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合集下载

【最新】电路原理实验报告-范文word版 (7页)

【最新】电路原理实验报告-范文word版 (7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电路原理实验报告篇一:电路原理实验报告实验一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学会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和电压方法。

理解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2.学会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3.掌握使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说明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大小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异,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即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则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或电源)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图,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电位的变化情况。

而且,任意两点的电位变化,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三.实验设备1.直流数字电压表、直流数字毫安表2.恒压源(EEL-I、II、III、IV均含在主控制屏上,可能有两种配置(1)+6V(+5V),+12 V,0~30V可调或(2)双路0~30V可调。

)3.EEL-30组件(含实验电路)或EEL-53组件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1-1(来自: 在点网)所示,图中的电源US1用恒压源中的+6V (+5V)输出端,US2用0~+30V可调电源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

1.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以图1-1中的A点作为电位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

用电压表的黑笔端插入A点,红笔端分别插入B、C、D、E、F各点进行测量,数据记入表1-1中。

以D点作为电位参考点,重复上述步骤,测得数据记入表1-1中。

实验2-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实验2-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实验二、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变,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压)是绝对的,它不因参考点电位的变动而变化。

根据此性质,我们可以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一、实验目的
1、用实验证明那个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
二、原理说明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坐标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变化图。

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间电位的变化情况。

在电路中参考电位可以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电位图形是不同的,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在作电位图或实验测量时必须正确区分电位和电压的高低,按照惯例,是以电流方向上的电压降为正,所以,在用电压表测量时,若仪表指针正向偏转,则说明电表正极的电位高于负极的电位。

三、实验内容
实验线路如下图所示
1.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E1=6V,E2=12V。

2.以图中A点作为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值Φ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 AB、U BC、U CD、U DE、U EF、U FA及U AD,数据列于表中。

4.根据测量数据,绘制电路中各点组成的电位图。

5.从测量结果中发现了什么?写在讨论与结论部分。

实验3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实验3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实验3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用实验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二、原理说明电路中为了分析的方便,常在电路中选某一点为参考点,把任一点到参考点的电压称为该点的电位。

参考点的电位一般选为零,所以,参考点也称为零电位点。

电位用ϕ表示,单位与电压相同,也是V(伏)。

在一个确定的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不同,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压)则是绝对的,它不因参考点电位的改变而改变。

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如图6-3-1,设C 点为电位参考点,0=C ϕ,AC A U =ϕ,BC B U =ϕ,DC D U =ϕ。

电路中任意两点间的电压等于该两点间的电位之差,即:B A AC U ϕϕ−=, D A AD U ϕϕ−= 等。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坐标平面中标出,井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变化图。

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间电位的变化情况。

在电路中参考电位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的,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在作电位图或实验测量时必须正确区分电位和电压的高低,按照惯例,是以电流方向上的电压降为正,所以,在用电压表测量时,若仪表指针正向偏转,则说明电表正极的电位高于负极的电位。

三、实验设备 可调直流稳压电源 2台直流数字毫安表 1块万用表 1块 直流数字电压表 1块 电压、电位测定实验电路板 1块 四、实验内容1.实验线路如图6-3-2所示。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以图6-3-2中的A 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 、C 、D 、E 、F 的电位值ϕ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 AB 、U BC 、U CD 、U DE 、U EF 及U FA ,将测得数据列于实验表6-3-1中。

实验2-1-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位图的绘制

实验2-1-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位图的绘制

实验2-1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位图的绘制
班级:5班
一、
1.学会万用表的使用。

2.学会电压源的使用。

3.用实验方法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4.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

二、实验电路
图2-1-1 测量电位及电压的仿真实验电路
图2-1-2 测量电位及电压的实测实验电路
三、电位及电压测量数据表
图2-1-3 测量电压U DE值和以D为参考点U C电位值的仿真图
图2-1-4 以D为参考点U C电位值实测图
图2-1-5 电压U DE值实测图
五、根据KCL、KVL列式计算U A和U AB,过程和结果如下:
i1+i2-i3=0 i4+i5-i3=0 i1=Us1/(R1+R3+R4)=0.013A i2=Us2/(R2+R3+R5)=0.003A
六、实验结论
1.根据实验数据,用EXCEL分别绘制两个不同参考点时的电位图,解释为什么
以A和D为参考点的两条电位曲线是平行的,你所测量的两条曲线间平行高度是多少?
答:因为电位会随参考点的改变而改变,电压与参考点的选取无关。

平行高度为5.566V。

图2-1-6 分别以A点和D点为参考点的电位图
2.解释以A和D点为参考点分别测量U AB、U BC、U CD、U DE、U EF和U FA两组数据为什么
相同。

答:电压是两个点的电位相减,与参考点的选取无关。

3.总结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答:电位必须有参考点,而且参考点不同,电位也不,所以电位是相对的;而电压是两个点之间电位的差值,与参考点无关,所以电压是绝对的。

实验报告-电位电压的测量

实验报告-电位电压的测量

实验报告-电位电压的测量实验报告-电位电压的测量赤壁市机电信息技术学校实验报告实验名课程号实验地点指导老师专业电位电压的测量新校区实训楼三楼成堂计算机信息管理实验课程实验日期实验人同组者班级201*.6.4吴祥罗霞、王丹0806实验目的1、通过电位、电压的测定,验证电位值的相对性和电压值的绝对性。

2、进一步练习电路的联结和万用表的使用。

实验仪器①②③④、万用表500型1只、电阻器1kΩ3只2kΩ2只、电源E组(5V)、导线若干老师先用ppt讲解方法。

发器材。

进行实验。

老师进行指导。

分析、记录数据。

整理实验台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①、②、③、④、⑤、⑥、实验实验方法:将万用表打在适当的直流电压档上;1、测电位时,把负表笔固定在零参考点上,正表笔去接触待测点,读得的数据就是该点的电位(当指针偏时,应交换表笔再测,读数应为负值。

还原负表笔接法,才可以继续下项测量。

)2、测电压时,把负表笔接在电压下标的后一字母的点上,正表笔接在下标的前一个字母所表示的点上,读数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

(当指针反偏时,应交换表笔再测,读数应记为负值;拔掉表笔,才可以继续下项的测量。

)零参考点的选择依据:(四选一)A、原则上可任意选择。

B、按题目要求指定的点为参考点。

C、选择电路中的公共点(联结支路最多的点或电路板上最粗导线为参考点)。

D、选择大地或设备的外壳为参考点(电器设备中用得多)。

3、联结下面的电路,按上面介绍的方法使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出表1中所列各量并记录在表中。

内容实表1测量量参考点VA0-1.9-3.9-4.8VB1.90-1.9-2.9VC3.91.90-0.8VDUCAUABUBAUBCUCBUAC4.83.81.803.83.8-3.84-1.8-1.8221.81.822-1.8-1.8-1.8-2-1.81.81.82-3.8-3.8-3.8-4A点B点C点D点验3、联结下面的电路,按前面的介绍用万用表直流电压档测出表2中所列各量并记录在表2中。

电工和电子技术(A)1实验报告

电工和电子技术(A)1实验报告

电工和电子技术(A)1实验报告实验一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基尔霍夫定律1.1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 1.验证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 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利用DVCC-03实验挂箱上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实验电路板,按图1-1接线。

1.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 U 1=6V ,U 2=12V 。

(先调准输出电压值,再接入实验线路中。

)图2. 以图1-1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值φ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 AB、U BC、U CD、U DE、U EF及U FA,数据列于表中。

3. 以D点作为参考点,重复实验内容2的测量,测得数据列于表中。

四、思考题若以F点为参考电位点,实验测得各点的电位值;现令E点作为参考电位点,试问此时各点的电位值应有何变化?答:五、实验报告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两个电位图形,并对照观察各对应两点间的电压情况。

两个电位图的参考点不同,但各点的相对顺序应一致,以便对照。

答:2. 完成数据表格中的计算,对误差作必要的分析。

答:3. 总结电位相对性和电压绝对性的结论。

答:1.2基尔霍夫定律的验证一、实验目的1. 验证基尔霍夫定律的正确性,加深对基尔霍夫定律的理解。

2. 学会用电流插头、插座测量各支路电流。

二、实验内容实验线路与图1-1相同,用DVCC-03挂箱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电路板。

1. 实验前先任意设定三条支路电流正方向。

如图1-1中的I1、I2、I3的方向已设定。

闭合回路的正方向可任意设定。

2.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源接入电路,令U1=6V,U2=12V。

3. 熟悉电流插头的结构,将电流插头的两端接至数字电流表的“+、-”两端。

4. 将电流插头分别插入三条支路的三个电流插座中,读出并记录电流值。

5. 用直流数字电压表分别测量两路电源及电阻元件上的电压值,记录之。

三、预习思考题1. 根据图1-1的电路参数,计算出待测的电流I1、I2、I3和各电阻上的电压值,记入表中,以便实验测量时,可正确地选定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实验二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实验二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实验二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一.实验目的1.学会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和电压的方法,理解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2.学会电路电位图的测量、绘制方法。

3.掌握使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二.原理说明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大小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异,但任意两点之间的电压(即两点之间的电位差)则是不变的,这一性质称为电位的相对性和电压的绝对性。

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若以电路中的电位值作纵坐标,电路中各点位置(电阻或电源)作横坐标,将测量到的各点电位在该坐标平面中标出,并把标出点按顺序用直线条相连接,就可得到电路的电位图,每一段直线段即表示该两点电位的变化情况。

而且,任意两点的电位变化,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三.实验设备1.直流电压、电流表;2.电压源(双路0~30V 可调); 3.MEEL -06组件。

四.实验内容实验电路如图2-1所示,图中的电源U S1用恒压源I 路0~+30V 可调电源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6V ,U S2用II 路0~+30V 可调电源输出端,并将输出电压调到+12V 。

1. 测量电路中各点电位以图2-1中的A 点作为电位参考点,分别测量B 、C 、D 、E 、F 各点的电位。

用电压表的黑笔端插入A 点,红笔端分别插入B 、C 、D 、E 、F 各点进行测量,数据记入表2-1中。

以D 点作为电位参考点,重复上述步骤,测得数据记入表2-1中。

F 510Ω510ΩA C 1k ΩBD E I 1I 2I 3S 1VD S 3330Ω510Ω 6.0S 2R 4R 5R 3R 2R 12.测量电路中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在图2-1中,测量电压U AB:将电压表的红笔端插入A点,黑笔端插入B点,读电压表读数,记入表2-1中。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实验报告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实验报告

电位电压的测定及实验报告实验二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电路理论基础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专业班级学号姓名组员2015年 4 月 6 日目录实验目的 (1)原理说明 (1)实验设备 (1)实验内容 (1)电路电位图 (2)仿真图 (3)注意事项 (4)思考题 (4)体会与感悟 (5)一、实验目的1. 用实验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2. 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二、原理说明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变,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压)则是绝对的,它不因参考点电位的变动而改变。

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电位图是一种平面坐标一、四两象限内的折线图。

其纵坐标为电位值,横坐标为各被测点。

要制作某一电路的电位图,先以一定的顺序对电路中各被测点编号。

以图5-1的电路为例,如图中的A,F, 并在坐标横轴上按顺序,均匀间隔标上A、B、C、D、E、F、A。

再根据测得的各点电位值,在各点所在的垂直线上描点。

用直线依次连接相邻两个电位点,即得该电路的电位图。

在电位图中,任意两个被测点的纵坐标值之差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值。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

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的,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四、实验内容利用HE-12实验箱上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按图5-1接线。

图5-11.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 U1,6V,U2,12V。

(先调准输出电压值,再接入实验线路中。

)2. 以图5-1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值φ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AB、UBC、UCD、UDE、UEF及UFA,数据列于表中。

五、电路电位图接入点为A接入点为B注:1.“计算值”一栏,UAB=φA,φB,UBC=φB,φC,以此类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理论基础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电位电压的测定及电路电位图的绘制
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级
学号
姓名
组员
2015年 4 月 6 日
目录
实验目的................................. (1)
原理说明................................. .. (1)
实验设备................................. .. (1)
实验内容................................. .. (1)
电路电位图................................. .2
仿真图................................. (3)
注意事项................................. .. (4)
思考题................................. (4)
体会与感悟................................. .5
一、实验目的
1. 用实验证明电路中电位的相对性、电压的绝对性
2. 掌握电路电位图的绘制方法
二、原理说明
在一个确定的闭合电路中,各点电位的高低视所选的电位参考点的不同而变,但任意两点间的电位差(即电压)则是绝对的,它不因参考点电位的变动而改变。

据此性质,我们可用一只电压表来测量出电路中各点相对于参考点的电位及任意两点间的电压。

电位图是一种平面坐标一、四两象限内的折线图。

其纵坐标为电位值,横坐标为各被测点。

要制作某一电路的电位图,先以一定的顺序对电路中各被测点编号。

以图5-1的电路为例,如图中的A~F, 并在坐标横轴上按顺序,均匀间隔标上A、B、C、D、E、F、A。

再根据测得的各点电位值,在各点所在的垂直线上描点。

用直线依次连接相邻两个电位点,即得该电路的电位图。

在电位图中,任意两个被测点的纵坐标值之差即为该两点之间的电压值。

在电路中电位参考点可任意选定。

对于不同的参考点,所绘出的电位图形是不同的,但其各点电位变化的规律却是一样的。

利用HE-12实验箱上的“基尔霍夫定律/叠加原理”线路,按图5-1接线。

1. 分别将两路直流稳压电源接入电路,令 U1=6V,U2=12V。

(先调准

输出电压值,再接入实验线路中。


2. 以图5-1中的A点作为电位的参考点,分别测量B、C、D、E、F各点的电位值φ及相邻两点之间的电压值U AB、U BC、U CD、U DE、U EF及U FA,数据列
于表中。

接入点为A
接入点为B
注:1.“计算值”一栏,U AB=φA-φB,U BC=φB-φC,以此类推。

2. 相对误差=⨯-计算值
计算值
测量值
100 (%) 4.分别测量I1、I2和I3的值,数据列入表中。

六、电路仿真图
以A 接地的电路
以D 接地的电路
七、实验注意事项
1.本实验线路板系多个实验通用,本次实验中不用电流插头和插座。

HE-12上的K1置于U1位置,K2置于U2位置,K3应拨向330Ω侧,故障1、2、3开关置于1、2、3位置。

2.先把二路稳压电源分别调到6V 和12V ,关闭电源;然后电压源接入电路,一定注意不要接错电压的极性;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接通电源。

3. 测量电位时,用指针式万用表的直流电压档或用数字直流电压表测量时,用负表棒(黑色)接参考电位点,用正表棒(红色)接被测各点。

若指针正向偏转或数显表显示正值,则表明该点电位为正(即高于参考点电位);若指针反向偏转或数显表显示负值,此时应调换万用表的表棒,然后读出数值,此时在电位值之前应加一负号(表明该点电位低于参考点电位)。

数显表也可不调换表棒,直接读出负值。

4.测量两点间的电压,红表笔接电压下标中的前一个字母所示的测试点,黑表笔接一个字母所示的测试点。

八、思考题
若以F 点为参考电位点,实验测得各点的电位值;现令E 点作为参考电位点,试问此时各点的电位值应有何变化? 答:电位值会升高 九、体会与感悟
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基尔霍夫和叠加定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