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料化学77086

合集下载

染料化学 第01章 染料概述

染料化学 第01章 染料概述
Tcwang© 15
§1.3 染料命名与商品化
四、一些尾称的含义
B——蓝光(德文:Blau) BW——棉用(德文:Baumwolle) C——耐氯∕棉用∕盐酸盐 Conc.——浓 D——用于染色∕用于印花(德文:Druckerei) Double——双倍浓 E——表示浓度∕匀染性好 EX.——特浓 F——坚牢度高∕匀染性好 FF——甚亮 G——带黄光(德文:Gelb)∕带绿光(Green) H——热固型(活性) H.C.——高浓 I——相当于还原染料的牢度 J——荧光(法文:Jaune) K——冷染法(德文:Valt)∕活性热固型 X——活性低温型∕高浓度 KN——活性乙烯矾石凤型 L——耐晒∕可溶 Liquid——液状 M——双活性基∕混合物 Micro Pdr——细粉状 N——新型∕标准染法∕色光特别 P——印花用 Pdr.——粉状 Paste——浆状 R——带红光(德文:Rot) S——升华牢度好∕水溶性∕标准品 SE——海水坚牢(德文:Salz-echt) T——深 U——混绿用 V——带紫光 W——羊毛用∕温染法 Y——带黄光
同学们好! 今天内容 《染料化学》之 第1章 染料概述 请准备…
Tcwang© 1
第1章 染料概述
讲授如下内容: §1.1 引言 §1.2 染料的分类 §1.3 染料的命名与商品化 §1.4 染色牢度 §1.5 染料发展简史 侧重点是:染料概念 分类 命名 染色牢度…
Tcwang© 2
§1.1 引言
偶氮类 : 酸性橙 A
蒽醌类 : 酸性蓝 B
Tcwang© 5
§1.2 染料的分类
一、染料的应用分类
应用分类依据染料的染色工艺和应用性质,我国将染料的应用类别分为 11大类,外加 5 个另类,与 C.I. 基本相同。 1.直接染料(Direct Dye)—— 2.冰染染料(Ice Dye)—— 3.还原染料(Vat Dye)—— 4.硫化染料(Sulphur Dye)—— 5.酸性染料(Acid Dye)—— 6.媒染染料(Mordant Dye)—— 7.活性染料(Reactive Dye)—— 8.分散染料(Disperse Dye)—— 9.碱性染料(Basic Dye)—— 10.有机颜料(Pigment)—— 11.增白剂(Brightener)—— A.氧化染料(Oxidate Color)—— B.酞菁染料(Phthalocyanin Color)—— C.缩聚染料(Polycondensation Color)—— D.暂溶性染料(Temporary soluble Color)—— E.荧光染料(Fluorescent Color)——

染料化学教学大纲

染料化学教学大纲
(一)知识目标
通过染料化学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掌握染料的基本知识(染料的分类、命名、牢度、商品化等),了解染料合成的基本反应和方法(偶氮染料的制备原理、各类染料合成的基本途径和常用反应),掌握染料结构与颜色的关系,以及外界因素对染料结构和颜色的影响,掌握染料结构与性能、牢度(上染速率、上染率、匀染性、色牢度等)的关系,初步具有按纤维性质和染整要求合理选择染料,并能从染料结构角度分析染整加工中的一些基本问题的能力,对新型染料、功能性染料有所了解。
4.用于蛋白质纤维染色用的活性染料有何要求?宜选用哪些类型?它们的结构特征如何?
5.试写出α—溴丙烯酰胺活性基的染料与蛋白质纤维的成键过程。
知识单元11:分散染料
参考学时:4学时
学习目标:
1.掌握分散染料的结构特点、基本合成方法;
2.理解分散染料结构与颜色、染色性能和染色牢度的关系。
教学内容:
1.分散染料简介
(三)素质目标
通过《染料化学》课程教学,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刻苦钻研的作风,注意培养学生善于分析、总结、归纳的科学学习方法,为以后走上染料生产与应用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生产技术管理等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知识单元1:染料基本知识
参考学时:2学时
学习目标:
1.理解《染料化学》在专业知识结构中的重要地位;
4.偶合反应
知识要点:偶合反应机理;耦合剂;影响偶合反应的因素。
5.偶氮染料的性质
重点:
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机理、基本方法。
分析思考讨论题:
1.试述重氮化反应机理,并讨论影响重氮化反应的因素。
2.试述偶合反应的pH值对偶合反应速率的影响。
知识单元3:染料结构与颜色

颜料和染料

颜料和染料
NH2
+ HO N O
+ HCl
< 5 C。
N N Cl
+ 2 H2O
+ N N Cl
二. 偶合反应
芳香重氮族盐和酚类、芳胺作用,生成 偶氮化合物的反应称为偶合反应。
+ N N Cl
+
OH
NaOH/H2O 0 C。
N N
OH
对羟基偶氮苯
+ N N Cl
+
NH2
CH3COONa/H2O 0C

N N
重氮化与偶合反应
• 偶氮染料是分子中含有偶氮基发色团的一 类染料,它是合成染料中品种最多的染料。 在染料工业合成中产量占50%以上,在酸 性、冰染、直接、分散、活性、阳离子等 染料中大部分是偶氮染料。 重氮化和偶合反应是偶氮工业生产中的 两个基本反应。
重氮化与偶合反应
一.重氮化反应 芳香族伯胺和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盐的反 应称为重氮化。
化 学 组 成 有机芳香化合物 应用范围
有机或无机化合物
纺织品、纸张、皮 纺织品、油墨、油漆、 革、食品 涂料
第一节 染料
• 染料:在一定的介质中,能使纤维或其他物质牢固着色的
化合物。
1.1 概 述
•染料:是能使其它物质获得鲜明而坚牢色 泽的化合物。
•来源:早期的染料主要来自天然动植物 。
•目前合成染料已经取代了天然染料,品种 已达8600多种。
HN
苯基重氮氨基苯
N N
NH2
对氨基偶氮苯
重氮化
由芳香族伯胺和亚硝酸作用生成重氮化 合物的反应称为重氮化。 重氮化反应的基本方程式为:
• 合成注意事项: • 重氮盐温度较高时易分解,故重氮化反应常 在低温下进行。 • 重氮化反应须保持强酸性条件,以避免生成 的重氮盐与未起反应的芳胺发生偶合反应。

2-氯-2'-甲基-6'-乙基替苯胺分子式

2-氯-2'-甲基-6'-乙基替苯胺分子式

2-氯-2'-甲基-6'-乙基替苯胺分子式,化学中的美丽谜题1. 引言在化学领域,分子式是研究化学物质的基础,它反映了分子内原子的种类和数量。

其中,2-氯-2'-甲基-6'-乙基替苯胺分子式,作为有机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重要性。

它的结构和性质,不仅引人关注,更影响着化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深入探讨2-氯-2'-甲基-6'-乙基替苯胺分子式的深度和广度,希望能为读者带来全面的化学知识和启发。

2. 2-氯-2'-甲基-6'-乙基替苯胺分子式的构成和性质2-氯-2'-甲基-6'-乙基替苯胺分子式为C9H11ClN,它由碳、氢、氯和氮元素组成。

在这个分子中,氯原子和甲基、乙基取代了苯环的不同位置,使得分子呈现出特殊的结构和性质。

2-氯-2'-甲基-6'-乙基替苯胺分子式在实际中被广泛应用于染料、医药和农药等领域,其结构和性质对于材料的改性和新药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3. 2-氯-2'-甲基-6'-乙基替苯胺分子式的合成和应用2-氯-2'-甲基-6'-乙基替苯胺分子式的合成方法主要包括氨化还原法、格氏试剂法和重氮化合成法等。

这些方法不仅能够有效地制备出2-氯-2'-甲基-6'-乙基替苯胺分子式,还为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在染料领域,它可以作为有机染料的中间体,用于制备各种颜色的染料;在医药领域,它可以作为特定药物的原料,用于合成抗生素和药品原料;在农药领域,它可以作为新型杀虫剂的前体,用于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 对2-氯-2'-甲基-6'-乙基替苯胺分子式的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一名化学工作者,我深深地被2-氯-2'-甲基-6'-乙基替苯胺分子式所吸引。

它以其特殊的结构和丰富的应用领域,展现出了化学的神奇和多样性。

ws琼脂的化学性质_0

ws琼脂的化学性质_0

ws琼脂的化学性质WS 琼脂的化学性质,质量标准及用途化学性质原理:胨、牛肉膏粉提供碳源、氮源、维生素和矿物质;氯化钠维持均衡的渗透压;乳糖、蔗糖为可发酵的糖类;十二烷基硫酸钠、溴麝香草酚兰和酸性复红抑制革兰氏阳性菌;硫代硫酸钠和柠檬酸铁铵用于检测硫化氢的产生,使菌落中心呈黑色;琼脂是培养基的凝固剂;溴麝香草酚兰和酸性复红为 pH 指示剂,发酵糖产酸的菌落呈红色,不发酵糖的菌落为蓝绿色。

配方(每升):胨 1 2g 牛肉膏粉 3g 氯化钠 5g 乳糖 1 2g 蔗糖 1 2g 十二烷基硫酸钠 2g 琼脂 1 5g 酸性复红 0.1 g 溴麝香草酚兰 0.064g 硫代硫酸钠 6.8g 柠檬酸铁铵 0.8g 最终 pH 7.50.2 溴麝香草酚兰Bromothymol blue..............0.064g 硫代硫酸钠Sodium thiosulfate..............6.8g 柠檬酸铁铵Ferric ammonium citrate.........0.8g 最终pH Final pH...........................7.50.2 胨Peptone.................................1 2g 牛肉膏粉 Beef extract......................3g 氯化钠Sodium chloride.....................5g 乳糖Lactose...............................1 2g 蔗糖Sucrose...............................1 2g 十二烷基硫酸钠1/ 20Sodium lauryl sulfate........2g 琼脂Agar..................................1 5g 酸性复红Acid fuchsin......................0.1 g 质量标准本培养基倾注平皿待冷却后呈草绿色,质控菌株接种后。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染料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一、染料的定义及分类染料是一种具有色彩并能着色其他物质的化学物质。

它是一种化合物,通常是有机物质,并且具有一定的溶解性和亲和力。

根据其颜色、化学结构和应用领域的不同,染料可以分为许多种类:1. 酚类染料:这类染料通常是由芳香族化合物经过酚醛缩合反应制得。

酚类染料具有良好的耐光性和耐洗性,常用于棉、麻、丝绸、纤维素等植物纤维的染色。

2. 偶氮类染料:偶氮类染料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类染料,其分子中含有两个氮原子,具有良好的色牢度和着色力。

这类染料通常用于染色锦纶、丙纶、聚酯等合成纤维。

3. 酮醇类染料:这类染料通常是由芳香族化合物中酮醇基团自发形成配合物而得,具有优异的耐洗性和耐光性,常用于合成纤维和皮革的染色。

4. 分散染料:分散染料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够在合成纤维表面均匀分散并着色,常用于染色涤纶和醋酸纤维等合成纤维。

5. 酸性染料:酸性染料呈带负电荷,易溶于水,通常用于染色动物纤维如蛋白纤维或含有羧基的纤维。

6. 碱性染料:碱性染料呈带阳电荷,通常由芳香族胺类化合物经过偶联反应得到,常用于染色酚醛纤维和丙烯纤维等合成纤维。

二、染料的合成原理染料的合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原料选择、合成反应、精制和染料性能测试。

原料选择的关键在于选取适合染料颜色和性能的化学物质作为起始原料,如偶氮化合物用于合成偶氮类染料,酚醛化合物用于合成酚类染料等。

合成反应中,通常采用偶联反应、酰化反应、缩合反应等有机合成反应来将起始原料转化为染料分子。

精制过程中,通常需要对合成产物进行结构表征、溶解性、分子量等性能测试,以保证染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合成染料的关键在于精制过程,需要充分控制化学合成反应的条件和材料的性质,以保证合成染料的颜色和性能的稳定性。

三、染料的应用染料是纺织、皮革、塑料等行业中的重要化学品,被广泛用于这些行业的染色工艺中。

染料的应用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纤维染色:染料被广泛用于棉、麻、羊毛、丝绸等纤维的染色,可使纤维具有丰富多彩的颜色,满足各种时尚需求。

染料化学名词解释

染料化学名词解释

1、最大吸收波长λmax——它决定了染料颜色的深浅(色位);2、最大摩尔吸光度εmax——它决定了染料颜色的浓淡(饱和度);3、吸收带宽Δṽ——它决定了染料颜色的纯度(鲜艳度);4、吸收能级ΔE——等于染料吸收带宽的曲线积分(激化度)。

5、亲和力——俗称直接性,是染料向纤维迁移能力的总称。

依染色理论化学,指染料对纤维“吸附→扩散→渗透→结合” 能力的总和。

6、染色牢度:染物上的染料经受各种外界因素的作用后而保持原有色泽的能力,称为染色牢度。

7、染料提升力:是一个定性指标,指随染料用量增加染得颜色深度增加趋势的大小8、染料匀染性:9、热迁移:是指分散染料染物在长期储存过程中染料分子逐步向纤维表面泳移,产生褪色、变色和对其它纤维沾色的现象。

10、染料移染性:在染色过程中已上染到织物上的来固色的染料自然的通过染液转移到染料浓度低的位子上去11、隐色体:还原染料在碱性溶液中受强还原剂作用而还原成可溶性染料,一般为钠盐12、鎓离子:为有机阳离子。

在有机化合物中,以N、O、S等为中心原子的基团若在水中电离为正离子,则称之为鎓离子。

如氮鎓离子、氧鎓离子、硫鎓离子等。

13、全色——连续光谱依自然比例混合的颜色。

白光(380~780nm)通过色散可得到一段连续光谱(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

补色——可见光波由选择吸收后所剩余的光波。

也可以理解为剩色和残色,吸收的光波和剩余的光波互为补色。

14、发色团——分子结构中能吸收可见光波的吸电子基团。

主要提升λmax15、助色团——分子结构中接在π共轭体系上的供电子基团。

主要提升εmax16、日晒牢度:染料上染织物后,在日光照射下保持原来色泽的能力17、染料中间体——用以合成染料共轭结构的特定原料。

其典型特征是结构中含有一系列不饱和键(π电子系统),且在合成中不饱和键较为稳定,如苯、萘、蒽、杂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其衍生物等。

18、盐效应——指中性电解质在反应体系中对反应过程的影响,亦称电解质效应。

Trametes_hirsuta_漆酶的分离纯化及其对活性染料脱色研究

Trametes_hirsuta_漆酶的分离纯化及其对活性染料脱色研究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4,55(1):076-083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VOL.55 NO.1 2024 doi:10.3969/j.issn.1000-2324.2024.01.011Trametes hirsuta漆酶的分离纯化及其对活性染料脱色研究刘飞,李治宏,张仕豪,刘璇,郑晓晴,焦若若,朱友双*济宁医学院生物科学学院,山东日照 276800摘要: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在生物检测、工业染料脱色、有机农药降解、纸浆漂白及食品饮料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使用实验室自主筛选鉴定的漆酶高产菌株粗毛栓菌(Trametes hirsuta),液态发酵后,培养液经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 Sepharose FF 阴离子交换层析分离纯化,酶活总得率57.2%,纯化倍数6.0倍,比活力为758.5 U/mg,漆酶的分子量约为50 kDa。

利用粗毛栓菌粗酶液分别对结晶紫、溴酚蓝、孔雀石绿、詹姆斯绿B进行脱色,同时研究了染料浓度、脱色温度、pH和NaCl对溴酚蓝和孔雀石绿脱色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溴酚蓝和孔雀石绿浓度分别为40 mg/L 和50 mg/L时脱色率较高;在脱色温度为50 ℃时,漆酶对溴酚蓝和孔雀石绿的脱色率较高,最高脱色率分别为68.51%和83.06%;溴酚蓝在pH 3.5时脱色率最高达到72.61%,而孔雀石绿的脱色率在pH 4.5时最高达到83.49%;NaCl对Trametes hirsuta漆酶催化染料脱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本研究表明Trametes hirsuta漆酶在染料脱色中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在工业废水的处理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粗毛栓菌;漆酶;分离纯化;染料脱色中图法分类号:Q939.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0-2324(2024)01-0076-08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of Laccase from Trametes hirsuta and Its Application in Reactive Dye DecolorizationLIU Fei, LI Zhi-hong, ZHANG Shi-hao, LIU Xuan, ZHENG Xiao-qing,JIAO Ruo-ruo, ZHU You-shuang*School of Biological Science/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Rizhao 276800, ChinaAbstract: Laccase is a copper-containing polyphenol oxidase with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 including bio-detection, industrial dye decolorization, organic pesticide degradation, pulp bleaching, and the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ies. We utilized a high-yield laccase strain of Tramete hirsuta identified in the laboratory. The laccase was separated and purified through ammonium sulfate precipitation and DEAE Sepharose FF 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 The enzyme activity yield was 57.2%, with a purification fold of 6.0 and a specific activity of 758.5 U/mg. The molecular weight of laccase was about 50 kDa. The crude enzyme solution from Tramete hirsuta was used to decolorize crystal violet, bromophenol blue, malachite green, and Janus green B. The effects of dye concentration, temperature, pH and NaCl on the decolorization rate of bromophenol blue and malachite green were also investigated. The decolorization rates were higher when the dye concentration was 40 mg/L for bromophenol blue and 50 mg/L for malachite green. The decolorization rates of laccase on bromophenol blue and malachite green were 68.51% and 83.06%, respectively, at the temperature of 50℃. Bromophenol blue exhibited the highest decolorization rate of 72.61% at pH 3.5, while malachite green showed the highest decolorization rate of 83.49% at pH 4.5. NaCl had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the dye decolorization catalyzed by Trametes hirsuta laccase. Our study showed Trametes hirsuta laccase has a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dye decolorization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treatment.Keywords: Trametes hirsuta; laccase;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 dye decolorization漆酶是一种古老的含铜多酚氧化还原酶,最早发现于日本漆树中(Rhusvernicifera)[1],属于铜蓝氧化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