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山西旅游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
山西古城旅游现状分析报告

山西古城旅游现状分析报告1. 引言山西省位于中国中北部,素有“中国古城博物馆”的美誉。
这里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古城遗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本报告将对山西古城旅游现状进行分析,旨在提供有关古城旅游发展的参考和建议。
2. 山西古城概述山西省拥有众多的古城,包括太原、大同、平遥、晋城等,这些古城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建筑风格而闻名。
这些古城保存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如城墙、古街、庙宇等,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古城旅游发展现状山西古城旅游已成为省内外游客热门的旅游选择。
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山西古城旅游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方面,政府加大了对古城旅游的投入,提升了古城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
另一方面,古城旅游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吸引了更多游客的关注和参观。
4. 古城旅游存在的问题然而,山西古城旅游也面临一些问题。
首先,古城的管理和保护工作还没有达到理想状态,存在一定程度的乱建乱拆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其次,古城旅游的商业化趋势明显,有些地方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文化遗产的保护。
再者,部分古城旅游项目过于单一,缺乏创新和差异化,导致游客体验感不强。
5. 古城旅游发展的机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城旅游也面临着许多机遇。
首先,政府的支持和发展策略有助于提升古城旅游的品质和形象。
其次,山西古城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建筑风格是其吸引游客的独特优势。
除此之外,古城旅游在国内外市场上仍具有很大的潜力,特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将进一步推动古城旅游的发展。
6. 古城旅游发展的建议为了进一步发展山西古城旅游,我们提出以下建议:6.1 加强管理和保护政府应加大对古城管理和保护的力度,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并加强监管,防止乱建乱拆和环境污染的问题。
6.2 注重文化遗产保护古城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要保留古建筑的原始风貌,还要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让游客有更多的文化体验。
6.3 创新和差异化古城旅游项目应加强创新和差异化,提供多样化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2024年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前景分析1. 引言生态旅游是指以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为依托,融入人文元素的旅游方式。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和旅游需求的多样化,生态旅游市场逐渐兴起。
作为一个资源丰富、自然景观独特的地区,山西省具备发展生态旅游的优势。
本文将对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2. 山西省生态旅游资源分析山西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
首先,山西省地处中国北方,气候条件适宜,具备发展四季生态旅游的条件。
其次,山西省保存了许多珍稀的动植物物种,具有较高的生态保护价值。
再次,山西省拥有众多的自然景观,如五台山、云冈石窟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
3. 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发展现状目前,山西省的生态旅游市场已经初具规模。
不少景区实施了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工作,提升了旅游体验。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生态旅游业的支持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
山西省的生态旅游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4. 2024年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前景分析4.1 市场需求增长趋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改变,对绿色、环保、健康的旅游方式的需求逐渐增加。
山西省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景观和生态资源的地区,具备满足这种需求的潜力。
可以预见,未来生态旅游市场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4.2 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政府已经意识到生态旅游对于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积极出台相应政策和措施来支持生态旅游业的发展。
这些政策包括财政支持、减免税收、土地使用优惠等,将为山西省的生态旅游市场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4.3 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态旅游需求,山西省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相继建设了高速公路、旅游车辆停车场等配套设施,方便游客的出行。
这将进一步提升山西省的生态旅游市场竞争力。
4.4 山西省旅游品牌影响力提升山西省拥有独特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拥有多个世界文化遗产,如平遥古城、恒山等。
这些独特的旅游资源为山西省打造旅游品牌提供了有力支撑。
2024年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引言山西省位于中国北部,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意识的增强,生态旅游市场在山西省迅速发展起来。
本文将对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
1. 生态旅游资源概述山西省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包括独特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
其中包括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知名景点,这些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吸引了大量游客。
此外,山西省还拥有许多原生态资源,如黄河、太行山等,为开展生态旅游提供了优越条件。
2. 生态旅游市场规模近年来,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山西省的生态旅游市场规模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据预测,未来几年,山西省的生态旅游市场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有望超过XX亿元。
3. 生态旅游市场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自然生态的重视,生态旅游市场在山西省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
未来,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3.1 可持续发展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推动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山西省将加大对生态旅游项目的扶持和引导力度。
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以可持续的方式开展生态旅游活动,提高生态旅游的质量和可持续性。
3.2 智能科技应用随着智能科技的迅猛发展,山西省的生态旅游市场也将受益于智能科技的应用。
未来,游客将能够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获取更多的旅游信息和服务,提高旅游的便捷性和体验感。
3.3 旅游融合发展山西省将推动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如农业、文化艺术等。
通过旅游融合发展,不仅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还可以打造更具特色和吸引力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
4. 生态旅游市场面临的挑战尽管山西省生态旅游市场发展势头良好,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谨慎操作,避免对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旅游服务质量和安全问题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
浅谈山西旅游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

浅谈山西旅游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很大发展。
然而,山西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在全国仍然处于落后地位,与其拥有的丰富的旅游资源严重不符,旅游业的规模化、集团化、市场化、特色化发展程度较低,旅游资源开发滞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弱项,对我省经济发展拉动效果不大.而面对今天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日趋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山西省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必须在全面分析其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实现山西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现在我们运用经典的战略环境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从企业自身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以及外部环境中的机遇(opportunity)和挑战(threatens)4个方面对山西旅游业经营发展环境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为山西旅游业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借鉴。
一、山西旅游业的优势和劣势1.1主要优势(1)山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山西,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这里是晋国的领地,所以至今简称为晋。
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是文物资源大省,文物不仅数量多,历史悠久而且独具特色,如五台山、平遥古城、芮城永乐宫、北岳的恒山悬空寺、解州关帝庙、云岗石窟、应县木塔、永济普救寺、祁县乔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榆次常家大院等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是引人入胜的文化历史景观。
山西现有古建筑居全国首位,其中国家级保护古建筑50余座,省级古建筑400余座。
五台山是佛教四大圣地之一,是一座寺庙群,具有数千年的精髓。
其中有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南昌寺。
佛光寺和显通寺是最著名的,它们融合了北魏至清代的各种建筑;横山玄空寺建于北魏,悬崖峭壁,以奇遇和奇异著称;太原晋祠是一个旅游景点,有各种形式的古建筑;平遥古城是中国现存的三座古城之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芮城永乐宫是元代典型的道观建筑群。
宫中的壁画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瑰宝;永济普救寺是西厢记的故事。
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山西旅游产业发展现状
山西位于华北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旅游资源。
目前,山西旅游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山西省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一、旅游资源丰富
山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以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为主,如太原古城墙、晋祠、壶口瀑布、五台山、云冈石窟等,这些景区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游览。
二、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山西发展旅游产业,注重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山西的旅游基础设施已经相对完善,包括道路、酒店、餐饮、旅游车辆等配套设施。
三、旅游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目前,山西的旅游产品已经较为丰富,游客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旅游线路和旅游项目,旅游消费综合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四、乡村旅游得到发展
山西旅游产业的发展还注重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挖掘乡村资源和农耕文化,推动乡村文化旅游、康养旅游等多元化的旅游产品出现,进一步促进了山西旅游产业的发展。
五、旅游品牌影响力加强
山西的旅游品牌已经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认可,在国内外的旅游市场上有广泛的影响力,为山西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总的来说,山西旅游产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未来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提升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品牌建设,进一步推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2024年山西省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山西省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引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旅游观念的转变,乡村旅游逐渐成为当今旅游市场的热点。
山西省作为中国中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
本文将以2024年山西省乡村旅游市场发展现状为切入点,分析当前山西省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状况,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山西省乡村旅游概况1.1 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山西省拥有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民俗文化。
大量的古村落、庙宇、山水景区等成为了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同时,山西省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便利也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1.2 政府支持力度大山西省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通过出台一系列有利于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如提供资金支持、优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广乡村旅游品牌等,加强对乡村旅游业的扶持和引导。
二、现状分析2.1 建设成果显著近年来,山西省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
各地相继建设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如晋祠古建群、云冈石窟等,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2.2 存在问题然而,山西省乡村旅游市场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还不够成熟,缺乏规划和设计,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其次,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导致游客的出行和生活条件受到限制。
此外,市场营销和宣传手段也需要不断创新,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三、发展对策为了进一步推动山西省乡村旅游市场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建议:3.1 加强规划和设计政府应加强对乡村旅游项目的规划和设计,定期评估和调整现有项目,确保项目的专业度和可持续性。
此外,可以引入专业的设计机构和顾问,提供专业的意见和建议,提高乡村旅游项目的质量和吸引力。
3.2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乡村旅游景区的交通、住宿、餐饮等服务设施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保护好乡村旅游资源,维护好生态环境。
山西的旅游业发展现状

山西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山西位于中国的中部,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因此,旅游业在山西省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优势。
目前,山西的旅游业发展现状如下:首先,山西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
山西的自然景观主要以大片的美丽山水为主,如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等,这些景点都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名录,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
此外,山西还有古老的黄河,以及碧绿的万荣苗家沟等自然景观,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其次,山西的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山西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山西有许多古建筑、文化遗址以及传统民俗,如山西的古建筑群、太原的古城墙等,这些文化资源保留完整,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此外,山西还拥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如山西的传统戏曲、民间艺术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
再次,山西的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近年来,山西加大了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建设了一批旅游设施和配套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机场等,方便了游客的出行。
此外,山西还修建了许多旅游景点内的便民设施,如停车场、卫生间、餐饮店等,为游客提供了良好的旅游环境和服务。
最后,山西通过旅游推动经济发展。
山西是资源型省份,靠煤炭等资源赚取了大量的财富。
然而,随着环保政策的实施,山西的传统产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
旅游业作为山西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山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山西通过发展旅游业,可以提高地方经济的结构调整,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增加,并提高山西的知名度和形象。
同时,旅游业还能够促进文化保护和传承,推动地方文化的发展。
总之,山西的旅游业发展现状较好,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旅游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并且旅游业对于山西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未来,山西的旅游业将继续朝着多元化、高品质的方向发展,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山西省旅游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摘要:近年来,随着山西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在投资力度、三大旅游市场以及产业带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发展,但与国际、国内的发达旅游省份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整体投资较小、区域环境较差、行业发展规模不一、缺乏创新意识等。
针对这些存在问题,文章从多个角度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旅游产业现状问题政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5-254-02一、山西省旅游业的现状近年来,山西省旅游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政府把旅游业确定为第三产业的先导产业、山西省重点培育和扶持的七大优势产业之一。
随着山西省对旅游产业措施的推进以及旅游体制的不断创新,山西省旅游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旅游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旅游产业发展速度加快,旅游产业对社会贡献率逐年增长。
以2012年为例,2012年山西省共实现旅游增加值942.4亿元,占山西省gdp的比重为7.6%,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0.54%,旅游业为山西省增加财政收入317.16亿元,占山西省财政总收入的12.2%。
在过去的“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加大了旅游投资力度,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建设,目前已基本能够满足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需求,早在“十五”期间,大运、太长高速公路的全线贯通,时空上真正形成了以太原为中心的省内3小时旅游经济圈,以及以省内主要旅游城市和重点旅游景区为核心的包括京、津、冀、陕、豫等周边城市在内的5小时车程旅游经济圈。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突破,为推进山西省旅游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此外,山西省三大旅游市场——入境、国内、出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加速了旅游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间,山西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旅游接待体系不断完善,旅游业进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人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三大市场实现了快速增长的新局面。
2012年,山西省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89.18万人次,同比增长21.8%,入境旅游创汇7.2亿美元,同比增长26.98%;接待国内旅游者1.94亿人次,同比增长29.78%,国内旅游收入1766.28亿元,同比增长35.33%;实现旅游总收入1813.01亿元,同比增长35.04%,完成了年度目标的111.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山西旅游业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规划摘要:通过一些现状及数据对山西旅游业发展的内外环境进行了全面分析,提出山西旅游业应审时度势,制定长远发展战略,实现健康持续发展。
以及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个下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克服困难,同时拉动经济的增长。
关键词:旅游资源;发展环境;旅游业;山西省随着人民群众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业的增长速度日益加快。
山西省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由于该省对于以煤炭为代表的重工业的过多政策性倾斜,使山西省的旅游业发展受到极大的限制。
“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明确提出要将旅游业作为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并提出编制黄河中下游集中连片区域旅游发展规划,作为该区域核心部分,这一战略将给山西省的黄河旅游精品线开发带来直接机遇。
国务院将山西列为煤炭经济转型试点省,将太行山区和沿黄地区比照西部开发政策,也给山西旅游开发带来重大机遇。
旅游业被列为该省新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进一步奠定产业地位,优化发展环境成为本省的工作重点。
但是伴随而来的如何解决山西旅游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使旅游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使旅游收入不断增长等问题成为本课题研究的重点。
旅游业具有促进开放、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改善环境、带动大批相关产业发展等综合功能和显著的产出效益,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经过多年开发与经营,山西旅游业取得了很大发展。
然而,山西旅游业整体发展水平在全国仍然处于落后地位,与其拥有的丰富的旅游资源严重不符,旅游业的规模化、集团化、市场化、特色化发展程度较低,旅游资源开发滞后,是我省经济发展的弱项,对我省经济发展拉动效果不大.而面对今天国际、国内旅游市场日趋复杂激烈的竞争环境,要充分发挥旅游业在山西省经济建设中的积极作用,我们必须在全面分析其发展环境的基础上,制定正确的发展战略,实现山西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
现在我们运用经典的战略环境分析方法——SWOT分析法,从企业自身的优势(Strength)和劣势(Weakness)以及外部环境中的机遇(Opportunity)和挑战(Threatens)4个方面对山西旅游业经营发展环境进行了全面深入分析,为山西旅游业发展战略制定提供借鉴。
一、山西旅游业的优势和劣势1.1主要优势(1)山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山西,位于太行山以西,黄河以东,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这里是晋国的领地,所以至今简称为晋。
山西是中华文明发祥地之一,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众多的名胜古迹、人文景观,是文物资源大省,文物不仅数量多,历史悠久而且独具特色,如五台山、平遥古城、芮城永乐宫、北岳的恒山悬空寺、解州关帝庙、云岗石窟、应县木塔、永济普救寺、祁县乔家大院、灵石王家大院、太谷曹家大院、榆次常家大院等等,都各有特点,均是引人入胜的人文历史景观。
山西现存的古建筑居全国之首,列为国家重点保护的有50处,省级400多处。
四大佛教圣地之一的五台山,寺庙群集千年之萃。
其中,有我国现存最古的木构建筑南禅寺。
集北魏至清代多种建筑为一体的佛光寺及显通寺,塔院舍利塔最为有名;建于北魏的恒山悬空寺悬于悬崖峭壁之上,以惊险奇特著称;太原的晋祠是形式多样的古建筑荟萃的游览胜地;平遥古城是全国现存三座古城之一,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芮城永乐宫是典型的元代道观建筑群,宫内壁画是我国绘画艺术的珍品;永济普救寺是《西厢记》。
《莺莺传》故事发生地;解州关帝庙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武庙;云岗石窟是全国三大佛教石窟之一,气势雄伟。
雕刻精细;应县木塔建于文代,高67.31米,是我国最高的古木构建筑;因拍摄《大红灯笼高高挂》而闻名的祁县乔家大院,加上祁县渠家大院。
灵石王家大院,太谷三多堂,共同组成山西晋中的大院民俗文化。
山西名山大川遍布,自然风光资源丰富优美。
北岳恒山是五岳之一,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绵山气候宜人,自古就是避暑胜地,晋国名臣介于推携母被烧死于此山;北武当山、灵空山、管涔山等也各有特点;黄河壶口瀑布是仅次于黄果树瀑布的全国第二大瀑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山西还建有庞泉沟、芦芽山、历山、莽河等自然保护区,风景秀丽。
景致各异,有古树名木,珍稀动物出没,褐马鸡是国家珍稀动物。
山西是老革命根据地,革命活动遗址和革命文物遍布全省。
著名的八路军总部旧址,黎城黄崖洞八路军兵工厂,文水刘胡兰纪念馆等。
山西的泉水不仅数量多,且涌水量大。
泉水大多出露于山麓地带,山青水秀,风景优美,庙宇古老,传说动听。
主要泉水有朔州神头泉、广灵水神堂泉、五台般若泉、水泉弯泉、李家庄泉水、原平下马圈泉、太原晋祠泉、上兰村烈石寒泉、清徐平泉、平定娘子关泉、柳林县柳林泉、介休洪山泉、霍州郭庄泉、洪洞霍泉、临汾龙子祠泉、新绛古堆泉、临猗吴王泉、垣曲五龙泉、平顺辛安泉、陵川十里河泉、晋城三股泉和阳城的马山泉、出水泉、蟒河泉等。
山西还有几处有名的温泉,水温较高,富含多种矿物质,是开展保健旅游的宝贵资源。
如浑源汤头泉、忻州奇村泉、原平大营泉、定襄温泉、盂县温泉、夏县温泉、曲沃温泉等,以忻州、临汾两市相对集中。
山西的天然湖泊少而小,但却很特别。
荷叶坪草甸上奇特的“甘海子”,宁武天池为一群高山湖泊,运城盐湖为中国东部内陆最大的盐湖,现已进行二次开发;建成“中国死海”百亩漂浮浴场,使之成为可与以色列死海相媲美的世界第二大盐水漂浮、黑泥洗浴休闲渡假中心。
山西的自然景物资源也是极为丰富而独特的。
山西名山大川遍布,自然风光资源丰富优美。
北岳恒山是五岳之一,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绵山气候宜人,自古就是避暑胜地;北武当山、灵空山、管涔山等也各有特点;黄河壶口瀑布是全国第二大瀑布,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另外还有庞泉沟、芦芽山等自然保护区,风景秀丽,景致各异,有古树名木,珍稀动物出没。
山西是老革命根据地,革命活动遗址和革命文物遍布全省丰富的旅游资源为山西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良好条件。
(2)旅游景点建设初见成效,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有了很大改观。
1999年以来,山西省委、省政府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来抓,投入并吸引了大量资金改善景区道路、停车畅供水供电、通讯、垃圾处理、旅游厕所、绿化美化等基础设施,并加强了住宿餐饮、文化娱乐、纪念品开发、旅游购物等服务配套设施建设。
(3)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位人口大国,有着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无与伦比的最大的国内旅游客源市场。
2002年,相当于13个中国人里面就有8人进行了一次旅游。
我国从1995年5月1日起实施每周40小时工作双休制,以及“清明”、“五一”、“十一”“春节”等大小假期,目前中国公民每年所能享受的法定休息日的总量是114天,居民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
同时,消费结构正从温饱型转向小康型,消费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和发展型的方向转变。
2020年国内旅游人数可高达30亿人次左右。
1.2主要劣势(1)旅游景点分散。
由于目前我国人民收入较低,假期较短,那些花费较少时间和经费即可游览风景名胜的措施对其吸引力较大。
山西省风景名胜虽多,但较分散,从北部的大同到南部的运城,几乎每个县都有景点。
这样就对景点之间的交通、服务衔接方面提出了高的要求,近年,山西省旅游交通设施建设虽然有了很大的改观,但固定旅游线路少,交通不便,宣传不到位使游客感到在山西旅游特别累。
如何使游客感到在山西旅游既赏心悦目,不虚此行,又愉快、方便,是摆在山西旅游业面前的大问题。
(2)没有突出特色,主体形象模糊。
旅游产品的特色是它的最大卖点,是对游客最有吸引力的部分。
山西的人文景观历史悠久,自然风光绮丽壮观,但要吸引游客,还要做好从资源到产品的开发工作,形成特色鲜明的有感召力的产品。
特别是针对我省的丰富的文物资源,只有深刻挖掘其中的文化底蕴,才能充分显示出它们的魅力,生动的历史故事、人物、场景、氛围相结合,景点对游客的吸引力才会大大增加。
(3)景区管理混乱。
山西境内各旅游区在开发中缺乏相互协作及长远规划,各旅游区我行我素,抓住一些可利用的资源大肆开发或盲目建设,造成大量重复和浪费。
另外,目前山西旅游业管理不太完善,一些当地人便乘机以各种理由如带路、解说、兜售、“捆绑销售”甚至迷信手段索取游客钱财。
这些行为严重损坏了景区的形象,造成恶劣影响。
(4)旅游业从业人员素质较差。
山西旅游最大的一个特点是汉民族古文化及风俗,物品大多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文化价值也是这些物品最大的卖点,所以工作人员的职业素质对游客在旅行中获得满意的感觉就非常重要。
但山西旅游业普遍对员工的素质培养重视不够,有些旅游景点和旅行社工作人员连起码的普通话都说不好,一口家乡方言,外地旅客听不懂讲解内容,不能体现旅游景点的文化魅力,职业训练缺乏,员工整体素质急待提高。
(5)配套基础设施还需继续加强。
旅游业作为一个产业要发展,餐饮、购物、娱乐、住宿和交通等配套设施的支持作用也很重要,而我省大部分风景区配套设施建设虽然在近几年有了很大改观,但仍很不完善,不能满足旅游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的需要。
游客反映,山西景点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吃饭住宿等配套设施条件太差,宾馆房费和租车费用普遍偏高,挡住了不少有意入晋旅游的外地游客。
(6)资金严重缺乏。
要真正发展旅游业,确保景区质量及配套设施的完善,需要大量的资金作后盾。
山西经济发展总体状况在全国属于较落后的水平,资金非常缺乏,对旅游业发展造成了极大的不利影响。
二、山西旅游发展的机遇和挑战2.1机遇(1)开放为山西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新的机遇。
入世后,我国政府已逐步兑现我国入世时有关承诺,开放旅游业市场和经营。
已有多家外国旅行社通过合资或独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全球主要大型国际饭店集团也已进入中国市场,它们的到来带来了国际先进理念和成功的运作经验,在与国际旅游业的近距离竞争中,山西旅游业可以借鉴学习这些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与当地旅游特色相融合,建立符合国际规则的运行机制,快速发展。
(2)中国对国际游客的吸引力越来越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外国游客增加了对中国的信任和好感;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神秘的东方文明本就对外国游客具有特殊吸引力,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中国进一步开放,又使得外国游客来中国旅游越来越方便,行内人士预计境外市场对中国旅游业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国。
在这种有利的形势下,山西如能抓住机遇, 发挥自身优势,改善环境、产品、服务,做好宣传工作,国际客源来晋旅游人数也会大大增加。
(3)国民旅游休闲的时间增多,出游的空间范围进一步扩大。
随着我国经济保持稳定健康成长,国民收入增加,国民的非工作时间延长,旅游休闲的机会增多。
我国的“十五”规划纲要已经明确规定:在“十五”期间将推行职工带薪休假制度,国民的非工作时间将增3~4周,这就意味着国民的非工作时间将增至130 d~140 d,闲暇时间的增多势必为国民创造更多的出游机会,普通家庭一年出游2~3次将成为寻常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