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

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
七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

A B C D

七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当你肚子疼到医院里看病时,通常医生问你哪里疼,有无拉肚子,是否感觉疲劳;然后用手去触摸一下;并叫你去化验血液、大便等。医生采取这些行动直接目的是为了( )

A .建立假设

B .获取事实和证据

C .提出问题

D .制定计划

2、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A .只有化学变化,没有物理变化

B .只有物理变化,没有化学变化

C .既有化学变化,又有物理变化

D .无法确定

3、一群学生在雨后的草叶上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的小点,下列说法中不能作为判断小点是生物的依据的是 ( )

A.体小且绿 B.能呼吸

C.碰下下会缩成一团 D.能生长和繁殖

4、如图1所示为冰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冰是一种晶体

B .从t1到t2,冰处于熔化过程

C .冰的熔点为0℃

D .从t1到t2,冰的质量保持不变

5、小明在学习“分子运动论”时,做了水和酒精混合的实验。图中的实验现象说明了( )

A .分子之间有斥力

B .分子运动快慢与气压有关

C .分子之间有空隙

D .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6、以下实验器材中,用来加热的是( )

7、人体内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 )

A 、胃

B 、小肠

C 、口腔

D 、大肠

8、夏天扇扇子,会感到身上很凉爽,这是因为( )

A 、扇出的风把身体周围的热空气赶跑

B 、扇来的风是凉的

C 、扇来的风加快了身上汗液的蒸发,汗液蒸发时要吸热

D 、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9、对下列仪器使用正确的是 ( )

A 、对量筒读数时,应小心将量筒拿在手上,视线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

B 、托盘天平使用前,发现指针偏向左侧,调平时可将横梁右端平衡螺母向外旋

C 、取放砝码时应用手轻拿轻放

D 、称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右侧,应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外调

10、银杏树与杏树比较,最大的区别在于 ( )

A、植株是否高大

B、叶是否宽阔

C、是否有种子

D、种子是否有果皮包被

11、下列估算正确的()

A、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

B、教室的高度约6m

C、一间教室的体积约200m3

D、一只鞋底的面积约0.2m2

12、《诗经》中的《蒹葭》是一首诗非常优美的诗篇,诗中写道:“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其中对“白露为霜”,同学在讨论中认为不符合事实,理由是()

A、霜是天上落下的

B、霜是水蒸气遇冷液化成水,再凝结成冰形成的

C、霜并不是由露结成的,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迅速下降时凝华成的小冰晶

D、霜是地表面小水珠在温度迅速下降时,凝固成的小冰块

13、小红同学用毫米刻度尺四次测量科学书本的宽度分别为18.45厘米、18.40厘米、185.0毫米、189.9毫米。那么,你认为书本的宽度应该为()

A、185.9毫米

B、18.45厘米

C、18.58厘米

D、不能确定

14、小明做实验时用量筒量取液体,仰视读书为20.0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读书为18.0 mL,则小明倒出液体的体积()

A.小于2 mL B.大于2 mL

C.等于2 mL D.以上都错

15、关于密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它们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B、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D、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16、当你乘船出海时,关于海口的灯塔从视野中消失的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塔顶和塔身同时从视野中消失

B、整个灯塔会突然从视野中消失

C、从上到下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D、从下到上依次从视野中消失

17、下列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的主要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①盖上盖玻片②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上一滴清水③用镊子撕下一小块洋葱表皮④把洋葱鳞片切成小块⑤用镊子把洋葱表皮展平

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①

C、③②⑤④①

D、④②③⑤①

18、某同学要洗热水澡,他将15℃的冷水与85℃的热水相混合,混合后水温为40℃,则在混合之前()

A、冷水和热水一样多

B、冷水比热水多

C、热水比冷水多

D、无法比较

19、丽水遂昌九龙山有中国濒危动物崇安髭蟾,它一种“长胡子”的蟾蜍,雄髭蟾在每年发情期时,上颌都会长出黑色角质刺。由于其蝌蚪期长,易遭天敌吞食,成活率低,专家建议采取措施对其进行重点保护。崇安髭蟾属于()

A、哺乳类

B、鱼类

C、两栖类

D、爬行类

20、近年来科学家发现宇宙中的中子星密度可达1.0×1014吨/立方米,一个体积为33.5立方厘米(一只乒乓球大小)的中子星的质量为()

A、3.35×1012千克

B、3.351×09千克

C、3.35×106千克

D、3.35×103千克

二、填空题(30分)

2 22

1 21、如图3所示,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 厘米。木块的长度是 毫米。

22、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图为某植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与动物细胞相比,两者共有的结构是 (填结构名称),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填序号) 。结构4的作用是 。

具有的是

237个等级将生物逐级分类。

(1)从生物分类的等级看,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分类等级越低,所包括的生物共同点 (越多、越少)。同纲不同目的生物,比同科不同属的生物之间的共同点要 。

(2)下列植物中,属于无根、茎、叶分化的藻类的有 ;属于绿色开花植物的有 。(填序号) A 青菜、B 海带、C 马尾松、D 紫菜、E 胎生狗脊、F 葫芦藓

24、据图回答:图中1表示的过程是细胞的 过程,图中2表示的是细胞的 过程,其结果形成了 。

25、20XX 年8月8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拉开帷幕,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开幕式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 为保证开幕式的完美效果,气象部门曾在开幕式

前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工消雨,把本来可能下到北

京的雨下在了周边地区。人工消雨的一种措施是 在云层中播洒干冰,通过干冰升华__ ___热,降

低云层温度,促进水汽__ ___为小冰粒(填状态变化名称,下同),这些小冰粒逐渐变大而下降,遇到暖气流__ _为雨滴落到地面上。

(2)开幕式上燃放焰火《历史足迹》,这29个“大脚印”一步步走向主会场,其中“烟花燃放”属于________变化,“声音远扬”属于__ __变化。

26、物体的 称为温度,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的 原理制成的。图4中,甲图所示的温度读作 ;乙图所示的温度是 。

27、如图是一幅等高线地形图,①为 ,②为 。图中 易形成河流(填数字)

第21题

28、如图所示,常温下甲、乙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有玻璃a 、b ,过一会儿可明显看到a 玻璃的 侧出现小水珠,b 玻璃的 侧出现小水珠。(填“内”或“外”。

a

;b 。

三、 实验探究(20分)

30、测量小石块的密度。

小石块质量和体积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密度为 。

31、李刚家买了一支新的保温瓶,他想研

究保温瓶的保温性与所装开水的关系,他

设计了这样的实验。

(1)先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为T 摄氏度的

开水,取水的体积为保温瓶容积的1/3,盖上木塞,每隔半小时测一次开水的温度,共测3次。 (2)第2次在保温瓶中装入初温是T 摄氏度的开水,其体积是保温瓶的2/3。盖上木塞,没隔半小时测一次水的初温,共3次。

(3)第3次把保温瓶内装初温是T 摄氏度的开水,重复前次做法。

这样从3次的实验记录中,可以得出保温瓶的保温性能与所装入开水多少的关系。你从他的实验可知,他所改变的量是开水的 。由于影响保温瓶的保温性能的因素除了开水的质量外,保温瓶的型号,开水的 ,环境的温度,观察的时间长短都会影响其保温性能,因此,这些因素应加以控制,应观察的量是经过相同的时间间隔开水的 。

32、在某次实验中,烧杯中的水正在沸腾,温度计的示数如图所示,

此时水的温度为 ;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将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3、蝙蝠是一种分布很广的哺乳动物。为了研究“蝙蝠主要是通过

什么器官来发现障碍物的”,科学家在一个大房间内竖起金属丝制成

的障碍物,然后记录撞击或避开障碍物的蝙蝠数量,实验方法和结

果见下表:

第28题 第29题

的目的是。

⑵从实验1和2中,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⑶综合分析表中的数据,蝙蝠是通过(填器官名称)来发现障碍物。

⑷是什么样的生活环境促使蝙蝠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这样的功能?

四、计算题(10分)

34、铁的密度为7.9×103kg/m3,一个铁球的体积是10cm3,质量为70g。

⑴判断这个铁球是否为空心?(4分)

⑵如果这个铁球为空心,往空心部分加满水,则此时铁球的总质量为多少?(6分)

2018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科学下期中试卷

第二学期期中综合素质测试试卷 七年级科学学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人类的一切经验和感受中,以神秘感最为美妙,这是一切真正艺术创作及科学发明的灵感源泉。”祝愿你们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对 科学的神秘感,不断追求科学真理,并取得成功!接下来你可以尽情地发挥。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哪种运动属于机械运动(▲) A.枯黄的树叶落地 B.电铃声传入人耳 C.太阳光照射大地 D.幼苗逐渐长高2.2009年11月17日下午3时许,一片彩云飞快飘过衢州一工地上正在建设中的“名都” 大楼的上空,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这引起了邻近数千人惊慌失措地狂奔。造成这种判断的失误,是由于观察者选用的参照物是(▲) A.大楼 B.地面 C.观察者自己 D.彩云 3.小明以3米/秒的速度匀速骑自行车上学。关于3米/秒的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每秒钟走过的距离是3米/秒 B.每秒钟的速度是3米/秒(▲) C.每秒钟走过的距离是3米 D.每经过30米所用的时间是10秒 4.耳的结构中,感受声波刺激的听觉感受器位于(▲)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蜗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接触的两个物体之间一定有力的作用 B.马拉车前进,马对车施力,但反过来车对马也有力的作用 C.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不会有力的作用 D.之所以二力会发生平衡,是因为这两个力的三要素都相同 6.下列物体中,接近30N的是(▲) A.一个中学生 B.一个书包 C.一辆载重的汽车 D.一支钢笔 7.周末,小红和爸爸一起到公园里划船,船桨向后划,船向前进。推动船前进的物体是 A.水 B.人 C.桨 D.船(▲) 8.人的味觉形成的部位在(▲) A.舌 B.味蕾 C.大脑皮层 D.味觉神经 9.在汶川抗震救灾时,用飞机空投物品,物品下落过程中,如果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那 么它将做(▲) A.匀速运动 B.减速运动 C.加速运动 D.曲线运 动 10.如图,分别用大小相等的力拉和压同一弹簧。该实验表明, 弹簧受力产生的效果与力的(▲) A.大小有关 B.作用点有关 C.方向有关 D.大小、方向、作用点都有关新课标第一网 11.下列关于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几幅光路图中,错误的是(▲)

七年级上册作业本科学答案(浙教版)

七年级上册作业本科学答案(浙教版)P50 7.-116 又36分之35 9.-3/2 2 10. -30/11 11. 5/11 P51 1.内部条件外部条件种子必须都是活的适宜的温度、充足 的水分、足量的空气 2.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实行的除了 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3.前者是从胚乳中吸收养料供给胚的发育,后者直接为胚的发育 提供养料 4-6 CBA 7.②取适量小麦种子均匀置于培养器中(且统计种子数,记为M),把它放在条件适宜的地方③适时洒水、观察,做好记录,数天后统计,发芽的种子数为N ④MN×100% 8.(1)3 2和1,2和3,2和4 (2)对照作用具备种子萌发 所需的外界条件(3)有。 9.一定能萌发,因为具备了种子萌发的条件。 P52 1.解:设当时存入人民币x元,税后利息则为(14504-x)元 14504-x=×2×() 解得:x=14000 2.解:(1)设羽绒服的标价X元

5折将赚50元,成本=-50 6折销售将赚80元,成本=-80 -50=-80 解得X=300 成本-50=100 (2)设最多能便宜到Y% 300Y%-100=20 解得Y=40 也就是说最多能打4折 3.解:设原来进价是单位“1”,利润率是:M%,那么销售价是: 1+M% 现在的进价是:1-5%=0。95,利润率是:(M+6)%,销售价还是:1+M% ×[1+(M+6)%]=1+M% +×M%+×6%=1+M% M%==14% M=14 元 P53 1-6 BDABAC 7.基督教——欧洲——教堂 佛教——东南亚——庙宇

2020人教版初一下册科学配套练习册答案

2020人教版初一下册科学配套练习册答案第一章水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课前预习】 1.地球表面的_71%_是海洋,海水占了地球上全部水量的_96.5%_,海洋水不能直接饮用,因为海水中含有大量的盐类物质。陆地水占 了地球上所有水量的_3.5%_,其中淡水只有_2.5%_,且绝绝大部分是人 类当前还不易利用的___冰川和深层地下水。能够被人类利用的淡水 仅占地球上全部淡水资源的_0.3%_,占所有水量的 0.0075% 。 2. 水是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不同植物的含水量不同,同 一株植物中的不同部分的含水量差异也很大。 3.人体的含水量约占体重的__60% 左右,但不同的组织或器官含 水量不同。成年人因为通过排尿、呼吸、出汗会失去一定的 水分,为了保证健康,我们每天至少应该饮水_2-2.5_L。 【课堂学习】 例1 渔民出海时遇淡水用完应该 ( D ) A.立即返航 B.吃海水 C.用海水制淡水 D.吃鱼等海生动物 解析:人类生存需要饮用淡水,饮用咸水(如海水)会使人的生 理机能失调,严重时会危及生命,所以B错。如果能够轻易地将海水 转化为淡水,渔民出海时也就不需要储备淡水,故C也错。渔民出海 作业都不是在海岸线附近,有时航程达几天几夜,返航取水既有时间 问题,又影响海上作业,所以A也错。海洋动植物虽然生活在海洋里,但它们体内丰富的水却是淡水,这主要是由它们自身的生理机能决定的。故应选D。

例2 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为什么说地球上还缺水呢? 解析:即使地球水域广阔,但能供我们人类生活、工农业生产所所用的淡水资源却不充裕,还不到总量的1%,且分布不均匀。很多地方沙漠化现象日趋严重。所以科学家们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可见节约水的重要性。 【课后提升】 基础巩固 1.在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中,数量最多的水是 ( D ) A.海洋水 B.湖泊水 C.河流水 D.冰川水 2.当今人类比较容易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 ( C ) A.江河水、湖泊水、地下水 B.江河水、湖泊水、冰川水 C.江河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 D.江河水、淡水湖泊水、冰川水 3.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D ) A.自然界的水主要用于人们的日常饮用 B.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能饮用 C.海水呈蓝色,湖水呈绿色,所以水具有各种颜色 D.地球表面的3/4是水 4.世界上的淡水主要消耗在( C ) A.工业生产上 B. 生活用水中 C. 农业生产中 D. 交通运输上 5.下列生物中含水量的是( D ) A.人体 B.黄瓜 C.水稻 D.水母

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a版

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a版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1节 1. 固态液态液态固态 2. 晶体非晶体一定保持不变没有一定持续上升吸收热 量 3. 熔点0℃ 不同熔点 4. ( 1 )钨( 2 )铜、铁、钨( 3 )水银 5. 晶体80℃ 20 固固液共存 6. B 7. C 8. D 9. C 10. C 11. ( 1 )冰 52 ( 2 )吸收热量( 3 ) 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蜡在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 2节 (一) 1. 液态气态汽化气态液态 2. 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空气流动越快 3. 热量降低 4. 升高水的表面积蒸发 5. 蒸发6. C 7. C 8. A 9. C 10. C 11. C 12. 蒸发热量打针时擦酒精感到凉,是酒精蒸发致冷 (二) 1. 升高保持不变停止吸 100 2. 降低压缩压缩体积 3. 镜片周围的水蒸气 液化 4. D 5. B 6. A 7. ( 1 )温度变化( 2 ) N M ( 3 )85 乙 8. 塑料袋膨胀起 来塑料袋又瘪下去酒精汽化,使其体积增大把塑料袋胀大起来,从热水中取出后,酒精冷却液化,体 积减小,塑料袋又瘪下去。 9. ( 1 ) 96 ( 2 )略 10. 由于水沸腾的温度保持100℃ 不变,而此温 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不会燃烧。

3节 1. 固气气固吸收放出 2. 升华钨蒸气凝华固态钨 3. 固升 华 4. B 5. D 6. B 7. D 8. C 9. D 10. 蒸发吸收液化凝华吸 11. 升华凝华 熔化 ! $ " ./012 1. 微粒空隙 2. 无规则的运动热运动 3. 运动剧烈(快)液体 离开液体更剧烈 4.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5.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空隙 6. B 7. D 8. B 9. D 10. D 11. A 12. 运动升高 13. 提示:取 2 只相同的烧杯,分别 装入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 用注射器同时分别在 2 杯水的底部注入相同多的红墨水,看哪一杯 中的水先变红 4节 1. 不同不同 2. 温度温度有限 3. 二氧化碳能 4. C 5. D 6. D 7. B 8. C 9. B 10. 略 11. 机油容易溶解在汽油中,而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5节 (一) 1. D 2. D 3. D 4. C 5. B 6. C 7. A 8. 化学变化物理变 化化学性 质 9. 物理性质酸味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10. ( 1 )物理性 质( 2 )化学性质( 3 )物理性质( 4 )化学性质 11.

科学七年级期末测试卷题及答案

科学七年级期末测试卷题及答案 (时间:120 分钟 总分:150 分) 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60 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同学们参加了初中毕业体育测试,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 ) A .立定跳远成绩为 6 米 C .实心球的质量是 10 千克 B .人体的正常体温为 39 ℃ D .掷实心球成绩为 6.5 米 2.(嘉兴中考)正确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A .称取一定量食盐 B .测量液体温度 C .往试管内加粉末药品 D .盖上盖玻片 3.关于细胞与生命活动关

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人体内的每一个细胞均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B.一切生物的生命活动都与细胞有关 C.细胞核能保护和支持细胞 D.草履虫是单细胞原核生物,一个细胞能够完成其所有生命活动 4.在冰箱里冷冻的肉融化后会流出一些液体,造成细胞内营养物质的流失,请根据你所学过的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知识判断是细胞的哪一结构受到伤害造成的() A.细胞壁B.细 胞膜 C.细 胞质 D.细胞核 5.(烟台中考)下列水生动物与其他三种不属于一类的是() 6.下列关于种子植物的说法, 错误的是() A.所有的绿 色开花植物都是种子植物

B.无籽西瓜和无核蜜橘不是种子植物

C.无花果在结出果实时,看不到花,但它也是种子植物 D.我们在吃香蕉时,吃不到种子,但它也是种子植物 7.下列关于右图中A、B 两点所在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A、B两点所在经线始终平行 B.A、B 两点所在纬线长度相等 C.A 点所在纬线比B点所在纬线短 D.A 点所在经线比B点所在经线长 8.东汉张衡发明了“浑天仪”,他认为天与地的关系就如同鸡蛋中的蛋清与蛋黄的关系一样,地被包在当中,大地是一个圆球,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下列对于张衡这一理论的说法,你认为最确切的是() A.这一理论完全错误,应彻底否定 B.这一理论基本符合现代科学的观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科学计数法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 科学计数法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进一步感受大数,再次认识到可以利用身边熟悉的事物对大 数进行描述,并能够利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大数,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数感。它 是上一节课内容的继续,又是以后学习较小的数的科学记数法的基础,因此本小 节的重点是科学记数法的概念,难点是如何利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一个较大的数。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100万有多 大等内容,这节课进一步学习大数的表示——科学记数法。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在相关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经历了一些数据搜集体 验活动,感受到了大数据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科学记数法的意义; 2、学会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大数; 3、对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过程与方法目标:1、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数感; 2、学会与人合作、与人交流。 感情感与态度目标: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通过用科学记数法方便、简洁地表示大数,感受数学的简 洁美。 3、让学生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大数的背景知识的了解,培养 学生的爱国热情与培养节约、环保等意识。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导入问题 上一节课我们借助于生活中熟悉的实例认识了100万有多大.那么生活中还有没有比100万更大的数呢?我们看下面几个数据. 出示投影片 (1)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中国人口约为1300000000人. (2)太阳半径约为696000000米. (3)光的速度约为300000000米/秒 (4)地球离太阳约有1亿五千万千米. (5)地球上煤的储量估计15万亿吨以上

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期中复习资料

1、动物的一生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生殖、死亡的生长时期,这些周期构成了动物的生命周期。 2、变态发育:变态:两栖类(青蛙) 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受精卵完全变态发育的有:蝴蝶、苍蝇、蚊子、蜜蜂不完全变态:受精卵→幼虫→成虫→受精卵:蝗虫、螳螂、蟋蟀 3、生殖细胞有精子和卵子结合产生受精卵的过程,叫受精。 4、男性生殖器官有睾丸(能产生精子)、输精管、精囊、前列腺。女性生殖器官有卵巢(能产生卵子)、输卵管(是受精的场所)、第一性征是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青春期最大变化是生殖器官的发育和成熟,生殖器官成熟的标志有男性出现遗精,女性出现月经)第二性征是除生殖器官以外的男女差异。 5、男性青春期变化是声调较低、喉结突出、长胡须女性青春期变化是声调较高、骨盆宽大、乳房发达。 6、青春期特点是出现第二性征、生殖器官发育并成熟、内脏功能日渐健全 7、有性生殖是通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是无需经过精子和卵子结合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 8、种子的基本结构是种皮和胚胚又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部分组成 9、种子按有无胚乳分为有胚乳种子和无胚乳种子;按子叶数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 10、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有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传粉是花药上花粉落到雌蕊的柱头上的过程传粉包括: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11、无性生殖有孢子生殖;营养生殖主要有分根、压条、扦插、嫁接。 1、人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感觉。皮肤有触觉、痛觉、冷热觉等感觉功能。 2、手指的指尖部位触觉神经末梢比较集中,手背上热敏感神经较多 3、嗅觉的形成气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神经末梢,嗅神经将气味传到大脑的嗅觉神经中枢,从而形成嗅觉。听觉的形成声波经过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动→听小骨放大声音→耳蜗产生兴奋→听神经→大脑神经中枢,最后在脑部形成听觉。 4、舌头表面布满味蕾,对液态物质特别敏感。人具有的四种基本味觉是酸、甜、苦、咸。如果它们同时出现,会产生混合的味道。 5、声音是物体振动引起的;声音传播的条件是在介质中传播;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6、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 7、耳可分为外耳、中耳、内耳;外耳由耳廓、外耳道组成;中耳由听小骨、鼓膜、鼓室、咽鼓管组成;内耳由前庭、耳蜗、半规管组成。其中,前庭和半规管是位觉感受器,保持身体平衡。 8、P13 探究结论:根据声音到达两耳的时间差,辨别声源的方向和位置。(双耳效应) 9、频率:物体在一秒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Hz) 10、声音的三要素:(音调不可以改变,响度可以改变)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大;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响度:声音的强弱。响度与距离、振幅有关。振幅越大、距离越近,响度越大;(声音大小的单位:分贝dB)音色:分辨不同的声音。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试卷

装 订 线 内 不 准 答 题 得分 学号 姓名 班级 七 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考试卷 考试时间: 90分钟 分值: 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关于四幅图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苹果腐烂是物理变化 B.酒精燃烧是化学变化 C.磁铁能吸铁是物理性质 D.铁会生锈是化学性质 2.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 A.细胞群 B.液泡 C.细胞 D.细胞核 3.下列不属于形成泥石流的主要条件是( ) A.山区地形 B.大量松散碎屑物 C.暴雨或持续性降水 D.人类活动频繁 4.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 B.向试管倒液体 C.点燃酒精灯 D.用滴管滴加液体 5.下列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最少的一组是( ) A.目镜1O×、物镜4× B.目镜1O×、物镜1O× C.目镜16×、物镜10× D.目镜16×、物镜40x 6.每年5月31目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的标志。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使得人家都被动吸烟。这是因为( ) A.物质由分子构成 B.分子之间有力的作用 C.分子之间有空隙 D.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7.当你咳嗽到医院看病时,通常医生会给你测量体温和听诊,这样做医生的目的是( ) A.交流 B.获取事实证据 C.制定计划 D.检验与评估 8.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发生变化形成的,下列对图中描述的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飘渺的雾”是汽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熔化现象 C.“凝重的霜”是凝华现象 D.“轻柔的雪”是凝固现象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壳是由岩石圈和软流层组成的 B.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 C.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壳最厚 D.地球内部结构中,地核厚度最小 10.如图是小敏绘制的某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时间图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线是冰的熔化过程 B.图线是蜡的熔化过程 C.这种物质是晶体 D.图线BC 水平线段表示这段时间内物体不吸热 11.草履虫消化食物的场所是( ) A.细胞膜 B.伸缩泡 C.食物泡 D.口沟 12.分别在冷水和热水中同时注入一滴墨水,5秒钟后的现象如图所示,该现象说明( ) A.只有热水的分子在运动 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C.热水可以放出热量,冷水不能放出热量 D.扩散只能在液体中发生,不能在气体、固体中发生 13.舞台上经常用喷撤干冰(固态二氧化碳)的方法制造白雾渲染气氛,对“自雾”的形成,小敏 的解释是:(1)干冰吸热升华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2)气态二氧化碳液化形成白雾。以上解释中( ) A.第一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B.第二句话存在科学性错误 C.两句话都存在科学性错误 D.两句话都没有科学性错误 14.火山喷发在给我们带来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较多的资源。下列有关火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火山灰富含矿物质养分能使土地更肥沃,是一种天然的肥料 B.根据板块构造学说,火山一般发生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 C.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但是两者的分布不一样 D.火山灰进入平流层会阻挡一些太阳辐射能,进而可能使局部地区气温下降 15.如图表示在37℃条件时,细菌繁殖的情况,其中活细菌数量增加最快的时间段是( ) A.在最初2小时 B.在2~4小时之间 C.在4~6小时之间 D.在6~10小时之间 16.下列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特点的是( ) A.个体微小 B.由一个细胞构成 C.生命活动全在一个细胞内进行 D.都对人类有害

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总结填空

七年级(上)科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是研究各种,并寻找它们的学问。如牛顿发现了瓦特发明了。而这些都源于对身边和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探究,所以从身边的问题着手就能进入科学世界。 2、科学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使人们改造和利用环境的能力不断提高。 3、科学技术使人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但也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4、学习科学的方法是:。 5、重要的实验:鱼和气球的浮沉、“喷泉”实验。 第二节:实验与观察 1、是科学探究最重要的环节;实验前要了解实验的步骤,熟悉实验的仪器。实验时,我们要遵守实验室的操作规程,注意安全;仔细观察实验过程,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尊重实验事实,不得捏造实验事实,更改实验数据。 2、请填出下列仪器的用途: (1)试管架:(2)试管: (3)停表:(4)酒精灯: (5)显微镜:(6)天平: (7)量筒:(8)刻度尺: 3、在很多情况下凭我们的感觉器官对事物作出判断是不可靠的,为了准确的判断,实验时我们要借助一些和。 4、测量工具:天平、量筒、刻度尺、停表;观察工具:显微镜、放大镜、望远镜、雷达 5、人们直接用感官器官的观察叫:,借助仪器工具的观察叫:。 6、重要的实验:鸡蛋浮沉实验。 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1、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进行比较的过程。 2、长度的主单位是。较大的还有,较小的还有。 3、长度单位的换算:1千米= 厘米、1米= 微米= 纳米 1米= 分米= 厘米= 毫米、1纳米= 米 4、雷达、激光、声纳等可测长度。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正确使用该工具的方法是:(1)放正确:刻度线紧靠被测物体。(2)看正确:视线与尺垂直。(3)读正确:先读准确值,再读一位估计值。(4)记正确:数值一定要有单位。使用时还要注意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及最小刻度。 5、一些特殊的长度测量方法: (1)累积取平均值法:得用积少成多,测多求和的方法间接测量。例:测纸厚、细铁丝的直径、一枚邮票的质量。 (2)滚轮法:测较长曲线的长度时,可先测出一个轮子的周长。当轮子沿曲线从一端滚到时另一端时,记下轮了滚动的圈数。长度=周长 X 圈数。例:操场的周长。 (3)化曲为直法:测一短曲线的长,可用一没有弹性或弹性不大的柔软棉线一端放在曲线的起点处,逐步沿着曲线旋转,让它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做出终点的标记。拉直棉线量出标记到端点间的距离即为曲线的长度。 (4)组合法: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物体的直径。 6、体积是物体的大小。体积的主单位是:,较小的还有、 等。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和。 7、体积单位的换算: 1米3= 分米3= 厘米3,1分米3= 升= 毫升 1毫升= 厘米3= 升 8、体积的测量: (1)液体的体积:。 (2)规则的固体: (3)不规则的固体: 排液法(适用于沉且不吸水): 针压法(适用于浮且不吸水): 悬挂法(适用于浮且不吸水): 包裹法(适用于沉且吸水): 9、量筒的使用方法:首先要注意量筒的测量范围(量程),量液体时量筒应放平,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

科学上册作业本七年级答案a2020

科学上册作业本七年级答案a2020 1节 1. 固态液态液态固态 2. 晶体非晶体一定保持不变没 有一定持续上升吸收热 量 3. 熔点0℃ 不同熔点 4. ( 1 )钨( 2 )铜、铁、 钨( 3 )水银 5. 晶体80℃ 20 固固液共存 6. B 7. C 8. D 9. C 10. C 11. ( 1 )冰 52 ( 2 )吸收热量( 3 ) 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蜡在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 2节 (一) 1. 液态气态汽化气态液态 2. 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 表面空气流动越快 3. 热量降低 4. 升高水的表面积蒸发 5. 蒸 发 6. C 7. C 8. A 9. C 10. C 11. C 12. 蒸发热量打针时擦酒精感到凉,是酒精蒸发致冷 (二) 1. 升高保持不变停止吸 100 2. 降低压缩压缩体积3. 镜片周围的水蒸气 液化 4. D 5. B 6. A 7. ( 1 )温度变化( 2 ) N M ( 3 )85 乙 8. 塑料袋膨胀起 来塑料袋又瘪下去酒精汽化,使其体积增大把塑料袋胀大起来,从热水中取出后,酒精冷却液化,体 积减小,塑料袋又瘪下去。 9. ( 1 ) 96 ( 2 )略 10. 由 于水沸腾的温度保持100℃ 不变,而此温 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不会燃烧。 3节

1. 固气气固吸收放出 2. 升华钨蒸气凝华固态钨 3. 固 升华 4. B 5. D 6. B 7. D 8. C 9. D 10. 蒸发吸收液化凝华吸 11. 升华 凝华熔化 ! $ " ./012 1. 微粒空隙 2. 无规则的运动热运动 3. 运动剧烈(快) 液体离开液体更剧烈 4.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5.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空隙 6. B 7. D 8. B 9. D 10. D 11. A 12. 运动升高 13. 提示:取 2 只相同的烧杯, 分别装入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 用注射器同时分别在 2 杯水的底部注入相同多的红墨水,看哪 一杯中的水先变红 4节 1. 不同不同 2. 温度温度有限 3. 二氧化碳能 4. C 5. D 6. D 7. B 8. C 9. B 10. 略 11. 机油容易溶解在汽油中,而不容易溶解 在水中。 5节 (一) 1. D 2. D 3. D 4. C 5. B 6. C 7. A 8. 化学变化物 理变化化学性 质 9. 物理性质酸味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10. ( 1 )物 理性质( 2 )化学性质( 3 )物理性质( 4 )化学性质 11. ( 1 )通常情况下,白醋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物理性 质( 2 )易

杭州市2015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科学试卷(答案版)(科学)

杭州市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七年级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1.到商店购买乒乓球时,小欢同学总要将几只乒乓球从选定的位置放手,观察乒乓球反弹的高度,选择反弹较高的乒乓球。小欢的行为类似于科学探究中的 A.发现和提出问题B.建立猜想或假设 C.通过观察、实验获取证据D.交流合作 2.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药品B.滴入液体药品C.加入固体药品D.量取液体药品 3.小欢同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的长度时,测得的四次数据是5.12厘米,5.13厘米, 5.13厘米,5.22厘米,其中有一次测量是错误的,则正确的测量结果应该是 A.5.15厘米B.5.13厘米C.5.127厘米D.5.12厘米 4.用量筒量取10毫升水时,若仰视读数,则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 A.小于10毫升B.等于10毫升C.大于10毫升D.无法确定 5.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乐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与下列何种因素有关? A.水的表面积B.水的温度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D.水的质量 6.显微镜下可见游动着的草履虫在遇到棉花纤维阻碍时就会后退,改变方向,再试探前进。此现象说明

A .草履虫有视觉器官,可以发现障碍物 B .草履虫有运动系统,可以自由游动 C .草履虫能适应环境并改变环境 D .草履虫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如图是两种生物的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甲是植物细胞、乙是动物细胞 B .标号①所示结构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C .标号③所示结构是叶绿体 D .标号④所示结构是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8.杜鹃是一种只产卵不孵卵的特殊鸟类,杜鹃花(俗名映山红)则是一种绿色开花植物。下列关于杜鹃与杜鹃花结构层次的叙述,错误.. 的是 A .杜鹃和杜鹃花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都是细胞 B .杜鹃具有保护、营养等组织 C .杜鹃花的根、茎、叶属于营养器官 D .杜鹃花没有“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9.证据是获得结论的最重要的依据,下列不属于... 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是 A .太阳的东升西落 B .远方驶来的船先见桅杆,后见船身 C .麦哲伦环球航行 D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 10.关于地球的有关知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地球是一个正球体 B .地球内部的软流层位于地幔中 C .地球内部结构中,地幔是最内层 D .岩石圈是由地壳和软流层组成的 11.以下容易爆发泥石流的地区和气候特征,正确的是 ①陡峭的沟谷山区;②平原地区;③地表植被覆盖好的地区;④终年高温少雨;⑤四季分明, 降水均匀;⑥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A .①⑥ B.②④ C.③⑤ D.②⑥ 12.若发生地震,下列避震方法错误.. 的是 A .在家中,选择浴室、厕所等空间小,不易塌落的空间避震,不能使用电梯 B .在教室,应在老师的指挥下迅速用书包护住头部,躲在课桌下、抓紧桌脚;主震过后,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甲 乙

七年级科学期末考试卷

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一名初中生的体重约为 A.5牛 B.50牛 C.500牛D.5000牛 2.下列家用电器和通讯设备中,没有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A.电熨斗 B.移动电话 C.微波炉 D.电视机 3 物质空气氧气铝铁铅 物质的密度/kg·m-1 1.29 1.43 2700 7900 11300 声音传播的速度/m·s-1330 316 5100 500 1300 A.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增大 B.声音传播的速度随着物质密度的增大而减小 C.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它在气体中传播的速度 D.声音在金属中传播的速度随着金属密度的增大而增大措施不肇减弱噪 4.以下是小明同学的一段日记:“五一”假期,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花果山旅游。客车在盘山公路上行驶,只见远处的树木纷纷向我们“跑来”、好象在热烈欢迎我们,雷雨过后,我们下了车,沿着山路,一边爬山一边欣赏路边的景色:晶莹剔透的露珠洒满花草丛中;清脆的鸟鸣声不绝于耳;微风吹过,不仅带来阵阵凉爽,也带来淡淡花香;抬头看到一道美丽的彩虹出现在天空中……我不由感叹:家乡的山真美啊! 对小明同学日记中所描述情景的科学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树木“跑来”是以该同学为参照物; B、客车的运动是曲线运动; C、彩虹的形成是光的色散现象; D、闻到花香是香气分子不断刺激鼻腔中的嗅觉感受器,从而在我们的鼻腔内形成了嗅觉。 5.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在一些主要干道旁设置噪声监测设备,下列哪种措施不能减弱噪声?A. 摩托车的排气管上装有消声器B. 减少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C. 市区禁止机动车鸣号D. 大街小巷两旁种草植树6.下图是四位同学作的平面镜成像图,图中MN为物体,M′N′为对应的像,其中正 确的是 7.摩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下图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a是利用鞋底花纹增大与地面间的摩擦,使人能在较滑的地面上行走B.图b是利用筷子与米之间的摩擦把装有米的玻璃杯提起来C.图c是机器上安装的滚动轴承,它可以大大增加摩擦 D.图d是气垫船通过船底向下喷气,在船底和水面之间形成一层空气垫,使航行时阻力大大减小 a b c d 8.下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等高线重叠处a表示…………………………………( ) A.峭壁 B.山顶 C.山脊 D.山谷 表面情况毛巾棉布木板 小车运动的距离/m 0.27 0.42 0.79

七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汇总

七年级上册科学第0-4章知识点汇总 第0章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2、学习科学的方法有观察、实验、思考。其中观察和实验是探索自然的重要方法。 3、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①观察,收集和处理事实依据②提出问题③作出假设 ④实验,调查,收集证据⑤检验假设⑥合作交流 4、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制单位为米,符号m ,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单位之间的换算1km=1000m 1m=10dm=100cm=1000mm 1mm=1000μm 1μm=1000nm 长度测量的步骤:①观察刻度尺:⑴零刻度线⑵最小刻度值⑶量程⑷单位 ②选正确: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的尺。 ③放正确:有刻度的一遍紧靠被测物体。 ④看正确:视线应与刻度尺尺面垂直。 ⑤读记正确:估读到最小刻度的后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 位组成。 误差: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有①选择精密的测量工具②改进实验方法③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其中③ 是我们实验室常用的减少误差的方法。 5、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温度的常用工具温度计,测量体温的温度计为体温计,两者的原理都是液体的热胀冷缩。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符号℃。 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①被测温度不得大于温度计的量程。②充分接触被测液体。③待温度稳定后读数,不得拿出读数。④读数方法与刻度尺近似(不需估读)。 体温计的构造特点:①下端玻璃泡的容积比细管容积大得多。②玻璃泡与玻璃管之间有一段特别细的弯曲玻璃管(温度计可以拿出来读数的原因)。③外形是三棱形。

科学作业本初一年级上册答案

科学作业本初一年级上册答案 练习一 一. 1.嶙 2.翼 3.糟 4.伫 5.怡 6.毫 7.蹂 8.瓣 二. 1.C 2.轩然大波以泪洗面匪夷所思丧尽天良逍遥法外提 心吊胆 3.如:患难之交布农之交车笠之交一面之交 练习二 二. 1. 宛转悠扬自失起来弥漫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 2. 斜射在 山腰上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3. 白铁无辜铸佞臣 4. 悬泉瀑 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5. 听取蛙声一片 6. 学而不思则罔 7. 月有 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 三. 1.唐代杜甫 2. C 四. 1.农村生活农民 2. 略 五. 向日葵一串红黄红相间的花丛,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六.略 练习三 一. 山珍海味遗臭万年杂乱无章点石成金弱不禁风粗制滥造 火上浇油笨嘴拙舌 二. 勿施于人差之千里五谷不分满盘皆输一鸣惊人百年树人 三. 1. 江春入旧年 2. 清风半夜鸣蝉 3. 今夜月明人尽望 4. 海 纳百川 5. 盈盈一水间 6. 便引诗情到碧霄 四. 斗千军万马 五. 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火烧赤壁收取东川,西川

1. 第一件;我读小学时写了一篇很得意的作文,老师说我是抄的,我委屈地哭了。第二件:我读大学时用几何作图法解答求功率问题的 考题,教授说我不懂微积分,还说是抄的。第三件:我当教授时怀疑 学生的一篇好论文是抄的,二是查资料并请教同事,寻求解决办法。2. 师怀疑学生的创新水平(或答:老师怀疑学生的作业。可答:怀疑学生 3. 某种现象再次发生 4. 翻来覆去地看学生的论文,到图书馆去查资料;向同事请教处 理办法 5. 从罗马法精神的高度(或答:从文明与野蛮的分际的高度。或答:从法律的高度。) 6.略 练习四 一. 1.想 2. 编 3. 写 1. 隐喻着因年龄的稚嫩,理解的浅陋,而容易犯的不可避免的错误,青春路上的小路,是喻指因犯错误而走的弯路. 2. 作为"过来人"所拥有 的生活经验;想以此来劝告,避免后来人重蹈覆辙.3. 表现了"我" 好奇心,求知欲,不屈不挠的精神,及执着与顽强.4.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 光明的,只要执著于一个目标,顽强地奋斗,努力,未来就是美好的.5. 任何人都具备人类所共有的美好品质,好奇,求知,执著,顽强,并且乐于 实践,不落后 ,这是我们值得庆幸的优点.6. "过来人"的"拦路癖",无 非是想让后人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但是人性的发展却无视这些,它按照 人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不会因为长者的经历,而废除后来人的成长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没有真正的成长,这是规律,所以,明智的长者,会 叮咛之余,微笑着注重这个切的发生与结束. 练习五

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2020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2020人教版 一:练一练 1.科学家用天文望远镜来观察星体能够更准确获得星 体的资料和信息;他看到了月球表面的环形山。2.因为近视眼镜是凹面镜,度数越深。周围就比中间越厚。看镜片的边缘厚度,能够比较其 度数,越厚的度数越高。3.科学是需要从周围发现的,只有留心观察,对此现象实行一系列的探究,就能得到真理。4.略。5.米毫米,毫米 厘米,厘米 6.152250平方厘米 7.让一根无弹性的毛线与他重合,再 用刻度尺量毛线的长度。8.①将两个三角尺紧紧夹住一元硬币,将刻 度尺的一面紧贴一元硬币的下方。②量出一元硬币的直径d ③一元硬 币的周长l=π×d 10.(1)毫升 (2)升 (3)立方分米 11.8立方厘米 1ml 0~30ml 做一做:假设薄玻璃瓶是圆筒形的,用细线围绕一周,用刻度尺 测量。可得周长L,把尺子插入瓶中,测出高度H,因为L=2πR,所以底面积S=L×L÷4π,则V=Sh=L×L×H÷4π 二:练一练 1.热胀冷缩上升2.最小刻度 -22 零下22摄氏度 38 三十八摄氏度 3.D 4.体温计与温度计有两点不同:①.体温计量程- 20~100,分度值为1,体温计量程36~42,分度值0.1,②体温计用水 银来量温度,温度计则用别的,③.重点哦~体温计下方有一个东东使 水银膨胀,然后遇冷后不会下降,(所以用体温计时才要甩么~~)而温 度计木有那个东东,所以遇冷直接下降~~ 5. 38.2 38.5 6.125 7.0.2 0.0002 8.B 9.防止弄脏砝码或腐蚀砝码,影响测量的准确度。在两个托盘上各加一张质量相等的白纸,或者用2个烧杯盛着腐蚀性 的化学药品。 10.水平右 78.4 11.2:30 12.1440 13.A 14.我做不来。看不懂。 三:略。 四.练一练 1.鸵鸟,蛋2.略 3.1细胞核2液泡3细胞壁叶绿体4略5.1植物细胞有叶绿体 2.植物细胞有液泡3植物细胞有细胞壁 6. 略 7.1 4 2c 3 900 4 2 8 营养结缔做一做略五练一练1.b 2b 3c

七年级(上)科学期末测试卷

七年级(上)科学测试卷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满分为16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所有答案都必须写在答题卷标定的位置上,务必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 3.考试结束后,只上交答题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我国的古典诗词,不仅隽永典雅,而且寓意深远,常包含一定的生物科学道理。分析下列诗句:“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日出山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使春天江水变 “绿”主要指哪类植物( ) A 、藻类植物 B 、苔藓植物 C 、蕨类植物 D 、种子植物 2.某科学学习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了下列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需要从外界环境获取食物 B .能快速运动 C .由结构相同的细胞构成 D .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 3.关于经纬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B .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C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180° D .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到北极点和南极点时,纬度为0° 4.某校科学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习园地种植了经航天飞船搭载的太空番茄种子,在收获的番茄中有的味道较甜,有的味道较酸。控制番茄具有酸或甜等不同味道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的 ( ) A .大液泡 B .细胞核 C .叶绿体 D .细胞膜 5.如图,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6、小明同学从《植物志》检索到白菜、萝卜在生物分类上属于被子植物的十字花科。你认为它们属于被子植物的主要依据是:( ) A .能进行光合作用 B .种子外面有果皮 C .营养方式为自养 D .有根、茎、叶的分化 7、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则( ) A 、只有第一、二次正确 B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一定错误 C 、只有第一、三次正确 D 、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正确 8. 下列现象中,能表明分子是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 A 、河水的流动 B 、阳光下空气中的尘埃运动 C 、盐在水中溶解 D 、气体比固体容易压缩 9.下列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组合中,在目镜中观察到视野最亮的是( ) A 物镜4×、 目镜5× B 物镜10×、目镜5× C 物镜10×、目镜10× D 物镜40×、目镜10× 10.下列关于生物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 构成生物体的细胞,其结构是相同的 B. 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构成 C. 人体内功能相近的器官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来完成某项生理功能 D. 动物都由消化、循环、呼吸、泌尿、生殖、神经、运动和内分泌八大系统构成 测量水的温度 倾倒液体

科学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

科学复习提纲3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一概念汇总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一门学科。 学习科学的方法:观察和实验 常用的实验仪器有:试管、试管夹、天平和砝码、酒精灯、显微镜、电压表、电流表、停表、玻璃棒、烧杯、量筒、量杯、刻度尺、胶头滴管等等 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是实验,在科学实验中,常常用一些测量工具来对物体进行测量,同时还要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的范围, 长度的国际标准单位是“米”,用“m”表示1千米=_____米1米=_____分米=_____厘米=_____毫米1毫米=_____微米=_____纳米 初中主要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近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一种以长度单位为名称的技术叫做纳米技术。 认识刻度尺,就是认识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以及分度值。 体积:物体占有空间的大小,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用m3表示,液体体 积的常用单位升(L)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6立方厘米 1升=1立方分米1毫升=1立方厘米 形状规则的固体体积测量用刻度尺,形状不规则固体体积测量用量筒,采用排水法。 长方形的体积=长╳宽╳高圆的体积=底面积╳高

液体体积的测量工具:量筒或量杯,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凹面中央最低处相平。读数时如果仰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小,俯视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 教学大楼的一间教室的体积大约是200米3 怎样用普通的刻度尺测量一张纸的厚度?先测出一百张纸的厚度,然后除以一百,(注意两页为一张纸) 如何用刻度尺测量一根长而细的金属直径?把细金属紧紧的在钢笔上绕20圈,用刻度尺量出长度,除以20。 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由倒数第二位决定。 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工具是温度计。 温度计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现象制成的,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有酒精温度计、水银温 度计、煤油温度计, 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符号是℃,摄氏温度的规定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摄氏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为100摄氏度,在0摄氏度和100摄氏度之间分成100等分,每分为1℃,如人的体温(口腔温)是“37℃”读作“37摄氏度”北京一月份平均气温“-4.7 ℃”读作“零下4.7摄氏度”或“负4.7摄氏度” 0℃的水与0℃的冰冷热程度相同(温度相同) 温度计正确使用方法⑴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碰容器底、壁,⑵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⑶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平。(4)使用时不能超过量程。 体温计测温范围35℃~42℃,最小刻度为每小格为0.1℃,可离开人体读数,因为有一段很细的弯管,所以使用前应握紧体温计玻管段用力下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