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声调式和声进行

合集下载

五声性调式的和声技法探究

五声性调式的和声技法探究

五声性调式的和声技法探究周梦雨 淮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摘要:五声性调式与十二音序列的创作技法相似,在写法上具有调式交替、调性复合等特点,突出了音乐作品的特色。

本文简要阐述了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基础,对其调式调性、转调手法、和弦结构、线性结构声部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总结出一系列五声性调式和声技法的运用技巧,通过多种拓展方式形成无穷的新材料,希望为其他 研究学者探究五声性思维提供科学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五声性调式 和声技法 和弦结构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9-0068-03五声性思维包括音腔模仿、曲式结构、和声技法、 复调织体、节拍节奏等,其中和声技法对音乐曲目的发 展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作曲家通过使用多种拓展方 式,形成许多增强曲目特性特色的材料,从而为人们带来听觉盛宴。

我国五声性调式和声技法自20世纪50 年代以来,已经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为进一步促进音乐 事业的发展,探究五声性调式的和声技法成为当前学 者重点研究的课题。

一、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基础五声性调式是五声性调式和声的基础。

“五声性调 式”是指在内部结构上具有特征的无半音五声调式以 及以五声骨干音为基础的七声调式。

五声性调式和声 自从西方传入我国初期,与我国民族音乐接轨后,逐渐 形成具有特性与特色的民族民间和声技法。

我国五声 性调式和声与西方五声调式体系存在较大差异,首先, 民族音乐采用的是五度相生律,西方采用的是十二平 均律。

其中十二平均律与五声调式和声在音程距离上 十分相似,但五度相生律大多是全音,使得二者在统一 过程中存在较大难度,也为作曲家带来了创作挑战O 其 次,西方与中国民族音乐运用的五声性调式基础具有差异,由于自然大调与和声小调存在逻辑差异,使得离 调和弦、变和弦等更加尖锐。

最后,西方大小调和声与民族音乐的三度重叠在使用上存在差异,经过处理后 五声性调式和声才可投入到创作中。

二、五声性调式和声技法的分析(一)调试调性1.多调性调式调性是音乐作品变化、发展以及特色形成的 重要手段,也是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因素O 不同的音乐作品是共性特征与个性化审美特征的结合,促使调式调性成为突出音乐作品风格的关键O 通过 对西方现代五声性调式和声以及中国传统民族音乐的 研究,不难发现在运用五声性调式的和声技法时,应注 重四声调式与五声调式的结合。

钢琴五声调式音阶基本练习技巧

钢琴五声调式音阶基本练习技巧

钢琴五声调式音阶基本练习技巧钢琴五声调式音阶基本练习技巧五声调式,古代汉族音律。

顾名思义,五声调式就是由五个音(而不是七个)构成的调式。

五声调式广泛存在于中国古代和民间音乐中,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形成了中国的民族调式的种种变化和完整的音乐理论体系。

那么,钢琴五声调应该怎么练习呢?欢迎阅读下面的文章,希望能够给练习的人带来帮助。

一、将五声调式音阶引入钢琴基本练习的必要性学习钢琴演奏,必须学习音阶、琶音这些基本练习。

它们是钢琴演奏的“基本功”。

“不论演奏哪种风格,哪个时代的作品,都离不开大量的音阶、琶音”○1。

在基本练习中,“音阶的手指练习是基础的基础”○2。

在我们平时学习的音阶基本练习中,最常接触的音阶练习是自然大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这三种。

它们“都是由一个三音组与一个四音组构成,通过大指转弯,把这两组连接起来。

”○3即1、2、3、1、2、3、4或4、3、2、1、3、2、1这样的指法规律。

○4通过这些练习能够使我们在演奏乐曲的音阶式进行片断时得心应手。

然而,当我们接触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时,特别是那些根据古曲、民歌等改编的作品中,运用了能够体现中国特有民族风格的五声调式。

在学习和演奏这些作品时,就会遇到五声调式的音阶进行。

由于五声调式音阶是由宫、商、角、徵、羽五个音组成,这时,自然大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那种1、2、3、1、2、3、4式的指法规律便不适用了。

因此,在演奏中国风格的作品前,进行一些专门针对五声调式音阶的基本练习,对于演奏好这些作品,特别是其中五声调式音阶的进行片断是很有帮助,也是很有必要的。

二、五声调式音阶的基本特征中国五声调式是由五个按纯五度排列起来的音构成,其顺序为宫、徵、商、角、羽。

将这五个音放在一个八度内,构成五?魇揭艚祝?次颐鞘熘?墓?⑸獭⒔恰⑨纭⒂鸬乃承颉?br>可以看到,五声调式音阶只有五个音,刚好由五个手指完成这五个音的弹奏。

这与有七个音构成的自然大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有明显的区别。

钢琴五声调式音阶基本练习技巧(2)

钢琴五声调式音阶基本练习技巧(2)

钢琴五声调式音阶基本练习技巧(2)钢琴五声调式音阶基本练习技巧3、一个八度以上的五声调式音阶练习我们知道,五指练习只是初步地训练手指,要应对中高难度的曲目,必须将练习的范围扩大到一个八度以上。

在这里,练习的难点是怎样从第一个八度向第二个八度的过渡。

一般来讲,音阶的指法在进入第二个八度时,各音的指法应与第一个八度相同,以保证在更多的八度进行上连续不断。

五声调式音阶也可遵循此规律,如谱例所示:右手从1指弹宫音起,在第二个八度的宫音时仍用1指。

这里,羽音到宫音的音程为三度,是一个相对较长的距离,同时羽音是用5指弹奏,而第二个八度的宫音必须回到1指。

这两个音的连奏是练习的难点。

练习好5指到1的转换是弹好中高级难度曲目的关键。

当然我们也同样可以按照一个三音组与一个二音组的顺序,用转指的办法将两个音组连接起来。

如谱例四这里要解决的难点是,右手1指在穿过3指,2指时,要跨越那两对距离较长的三度音程。

熟练地练习好这一练习内容对弹好中高级难度的曲目也是很有帮助的。

一个八度以上的练习也要移至所有不同的宫调式和同宫系统各调练习。

还可在练习到四个八度时进行双手的反向练习。

达到全面掌握,运用自如的练习目的。

4、其它练习五声调式音阶的方法。

“集中的手指练习可以事半功倍。

但它太机械,总是一个式样在模进,与实际在乐曲中的技术片断相去实在太远,也不易从中取得应变的经验。

”○8所以,在学习中不仅要进行单纯的手指练习,还可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将某些乐曲中典型的五声调式性质的经过句单独抽出来,当作手指练习或者准备练习。

如陈培勋改编的《平湖秋月》中就有大量五声调式性质的伴奏音型。

将这些固定的音型抽出来,就可以作为手指训练的基本练习供两只手共同练习。

同时,还应当学习一些作曲家专门为五声调式写的练习曲,如杜鸣心作于1955年的《练习曲》,还有薛维恩2000年出版的《中国五声音阶钢琴练习曲》。

这些曲目不仅能让我们练习手指技巧,还能够培养乐感的表达。

五声调式表

五声调式表

五声调式表摘要:1.引言2.五声调式表的概念和构成3.五声调式表的历史和发展4.五声调式表的应用和影响5.结论正文:【引言】五声调式表是中国音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描述中国音乐音阶结构的基本工具。

它是一种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音乐理论体系,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本文将对五声调式表的概念、历史、应用和影响进行详细的介绍。

【五声调式表的概念和构成】五声调式表,顾名思义,是由五个音符组成的音阶。

这五个音符分别是宫、商、角、徵、羽,它们的顺序是固定的,不能随意更改。

这五个音符构成了五声音阶,也就是中国音乐的基本音阶。

五声调式表以这五个音符为基础,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音阶和旋律。

【五声调式表的历史和发展】五声调式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是中国音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音乐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文化和礼仪的体现。

因此,五声调式表的研究和发展,一直是中国音乐理论的重要内容。

到了唐代,五声调式表的研究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出现了许多重要的音乐理论著作,如《乐书》等。

【五声调式表的应用和影响】五声调式表在中国音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是描述中国音乐音阶结构的基本工具,也是创作和演奏中国音乐的基础。

许多中国传统的音乐作品,如《高山流水》、《二泉映月》等,都是以五声调式表为基础创作的。

同时,五声调式表的影响也超出了音乐领域,对中国的文化、艺术和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论】五声调式表是中国音乐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概念、历史、应用和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了解。

初级和声教程 课件附录一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

初级和声教程 课件附录一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
▪ 五声性调式:按照五度相生律生成的,以宫、商、角、徵、
羽五声为骨干音的七声调式。 “以五声为骨干”,一方面是指五声在旋律以及和声中出
现的频率高,节奏地位相对重要,同时也是对调式类别的规定。 调式构成中,唯五声可为调式之首。所以五声性调式中没有以 清角(fa)或者变宫(si)为主音的调式,这也是与西方教会 调式的显著不同之一。
▪ 下图是五种七声调式的一般形式在同一音列(同宫系统)中 的比较。
▪ 与教会调式的另一个重要区别是:上述五类调式还各有三种 不同的音阶形式,即同一五声骨干音列与不同的偏音结合的 结果:
▪ 同均三宫:同一宫调系统的音列,可含有三种宫音不同、
调式结构也不同的七声调式。
▪ 一宫三均:在同一个宫音基础上可以构架三种偏音不同的
(4)五声性和弦外音:在五声性调式旋律中,羽-宫、角-徵之 间的小三度音程,是可以当作一个有独立意义的音级看待的。 这种旋法特征在和弦外音构成上的反映,就是产生了小三度的 经过音、辅助音,以及按照小三度上行或者下行解决的延留 音、倚音。这些特殊的和弦外音有增强和声调式色彩的意义。
2.和声的构成
(1)融合大小调和声语言 例14 吴祖强、杜鸣心《婚礼场面舞》 选自《鱼美人》 (2)大小调和声与中国旋法相结合 例15 赵晓生编曲《家住安源》选自现代京剧《杜鹃山》 (3)调式化处理和弦 例16 吕其明等《谁不说俺家乡好》 (4)调式交替 例17 王建中改编《军民大生产》 例18 黎英海编曲《江西山歌》
返回目录
小结
▪ 本章主要学习了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的若干手法, 需要在大量的作品分析中认识这些手法,并尝试为 中国五声调式旋律编配简单的和声。
附录一
中国五声性调式和声
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中国五声调式

旋律分类法

旋律分类法

旋律分类法
旋律分类法是音乐理论中的一个概念,用于对不同旋律进行分类和组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旋律分类法:
1.调式分类法:根据旋律所使用的调式进行分类。

例如,大调、小调、五声调式(如中国的宫、商、角、徵、羽)等。

2.节奏分类法:根据旋律中的节奏模式进行分类。

例如,二拍子、三拍子、四拍子、复合拍子等。

3.和声进行分类法:根据旋律中的和声进行模式进行分类。

例如,主和弦进行、属和弦进行、下属和弦进行等。

4.曲式结构分类法:根据旋律的曲式结构进行分类。

例如,进行曲、圆舞曲、奏鸣曲式、回旋曲式等。

5.音乐风格分类法:根据旋律所属的音乐风格进行分
类。

例如,古典音乐、爵士音乐、流行音乐、民间音乐等。

6.地域文化分类法:根据旋律所属的地域或文化背景进行分类。

例如,中国音乐、西方音乐、非洲音乐、印度音乐等。

这些分类法可以帮助我们对不同的旋律进行分析和比较,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

需要注意的是,旋律的分类并不是绝对的,一首旋律可能同时属于多个分类。

五声调式和声进行

五声调式和声进行

xx老师告诫:五声结构和弦应用原则中最重要的是——五声性结构和弦一般不用转位形式正文 1第一节宫调式宫音为主音的调式。

宫调式常用的和声语汇:一、变格进行S—T 宫调式的和弦构成中,它们是最自然级常用的和声语汇。

1.VI—IVI—I 的进行时五声调式旋律性的强进行。

在宫调式中,这两个和弦的组成音全部是五声正音,因而十分好用。

2.II46—I这一进子表现了五声调性特点的和声强进行。

注意,如果把 II 和弦三音放在内声部、五声正音放在外声部,就能更好地达到突出五声音调的目的。

解读以 1 为主音的宫调式,常用的和弦有变格和正格两种行进方式。

(* 所谓“正格”即从属和弦向主和弦进行,“变格”就是从下属和弦向主和弦进行,一般用在终止处,所以叫做“终止式”。

)变格行进最常用的,是从下属和弦461 进行到主和弦 135。

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从第六级向第一级运动,即从613 向 135 运动,这两个和弦全由五声正音组成,所以很好用。

第二种是由二级的四六和弦(即 246 的第二转位 624)向一级和弦 135 运动,因为其中的 4 不是五声的“正音”,所以最好把它放在内声部,让“正音”处在外声部,这样能突出表现汉族音乐的特点。

( * 从四声部作品谱面上看,最上最下两个声部是外声部,中间两个声部是内声部。

内声部一般音量较小,所以是藏匿“不正”之音的最佳场所。

)这里的问题:1、如果从 461 到 135 也算一种的话,变格进行应该有三种才对。

2、到底没看出来下属和弦“ S” 461有什么用。

正文 2二、正格进行类似于自然大小调。

更多要用 V—V+6—I;V+6—V—I。

与传统大小调式不同之处, V+6 和弦,在大小调中多省五音的六代五形式的七和弦,而在五声调式中却是比较多用六代五音的三 xx。

解读宫调式的正格进行,与西洋自然大调相似。

但要多用从572 向 573 再向135,或者从 573 向 572 再向 135 这些进行。

民族五声调式和声技法特征分析

民族五声调式和声技法特征分析

2017年第13期(总第325期)北 方 音 乐Northern MusicNO.13,2017(CumulativelyNO.325)民族五声调式和声技法特征分析王 进(内蒙古包头师范学院 音乐学院,内蒙古 包头 014030)【摘要】中华民族音乐文化源远流长,而五声调式作为民族音乐的代表内容,直到当代依然在我国音乐艺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让从事音乐教育与学习音乐的人更加科学地认识民族五声调式,本文从五声调式和声特征分析入手,分析了五声调式的和旋结构。

【关键词】民族音乐;无声调式;和声技法;音乐教学【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一、民族五声调式概念解读五声调式,即按照纯五度排列起来的五个音所构成的调式。

民族五声调式中的五个音,按纯五度排列,由低到高的依次为宫、徵、商、羽、角。

若将五音放在一个八度中,从低到高则为宫、商、角、徵、羽。

从音高上看,五个音的相对音乐关系是非常稳固的。

例如,宫、徵的相对音高关系始终是纯五度,而宫、羽的相对音高关系始终是大六度。

二、民族五声调式常见和声技法特征(一)民族五声调式和弦音级特征中国民族音乐属于有调性和多调式的音乐体系,而有调式调性音乐的突出特征主要表现为音级的稳定(主音性)和不稳定(各音级运动的倾向性)两个方面。

在民族五声调式中,各音级对主音的倾向关系,决定了它们在调式中的地位和功能,其中的功能即我们常说的音级功能。

民族五声音阶通常可以划分为两个三音列,它们在调式中构成两种性质的基本音列进行,对调式起着一种支架作用。

基于此,这两个三音列被称为“骨架音列”,而这两个音列的起讫音则称为骨架功能音级。

需要注意的是,在民族五声调式中,根据调式的不同,这些骨架功能音级的功能特性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例如,在徵、商、羽这三种调式中,骨架功能音级表现为T(主)、S(下属)与D(属)三种功能特征,从而构成下属—主以及属—主另种功能性进行。

而在角、宫调式中,骨架功能音级表现为下属或属的只有一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小玲老师告诫:
五声结构和弦应用原则中最重要的是——五声性结构和弦一般不用转位形

正文1
第一节宫调式
宫音为主音的调式。

宫调式常用的和声语汇:
一、变格进行
S—T宫调式的和弦构成中,它们是最自然级常用的和声语汇。

1.VI—I
VI—I的进行时五声调式旋律性的强进行。

在宫调式中,这两个和弦的组成音全部是五声正音,因而十分好用。

2.II46—I
这一进子表现了五声调性特点的和声强进行。

注意,如果把 II 和弦三音放在内声部、五声
正音放在外声部,就能更好地达到突出五声音调的目的。

解读
以1为主音的宫调式,常用的和弦有变格和正格两种行进方式。

(*所谓“正格”即从属和弦向主和弦进行,“变格”就是从下属和弦向主和弦进行,一般用在终止处,所以叫做“终止式”。


变格行进最常用的,是从下属和弦461进行到主和弦135。

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从第六级向第一级运动,即从613向135运动,这两个和弦全由五声正音组成,所以很好用。

第二种是由二级的四六和弦(即246的第二转位624)向一级和弦135运动,因为其中的4不是五声的“正音”,所以最好把它放在内声部,让“正音”处在外声部,这样能突出表现汉族音乐的特点。

(*从四声部作品谱面上看,最上最下两个声部是外声部,中间两个声部是内声部。

内声部一般音量较小,所以是藏匿“不正”之音的最佳场所。


这里的问题:1、如果从461到135也算一种的话,变格进行应该有三种才对。

2、到底没看出来下属和弦“S”461有什么用。

正文2
二、正格进行
类似于自然大小调。

更多要用V—V+6—I;V+6—V—I。

与传统大小调式不同之处,V+6和弦,在大小调中多省五音的六代五形式的七和弦,而在五
声调式中却是比较多用六代五音的三和弦。

解读
宫调式的正格进行,与西洋自然大调相似。

但要多用从572向573再向135,或者从573向572再向135这些进行。

“V+6”就是573(将原来的五音2换成3),它应当被看成是民族调式中特有的三和弦,而不是西洋大调中以六代五的七和弦。

概括一下正格:572-573-135;573-572-135
变格:①461-135;②613-135;③624-135。

但这些和弦之间又该怎样连接呢?简单地说,135后面该接什么呢?上、下属和弦之间该怎样连接呢?而且,如果需要在这些连接之间(例如461和135之间)再加一个和弦,又该加什么呢?
正文4
第三节商调式
商音为主音的调式。

商调式常用的和声语汇——
一、正格进行:
V(7)—I、VII—I。

它们是最表现商调式的最自然的和声音响。

V7的三音可作五声性级进下行。

二、变格进行
多用 II6—I。

解读
2为主音的商调式,和弦的正格进行是6135(属七和弦)到246,或135到246,这是最自然的。

其中属七和弦的三音1可作五声性级进下行(?这句话没看懂)。

变格进行多用二级和弦(357)的第一转位573到246。

第二节徵调式
徵音为主音的调式。

宫调式常用的和声语汇:
一、正格进行
V—I。

这一进子在整体音响上,与西方教会调式中的米索利底亚调式相同,具有上升、阳刚的气
质。

与之不同,在民族调式中,徵调式 V 级和弦的三音是偏音,应用时要多将其放内声部,以
保持五声音调的统一。

二、变格进行
VI—I、II—I.这些进行,更多地表现了徵调式的另一面,柔和的调式性格。

注意VI—I的进行,其共同音—变宫音,放在同一声部,徵和弦中的变宫音由柔弱的角和弦(同样有变宫音)先带出,徵和弦的亮度,硬度会因此而减弱。

解读
5为主音的徵调式,和弦的正格进行,是从五级246进行到一级572,这样做的效果与西方教会调式中以5为主音的米索利底亚调式相同(米索利底亚调式,网上搜索的答案是“莉迪亚调式,多利亚调式。

翻译过来就是现在说的D小调、旋律小调之类”【?主音不是6呀!】),具有上升、阳刚的的气质。

不同的是五级和弦中的三音4是偏音,要多放在内声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