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电器控制线路基本规律新

合集下载

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第2章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2.1 电气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及分析2.2 全压起动及其控制环节2.3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控制线路2.4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2.1 电气控制线路图的绘制及分析用以描述电气控制设备电气原理及安装用以描述电气控制设备电气原理及安装、、调试用的工艺性图纸试用的工艺性图纸,,主要包括电气原理图主要包括电气原理图、、电气安装位置图气安装位置图、、电气安装接线图和电气安装互连图等连图等。

2.1.1 电气线路图2.1.2 电气原理的读图方法2.1.1 电气线路图电气线路图电气线路图::电气线路图是指描述控制线路接线关系和原理的图纸电气线路图是指描述控制线路接线关系和原理的图纸,,分为电气原理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图和电气安装接线图。

电气原理图的分类电气原理图的分类::主:强电流通过部分辅:控制控制、、照明照明、、指示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规则电气原理图的绘制规则::主:粗实线辅:细实线电气符号画法电气符号画法::一般垂直放置一般垂直放置,,也可以逆时针转动90水平放置水平放置。

图中电器元件的状态为常态图中电器元件的状态为常态((未压动未压动、、未通电……)2.1.2 电气原理的读图方法1、查线读图法查线读图法((常用方法常用方法):):按照由主到辅按照由主到辅,,由上到下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的原则分析电气原理图理图。

较复杂图形较复杂图形,,通常可以化整为零通常可以化整为零,,将控制电路化成几个独立环节的细节分析成几个独立环节的细节分析,,然后然后,,再串为一个整体分析。

2、逻辑代数法用逻辑代数描述控制电路的工作关系用逻辑代数描述控制电路的工作关系。

2.2 全压起动及其主要控制环节本节主要描述小型电动机的全压起动及其主要控制环节,(,(电动机的启动方法和原理已由电机课程进行过理电动机的启动方法和原理已由电机课程进行过理论研究论研究))有起停控制有起停控制、、正反转控制电路正反转控制电路、、其它环节等其它环节等。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CH1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电器控制线路的绘制原则 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控制 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制动控制 电气控制线路中的保护环节
Date: 2019/11/19
Page: 1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上页 下页
CH1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Date: 2019/11/19
Page: 8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上页 下页
CH1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2、图区划分
下图为CW6132型普通车床电气原理图
Date: 2019/11/19
Page: 9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上页 下页
CH1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3.符号位置的索引
Date: 2019/11/19
SB1 SA
KM
控制电路
Date: 2019/11/19
Page: 25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上页 下页
CH1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3.长动与点动混合控制
(1)开关切换 点动控制:SA断开 连续控制:SA闭合
L1 L2 L3
Q
FU1
KM FR
M 3~
主电路
Date: 2019/11/19
Page: 26
有些生产机械如万能铣床,要求工作台在一定距离内 能自动往返,通常利用行程开关控制电动机正反转实现。
Date: 2019/11/19
Page: 34
电气控制与PLC应用 上页 下页
CH1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工作台自动往返控制
Date: 2019/11/19
Page: 35

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一、电气原理图
•它是为了便于阅读与分析控制线路,根据简单、清晰原 则,采用电器元件展开的形式绘制而成的图样。
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一)电气原理图的绘制原则
•基本原则是按电路画图
•1. 由主电路、控制电路、辅助回路组成。
•主电路包括从电源到电机的电路,是强电流通过的部分, 一般由QS、FU、FR的热元件、KM主触点和电动机组成, 用粗线条画在原理图的左面。
过低 4. 布置应整齐、美观、对称 5. 元件之间应留有一定间距
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电器元件布置图举例
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电器接线图:表示电气设备或装置连接关系的简
图,用于电气设备安装接线、电路检查、电路维修 和故障处理。
➢根据电气原理图和电器元件布置图编制 ➢同一电器元件的各部件必须画在一起。 ➢表示出电气设备和电器元件的相对位置、项目代号、端子 号、导线号、导线类型、导线截面积、屏蔽和导线绞合等情 况 ➢与电气原理图和电器元件布置图配合使用
•电器元件布置图:表明电气设备上所有电器和
用电设备的实际位置,是电气控制设备制造、装配、 调试和维护必不可少的技术文件。
电器元件的布置原则: 1. 体积大和较重的电器元件应装在元件安装板的下方,发
热元件应装在上方 2. 强弱电分开,弱电应屏蔽 3. 需经常维护、检修、调整的元件的安装位置不宜过高或

↘→KM1+ 辅助常开触点吸合,自锁。
•(a)

↘→ 按下SB3+→KM2√→KM2+ 主触点吸合,M2起动。

↘→KM2+ 辅助常开触点吸合,自锁。
• 两台电机都起动之后,要使电机停止运行,可如下操作:

第2章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PPT课件

第2章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PPT课件
第一节 电气控制系统图的基本知识
电气控制线路: 由各种有触点的接触器、继电器、按钮、 行程开关等按不同连接方式组合而成的。
Date: 2020/10/31
Page: 2
电气控制与PLC应2 用
CH1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电气控制系统图的基本知识
电气控制线路: 电气控制线路的作用:实现对电力拖动系统的启动、正反转、
1.手动控制
➢电气原理图:
应用:
控制三相电风扇和砂轮机
M
M
3~
3~
开启式负荷开关 控制
自动空气开关 控制
Date: 2020/10/31
Page: 17
电气控制与PLC应17 用
CH1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一、单向旋转控制
2.点动控制 ➢电气原理图: ➢工作原理:
QS L1 L2
电气控制与PLC应9 用
CH1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二、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系统图的原则
电气控制系统图的结构 电气原理图
主电路 控制电路
电气控制系统图
照明和显示电路
电气安装图 电器元件布置图 电气安装接线图
Date: 2020/10/31
Page: 10
电气控制与PLC应10 用
CH1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CH1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一、单向旋转控制
3.接触器自锁控制
➢电气原理图 ➢工作原理
QS L1 L2
L3
➢保护环节
FU1
短路保护 :FU1、FU2
过载保护 :FR
KM
FR
FU2 FR
SB2
SB1
KM
M
3~
KM

2第二章--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解析

2第二章--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解析

第二章 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
3.原理图中电气触头的画法
原理图中所有电气触头均按没有外力作 用时或未通电时触头的自然状态画出。
当电气触头的图形符号垂直放置时,以 “左开右闭”原则绘制,当图形符号为水平放 置时,以“下开上闭”原则绘制。
第二章 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
4.原理图的布局
电气原理图按功能布局法安排,即同一 功能的电气元件集中画在一起,且尽可能按电 路动作顺序从上而下或自左至右的原则绘制。
的下方,发热元件应装在上方 2. 强弱电分开,弱电应屏蔽 3. 需经常维护、检修、调整的元件的安装位置
不宜过高 4. 布置应整齐、美观、对称 5. 元件之间应留有一定间距
第二章 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
三、安装接线图
电气设备的安装接线图,是为了进行电 器元件的安装接线、线路检查、线路维修和 故障处理而绘制的。该图应表明电气设备中 各电器元件的空间位置,各电器元件的联接 情况,而电器元件的联接情况应严格按照电 气原理图进行。
第二章 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
电气安装接线图示例
CW6132型车床电气安装接线图
第二章 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
第二节 电气控制线路中的基本环节
笼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停止控制 线路是应用最广泛的、也是最基本的控制线 路。笼形异步电动机有直接起动和降压起动 两种方式,我们分别介绍相应的电气控制线 路。
第二章 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
(三)接触器、继电器触头位置的检索
电气原理图中,在继电器、接触器线圈 的下方注有该继电器、接触器相应触头所在图 中位置的索引代号,索引代号用图区号表示。
第二章 电气控制电路基本环节
(四)电气原理图中技术数据的标注
电气原理图中各电气元件的相关数据和型 号,常在电气元件文字符号下面标注。如图2-1 中热继电器文字符号FR下方标有6.8-11A,该数 据即为该热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值范围,而8.4A 为该继电器的整定电流值。

第二章-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1复习过程

第二章-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1复习过程

分区后,相当于建立了一个坐标, 项目和连接线的位置可表示如 下:
用行(拉丁字母)表示 用列(阿拉伯数字)表示 用区的代号表示,字母在左,数
字在右。 一般:水平布置:只标明行
垂直布置:只标明列 复杂电路:标明行和列
(三)符号位置索引
KM1及KM2线圈下方的是接触器KM1和KM2相应触点的索引。 它表示接触器KM1的主触点在图区3,动合辅助触点在图区6, 动断辅助触点在图区7;接触器KM2的主触点在图区4,动合 辅助触点在图区8,动断辅助触点在图区6。
3、原理图中的电器采用图形、文字符号表示。 4、原理图中的电器位置应便于阅读。 5、图中元件、器件和设备的可动部分,按没有通电和没有外力
作用时的开闭状态画出。
6、原理图可水平布置、也可垂直布置。 7、电气元件布局应从上到下、从左到右。 8、有直接联系的交叉点要用黑圆点表示。
(二)图幅分区
方法:在图的边框处,竖边方向用大写拉丁字母,横边方向用阿 拉伯数字,编号从左上角开始。
3 ×1 m m 2
Q
Q
S
1
3 ×2 .5 m m 2
3 ×2 .5 m m 2
MM PE
EL
0
8
SB3
7
8
XT
3 ×0 .7 5 m m 2 5 ×0 .7 5 m m 2
HL
5
0
SB2
2
1
1 U12 SB1
继电器-接触器原理图的绘制
1)基本原则是按电路画图 同一电路中串联的各部件都展开地画在一条线上。
二、电器布置图
表明电气设备上所有电器元件的实际位置,为生产机械电气控
制设备的制造、安装提供必要的资料。
320

第二章电气控制电路基本规律分析

第二章电气控制电路基本规律分析

H1
KA16
1#A 2#A 3#A 4#A 5#A 6#A
KA1 KA2 KA3 KA4 KA5 KA6
1#B 2#B 3#B 4#B 5#B 6#B
7#A 8#A 9#A 10#A 11#A 12#A
KA7 KA8 KA9 KA10 KA11 KA12
7#B 8#B 9#B 10#B 11#B 12#B
HL2
KA16
16#中间继电器
H1
定义 启动按钮 停止按钮 正常工作绿灯 报警红灯 报警蜂鸣器
设计
制图
审核
审定
PLC电气原理图
燃运皮带保护系统 武汉格雷科
控制台
2006年2月26日
共7页第7页
机械有限公司
第二章电气控制电路基本规
19
律分析
《电气控制与PLC》 第二章 电气控制电路的基本规律
1#RLM 2#RLM 3#RLM 4#RLM 5#RLM 6#RLM 7#RLM 8#RLM 9#RLM 10#RLM 11#RLM 12#RLM 13#RLM 14#RLM 15#RLM
15
10
5
1
1#AN4 GND
1#AN5 1#AN6
GND 1#AN7
AAA BBB +5 GND +24 VSS 1#MI1 VSS VDD 1#PAP 1#PBP 1#PUP 1#PVP 1#PWP 1#PAN 1#PBN 1#PUN 1#PVN 1#PWN 1#RL7O VSS VSS 1#R4M
VSS 1#R4O 1#R3M
1#R3O 1#R2M
VSS 1#R2C 1#R1M 1#R10
第二章电气控制电路基本规 律分析
JX1 导轨1电气端子接线图

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控制规律课件

电气控制线路的基本控制规律课件

互锁控制
互锁控制是一种电气安全控制方式,通过使用两个或多个接 触器的常闭触点相互串联在对方的控制电路中,以防止两个 接触器同时吸合而造成电源短路。
互锁控制通常用于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通过将两个接触器 的常闭触点相互串联在对方的控制电路中,确保在正转接触 器吸合时,反转接触器不能吸合,反之亦然。这样可以避免 电源短路的情况发生,提高电气控制的安全性。
03
电气控制线路的设计与实现
控制电路的设计原则与步骤
设计原则
安全、可靠、高效、经济
安全
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遵循相关国家和行业标 准。
可靠
电路应稳定、准确地执行控制功能,避免误动作或 失灵。
控制电路的设计原则与步骤
80%
高效
优化电路设计,减少能量损失, 提高运行效率。
100%
经济
控制电路的成本应合理,同时考 虑维护和升级的便利性。
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调整元件参数,如调整继电 器吸合时间、优化PLC程序等。
定期对电路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长期稳定运行。
优化建议
对于复杂系统,可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维护和 升级。
04
电气控制线路的应用与发展
电气控制线路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自动化生产线控制
电气控制线路广泛应用于自动 化生产线控制,实现生产流程 的自动化和高效化。
时间控制
时间控制是一种电气控制方式,通过使用时间继电器等元件,根据时间间隔来接通或断开电路。
时间控制在自动化生产线和机械设备中广泛应用,通过设定时间继电器的延时时间,可以在特定的时 间间隔内接通或断开电路。时间控制在电动机的启动、停止、自动转换等场合应用较多,可以提高设 备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
模块化与集成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页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第一节 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原则
一、电气原理图
(三)符号位置的索引
当一个控制系统有多页图纸时,索引非常有用。 接触器、继电器的线圈、触点的索引方法
– 接触器
– 继电器 第12页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第一节 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原则
二、电器元件布置图
320
表示电气控制系统中 各电器元件的实际位 置。
本章小结
第6页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第一节 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原则
1、什么是电气控制线路图?
为了表达生产机械电气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等设 计意图,便于电气系统的安装、调试、使用和维修, 将电气控制系统中各电器元件及其连接线路用一定 的图形表达出来,这就是电气控制系统图。
(由低压控制电器所组成的控制线路叫做电气控制 线路。)
EL
0 41
42 31 42 2
HL 0 3
2
1
第15页
CW6132型车床电气互连图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第一节 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原则
电动机常见的基本控制线路:
点动控制线路 正转控制线路 正反转控制线路 顺序控制线路 多地控制线路 位置控制线路
降压启动控制线路
制动控制线路
第16页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FU1
FU2
KM
FU3
TC
FR
FU4
线槽 360
第13页
端子板
50
50
50Leabharlann 50CW6132型车床电器位置图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第一节 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原则
三、电气安装接线图
➢电气互连图: 表明了电器设备外部元件的相对位置及它们之间 的电气连接,是实际安装接线的依据
原则: ✓外部单元同一电器的各部件画在一起,其布置尽可能符合电器实 际情况。 ✓各电器元件的图形符号、文字符号和回路标记均以电气原理图为 准,并保持一致。 ✓不在同一控制箱和同一配电盘上的各电器元件的连接,必须经接 线端子板进行。互连图中的电气互连关系用线束表示,连接导线应 注明导线规格(数量、截面积),一般不表示实际走线途径。 ✓对于控制装置的外部连接线应在图上或用接线表表示清楚,并注 明电源的引入点。
QS
FU2
L1
L2
L3
➢工作原理: 启动:
FU1 SB
按下起动按钮SB→接触器KM线圈得 电→KM主触头闭合→电动机M启动 KM
运行。
停止:
松开按钮SB→接触器KM线圈失电
M
KM
3~
→KM
主触头断开→电动机M失电停转。
第18页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2.点动控制
第19页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第二节 电器控制线路中的基本环节
第二节 电器控制线路中的基本环节
一、单向旋转控制
1.手动控制
➢电气原理图:
QS
➢特点:
FU
控制方式简单
➢应用:
控制三相电风扇和砂轮机
M
等小容量电动机
3~
开启式负荷开 关控制
QF
M 3~
自动空气开关 控制
第17页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第二节 电器控制线路中的基本环节
一、单向旋转控制
2.点动控制 ➢电气原理图:
U> KA KA KA
过电压继电器
第2页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第四节 继电器
第五节 熔断器
第3页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第六节 主令电器
SQ
SQ
常开(动点合)触常闭(动断)触点 复合触点
第4页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第六节 主令电器
第5页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第二章 电器控制线路的基本规律
第一节 电器控制线路的绘制原则 第二节 电器控制线路中的基本环节 第三节 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启动控制线路 第四节 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制动控制线路 第五节 电器控制线路中的保护环节
1987《电气制图》;GB7159-1987《电气技术的文字符号 制订通则》。
主电路标号由文字符号和数字组成,如:电源引入线 用L1、L2、L3标号;电源开关后用U、V、W标号;用下 标数字,表示哪一相、哪一接点。
第8页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第一节 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原则
一、电气原理图 电器原理图是根据工作原理而绘制的,具有结构简单
上章内容回顾
第一节 低压电器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开关电器 第三节 接触器 第四节 继电器 第五节 熔断器 第六节 主令电器 第七节 低压执行电器
第1页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第四节 继电器
I> KA KA KA
过电流继电器
I< KA KA KA
欠电流继电器
KA
KA
KA
U< KA KA KA
欠电压继电器
一、单向旋转控制 2.点动控制 ➢电气原理图: ➢工作原理:
控制电路 短路保护
QS
FU2
L1
L2
L3
➢保护环节:
FU1
短路保护
主电路
➢应用:
短路保护
KM
常用于电葫芦控制和
车床拖板箱快速 移动
的电机控制
电气系统线路图有三种:电气原理图、电器元件布 置图、电气安装接线图。
2、什么是电气控制线路?
用导线将电机、电器、仪表等元器件按一定的要求
连接起来,并实现某种特定控制要求的电路。
第7页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第一节 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原则
3、电气控制线路常用的图形、文字符号 根据GB4728-1984《电气图用图形符号》;GB6988-
、层次分明、便于研究和分析电路工作原理等优点。 (一)绘制电器原理图应遵循的原则:
1、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分开画。
主电路包括从电源到电动机的电路,大电流通过的部分,用粗线条画在原理 图左边。控制电路通过小电流,由按钮、触头、线圈等组成,用细线条画在原理 图的右边。
2、电器元件的图形、文字符号采用国家统一标准。 3、同一电器元件的各部件可以不画在一起,但需用同一文 字符号标出。
第14页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第一节 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原则
电器接线图示例
图中左方的点 划线方框表示 CW6132车床 的电气控制柜、 中间小方框表 示照明灯控制 板、右方小方 框则表示机床 3×2.5mm2 QS 运动操纵板。
QS1 M1 M2
3×2.5mm2 3×2.5mm2 3×1mm2 5×0.75mm2 3×0.75mm2
第9页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第一节 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原则
4、全部触头都按“平 常”状态画出。
5、控制电路的分支线 路,按动作先后顺序排 列,交叉连接点用黑点
标出。
第10页
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第一节 电气控制线路的绘制原则
一、电气原理图
(二)图面区域划分
✓如右图分成若 干图区,上方为 该区电路的用途 和作用,下方为 图区号(也可在 上方)。在继电 器、接触器线圈 下方列有触点表 以 说明线圈和触 点的从属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