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州话音系
雷州话教程(第一课)

.实用文档.
. 雷州话教程〔第一课〕
雷州话教程(第一课).amr
格式:粤语〔解释〕[雷州话音标:拼音为普通话注音,汉字为粤语注音,“‵〞为重音音节],字体标红为难点。
双击上面的音频可以〔用暴风影音〕翻开下表中的词语音频跟读。
我〔我〕[w ā]
你〔你〕[l ù] 佢〔他〕[y í] 我哋〔我们〕[w ān èng ]
你哋〔你们〕[l ùn èng] 佢哋〔他们〕[y ín ēng] 人哋〔人家〕[n āngg é]
呢度〔这里〕[y āl ì] 嗰度〔那里〕[h āl ì] 边度〔哪里〕[d íji ā]
呢〔这〕[y ā] 嗰〔那〕[h ā] 咁样〔这样、那样〕[y āéo]
点解〔为什么〕[煨èu 升摸,通俗:做咪咪] 第日〔改天〕[‵该翅,通俗:袋意‵翅] 第次〔下次〕[è‵ch ǔ]
乜嘢〔什么〕[咪咪] 乜〔什么〕[咪] 几多〔多少〕[‵u āz ói]
边〔哪〕[d í] 咁好〔这么好〕[‵y òh ò]。
雷州歌腔的调性与腔韵

雷州歌腔的调性与腔韵雷州半岛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古为蛮荒之地,四千年前系少数民族土著杂居之地。
据史书记载,在秦汉以前,雷州半岛原是“百越”之地。
所谓百越是我国古代江南诸民族的泛称,在古代“越”与“粤”通用,是指“人族”的意思。
雷州半岛的土著居民与岭南地区的百越族又被称为“南越”族,即百越族的一支。
自秦汉以来,经隋唐、宋朝至明朝,中原、江南一带的汉人多次南迁,雷州又成为“汉越杂处” 之地,特别是“宋室南迁” 以来,迁徙雷州的汉人愈加增多,且大多来自于闽南、闽中,尤其是莆田、漳州、泉州。
宋绍圣四年(1097 年)谪居雷州的北宋大文学家苏辙在《和子詹“次韵陶渊明劝农”》诗的小引中写道“余居海康,农亦甚惰,其耕者多闽人也”。
①随着闽南人的大量迁入,闽南语与土著方言逐渐渗透、融合,并演变为闽南方言的一种次方言一一雷州方言(简称雷话)。
雷州歌腔就是用雷州方言演唱的雷州歌的旋律,这种旋律不仅有其程式化的结构框架(参照拙文《雷州歌腔的类型与结构》),还有一定的调性特征和歌腔韵味。
一、以商为核的雷州歌腔雷州歌腔与雷州方言具有密切的关系。
雷州人说方言时也许会带些粗犷,但雷州人说话发音的位置较低,多在喉头和胸腔之间,不像湘蜀人、陕西人说话发音较多用头腔,东北、内蒙等北方人说话发音常会用到腹腔。
雷州话的这一特征,在雷州歌腔中体现为音区较低、音域较窄、下行音调居多。
所用音域大约在大六度范围,所在音区主要为a-#f1 或c-a1 。
值得强调的是,雷州歌腔的调性特征是“以商为核”,以商调式为基础,1995年童忠良的《商为核一一兼论中西乐学调关系若干问题的比较》,2000 年洛地(胥子)的《“商为君”随想》,2007 年杜亚雄的《商核、商调式、商代音乐》,这三篇文章先后提出和探索了以商为核、以商为君的理论。
杜亚雄认为,虽然此观点是童忠良先生1995年提出,但商居中为核、为君是自然形象。
我国古代又叫“三分损益法”的五度相生律,其求五声的过程依次得出的是:宫一徽一商一羽一角。
简论雷州方言与闽南方言的文化渊源——以语音、词汇、语法和古文献为视角的考察

简论雷州方言与闽南方言的文化渊源——以语音、词汇、语法和古文献为视角的考察刘刚【摘要】雷州方言和闽南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表现出强烈的趋同性,二者共同拥有诸多为其他方言所无,或在其他方言中很不常见的语言现象。
古文献中所记自唐宋至明代雷州半岛的“闽语”,其来源以莆田话为主,而莆田话是宋代以后从古代闽南方言分化出来的。
因此,雷州方言和闽南方言有着共同的源头,即古闽南话。
如果将方言的生成视为一种文化现象,那么雷州方言和闽南方言明显具有同出一源的地域文化特征:二者有着共同的文化来源,即古代闽南文化;二者在语言要素上表现出的共同特征,正是雷州文化对古代闽南文化在语言方面的习惯性继承。
【期刊名称】《广东海洋大学学报》【年(卷),期】2012(000)005【总页数】6页(P29-34)【关键词】雷州方言;闽南方言;文化渊源【作者】刘刚【作者单位】广东海洋大学文学院,广东湛江 5240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07目前已有充分的历史、地理和民俗证据表明唐宋时期的雷州先民大多徙自闽中的莆田一带及闽南地区,并且这个过程一直持续到清代。
一般认为,莆田话最迟在宋代已经形成,是长期受闽东话影响的闽南话②[1]。
因此,雷州方言的形成与闽南方言必然会存在直接的文化联系。
探讨雷州话是否来自闽南话,历史、地理和民俗方面的证据只能算旁证,语言自身的证据才是直接证据,但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诸多研究都忽视了这一点。
语言是文化的直接载体,不同类型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类型的文化,在同一语言内部不同类型的方言也承载着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
语言对文化的承载具有双重性:一是不同类型的语言承载的语义本身就是不同文化的内容;二是不同类型的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一定存在为自己所独有的典型性文化特征。
方言也是如此,不同系别的方言不仅承载着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而且在语音、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总有某些特征为某种方言所独有,表现出不同地域文化间的差异。
雷州歌腔的调性与腔韵

雷州歌腔的调性与腔韵作者:蔡觉民来源:《艺术研究》2014年第01期摘要:雷州歌腔“以商为核”,以商调式为基础。
由歌者随性而来、顺口而至的同主音商羽重合音阶是它的基本调性特征;体现雷歌韵味的除了生动有趣的雷州方言以外,就是歌腔中的腔韵。
雷州歌腔的腔韵可分为头韵、中韵、尾韵和拖腔。
关键词:雷州歌腔商羽重合音阶腔韵雷州半岛地处我国大陆最南端,古为蛮荒之地,四千年前系少数民族土著杂居之地。
据史书记载,在秦汉以前,雷州半岛原是“百越”之地。
所谓百越是我国古代江南诸民族的泛称,在古代“越”与“粤”通用,是指“人族”的意思。
雷州半岛的土著居民与岭南地区的百越族又被称为“南越”族,即百越族的一支。
自秦汉以来,经隋唐、宋朝至明朝,中原、江南一带的汉人多次南迁,雷州又成为“汉越杂处” 之地,特别是“宋室南迁”以来,迁徙雷州的汉人愈加增多,且大多来自于闽南、闽中,尤其是莆田、漳州、泉州。
宋绍圣四年(1097年)谪居雷州的北宋大文学家苏辙在《和子詹“次韵陶渊明劝农”》诗的小引中写道“余居海康,农亦甚惰,其耕者多闽人也”。
①随着闽南人的大量迁入,闽南语与土著方言逐渐渗透、融合,并演变为闽南方言的一种次方言——雷州方言(简称雷话)。
雷州歌腔就是用雷州方言演唱的雷州歌的旋律,这种旋律不仅有其程式化的结构框架(参照拙文《雷州歌腔的类型与结构》),还有一定的调性特征和歌腔韵味。
一、以商为核的雷州歌腔雷州歌腔与雷州方言具有密切的关系。
雷州人说方言时也许会带些粗犷,但雷州人说话发音的位置较低,多在喉头和胸腔之间,不像湘蜀人、陕西人说话发音较多用头腔,东北、内蒙等北方人说话发音常会用到腹腔。
雷州话的这一特征,在雷州歌腔中体现为音区较低、音域较窄、下行音调居多。
所用音域大约在大六度范围,所在音区主要为a-#f1或c-a1。
值得强调的是,雷州歌腔的调性特征是“以商为核”,以商调式为基础,1995年童忠良的《商为核——兼论中西乐学调关系若干问题的比较》,2000年洛地(胥子)的《“商为君”随想》,2007年杜亚雄的《商核、商调式、商代音乐》,这三篇文章先后提出和探索了以商为核、以商为君的理论。
粤西闽语语音特点及内部差异

“
焊恨 座 碍 助 硬 币受 电亮 令 冒 治 位 任 等 比 读 阳 去 类 的 字 还 多 还 有 少 数 字 读 阴 去 调 如 捕 署
, , ,
”
“
”
。
古 清声 母 去 声 字 今 也 有 读 阴 上 的 如 腕 晌 铜 竟 垦 震 振 访 统 等
,
“
”
。
还有
少 数 读 阳 上 如 会赘 沼 泡 罩 笨爆 荷 等
的 担篮 衫 柑 等 字 读【 韵母 山 摄 寒 桓 两韵 的 散 伞 盘官 等 字 念【
“
“
”
韵母 山删两 韵 开 口 字
, ,
,
闲拣 斑 板 等 念
”
,
”
〕 母 仙 先 两 韵 开 口 字 棉钱 箭 天 等 念 韵
,
“
”
韵 母 宕 摄 唐 阳两 韵 的 汤 堂 长
“ ”
, ,
“
装 等 字 读【 韵 母 阳 韵 字 蒋 梁 枪 羊 等 读 【
, ,
。
与 其接 近 的 是 一 个 半 元 音 声 母 〔
,
。
幻 ②海 康雷 话 有个 全 浊 擦 音【 声 母 电 白雷 话 没 有 与 其接近 的是 一 个 半 元 音
,
电 白雷 话
”
,
中读
声 母 的字 海康 雷 话 一 部 分 读 〔 一 部 分 读 零 声 母
,
,
。
读 〔 的如 入 尿 热扰绕 等 读零
“ ”
。
古 山 臻两摄 的字 今 大 部 分 读【 韵 尾 韵母 们
, ,
。
尾 韵 母 及【 尾 韵 母 古 咸 深 两 摄 除 了 唇 音 字 外 基 本 保 留【
雷州话与普通话音系比较研究

1、什 么是 普通 话 汉 民族 共 同语 就 是 普通 话 。 国务 院 1956年 2月 发布 的 《关 于 推 广 普 通 话 的 指 示 》,正 式 确 定 现 代汉 民族 共 同语 就是 “以北 京语 音 为标 准音 ,以 北 方话 为基 础 方 言 ,以典 范 的现 代 白话 文 著 作 为 语 法规 范 的普通 话 。”“以北京 语音 为标 准音 ”是 从 整体 上说 的 ,不 是 说 北京 话 任何 一 个 语 音 成 份 都 是标 准 的 ,都 是普 通 话成 份 。“以北方 话 为基础 方 言 ”是指 北方 话 语汇有 普 遍性 ,不 是说 北方 话 所有 词语 都 可 以进 入普通 话 ;“以典 范 的现 代 白话 文著 作 为语 法规 范 的普通 话 ”是指 准确 、合 乎语 法规 律 的现 代 著名 作家 的优 秀 白话 文作 品 。 2、什 么是 雷 州话 雷 州话是 闽南方 言 的一种 次 方言 。通 行 于广 东省 西部 雷州 半 岛 ,是 雷 州半 岛通 行范 围最 广 、使 用人 口最 多 的一 种 方言 。因这 个地 区属 旧雷 州 府 管辖 ,所 以称为雷州话 ,通常简称雷州话 ,当地人 又 叫“黎话 ”。雷 州话 以雷 州市 雷城 镇居 民 所说 的 话 为 代表 (下 文所 提及 的均 以雷 城 话为 准 )。雷 州 话 在 明代 已形 成 ,明 ·万 历《雷 府 志 》民 俗 志 ·言 语 条 云 :“雷之 语 三 ,有 官 话 ,即 中州 正音 也 ,士大 夫 及 城市居 者 能言 之 。有 东语 ,亦 名客语 ,与漳 潮 大 类 。三县 九所 乡 落通谈 此 。有 黎话 ,即琼 崖 临高 之 音 。… …东 语 已谬 ,黎话 亦侏 漓 ,非 正韵 其 孰 齐 之 。”明之东 语 即今 之雷 州话 ,又 名 客语 ,因 为雷 州 人 大 多数 是 闽人 移 民后 裔 ,海康 、遂 溪 、徐 闻三 县
雷州方言拾趣

雷州方言拾趣雷州方言拾趣雷州方言是雷州半岛人民日常生活使用的语言,分布于今湛江市属的雷州市、遂溪县、徐闻、麻章区、东海岛、赤坎、霞山区、廉江市南部、坡头区西部等县(市)、区乡镇,人口覆盖600多万,是广东四大方言之一。
因其分布区域属于古雷州府之管辖在内,故称为雷州话。
雷州话,溯其祖追其源,乃闽语系的一种。
南宋末年,因战乱,几十万的莆田人移民雷州半岛,所以其实,雷州半岛人大多来自福建莆田地区,大约开始于唐代,至宋明清时期兴盛。
雷州方言是形成比较早的一个地方方言,属于闽南语系,但又区别于闽南语,在其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揉合了闽南语、黎语、客语、粤语等方言,形成自己独立的一种方言。
一、构词形式多样雷州方言有单音词,双音词和多音词,构词形式多样,且有别于其他方言。
1、单音词。
雷州方言单音词中,名词单音词:书(字、信)、市(集市)、罐(锅)、錔(盖),动词单音词:瞌(睡)、切(疼爱)、控(欠)、杯(bui1,提)、掌(守);形容词单音词:闹(人多)、浮(稀)、显(美)、貌(丑)、猛(me,快)等,这都是雷州方言特有的单音词。
2、双音词。
有的构词词序与普通话对调。
如“风台”(台风)、“人客”(客人)、“鞋拖”(拖鞋)、“猪乸”(母猪)、“鸡阉”(阉鸡)等;有的加缀词组成,如“罐喾”(大沙锅)、“钵郎”(大陶盆)、“猪公”(公猪)、“猪嘴”(小猪)、“鸡角”(公鸡)、“鸭公”(公鸭)、“雨毛”(小雨)、“齿母”(臼齿)、“凳墩”(方凳)等等。
3、多音词。
雷州方言多音词有三音词,如:远长长(远)、暗黑黑,长纳纳、肥肥仔、红红仔。
有四音词,如:暗暗黑黑,白白读读,老老霞霞、闲闲奶奶、红桃红桃、烧伦烧伦(不很热),甜干甜干(干:凉,很甜),咸苦咸苦(很咸),产高产高、生生霞霞,也有更多音词,如:半生熟半生熟、着嘴味着嘴味(合口味),冲脚二爽脚二(比较爽朗)等。
4、重叠词汇雷州话的重叠词汇,从构成形式上看,有AA 式、有AB式、有AABB、有ABAB式、有ABCABC等等,这与普通话重叠词汇基本一样,但普通话重叠词一般只是词形的变化,而雷州话的重叠词汇则有词义甚至于词性的变化。
吊唁雷州话

吊唁雷州话一、什么是雷州话雷州话,又称雷州方言,是中国广东省雷州市及周边地区使用的一种方言。
雷州话属于粤语的一个分支,与广州话、潮州话等方言有一定的差异。
雷州话是雷州地区的主要语言,也是当地人民交流的重要工具。
二、雷州话的特点雷州话有着独特的音韵系统和词汇特点,以下是雷州话的一些特点:1. 音韵特点雷州话的音韵系统相对于标准粤语有所差异。
其中,声母的发音较为浊化,韵母的发音较为开放。
此外,雷州话还有一些特殊的音变规律,如轻声读音的出现等。
2. 词汇特点雷州话的词汇丰富多样,许多词汇在标准粤语中并不常见。
雷州话中还保留了一些古代汉语的词汇和用法,使其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3. 语法特点雷州话的语法结构较为简单,语序基本与标准粤语相同。
雷州话中的方位词、量词等也有一些特殊的用法和表达方式。
三、雷州话的发展与保护雷州话作为当地的方言,随着社会的变迁和全球化的影响,正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境。
为了保护和传承雷州话这一重要的语言文化遗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1. 家庭传承家庭是语言传承的重要渠道,父母应该在家庭中使用雷州话与子女交流,培养他们对雷州话的兴趣和认同感。
2. 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雷州话传承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应该将雷州话纳入学校的语言教育课程中,让学生了解、学习和使用雷州话。
3. 社区活动社区活动是促进雷州话传承的有效途径。
可以组织雷州话演讲比赛、方言歌曲演唱会等活动,增强当地居民对雷州话的认同感和使用意愿。
4. 文化推广通过举办雷州话文化展览、出版雷州话词典等方式,将雷州话的历史、特点和价值传播给更多的人,提高大众对雷州话的认知度和保护意识。
四、雷州话的意义与价值雷州话作为一种地方方言,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1. 文化传承雷州话是雷州地区的语言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雷州话有助于维护当地的文化传统和身份认同。
2. 交际工具雷州话是当地人民交流的重要工具,使用雷州话可以更好地沟通、交流和表达情感。
3. 地方特色雷州话的独特音韵和词汇特点体现了雷州地区的地方特色,对于推广当地的旅游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州话语音系统
声母17个
双唇音 波 坡 磨 魔
舌尖音 刀 驼 娜 罗
舌尖前音ts 槽 初 所 尿
舌根音 哥 戈 饿
喉音 窝 何
说明:
1、 带有同部位塞音,实际音值是 g,没有相对的g。
2、ts组声母发音时舌位较后,接触齿龈,接近于舌叶,拼齐齿呼时有点舌面化。
z 是与 相对的浊擦音,单念z-音节时略带塞音成分,音为dz ,多个音节连发时,塞音往往失去而音为 。
因而z 和dz 是同一音位的变体,这里用z表示。
3、零声母之前略带喉塞成分而不明显。
韵母45个
a 巴ai 盖au 欧am庵a 安ap 盍ak 恶
e 哑eu 斗em 参e 庚ep 撮ek 色
o 河oi 鞋o 翁ok鹿
i 以im音i 灵ip急ik直
u 故ui 威u 温uk出
ia 家iau条iam盐ia 良iap夹iak浴
ie 爷ie 根iek跌
io 烧io 穷iok药
ua 瓜uai怪ua 光uak刮
ue 过uek 国
说明:1 还有两个自成音节的声化韵母m和 。
2i行阴声韵与声母 相拼合会出现鼻化韵,当是没有别义作用,属于自由变体。
声调8 个,平上去入各分阴阳
阴平213丹 a 阴上52党 a 阴去21诞 a 阴入5斫 a
阳平11 同 a 阳上33但 a 阳去55蛋 a 阳入2达 a
说明:节奏点前面的阴平调字一律由本调的213变读为22;在平上四个调字前面的阴入字一律由本调的52变读为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