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教学目标有效设定

课时教学目标有效设定
课时教学目标有效设定

各位好!今天和大家交流的第二个主题是“课时教学目标的有效设定”。之所以选择这个主题是在这几年教研工作中发现大家基本上都把关注点放在教学环节、过程、活动设计上了,对教学目标的关注点很低,这是一个本末倒置的做法。老师们看似都能根据课时的需要写出相应的教学目标,但是这个目标写的是否合适、恰当他在教学中能落实的怎样这个问题很突出。其实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评”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依据,是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南针”和“归宿点”,更是检测和评价学生学习结果的重要依据。

我在今年五月份西安全国的会议上针对课时目标发现两个比较突出的现象:一是会议上的权威专家在点评课的时候特别关注:一目标定位是否准确适切,是否具有灵活性;二目标是否契合新课标、学段、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认知;三目标表述是否清晰、规范、具体;四是教学过程是否围绕目标而进行,活动中是否落实了目标;五此目标是否达成,是否可操作、可检测。第二个现象就是在这样大型的全国赛课上依然出现下列问题,而且也被专家给尖锐的指出来:一教学目标设置空泛、笼统和模糊,在教学过程中没有真正落实目标;二目标面面俱到,反而重点不突出;三课时目标要求过高,教师教的费劲,无法落实;四目标表述含糊、措辞随意,不够严谨;五是目标设置失当,导致剑走偏锋,整个一堂课成了老师的表演课等等问题。

我们想想,去参加全国大赛的老师均是各省优秀的教师代表,他们的课堂上依然出现这样多的问题,那么我们广大教师的常态课的课时目标的设置会是什么样子的呢我想不是我们达不到,而是我们就没有认真对待这个问题,而这个被忽略的问题却恰恰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我们的《教学指导》在P98-102进行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大家回去引导老师们认真研读,我这次针对这个主题又进行了一些深入、详细的研究,想与大家再这个问题上进一步的交流:

第一,明确课时目标的地位

课时目标是一堂课由于其达到的教学结果,是一堂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它是所有与教学有关的目标中最基础、最细化和最具体的目标,它是教学质量的风

向标。课时教学目标不落实,课堂教学就是一句空话。

第二、课时目标的重要性

一是使课堂教学有的放矢;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目的性很强的活动,能否达到预期的课时目标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在制定英语课时标准时需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什么水平了”,“教学起点应该定在何处”,“最高目标应该顶在何处”,“有哪些难点、重点、疑点”,“用什么教学策略和方法”等。这样的考量会使课堂由无序变有序,由随意变自觉,由被动便主动。

二是使学生知晓努力地方向。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激发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学生自觉地变为学习的主体,有意识的学习和掌握教学内容,积极参加教学活动。

三是使课堂评价有据可依。这个目标能够确保课堂教学评价科学化,规范化,公平公正。有时候有些课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手段新颖,授课质量看似不错,可是对照目标后发现课堂教学偏离了方向,没有达成教学目标。

四是使课堂教学更具灵活性。课时目标是课堂的预设,课堂随机事件时有发生,我们不能苛求教师的教学要与教学目标丝丝入扣,被束手束脚。我们鼓励制定的课时目标要具有一定的弹性,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设置。在不偏离主要目标的前提下可以灵活调整课时目标。

第三,课时目标的组成

课时目标主要由行为目标和表现性目标组成。我们大家经常写课时目标,但是哪些是属于行为目标的,哪些是表现性目标的,未必就了解。我给大家看一个图标大家就能清楚了。

以《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目标描述为例:

关于行为目标如何在《指导》的P99-100页之间有比较详细的描述,我建议大家认真的将这部分内容看一看,这是目前来说比较被学界认可的一种写课时目标的范本。如:

教学对象的表述:可以采用以下三种表述方式:

(1)程度副词+主语:如程度较好的学生、程度较弱的学生;

(2)百分比+主语:如80%的学生、50%的学生;

(3)表示范围的副词+主语:如全体学生、多数学生等。

【案例】课题:PEP六下What’s the matter, Mike A Let’s read.

知识目标:全体学生能听、说、认读动词短语get/have the flu、see the doctor、take some medicine、drink hot drinks、stay in bed和get better soon。多数学生能听、说、认读句子If you …, you might… . 。

技能目标:全体学生能运用一般疑问句询问并辨别流感症状;能运用祈使句表达患流感后的建议。多数学生通过分析,能用简洁的语言归纳流感症状及患病建议。

此目标用了“全体学生”、“多数学生”这样的表述,明确了对象的不同范围,并对其做了相应的要求,这就避免了笼统和模糊的描述。

教学行为的描述:

行为解决“能做什么”的问题,它主要说明学习者在教学结束后应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描述行为的基本方法是使用动宾短语。

【案例】课题:《新标准英语》五下She’s very nice.

知识目标:100%的学生能正确认读、听懂、理解以下单词:shy, loud, quiet, nice;90%的学生能正确拼写这些单词。

此目标运用了“认读、听懂、理解、拼写”一系列的行为动词,阐明了学习者经过学习要达到的目标,动词后的宾语又明确了所学内容是“单词”,表明这是一个知识目标。

行为条件的表述:

条件是完成行为的前提,它表示学习者在完成规定行为时所处的情境。条件通常用一个介宾结构表示,如“在……情况下”,“根据……”等

【案例】课题:《新标准英语》五下She’s very nice.

技能目标:1oo%的学生能根据教师提供的情境,能运用本课所学知识描述自己和朋友的体貌特征和能力,并在全班展示交流。

程度的表述:

程度主要回答“做的怎么样”的问题,是行为质量的衡量依据。比如,“全体学生能说出15个关于动物的单词,90%的学生能正确拼写出10个单词”。其中“90%的学生能正确拼写出10个单词”就是一个衡量标准,对这一行为起到了补充和限定的作用。

【案例】课题:PEP 四下It’s warm today. Let’s talk

技能目标:多数学生经过操练后能比较流利地朗读对话,至少30%的学生能脱离课本表演。

此目标有了一个“至少30%的学生能脱离课本表演”这一标准。有了这一标

准,教师检测就有了尺度。

用行为目标来表述课时目标有诸多的益处:一是行为目标是比较具体的目标,有助于细化教育意图;二是确立行为目标向教师提供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如同公路标一样,使得人们认清楚前进的方向;三是有利于教师确定教什么和怎么教,把内容细化为具体的操作步骤;四是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情进行反馈;五是准确评析目标落实的情况,判定自己的教学质量,分析得失,进一步的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课时目标制定依据

首先,依据课程标准

大部分老师没有研读课标的习惯,觉得它离实际教学比较远,而且教材又是依据课标为编写,所以看不看都没关系。实际上首先它能确保你的方向,其次让你把握一个度,再次就是能更好的保证它与课标保持连续性和一致性。

其次,依据教学内容

教材应该是课程标准的主要载体和具体的表现。所以教师在制定课时目标时,要解析和吃透教材,理解编者的意图,梳理和突出教材重点、难点和疑点,做到有的放矢。

最后就是教学对象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脱离教学对象的课时标准没有任何的教学价值。教师在制定课时标准时必须研究和分析学生,把握他们的认知水平、年龄特征、学习习惯、情感因素等,确保目标的适切性和针对性。

第五,制定课时目标的原则

目前英语学界广泛推崇和应用的制定原则是SMART原则,它是由5个字母组成,每个字母代表一个单词:spec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测量的)、attainable(可达成的)、relevant(相关的)、time-bound(具有时限的)。

一是课时目标必须是具体的,而不是过于笼统的。我们实践中低效或无效的教学原因之一就是目标不明确、具体、模棱两可,操作性差等。

二是必须是可测量的。制定目标是采取“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质化”,

避免使用概念模糊,无法衡量的目标。

三是必须是可达成的,或者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如,跳一跳就以摘桃子的这样的目标,而不是跳一跳摘星星的目标。

四是与其他目标有一定关联性的目标。教学是一个由多个环节组成的有机整体,各部分休戚相关,互相牵连,因此制定课时目标眼界不能只局限于这一节课,要综合前后内容、单元目标、模块目标等等内容,认真考量。

五是必须有明确的时间限制或截止期限。课时目标一定是一节课所达到的目标,不是两节或三节课的目标,否则我们就没法衡量和评价教学效果。

第六,课时目标的规范书写

制定课时目标在基本格式和措辞表述方面应该遵守一定的规范。在《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供了标准的范例。

如P101页中教学实例2(适合一级或二级)

教学目标:1、能用英语说出自己和他人的生日月份;2、能就生日话题展开简单的交流;3、能运用所学的语言完成有关生日月份的调查任务。

P105页中的教学实例3(适合二级)

教学目标:1、能在图片的提示下理解所读故事的大致内容;2、能根据图片叙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P107页中教学实例4(适合二级)

教学目标:1、能用所学语言描述动物的大小、外观、动作的特点及习性等基本特征;2、能在讨论中说明自己对动物喜好并给出理由。

从上面三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撰写课时标准的若干个要求:

第一,可以用中文书写课时目标,不强求用英文表述;

第二,课时目标主体针对学生,而不是教师。例如是要求学生“能用英语说出自己和他人的生日月份;能就生日话题展开简单的交流;能运用所学的语言完成有关生日月份的调查任务。”而不是要求老师。

第三,课时目标凸显“能力本位”的发展方向。每一条的课时目标的开头几乎都采用了“能或能够”的措辞,这完全符合课标反复强调的“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

情的能力”的知道思想。

第四,体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策略。我们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每一个教学目标基本列出2-3项切实可行的且能够达到的具体目标,而不是面面俱到的的列出一些不切实际的空目标。

我在梳理这一块的内容时觉得写目标很简单,可是实际操作中确实是问题很多,看来还是领悟不够,希望大家认真学习、体会,不要让这个看似简单易写的目标影响了我们的教学质量。

下面我们看一些案例分析,希望它能够给大家一些启发。

案例一:1、能够听说读写本课的单词pen , pencil , book , bag.

2、能正确够朗读课文。

问题:课标表示含糊、笼统,操作性差。听不等于正确听懂,说不等于正确说出,同理,读写也一样;

措施:1、能够正确听懂、说出、朗读和书写本课的单词pen , pencil , book , bag.

2、能够连贯的朗读课文,做到句子重音和停顿正确;或者能够连贯的朗读课文,把握节奏的快慢和语调的高低。

案例二:这是六年级学段的两位老师的一节同课异构的课时目标,大家比较一下:

(这是第一位教师的课时目标:)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本模块单词favourite basketball football swimming

table tennis

2、能灵活运用重点句型,并清楚其运用的场合和语言:

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Let’s play football .

Let’s go swimming.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谈论最喜欢的运动,养成学生热爱运动的习惯,形成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与强烈兴趣。

(这是第二位教师的课时目标:)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能够听、说、读、写关于体育运动的词汇:football, basketball, swimming, table tennis, tennis, badminton, sport, play, let, us, let’s, idea, after, school.

2)能用句型“What's your favourite sport My favourite sport is...”来谈论自己爱好的体育运动,并询问他人最喜欢的体育活动。

2、能力目标

1) 能听懂谈论有关体育运动的简短对话。

2) 能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谈论自己喜欢的体育运动和询问他人喜欢的体育运动。

3) 能够写关于谈论体育运动的简短文章(My favourite sport)。

3、情感目标

1) 了解运动,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的习惯和健康意识。

2)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增进同伴间的了解。

案例三:(冷瑾参加全国课的教案)

案例四:(张萍的万圣节案例)

案例五:(川大附小的张莹莹的案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