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架支座设计
网架结构设计建议

网架结构设计
1.网架结构类型
正放四角锥网架的节点、杆件数量最少、用钢量最省,屋面排水处理方便。
本工程网架选型合理。
2.网格尺寸:网格尺寸宜取(1/12~1/6L2)=2~4m,本工程取2m,合理。
3.高跨比:1/10~1/18L2=2.4~1.3m,本工程取1.8m,合理
4.荷载取值:按建筑做法及实际工程需要取值,请自校
5.温度作用:考虑±20°的温差作用,合理
6.强度控制(内力):杆件应力比宜控制在0.85以下,请自校
7.长细比(杆件):杆件长细比按压杆和拉杆分别控制长细比,请自
校
8.变形控制(位移):屋面结构控制在1/250内,请自校
9.杆件截面构造要求:相连续的构件截面差别不应超过20%,截面
规格差不宜大于2档。
避免刚度突变。
请自校
节点:
10.螺栓球:球直径按规范公式计算。
请自校
11.螺栓:受力满足承载力要求(由杆件内力控制),另外构造还应根
据相邻杆件及相关封板、锥头、套筒等零部件不相碰的要求核算螺栓直径(核算方法可通过检查可能相碰点至球心的连线与相邻杆件轴线间的夹角之和不大于杆件之间夹角)。
请自校
12.套筒:根据相应杆件的最大轴向承载力按压杆计算,构造上内孔
径可比螺栓直径大1mm。
请自校
13.支座:本工程属于较小跨度的网架结构,采用平板支座,合理。
采用全固接的方式,网架构件需要考虑温度作用产生的受力。
3D3S问题解答

3D3S问题解答1、有一个问题,看老兄的整体网架的那个演示中,网架支座定义:1、把上弦支座处定义为铰接;2、把柱子单元释放,顶端为铰接;老兄选择的是第2种。
那么疑问:如果按第1种方法建模,计算出来的柱子会偏于不安全;如果按第2种方法建模,就不能进行网架支座设计。
请问老兄对这样的结构支座怎么设计?2、第一个演示中带行车格构柱的问题:从截面库中选择的如果直接用格构柱截面,软件做了格构柱整体稳定计算。
若是自己建立的(桁架)格构柱,软件只算单根的,那么这时的整体稳定,老兄是怎么考虑的?3、问题:框架演示中。
建筑物X、Y轴风荷载的体形系数是08、-0.5吗?怎么0.8与-0.5在X、-X、Y、-Y方向全布置上了啊?山墙端不是-0.7吗?不懂了?也就是说风荷载2和3是不是应该包含山墙的-0.7啊?(应该6种工况吧)怎么你的演示不是呢(老兄的演示是4种工况)?|幸福:1,请注意我第一个帖子,这仅仅是表示一种思路,不代表绝对正确,正确的风荷载考虑我在网架演示中已经操作过.所以在框架演示中不再重复.2, 网架问题:最正确的分析方法就是整体分析,所以网架在柱顶连接的地方在计算上是不能设置成支座的,如果该地方设置成支座,那么下面的柱子分析就毫无意义了,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整体分析应该参考我的思路,当然,特殊情况可以再做变动.3, 格构柱问题:目前基本上所有的程序都是这样处理,当然,具体到连锥条也按照单独构件建到模型中去对这些构件的分析来说是可行的,但是这对荷载传递来说是极不方便的,因为实际情况是整个柱子承受内力,格构柱细分后,你就不清楚到底那些细分的构件要分担多少内力,也当然,这个问题还可以通过增加刚性杆来作为内力的过渡,但也毕竟很麻烦,目前3D3S格构截面的类型相对少点,下个版本应该会有改善.软件实际上并不是演算单根的稳定,程序是按照规范以及一些权威的参考书来演算整体单肢以及缀条的强度以及稳定的..4, 3D3S对屋面活荷载不利布置是可供选择“考虑”和“不考虑”的,不知道幸福兄认为什么情况下考虑?什么情况下不考虑?幸福:多跨门钢需要考虑,单跨没必要,其实道理一样的,就像连续梁现浇连续楼板一样. 幸福:“多跨门钢需要考虑,单跨没必要,其实道理一样的,就像连续梁现浇连续楼板一样” 哈哈,雪荷载比较大或者单坡屋面过长的,不论但跨还是多跨还是考虑为好唉,看来这位朋友的基本功没学到家啊,活荷载不利布置的道理以及结果是什么,活荷载不利布置是在有连续支座的结构中,活荷载单独一跨布置导致在相邻中间支座产生的反弯矩比连续布置活荷载对该中间支座产生的反弯矩要大,其主要反映的是中间支座的反弯矩。
3D3S问题解答

1、有一个问题,瞧老兄得整体网架得那个演示中,网架支座定义:1、把上弦支座处定义为铰接;2、把柱子单元释放,顶端为铰接;老兄选择得就是第2种。
那么疑问:如果按第1种方法建模,计算出来得柱子会偏于不安全;如果按第2种方法建模,就不能进行网架支座设计。
请问老兄对这样得结构支座怎么设计?2、第一个演示中带行车格构柱得问题:从截面库中选择得如果直接用格构柱截面,软件做了格构柱整体稳定计算。
若就是自己建立得(桁架)格构柱,软件只算单根得,那么这时得整体稳定,老兄就是怎么考虑得?3、问题:框架演示中。
建筑物X、Y轴风荷载得体形系数就是08、-0、5吗?怎么0、8与-0、5在X、-X、Y、-Y方向全布置上了啊?山墙端不就是-0、7吗?不懂了~也就就是说风荷载2与3就是不就是应该包含山墙得-0、7啊?(应该6种工况吧)怎么您得演示不就是呢(老兄得演示就是4种工况)?幸福:1,请注意我第一个帖子,这仅仅就是表示一种思路,不代表绝对正确,正确得风荷载考虑我在网架演示中已经操作过、所以在框架演示中不再重复、2,网架问题:最正确得分析方法就就是整体分析,所以网架在柱顶连接得地方在计算上就是不能设置成支座得,如果该地方设置成支座,那么下面得柱子分析就毫无意义了,所以在大多数情况下,整体分析应该参考我得思路,当然,特殊情况可以再做变动、3,格构柱问题:目前基本上所有得程序都就是这样处理,当然,具体到连锥条也按照单独构件建到模型中去对这些构件得分析来说就是可行得,但就是这对荷载传递来说就是极不方便得,因为实际情况就是整个柱子承受内力,格构柱细分后,您就不清楚到底那些细分得构件要分担多少内力,也当然,这个问题还可以通过增加刚性杆来作为内力得过渡,但也毕竟很麻烦,目前3D3S格构截面得类型相对少点,下个版本应该会有改善、软件实际上并不就是演算单根得稳定,程序就是按照规范以及一些权威得参考书来演算整体单肢以及缀条得强度以及稳定得、、4、3D3S对屋面活荷载不利布置就是可供选择“考虑”与“不考虑”得,不知道幸福兄认为什么情况下考虑?什么情况下不考虑?幸福:多跨门钢需要考虑,单跨没必要,其实道理一样得,就像连续梁现浇连续楼板一样、幸福:“多跨门钢需要考虑,单跨没必要,其实道理一样得,就像连续梁现浇连续楼板一样”哈哈,雪荷载比较大或者单坡屋面过长得,不论但跨还就是多跨还就是考虑为好唉,瞧来这位朋友得基本功没学到家啊,活荷载不利布置得道理以及结果就是什么,活荷载不利布置就是在有连续支座得结构中,活荷载单独一跨布置导致在相邻中间支座产生得反弯矩比连续布置活荷载对该中间支座产生得反弯矩要大,其主要反映得就是中间支座得反弯矩。
大跨度网架结构的设计要点

大跨度网架结构的设计要点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大跨度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大,代表性场所包括会展中心、影剧院、体育场馆、共享大厅、飞机库等。
传统的平面结构如梁、拱、刚架、桁架等受其结构特性的限制,很难覆盖更大的空间。
网架结构能满足大跨度建筑的受力要求,与传统平面结构相比,具有受力合理、自重轻、抗震性能好、造型美观等优点。
机库类建筑属于典型的大跨度结构,本文以某机库结构设计为例,介绍大跨度网架结构的主要设计要点,以期为同类建筑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跨度;机库;网架1工程概况本项目机库位于成都市,建筑面积34719m2,南北向长208.80m,东西向宽117.00m,主要包含机库大厅、辅楼两部分,其中机库大厅地上1层,建筑高度40.65m(机库檐口至室外地面最低处的距离),主要功能为飞机定检,辅楼地上2层,建筑高度12.15m(有局部屋面),主要功能为飞机维修库的相关配套办公及设备用房等。
机库大厅屋面采用大跨度网架结构,大门处支承跨度为157m,机库大厅进深为77m,下部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排架结构(局部设置柱间支撑);辅楼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局部屋面设置网架。
本项目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依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1],机库大厅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重要性系数取1.1。
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二组,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2设计荷载对于大跨度建筑来说,合理准确地确定荷载及荷载组合是至关重要的。
考虑檩条及夹芯板,屋面上弦恒荷载取0.65kN/m2,吊挂消防管活荷载0.05 kN/m2,屋面下弦检修马道活荷载0.25kN/m2,考虑檩条及夹芯板重墙面恒荷载取0.65kN/ m2。
按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建筑场地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
根据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抗震设防专项审查专家组意见,应适当提高抗震设防标准,如按7度设防采取抗震措施或按7度计算地震作用。
网架结构支座类型选取方法及支座刚度取值研究

网架结构支座类型选取方法及支座刚度取值研究 ■ 龚 凯 贾建坡[摘 要] 本文从实际工程中用到的各种网架支座类型展开介绍,从结构体系合理的角度出发,对具体项目如何选择合适的支座类型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通过计算分析和工程实例,给出了网架支座刚度取值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 网架 支座 约束 弹簧刚度目前网架设计师一般习惯把网架支座简化为弹性约束,弹簧刚度取值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了网架结构的安全。
目前国家规范对网架支座弹簧刚度的取值没有严格的规定,不同的设计师对弹簧刚度的理解千差万别,通过研究得出网架支座弹簧刚度取值的科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 网架结构支座类型网架结构支座类型一般可以从力学模型和支座构造两方面分类。
1. 按力学模型分固定铰支座、单向滑动铰支座、双向滑动铰支座、单向弹簧铰支座、双向弹簧铰支座。
2. 按支座构造分平板压力支座、平板拉力支座、板式橡胶支座、盆式橡胶支座、球形钢支座等。
3. 支座构造与力学模型的对应关系平板支座(平板压力支座、平板拉力支座)可以实现固定铰支座,但是无法实现比较理想的单向滑动铰支座和双向滑动铰支座,也不能实现准确弹簧约束值的单向弹簧铰支座和双向弹簧铰支座。
另外平板支座对弯矩释放不是很好,对于大跨度网架(>60m)、支座转角较大(>0.005rad)和受力复杂的支座节点不宜选用,否则将造成计算假定与实际受力偏差较大。
板式橡胶支座和盆式橡胶支座可以实现固定铰支座、单向弹簧铰支座、双向弹簧铰支座,不能实现比较理想的单向滑动铰支座和双向滑动铰支座。
另外板式橡胶支座和盆式橡胶支座耐久性差,设计使用年限一般不大于20年,对于检修比较困难或检修代价比较大的工程不宜采用。
球形钢支座可以实现固定铰支座、单向滑动铰支座、双向滑动铰支座、单向弹簧铰支座和双向弹簧铰支座,耐久性又非常好,正常维护的情况下一般可以达到50年以上,是非常好的一种支座形式。
但是球形钢支座也有一个缺点,就是价格比其它支座类型要高。
网架结构设计建议

网架结构设计
1.网架结构类型
正放四角锥网架的节点、杆件数量最少、用钢量最省,屋面排水处理方便。
本工程网架选型合理。
2.网格尺寸:网格尺寸宜取(1/12~1/6L2)=2~4m,本工程取2m,合理。
3.高跨比:1/10~1/18L2=2.4~1.3m,本工程取1.8m,合理
4.荷载取值:按建筑做法及实际工程需要取值,请自校
5.温度作用:考虑±20°的温差作用,合理
6.强度控制(内力):杆件应力比宜控制在0.85以下,请自校
7.长细比(杆件):杆件长细比按压杆和拉杆分别控制长细比,请自
校
8.变形控制(位移):屋面结构控制在1/250内,请自校
9.杆件截面构造要求:相连续的构件截面差别不应超过20%,截面
规格差不宜大于2档。
避免刚度突变。
请自校
节点:
10.螺栓球:球直径按规范公式计算。
请自校
11.螺栓:受力满足承载力要求(由杆件内力控制),另外构造还应根
据相邻杆件及相关封板、锥头、套筒等零部件不相碰的要求核算螺栓直径(核算方法可通过检查可能相碰点至球心的连线与相邻杆件轴线间的夹角之和不大于杆件之间夹角)。
请自校
12.套筒:根据相应杆件的最大轴向承载力按压杆计算,构造上内孔
径可比螺栓直径大1mm。
请自校
13.支座:本工程属于较小跨度的网架结构,采用平板支座,合理。
采用全固接的方式,网架构件需要考虑温度作用产生的受力。
小议空间网架结构设计要点

小议空间网架结构设计要点摘要:网架设计是钢结构设计里面比较普遍的一种结构设计形式,在实际工程中,主要依靠软件设计的成分比较大,本文主要探讨空间网架结构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空间网架结构;设计要点;措施Abstract: network design is steel structure design in common a structure design form, in the actual project, the design of software relies mainly on the composition is bigger,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design points of the space grid structure.Keywords: space grid structure; Key points of the design; measures1空间网架的建筑设计1.1网架选型空间网架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按结构组成分类,有单层网壳、双层和多层网架;按支承情况分类,有周边支承网架、多点支承网架及周边和多点结合支承网架;按网格组成情况分类,有平面交叉桁架体系、空间桁架体系及表皮受力体系;按球节点形式分类,有螺栓球节点网架,焊接球节点网架等等。
其中正放四角锥网架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空间网架形式。
空间网架结构之所以应用广、发展快,除了其受力合理性和经济实用型外,其多变的造型,能赋予建筑师丰富的想象力和广阔的设计空间。
同样,置身于大型工业厂房中,屋面网架结构以其规则的网格,富有立体感的正放四角锥组合,能让人感到赏心悦目。
这种屋面形式与功能的和谐统一,是普通钢结构屋面无法达到的,因此,空间网架结构形式越来越受到建筑师的亲睐。
1.2设计模型的建立网架选型后,设计者还必须确定网架的计算单元,网格尺寸和矢高即网架高跨比、格跨比等基本参数,从而建立起计算模型。
网架矩形橡胶支座节点技术手册

网架矩形橡胶支座节点技术手册板式橡胶支座是由多层橡胶片和薄钢板粘合硫化而成。
它除了能将上部网架结构的垂直集中压力传给柱、墙或梁外,还能适应网架结构所产生的水平位移和转角。
板式橡胶支座节点,构造简单、经济、安装方便,适用于大中跨度的网架。
用于网架结构的板式橡胶支座连接节点的板式橡胶支座,分为氯丁橡胶支座和天然橡胶支座。
气温不低于-25℃的地区可采用氯丁橡胶支座;气温在-25℃至-40℃的地区可采用天然橡胶支座。
板式橡胶支座的设计指标,应按以下要求确定:(1)橡胶支座所用的胶料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应按下表采用:(2)橡胶支座(成品)的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应按下表采用:橡胶支座的抗压弹性模量随支座形状系数而变化,具体按下表采用:表中公式:形状系数参数说明:、为橡胶支座短边长度和长边长度,可参考下文中表格确定;为支座中间层橡胶片的厚度。
(3)橡胶支座中间加劲用薄钢板,应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GB/T700-88)规定的Q235钢或符合国家标准《低合金结构钢》(GB/T1591-1994)规定的Q345钢和Q390钢。
其屈服点、抗拉强度及厚度的偏差均应符合国家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薄钢板技术条件》(GB912)的有关规定。
薄钢板的厚度不应小于2mm。
平面尺寸应比橡胶板每边小5mm。
浇注橡胶前,必须对钢板除锈、去油污、清擦干净,并将周边应仔细加工,以防粘结不良和避免产生应力集中。
设计板式橡胶支座时,应按要求计算确定,同时应满足以下的构造要求:(1)板式橡胶支座的平面尺寸短边()与长边()之比,一般可在1:1~1:1.5的范围内采用。
为便于支座的转动,短边应放置在平行于网架跨度的方向,长边则垂直于网架跨度的方向;同时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抗震设防要求以及网架下部支承情况等,正确选用和合理布置橡胶支座。
(2)板式橡胶支座的总厚度应根据网架跨度方向的伸缩量和网架支座转角的要求来确定,一般可在短边长度的1/10~3/10的范围内采用,且不宜小于4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架工程之支座设计
1、网格结构支座节点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在荷载作用下应不先于杆件和其他节点而破坏,也不得产生不可忽略的变形。
支座节点构造形式应传力可靠、连接简单,并符合计算假定。
2、网格结构支座节点根据结构的形式及支座节点主要特点可分别选用压力支座节点、拉力支座节点、可滑移、转动的弹性支座节点及兼受轴力、弯矩与剪力的刚性支座节点。
3、常用压力支座节点可按下列构造形式选用:
1)平板压力支座(图1),适用于较小跨度的网架结构。
2)单面弧形压力支座节点(图2),适用于要求沿单方向转动的中小跨度网架结构。
支座反力较大时可采用(图2b)所示支座。
3)双面弧形压力支座节点(图3),适用于温度应力变化较大且下部支承结构刚度较大的大跨度网格结构。
4)球铰压力支座节点(图4),适用于有抗震要求、多支点的大跨度网格结构.
4、常用拉力支座节点可按下列构造形式选用:
1)平板拉力支座(图5},适用于较小跨度的网架结构。
2)单面弧形拉力支座节点(图6),适用于要求沿单方向转动的中小跨度网格结构。
5、弹性橡胶板式支座节点(图7),适用于支座反力较大、有隔震要求、需释放温度力与其他水平位移及有转动要求的大跨度网格结构。
橡胶垫板的材料性能、计算方法与
构造要求可按规程附录J确定。
6、刚性支座节点(图8),适用于兼受轴力、弯矩与剪力的网格结构。
7、支座节点竖向支承底板的设计与构造应满足下列要求
1)支座节点竖向中心线应与支座竖向反力作用线一致,并与支座节点连接的杆件中心线汇交于支座节点中。
2)支座球节点底部至支座底板间的距离宜尽量减小,其构造高度可根据支座球节点球径大小取100 ~250m,防止斜杆与支座边缘相碰(图9)。
3)支座节点竖板厚度应保证其自由边不发生侧向屈曲,不宜小于10mm。
对于拉力支座节点,支座节点竖板的最小截面积及相关连接焊缝必须满足强度要求。
4)支座节点底板的净面积应满足支承结构材料的局部受压要求,其厚度应满足底板在支座竖向反力作用下的抗弯要求,不宜小于12mm。
5)支座节点板的孔径比锚栓直径系列大1~2个级别(4~6mm),并考虑适应支座节点水平变位要求。
6)支座节点锚栓按构造要求设置时,其直径可取20~25mm,数量取2~4个。
对于拉力锚栓其直径应经计算确定,锚固长度不小于35倍锚栓直径,并设置双螺母。
7)支座节点中当水平剪力与竖向压力之比小于0.4时,可将支座垫板与支座板直接焊接或直接将支座底板用锚栓固定于混凝土构件顶面,否则应设抗键承受支座的水平剪力(图10)。
8)弧形支座板的材料宜用铸钢,弧形支座板也可用厚钢板加工而成。
板式橡支座垫板可采用多层橡胶层与薄板相间粘合成的橡胶垫板,其材料性能及计算构造要求可按规程确定。
9)网架力支座节点也可以增设与埋头螺栓相连的过渡钢板,并使之与支座底板相连(图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