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水土保持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
山地林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分类分析

山地林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分类分析山地林区是指以山地地貌为主导的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特征。
对于山地林区而言,土地利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对山地林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分类进行详细分析,可以为科学规划、生态保护以及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依据。
一、山地林区土地利用现状山地林区土地利用现状的分析可以从土地面积、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土地生态功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1.1 土地面积分布山地林区土地面积往往较大,占据了整个地区的重要比例。
据统计,目前山地林区的土地面积约为XXX平方公里,并呈现出增长趋势。
土地面积分布主要集中于山脉、丘陵和高原地区,形成丰富多样的地貌景观。
1.2 土地利用类型针对山地林区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细致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该区域土地资源的利用情况。
首先,农田是山地林区土地利用的重要类型之一。
农田的利用率较高,主要种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水果等农作物。
农田利用不仅为当地提供农产品,也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
其次,林地是山地林区土地利用的主要类型之一。
林地覆盖率高,生态环境良好,起到了重要的水土保持和气候调节作用。
此外,林地还具有丰富的木材、草药和野生动植物资源,对于提升生活质量和促进生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山地林区还存在一些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如草地、耕地、建设用地等。
草地维持了山地林区的生态平衡,对于牧畜业和旅游业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耕地主要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和蔬菜水果,为当地提供着丰富的农产品。
建设用地不断扩大,满足了山地林区城市化进程所需的住房、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
1.3 土地生态功能山地林区的土地具有丰富的生态功能,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山地林区的土地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功能。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土地表面常出现地势陡峭和土壤脆弱的情况,因此土地对于保持水源地的稳定运行非常重要。
其次,山地林区土地还具有环境净化和气候调节功能。
水土保持评定表

水土保持评定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土保持评定表是用来评估土地的水土保持状况的工具,旨在帮助农民和农场主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和环境破坏。
水土保持评定表通常由政府或相关机构制定,用来对土地进行评估和分类,以确定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和管理方案。
一般来说,水土保持评定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土地利用情况:评定表会根据土地的利用方式和类型进行分类,如耕地、林地、草地等,而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保持的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2. 土地坡度和地貌:坡度越大的土地易于发生水土流失,因此评定表会对土地的坡度和地貌进行评估,以确定可能的风险和问题。
3. 土地植被覆盖情况:植被对于水土保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评定表会评估土地的植被覆盖情况,以确定是否需要进行植被恢复或改善。
4. 土地水源保护情况:评定表也会对土地的水源保护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地下水、河流和湖泊等水源,以确定是否存在水质污染或水源破坏的风险。
5. 土地管理措施和建议:评定表会根据对土地的评估结果提出相应的水土保持管理建议和措施,以帮助农民和农场主改善土地的水土保持状况。
水土保持评定表是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水土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能够加强水土保持评定工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第二篇示例:水土保持评定表是一种用来评估和监测土地的保持程度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土地的受损程度以及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保护。
水土保持评定表通常包括一系列指标,根据这些指标的得分来评定土地的水土保持情况。
下面我们来详细介绍一下水土保持评定表的相关内容。
水土保持评定表会考察土地的坡度和坡向等地形特征。
坡度是指土地的倾斜程度,较陡的坡度容易发生水土流失,需要采取更多的措施进行保护。
坡向是指土地的朝向,南坡多阳光照射,水分蒸发快,容易造成土地干旱。
这些地形特征对土地的水土保持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是对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系统、全面的分类和描述。
根据各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土地利用状况存在差异。
本文将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分类,并进行详细的描述。
第一类:农田利用农田是农业生产的基础,目前我国农田利用面积较大。
其中,粮食作物种植占据了大部分农田利用面积,如水稻、小麦、玉米等。
此外,还有蔬菜、果树、茶叶、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田利用方式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手工耕种逐渐转变为机械化生产,以提高农田利用效益和农业生产水平。
第二类:林地利用林地是维持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和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
我国森林资源丰富,林地利用主要包括经济林、防护林、公益林等。
经济林主要用于木材、竹材、果木的种植和采伐;防护林主要用于水土保持、防风固沙等功能;公益林主要用于旅游观光、环境保护等。
林地利用的合理规划和管理,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类:城市建设用地利用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不断扩大。
城市建设用地主要包括居住、交通、商业、教育、文化等各类城市设施和配套设施的建设。
城市建设用地利用需要合理规划,以适应城市人口增长和城市功能的改变。
在城市建设用地利用方面,还需要注意环保、节能、低碳的理念,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第四类:工业用地利用工业用地是工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工业用地利用主要用于工厂、矿山、码头、仓库等工业设施的建设。
工业用地的规划和利用需要兼顾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问题,以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
第五类:旅游用地利用旅游用地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我国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资源丰富,吸引了大量游客。
旅游用地利用主要包括旅游景区、度假村、温泉、民宿等设施的建设。
旅游用地规划和利用需要注重保护自然环境、传承文化遗产、提升服务质量,以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土地利用图例

阶段的总体布置图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图等中采用 本标准未列的钢筋图例 含焊接接头标
注图例 施工机械图例及金属结构图例等 应按
的规定绘制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平面图例应按表
的规定绘制
名称 治沟骨干工程
淤地坝 拦沙坝
谷坊 沟头防护工程 沉沙地 引洪漫地 引水拉沙造地 石坎梯田 土坎梯田 隔坡梯田 小型水库
路以下的道路上的涵洞一般不表示
隧道是在山中或地下凿通的路段 图上长度大
于 的用依比例尺符号表示 短于 的
用不依比例尺符号表示
路堑是道路低于地面的路段
路堤是道路高于地面的路段 路堑 路堤比高 在 以上 图上长 以上的才表示
汽车通行的桥
机耕路指路面经过简易修筑 但没有路基 一 般为通行拖拉机 大车等的道路 某些地区也 可通行汽车 乡村路是乡村中不能通行大车 拖拉机的道 路 路面不宽 某些地区用石块或石板铺成 是 居民点间行人往来的主要道路或单人单骑行 走的道路 山地 沙漠 森林等荒辟地区的驮 运路也用乡村路符号表示 悬崖绝壁的行人 栈道也用相应的乡村路符号或小路符号表示 并加注 栈道 二字
名称 岸滩 心滩 水中滩 沙滩 石滩 石砾滩
表
水系及附属建筑物图例
图例
说明
单位
指江河 湖泊水浅时露出水面 水深时淹没在水中 的地段
石滩是河床中有很多的岩石 顶部露出水面 水流 经过时形成的急滩
石砾滩是河床中有很多砾石 顶部露出水面的滩地
滚水坝 堤岸 拦水坝 水闸 护岸工程
顺坝 丁坝 干沟
是横断河流 水经常从上面溢过的堤坝式建筑物
杏园 核桃园 枣园 板栗园 桑园 茶园 橡胶园等 经济林栽培园地 以及种植药材 花卉等多年生草 本的园地 若细划分时应加注汉字 生长乔木 灌木 竹类等林木的土地 不包括居民 绿化用地及铁路 公路 河流 渠道的护路林 护岸 林 护渠林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编码.doc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编码.《土地利用现状分类》国家标准采用一级和二级两级分类体系,分为12个一级类和56个二级类。
第一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业服务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居住用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等土地。
表4-第一类包括: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业服务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居住用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用地、特殊用地、交通用地、水域和水利设施用地等土地。
表4: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与编码;第一类、第二类、有意义的数字名称、数字名称、01耕地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耕地、新开发土地、复垦土地、休耕土地(包括轮作休耕土地和休耕土地);主要种植农作物(包括蔬菜)的土地,其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平均来说,填海形成的海滩和海岸可以确保每年的收获季节。
可耕地包括南部1.0米宽、北部40%宽的林地。
033其他林地包括稀疏林地(指树冠密度≥0的树木。
1、0.2林地、林地、田径场、苗圃等林地。
草地是指草本植物主要生长的土地。
041天然草地是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
人工草地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
043其他草原是指树冠密度小于0.1,地表为土质,主要生长草本植物,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原。
05商业服务用地是指主要用于商业和服务业的土地。
051批发零售用地是指主要用于商品批发和零售的土地。
包括商场、商店、超市、各类批发(零售)市场、加油站及其附属的小仓库、车间、车间等场所。
052住宿和餐饮用地指主要用于提供住宿和餐饮服务的土地。
包括酒店、酒店、餐厅、酒店、招待所、度假村、餐厅、酒吧等。
053商业服务金融用地是指企业、服务业等办公用地,以及用于商业经营的办公用地。
包括办公楼、商业办公室、金融活动和工厂外的独立办公室。
054其他商业服务用地是指上述土地以外的其他商业和服务用地。
包括洗车店、洗染店、废旧物资回收站、维修网点、照相馆、美发店、洗浴场所等场所。
工矿仓储用地是指主要用于工业生产和物资储存的土地。
水土保持评定表

水土保持评定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水土保持评定表是一种用来评估土地水土保持状况的工具,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土地的水土流失风险和环境质量,指导农业生产和土地管理。
水土保持评定表通常包括多个维度和项目,如土壤类型、坡度、植被覆盖情况、降水量等,通过对这些因素的综合评定,可以得出一个关于土地水土保持状况的评分,从而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
水土保持评定表的制作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为农业生产、土地利用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制作水土保持评定表时,首先需要确定评定表的目的和使用范围,确定要评定的土地类型和区域范围,然后再根据土地特点和水土保持要求,设计评定表的维度和项目。
一般来说,水土保持评定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土地利用情况。
土地利用情况是水土保持评定的重要因素之一,包括农田、林地、草地、生态用地等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情况。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水土保持状况有着不同影响,因此评定表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第二、土地性质。
土地性质是水土保持评定的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包括土壤类型、坡度、土层厚度、土壤质地等。
土地性质直接影响着水土保持工作的难度和效果,因此评定表中需要考虑土地性质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第三、植被覆盖情况。
植被覆盖情况是评定土地水土保持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植被覆盖情况好坏直接关系着土地的水土保持能力。
评定表中应该包括植被覆盖情况的评分项目,根据不同植被类型和密度来评定土地水土保持状况。
第四、降水量和地形条件。
降水量和地形条件是影响土地水土保持的重要因素,地形条件和降水量的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水土保持风险和需求。
评定表中应该考虑地形条件和降水量对水土保持的影响,进行综合评定。
水土保持评定表的制作需要充分考虑土地特点和水土保持要求,设计科学合理的评定指标和评分标准,以便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水土保持评定表的制定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土地水土保持状况,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审查 若干技术问题暂行规定(川水函2014[1723]号)
![水土保持方案编制与审查 若干技术问题暂行规定(川水函2014[1723]号)](https://img.taocdn.com/s3/m/492149fa6137ee06eff9186f.png)
一、综合说明简明扼要阐述各章节主要内容、重要数据和结论。
主要包括1、简述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2、项目概况(项目位置、建设性质、类型、项目组成、工程规模、占地面积、挖填土石方量、项目投资及来源、建设工期);3、项目前期工作进展情况及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情况;4、项目区概况(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情况等);5、方案设计深度、设计水平年及防治标准;6、主体工程分析与评价结论{应明确主体工程选址(线)水土保持制约性因素分析评价结论、方案比选的分析评价结论、推荐方案的水土保持分析与评价结论[包括工程占地、土石方平衡、弃渣(土、石)场和取土(石、料)场设置、施工方法等],明确对主体工程设计的要求};7、防治责任范围与防治分区;8、水土流失预测结果;9、防治措施总体布局(分区措施布设及主要措施工程量);10、水土保持监测(内容、方法、时段);11、水土保持投资概(估)算及效益分析(水土保持投资、主体工程设计中已计列的水土保持措施投资);12、结论和建议。
二、编制指导思想和依据1、编制指导思想应结合项目自身的性质、特点和建设地点所处的区域环境特征等确定,要有针对性。
2、编制依据应分层次列出编制工作中直接应用到的。
三、水土保持方案的设计深度水土保持方案设计深度应与主体工程设计深度一致。
四、表土剥离项目征占地内因项目建设将扰动地表且使表土失去生产功能的区域应当剥离表土,并纳入项目土石方平衡分析,做到挖填平衡。
应根据表土资源分布情况和工程特点,兼顾表土实际需求量等,综合分析确定重点剥离区域、剥离厚度、剥离量、临时堆存区域以及后期利用方向。
五、土石方平衡按自然方进行土石方平衡计算。
土石方松实系数统一按《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总[2003]67号)中所列的土石方松实系数表(下表)进行换算。
土石方松实系数表3、大型线型建设项目应按地貌类型划分一级区,一级分区应具有控制性、整体性、全局性;结合工程布局和施工特点还可进行二级、三级分区;4、各级分区应层次分明,具有关联性和系统性;5、对布置在永久工程占地范围内的临时工程不单独划分防治区。
三调土地利用现状工作分类

三调土地利用现状工作分类一、调查分类(一)国土资源调查分类国土资源调查是土地利用现状工作中的基础,是政府制定国土规划、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和相关行政管理的必要条件,也是地理信息和空间数据基础。
国土资源调查工作对土地利用现状工作影响巨大,尤其是土地利用现状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与国土资源调查的精度和准确性密切相关,因此国土资源调查工作必须细致、严谨、科学和完善。
国土资源调查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四类:1、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主要调查土地分类区划、土地利用类型、土地用途现状、土地使用权状况、用地面积、资源状况和条件等。
2、土地质量评价调查:主要评价土壤功能、土质、土层、地貌、地下水、气候、植被、野生动物和生态环境等因素。
3、地形地貌调查:主要调查地形、地表形态、地貌类型、地貌演化历史、地质构造和地理环境等因素。
4、野生动植物调查:主要着重评价野生动植物物种和种群分布、栖息地质量和环境条件等因素。
(二)任务分类1、土地利用区划土地利用区划是指根据地区自然环境、土地资源、人口、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化发展等因素进行划分的特定区域内确定土地利用的类型和范围。
2、土地利用类型土地利用类型是指在不同区域内按照土地的物理特性、生态环境、地方生产和生活需求等因素,合理进行不同类型的细节利用,利用的类型有农业、林业、畜牧业、工矿业、水利、居住区、公共设施、交通运输和生态环境保护等。
3、土地利用方式土地利用方式是指在土地利用类型下细致安排各种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土地利用的方法和途径,通常包括自耕、租种、集体经济合作和土地经营权转让等。
4、土地利用划分土地利用划分是指将同一区域内的土地进行划分,按照不同用途和需要,进行分类、编码、登记和调查等程序的过程,如农业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筑用地和铁路用地等。
5、土地权属、管理、流转等情况的调查这部分主要描绘土地权属、管理、流转等情况,包括土地证、经营权、承包合同等文件的编制和管理等情况,并分析土地流转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适用于水土保持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
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四级类备注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轮作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
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
1.0米,北方宽度<
2.O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水田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
包括种植蔬菜等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旱平地耕地梯田<1°1°~5°水平梯田坡式梯田5°~8°8°~15°坡耕地15°~25°25°~35°>35°沟川(台)地沟川坝地坝滩地坝平地分布于北方的川台地由淤地坝淤地形成的坝地,包括引洪漫地分布于南方的山间小盆地、川台地实际应用中可根据情况适当归并分布于北方自然形成的小于5°的平缓耕地田面坡度小于1°的梯田田面坡度大于1°的梯田,包括东北漫岗梯地水浇地旱地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和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
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果园茶园园地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果园的三级地类可根据实际情况按树种细分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指种植桑树、橡胶、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经济林栽培园是指在耕地上种植的并其它园地经济林栽培园采取集约经营的木本粮油等其它类的栽培园,四级地类可根据实际情况按树种细分其他可根据实际情况按树种细分续表
B.
0.1-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适用于水土保持)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四级类备注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
包括迹地,不包括居民点内部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指树木郁闭度≥
0.2的乔木林地,包括红树林地和竹林地。
用材林防护林有林地经济林薪炭林特种用途林林地指种植在非耕地上的木本食油
三、四级可根据需要按林业有关标准进行划分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
灌木林地
三、四级可根据需要按林业有关标准进行划分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
0.10-
0.19的疏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圃等林地。
疏林地其它林地未成林造林地迹地苗圃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天然牧草地人工牧草地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
树木郁闭度
0.10-
0.19的林地指人工种植牧草的草地。
指树木郁闭度<O.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天然草地覆盖度>40%的天然生长的,以草本植物为主的,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覆盖度>40%的人工种植的,以草本植物为主的,不用于畜牧业的草地覆盖度≤40%的不用于畜牧业的其它草地人工草地荒草地指用于运输通行的地面线路、场站等的土地。
包括民用机场、港口、码头、地面运输管道和各种道路用地。
铁路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公路用地指用于铁道线路、轻轨、场站的用地。
包括设计内的路堤、路堑、道沟、桥梁、林木等用地。
指用于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的用地。
包括设计内的路堤、路堑、道沟、桥梁、汽车停靠站、林木及直接为其服务的附属用地。
指公路用地以外的南方宽度≥
1.0米、北方宽度≥
2.0米的村间、田间道路(含机耕道)。
指用于民用机场的用地。
农村道路机场用地续表
B.
0.1-1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表(适用于水土保持)一级类二级类三级类四级类备注港口码头指用于人工修建的客运、货运、捕捞及工作船舶停靠的场所及其附属建筑物的用地,用地不包括常水位以下部分。
管道运输指用于运输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管道及其相应附属设施的地上部分用地。
用地指陆地水域,海涂,沟渠、水工建筑物等用地。
不包括滞洪区和已垦滩涂中的耕地、园地、林地、居民点、道路等用地。
(本类可以根据设计需要适当简化归并)指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河流常水位岸线之间的水面,不包括被堤坝拦截后形成的水河流水面库水面。
湖泊水面指天然形成的积水区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水库水面指人工拦截汇集而成的总库容≥10万立方米的水库正常蓄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坑塘水面指人工开挖或天然形成的蓄水量<10万立方米的坑塘常水位岸线所围成的水面。
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
包括海岛的沿海滩涂。
不包括已利用的滩涂。
指河流、湖泊常水位至洪水位间的滩地;时令湖、河洪水位以下的滩地;水库、坑内陆滩涂塘的正常蓄水位与洪水位间的滩地。
包括海岛的内陆滩地。
不包括己利用的滩地。
指人工修建,南方宽度≥
1.0米、北方宽度≥
2.0米用于引、排、灌的渠道,包括渠沟渠槽、渠堤、取土坑、护堤林。
水工建筑指人工修建的闸、坝、堤路林、水电厂房、扬水站等常水位岸线以上的建筑物用地。
用地冰川及永指表层被冰雪常年覆盖的土地。
久积雪指城乡居民点、独立居民点以及居民点以外的工矿、国防、名胜古迹等企事业单位用地,包括其内部交通、绿化用地。
指城市居民点,以及与城市连片的和区政府、县级市政府所在地镇级辖区内的商服、城市住宅、工业、仓储、机关、学校等单位用地。
沿海滩涂建制镇村庄指建制镇居民点,以及辖区内的商服、住宅、工业、仓储、学校等企事业单位用地。
指农村居民点,以及所属的商服、住宅、工矿、工业、仓储、学校等用地。
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采矿用地指采矿、采石、采砂(沙)场,盐田,砖瓦窑等地面生产用地及尾矿堆放地。
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设施农用地田坎其它土地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指城镇村用地以外用于军事设施、涉外、宗教、监教、殡葬等的土地,以及风景名胜(包括名胜古迹、旅游景点、革命遗址等)景点及管理机构的建筑用地。
指直接用于经营性养殖的畜禽舍、工厂化作物栽培或水产养殖的生产设施用地及其相应附属用地,农村宅基地以外的晾晒场等农业设施用地。
主要指耕地中南方宽度≥
1.0米、北方宽度≥
2.0米的地坎。
指表层盐碱聚集,生长天然耐盐植物的土地。
指经常积水或渍水,一般生长沼生、湿生植物的土地。
指表层为沙覆盖、基本无植被的土地。
不包括滩涂中的沙地。
指表层为土质,基本无植被覆盖的土地;或表层为岩石、石砾,其覆盖面积≥70%的土地。
本类可以根据设计需要适当简化归并。
田坎、盐碱地、沼泽地、沙地、裸地可归并为未利用地注1:对比《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2007),本表将
05、0
6、0
7、0
8、09一级类和
103、121二级类归并为“城镇村及工矿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