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上课讲义

合集下载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_古代印度【课件】(28页)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_古代印度【课件】(28页)
·古代印度不是一个国家概念,而是一个地理概念印度的 名称起源于印度河,中国古代称它为“身毒”或“天竺” ,唐玄奘著《大唐西域记》中始译为“印度”。
·印度河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今巴基斯坦境内,入阿拉 伯海,水量丰沛。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印度河孕育了古代印度文明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学习目标
1.知道古代印度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了解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的 产生和发展。
2.知道古印度文明种姓制度的内容,分析种姓制度的特点。 3.掌握佛教的创立,知道佛教的主要教义,了解佛教的向外传播
◎第一单元 古代亚非文明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和河流
·古印度是一个历史上的地理概念,是指今天的南亚次大 陆,又称“印度半岛”,包括了现在的印度、巴基斯坦、 孟加拉、尼泊尔、不丹等国家。印度半岛“一面围山,三 面环海”的地形构成了古印度的天然屏障。
第3课 古代印度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3.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
相关史事 传说,卬度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黄金. 因而印度有“黄金之国”的美称。印废也是“大 象之国”,象兵是古代印度的重要兵种。传说, 古代印度国王出游时,常动用上千头大象。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燃辉煌的文化。世界 上广此应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 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依据相关史事归纳古印度的文明成就。
——《原人歌》 为了维护种姓制度,统治 集团编了一个神话:诸神在分 割原始巨人普鲁沙时,其手、 嘴、腿、脚分别化成了一种种 姓,你能分别把它们对号入座 吗?
◎第一单元人教古版代九亚年级非上文册明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第3课 古代印度
2.种姓制度的内容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上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共29张PPT)

五、佛教的建立
• 时间:公元前6世纪 • 人物:乔达摩·悉达多 • 主张:众生平等 • 教义:反对种姓制度,
提倡众生平等。 • 发展:公元前3世纪臻于
鼎盛并开始外传,逐渐 成为世界性宗教。
释迦摩尼像
佛教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是印度北部迦毗罗卫城释 迦族的王子。据说,他看到走投无路的乞丐、痛苦不 堪的病人、暴露于荒郊的尸体时,心灵受到极大震撼, 感到人生皆苦,于是下决心寻求解脱人生苦难的道路。
他离家修佛行陀,说后来法创立佛教,被尊佛为陀“佛坐陀像”。
阿育王
孔雀王朝 第三代国王
佛教传播与阿育王
阿育王是古代印度摩揭陀国孔 雀王朝的第三代国王,又被称为 “无忧王”。阿育王曾经谋杀的 兄弟姐妹有99人,阿育王夺取了 王位后,开始向外扩张。
成为佛教徒后,阿育王对残酷 的战争给人民所造成的灾难感到 十分后悔。此后代替暴力统治和 侵略的将是不竭余力的宣扬佛教, 从此以后,他不再向邻国派遣军 队,而是派遣宣扬佛教的高僧。
种姓制特点 世代相袭; 种姓内婚制; 不同种姓的法律、宗教地位不平等。
二种. 姓制度
请大家观察下面这幅图片
像这样一个贱民女孩,她的命运已经被印度教 的教规所决定,除了在德里的亚穆纳河畔当洗 衣工,她几乎无法想象还能干什么别的。而像 这样洗衣服种姓的人是专门负责处理被血或排 泄物污染过的物品的。可以说,这个小女孩的 命运就是由种姓制度所决定的。
《摩奴法典》规定:“如果刹帝利辱骂了婆 罗门,须罚款100帕那;如为吠舍须罚款150 或200帕那;如为首陀罗则处以体刑。”相反, “如果婆罗门侮辱刹帝利,须罚款50(帕那), 如果侮辱吠舍,须罚款50的一半,而侮辱首 陀罗则罚款为12”。这种不平等关系在婆罗 门和首陀罗之间最为严重。例如,婆罗门侮 辱了首陀罗只罚几个钱,而首陀罗若是辱骂 了婆罗门,则要被割掉舌头。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0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20张PPT)优秀课件
农业发展条件十分优越,成 为文明发源地。
从图中圈出文明城市
古代印度的文明历程
1.约公元前2500年,印度河流
域开始出现国家。摩亨佐·达
罗和哈拉帕是当时最为著名的
城市。
摩亨佐·达罗城遗 址
2.公元前15世纪,来自中亚的
雅利安人侵入南亚次大陆,征
服当地居民,陆续建立一些小
国。
3.公元前6世纪,半岛逐渐统
释迦牟尼创立佛 教
释迦牟尼
1、佛教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2、时间: 公元前6世纪
3、地点: 古印度
4、教义: 众生平等、消灭欲望 刻苦修行、忍耐服从
5、发展: 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
6、传播: 7、著作:《金刚经》 8、重要节日: 浴佛节
腊八节
涅槃节
世界三大宗教
北非、西亚 伊斯兰教
亚洲 佛教
欧洲、美 洲基督教

4.公元前3世纪摩揭陀国阿育 阿育王 王基本统一半岛

明 图
摩亨佐·达罗城市遗址

摩亨佐·达罗城中的大浴池遗址
摩亨佐·达罗的排水沟
摩亨佐·达罗的深井

明 图
哈拉帕残留的土 墙

哈拉帕的内城
哈拉帕谷仓遗址
哈拉帕商人使用的石质砝码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确立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3.特点
(1)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世代相袭;
(2)低等级的人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业, 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印度政府一直试图消除种姓制度,但结果并不理想。
材 料: 1955年起,印度法律允许跨种姓通婚。但大部分印度人仍只 与同种姓的人联姻,以免受到配偶“高种姓”亲属们“为维护荣誉而 进行的迫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传说,印度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黄金, 因而印度有“黄金之国”的美称。印度也是“大 象之国”,象兵是古代印度的重要兵种。传说古 代印度国王出游时,常动用上千头大象。
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世界 上广泛应用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起源于印 度,后经阿拉伯人传播到世界各地。
黄金之国 大象之国 数字之国
——周一良,吴于廑主编;林志纯主编《世界上古史资料选辑 上古部分》
[统治者]
祭司、贵族——掌管祭祀 国王、武士、官吏——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被统治者]
农民、牧民、商人、手工业者——从事农业、 畜牧业、商业和手工业 被征服者、破产者——为前面三个等级服务
在这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 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到歧视和凌辱。
印度河流域
印度洋
东:孟加拉湾 南:印度洋 西:阿拉伯海 北:喜马拉雅山
位于亚洲南部,三面环海,属 于热带季风气候。
古印度文明发源于什么地方? 浅谈一下地理环境对古印度文明形 成的影响。
古印度文明发源于印度河流域。影响: ① 河水泛滥给沿河地带的耕作带来足够
多的淤泥,形成冲积平原,为农业和 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② 河流与平原为人类提供了交通之利, 便于人们互通信息和组织合作。
材料1:雅利安人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已 知纺织陶冶。……他们一入印度,便把土著人民征服下来, 定居于旁遮普与恒河之间,在达罗毗荼人的文明基础上,发 展城市工商各业,造成光辉灿烂的文化,与埃及巴比伦比美。
——周谷城《世界通史》
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雅利安人侵入印度 后给印度带来的影响。
——王斯德主编,沈坚、金志霖著:《世界通史 第一编 前工业文明与地 域性历史——1500年以前的世界》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共33张PPT)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共33张PPT)

种姓制度
学习目标
1.通过对印度的初步了解,使学生认识印度河流域是世界古代
文明的发祥地,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2.知道古印度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文明历程。
3.掌握印度种姓制度;佛教的兴起和传播。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对比观察两幅地图,找出印度河流域、哈拉巴、摩亨 佐·达罗等早期文明遗址?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史称“种姓制度”。
第一等级 第二等级 第三等级
第四等级
四个等级之外还有最卑贱的贱民
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编造说:从造物神的嘴 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出刹帝 利,从腿生出吠舍,从脚生出 首陀罗。
1.种姓制度的特点:
种姓制度佛教前 4000前 2000 公元 元年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纳税,
统治阶级
向神庙上供,供养一、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被统治阶级
婆罗门编造:从造物神的 嘴演化出婆罗门,从手生 出刹帝利,从腿生出吠舍, 从脚生出首陀罗。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文明历程)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目的、特点、实 质、影响)
三、佛教(教义、传播) 象 征 反 映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发展历程2、文明成就
二、金字塔 三、法老的统治
1、地理环境 2、文明历程 3、文明成就
1、法典内容 2、法典特点 3、制定目的 4、法典地位 5、法典实质
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初八,又称 “佛成道日”,纪念释迦牟 尼在佛陀耶菩提下成道并创 立佛教的日子。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_古代印度【课件】

人教统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_古代印度【课件】

与婆罗门的矛盾扩大
释迦摩尼像
对种姓制度的反抗—— 佛教
时间
创始人
公元前6世纪
乔达摩·悉达多 (释迦牟尼)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2、佛教的教义 阅实读质材:料古思代考印,度什么统人治会者支维持护佛期教统?治的工具。
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生平等”,不拒绝低
种姓的人入教
获得下层人民支持
信众日益增多,
新课导入
唐太宗时,有一位僧人从长安 出发,独行前往天竺,历经了 千难万险……
这位僧人是谁? 天竺是什么地方? 去往天竺是为了什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第三课 古代印度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印度的地理环境 位于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河流域。
“次大陆”:面积比洲 小,在地理上或政治上有 某种程度独立性的陆地。
低贱种姓的人如果用身体的 某一部分伤害了高级种姓的人, 就必须将那一部分肢体斩断;如 果是首陀罗辱骂了婆罗门,就要 用滚烫的油灌入他的口中和耳中, 而高级种姓人的如果杀死了一个 首陀罗,仅用牲畜抵偿。
——《摩奴法典》
①各等级世代相袭 ②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 ③低等级的人不能 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 ④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文明成果——森严的种姓制度
根据视频介绍和课本第12页内容,请动手画出种姓制度的示意图。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祭司
掌管祭祀; 国王、武士官吏
统治阶级
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从事农业、畜牧业和商业;
首陀罗 贱民(不可接触者)
被征服居民
从 事 农 业 、 畜 牧 业 、 捕 鱼 业 和 被统治 手 工 业 , 要 前 为 三 个 等 级 服 务 。 阶级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31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3课 《古代印度》课件(共31张PPT)
创始时间:公元前6世纪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 佛教基本教义:众生平等、忍耐顺从
HISTORY
问题思考
结合教材回答,佛教为什么宣扬“众生平等”? 国王为什么大力扶持佛教?
早期佛教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提出“众 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同时,佛教宣 扬“忍耐顺从”,得到国王和一些富人的支持。
雅利安人
材料一: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一批自称“雅利安人”的部落出现 在印度河中上游地区,并逐渐征服土著居民而居于主导地位。这些雅 利安人来自何方,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有两点是可以肯定的,其一 雅利安人所操语言属印欧语系,其二他们的外貌与当地土著居民有很 大的差别。
——《世界通史 第一编 前工业文明与地域性历史—1500年以前的 世界》
材料二:雅利安人虽发源于里海以东,然而是东入印度,西入欧洲的 民族,故又称印欧民族。印欧民族包括很多种:入印度的,叫作印度 人;余为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克尔特人、条顿人、斯拉夫 人……雅利安人发迹于中亚之时,已知农耕畜牧,已知纺织陶冶。
——《世界通史》
目标导学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图片展示:
HISTORY
第一单元
第3课 古代印度
新课导入
据史书记载,公元64年,东汉明帝夜梦金人 飞入殿中,大臣解释说是西天的佛。明帝于 是派人西行求佛。使者遇到两位印度僧人, 求得佛经、佛像,一同回到洛阳。明帝下令 修建寺庙,让僧人译经。因当时用白马驮载 经书和佛像,故该寺名为白马寺。这是中国 最早的佛教寺院。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今天就让 我们一起学习古代印度文明。
课堂总结
古代印度河 流域文明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孔雀王 朝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22张PPT)

第3课 古代印度  课件(22张PPT)

= 古代
印度
今天的 印度
古代印度文明最早出现于印度 河流域
《《古南代亚印的度国示家意》图 》
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课本第11页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发展历程
哈拉帕、摩亨佐·达罗 早期文明遗址
哈拉帕
兴起
摩亨佐·达罗
约公元前23世纪 -前18世纪
《古代印度示意图》
统编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课本第11页
古代印度
年 级:九年级
学 科:历史(统编版)
同学们,大家都知道 《西游记》的故事吗? 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 取经,“西天”到底 在哪里呢?
天竺(古代印度)
古代印度
1 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2 森严的种姓制度 3 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地理位置
古代印度在地理上是指今天 的南亚次大陆
山西五台山 -文Βιβλιοθήκη 菩萨浙江普陀山 观音菩萨四川峨眉山 安徽九华山
普贤菩萨
地藏菩萨
早期文明的产生:
约公元前23世纪
国家的出现:
约公元前1500年, 雅利安人入侵
鼎盛:孔雀王朝时期
衰落:外来民族侵扰
本课小结
古 代 印 兴衰 度 成果 文 明
种姓制度 佛教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公元前6世纪 释迦牟尼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2、等级概况
口 手臂

“太初之世, 原人之口,生婆罗门;彼之双 臂,生刹帝利;彼之双腿,生 吠舍;彼之双足,生首陀罗。”
——《原人歌》 (婆罗门编造)

➢ 印度神话中用人体的不同部分
比喻不同种姓,有什么寓意呢?
二、森严的种姓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古印度文明的象征——种姓制度
时间 实质
内容/等级
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
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
婆罗门、刹帝利、吠舍、 首陀罗四个等级。
特点
①种姓界限森严; ②种姓职业世袭;
③种姓实行内婚。
影响
种姓制度激化了当时的社 会矛盾,并对后来印度社 会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
佛教 产生 背景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背景
印度,建立小国
鼎盛时期
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的 鼎盛时期。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孔雀王朝的鼎盛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统一印度:除半岛最南端外,印度基本上实现统一。 ②经济发展:农业和工商业较繁荣,出现许多工商 业中心城市。 ③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 城市之一。
2.古代印度人民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文化?
往南传到缅甸、泰国、柬埔寨等国。
古代文明 古代 埃及
古代两 河流域
古代 印度
古代 中国
发源地
尼罗河 流域
两河 流域
印度河 流域
黄河流域
出现国家 公元前 3500年
国家统一 公元前
3100年
公元前 3500年 公元前 2400年
公元前 公元前 2500年 2070年
文明代表 金字塔、 《汉谟拉 种姓制度、青铜器、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百姓生 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地点 印度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教义
①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②提出 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时间
传播 路线
佛教的传播:
莫 高 窟
朝鲜、
云 岗 石
窟 印度
中亚
中国
日本、 越南
锡兰、缅甸、泰
龙 门
东南亚 国、柬埔寨等
象形文字、比法典》、佛教
甲骨文、
太阳历 楔形文字
共同点
①都发源于大河流域,农耕文明发达; ②都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③都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1.下列文明成果中,属于古印度人民造的是
C ( ) A.楔形文字 B.汉谟拉比法典 C.种姓制度 D.金字塔
2.下列示意图能够反映古代印度种姓制度的是
D ( )
A、
B、
C、
D
C 3.下列关于佛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佛教是在印度社会矛盾非常尖锐的情况下产生的
B.佛教教义对当时渴望解除苦难的人们有很大的吸引

C.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特权地位,同时也否认众生平等
D.很多国王利用佛教“忍耐服从”的教义并大力扶植
A 4.电视剧《西游记》中描述的“如来佛”这一角色,
第3课古代印度课件
摩亨佐·达罗
哈拉巴
一、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发源地 地理位置 河流
南亚次大陆 印度河流域
早期文 哈拉巴、 遗址时间_公__元__前__2_3_世__纪__-_前__1_8_世__纪_; 明遗址 摩亨佐·达罗 遗址性质、遗址特点、灭亡
外族 入侵
出现国家
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入侵


麦 积 山 石 窟
三、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背景
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百姓生 活困苦,社会矛盾尖锐。
时间 公元前6世纪 地点 印度 创始人 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教义
①反对第一等级婆罗门的特权,②提出 众生平等,不拒绝低种姓的人入教。
时间 公元前3世纪后,开始向外传播。
传播
公元前1世纪,传到中国。后又传 路线 到朝鲜、日本和越南。
①阿拉伯数字”、 ②佛像艺术、 ③种姓制度
古印度的种姓制度


腿 脚 梵天
贱民— “不可接触者”
婆罗门(第一等级)
祭司贵族 掌握神权
统治阶级
刹帝利(第二等级)
国王、武士、官吏
把持国家军事和行政大权
吠 舍(第三等级)

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 向国家纳税,向神庙上供,供养

一、二等级

首陀罗(第四等级)
B、刹帝利 D、首陀罗
C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仅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谢谢
其原型来自于历史人物( )
A.乔达摩·悉达多
B.耶稣
C.“真主”安拉
D.宙斯神
5.入侵古代印度并征服当地居民,逐渐建立起一些小
国的是( ) A、日耳曼人
B B、雅利安人
C、印第安人 D、苏美尔人
B 6、佛教反对婆罗门的等级制度,所以(
)
A、宣传种姓制度 B、宣传“众生平等”
C、倡导刻苦修行 D、号召削弱王权
7、有一首歌这样唱道:“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
三藏,跟着仨徒弟,西天取经上大道……”其中的
“经”产生于(
)
A、公元前6世纪 C、公元前3世纪
A B、公元6世纪
D、公元3世纪
8、古代印度有一户人家,有自己的住房,在城
市开了一家店,同时销售自己手工制作的衣服。
你认为这户人家所属的等级是( )
A、婆罗门 C、吠舍

被征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的人 级
几乎没有权利,受奴隶主阶级剥
削和奴役,干最低贱的职业
C 例题:某班级以话剧形势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种 姓制度”时,哪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 ) A.“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 等级” B.我爱慕一个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却不能哺乳 婚礼殿堂 C.“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整个国家唯我独尊” D.“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