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解读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解读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及解读

高考作文考纲要求、等级评分标准及相关细则

【考纲要求】

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作文考试的要求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

1.基础等级:

(1)符合题意

(2)符合文体要求

(3)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4)容充实,中心明确

(5)语言通顺,结构完整

(6)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

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

2.发展等级E:

(1)深刻: 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 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3)有文采: 词语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新: 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基础等级”解读

写作,既是写给自己的,也是写给别人的。但对于考场作文而言,更多的还是写给别人——阅卷老师的。考场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自己的情感宣泄,而是为了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从而获得一个理想的作文成绩。

只有明确了写作目的,才能进一步了解阅卷标准。

有一个小故事,很有意思,说的是一只小白兔去河边钓鱼。

第一天,小白兔去河边钓鱼,什么也没钓到,回家了。

第二天,小白兔又去河边钓鱼,还是什么也没钓到,回家了。

第三天,小白兔刚到河边,一条大鱼从河里跳出来,冲着小白兔大叫:“你要是再敢用胡萝卜当鱼饵,我就扁死你!”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写作要有读者意识,正如小白兔要想钓到鱼,首先要知道鱼爱吃什么。我们写作不能只写自己想写的容,而应该写阅卷者想要让我们写的容。如果我们只写自己想表达的容,那和小白兔拿胡萝卜钓鱼有何区别?我们写作要想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就要了解阅卷老师喜欢什么。阅卷老师的青睐,取决于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因此我们要想在高考时获得作文高分,就要掌握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只有按照标准去写,把文章写得中规中矩,才能有的放矢,箭不虚发。

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包括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大部分。基础等级又分为容等级和表达等级,各占20分。本文先讲容等级。容第一等级评分标准为“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阅卷老师将视考生各点达到的水平给16—20分;容第二等级评分标准为“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容较充实、思想较健康、感情真实”,阅卷老师将视考生各点达到的水平给11—15分;容第三等级评分标准为“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容单薄、思想基本健康、感情基本真实”,阅卷老师将视考生各点达到的水平给6—10分;容第四等级评分标准为“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容不当、思想不健康、感情虚假”,阅卷老师将视考生各点达到的程度给0—5分。其中“题意”“中心”和“容”这三项比较重要,而“题意”是重中之重。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一心想学丹青的年轻人走南闯北几十年,都没能找到满意的教画师傅,他为此苦恼不已。于是他千里迢迢找到法门寺住持释圆。释圆嗜茶,听完他的叙述,便请他画一个茶壶和茶杯。年轻人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极典雅的茶杯,壶嘴正徐徐吐出一脉茶水,注入茶杯中。释圆微微一笑,摇摇头说:“画得不错,只是你把二者的位置放错了,应该是茶杯在上,茶壶在下呀。”年轻

人听了,笑道:“大师为何如此糊涂,哪有茶壶往茶杯里倒水的呀,都是茶壶在上,茶杯在下的。”释圆听了,又微微一笑,说:“原来你懂这个道理呀!”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容及含意的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例文一】

放低姿态,才有所得

跟娣

满枝硕果红灯坠,懂得放低姿态,谦虚接受蜜蜂采蜜的花儿才能在金秋收获甜美;

一片霓裳天际悬,懂得放低姿态,谦虚接受夕阳渐染的云朵才能在傍晚收获绚烂;

唇齿生津香茗绕,懂得放低姿态,甘愿屈居于茶壶之下的茶杯才能收获浓郁茶香。

(开头采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所举“花儿”“云朵”“茶杯”极为贴切生动,并且“茶杯”紧扣材料,严谨周密。语言优美,句式整齐,读来隽秀无比,引人入胜。)

推物及人,立身处世,放低姿态,才有所得。(提出观点,定位极准,简洁干脆,明白晓畅。)

放低姿态,是逆境中化险为夷的利剑。(分论点之一,比喻句生动传神。)丛林中迷路难行之时,管仲懂得放低姿态,求助于老马识途的智慧,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道路,使得军队顺利前行;深山中缺水难耐之时,隰朋懂得放低姿态,借助蚂蚁筑穴地下八尺有水的智慧,终于找到水源,化解了渴死山中的危机。(两个例子恰如其分,论证有力,容充实,不得不佩服作者广博的知识和善于联想的才思。)放低姿态,是成功时再上一层楼的阶梯。(分论点之二,同样是一个比喻句。一说“逆境”,一说“成功”,与上文遥相呼应。二者一出,文章层次感立刻清晰。)名满天下的神医扁鹊,坚持不接受“天下第一神医”的称号,认为能防病于未然的大哥、治大病于小恙的二哥都比自己高明得多,自己仅是名医而非神医;所向无敌的拳王乔?

路易斯面对司机的无理责骂不仅未曾动手,而且除道歉外再无他言,一句“若有人侮辱了帕瓦罗蒂,帕瓦罗蒂不至于为他高歌一曲吧?”充分显示了一代拳王的豁达胸襟。假如不能放低姿态,谦虚看待自己的名位,扁鹊何以让自己的医术日臻完美,流芳百世,为世世代代所敬仰称颂?假若不能放低姿态,谦虚看待自己的尊严,乔?路易斯又何以使自己的拳法日渐精进,多少年立于拳坛不倒?(不仅所列论据典型,而且用假设推理论证更是有力,中心突出,极具说服力。)“谦受益,满招损。”不能放低姿态,便永远只能止步不前甚至招致祸患。装满水的杯子,骄傲自满便永远无法装进石子和沙土;响声震天的马车,不知谦虚终不能尽其所力实现价值。不能放低姿态,骄傲自满的马谡最终失守街亭招来杀身之祸;不能放低姿态,刚愎自用的项羽最终自刎乌江,落下亡国之恨。(如果说前面两个分论点都是从正面论述,那么此段便是从反面阐述了。四个例子,紧扣主旨,使容更为充实,使推理更为严密。)

对于个人,能否放低姿态决定成败荣辱;对于国家,能否放低姿态则决定了兴衰存亡。齐威王能放低姿态,广开言路,重赏进谏之人,于是能在疆场上战胜他国,接受各国朝拜;而清政府自视天朝上国,闭关锁国,终招致外敌入侵,惨遭国土践踏之辱。

(由个人,上升到国家,思路广阔。)

放低姿态,才能收获硕果累累;

放低姿态,才能收获灿烂云霞;

放低姿态,才能收获浓郁茶香;

放低姿态,才能收获锦绣前程。

放低姿态,才有所得。

(照应题目与开头,结构严谨;排比手法使文章富于文采,彰显了文章的气势。)

【例文二】

摆正位置,定位人生

汝峰

晚霞只有傍于陨落的夕阳云边,才能显示它的绝美与壮观;

浮云只有倚于伟丽的青山之侧,才能成就它的飘逸与婀娜;

明月只有悬于广阔的之中,才能彰显它的清纯与多姿。

(开头排比,富有文采。)

螺丝钉镶在机器上,它才作用非凡;汽油装进发动机,它才动力无限。但若螺丝钉、汽油摆在马路上,它们最终只能成为垃圾。可见,只有摆在正确的位置上,它们才能发挥作用,才能成就精彩。(正面例子论证后,又假设推理论证,增强说服力。)

物犹如此,人亦然。乐师只有在定调后,才可演奏乐章;运动员只有在跑道画好后,才可比赛……同样,人生之路,只有在定好位后,才能走好。只有摆正位置,才能打造精彩人生。

(由物到人,提出观点,这个观点虽不能说非常切合题意,但也差强人意,关键看后面如何论证。)

准确给自己的人生定位,摆正正确的生活态度,真心地去拥抱生活,你会在成就自己的同时烛照生命的高度。准确给自己的人生定位,你的生命将与众不同。(第一个分论点写得不够简洁,太长了些。)诗仙白居庙堂之高而失其本,处江湖之远而尽其才,湖光山色就是白的坐标点;班超投笔从戎,驰骋沙场,保家卫国就是班超的坐标点。正是因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才使得他们的人生与众不同,他们的价值划破时空而永恒。(有例有析,论证有力。)

虽然“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但渊明最终归隐田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虽然曾经决心学医报国,但鲁迅最终弃医从文,用匕首和投枪拯救愚弱的国民;虽然曾被邀请出任以色列总统,但爱因斯坦最终拒绝,将一腔热血奉献于科学,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三个例子排比来写,很有气势,但可惜论证点只着眼于适合自己的位置,而不是谈放低位置,可惜了!)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他们创造性地实现了自我的人生价值,关键就在于他们能够找准属于自己的位置。

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定位后,不要对自己说不可能,而应该向那个方向努力。有定位,就有压力,而有压力后你才会全力以赴去追求成功,你才有可能成功。(第二个分论点,已显然偏离材料题意,转而

变成了谈“压力”,中心偏离。)承受压力,不是那种挑肥拣瘦的自私,而是这种脚踏实地的雅量;不是那种拈轻怕重的计较,而是这种迎难而上的付出;不是那种偷梁换柱的贪婪,而是这种退避三舍的满足;不是那种欲壑难填的掠夺,而是这种知足常乐的逍遥。承受压力,是你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正确风标;是你由浮华走向沉稳的牢固关卡;是你从冲动走向冷静的平坦路线;是你由无知走进博学的明亮灯盏。(虽然谈“压力”时语言隽美,可惜不再是论证的材料中心主旨,因而容显得单薄。)

既然是小草,就不要因为不能长成参天大树而懊恼;既然是小溪,就不要因不能成为奔涌的黄河而沮丧;既然是蝴蝶,就不要因不能成为翱翔的苍鹰而迷惑……

明确自己不可能改变的东西,明确自己的位置,不做不可能的事情。因为小草的人生可因生命顽强而美丽;小溪的人生可因汩汩流淌而绚烂;蝴蝶的人生可因翩翩起舞而璀璨!明确位置,我们的人生才能精彩!

(结尾词采飞扬,可惜因为整篇文章定位题旨不准确,难以改变本文低分的命运。)

关于“题意”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把“题意”划分为四个梯度:①切合题意;②符合题意;③基本符合题意,④偏离题意。“切合题意”是指所写容选择角度非常符合材料容及含意涉及的围;“符合题意”是指所写容选择角度基本符合材料容及含意涉及的围,“基本符合题意”是指尚能把握材料,行文有所游离;“偏离题意”是指仅仅抓住材料中枝节来立意行文。

本版所举文题中,“一心想学丹青的年轻人几十年都没能找到满意的教画师傅”,说明他不谦虚,自高自大,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和心态。住持释圆故意说“茶杯在上,茶壶在下”,点出“位置放错”,意在点醒这位年轻人应该摆正位置,谦虚求教。也就是说学会“低姿态”“懂谦虚”是材料的核心思想。

例文一的立意“放低姿态,才有所得”一语中的,是非常切合题意的。而相比例文二的“摆正位置,定位人生”,重点谈“位置”,谈“角色”,孰优孰劣,一目了然。试想一下,“放低姿态”是着眼于材料整体而言,“角色定位”是着眼于材料整体吗?“放低姿态”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而“角色定位”能从材料中直接得出吗?能否从材料整体考虑,能否从材料直接得出,是判断是否切合、符合题意的关键。

例文二的立意为“摆正位置,定位人生”,虽然没有紧紧围绕材料核心来写,但也没有远离材料含意。如果文章容从“茶杯在下,才能让茶壶倒进茶”“青年懂得谦虚,才能有所收获”这一容入手,写“摆正位置,放低姿态”,那么可以算是“切合题意”;如果文章容从“只有茶杯居下才能倒进茶,从而实现茶杯的价值”“只有青年肯于虚心求教,才能学有精进,从而实现青年的人生价值”入手,写“摆正位置,实现价值”,那么可以算得上是“符合题意”;如果文章容从“茶杯客观上选择了做茶壶,不懂得选择自己的位置”“青年客观上选择了当教画师傅,不懂得自己的角色”入手,写“摆正位置,学会选择”,那么可以算得上是“基本符合题意”;如果文章容从“住持释圆巧妙引导青年”入手,写“摆正位置,善于引导”,那么可以算得上是“偏离题意”。

例文二没有扣紧材料的“低姿态”“懂谦虚”等含意,而是重点着眼于“位置”,认为应该明确自己的位置,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该是什么角色,就该扮演什么角色。比如列举白、班超、渊明、鲁迅、爱因斯坦等,目的就在于想证明他们找到了自己应该做的事,所以他们成功了;列举小草、小溪、蝴蝶等,目的就在于想证明他们认清了自己的角色,明确了自己也有自己的价值。而这些容,虽同样也是写“位置”,但与材料中想要表达的主旨相差甚远,虽尚有一定的中心,却已经游离文题给出的材料了。由此观之,例文二只能算是“基本符合题意”。

关于“中心”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把“中心”划分为四个梯度:①中心突出;②中心明确;③中心基本明确;④中心不明确。“中心突出”是指能够紧紧围绕中心主题构思作文;“中心明确”是指能够围绕主题构思行文;“中心基本明确”是指尚有中心,但个别游离中心;“中心不明确”是指无明确主题,或脱离材料含意作文。

先看例文一。本文写作思路非常清晰,为了论证“放低姿态,才有所得”这一论点,文章先从“逆境”“成功”两个角度正面论证无论何时都应放低姿态,然后又用反面材料论证中心,最后由“个人”上升到“国家”,推进一层,逻辑严密。从材料来看,这位青年可谓既是处于“逆境”,也非常“成功”,为什么呢?这个青年“一心想学丹青,走南闯北几十年都没能找到满意的教画师傅,他为此苦恼不已”,说明他身心俱疲,处于“逆境”,实在找不到方法让自己的绘画水平得以精进;而住持释圆让他画茶杯、茶壶时,但见他“寥寥数笔,就画出一个倾斜的水壶和一个造型极典雅的茶杯”,说明他有一定的绘画功底,正因为他自己画得不错,才感觉找不到合适的师傅。此文便是从“逆境”“成功”两个角度论证,逆境时,只有放低姿态,才能找到师傅,绘画才能得以精进;成功时亦然。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成功”,都应放低姿态。文章先从这两个角度正面论证后,似乎还觉得用力不够,于是用一句“谦受益,满招损”进行过渡,举一系列反面事例进行佐证,可谓滴水不漏。是啊,年轻人正是因为不能放低姿态,才多少年未得高人指教。然而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正反对举之后,文章再次深入一层,由“个人”上升到“国家”,虽笔墨不多,但细密绵长,让人佩服不已。这是对材料的延伸思考,也是对主题的深化升华,决不可看做偏离材料。通观全文,从“逆境”“成功”正面论证,再到举例反面论证,再到由“个人”及“国家”递进论证,无一处不是从材料中来,无一处不是论证“放低姿态,才有所得”,逻辑严密,中心突出。

例文二立意是“摆正位置,定位人生”,那么在论述过程中就应紧紧围绕这个立意来写。如果全文从“摆正位置,要有一个好的心态”“摆正位置,要有一个好的姿态”入手,紧紧扣住中心,那么可以算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