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护士培训操作标准-院内CPR操作考核标准

合集下载

cpr考试操作流程护士

cpr考试操作流程护士

cpr考试操作流程护士
CPR(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维持患者的生命。

作为一名护士,掌握CPR的操作流程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医疗急救中可能会经常遇到需要进行CPR 的情况。

下面将介绍CPR考试的操作流程。

首先,护士需要确认患者是否需要进行CPR。

当发现患者没有呼吸或心跳时,护士应该立即开始CPR。

在进行CPR之前,护士需要确保患者处于安全的环境中,没有任何危险因素。

接着,护士需要呼叫急救人员或医生,并告知他们患者需要进行CPR。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之前,护士应该立即开始CPR。

CPR的操作流程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

按压胸部是CPR的关键步骤之一。

护士应该将患者平躺在坚硬的表面上,然后站在患者的一侧,将双手交叉放在患者的胸骨上。

护士需要用力按压患者的胸部,每次按压至少压缩5厘米,按压速度应该每分钟100-120次。

进行人工呼吸是CPR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护士应该将患者的头部稍微仰起,打开患者的口腔,然后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孔,用嘴对嘴进行呼吸。

每次呼吸应该持续1秒钟,每隔5秒进行一次呼吸。

在进行CPR的过程中,护士需要不断地监测患者的反应和生命
体征。

如果患者开始呼吸或心跳恢复,护士应该立即停止CPR,并
将患者转移到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总的来说,作为一名护士,掌握CPR的操作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在紧急情况下,正确地进行CPR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

因此,护士
应该定期接受CPR培训,并熟练掌握CPR的操作技巧,以确保在需
要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急救。

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

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

医院新入职护士培训大纲一、适用范围本院新入职护士二、培训目标根据《护士条例》等,结合推进优质护理服务工作要求,开展新入职护士的规范化培训。

通过培训,新入职护士能够掌握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沟通交流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所需的专业照顾、病情观察、协助治疗、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指导等护理服务能力;增强人文关怀和责任意识,能够独立、规范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三、培训对象院校毕业后新进入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

四、培训方式、方法(一)培训方式。

培训采取理论知识培训和临床实践能力培训相结合的方式。

(二)培训方法。

可采用课堂讲授、小组讨论、临床查房、操作示教、情景模拟、个案护理等培训方法。

五、培训时间(一)基础培训。

包括基本理论知识及常见临床护理操作技术培训I,培训时间为2周一1个月。

(二)专业培训。

包括各专科轮转培训,培训时间为12个月(具体培训时间分配见附件1)。

六、培训内容及要求(一)基本理论知识培训。

1.法律法规规章:熟悉《护士条例》《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

2.规范标准:掌握《临床护理实践指南》《静脉输液操作技术规范》《护理分级》《临床输血操作技术规范》等规范标准。

3.规章制度:掌握护理工作相关规章制度、护理岗位职责及工作流程。

如患者出入院管理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医嘱执行制度、交接班制度、危重症病人护理管理制度、危急值报告及处置制度、病历书写制度、药品管理制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职业防护制度等。

熟悉医院相关工作流程、规章制度等。

4.安全管理:掌握患者安全目标、患者风险(如压疮、跌倒/坠床、非计划拔管等)的评估观察要点及防范护理措施、特殊药物的管理与应用、各类应急风险预案、护患纠纷预防与处理、护理不良事件的预防与处理等。

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制度

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制度

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制度心肺复苏(CPR)技能是抢救生命关键的环节,是医务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为了能更有效、规范的进行心肺复苏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水平及抢救危重病人的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一、指导思想强化基本技能的培训、考核,不断提升全员心肺复苏的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二、工作目标1. 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均应参加心肺复苏培训,考核必须人人达标。

2.临床医师要求掌握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CPR-BLS)加高级心脏生命支持(ACLS);岗前初次培训人员、护理及医技人员要求掌握心肺复苏基础生命支持(CPR-BLS)。

三、培训时间(一)岗前培训: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作为医务人员上岗前培训的必须技能之一,考核不合格者禁止上岗。

(二)在岗培训1.初级职称医务人员必须每年度参加心肺复苏培训,考核成绩作为年度“三基”考核成绩之一。

2.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务人员必须每两年度参加心肺复苏培训,考核成绩作为年度“三基”考核成绩之一。

四、培训方式(一)日常培训—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的培训方式科室将心肺复苏培训作为“三基”培训内容之一,在科主任、护士长带领下,通过授课、案例模拟演示、小组演练等培训形式进行训练。

(二)定期培训—医院统一组织实施的培训方式定期培训是指医院职能部门在每年新员工岗前培训期间,通过集中授课、模拟演示、演练等培训形式进行训练。

本年度考核周期的医务人员均参加。

(三)自主学习与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医务人员通过自主训练加强个人的学习能力,同时,积极把握科室和医院安排的集体学习时机。

五、考核方式1.科室自评:科室培训考核实施小组具体负责科室心肺复苏考核,每年度对本科室初级职称医务人员进行一次考核。

考核成绩上报职能部门。

职能部门对科室考核结果进行抽考。

2.医院考评:由医务处、护理部组织,每一年度对新进卫生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心肺复苏考核。

中级及以上职称医务人员每两年考核一次。

心肺复苏培训考试试题

心肺复苏培训考试试题

心肺复苏培训考试试题心肺复苏培训考试试题 1一、选择题:(40分)1、现场心肺复苏包括C 、A、B三个步骤,其中A是()A、人工循环B、人工呼吸C、开放气道2、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频率为:()A 至少80-100次/分;B 至少100次/分;C 至少 120次/分;D 100-120次/分3、心肺复苏指南中单或双人复苏时胸外按压与通气的比率为:()A 30:2;B 15:2;C 30:1;D 15:14、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时,吹气的频率为()A、10次/分钟B、20-24次/分钟C、8-10次/分钟 D 12-20分钟5、心肺复苏指南中胸外按压的部位为:()A 胸骨正中部;B 心尖部;C 胸骨中段;D 胸骨左缘第五肋间6、成人心肺复苏时胸外按压的深度为:()A 5-6cm;B 至少3cm;C 至少5cm;D 至少6cm7、在成人心肺复苏中,潮气量大小为:()A 500-600ml;B 600-700ml;C 400-500ml;D 800-1000ml8、使用单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A 200J;B 300J;C 360J;D 150J9、使用双向波除颤仪,电击能量选择为:()A 100J;B 100-150J;C 150-200J;D 300J10、成人心肺复苏时打开气道的最常用方式为:()A 仰头举颏法;B 双手推举下颌法;C 托颏法;D 环状软骨压迫法11、院外现场救护的“生命链”中第二个环节是()A、早期心肺复苏B、早期高级心肺复苏C、早期心脏电除颤 D 、早期高级生命支持12、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时,伤病员的正确体位是()A、侧卧位B、仰卧在比较舒适的软床上C、仰卧在坚硬的平面上 D 俯卧位13、现场对成人进行口对口吹气前应将伤病员的气道打开()为宜 A、60度 B、120度 C、90度 D、 75度14、心室颤动/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时,推荐电击次数为:()A 1次;B 3次;C 2次;D 4次15、被目击的非创伤心跳骤停患者中最常见的心律为:()A 心脏停搏;B 无脉性室颤;C 室颤;D 电-机械分离16、对被目击的短暂室颤患者的.最佳处理措施为:()A 胸外按压;B 静脉推注利多卡因;C 静脉推注胺碘酮;D 立即除颤17、无脉性心脏停跳患者两次心跳检查之间应:()A 先给予约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B 行12导心电图检查;C 建立深静脉通道;D 准备电除颤18、心肺复苏时急救者在电击除颤后应:()A 立即检查心跳或脉搏;B 先行胸外按压,在5组(或者约2分钟)心肺复苏后再进行心跳检查;C 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D 调节好除颤仪,准备第二次除颤19、常温下心搏停止几秒后可出现昏厥症状:()A 3SB 5-8SC 10-20SD 20-30S20、心肺复苏指南明确去掉的抢救药物是: A阿托品 B 碳酸氢钠 C 加压素 D 纳洛酮二、填空题:(10分)1、在死亡边缘的患者, BLS 的初期黄金时刻是分钟?院内生命链的内容包括是......等。

科室心肺复苏培训计划内容

科室心肺复苏培训计划内容

科室心肺复苏培训计划内容一、培训目标1. 提高医护人员的心肺复苏技能和应对急救情况的能力;2. 培养医护人员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协同抢救的效率;3. 提高医护人员对心肺复苏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增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能力。

二、培训内容1. CPR基本知识2. CPR操作流程3. CPR设备使用4. 冠心病急救5. 心脏骤停的急救措施6. CPR团队合作演练7. CPR应急情况训练8. 医疗器械操作技能三、培训时间和地点培训时间:每周一下午2点-5点培训地点:医院急救中心会议室四、培训人员1. 急救中心主任2. 急诊科主任3. 护士长4. 临床护士五、培训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幻灯片、视频等形式对CPR基本知识进行讲解2. 操作演示:由专业医务人员进行CPR操作演示,让学员对CPR操作流程有更直观的理解3. 实际操作:学员根据相关操作指导进行CPR技能的实际操作练习4. 团队合作:进行CPR团队合作演练,培养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意识六、培训步骤1. 第一周:理论知识讲解和基本操作演示,让学员对CPR有一个初步的了解2. 第二周:实际操作练习,学员进行CPR技能的实际操作练习,加深对CPR技术的掌握3. 第三周:团队合作演练,进行CPR团队合作演练,增强医护人员的团队协作能力4. 第四周:综合训练,进行CPR应急情况训练和医疗器械操作技能培训七、考核评估1. 理论考核:学员需参加CPR理论知识考核,达到及格分数才可进行下一步的培训2. 技能考核:学员需进行CPR技能操作考核,通过后方可获得培训结业证书3. 综合演练:学员需参加CPR综合演练,由专业评委对学员进行综合评估八、培训考核标准1. 理论知识考核:成绩达到60分及格2. 技能操作考核:操作无失误且操作流畅3. 综合演练评估:在规定时间内完成CPR操作并取得成功九、培训后续1. 通过培训的医护人员需定期参加CPR技能操作的考核评估2. 建立CPR技能操作的数据监测系统,对医护人员的CPR技能操作进行跟踪和监督3. 每年组织一次CPR技能操作的复训和考核,提高医护人员的CPR技能水平十、培训计划实施效果评估1. 通过医护人员参加培训后的CPR技能操作考核情况来评估培训的实施效果2. 通过医院CPR抢救成功率的数据统计来评估培训的实施效果3. 通过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来评估培训的实施效果通过以上的心肺复苏培训计划,我们相信能够有效提高医护人员的CPR技能水平,提高医院急救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在急救过程中能够及时得到有效的抢救。

护理心肺复苏操作流程考核内容

护理心肺复苏操作流程考核内容

护理心肺复苏操作流程考核内容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is a critical life-saving procedure that can make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urvival of someone experiencing a cardiac arrest. 护理心肺复苏是一种至关重要的抢救措施,可以对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产生显著影响。

When conducting a CPR assessment, it is essential to follow a standardized protocol to ensure the best possible outcome for the patient. 在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流程考核时,遵循标准化的协议非常重要,以确保患者获得最佳的救治结果。

The first step in CPR assessment is to assess the patient's responsiveness and call for help if needed. 心肺复苏考核的第一步是评估患者的反应性,并在需要时寻求帮助。

Once help is on the way, the next step is to assess the patient's breathing and pulse. 如果已经有帮助前来,接下来的步骤是评估患者的呼吸和脉搏情况。

If the patient is not breathing or has no pulse, it is crucial to begin chest compressions immediately to maintain blood flow to vital organs. 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没有脉搏,立即开始胸外按压非常关键,以维持对重要器官的血液流动。

cpr护士考试操作流程

cpr护士考试操作流程

cpr护士考试操作流程CPR(心肺复苏术)是一种紧急救护技术,用于在心脏停止跳动或呼吸停止时维持患者的生命。

在医疗护理领域,CPR是一项必备的技能,因此护士需要通过专门的考试来获得相关的认证。

CPR护士考试通常包括两个部分: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

在理论考试中,护士需要掌握CPR的基本知识,包括心脏骤停的原因、CPR的步骤和技巧、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方法等。

护士需要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对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

在实际操作考试中,护士需要展示自己在紧急情况下正确执行CPR的能力。

操作考试通常会模拟真实的急救场景,考察护士在处理心脏骤停患者时的应急反应和技术操作。

护士需要按照CPR的标准程序进行操作,包括检查患者的意识和呼吸、进行胸外按压和人工呼吸等步骤。

在实际操作考试中,护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快速反应:在发现患者心脏骤停时,护士需要迅速采取行动,立即开始CPR。

每一分钟的延迟都会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因此护士需要快速反应,不要浪费宝贵的时间。

2. 熟练操作:护士需要熟练掌握CPR的操作技巧,包括正确的胸外按压力度和频率、正确的人工呼吸方法等。

操作考试中会考察护士的技术操作是否规范和准确。

3. 团队合作:在实际急救场景中,护士通常需要与其他医护人员合作进行CPR。

因此,护士需要展示自己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与其他人员协调配合,共同救治患者。

通过CPR护士考试,护士可以获得相关的认证,证明自己具备在紧急情况下正确执行CPR的能力。

这不仅可以提升护士的专业水平,还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帮助他们度过生命中的危急时刻。

因此,护士需要认真准备CPR考试,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为患者的健康和生命贡献自己的力量。

护士院前急救考核标准

护士院前急救考核标准

护士院前急救考核标准护士院前急救考核标准护士在院前急救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迅速有效地响应应急情况,并提供适当的急救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为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院前急救考核标准非常重要。

下面是一个700字的护士院前急救考核标准的示例:一、知识技能考核1.掌握CPR技能:能正确判断患者的意识状态并进行有效的心肺复苏操作,包括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

2.熟悉常见伤病处理:了解常见急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过敏反应等)和创伤处理(如骨折、出血等),并能迅速准确地为患者提供紧急救治。

3.掌握药物应用:熟悉常见急救药物的使用方法、适应症和禁忌症,并能根据医生的指示正确应用。

4.了解急救装备使用:熟悉急救箱内各种急救装备的使用方法和特点,包括血压计、呼吸机、除颤器等。

二、责任意识考核1.迅速反应:能在接到急救电话或发现紧急情况后立即做出合理的反应,迅速到达现场,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2.冷静应对:在应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并能在紧张环境中清晰地思考和做出正确的护理决策。

3.保护患者隐私:注意尊重和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不携带或擅自传播患者的个人信息。

三、团队合作考核1.有效的沟通:与急救人员、医生和其他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及时传达患者的重要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2.协调合作:能与其他急救人员和医院工作人员协调合作,配合进行复杂的院前急救工作。

3.教育指导:在急救过程中,能向患者及其家属提供必要的教育指导,帮助他们了解疾病的原因、治疗方法和预后。

四、自我管理考核1.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包括良好的卫生习惯、合理的服装和仪容仪表,以及适当的言行举止。

2.不断学习进步:保持学习的热情,参加急救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护理记录完整准确:根据患者情况,及时、准确地完成护理记录,确保记录内容完整、准确、可追溯。

以上是一套比较全面的护士院前急救考核标准,通过对这些标准的评估和考核,可以确保护士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够胜任工作,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院内心肺复苏(CPR)操作考核标准
项目
CPR操作评分及评分细则

分值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姓名
目的
尽快建立和恢复病人循环(1分)、呼吸(1分)、心、脑(1分)及其它全身重要器官(1分)供氧,保护中枢神经系统(1分)
5
素质要求
仪表、态度、规范洗手。(5分)
5
用物准备
气囊:包括气囊连接(1分),检查(鸭嘴阀(1分)、进气阀(1分)、呼出阀(1分)、面罩(1分))
5
评估
1.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轻拍患者肩部(1分)。确认患者意识丧失,没有呼吸或呼吸异常(1分),看抢救时间(1分),立即呼救,叫医生(1分),寻求他人帮助:包括(推抢救车、除颤仪(1分))。
2.判断患者同侧颈动脉搏动:术者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部(相当于喉结的部位)(位置正确2分,姿势正确2分),旁开两指,至胸锁乳突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为5-10秒(时间正确1分)。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进行胸外按压。
按压幅度:成人胸骨下陷≥5cm,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cm,儿童大约为5cm)。而后迅速放松,反复进行。(3分)
按压时间:放松时间=1:1。(2分)
按压频率:≥100次/分。(30次胸外按压的时间大约为18秒)(2分)
胸外按压:人工呼吸=30:2。(2分)
2.开放气道(A—Airway)
5
5
操作
1.胸外按压:(C-circulation)
将床放平,如果是软床,胸下需垫胸外按压板;如为气垫床,应放气。将患者放置于仰卧位。(5分)
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或胸骨中下1/3处)。(3分)
按压手法: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根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的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3分)
如有明确呼吸道分泌物,应当清理患者呼吸道(头偏向对侧),取下活动义齿。(5分)
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颈椎骨折,宜双手抬颌法(开放方法正确(5分),
3.人工呼吸:(B –Breathing)
应用简易呼吸器: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L/min(5分),一手固定面罩(固定手法即CE手法正确3分,打开气道完全3分),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500~600ml,频率8~10次/分(6~8秒钟1次呼吸的速率)。(挤压时潮气量正确3分,频率正确3分,吸呼比正确3分)
2.胸外按压时成人要确保频率≥100/min;按压幅度≥5cm。婴儿和儿童的按压幅度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大约为4cm,儿童大约为5cm)。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胸廓充分的回弹,间断确保最短,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2分)
3.胸外按压时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1分)
4.新生儿及窒息患者还是保留A-B-C方法进行CPR。(2分)
5.判断心肺复苏的有效指征有哪些?(2分)
6.心脏骤停有哪些临床表现?(2分)
10
熟练程度
5
得分
考核者:日期:
4.每操作5个循环(2分钟)后,判断颈动脉搏动及人工呼吸(3分),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2分);如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直到恢复或高级生命支持(ALS)提供者接替(2分)。安置患者,整理用物,洗手、记录、签字(3分)。
20
10
20
10
注意事项
1.人工呼吸时送气量500~600ml,不宜过大,避免过度通气及引起胃部胀气。(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