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
标点符号的用法教案

标点符号的用法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标点符号的种类和基本用法。
2. 学会正确运用常用标点符号,提高书写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标点符号的分类和基本用法。
2. 标点符号在不同句型和语境中的运用。
三、教学重点1. 掌握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
2. 学会在语境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四、教学难点1. 理解标点符号在不同句型和语境中的运用。
2. 学会结合语境合理运用标点符号。
五、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法:通过板书、讲解和示范,介绍标点符号的种类和基本用法。
2. 学生合作法: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标点符号的练习和任务。
3. 情景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和讨论,强化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板书上的标点符号,引起学生的兴趣,介绍标点符号在书写中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展开互动,引发出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思考。
2. 知识点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示例和讲解,分别介绍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叹号、引号、冒号、分号和省略号的用法,结合实际例句进行说明和解析。
3. 练习与任务(2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发一份标点符号练习和任务的任务单。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答题并相互核对答案。
教师在学生完成后进行批改并进行讲解。
4. 运用和拓展(15分钟)教师通过列举实际语境,让学生结合标点符号的用法进行书写和修改练习。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语境,共同讨论和解决。
5. 总结与归纳(10分钟)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标点符号的用法,并归纳出一些常见的错误用法。
教师加以点评和纠正,并强调学生在平时书写中的重要性。
七、作业布置要求学生结合标点符号的用法,写一篇主题明确、结构完整、标点符号正确的文章。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标点符号的种类和基本用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小组合作和情景模拟的训练,学生的运用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对标点符号常见错误用法的讲解和纠正,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书写规范性。
标点符号用法教案

一、标点符号用法教案二、教材版本:人教版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书写规范,使句子表达清晰、准确。
四、教学内容:1. 引号和书名号的用法。
2. 括号和破折号的用法。
3. 省略号的用法。
4. 问号和感叹号的用法。
5. 顿号、逗号、分号和句号的用法。
五、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
2. 难点: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
六、教学方法:1. 讲解法:讲解标点符号的用法。
2. 实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例句,让学生明确标点符号的作用。
3. 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讲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讲解引号和书名号的用法,示例分析。
3. 讲解括号和破折号的用法,示例分析。
4. 讲解省略号的用法,示例分析。
5. 讲解问号和感叹号的用法,示例分析。
6.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练习。
7.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八、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整理笔记。
2. 找出自己写作中的标点符号错误,并进行修改。
3. 搜集一些有关标点符号的资料,加深对标点符号的了解。
九、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标点符号的使用情况。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进行标点符号的测试,了解掌握情况。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十、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的标点符号运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日常写作中的表现,及时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六、标点符号用法教案七、教材版本:人教版八、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引号和书名号的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括号和破折号的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省略号用法的理解。
4. 让学生明确问号和感叹号的用法。
5.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顿号、逗号、分号和句号的能力。
九、教学内容:1. 引号和书名号的用法。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备课资料)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人教版高三必修备课资料)【教学要点】:高考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一般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综合性是指多种标点符号(标号、点号)的连用(牢固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技巧性是指标点符号(标号、点号)在一定语言环境里的变通用法(活用)(能够正确理解语意,辨别语气,分析语言结构)【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问号1.选择问句,问号用在句末,中间用逗号。
如:你是参加电子计算机培训班呢,还是美容美发培训班呢?2.倒装问句,问号用在句末。
如:你知道她来干什么吗,老王?3.有疑问词,但非疑问句,表陈述语气,句中用逗号,句末用句号。
如: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当时的社会背景是什么,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4.反问句感情强烈,句末改用叹号。
如:这样的人都不法办,难道还有天理吗!5.选择问句为了表示强调,具有相对独立性,每项后面可用问号。
如:是站在他们的前头领导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后头指手画脚地批评他们呢?还是站在他们的对面反对他们呢?6.连续问句,各句前后语意连贯,各句后用问号。
如:市长每天都去掏烟囱?他不处理日常政务?市里难道没有比掏烟囱更重要的事?我心里纳闷。
7.肯定和否定连用的正反问句式如不表示疑问语气时,句末不用问号,而用逗号或句号。
如:概括地说就是“尊重知识,尊重人生”这八个字,事情成败的关键就是能不能发现人才,能不能使用人才。
8.表疑问的独词句后用问号。
如:“啊!地狱?”我很吃惊,只是支吾着,“地狱?——论理,就该也有。
”9.主谓倒装的问号,问号应用在句末。
如:“怎么了,你?”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二)冒号1.用在“说、想、是、证明、宣布、指出、透露、如下、例如”等词语后边,表示提起下文。
如:他十分惊讶地说:“啊,原来是你!”2.总括性话语前的停顿,用冒号,以总结上文。
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人教版高三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一·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二·使用依据:1.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2.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解说》三·标点符号的种类:1.标号九种:引号、括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着重号、间隔号、连接号、专名号2.点号七种:句号、问号、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四·复习重点:问号、顿号、冒号、分号、破折号、书名号、逗号五·复习难点:引号、括号、省略号六·试题类型:语基选择题语运改错题七·突破重难点1.问号的用法①无疑而问(问句充当了句子成分)不用问号如:我没什么,可不知道人家怎么想。
②选择问只在最后一问用问号如:是去呢,还是不去呢?③连续问每一问都用问号如:他是谁?从什么地方来?④倒装问中问号置于末尾如:你到底去不去呢,小张?2.顿号的用法①分句间不用顿号②不同层次的词语并列应区别开来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③连词“和”“与”“及”“或”“或者”前不用顿号④概数之间不用顿号如:她大约十七八岁。
⑤集合词语间不用顿号如:我们要搞好干群关系。
中小学生老中青三结合3.冒号的用法①冒号提示下文,总结上文如: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在化学系学习;李冲进了中等技术学校,读机械制造专业;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②冒号后面(至句末点号处)的内容都属于提示内容,否则为误用如:必须重申党的纪律:(一)个人服从集体;(二)少数服从多数;(三)下级服从上级;(四)全党服从中央。
③同一句话中只用一处冒号④句中短暂停顿不用冒号4.逗号的用法①并列谓语(短语)间用逗号如: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②并列补语(短语)间用逗号如: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③并列词语加语气词时用逗号如:校园里种着花呀,草呀,树呀。
5.分号的用法①句中无逗号时不能直接用分号(分行并列时可用)②并列分说时列举项中已用句号则并列项间不用分号6.书名号的用法①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如:我最近看了《中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上的《如何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这篇文章。
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教案

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5课《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本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名称和用法。
2. 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名称和用法。
难点: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特别是在实际写作中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注意故事中的标点符号,让学生初步感受标点符号的重要性。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利用PPT展示各种标点符号的图片和例子,讲解标点符号的名称和用法,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句子,让学生在句子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学生完成后,教师进行点评和讲解。
4.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让学生分析例题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正确,引导学生学会判断和修改。
5. 课堂小结(5分钟)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一些有关标点符号的练习题目,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正确运用标点符号板书内容:1. 句号:表示句子结束。
2. 问号:表示疑问。
3. 感叹号:表示感叹。
4. 逗号:表示句子中的停顿。
5. 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6. 分号:表示复句中的停顿。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用正确的标点符号完成下列句子。
(1)今天天气真好。
()(2)你喜欢吃什么?()(3)这道题太难了!()答案:(1)今天天气真好。
(2)你喜欢吃什么?(3)这道题太难了!2. 题目:下面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请改正。
(1)我喜欢吃苹果香蕉和橙子。
(2)你昨天去了哪里问你怎么回答。
小学语文教案: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小学语文教案: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使用标点符号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掌握正确的标点符号的使用,不仅有助于提高写作技巧,还能够使文章更有逻辑性和可读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小学语文教案:学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一、了解常用的标点符号1. 逗号(,): 逗号在句子中常用于分隔并列成分、插入语或者独立结构。
比如:“小明爱吃苹果,梨子和香蕉。
”这里的逗号将三个水果进行了并列;“我去了那家餐馆,哦,在城市广场上。
”这里的逗号用来表示插入语;“他跑得太快,所以我追不上他。
”这里的逗号将两个句子分隔开来。
2. 句号(。
): 句号用来结束陈述句、祈使句或者感叹句。
“今天天气真好。
”“快回家!”“多么美丽的风景啊!”这些句子都需要以句号结束。
3. 问号(?): 问号用来结束疑问句。
“你想吃苹果吗?”“明天我们要考试吗?”这些句子在结尾都应该使用问号。
4. 感叹号(!):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情感或者强调。
“多么美丽的花啊!”“真是太好了!”使用感叹号可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5. 冒号(:):冒号一般用于列举、引出说明或者引言。
“我喜欢吃水果:苹果、梨子和香蕉。
”这里冒号后面列举了几种水果;“爸爸对我说:‘加油,你可以做到!’”这里冒号引出了爸爸的话语。
二、学习常见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1. 分清停顿和断句。
中文句子中有时需要在一句话中有一个适当的停顿,这时候就需要使用逗号来分隔。
而断句是指一段完整思想的结束,需要使用相应的标点符号如句号、问号等来表示。
2. 确定标点符号位置。
标点符号通常位于汉字之后,并与汉字之间没有空格。
应注意每个标点符号只使用一次,避免重复使用或者遗漏。
3. 注意引号的使用。
在引述他人的话或者文章时,需要使用引号来标示。
“老师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里引用了老师的话。
4. 熟悉书写规范。
标点符号应该书写清晰、整齐。
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

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案一、引言标点符号是书面表达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能够在句子中起到组织结构、划分意义和表达情感的作用。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够使文章更加准确、清晰,并且有助于提升文章的表达力和阅读体验。
本教案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标点符号及其正确的使用方法,以帮助学生提高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
二、学习目标1. 了解并熟悉常用的标点符号;2. 掌握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方法;3. 能够在写作中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三、教学内容1. 常用标点符号介绍- 句号(.)- 逗号(,)- 问号(?)- 感叹号(!)- 冒号(:)- 分号(;)- 引号(“”)- 括号(())- 破折号(-)- 省略号(...)2. 标点符号的使用方法- 句号:用于句子结束的地方,表示陈述或完成的语气。
- 逗号:用于分隔句子中的成分,例如分隔并列词、短语或句子。
- 问号:用于疑问句的末尾,表示提问的语气。
- 感叹号:用于感叹句的末尾,表示强烈的情感。
- 冒号:用于引出一个解释、列举、总结或引语等内容。
- 分号:用于连接两个有关联的句子或短语。
- 引号:用于引用直接说出或写下的话。
- 括号:用于插入补充说明或对某一内容的解释。
- 破折号:用于断句,表示内容的补充或强调。
- 省略号:用于表示内容省略或句子未完。
四、教学过程1. 引入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和学习目标,并与学生进行交流讨论。
2. 介绍并讲解常用的标点符号,分别给出其符号形状和使用场景。
3. 引导学生进行标点符号的练习,例如给出一段文字让学生在适当的位置添加标点符号。
4. 布置学生完成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5. 分组讨论并展示学生完成的练习,进行互相评价和改进。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写作中积极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的课件,包含标点符号的形状和使用示例。
2. 学生课本或练习册,提供给学生进行实际操练和练习的材料。
六、课后作业1. 阅读一篇文章,标出其中正确使用的标点符号,并解释其用法和作用。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教案

小学语文标点符号使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标点符号在语文表达中的重要性。
2. 掌握基本的标点符号使用规则,能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3. 培养规范、准确的书写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标点符号的种类及其用法。
2. 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要求。
3.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篇没有标点符号的文章,让学生感受到没有标点符号的困惑。
引导学生思考标点符号的作用。
2. 学习标点符号的种类及其用法(教师可结合课件、黑板等工具进行教学)- 逗号(,):用于列举、分隔并列成分。
- 句号(。
):用于句子结束。
- 问号(?):用于疑问句的句末。
- 感叹号(!):用于表示强烈的感情或祈使句的句末。
- 冒号(:):用于引出例证、解释、承接等。
- 分号(;):用于分隔并列句。
- 引号(“”):用于引述他人的话或表示特殊意义。
- 括号(()):用于补充说明或注解。
- 省略号(…):用于表示省略或停顿。
- 破折号(——):用于表示强调或突出。
3. 标点符号的位置和书写要求(教师可通过示范写在黑板上,引导学生注意书写规范和标点符号的位置)- 标点符号一般放在字的右上方,与字体对齐。
- 标点符号之间一般不留空格,与前一个字之间一般留一个字的空隙。
4. 标点符号使用中的常见错误及纠正方法(教师可列举一些常见错误并进行解释,鼓励学生思考正确的写法)- 逗号使用错误:过度使用逗号,造成句子表达不清晰。
纠正方法:学会区分主次信息,合理运用逗号。
- 句号使用错误:句子没有结束标点或多个句子只用一个句号。
纠正方法:学会分析句子结构,合理划分句子。
- 句子没有标点符号:句子过长没有任何标点符号,阅读困难。
纠正方法:学会将长句子分解为短句,适当加入标点符号。
四、教学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标点符号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的必要性。
五、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上关于标点符号的习题,并写一篇包含不同标点符号的段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教学案)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2、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3、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应用。
课时安排:6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有一位媒婆为一位秀才作媒,写了一张纸条告诉秀才女方的长相,秀才看了非常高兴,以为自己可以娶一个漂亮老婆,请你依秀才的想法加上标点符号: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是结婚那天,一翻开头纱,秀才吓了一跳,新娘头发稀疏、一脸大麻子、两只大脚还长短不齐,秀才生气的找媒婆理论,媒婆却说:“我早就告诉你了!”请依媒婆的意思加标点: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乌黑,头发没有,麻子,脚不大正常。
)可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显得多么重要。
二、考点解读:标点符号16种,这是1990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重新颁布的〈标点符号用法〉的最新数字。
包括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应用标点符号的能力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从以前高考情况看,高考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测试,一般都带有较高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
1、考试频率最高的知识点有:①问号的使用。
②引号与相关点号的位置关系。
③用句号、冒号、分号、逗号、顿号显示文章的层次。
2、本考点的命题形式:一是单项选择题,包括选择正确的或错误的两种形式,二是给具体的句子加标点或用“/”形式断句。
3、能力层级:D级。
分值为3分。
三、热点一:问号叹号句号——表示句子末尾的停顿和句子的语气(一)、问号使用(1)第一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句),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疑问词(句)仅仅作为这个陈述句的某个成分,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a.谁都不知道他叫什么。
b.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例题]川剧的变脸被誉为“中国一绝,世界一绝”,但它到底是什么时期出现?谁是最先的发明者?已经无法考证,更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
[答案]两个问号改为逗号。
[讲评]这两个问句只能做“无法考证”“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的主语,本身是一个陈述句,所以不应使用问号。
2)第二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问。
(选择性的问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例:a.你打算到西安去呢,还是到广州去呢?b.姚明在整个NBA赛季中都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成为关注的目标。
是他的体形他的亲切,还是他的什么?(3)第三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倒装性的问句,中间用逗号,问号打在全句末。
)例:a.怎么了,你?b.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4)第三连续发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连续发问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5)第五注意引文有问号,问号打在引号内。
(一般不是完整引用,句子末尾的点号应放在引号外面,但如果是问号,应放在引号内。
注:感叹号同理)例:这位孔先生偷了何家的书,却争辩“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课堂练习①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选择问句中间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②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
疑问句不单独使用作句子主语,中间问号误用,将其改为逗号。
③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倒装句,问号打在句末,中间用逗号。
④(04浙江卷)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人们深深地思考。
连续发问,将前两个逗号改为问号。
⑤(2004天津卷)网络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
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选择问句中,中间用逗号,只在全句末尾打一个问号。
⑥你认识他吗,什么时候认识他的呢,你还认识其他人吗,为什么没有告诉过我们呀?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号。
1、发现的这具女尸无头、无手,没有办法从面部特征和指纹上查明死者是谁2、至于谁来当我们出版社的总编辑直到现在还没有人知道3、座谈会上有人问他对目前相声表演中出现的新形式,如男女对口相声、电吉他相声、群口相声有什么看法4、请问:到底是生来就盲的人比半道才盲的人幸福呢还是恰恰相反5、怎么还不来呀你6、去北京哪天动身啊张主任总结:第一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第二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三注意倒装问,全句末尾也用问。
第四注意连续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五注意引文有问号,问号打在引号内。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2、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3、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应用。
(二)、句号使用句号是表示一句话完了之后的停顿。
一般停顿较长。
用于陈述句以及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例题]春天,沙枣树伸展着粗糙的树枝,上面覆盖着一片片短小的叶子,叶子上一层细沙一样的东西晶莹发亮。
[答案]前两个句号改为逗号。
[讲评]这其实是一句话,结尾用一个句号就可以了,但作者用了三个句号,前两个句号中断了句子内部的联系。
(三)叹号使用用不用叹号要看句子有没有表达强烈的感情,有没有提出什么命令、请求等,如果没有,就可以不用。
例如:到马陵山旅游的人都说三仙洞是圣地!(叹号可以改为句号。
)(1)倒装叹,全句末尾用叹。
(主谓倒装的句子,感叹号放在句末。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2)两个叹词连续用,后面一个才用叹。
(两个叹词连用时,一般只在后面一个叹词后用叹号。
)例:“啊啊”李大妈惊叫起来,慌忙之中跳到了村子中间的池塘里。
(3)前是叹词后是句,只在末尾才用叹。
(句子前有叹词,后面是个感叹句时,只在末尾用叹号。
)例:.啊这个地方多么奇妙啊例:对烧伤面积达到90%的张光春,有的医生就觉得是无能为力的!(陈述句末误用叹号)例:“这个人怎么买人家的东西竟不给钱!”老板娘闷闷不乐的问道。
(疑问句误用叹号)例:伟大祖国的壮丽山河啊!在全面落实“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的时期里,将焕发青春,变得更壮丽。
(句子内部误用叹号)试题:见课件(略)第三课时热点二: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表示句子中间的停顿(四)、顿号使用作用: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很小的停顿。
误用顿号的两种情况:1、滥用,不该用而用;2、误用,造成层级不清,表意混乱。
(1)概数约数不确切,不用顿号。
(概数即约数,是不确切的数目)例: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正: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例:奥林匹亚遗址长宽大约都是五、六百米,分布着大大小小二十座建筑。
遗址周围全是青翠的树林,小河静静流过,风景十分美丽。
答案]顿号去掉。
(2)相邻的两个数字,不表约数,要用顿号。
A、退居二、三线B、在一、二分句之间C、诗歌的三、四联(3)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用顿号。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4)连词(和、及、跟、与)与顿号不并存例:各级政府、人民团体、和社会个方面都要按要求开展工作。
(各级政府、人民团体和社会个方面都要按要求开展工作。
)(5)并列词语中带“啊”“哇”“呀”等语气助词,不用顿号,用逗号。
例:农贸市场的水果品种极其丰富,如西瓜呀,苹果呀,梨呀,葡萄呀……真可谓应有尽有啊!(顿号改为逗号)(6)多个(3个及以上)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不用顿号。
例:a、“大宅子”“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分别比喻什么?b、《客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的律诗代表作品。
(7)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为区分层次,大的并列结构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a.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b.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8)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的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A、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
B、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陶醉了。
补充: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那里美丽的山水、风俗、人情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9)并列的定语、状语一般用顿号。
•A、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B、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
补充:后置并列定语用逗号。
她的篮子里放着一个碗,空的,破的。
补充:并列介宾短语作状语,一般用逗号。
在风里,在雨里,我们一起走过。
(10)并列谓语和并列补语之间用逗号。
(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总结:一、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二、概数约数不确切,中间也别带上顿三、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四、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不打顿打逗。
五、多个引号书名号并用,中间不插顿。
六、并列词语中用“和”“及”“或”等连词,连词前不带顿。
七、并列词语中带“啊”“哇”“呀”等语气助词,并列成分之间不打顿打逗。
试题:见课件(略)第四课时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与点号的连用;2、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3、对错、漏标点能加以改正或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注重应用。
(五)、分号使用作用:用于复句内部分句之间、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并列之间、分项例举的各部分之间的停顿。
1、简单分句不用分号用逗号例:“画人画鬼”,指《聊斋志异》的题材内容;它借狐鬼故事来达到“刺贪刺虐”的目的。
(简单分句,分句间用逗号,不用分号。
将分号改成逗号。
)2、并列分句内有逗才能分例:(山东卷)一方面是旅游路线老化、接待率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分句之间才用分号。
将分号改成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