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12大自然的启示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2大自然的启示_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12大自然的启示_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学习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把握每篇短文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给人以警示和启发,学习用联系的眼光认识自然界。
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原文《打扫森林》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护林工人只好照着他的命令去做,把灌木统统砍光,把杂草统统除尽,连地上的枯枝烂叶也不放过。
森林面貌顿时改观了:林子里又宽敞又洁净,连一根杂草也没有。
林务官看着,心里美滋滋的。
不想森林却从此遭了殃(yāng)。
几年过去了,橡树和菩(pú)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sào)帚(zhǒu),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林务官异想天开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灾难。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枯枝败叶,看起来是脏东西,其实,它们腐(fǔ)烂之后,变成了腐殖质,能增强土壤(rǎng)的肥力。
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
矮树丛也是许多动物栖息的地方。
森林里的灌木和野草多了,昆虫、鸟类、兽类也就多了。
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像甲虫和毛毛虫吃树叶、嫩枝,而鸟儿在矮树丛里营巢,捕食森林里的害虫。
林务官把灌木丛砍了,把野草锄了,鸟儿飞走了,森林里的害虫就逞(chěng)凶啦。
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心。
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就渐渐给毁了。
《人类的老师》人类自古就想能像鸟儿一样飞上蓝天。
科学家认真研究了鸟类飞行的原理,终于在1903年发明了飞机。
二三十年以后,由于飞行速度不断提高,经常发生机翼(yì)因剧烈抖动而破碎的现象,造成机毁人亡的惨祸。
过了许多年,人类才找到了防止这类事故的方法。
四年级语文下册 12《大自然的启示》词句解析素材 新人教版

《大自然的启示》词句解析
词语解析:
宽敞:宽阔;宽大。
生态平衡:一个生物群落及其生态系统之中,各种对立因素互相制约而达到的相对稳定的平衡。
腐殖质:动植物残体在土壤中经微生物分解而形成的有机物质,能改善土壤,增加肥力。
栖息:停留;休息(多指鸟类)。
逞凶:做凶暴的事情;行凶。
机翼:飞机或滑翔机等飞行器两侧伸出的像鸟翼的部分,有支撑机身、产生升力等作用。
句子解析:
1、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解析:这是全文的中心句,揭示了大自然万物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
2、枯枝败叶,看起来是脏东西,其实,它们腐烂之后,变成了腐殖质,能增强土壤的肥力。
它们还是一些小动物的食物和隐蔽场所。
矮树丛也是许多动物栖息的地方。
森林里的灌木和野草多了,昆虫、鸟类、兽类也就多了。
许多动物以植物为食,像甲虫和毛毛虫吃树叶、嫩枝,而鸟儿在矮树丛里营巢,捕食森林里的害虫。
解析:介绍了自然界动植物相互依存的关系,“枯枝败叶——小动物——矮树丛——昆虫——鸟类——兽类”构成了森林中的生物链,正是这样的关系才维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3、其实蜻蜓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每只蜻蜓的翅膀末端,都有一块比周围略重一些的厚斑点,这就是防止翅膀颤动的关键。
早知道这一点,科学家可以少花多少精力啊!
解析:“这一点”是指蜻蜓能防止翅膀颤动的问题。
这句话是说科学家过去没有认识到从生物身上获得宝贵的启示,所以走了许多弯路,现在想起,后悔莫及。
从侧面说明了大自然中的启示对于人类意义重大。
四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2大自然的启示 人教新课标(共29张PPT)

•
《“打扫”森林》讲述了一个发人 深省的故事:德国一位林务官,一上 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的灌木、 杂草、枯枝烂叶砍光除尽,结果此举 破坏了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好心办了 坏事,把森林渐渐给毁灭。
连接各部分意思
为什么说林务官的命令给 森林带来了灾难呢?
不想森林却从此遭了遭殃了。殃几年过去了,橡树和 菩提树的叶子越来越少,光秃秃的像一把把扫帚, 有些树木甚至干枯了。
学了这篇文章,你获得了 什么启示?
我们要遵循大自 然的规律,否则只会 好心办坏事。
课文分析(二)
1.学习《人类的老师》这篇 文章,想想它主要写了什么。
提示:可直接引用原文。
《人类的老师》通过生动的试 验,介绍了科学家从蜻蜓、鲸等 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直接引用原文
什么是“流线型”?
12 大自然的启示
通过学习前面的课 文,你知道大自然带给 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自然之道》让我们懂得,如果不按照自然规 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
《黄河是怎样变化的》使我们明白,要保护环 境,增强环保意识,否则,就会受到大自然的 惩罚。
《蝙蝠和雷达》使我们知道,科学家们探究蝙 蝠飞行的秘密,从中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
13、He who seize the right moment, is the right man.谁把握机遇,谁就心想事成 。2021/8/92021/8/92021/8/92021/8/98/9/2021
•
14、谁要是自己还没有发展培养和教 育好, 他就不 能发展 培养和 教育别 人。2021年8月 9日星 期一2021/8/92021/8/92021/8/9
鸡蛋 一个人握住一个鸡
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作文范文

《大自然的启示》是一本专为四年级学生编写的课本,其涵盖了大自然中各种生物、地理现象、天文学等相关的知识点。
此书深入浅出、生动形象,使得小学生们能够轻松地理解大自然中的奥妙之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于环保、探索未知等方面的兴趣。
我喜欢这本课本的原因是它的插图非常生动形象。
孩子们喜欢看画面,而插图不仅可以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课本中所讲解的知识点。
对于一些天文学、地理信息等较为抽象的知识,插出相关图形,就可以让孩子们更加形象生动地理解,同时也可以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思维能力。
这本课本非常注重人文教育。
不仅讲述了大自然中的奇妙之处,还使孩子们了解到人类与大自然之间的息息相通的关系。
例如,在文中讲解了生态系统,强调了人类应该如何爱护生态环境,如何保护野生动物等,这些让子们懂得了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
这本课本还包含了许多趣味性的知识点。
例如,我们在学习植物营养的时候,不仅可以了解到植物的内部结构,还可以知道如何通过日光浴的方式来帮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这些有趣的知识点可以增加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四年级下册《大自然的启示》是一本优秀的课本,其涵盖了丰富的大自然知识,注重人文教育,同时又充满趣味性。
我相信这本课本会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探索精神和环保意识,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大自然,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
第 1 页共 1 页。
四年级下语文课文12课《大自然的启示》注音

dàzìrán de qǐshì大自然的启示yìmínɡ佚名“dásǎo ”sýn lín“打扫”森林cïnɡqián,dãɡuïyǒu ɡâlín wùɡuün,ɡünɡshànɡrân,jiùxiàle从前,德国有个林务官,刚上任,就下了yídào mìnɡlìnɡ:bǎsýn lín “dásǎo ”ɡün jìnɡ。
一道命令:把森林“打扫”干净。
hùlín ɡōnɡrãn zhǐhǎo zhào zhe tüde mìnɡlìnɡqùzuî,bǎɡuàn mù护林工人只好照着他的命令去做,把灌木tïnɡtǒnɡkǎn ɡuünɡ,bǎzácǎo tïnɡtǒnɡchújìn,lián dìshànɡde kūzhÿ统统砍光,把杂草统统除尽,连地上的枯枝làn yâyþbúfànɡɡuî。
sýn lín miàn mào dùn shíɡǎi ɡuün le:lín zi lǐ烂叶也不放过。
森林面貌顿时改观了:林子里yîu kuün chǎnɡyîu jiãjìnɡ,lián yìɡýn zácǎo yþmãi yǒu 。
(小学语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12大自然的启示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12大自然的启示(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 12大自然的启示既给了我们许多的警示,又启迪了人类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启示》这篇课文,去获得新的认识吧。
二、阅读课文,了解大意1、充分朗读课文,圈出生字词,自己读一读。
2、幻灯片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一定的识字方法准确认读。
殃帚腐壤翼略键鲸不折不扣枯枝烂叶异想天开机毁人亡轻而易举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形声字:“殃、腐、翼、键、鲸”等,“殃、壤、鲸”读准后鼻音。
3、默读课文,说说每篇短文主要讲什么?是怎么归纳的?三、精读研讨,交流收获1、出示三个重点句,请生按自己的学习方法理解这三个句子,谈感受。
⑴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这样,才能保持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⑵ 现在,飞机设计师注意研究苍蝇、蚊子、蜜蜂等飞行的情形,研制出了具有各种优良性能的飞机。
⑶ 科学家从蜻蜓、鲸等动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2、小组合作学习,结合搜集的资料和课文内容理解。
3、交流从这三句话受到的启发和感受。
(1)交流的重点是以下两个方面,要注意,交流与读书要结合起来,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要把文本学习与课外资料交流结合起来,但要以文本为主,不脱离于文本之外。
(2)请大家分组进行探究学习,结合课文,点击并阅读电脑中“课文链接”“仿生学资料”,读懂上面的语句,联系课文谈一谈自己受到的启示。
(3)教师巡回指导,注意引导各小组成员把阅读网络信息与阅读课文结合起来,不要完全脱离课本。
自己的启示和重要的信息资料还可在书旁批注。
四、开放网络,延伸拓展1、师:同学们,大自然不愧是人类的老师,它警示我们要按自然规律办事,维护生态平衡,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它启迪我们的智慧,让我们人类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促进了人类科技的进步,改善了人类的日常生活条件。
我想,大家一定还想更多地了解大自然的奥秘,还有更多的感受想对伙伴们说吧,那么就请在网上浏览,在讨论平台交流吧。
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2 大自然的启示

1、为什么“打扫”森林中的打扫要加双引 号?他们是怎样打扫森林的? (提示:自由读一至三自然段)
2、森林遭殃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用“——” 划出来。 3、为什么把灌木丛砍了,野草锄了,森林就 给毁了,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呢?用“~~” 划出来。 (提示:小声读课文四至六自然段) 四人组讨论完成
原来,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 互相联系的。这样,才能保持大 自然的生态平衡。
课文分析(二)
1、自由朗读《人类的老师》这篇 文章,想想它主要写了什么? 2、人类的老师指的是谁?课文具 体写了哪几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 3、这篇文章又带给你什么启示? (两人组讨论完成。)
三 、 我 知 道
红外线夜视仪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朗读课文,把握每篇课文 的主要内容,认识到大自然能 给人类以警示和启发,激发阅 读仿生学等科普读物的兴趣。
12、大自然的启示
四川省泸州市城北学校 余林波
一、检查预习
yānɡ zhǒu fǔ
rǎnɡ
遭殃
yì 机翼
chěng
扫帚
lüè 省略
扫
土壤 腐烂 jiàn jīnɡ 鲸鱼 关键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2课《大自然的启示》课件

课文主要讲
《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 趣味, 通过生动的实例, 介绍了 科学家从( 蜻蜓)、( 鲸) 等动物身上得到( 启示 ), 有 所( 发明)、有所( 创造)。
鲸
流线型: 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 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 动时所受阻力最小。
“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 人类从大自然中得到启示,有所发 明创造的事例还有很多,大家还了 解哪些事例?
能交换位置吗?
学了这篇文
章,你获得了 大自然的什么 启示?
如果我们任 意破坏大自然的 生态平衡, 就会 遭到大自然的惩 罚。
大自然中的一切事物都是互相 联系的。这样, 才能保持大自然的 生态平衡。
是怎么“互相联系” 的呢?
生态平衡
少
腐烂
吃 营巢
增强土壤肥力
自由朗读《人类的老师》
要求:
1.划出自己感受最狂 风的袭击, 树干的底 部变得又粗又大, 整 个树干成了圆锥形。 这种形状使云杉牢牢 地挺立在山顶之上。 人们模仿云杉建立的 广播电视塔, 即使遭 到强台风的袭击, 也 不会有倒塌的危险。
云杉
向植物取经 车前草是一种很普通的 小草, 它的叶子是按螺旋形来排列的, 这种排 列方式, 使每片叶子都能得到充足的阳光, 有 利于植物的生长。建筑师们依照车前草叶子 的形状, 设计建造了螺旋状排列的楼房, 使每 个房间都能享受到明亮、温暖的阳光, 避免了 普通楼房在这方面的不足。
12 大自然的启示
假如你手上有100元钱,你会 怎样支配它?
是啊, 区区一百元好 象实在也做不了什 么。但是在企业界, 却有一位传奇般的 人物用区区一百元 创造出了辉煌, 他就 是被世界誉为“企 业之神”的—松下 幸之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杉
高山上的云杉长年累月都经受着狂风的袭击, 树干的底部变得又粗又大,整个树干成了圆锥形。 这种形状使云杉牢牢地挺立在山顶之上。人们模 仿云杉建立的广播电视塔,即使遭到强台风的袭 击,也不会有倒塌的危险。
鸡蛋
建筑上的“薄壳结构”一个人握住一个鸡蛋使劲地捏,无论 怎样用力也不能把鸡蛋捏碎。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 压力,是因为它能够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 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 建筑物。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 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默读《“打扫”森林》 想想它主要讲了什么?
提示:可采用将各部分连起来的方 法概括文章大意。
课文主要讲
德国 )有个林木官, 从前( 一上任就命令护林工人把森林里 灌木 ( )、( 杂草 )、 ( 枯枝败叶 )砍光除尽,结果 此举破坏了( 大自然的生态平衡), 好心办了( 坏事 ) 把森林渐渐给 ( 毁了 )。
车前草是一种很普通的小草,它的叶子是按 螺旋形来排列的,这种排列方式,使每片叶子都 能得到充足的阳光,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建筑师 们依照车前草叶子的形状,设计建造了螺旋状排 列的楼房,使每个房间都能享受到明亮、温暖的 阳光,避免了普通楼房在这方面的不足。
响尾蛇的视力几乎为零,但其鼻子上的颊窝 器官具有热定位功能,即使爬虫、小兽等在夜间入 睡后,凭借它们身体所发出的热能,响尾蛇都能感 知并敏捷地前往捕食。科学家根据响尾蛇这一奇特 功能,研制出现代夜视仪、空对空响尾蛇导弹,以 及仿生红外线探测器。
,
交流探讨:
1 林务官的命令给森林带来了 怎样的灾难? 2 “打扫”一词为什么加引 号?
第五自然段的中心句?
枯枝败 叶
矮树丛
增强
土壤肥 小动物的食物、隐蔽所 力
灌木、野草 多了
第六自然段中心句?
它们大量繁殖,成群地向树 木进攻,吃树叶,咬树根,钻树 心。没有天敌来制服害虫,树林 就渐渐给毁了。
检查预习
yāng zhǒu
殃及
fŭ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扫帚
răng
·
腐败
土壤
·
遭殃 扫帚 腐殖质 土壤 逞凶 机翼 鲸 惨祸 关键 异想天开
返回
《“打扫”森林》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林务 官命令打扫森林。 第二部分(第2、3自然段): 森林打扫干净了,却从此遭了殃。 第三部分(第4、5、6自然段): 林务官的命令是使森林遭殃的原因。
如果我们任意破坏大自然的生 态平衡,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惩罚; 如果我们拜大自然为师,虚心地向 它学习就能从中得到启发,造福人 类。
议议为什么这 篇课文既有课题又 有小标题?
返回
酸雨过后的植物
酸雨
卫少 居 净 世 生有 民 的 界 的五 缺 饮 上 “ 水百 饮 用 大 水 而六 水 水 约 就 患十 卫 , 有 是 病万 生 全 十 生 死人 设 球 四 命 亡, 施 几 亿 ” 。因 。 乎 人 ! 饮每一缺据 用年半乏统 不至的洁计 :
1、继续学习《人类的老师》 这篇文章,想想它主要写了什么?
、
鲸
流线型:前圆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 滴的形状。具有这种形状的物体在流体中运 动时所受阻力最小。
长颈鹿
长颈鹿低头时,厚皮紧紧地箍住了血管,限制了血压,使其 不能因血压突然升高而发生意外。依照长颈鹿皮原理设计的抗荷 飞行服,飞行员穿上后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血压的作用,当 飞行加速时,抗荷飞行服还能压缩空气,也能对血管产生一定的 压力,就此而言比长颈鹿的厚皮更高明了一步。
提示:可直接引用原文。(即最后 一自然段)
《人类的老师》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介绍了 科学家从蜻蜓动物身上得到启示,研制出了 飞机、提高了轮船的速度。 第二部分(第3自然):生物是人类的 好老师。
课文主要讲
《人类的老师》短小而又充满 趣味,通过生动的实例,介绍 了科学家从( 蜻蜓 )、( 鲸 ) 等动物身上得到( 启示 ), 有所(发明 ) 有所(创造)。
学了这篇文章, 你获得了大自然 的什么启示? 如果我们任 意破坏大自然的 生态平衡,就会 遭到大自然的惩 罚。
中国全国每年流失的土壤总量达50多亿吨,每年流失的土壤 养分为4000万吨标准化肥(相当于全国一年的化肥使用量)。自 1949年以来,中国水土流失毁掉的耕地总量达4000万亩,这对中 国的农业是极大损失。
这两篇短文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点 和不同点?
课文朗读
共同点
揭示了大自然的奥秘与规律。
不同点
林务官违背自然规律,破坏了生态平衡,使森 林受到毁灭。 科学家发现和利用了生物自身规律,发明或改 进了许多东西,使科学技术不断进步,改变了人类 的生活。
其实大自然带给我们的启示, 远不止今天课文中所说的这些, 学了这两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呢,请同学们写一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