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东平地球物理学基础2005-2006期中试题
地球物理期中考试试题

地球物理基础试题(共146道)第一章(含绪论)地球的起源及其研究方法(28题)一、名词解释1、地球物理学:它是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应用物理学,是天文学,物理学与地质学之间的边缘学科。
2、地球物理学研究特点:(1)交叉学科地球物理学由地质学和物理学发展而来,随着学科本身的发展,它不断产生新的分支学科,同时促进了各分支学科的相互交叉,加强了它与地球科学各学科之间的联系。
(2)间接性都是通过观测和研究物理场的信息内容实现地质勘查目标,研究的不是地质体本身,而是其物理性质。
(3)多解性正演是唯一的,而反演存在多解。
不同的地质体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但产生的物理场可能相同。
不同的地质体具有相近的物理性质,由于观测误差,物理场的观测不完整以及物理场特点研究不够,产生多解。
不同的地质体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即使知道了地质体的物性分布,也无法确定其地质属性。
地球物理学的总趋势:多学科综合和科学的国际合作。
3、地球物理学组成包括:理论地球物理、应用地球物理。
4、地球物理学研究内容:A. 理论地球物理学着眼于基础理论方面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研究地球形状与重力分布的重力学;(2)研究地震及弹性波在地球内部传播规律的地震学;(3)研究地球磁现象的地磁学;(4)研究地球电性质的地电学;(5)研究地球内部热过程和热状态的地热学;(6)深部探测和地球动力学等。
B. 应用地球物理学是解决勘察石油、金属、非金属矿或其它地质问题的。
5、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地核6、地壳:地下的一个地震波速度的间断面,P波速度由界面上方的6.2km/s至 8.1km/s左右。
这个间断面称为莫霍面(M面)。
莫霍面以上的介质称为地壳,以下的介质称为地幔。
地壳构造复杂,厚度不均,大陆厚,海洋薄。
7、地幔:从莫霍面到地下2900km深处这一层称为地幔。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由地壳基底至约400km深处的B层介质叫做上地幔,B层上部存在低速层,称为软流圈,低速层上部和地壳并称岩石圈。
魏东平地球物理学基础2007-2008期末考试

地球物理学基础(2008-01)一、中译英(每小题1分,共10分)地震剖面,参考椭球,辐射花样,居里温度,磁偶极子,热扩散率,地震矩张量,地磁倒转,双地震带,引潮力Seismic Section(Profile), Reference Ellipsoid, Radiation Pattern, Curie Temperature, Magnetic Dipole, Thermal(heat)Diffusivity, Seismic Moment Tensor, Geomagnetic Reversal, Double Seismic Zones, Tide-generating Force(Tidal Force)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地震烈度:简称烈度,即地震发生时,在波及范围内一定地点地面振动的激烈程度。
(或释为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重力均衡:从地下某一深度起,相同截面所承载的质量趋于相等。
这个概念称为地壳均衡,地面上大面积的地形起伏,必然在地下有所补偿。
(地壳的各个地块趋向于静力平衡的原理,即在大地水准面之上,山脉的质量过剩由大地水准面之下的质量不足来补偿。
)洋中脊:又称中央海岭,在地貌上,是一条在大洋中延伸的海底山脉;在地质上,是一种巨型构造带,断裂特别发育。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形成的,是板块分离的部位,也是新地壳开始生长的地方。
洋中脊顶部的地壳热量相当大,是地热的排泄口,并有火山活动,地震活动也很活跃。
地球扁率:弧后盆地:岛弧靠大陆一侧的海盆地。
又称边缘盆地。
水深2000~5000米。
与海沟岛弧组成沟弧盆系。
弧后盆地在世界许多大洋边缘均有分布,以西太平洋边缘的最为典型。
地磁条带:地形校正:固体潮:地球整体在太阳和月亮等天体引潮力作用下的地面变形。
地震影区:热点:将这些特征归因于上地幔的“固定”熔融(被称为热点),认为这些热点相对静止,所以当岩石圈板块漂移经过这些热点时就形成了链状火山岛屿。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中考试试题A卷 含答案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二)》期中考试试题A卷含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一质点同时参与了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SI),(SI).其合振运动的振动方程为x=____________。
2、同一种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大于定容摩尔热容,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四根辐条的金属轮子在均匀磁场中转动,转轴与平行,轮子和辐条都是导体,辐条长为R,轮子转速为n,则轮子中心O与轮边缘b之间的感应电动势为______________,电势最高点是在______________处。
4、一平面余弦波沿Ox轴正方向传播,波动表达式为,则x = -处质点的振动方程是_____;若以x =处为新的坐标轴原点,且此坐标轴指向与波的传播方向相反,则对此新的坐标轴,该波的波动表达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圆盘正绕垂直于盘面的水平光滑固定轴O转动,如图射来两个质量相同,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在一条直线上的子弹,子弹射入圆盘并留在盘内,则子弹射入后的瞬间,圆盘的角速度_____。
6、一束光线入射到单轴晶体后,成为两束光线,沿着不同方向折射.这样的现象称为双折射现象.其中一束折射光称为寻常光,它______________定律;另一束光线称为非常光,它___________定律。
7、一质点沿半径R=0.4m作圆周运动,其角位置,在t=2s时,它的法向加速度=______,切向加速度=______。
8、一束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在一光栅上,若光栅的透明缝宽度与不透明部分宽度相等,则可能看到的衍射光谱的级次为____________。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B卷 附答案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B卷附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两个相同的刚性容器,一个盛有氧气,一个盛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
开始他们的压强和温度都相同,现将3J的热量传给氦气,使之升高一定的温度。
若使氧气也升高同样的温度,则应向氧气传递的热量为_________J。
2、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式中r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
则质点的运动轨迹方程,由t=0到t=2s内质点的位移矢量______m。
3、质量为m的物体和一个轻弹簧组成弹簧振子,其固有振动周期为T.当它作振幅为A的自由简谐振动时,其振动能量E=__________。
4、一质点同时参与了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SI),(SI).其合振运动的振动方程为x=____________。
5、动量定理的内容是__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可写__________,动量守恒的条件是__________。
6、一长为的均匀直棒可绕过其一端且与棒垂直的水平光滑固定轴转动。
抬起另一端使棒向上与水平面呈60°,然后无初转速地将棒释放,已知棒对轴的转动惯量为,则(1) 放手时棒的角加速度为____;(2) 棒转到水平位置时的角加速度为____。
()7、从统计的意义来解释, 不可逆过程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过程, 一切实际过程都向着________________ 的方向进行。
8、一束光线入射到单轴晶体后,成为两束光线,沿着不同方向折射.这样的现象称为双折射现象.其中一束折射光称为寻常光,它______________定律;另一束光线称为非常光,它___________定律。
9、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均匀细棒在地上竖立着。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 附答案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动量定理的内容是__________,其数学表达式可写__________,动量守恒的条件是__________。
2、从统计的意义来解释, 不可逆过程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过程, 一切实际过程都向着________________ 的方向进行。
3、刚体绕定轴转动时,刚体的角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矩成______,与刚体本身的转动惯量成反比。
(填“正比”或“反比”)。
4、一质点作半径为0.1m的圆周运动,其运动方程为:(SI),则其切向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
5、两列简谐波发生干涉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质点作半径为0.1m的圆周运动,其角位置的运动学方程为:,则其切向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第1秒末法向加速度的大小为=__________。
7、一质点同时参与了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SI),(SI).其合振运动的振动方程为x=____________。
8、一根长为l,质量为m的均匀细棒在地上竖立着。
如果让竖立着的棒以下端与地面接触处为轴倒下,则上端到达地面时细棒的角加速度应为_____。
9、如图所示,一静止的均匀细棒,长为、质量为,可绕通过棒的端点且垂直于棒长的光滑固定轴在水平面内转动,转动惯量为。
一质量为、速率为的子弹在水平面内沿与棒垂直的方向射出并穿出棒的自由端,设穿过棒后子弹的速率为,则此时棒的角速度应为______。
10、一维保守力的势能曲线如图所示,则总能量为的粒子的运动范围为________;在 ________时,粒子的动能最大;________时,粒子的动能最小。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C卷 含答案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卷C卷含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一个半径为、面密度为的均匀带电圆盘,以角速度绕过圆心且垂直盘面的轴线旋转;今将其放入磁感应强度为的均匀外磁场中,的方向垂直于轴线。
在距盘心为处取一宽度为的圆环,则该带电圆环相当的电流为________,该电流所受磁力矩的大小为________ ,圆________盘所受合力矩的大小为________。
2、三个容器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分子数密度相同,方均根速率之比为,则压强之比_____________。
3、动方程当t=常数时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为,式中r的单位为m,t的单位为s。
则质点的运动轨迹方程,由t=0到t=2s内质点的位移矢量______m。
5、设作用在质量为1kg的物体上的力F=6t+3(SI).如果物体在这一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0到 2.0 s的时间间隔内,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冲量大小I=__________________。
6、从统计的意义来解释, 不可逆过程实质上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转变过程, 一切实际过程都向着________________ 的方向进行。
7、一质点在OXY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则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加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
8、某人站在匀速旋转的圆台中央,两手各握一个哑铃,双臂向两侧平伸与平台一起旋转。
当他把哑铃收到胸前时,人、哑铃和平台组成的系统转动角速度应变_____;转动惯量变_____。
9、一圆盘正绕垂直于盘面的水平光滑固定轴O转动,如图射来两个质量相同,速度大小相同,方向相反并在一条直线上的子弹,子弹射入圆盘并留在盘内,则子弹射入后的瞬间,圆盘的角速度_____。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一)》期中考试试题A卷 附答案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一)》期中考试试题A卷附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一个半径为、面密度为的均匀带电圆盘,以角速度绕过圆心且垂直盘面的轴线旋转;今将其放入磁感应强度为的均匀外磁场中,的方向垂直于轴线。
在距盘心为处取一宽度为的圆环,则该带电圆环相当的电流为________,该电流所受磁力矩的大小为________ ,圆________盘所受合力矩的大小为________。
2、一长直导线旁有一长为,宽为的矩形线圈,线圈与导线共面,如图所示. 长直导线通有稳恒电流,则距长直导线为处的点的磁感应强度为___________;线圈与导线的互感系数为___________。
3、一维保守力的势能曲线如图所示,则总能量为的粒子的运动范围为________;在________时,粒子的动能最大;________时,粒子的动能最小。
4、一质点同时参与了两个同方向的简谐振动,它们的振动方程分别为(SI),(SI).其合振运动的振动方程为x=____________。
5、四根辐条的金属轮子在均匀磁场中转动,转轴与平行,轮子和辐条都是导体,辐条长为R,轮子转速为n,则轮子中心O与轮边缘b之间的感应电动势为______________,电势最高点是在______________处。
6、反映电磁场基本性质和规律的积分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为:()。
①②③④试判断下列结论是包含于或等效于哪一个麦克斯韦方程式的.将你确定的方程式用代号填在相应结论后的空白处。
(1) 变化的磁场一定伴随有电场;__________________(2) 磁感线是无头无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电荷总伴随有电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一质点在OXY平面内运动,其运动方程为,则质点在任意时刻的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加速度表达式为________。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D卷 含答案

大学地球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题D卷含答案姓名:______ 班级:______ 学号:______考试须知: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0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学号。
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反映电磁场基本性质和规律的积分形式的麦克斯韦方程组为:()。
①②③④试判断下列结论是包含于或等效于哪一个麦克斯韦方程式的.将你确定的方程式用代号填在相应结论后的空白处。
(1) 变化的磁场一定伴随有电场;__________________(2) 磁感线是无头无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电荷总伴随有电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质点作半径为0.1m的圆周运动,其运动方程为:(SI),则其切向加速度为=_____________。
3、一个力F作用在质量为 1.0 kg的质点上,使之沿x轴运动.已知在此力作用下质点的运动学方程为 (SI).在0到4 s的时间间隔内, (1) 力F的冲量大小I =__________________. (2) 力F对质点所作的功W =________________。
4、质量为的物体,初速极小,在外力作用下从原点起沿轴正向运动,所受外力方向沿轴正向,大小为。
物体从原点运动到坐标为点的过程中所受外力冲量的大小为_________。
5、若静电场的某个区域电势等于恒量,则该区域的电场强度为_______________,若电势随空间坐标作线性变化,则该区域的电场强度分布为 _______________。
6、在主量子数n=2,自旋磁量子数的量子态中,能够填充的最大电子数是______________。
7、质量为m的物体和一个轻弹簧组成弹簧振子,其固有振动周期为T.当它作振幅为A的自由简谐振动时,其振动能量E=__________。
8、一质点沿半径R=0.4m作圆周运动,其角位置,在t=2s时,它的法向加速度=______,切向加速度=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5-2006年度《地球物理学基础》课程期中考试试题(课堂闭卷)
2005年11月15日上午10:00—11:40 (B 卷)
一、 中英文互译(每小题1分,共10分)
1、 地震活动性 6、Body Wave Propagation
2、 走时曲线 7、Surface Wave Motions
3、 P 波初动解 8、Input Seismic Signal
4、 弹性回跳理论 9、Subduction Zone
5、 地震矩张量 10、Earthquake Focal Mechanisms
二、 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 康拉德界面
2、 地震影区
3、 应力与应变
4、 地震首波
5、 相速度与群速度
三、判断下述问题是否正确(每小题2分,共20分)
1、 波场在自由表面满足的边界条件为速度为零、位移为零。
2、 岩石层(圈)包括地壳与固态上地幔部分。
3、 弹性回跳理论是地震学家基于对1906年的旧金山地震研究后提出的。
4、 平行层状(多层)半空间介质中的LOVE 面波没有频散。
5、 P 波初动解同时描述了震源的拉伸压缩与剪切错动作用。
6、 地球的椭率产生了地球自由振荡的简并频率分裂。
7、 上地幔低速层导致P 与S 波存在震中距约108o 到140o 的影区。
8、 哥白尼的主要贡献在于修改了地球中心说为太阳中心说。
9、 地球的环形振荡并不引起地球体积的变化。
10. SV 波入射到自由表面只有SV 反射波。
四、画出下列各种震相从一个震源(震源深度为600公里)发射出而被地表地震观测台站接
收到的传播路经示意图:pS 、SSP 、ScP 、PKJKP 、PP 。
(5分)
五、以P 波入射为例,根据水平分界面上的Snell 定律,推导球对称地震波速度分布下球面分
界面的Snell 定律。
(5分)
六、画图示意下列各种震动激发的弹性介质内质点运动:P 波,SV 波、平板内传播的LOVE
波、020S 型自由振荡及230T 型自由振荡(10分)
七、简述反射地震学中进行反射地震资料处理的若干步骤。
(10分)
八、推导以μ/K 和v p /v s 表示泊松比υ的表达式,这里K 为体积弹性模量,μ为剪切弹性模
量,v p 与v s 分别是地震纵波与地震横波的速度。
(15分)
九、假设一个均匀的弹性平板,其上下界面分别为0=z 和h z =,求解此时LOVE 波传播的
频散方程,并讨论其频散特性。
(1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