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排烟风管及风口设计参数

合集下载

通风排烟风管及风口设计参数

通风排烟风管及风口设计参数

通风排烟设计工具箱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3)与散流器的摩擦阻力:(4).保持风速必须的动压:当v=2m/s时, ΔP=2.4Pa;当v=3m/s时, ΔP=5.4Pa当v=4m/s时, ΔP=9.6Pa;当v=5m/s时, ΔP=15Pa当v=6m/s时, ΔP=21Pa2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3、通风系统之流速m/s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5、回风口风速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10、侧送风口送风量五、通风系统设计1、送风口布置间距回风口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2注:3相应送风范围(面积)的长宽比不宜大于1:1.5,送风水平射程与垂直射程(平顶至工作区上边界的距离)的比值,宜保持在0.5~1.5之间。

实际上这要看装饰要求而定,如250*250的散流器,间距一般在3.5米左右,320*320在4.2米左右。

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舒适性空调的送风温差送风高度H小于等于5m,送风温差小于等于10度;送风高度H大于5m,送风温差小于等于15度。

为防止出风口结露,应使送风干球温度高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2-3度。

厨房的详细工艺资料,在建筑专业所提供的方案图上,一般只有厨房的面积、层高和灶台的位置,另一方面在现有的设计参考资料中缺少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这就给合理地确定厨房通风量带来了困难,通常同样的厨房,不同的人进行设计,其结果往往不同,甚至相差悬殊,但是依据技术措施,又能各自找到根据。

因此,厨房的通风设计形成了,因人而异,无统一标准的局面,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与我们常用的《技术措施》在厨房通风量确定上,概念不明确,要求不一致有关,为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常用的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下简称《措施一》)和我院编制的《暖通专业统一技术措施》(下简称《措施二》)中的有关规定,讨论一下厨房的通风量确定问题。

通风排烟风管及风口设计全参数

通风排烟风管及风口设计全参数

通风排烟设计工具箱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说明(1).软管采用荷兰数据时,上述数据乘以下系数:Φ150 x2;Φ200 x1.8;Φ250 x1.5;Φ300 x1.3 (2).局部摩擦阻力:(3)与散流器的摩擦阻力:(4).保持风速必须的动压:当v=2m/s时, ΔP=2.4Pa;当v=3m/s时, ΔP=5.4Pa当v=4m/s时, ΔP=9.6Pa;当v=5m/s时, ΔP=15Pa当v=6m/s时, ΔP=21PaV2(5).其他局部阻力的计算按下式:2gΔP=ζ─γ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3、通风系统之流速m/s注:民用住宅≤35dB(A),商务办公≤45dB(A)。

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1、送风口风速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5、回风口风速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10、侧送风口送风量五、通风系统设计1、送风口布置间距回风口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般原则:(1)人不经常停留的地方; (2)房间的边和角; (3)有利于气流的组织。

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风盘型号风量方散尺寸FP m3/h mm3.5350200*2005500200*2006.3630250*2508800250*250101000300*30012.51250300*300161600350*350202500450*450252500450*450注:办公室推荐送风口流速:2.5-4.0m/s风机盘管接风管的风速:通常为1.5—2.0m/s之间,不能大于2.5m/s,否则会将冷凝水带出来。

排烟计算书

排烟计算书

附表---排烟计算书一、设计依据1.设计任务书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二、计算第一防火风区第一防烟风区(350平方)(一)风量计算1.排烟风机风量计算L=350*120=42000m³/h(二)设备选型1、排风机选用:HTFⅡ-10型消防高温排烟风机一台火灾排烟Q=45679m³/h n=1450r/min H=630Pa X=11KW (三)、风管计算1、排风(烟)风管:(1)主风管控制风速(排烟)风管断面HxW=1600*400 V=18.90m/s(排风)风管断面HxW=1000*400 V=10.50m/s (2)排风口上排风口:WxW=600*600 V=5.50m/s第二防烟风区(220平方)(二)风量计算1.排烟风机风量计算L=230*120=27600m³/h(二)设备选型1、排风机选用:1、排风机选用:HTFⅡ-10型消防高温排烟风机一台火灾排烟Q=45679m³/h n=1450r/min H=630Pa X=11KW (三)、风管计算1、排风(烟)风管:(1)主风管控制风速(排烟)风管断面HxW=1600*400 V=18.90m/s(排风)风管断面HxW=1000*400 V=10.50m/s (2)排风口上排风口:WxW=600*600 V=5.50m/s附表---消火栓给水系统的计算一、消火栓给水系统的计算消火栓用水量为10L/s,最不利立管的消火栓的用水量为10L/s,每支水枪最小流量为5L/s,水枪射出的充实水柱长度Hm=12m,消火栓口径为DN65mm,L=25m的衬胶水龙带,水枪喷口直径为19mm。

1、栓口压力的计算:(1)水枪喷口处压力计算:查水表得:αf=1.21,Φ=0.0097所以,Hq=αf*Hm/(1-ΦαfHm)=1.21*12/(1-0.0097*1.21*12)=16.9mH2 O(2)计算水带的沿程水头损失,查得水带直径65mm,Az=0.00712,取qxh=5.2L/s所以,hd=Az*L*qxh ²=0.00712*25*5.2 ²=4.8 mH2 O(3)消火栓口压力为:H=Hq+Hd=16.9+4.8=21.7 mH2 O校核水枪的射流量。

通风计算书

通风计算书

一.送排风和排烟的计算1.排风量的确定地下车库散发的有害物数量不能确定时,全面通风量可按换气次数确定。

根据文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表13.2-2地下汽车库平时排风量的确定中,出入频率较小的住宅建筑单层车库换气次数取4次/h,计算换气体积时,当层高≤3m时,按实际高度计算,当层高>3m时,按3m计算。

该地下车库的层高为3.5m,计算换气面积时取3m。

根据文献《简明通风设计手册》,L=n*V式中L—全面通风量,m3/hn—换气次数,1/hV—通风房间体积,m3根据上述公式计算防烟分区的排风量:L=4*1485*3=17820m3/h2.送风量的确定设置机械排风系统的车库,如用汽车坡道进行自然补风,车道断面的风速不应大于0.5m/s,以保证进出车辆不受影响。

本车库采用自然补风时车道断面的风速:V=Q/A=17820/(3600*7.5*6.1)=0.1m/s<0.5m/s,符合要求所以排风时用汽车坡道自然补风。

3.排烟量的确定文献《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8.2.4排烟风机的排烟量应按换气次数不小于6次/h确定。

根据文献《简明通风设计手册》,L=n*V式中L—全面通风量,m3/hn—换气次数,1/hV—通风房间体积,m3根据上述公式计算防烟分区的排烟量:L=6*1485*6.1=54351m3/h4.补风量的确定设置机械排风系统的车库,如用汽车坡道进行自然补风,车道断面的风速不应大于0.5m/s,以保证进出车辆不受影响。

本车库采用自然补风时车道断面的风速:V=Q/A=54351/(3600*7.5*6.1)=0.33m/s<0.5m/s,符合要求所以排烟时用汽车坡道自然补风。

二.风口计算1.确定排风口数量以及具体尺寸排风口风速取不超过8m/s,这里取8m/s ,排风口类型:单层百叶风口假定排风口面积选取500mm×300mm,Q=F*v=0.15*8*3600=4320m3/h n=17820/4320=4.1 取5个排风口则每个排风口的实际流量为17820/5=3564m3/h风口的有效面积:η=0.7~0.9 3564/4320=0.825 符合要求2.确定排烟口数量以及具体尺寸排风口风速取不超过15m/s,这里取15m/s ,排风口类型:单层百叶风口假定排风口面积选取500mm×300mm,Q=F*v=0.15*15*3600=8100m3/h n=54351/8100=6.71 取8个排风口则每个排风口的实际流量为54351/8=6793m3/h风口的有效面积:η=0.7~0.9 6793/8100=0.84 符合要求三.风口及风管布置与计算1.排风工业通风空气调节(第二版)表8-3,民用及辅助建筑物机械排风时干管风速取5~8m/s,支管风速取2~5m/s。

通风管道规格尺寸

通风管道规格尺寸

通风管道规格尺寸通风管道规格尺寸通风管道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用金属或复合管道,是为了使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的一种市政基础设施。

通风管道中的风管制作与安装所用板材、型材以及其他主要成品材料,应符合设计及相关产品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应用出厂检验合格证明,材料进场时应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验收。

通风管道规格通风管道的尺寸主要由设计单位根据工程需要的通风量进行设计,也可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设计。

通风管道的外形分圆形和矩形两种截面。

管道的长一般为2〜3m,如果圆形管直径和矩形管的边长大于1.5m时,管段长度可适当缩短。

管段之间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是法兰连接,一是承插式连接。

P类管的的规格尺寸见表1。

表1 P类管的规格尺寸/mm圆形管直径或矩形管大边长管道壁厚管道长度允许偏差圆形管直径或矩形管边长允许偏差法兰尺寸宽度厚度<3003+0.5±10±3>30>5 320 〜 4 ±0.5>40>6500530 〜5 ±0.5>50>81000±41060 〜6 ±0.5>55>1015001600 〜7 ±0.5>60>151900±5>20008 ±0.5>60>20D类管有三种形式:三风道、两风道及单风道。

D类管一般都是竖向埋设在墙内或墙角处,其风口朝向根据设计图纸决定。

D类管的规格尺寸见表2。

表1 D类管的规格尺寸/mm尺寸名称基本尺寸允许偏差长度2700〜3000—14宽度250〜450±3高度150〜300±2+2管壁厚9—1保温风管多用在冷暖空调工程,其壁厚为保温层加结构厚度。

保温层为聚苯乙烯泡沫板或聚氨酯泡沫塑料板。

其厚度为20〜30mm。

异径管、三通管、弯头等通风管件,按照相对应的通风管设计制造。

抽油烟机风管标准尺寸

抽油烟机风管标准尺寸

抽油烟机风管标准尺寸抽油烟机是厨房中常见的家用电器,它能够有效地排除厨房中产生的油烟和异味,保持厨房空气清新。

而抽油烟机的风管尺寸对于其排风效果至关重要。

在安装抽油烟机时,正确的风管尺寸能够确保抽油烟机的正常运行和排风效果。

本文将就抽油烟机风管的标准尺寸进行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使用抽油烟机。

首先,抽油烟机风管的直径一般为150mm或者200mm。

这两种尺寸是市场上比较常见的规格,可以满足大部分家庭厨房的使用需求。

在选购抽油烟机时,需要根据厨房的大小和使用情况来选择合适的风管直径,以确保排风效果。

其次,抽油烟机风管的长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风管的长度越短,排风效果越好。

因此,在安装抽油烟机时,需要尽量减少风管的长度,避免出现过长的风管对排风效果的影响。

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风管过于弯曲,以免影响排风效果。

此外,抽油烟机风管的材质也需要引起重视。

一般来说,不锈钢风管是比较常用的材质,它具有防腐蚀、耐高温、易清洁等优点,能够满足厨房环境的使用要求。

在选购风管时,需要选择质量好、耐用的材质,以确保抽油烟机的长期使用效果。

最后,抽油烟机风管的安装位置也需要注意。

一般来说,风管需要尽量靠近抽油烟机的出风口,以减少风阻,提高排风效果。

同时,还需要注意避免风管与其他管道或障碍物相互干扰,以确保排风的畅通。

总的来说,抽油烟机风管的标准尺寸对于抽油烟机的排风效果至关重要。

正确的风管尺寸能够确保抽油烟机的正常运行和排风效果。

在选购和安装抽油烟机时,需要根据厨房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合适的风管尺寸和材质,并注意安装位置,以确保抽油烟机的正常使用和排风效果。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管风速、风口风速、水管流速的规定

暖通规范中关于各类常见风速的规定一、各类风口风速规定1、采暖风口1.1、采用热风采暖系统时,应遵守下列规定:送风口的送风速度V(m/s),应根据送风口的高度、型式及布置经过计算确定,当送风口位于房间上部时,送风速度宜取:V= 5~15m/s;当送风口位于离地不高处时,送风速度宜取:V =0.3m/s~0.7m/s;回风口的回风速度,宜取:V=0.3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71.2、热风幕的送风速度:公共建筑的外门,风速不宜大于6 m/s,高大外门不应大于2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2.8.152、送排回风口2.1、进风、排风口风速(m/s)注:风口风速应按实际有效面积计算,一般百叶风口的遮挡率取50%。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1.4.82.2、自然通风系统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42.3、机械通风的进排风口风速宜按下表采用:来源:GB50736-2012《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6.6.52.4、厨房排风系统的风管风速不宜小于8m/s,且不宜大于10m/s;排风罩接风管的喉部风速应取4~5m/s。

来源:《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2009年版)4.2.102.5、侧送和散流器平送的出口风速采用2m/s~5m/s。

孔板下送风的出口风速,从理论上讲可以采用较高的数值。

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出口风速较高时,要求稳压层内的静压也较高,这会使送风较均匀;同时,由于送风速度衰减快,对人员活动区的风速影响较小。

但当稳压层内的静压过高时,会使漏风量增加,并产生一定的噪声。

一般采用3m/s"'_'5m/s 为宜。

通风排烟风管及风口设计参数

通风排烟风管及风口设计参数

通风排烟风管及风口设计参数通风排烟是建筑物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理的通风排烟系统能够有效地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并确保建筑物内的安全。

在通风排烟系统设计中,风管及风口的参数是非常关键的,下面将详细介绍通风排烟风管及风口的设计参数。

一、风管设计参数1.风管形状:风管的形状可以选择为矩形、圆形或椭圆形等,选择合适的风管形状可以有效降低系统阻力和噪声。

通常情况下,矩形风管比圆形风管更适合长距离输送。

2.风管尺寸:风管尺寸的选择应根据通风系统的流量需求和风速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风管尺寸越大,阻力越小,但也会增加成本和占用空间。

3.风管材料:风管通常使用金属材料,如镀锌钢板或不锈钢板。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质量、耐腐蚀性能和成本等因素。

4.风管布局:风管布局应合理,避免弯曲和分支过多,以减小系统阻力和噪声。

风管的支撑和固定也需要满足规范要求,确保安全可靠。

1.风口形状:风口的形状可以选择为方形、圆形或长方形等。

不同的形状对空气分布和速度有不同的影响,需要根据房间大小和需要达到的通风效果来选择合适的形状。

2.风口尺寸:风口的尺寸应根据通风需求和风速来确定。

通常情况下,风口尺寸越大,通风效果越好,但也会增加建筑物的防火隐患。

3.风口布局:风口的布局应均匀,避免死角和漏风。

风口的高度和位置也需要根据房间的几何形状和通风效果来确定。

4.风口材料:风口通常使用金属材料,如镀锌钢板或铝合金等。

材料的选择应考虑外观、耐腐蚀性能和成本等因素。

在通风排烟系统设计中,除了考虑风管和风口的参数之外,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风机选型、管道连接、防火措施等。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并确保设计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才能设计出一套安全有效的通风排烟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通风排烟设计工具箱一、通风管道流量阻力表1、缩伸软管摩擦阻力表圆形风管v=2 m/s v=3 m/s v=4 m/s v=5 m/s v=6 m/s Φ150127/0.43190/0.98254/1.8318/3.23381/4.46Φ200226/0.32339/0.73452/1.30565/2.03678/2.92Φ250353/0.26530/0.558707/1.04883/1.621060/2.33Φ300509/0.21764/0.951018/1.621273/2.441521/3.582、镀锌板风管摩擦阻力表矩型风管mm风量(m3/h)/摩擦阻力(Pa)v=2m/s v=3 m/s v=4 m/s v=5 m/s v=6 m/s120x120104/0.61156/1.27207/2.15259/3.25311/14.57 160x120138/0.51207/1.07277/1.8346/2.75415/3.86 160x160184/0.42277/0.78369/1.49461/2.26553/3.17 200x120173/0.46259/0.95346/1.62432/2.45734/3.44 200x160230/0.36346/0.77461/1.3576/1.79691/2.78 250x120216/0.41324/0.87432/1.47540/2.23648/ 250x160288/0.32432/0.69576/1.17720/1.77864/2.48 250x200360/0.27540/0.58720/0.99900/1.501080/2.11 320x120269/0.38403/0.79537/1.34672/2.03806/2.86 320x160369/0.29553/0.61737/1.04922/1.581106/2.22 320x200461/0.25691/0.519221/0.871152/1.311382/1.85 320x250576/0.21864/0.431152/0.741440/1.121728/1.57 400x120336/0.35504/0.74673/1.25841/1.901009/2.67 400x160461/0.27691/0.56922/0.951152/1.451382/2.03 400x200576/0.22864/0.461152/0.781440/1.201728/1.68 400x250720/0.191080/0.381440/0.661800/1.002160/1.40 500x160576/ 0.25864/0.521152/0.891440/1.341728/1.89 500x200720/0.211080/0.421440/0.731800/1.12160/1.54说明(1).软管采用荷兰数据时,上述数据乘以下系数:Φ150x2;Φ200 x1.8;Φ250 x1.5;Φ300 x1.3 (2).局部摩擦阻力:(3)与散流器的摩擦阻力:(4).保持风速必须的动压:当v=2m/s时, ΔP=2.4Pa;当v=3m/s时, ΔP=5.4Pa当v=4m/s时, ΔP=9.6Pa;当v=5m/s时, ΔP=15Pa当v=6m/s时, ΔP=21PaV2(5).其他局部阻力的计算按下式:2gΔP=ζ─γ二、室内送回风口尺寸表1、风口风量冷量对应表2、不同送风方式的风量指标和室内平均流速ASHRAE三、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流速m/s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3、通风系统之流速m/s注:民用住宅≤35dB(A),商务办公≤45dB(A)。

四、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1、送风口风速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5、回风口风速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9、顶棚散流器送风量10、侧送风口送风量五、通风系统设计1、送风口布置间距回风口应根据具体情况布置一般原则:(1)人不经常停留的地方; (2)房间的边和角; (3)有利于气流的组织。

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风盘型号风量方散尺寸FP m3/h mm3.5350200*2005500200*2006.3630250*2508800250*250101000300*30012.51250300*300161600350*350202500450*450252500450*450注:办公室推荐送风口流速:2.5-4.0m/s风机盘管接风管的风速:通常为1.5—2.0m/s之间,不能大于2.5m/s,否则会将冷凝水带出来。

3、散流器布置散流器平送时,宜按对称布置或者梅花型布置,散流器中心与侧墙的距离不宜小于1000mm;圆形或方形散流器布置时,其相应送风范围(面积)的长宽比不宜大于1:1.5,送风水平射程与垂直射程(平顶至工作区上边界的距离)的比值,宜保持在0.5~1.5之间。

实际上这要看装饰要求而定,如250*250的散流器,间距一般在3.5米左右,320*320在4.2米左右。

4、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舒适性空调的送风温差送风高度H小于等于5m,送风温差小于等于10度;送风高度H大于5m,送风温差小于等于15度。

为防止出风口结露,应使送风干球温度高于室内空气的露点温度2-3度。

5、工艺性空气调节空调房间允许最大送风温差.注:生活区或工作区处于下送气流的扩散区时,送风温差应通过计算确定。

6.1、厨房通风问题《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对厨房操作间通风作了明确规定:(1)计算排风量的65%通过排气罩排至室外,而由房间的全面换气排出35%;(2)排气罩口吸气速度一般不应小于0.5 m/s,排风管内速度不应小于10 m/s;(3) 热加工间补风量宜为排风量的70%左右,房间负压值不应大于5 Pa。

然而,有的工程的厨房未设排气罩,仅在外墙上设几台排气扇;有的虽然设置了排气罩,但罩口吸气速度远小于0.5 m/s,选配的排风机风量不足。

大多工程未设置全面换气装置,亦未考虑补风装置,难以保证室内卫生环境要求及负压值要求。

6.2如何确定厨房的通风量公共建筑中的厨房,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但在设计上通常是一个薄弱环节,一方面,在施工图纸设计阶段,往往得不到有关厨房的详细工艺资料,在建筑专业所提供的方案图上,一般只有厨房的面积、层高和灶台的位置,另一方面在现有的设计参考资料中缺少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这就给合理地确定厨房通风量带来了困难,通常同样的厨房,不同的人进行设计,其结果往往不同,甚至相差悬殊,但是依据技术措施,又能各自找到根据。

因此,厨房的通风设计形成了,因人而异,无统一标准的局面,我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与我们常用的《技术措施》在厨房通风量确定上,概念不明确,要求不一致有关,为说明问题,我们可以结合常用的建设部建筑设计院《民用建筑暖通空调设计技术措施》,(下简称《措施一》)和我院编制的《暖通专业统一技术措施》(下简称《措施二》)中的有关规定,讨论一下厨房的通风量确定问题。

《措施一》第4-28条规定:机械通风的换气量宜按热平衡计算……,计算排风量的65%通过排气罩或屏幕等排除室外,而由房间的全面换气排出35%。

另外,在第4-26条中,已规定了排气罩口的风速应控制在0.4~0.5m/s。

《措施二》第5·1·3条中规定:设有空调系统的厨房其机械通风的换气量,宜按热平衡及风量平衡计算,当热平衡计算确有困难时,可按下述两种方法中的一种计算,并以第一种方法,为优选方法。

1. L1=1800×F1 (F1为罩口面积)L2=10×F2 (F2为厨房面积) L=L1+L2 (L为总排气量) 2. 按60~80次/时换气计算,(厨房面积小于50㎡时取上限,大于50㎡时取下限)。

厨房排风中应有相当于3~5次/时换气次数的风量为全面换气设备排出,但不计入总风量。

从《措施一》《措施二》的规定中,我们似乎得到一个左右厨房通风量计算的一个概念。

那就是,在厨房的排气罩工作时,还应该有其它的排风机在同时工作,厨房内的排风不能仅从排气罩排出,而必须留有其它排风出路,并且要有一定的比例关系,或者占到全部排风量的35%或者占到相当于3~5次/时换气次数的风量。

如何保证这样的比例关系呢?,我们可以根据计算总通风量时可能遇到的几种情况具体分析设计过程。

《措施一》中,指明了其通风量是按热平衡计算的风量,也规定了,排气罩口的风速应控制在0.4~0.5m/s之内,这里就出现了两个计算风量,一个是按热平衡法计算的厨房总换气量,另一个是满足罩口风速为0.4~0.5m/s的排气罩风量,前者我们另其为L,后者另其为L1,这里的问题是L和L1,可能存在着各种比例关系,L1可能小于L,但L1也可能大于L。

当L1<L时,说明经过排气罩的排风量,不足于消除室内的余热(或余湿),于是,应当考虑增加排风量,由于措施中要求了排风要有经全面换气的设备排出,那么,应当增加全面换气设备的排风量。

这里的问题是如何满足65%与35%的比例关系。

在;L1<0.65L时,我们可以增加排气罩的通风量,使其达到0.65L,而将全面换气通风量减小至0.35L;而在0.65L< s计算。

一般而言,厨房炉灶使用的高峰时间为4-5个小时,而其余时间为加工及准备或卫生时间,这时不需要太大的通风量。

因此在排风罩排风量计算完后,再考虑一个平时通风量,可以按换气次数3-5次排气罩的排风量为了保证灶台工作时油烟不外溢,而必须设的其通风量,按罩口面积、罩口风速0.4-0.5m 2.平时通风量。

1.排气罩通风量。

2.当计算排风量大于炉灶排气罩的排风量时,多余部分应由全面排气设备排出;当炉灶排气罩的排风量大于计算排风量时,总换气量按其较大值确定并可另外适当设置全面排风设备,在炉灶排风未运行时使用,但不计入总换气量。

实际上,我们通常接触到的工程,很少有能够按热平衡法计算通风量的厨房,而失去了这一前提条件,再参照上述的《措施》进行设计,试图满足其各种规定很可能出现,因人而异,设备设置过多的现象。

我认为在不可能进行热平衡计算的前提下,厨房的通风量计算,按照厨房的使用特点,把握两点即可。

1.厨房机械通风的总排风量,宜根据厨房散热量和送风量温差,按热平衡计算。

2.做为推荐使用的两种计算方法,不应该存在太大的差别,从实例来看,换气次数法,不能用于施工图阶段的设计,而更适宜初步设计时的估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