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北京海淀区高二(上)期中语文
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

海淀区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列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 元旦期间,各大城市服装市场热闹非凡,商家都摆出了积极的应战姿态,纷纷推出降价、抽奖活动,引得众多消费者慷慨解囊。
B . 我们常常从冰心关于巴金的只言片语里,加深对巴老的了解和认识。
C . 虽然计算机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拥有了它并不意味着一切工作都会那么轻而易举,一挥而就。
D . 道德模范是影响社会风气的中坚力量,开展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必将强力引领公众见贤思齐,从善如流。
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尽管现在乡村与城市的差异很大,但它们的文化同出一个源头,因此,古村落保护与城市化发展有相通之处,在文化上都有不能舍弃的“根”的情结。
B . 不知“腊月”“谢年”为何物,却对“鸟叔”“圣诞节”如数家珍,我们的下一代正生活在一个与我们的传统文化隔离的世界里,这种情况令人堪忧。
C . 为避免不再出现大量旅客滞留火车站的局面,广州市春运办公室通过增加车票提示信息与应急候乘点匹配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应急处置能力。
D . “两会”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3. (2分) (2018高一下·射洪开学考) 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句是()A . 涂鸦之作,不足当先生一哂,如蒙赐正,小子不胜感激!B . 欣闻敝校百年校庆,本人忝为校友,因事不能躬临为歉!C . 吉日良辰,花好月圆,恭祝一对璧人并蒂同心,白首偕老!D . 家母古稀之庆,承蒙各位亲友光临,略备薄酒,敬答厚意!4. (2分) (2018高一下·江苏月考) 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A . 丰子恺早期的散文注重以童心观照世界,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体现出的是一种宁静纯真的美。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考试总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36分)1.(9分)明星畸高片酬谁之过詹庆生①近段时间,影视明星高片酬的话题引发了舆论热议。
其实,明星超高片酬对影视行业健康发展的危害早已被广泛论及:占投资成本过半甚至更高比例的演员片酬,挤占了制作其他环节的成本投入,严重影响了影视作品的艺术质量;对明星片酬的无节制哄抬,对影视行业的健康发展造成威胁;随之而来的影视演员一夜暴富、拜金炫富等现象所传达的价值观偏差,也给社会精神文化建设带来很大冲击。
②在影视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制片、发行、放映的全产业链都进入了急剧扩张期。
仅就制片领域来说,各种热钱汹涌而至。
而在放映播映平台方面,也猛增许多。
这些新出现的影视投资、制片、发行、放映主体为中国影视业创造的“世界奇迹”贡献巨大。
然而,当其他环节都在急剧扩张的时候,有市场号召力的明星却难在短时间内出现数量的快速增长。
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的,当市场需求急剧扩张而供给相对不足时,作为“稀缺资源”的明星价格上涨似乎就成了必然。
③近两年来,各影视公司不仅给明星开出超高片酬,还纷纷高价收购明星们的公司以期绑定与明星之间的合作关系。
更为雪上加霜的是,许多刚刚进入影视制片领域的新军,为了在激烈的明星资源争夺战中占得先机,往往打破既有的行业规则,为明星开出难以拒绝的超高片酬。
④事实上,成熟的影视工业体系对于明星的依赖并没有那么强,创意和制作才是最为重要的。
以好莱坞为例,一些风靡全球的影视作品,启用的大多是小演员甚至是名不见经传的新演员。
这些作品的成功并不依赖明星的光环,而是富有想象力的故事创意、生动精湛的演技,以及令人瞠目结舌的制作水平。
反倒是这些作品成就和培养了一批演员,让他们走上明星之路。
而在稳定的影视工业体系当中,影视公司、演员、经纪公司之间已经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谈判议价的行业规则,明星片酬固然会因走红程度而起伏,但并没有出现类似中国这样片酬大面积坐地飙升的反常情况。
高二语文期中试题卷2017及答案

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每小题3分)“示众”有悠远的历史,在文明史上,“示众”担当的功能主要是惩罚,其次是教育,“杀鸡给猴看”、“以儆效尤”。
我们看示众现象,多半发生在战争、政治、司法、教育领域,它的威慑力、它唤起“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的羞耻心,都起到了“杀一儆百”的作用。
关于示众的起源没有人提供答案,政治学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难以肯定它究竟是政治人物发明,还是教育者创造,抑或是父母总结出来的。
如果按照《易经》提供的线索,我们大概能够猜想,示众在中国,是统治者们的杰作。
无论是谈论市场经济的“噬嗑卦”,还是谈论教育的“蒙卦”,先人都系辞以“示众”一类的字样。
“噬嗑卦”的系辞是,亨,利用狱。
蒙卦的系辞是,“利用刑人,用说桎梏。
”可以说,无论起源,东西方人是不约而同地发现了“示众”的功能,它利用人性深处的羞耻心,使人“浪子回头”、“知错认错”,使围观者引以为耻引以为戒,不越雷池一步。
示众有过巨大的历史意义。
当代学者汤一介曾说文明会经历三阶段:“专制为体,教化为用”的阶段;“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的阶段;“和谐为体,中庸为用”的阶段。
可以说,示众正是文明第一阶段的应有之义;或者说,凡是示众文化盛行的地方,不过仍处在第一阶段而已。
在这个层面上,西方走在人类的前头。
早在18世纪末,一位名叫本杰明·鲁思的西方学者就把示众柱等刑罚史上的物品视为野蛮时代和野蛮国家的标记,视为理性对人们心灵影响微弱的证据。
我们今天看到,示众现象在发达国家是越来越少了,在我国也遭到大众的抵制和不安,因为示众冒犯人的尊严。
当专制不用教化的时代,示众就失去了意义。
示众只是权势者的游戏,这种游戏只能培育冷血的看客。
当一个文明体不再能以专制为本体的时代,示众也会失去意义。
革命者不怕示众,甚至以示众相标榜。
陈毅有诗为证: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16—17学年上学期高二期中考试语文试题(附解析)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语文学科期中试卷本试题共6页,六大题,22小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并妥善管理好自己的试卷。
第Ⅰ卷阅读题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
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
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
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
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
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
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
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
“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
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
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
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
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
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
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
前文说到周公戒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
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
2017-2018北京海淀首师大附中高二上期中语文真题卷无答案

首都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语文Ⅰ卷(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词语的字形和加粗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项是(2分)A.暮蔼厮守楔.(xiē)子稍纵即.(jì)逝B.诀别国萃脑髓.(suí)万恶不赦.(shè)C.自栩嗣位涟漪.(yǐ)面面相觑.(qù)D.躁动忤逆阡.(qiān)陌繁文缛.(rù)节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曹禺,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
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北京人》等,建国后又创作了《王昭君》和《茶馆》等剧本。
B.词是盛行于宋代的诗体,又叫“长短句”。
按字数分,词有小令、中调、长调三类:从风格上讲,词又分婉约派与豪放派。
C.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被称为“前四史”。
D.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四大悲剧是《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
3.下列句中加粗字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再.迁为太史令再:两次召有司案.图案:陈列,摆放B.左右欲引.相如而去引:牵、拉安帝雅.闻衡善术学雅:素常C.如惠语以让.单于让:推让,谦让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逆:违背、触犯D.秦贪,负.其强负:辜负连辟.公府不就辟:征召4.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臣力.敢上璧见犯乃.死,重负国B.而君幸于.赵王拜送书于.庭C.秦王与群臣相视而.嘻夫赵强而.燕弱D.均之.二策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5.下列句中加粗字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武能网.纺缴左右欲刃.相如B.诚甘乐.之宁许以负.秦曲C.舍.相如广成传得夜.见汉使D.臣请完.璧归赵庸人尚羞.之6.下列表述与原著不符的一项是(2分)A.大观园竣工后,贾政带领众清客及宝玉入园游玩,进门只见一山,在入山口处有一镜面白石,宝玉建议用旧诗“曲径通幽处”题留此处。
北京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

北京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2017·珠海模拟)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2012年贺岁大片《龙门飞甲》3D效果突出,现场感极强,片中人物打出的飞镖,常常会让观众情不自禁地躲来躲去。
B . 在油气、电力、移动通信等公共服务行业,大型国企的垄断地位根深蒂固,为企业利益不惜损害公共利益的事情时有发生。
C . 入世十年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中,也许并不是显得那么泾渭分明,但它在改变国人观念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
D . 自从甘肃校车出事后,全国范围内校车事件就像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样地发生,规范校车运营,已刻不容缓。
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据资料记载,生长在野外的长尾鸡的尾羽,每年能增长一米左右,而长尾鸡的寿命能活八至十年,所以最长的尾羽能够超过七米。
B . 环保事件之所以经常性的频频发生,有专家分析认为,主要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单纯地依靠大规模投入获取经济增长速度,使得资源消耗惊人,环境污染日渐严重。
C . 高速磁悬浮列车运行时与轨道完全不接触。
它没有轮子和传动机构,列车的悬浮、导向、驱动和制动靠的是利用电磁力来实现的。
D . 近日我国西南大旱,主要原因是高压坝破坏了大气活动。
高压坝像一堵干墙,横在广西南部上空,阻挡太平洋水汽西进。
即使北方有冷空气南下,也无法与水汽汇合。
因此,广西、贵州、云南交汇地区长时间没有降雨,遭遇50年来少有的旱灾。
3. (2分)(2017·清城模拟)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只是有文字记载以来的相关内容,②即便如此,从发现了甲骨文的殷商王朝到秦的统一,③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④再加上口传时代的文学,历史就更长了。
⑤,我们要从大的时空观上来看待先秦文学,⑥不能将它仅仅看作是一个断代文学,只有这样才能对它有一个准确的评价。
北京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北京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本试卷卷面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30分)一、基础知识(每题2分,共6分)1.下列词语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焚膏继晷(guǐ)? 佶屈聱牙(jié)?? 鞭辟入理?? 魂牵梦萦???B.封妻荫子(yìn)? 风光旖旎(nǐ)?? ?变本加利 ??饥肠漉漉C.混淆视听(hǔn)? 不蔓不枝(màn)?? 草长莺飞 ??锋芒必露D.寡廉鲜耻(xiǎn)既往不咎(jiù)? ?积铢累寸? ?粗制滥造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2分)A.在学术研讨会上,小王同学说:“我刚才那番话是抛砖引玉,下面请大家用掌声欢迎李教授狗尾续貂。
”B.这样的小错误对于整个项目的要求来说不足为训,我们决不能只纠缠于细枝末节而忘了根本的目标。
C.他对下属要求非常严格,看见别人工作不认真,就如骨鲠在喉,非要批评劝诫一番,才觉得心里好受一些。
D.由于一味赶工期,楼房的工程质量不过关,最终造成墙体坍塌的严重事故,真是祸起萧墙。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2分)A.近代以来中国爆发了多次革命运动,其斗争之坚决,牺牲之英勇,真是可歌可泣,彪炳千秋。
B.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过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C.1915年夏,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的野心暴露无遗,连一度追随他的梁启超也与他分道扬镳了。
D.他衣着寒酸,还不修边幅:鞋子破了也不知道补一补,有时,连两只袜子的颜色都不一样。
二、课内文言文(每题2分,共10分)?4.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是故圣益圣(更加)??????????? B.若甚怜焉(怜悯)C.无贵无贱(无论)????????????? D.字而幼孩(养育)5.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孔子师郯子????????? ??????????B.早实以蕃吾从而师之?????????????????????? 不抑耗其实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病偻,隆然伏行?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故病且怠6. 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已去而复顾(连词,表顺承)??? B.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代词,这些)C.不拘于时(介词,表被动)?????? D.辍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副词,暂且)7.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B.奉宣室以何年???? 以子之道,移之官理?????????????? 传其事以为官戒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D.余嘉其能行古道???? 他植者则不然???????????????????? 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8.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2分)例:其闻道也固先乎吾A.理,非吾业也??????????? ?????B.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C.师不必贤于弟子??????????????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三、默写(每空0.5分,共14分)9.在横线上默写原文。
北京 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含解析)

高二(上)期中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1.默写(1)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3)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
______,______。
(4)鹏之徒于南冥也,______,______,去以六月息者也。
(5)______,______;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6)至人无己,______,______。
(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7.0分)2.下列各组词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窈窕(yáo tiáo)和弦(xuán)祈(qí)祷胆怯(qiè)B. 倔强(juè jiàng)驯服(xùn)惩罚(chěng)尽管(jǐn)C. 睥睨(pì nì)孤僻(pì)剖析(pōu)嫉妒(jì)D. 憎恶(zèng wù)慰藉(jiè)召唤(zhāo)驽马(nǔ)3.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宫庭诙谐旋律辜负枯燥无味B. 讥诮推崇神采希冀风景名盛C. 战栗瑕疵脉搏震撼诩诩如生D. 辖制寒噤怂恿星辰毛骨悚然4.下列句了中加粗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 改革需要有胆魄与才能的始作俑者,他们是时代的精英与骄傲B. 获得歌唱比赛总冠军,使他一夜间成为红遍全国炙手可热的明星C. 这只是一点小错误,不足为训,改正即可,不必总是记在心上影响情绪D. 企业如果只会模仿不会创新.只能跟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就会被市场淘汰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科学家研究发现,这几种果树病害都是由病毒和类菌原体混合感染而致病B. 这件仿制品,虽未体现出原作的神韵,但外型已与原作极其酷似C. 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政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商界的社会责任等各方面问题的广泛讨论D. 到底要不要学好语文?是不是只要学好数理化就可以了?答案当然是肯定的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狂人日记》.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祝福》选自《呐喊》,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朝花夕拾》,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等16部B. 契诃夫,俄国小说家、戏剧家、十九世纪末期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片小说艺术大师,和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齐名为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小修诗,散逸者多矣,存者仅此耳。余惧其复逸也,故刻之。 弟少也慧,十岁余即著《黄山》《雪》二赋,,独喜老子、庄周、列御寇诸家言,皆自作注疏,多言外趣。既长, 胆量愈廓,识见愈朗,的然以豪杰自命,而欲与一世之豪杰为友。泛舟西陵,走马塞上,穷览燕、赵、齐、鲁、吴、 越之地,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大都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有时情与境会,顷刻千言,如水东注,令人夺魄。其间有佳处,亦有疵处。佳处自不必言,即疵处亦多本色独造语。 盖诗文至近代而卑极矣,文则必欲准.于秦、汉,诗则必欲准于盛唐,剿袭模拟,影响步趋,见人有一语不相肖 者,则共指为野狐外道。曾不知文准秦、汉矣,秦、汉人曷尝字字学六经欤?诗准盛唐矣,盛唐人曷尝字字学汉、 魏欤?秦、汉而学六经,岂复有秦、汉之文?盛唐而学汉、魏,岂复有盛唐之诗?唯夫代有升降,而法不相沿,各 极其变,各穷其趣,所以可贵,原不可以优劣论也。且夫天下之物,孤行则必不可无,必不可无,虽欲废焉而不能;
2/6
雷同则可以不有,可以不有,则虽欲存焉而不能。故吾谓今之诗文不传矣。其万一可传者,或今闾阎妇人孺子所唱,
犹是无闻无识真人所作,故多真声,不口口于汉、魏,不学步于盛唐,任性而发。
盖弟既不得志于时,多感慨;又性喜豪华,不安贫窘;爱念光景,不受寂寞。百金到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刻都尽,故尝贫:
而沉湎嬉戏,不知樽节,故尝病;贫复不任.贫,病复不任病,故多愁。愁极则吟,故尝以贫病无聊之苦,发之于诗,
1/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谈骨气》的作者是如何得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结论的?请概括说明。(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链接文章:
8.文中画波浪线文字的内容,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启示?请简要作答。(2 分)
泛舟西陵,走马塞上,穷览燕、赵、齐、鲁、吴、越之地,足迹所至,几半天下,而诗文亦因之以日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每若哭若骂,不胜其哀生失路之感。予读而悲之。大概情至之语,自能感人,是谓真诗,可传也。而或者犹以太
露病.之,曾不知情随境变,字逐情生,但恐不达.,何露之有?
(有删改)
【注】小修:明代文学家袁中道,字小修,湖北公安人,与兄宗道、宏道并称“三袁”,以“公安派”著称。
4.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2 分)(任选 2 个作答)
(1)文则必欲准于秦、汉 准:___________
(2)贫复不任贫
任:___________
(3)而或者犹以太露病之 病:___________
(4)但恐不达
达:___________
5.根据文意,在文中口口处填写恰当的词语。(2 分)
答:口口
6.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 分)
且夫天下之物,孤行则必不可无,必不可无,虽欲废焉而不能;雷同则可以不有,可以不有,则虽欲存焉而不
谈骨气 吴晗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夫。”意思是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之谓大丈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 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 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 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 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 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 1282 年被杀害了。 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 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说:“嗟,来食!”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 舍,不吃这碗饭,后来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积极意义的。那人摆着一 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 施舍,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 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骨气。 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 1946 年 7 月 15 日被国民党枪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 劝告他暂时隐蔽,他毫不在乎,照常工作,而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 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人民民主一定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许 多曾经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 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 2()()0 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现在,还有它积极的意义。当然我们无产阶级有自己 的英雄气概,有自己的骨气,这就是决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了社会主义、共 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勇前进! 二、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8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4-10 题。
2017 北京海淀区高二(上)期中
语文
学校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一、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4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3 题。 义理、考据和辞章(节选)
施东向 从前有人说,做学问,写文章要从三个方面下功夫,那就是义理、考据和辞章。我们现在可以借用这种说法来 谈谈写文章的问题。 义理和考据,是属于文章内容方面的问题。在我们说来,讲究义理就是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讲究考据就 是要求材料准确。辞章是属于文章形式方面的问题。在我们说来,讲究辞章就是要求适合于内容的完美的形式。 义理、考据和辞章虽然是在三个不同方面的要求,但是这三个方面是密切地相互关联着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义理、考据和辞章这三者中,义理应当是灵魂、是统帅。因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而材料是要由观点来统 帅的。 如果一篇文章,有的只是华丽的词藻,有的只是庞杂的材料,却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人们读 过以后,根本不知道作者是在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那样的文章,人们通常就称之为“没有观点”的文章,也就是 没有灵魂的文章。 真正的好文章,一定要鲜明而有力地拥护那应当拥护的东西,同时也一定要鲜明而有力地反对那应当反对的东 西。这才会是生气勃勃的好文章。 正确的观点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客观实际中来的。我们在研究任何一个问题的时候,都要从客观存在着的事 物出发,详细地占有材料,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的指导下,给以科学的分析,然后才能在这问题上形成正确的 观点。因此,我们要把正确的观点传达出来,也是离不开材料的。 在这点上,我们讲究义理,显然是和前人的说法在原则上不同的。从前写文章的人说到义理时,往往只是指“古 圣先贤”已经说过的道理。在我们看来,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虽然是人类的实践经验的科学的总结,是我们研究 一切问题的指南针,然而也不能把它当成教条。正确的观点,不是简单的教条,不是空洞的观点,而是从具体材料 引出的正确的结论。 教条主义者以为他们既已从书本上接受了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他们就可以用简单的推理来获得关于任 何问题的正确观点。教条主义的文章表面上看起来也是在拥护什么,反对什么,但是因为它缺乏对具体材料的具体 分析,往往只好装腔作势,大声喊叫,以此代替科学的论证。其实,越是这样,越是反映出这种文章的思想贫弱。 也有这样的文章,一方面提出了若干观点,一方面也举出了若干材料,然而并不能通过这些材料使人信服地承 认这些观点。原来这样的观点并不是从这些材料的科学研究中必然达到的结论,这些材料不过是为适应这些观点而 任意拼凑起来的装饰品。结果当然会弄成材料是材料、观点是观点,正如水是水、油是油一样,不能合成一家。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鲜明和有力量,就在于它是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事物的逻辑,使人看到,什么是我们必须 拥护,也不能不拥护的;什么是我们必须反对,也不能不反对的。所以,观点和材料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对写文章 的一个根本要求;我们所要求的义理,不是搬弄一些空洞的观念,而是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1.根据节选的文章内容,在文中横线处拟写恰当的小标题。(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作者看来,文章“正确的观点”有哪些特点?(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链接文章《谈骨气》,依据《义理、考据和辞章》(节选)的内容回答问题。(8 分) (1)根据《谈骨气》的相关内容,在文中第二段的横线处填写一组语句,与上下文意思连贯。(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