。 8、秦汉与匈奴,西域,越族的关系。 9、张骞和班超的贡献:丝绸之路。 10、造纸术,地动仪,张衡,华佗,王充,司马迁和《史记》,数学和封建教育。 11、秦汉出现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问题及表现。(土地兼并、暴政、思想专制) 12、秦汉是对后世具有开创性的朝代,秦汉奠定了我国后来2000年封建社会的基本格局,基本特点。如何理解?有那些史实?(统一的国家格局;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格局;多种土地制度基础上的的封建小农经济格局;以汉族为主体的民族融合的多民族格局;对外交流的开放格局;以儒家为主体重伦理的思想格局;以应用技术为主的领先世界的传统科技与文化格局。) 高考历史的必背知识要点篇3 1、隋大统一的历史原因。秦和隋的相似性。 2、隋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 3、全面细致的识记大运河的分段、起止点、沟通河流。理解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影响。正确看待历史上不同人物对大运河的评价。 4、多方面(从统治者作为,从制度,从科技,从水利,从民族交往,从中外交流等)分析唐朝前期盛世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启示。 5、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活动和评价。 6、深入理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均田制,租庸调制的.实施原因、目的,作用和其间的联系,后来的破坏。 7、全盛时期的表现(经济、政治、民族、对外、文化。)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 8、长安和扬州。 9、唐中央政权和边疆民族关系的史实,共性。与汉民族关系的异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历史科目是高考中的一门重要科目。作为一门文科科目,历史 涉及到大量的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和文化传统等内容。为了帮助 考生顺利备战高考,下面是一些高考历史必背的知识点的汇总。 一、古代中国的朝代 1. 夏商周: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王朝,商朝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确凿记载的王朝,周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 的一个朝代。 2. 春秋战国: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时期,战国时期是中 国历史上一个军阀混战的时期。 3. 秦汉三国: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割 据的时期。

4. 隋唐五代:隋朝是中国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王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盛的朝代,五代是中国历史上五个朝代相继而立的时期。 5. 宋辽金元: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辽朝、金朝和元朝是中国历史上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 6. 明清: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二、历史事件与人物 1. 秦始皇统一六国: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六国的皇帝。 2. 白起、廉颇、项羽、刘邦:他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国时期的将领。 3. 刘备、关羽、张飞:他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三国时期的人物。

4. 玄奘西行取经:玄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唐朝高僧,他前往印度取经,对佛教传播起了重要作用。 5. 郑和下西洋:郑和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航海家,他多次带领船队下西洋,开展贸易和外交活动。 6.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标志着中国民主革命的开端。 三、中国古代文化 1. 中华文化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指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 2. 儒家思想与道家思想:儒家思想强调以孔子为代表的礼仪道德、忠恕仁爱等,道家思想强调以老子为代表的无为而治、自然无为等。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完整版 以下是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的完整汇总: 1. 古代中国的文明起源和主要特点: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是中国的两大文明起源地,黄河文明以中原王朝为代表,长江文明以楚汉为代表。古代中国文明的主要特点是农业经济、封建社会、五行学说和礼制文化。 2. 历史上的朝代及其主要特点: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王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发展了文治政府和科举制度;隋朝统一了南北,开通了大运河;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盛的王朝,实行科举制度和开放政策;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王朝,发展了宋代经济和科技;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外族王朝;明朝实行严格的科举制度,开展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航海活动;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康乾盛世是其鼎盛时期。 3. 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中国古代的科技和文化成就包括造纸术、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中国古代的文化成就有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诗词和戏曲等。 4. 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中国古代的经济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农业生产方式逐渐演变为田赋制和均田制。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国与外部世界的贸易。 5. 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南京长江大桥事件、九一八事变、五一运动、十一届三中全会等。 6. 近代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封建皇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推动了中国的思想解放和文化发展;七七事变和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侵略的重大军事行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7.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和封建制度的废除;土地改革和农村合作社运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和四人帮的兴起。 8. 当代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开放政策在1978年开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改革 开放政策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和人民的生活方式,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 这些是高考历史必背的主要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可以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发展,并在高考中获得更好的成绩。导语: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是考生备考过程中必须要掌握的内容,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演变和发展,是取得高分的关键。下面将继续介绍一些与中国历史相关的重要知识点。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9. 封建主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以封建主义为主。封建制度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历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科目,也是高考重点考察的科目之一。历史知识包含非常多的内容,如果不注重归纳总结,那么对于考生来说就非常困难。下面我们来归纳总结一下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一、中国历史 1. 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古老的时期,我们应当明确的重点是黄帝、舜禹、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始皇和秦朝。 2. 两汉时期 两汉时期包含了新朝、光武中兴、玄朝、东汉末年、三处分、三国和两汉文化等内容。 3.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包含了三国、魏晋、南北朝等内容,重要的人物有曹操、刘备、孙权、司马炎、司马昭等。 4. 唐宋元明清时期 唐宋元明清时期重点是皇帝、进士科、科技等,皇帝选用官员的方式、定居制、科举制度等是考试重点。

二、世界历史 1. 亚细亚文化 亚细亚文化包含了古印度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伊斯兰教文化、日本文化等,考试重点在于文化的渊源、发展历程和影响。 2. 欧洲历史 欧洲历史包含了罗马帝国、中世纪、文艺复兴、探险时期、宗教改革、启蒙运动、大革命、拿破仑、工业革命等,重点是它们对西方现代文明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3. 美洲历史 美洲历史包含了印第安人、美国开拓、拉丁美洲独立等,考试重点在于了解美洲的历史、文化和现状。 三、世界战争 世界战争包含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它的特点是需要高科技的武器和战略,还有就是战争中的协商制度和条约规则设置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点是了解纳粹的国家主义、大东亚共荣圈、震荡与重建等内容。 四、政治事件 政治事件包含了十月革命、红军队长、西安事变、南京大屠杀、三大战役、日本投降等。重点是了解事件的历史意义,还有就是了解中国的政治体制和国际政治事件等。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一):重要的国际会议 1、巴黎和会(时间、参加国、操纵国、主要内容-条约、影响); 2、华盛顿会议(背景、目的、时间、参加国、内容—条约、影响); 3、慕尼黑会议(时间、参加国、内容、影响) 4、开罗会议(时间、参加国、人物、内容、影响); 5、德黑兰会议(时间、参加国、人物、内容、影响); 6、雅尔塔会议(时间、参加国、人物、内容、影响); 7、波茨坦会议(时间、参加国、人物、内容、影响); 8、万隆会议: ①、背景: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纷纷建立,亚非国家之间出现联合反帝反殖民的新局面; ②、时间、地点; ③、决议 ④、影响:亚非会议所反映出来的团结反帝、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的精神,被称为“万隆会议”。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二):宋明理学 1、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儒学面临危机;--(P课文第16页) 隋唐时期,儒学家提出三教合一的主张,吸收了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理"或"天理"为核心的新儒学系统,即理学。 2、代表人物:北宋-程颢、程颐;南宋-朱熹、陆九渊;明朝-王守仁(王阳明) 3、主要内容:--(P课文第16-17页) 程朱理学:"理"是世界万物的本源;"理"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把握"理"就要"格物致知"(接触万事万物才能明"理")

陆王心学:陆九渊认为"心即理也",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王守仁"致良知"学说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④宋明理学的影响:--(P课文第18页) 历史作用:①消极--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 ②积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积极作用。 (四) 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结合他们的基本观点简要说明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P课文第20-22页) 4、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 1、背景:政治上,专制政治的腐败,农民起义打击。 经济上,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根本原因)。 思想文化上,以程朱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使思想界呈现出因循守旧的习气;西学东渐中近代科技开始传入,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2、代表人物及主张: (1)"异端"李贽,著作有《焚书》、《藏书》--(P课文第20页) 否定孔孟学说;批判程朱理学;倡导个性自由,反对盲从统治者的意志;追求物质享受;主张男女平等。 哲学思想:指出万物皆源于矛盾的阴阳二气,并非生于"天理",从而否定了"存天理,灭人欲"的理论基础。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考历史必背知识点汇总 高考历史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对于考生来说,熟练掌握历史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在历史考试中,不少考生因为对历史知识点的掌握不足,导致分数不够理想,错失重要的高分机会。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为大家汇总一些高考历史必背的知识点。 一、中国古代历史 1.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夏朝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商 朝的政治制度是封建制度的延续,周朝的政治制度是废除封建制度,实行以天子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2.夏商周的科技成果夏商周的科技成果包括农业上的铁制 农具,手工艺上的丝绸和青铜器,宗教信仰上的崇拜祖先和封建礼制,以及文化上的甲骨文。 3.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都是实行集权 制度,秦朝统一中国,实行郡县制,推广法律制度,注重基础设施建设;汉朝分封制度废除,设立三公九卿制,在文化、教育等方面也有显著的发展。 二、中国近现代史 1.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化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思想观念得以解放,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其中的一些重要特征是各种思潮汹涌澎湃,中外文化交流增多,新式产业逐渐兴起。 2.辛亥革命的影响辛亥革命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为中国的民族独立和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3.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倡新思想、新文化,融合了中国学派、欧美文化和俄国革命思想,对于中国近代的人文学科、思想、文化和艺术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次重要革命运动,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提高了民族认识和自尊心,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三、世界历史 1.世界历史中的两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近代世界 历史上第一次规模广泛的总体战,导致了无数人的死亡和伤残,对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二次世界大战更是造成了巨大的社会和人类灾难,直接导致了国际格局的巨变。 2.世界历史中的冷战冷战是上世纪中后期的主要国际矛盾 和斗争,远远超过商业品牌和种族对抗。美国和苏联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导致了世界上一系列政治、军事和经济上的危机和冲突。 3.世界历史中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 是世界历史上两个主要的社会政治制度,它们代表着两条不同的发展道路。资本主义将个人自由、市场经济和私有制经济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