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实验中学
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实验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2年四川省南充市实验中学高二化学模拟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据报道,近来发现了一种新的星际分子氰基辛炔,其结构式为:HC≡C—C≡C-C≡C-C≡C-C≡N。
对该物质判断正确的是()A.晶体的硬度与金刚石相当 B.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能发生加成反应D.可由乙炔和含氮化合物加聚制得参考答案:BC略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要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来决定B.放热的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可能是吸热反应也可能是放热反应D.在25o C ,101KPa时,1mol碳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时放出的热量为碳的燃烧热参考答案: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不一定容易发生,如铝热反应3. 下列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中,对应的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A.3s23p1 B.3s23p2 C.3s23p3 D.3s23p4参考答案:C考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电离能逐渐减小;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同一周期中第ⅡA族元素比第Ⅲ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第ⅤA族比第ⅥA族第一电离能大,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3s23p1为Al,3s23p2为Si,3s23p3为P,3s23p4为S;四种元素位于同一周期,同一周期元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但是3s23p3中p轨道为半充满状态,难以失去电子,所以第一电离能P大于S,所以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最大的是3s23p3;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离能的递变,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该题注意当最外层处于半充满或全充满时,第一电离能最大.4. 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 2H2O C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 e—+ OH—== NiOOH + 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参考答案:A5. 为使生成的氨气被硫酸吸收时不发生倒吸,不可以选用下列装置中的参考答案:C略6. 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A 纯碱溶液去油污B 铁在潮湿的环境下生锈C 加热氯化铁溶液颜色变深D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参考答案:B7. 一定条件下,体积为10L的密闭容器中,1mol X和1mol Y进行反应:2X(g)+Y(g)Z(g) △H>0经60s达到平衡,生成0.3mol Z。
南充高中初中部招生简章

南充高中初中部招生简章01招生原则公办学校:按照“免试入学、划片招生”的原则,确保城区内符合条件的少年儿童进入相对就近的公办学校就读。
民办学校:依据“报名志愿,招生计划”录取。
02招生对象1.小学新生招收年满6周岁(2016年8月31日前出生)的适龄儿童。
2.初中新生招收2022年应届小学毕业生和具有同等文化水平的社会适龄少年儿童。
3.公办学校招生类别A类.学生与父、母同册的户籍地址和学生父、母房产证地址均在学校招生区域内的家庭子女(两证齐全)。
B类.学生与父、母同册的户籍地址在学校招生区域内的家庭子女(有户籍)。
C类.学生父母在学校招生区域内购房并已入住的家庭子女(有房产)。
D类.优待对象子女。
烈士、现役军人、公安英模、消防救援人员、高层次人才、直接参与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一线医务人员、进藏干部职工子女入学,按照有关政策规定执行。
E类.政府拆迁家庭子女。
指因城市建设等原因由政府统一进行拆迁安置的火花、南湖、都尉、文峰、西兴、河西家庭子女。
F类.符合条件的进城务工经商人员随迁子女。
学生父母在嘉陵城区务工或经商时间一年以上(有合法稳定的工作),有公安部门办理的嘉陵城区居住证(有合法稳定的住所)。
特别说明:▲南高嘉陵校区初中新生只招收A类(两证齐全)家庭的小学应届毕业生。
▲三残儿童(听障、视障和智障)原则上到特殊教育学校就读;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儿童可以到所属招生区域内学校随班就读,学校不得拒收。
▲教育优待对象子女入学,由区教育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就读学校。
03招生程序及办法(一)方案制定及公示区教科体局于5月30日前制定并发布《南充市嘉陵区2022年秋季城区义务教育招生公告》。
发布方式:1.嘉陵区教科体局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公众号:jlqjyj)。
2.嘉陵区政府网站和融媒体。
3.在学校、社区、居民小区门口张贴公告。
(二)报名、审核、登记及报名注册办法1.报名(1)时间:2022年6月10-30日。
(2)办法:一是登录系统。
南充市实验中学2014级1班班委成员及班级管理人员

南充市实验中学2014级1班班委成员及班级管理人员
一.班委成员
班长:王镜宇学习副班长:周婷纪律副班长:古丽劳动副班长:王锐团支书:戴铭文娱委员:尹晨学习委员:刘燕纪律委员:古佳杰劳动委员:陈政洲.黄楷娇宣传委员:徐彬安保委员:周宏体育委员:吴鸿文生活委员:李文雯课代表:语文:赵俊豪.何雨涵. 数学:大杨涛.张陈垚.蒋馨怡英语:刘青峰.罗双.周琪
历史:陈鹏宇政治:冯卓地理:生物
二.班级管理人员
1.生活委员监管项目:
生日天使:杨娟饭卡水卡管理员:青钊公务维修员:唐权熙废旧物品回收员:何雨帆班费开支记录员:熊崎饮水机护理员:周琴电视机守护员:王澳电灯电扇管理员:青波就餐纪律纠察员:范宇鹏节假日慰问策划员:周琪2.劳动委员监管项目:
白板.白板笔.刷子及讲台维护员:鲁宇航工区卫生监督员:李烨教室.走廊.梯步卫生监督员:唐再兴清洁工具管员:杨鹏3.宣传委员监管项目:
黑板报.手抄报主编:徐彬教室.寝室文化管理员:
美工:刘青峰图书管理员:李倩雯班级撰稿人:钟瑜俊班级打字员:周宏
4.安保委员监管项目:
5.体育委员监管项目:
排对稽查员:黄楷娇文明礼仪先生:陈政洲领超员:古丽体育俱乐部部长:田蝶
6.文娱委员监管项目:
文娱俱乐部部长:周琪节目主持人:古佳杰.周琪
7.学习委员监管项目:
数学天地:黄蕾语文之窗:李唐倩英语世界:小组课堂竞赛龙虎榜:王镜宇。
四川省南充市实验中学2019-2020年九年级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Word版)

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线上)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l-35.5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 个小题,每小题 3 分,共45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现象和做法,涉及化学变化的是BA. 活性炭净化水B. 铁钉生锈C.干冰升华D.金属铝制易拉罐2.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A.过滤粗食盐水B.将NaCl 倒入量C.NaOH 固体称量D.稀释浓硫酸筒中配制溶液3.每年三月,我市嘉陵区西兴镇桃花盛开,花香扑鼻,人们能闻到花香是因为CA.分子间存在间隙B.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4.2020 年春节,新型冠状病毒肆虐,防疫人员使用各种消毒剂对环境进行消毒。
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NaClO2 是一种氧化物B.NaClO2 由 1 个钠原子、1 个氯原子、2 个氧原子构成C.NaClO2 是由NaCl 和O2 构成的D.NaClO2 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元素5.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BA.蒸馏水和澄清石灰水(酚酞试液)B.硬水和软水(过滤)C.NaCl 固体和NaOH 固体(水)D.食盐水和双氧水(MnO2)6.下列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CA B C D7.小亮同学设计右图装置来制取并收集气体,你认为他能制得的气体是DA.用KMnO4 粉末制取O2B.用KClO3 和MnO2 制取O2C.用Zn 和稀硫酸制取H2D.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8.将t℃时的某饱和溶液蒸发一定量水后再恢复到t℃有晶体析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溶质质量减小B.溶液仍为t ℃时的饱和溶液(总分:100 分)C.溶质在t ℃时的溶解度不变D.溶液质量不变9.洗涤在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少。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了乳化原理的是BA.用汽油洗去手上的油污B.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C. 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D. 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10.常温下,将甲、乙、丙三种金属片放在空气中,只有丙很快被氧化。
南充市实验中学新生入学条件

南充市实验中学新生入学条件摘要:1.南充市实验中学简介2.新生入学条件概述3.具体入学条件及要求4.入学申请流程5.入学后的注意事项正文:南充市实验中学作为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卓越教育质量的学校,每年都吸引着众多新生家长的关注。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南充市实验中学的新生入学条件,帮助您更好地为孩子规划入学事宜。
一、南充市实验中学简介南充市实验中学创建于1956年,是一所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现代化教育设施的四川省重点中学。
学校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新生入学条件概述南充市实验中学新生入学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身心健康,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
具体要求如下:三、具体入学条件及要求1.具有我国国籍,遵守法律法规,具备良好品行,尊敬师长,团结同学,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
2.身心健康,无传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等,具备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能力。
3.具备相应的学习能力,成绩优异。
小学、初中、高中各阶段新生需按照相应年级的学业水平进行测试,成绩合格方可入学。
4.具备一定的文艺、体育特长,有助于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5.小学一年级新生需年满6周岁,初中一年级新生需为小学应届毕业生,高中一年级新生需为初中应届毕业生。
四、入学申请流程1.了解学校:家长可通过学校官网、招生宣传材料等途径了解学校基本情况、招生政策等。
2.报名:按照学校公布的报名时间,携带相关材料到校报名。
3.材料审核:学校对报名学生的材料进行审核,确认是否符合入学条件。
4.面试:通过审核的学生需参加学校组织的面试,测试学生的综合素质。
5.公布录取结果:学校根据面试成绩、学业成绩、特长等因素综合评价,公布录取名单。
6.办理入学手续:被录取的学生需按照学校要求,按时办理入学手续。
五、入学后的注意事项1.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生入学后,要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2.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学校设有丰富的课外活动,新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特长班、兴趣小组等,全面发展。
四川省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获奖名单(2013年)模板

附件:四川省第五届普教教学成果获奖名单(共计304项)一等奖(36项,排名不分先后)序号成果名称成果完成单位申请人推荐单位获奖等级完成人1 完成人2 完成人3 完成人4 完成人51 小学生公民意识培养的实践研究成都市实验小学陆枋夏英刘毅刘晓虹严利蓉成都一等奖2 体育特色建设促进薄弱学校文化优化的实践研究雅安市雨城区二中庹庆明韩先进何丰译李飞罗剑雅安一等奖3 学科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成都市华阳中学祝长水陈安福王本书林曼丽闫翼明成都一等奖4 民间剪纸在中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成都市成华小学校、成都七中八一学校辜敏刘丽王小华高慧兰肖奇成都一等奖5 民族地区中学校园暴力行为成因及预防策略研究甘孜州九龙县沙坪职业中学李永强宋廷方龚文罗将虎杨荣广甘孜一等奖6 农村一般高中“普职融合”办学模式的实践研究达州市开江县讲治中学李大渊旷明孙平唐宗书肖沐达州一等奖7 初中“同班分层,异层走班”教学实践研究宜宾市第五初级中学校徐斌胡晓洁邓真彬何洪领周小红宜宾一等奖8 导学讲评式教学研究成都市龙泉驿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中学、成都市龙泉驿区第十中学王富英王新民谭竹朱远平饶庆成都一等奖9 基于网络平台的小学生发展性评价实践研究成都市泡桐树小学陈杰俸耀旭刘钊张程邓利萍成都一等奖10 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基础培养的课程设计与实施成都市第七中学刘国伟易国栋文宗赵敏何明成都一等奖11 初中生物学教学中生态文明教育的体系构建及实施策略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石建何兴明赵广宇伍恒峰王愉鑫省教科所一等奖12 以川北皮影和剪纸为载体,构建地域课程发展学生的民间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南充市顺庆区教育局教研室,南充市一中,南充市三原实验学校黄茂君罗向红蒋婧张帷罗迦南充一等奖13 基于游戏的小学数学自主探索式教学研究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眉山师范附属小学、眉山市第一小学胡开勇李志军刘朝建李竹筠刘方东眉山一等奖14 核心问题教学中的学生深度体验实践研究成都市第十二中学(四川大学附属中学)周文良陈明英米云林熊文俊杨佐明成都一等奖15 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资源库在高中学科教学中的优化应用研究成都市石室中学田间徐锐毛伟赖兵赵清芳成都一等奖16 自然手语的开发及辅助教学自贡市特殊教育学校张莉黄汝倩李宏周晓惠郭荣强自贡一等奖17 职业教育标准化管理探索与实践——以四川现代教育集团为例德阳市现代教育集团苏华梁玉光赵祖佩蒋光明黄志德阳一等奖18 特殊教育学校资源中心引领县域随班就读教育质量提升的实践研究成都市双流县特殊教育学校石彩霞张静王玲梁雪梅樊懋成都一等奖19 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材建设的实践研究——以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专业国家教材校本化开发为例资阳市简阳市高级职业中学凌在东晋良军胡文彬李超肖鸿资阳一等奖20 普职融通综合高中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南充市阆中中学校赵书远蔡从容蒲明强杨启献余绍平南充一等奖21 协同共建卓越教师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周介铭杜伟张子照李戎曾成彬川师大一等奖22 民族地区校本研修及基地校建设研究与实践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刘建国刘方尹团结何立新焦蒲省教科所一等奖23 提高农村中小学数学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研究西华师范大学邓鹏汤强程国忠杨孝斌高明西华师大一等奖24 欠发达地区区域性推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模式泸州市纳溪区教研培训中心汪红云刘旭相向岚聂正宇罗锦蓉泸州一等奖25 协作互助,多元共生——基于实践共同体的“教师发展学苑”实践研究成都市七中育才学校张军杨光荣周利陈开文杨静成都一等奖26 区域推进园本教研的制度建设研究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邹罡李远秀贺芳余琳陈丹成都一等奖27 幼儿活动投入状态解读及发展支持研究成都市第五幼儿园、省直机关玉泉幼儿园、省直机关西马棚幼儿园周燕闵艳莉朱莉汪萍黄润芳成都一等奖28 同学议事会:初中生民主实践能力培养的制度创新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西区) 李建国吴振华苏微宋建车莉蓉成都一等奖29 基于幼儿自主性发展的自发游戏实践研究成都市第三幼儿园曾琴杨虹张金惠邓盛婷宋颖成都一等奖30 为了学生一生平安——农村中学校园安全文化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资阳市安岳中学陈默尹文江魏洪张星菊唐太刚资阳一等奖31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成都模式”实践研究成都市教育局、四川大学、成都学院吕信伟罗哲戴晖柯玲成都一等奖32 区域性提升课堂学生活动技能实践研究成都市温江区教育局、成都市温江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孟蜀华周世刚卓平刘吉全王毓舜成都一等奖33 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研究成都市金牛区政府、金牛区教育局、金牛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文贤代阳红吴伟张力苏晗成都一等奖34 成都市锦江区推进优质教育链建设的实践探索成都市锦江区教育局钟为春卢雪梅魏晓敏卢群英贺慧成都一等奖35 基于中小学教育优化的公共教研资源配置研究攀枝花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汤德坤彭伟郭霞张宣贵李国琴攀枝花一等奖36 均衡监测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研究与实践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刘智慧陈蕾洪涛秦建平张惠成都一等奖二等奖(117项,排名不分先后)序号成果名称成果完成单位申请人推荐单位获奖等级完成人1 完成人2 完成人3 完成人4 完成人537 传承文化,养成行为——中小学仪式教育规范性建设的实践与研究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雁江区教育局、雁江二小刘怀明伍建清刘绪国张一鸣刘若星资阳二等奖38 班主任准入制的实践与探索成都市双林小学曹秦蓉赖宁肖凯王维令伍琼瑶成都二等奖39 “5·12”地震灾后师生心理重建“德阳模式”研究德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罗涛唐瑛曾生辉黄勇刘川德阳二等奖40 师生共构心灵档案推进学校德育生态建设实践研究宜宾市第三中学校何舰梁岗王婷黄绪富陈永红宜宾二等奖41 联合办学促进体育特长生多元发展的实践探索绵阳市实验高中付建军任宏烈邹光伟蒋真理谌登贵绵阳二等奖42 “双层次、四平台、六阶段”中学教师实践能力职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四川师范大学祁晓玲严余松任立刚杨洋杨红川师大二等奖43 高中语文内生式阅读教学法及区域改革研究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市双流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张伟司新华川师大二等奖44 “三环N步”教学模式构建研究绵阳市东辰国际学校祝启程徐来先张万辉何刚罗宽国绵阳二等奖45 基于差异的个性化课堂实践研究成都市高新区芳草小学黄润清杨丽王晓燕梁艳钟玉文成都二等奖46 农村大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常态化实施研究泸州市泸县教师进修学校、泸县教育局教研室李祖高张永贵李定怀彭刚孙成刚泸州二等奖47 高中科技教育活动课程的开设及内容研究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校王仕昭方志林李刚王柳依杨小林攀枝花二等奖48 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促进学生生命价值观形成的研究成果自贡市一中熊硕刘燕周毅章春容冯春建自贡二等奖49 “三·三·五”问题导学模式实践与研究南充市阆中东风中学校胡琪涛戚绍勇侯开良沈朝明杨清华南充二等奖50 高中阶段阅读与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实验研究达州市高级中学李强郑开伟李冲张林李永东达州二等奖51 基于三维目标训练的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习题“改-创”设计研究达州市渠县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渠县第二中学丁建立文建刘高明刘毅苏忠芸达州二等奖52 残疾学生校园游戏开发与应用研究泸州市特殊教育学校肖敏陶招蓉袁玉梅宋光梅江冀玲泸州二等奖53 农村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眉山市仁寿县教育局辜学良周尊登周伯君黄子林蒋建清眉山二等奖54 中等卫校促进藏区“9+3”学生学习适应的45351策略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自贡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黄昌平邓小利陈洪罗天蔚蒲建萍自贡二等奖55 “9+3”学生集体生活规则意识培养研究资阳市乐至县高级职业中学、乐至县教师进修校李婷曦杨盛目杨天智陈志海殷林青资阳二等奖56 用彝族文化助力中职彝族学生的成长研究雅安市汉源县职业高级中学贺洪康白彬强郝万强赵崇毅朋合史布雅安二等奖57 区域推进义务段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成都市双流县教育局、双流县教育研究与教师培训中心傅云昌邱刚田易恩汪桂琼杨独明成都二等奖58 骨干教师研训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建模成都市武侯区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徐猛冯化友范翔甘雪梅张志瑜成都二等奖59 民族地区整合教研训资源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理论与实践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所、西昌学院、凉山州民族师范学校、西昌市教师进修学校边绍明何良仆余建忠徐淑霞贺凌凉山二等奖60 教师教学实践研究探索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邱秋何学军雷树福广安二等奖61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初期教师适应性现状与对策实践研究资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钟俊廖善平张建明杨荣田红资阳二等奖62 新建学校校本培训有效性策略研究——用“赛马不相马”理论指导眉山市东坡区苏南小学邵玉君杜富君侯旺宋明全刘正云眉山二等奖63 农村学校重点留守儿童群体假期关爱实践研究遂宁市蓬溪县大石桥中学梁成林梁富强陈仲懿李琳王小平遂宁二等奖64 家园一体教育有效策略的实践研究南充市职业技术学院幼儿园邓晓辉尹红李海鹰李朝霞何俐君南充二等奖65 幼儿民间游戏园本化实践研究攀枝花市仁和区幼儿园郑旭红杨莉萍杨红梅钟桂兰攀枝花二等奖66 运用本土资源促进幼儿动作发展宜宾市宜宾县第一幼儿园彭志名赵艳霞刘敏杨莉谢祥君宜宾二等奖67 城市流动人口子女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适应研究成都市成华区教育局李香贵毛颖邹昌淑周步骏孙倩成都二等奖68 县域校本教研推进策略与实践研究乐山市峨眉山市教育科学研究室黄立培尧逢品李艳谢涛但友文乐山二等奖69 高师院校服务于中小学的战略合作伙伴实践研究内江师范学院陈理宣林海亮顾建德张礼强陈少久内江师院二等奖70 农村地区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推广运用研究泸州市泸县教育局教研室熊维平黄祖全李万富刘朝贵肖金明泸州二等奖71 智障儿童学校教育的“双适”课程建设研究成都市和平街小学何萍阳斌莫莉李夏南吴迪成都二等奖72 “幸福课堂”下,“9+1”四维教学策略研究成都市蒲江中学实验学校杨忠云徐林吴丛伟程立洵刘曾玫成都二等奖73 名校集团可持续发展机制(个案)研究成都市青羊区教育局徐江涌鄢志刚何红梅张勇龚华明成都二等奖74 小学整合式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策略研究成都市娇子小学蒲春燕梁伟虹王红李静高瑜成都二等奖75 “N+4”互动型名师工作室建设的实践探索——以成师附小“姚嗣芳工作室为例成都市成都师范附属小学刘娟姚嗣芳蒋兰程科尹跃刚成都二等奖76 农村标准化中心幼儿园发展机制研究成都市新津县教育局、新津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新津县华润五津一幼杨梅李付才伍崇建秦俐李宏成都二等奖77 基于全民国际理解教育的区域课程开发研究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张天劲陈兵段智强李灵武婷婷成都二等奖78 小学独生代教师专业情意提升的实践研究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杨远东杜冰闵红姜雪燕王晓杨成都二等奖79 高中教师课堂问题链设计优化研究成都市田家炳中学李波张岚孙阳菊万彬谢玉平成都二等奖80 “城市化地区”小学生自主管理能力培养研究成都市华兴小学陈清岚钟子国叶兵欧勇廖桂芳成都二等奖81 提升校园生活质量,促进教师主动发展——破解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难题的学校实践研究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余强吕江洪黄颖刘晏王宁成都二等奖82 基于现代学徒制的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践研究——以通信运营服务专业为例成都市礼仪职业中学唐开平潘强贾昕莉王琼翁羽成都二等奖83 基于西部学习型城区建设中社区教育方式的实践研究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教育学院张俊辉王健赖勇焦凌欧治明成都二等奖84 普通中学“3+1”课堂教学改革策略研究成都市双流棠湖中学外语实验学校黄光成徐文基阎守智周永孝孙晓晖成都二等奖85 冲突与回归:新课程理念下优化高中校本教研的实践探索四川师范大学附中林倩刘显平宋晓兰胡昳尹劲成都二等奖86 自制玩教具在农村幼儿园的多元开发与系统运用自贡市沿滩区进修校卢弘巫峡郑庆梅杨杰熊开珊自贡二等奖87 利用小学美术活动课学习传统扎染工艺的“261”策略自贡市自流井区檀木林小学付难波杨国兵龚梅翁傲雪熊瑛自贡二等奖88 “职业课程为主,学科渗透为辅”的九年制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模式攀枝花市特殊教育学校罗春辉姜小梅薛亚荔罗燕攀枝花二等奖89 农村寄宿制学校初中生“体验式”安全教育实践研究攀枝花市米易县第一初级中学校曾龙先黄富华黄光荣张定兰袁粼攀枝花二等奖90 构建“9+3”学生心理健康“四全”辅助体系的实践研究攀枝花市建筑工程学校吴建伟林静周广平颜小燕周节攀枝花二等奖91 贫困山区县域推进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策略研究泸州市叙永县教研室罗秀峰丁月波王昌礼王洪陈玲泸州二等奖92 农村中小学班主任专业成长引领策略研究泸州市泸县教育局、泸县教师进修学校夏锡平梅永轩胡运清叶康卉钟德芳泸州二等奖93 基于生活实践的地方课程《生活·生命与安全》教学研究德阳市旌阳区德新小学袁连金曾盛清钱继光田英龙懿德阳二等奖94 中职实训基地的经营实践研究——以机械加工技术专业实训基地为例德阳市黄许职业中专学校肖贻光曾顺斌黄安勇周久华罗刚承德阳二等奖95 小学生发展性评价信息化机制研究德阳市实验小学罗绵强杨文旻唐昌学许先财郑伟德阳二等奖96 “5·12”地震灾区初级中学校园文化建设现状5地40校调查研究德阳中学赵昌贵陈立兵田斌贾新民杨雯德阳二等奖97 以“博“之文化引领特色高中建设实践研究德阳市五中甯洪唐永富范斌凌徐永杰龚如君德阳二等奖98 乡镇学校促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研究内江市隆昌县普润乡中心学校郭其光李云邬之花贺永琼张宇内江二等奖99 传承民间体育文化,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民间幼儿体育游戏开发和利用的实践研究资阳市晨风天勤车城幼儿园王伟朱彬唐艳肖露李齐资阳二等奖100 高中生成性作文的实践研究资阳市简阳市阳安中学罗忠秀李登怀汪在文吴家俭刘洋资阳二等奖101 城镇幼儿教师园本教研的主体性培养研究乐山市井研县幼儿园周平周淑花刘勇周雪樵金阳乐山二等奖102 民族地区村小教研成效的提升策略研究乐山市马边彝族自治县教师进修学校帅培根王开富龙正波乐华丽邹旭英乐山二等奖103 小学生创造力品质的课堂培养策略实践研究乐山市徐家扁小学李雪梅徐红古瑞兵杜厚霞陈勇乐山二等奖104 区域性推动学校特色发展策略研究眉山市东坡区教研室黄李杨光福李贤进李德刚王泰臣眉山二等奖105 高通高中学生学、展、用能力培养模式研究眉山市仁寿中学杜其超冷跃先张时贞张心超黄佳眉山二等奖106 多功能基地的建设和作用发挥研究眉山市青神县西龙镇小学罗勇杨文汉江虹霖郑智力涂晓红眉山二等奖107 开发问题资源,促进科学学习领域教师专业发展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龚林泉王丽蓉谌建民贾学民阚宝莲绵阳二等奖108 推进新课程实施的高中化学区域教研策略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邵伟庞洪钟杰李永明庞涛绵阳二等奖109 学龄期低段智障儿童生活适应中家庭支持策略研究绵阳市特教校蔡丽郑白琴宋娟林健邹健绵阳二等奖110 高中英语高频词研究及词汇教学模式探新绵阳市三台县芦溪中学邓子明苏仁智邹居勇刘建明谢立绵阳二等奖111 在德育活动中培养高中生责任感广元中学张德宁王兴福陈昕汪贵平张晓勇广元二等奖112 小学课堂问题生成策略研究广元市利州区北街小学雷莉郝汉平樊晓蓉王华兰赵桂香广元二等奖113 农村中小学教科室主任科研素质提升策略广元市旺苍县教研室熊顺华李星云熊顺琼王锡安马德安广元二等奖114 农村初中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推进策略研究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初级中学黄金富母友志贾国荣何俊平肖剑军广元二等奖115 促进汉藏学生有效融合的校园文化建设研究广元市苍溪县职业高级中学刘汉杰邓玉满闫书贵张珍芳刘文刚广元二等奖116 农村中学教研组校本学习与研究功能开发的实践研究广元市青川中学李生波朱有光顾平王玉贵李晓红广元二等奖117 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广元市剑阁中学何雄林李国安景萍左思强任勇广元二等奖118 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三要素”的开发研究遂宁市大英县实验学校漆英李朝晖丁雪松聂素华唐光国遂宁二等奖119 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小学科技教育的实践与研究遂宁市船山区教育发展研究室郭擎宇漆洵王宇吕清平皮桂芳遂宁二等奖120 区域构建234高效课堂研究南充市蓬安县教育科学研究室段平权李中文祝定高刘仕强罗琳南充二等奖121 区域骨干教师高效研修驱动策略研究南充市高坪区教师进修校罗琼英许红平王嘉敏魏寿刚张长会南充二等奖122 推广快乐课堂模式促进城乡教育内涵式均衡发展研究南充市西充县教育体育和科学技术局蒲道林蒲福元赵晓清何凤梅彭丽红南充二等奖123 基于手持技术的新课程化学实验校本课程开发与应用研究系列成果南充高级中学蒲礼平白涛蔡礼儒马红艳南充二等奖124 学生自主管理育人模式实践研究南充市西充县教育科学研究室李昌宝谢洪麟张明曹承勋郑宁南充二等奖125 升钟湖文化教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南充市南部县保城乡初级中学刘坚李岚袁茂邢宗超彭宏南充二等奖126 提高初中教师自培素养的校本策略研究宜宾市第八中学校孙志明刘斌李德宽罗益成王琳宜宾二等奖127 “痕迹积极回望教育”的实践与应用宜宾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徐卫宜宾二等奖128 家庭教育处境不利儿童的学校补偿案例研究宜宾市女学街小学校黄秋芸凌莉杜芳李玲冯莉宜宾二等奖129 县域中小学“德育三化模式”十年探索宜宾市宜宾县教育局黄宗华张水徐同烈郑宽学袁荣忠宜宾二等奖130 农村学校厌学趋势的区域性治理研究宜宾市翠屏区教师培训与教育研究中心钟永强刘川彭亚丽张玉珍李华宜宾二等奖131 利用数学生活经验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宜宾市高县第一实验小学校林小红黄曼林邹庆祥易光洁王雪梅宜宾二等奖132 提高婴幼儿入园适应性的有效策略宜宾市鲁家园幼儿园张敏陈彬董琳薛红潘红宜宾二等奖133 建立山区小学联动教研机制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宜宾市珙县王家镇中心学校何其勋王华刘启聪杨邦华杨安伦宜宾二等奖134 小学生首席制“三段四层”自主管理宜宾市忠孝街小学校申化成韦正容田华强罗川华曾丽宜宾二等奖135 藏区“9+3”学生融入班集体的“五四四三五”策略研究达州市宣汉职业中专学校冉启全李廷尧周继键冯定贵汤胜林达州二等奖136 “9333”中职德育系统工程的建构与研究达州市达县职业高级中学陈军樊文光何三喜郝德全张方毅达州二等奖137 普通高中初任教师专业实践能力的校本培养策略研究达州市宣汉中学、宣汉县中小学教研室王专赵绪昌章云格隆忠向朝东达州二等奖138 以竹资源开发为载体丰富农村小学课外体育活动的策略巴中市通江县铁溪镇中心小学张培元李家斌巩晓燕赵英程强巴中二等奖139 区域推进校本课题研究助力教师专业自主发展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任思惠文可法袁媛文雅肖春红广安二等奖140 “自学互帮导学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广安市华蓥市教育局赵新华段义林谯萍卿彪唐协辉广安二等奖141 对藏区“9+3”学生实施结对帮扶的策略研究广安市邻水县职业中学杨泽民游波冯治国刘强王惠广安二等奖142 构建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的实践研究广安市华蓥市双河小学唐建平周小琴孙兴莉舒耕侯显梅广安二等奖143 从提供适应学生的教育入手,促进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发展的研究雅安市荥经中学王银富牟欣荣杨岩程正花何海蓉雅安二等奖144 中等职业学校“五部一体”学分制多元评价模式的实践与研究四川省贸易学校周淑琼彭兴仁张奇黄兴权刘登辉雅安二等奖145 青少年毒品艾滋病预防教育研究凉山州西昌市教育科研培训中心、西昌市第一中学、西昌市第四中学蒙佐德马庆国廖广发杨勇玉凉山二等奖146 少数民族“双语教学”不同类型教学效果比较研究凉山州布拖县教研室程志银周志华杨鑫程志波赵芸凉山二等奖147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实例四川师范大学曹正善李志全张仲文李松林葛琛川师大二等奖148 基于研究性学习的历史问题教学实践探索四川师范大学、成都树德中学、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陈辉郭子其刘松柏韩海林潘树林川师大二等奖149 中学化学教学平台的研发与应用四川师范大学冉鸣段辉黄萍黄红梅毕剑川师大二等奖150 幼儿园男教师专业发展支持策略研究成都学院、四川师范大学刘先强王德林肖红李敏黄旭成都学院二等奖。
南充市排名前十的高中分数线

南充市排名前十的高中分数线
南充市排名前十的高中分数线,有许多学子都关注,这将影响学生入读高中的
决定。
近年来,南充市排名前十的高中分数线,一直都有日趋向上的趋势,也是考生入读理想高中必考资格越来越高。
因此,有关南充市排名前十的高中分数线的研究,对于学生考入高校,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南充市排名前十的高中分数线,经过多年的考试后,终于公布了,由此可见,
南充市各高中对这次考生的要求是十分苛刻和严要求的。
其中,威宁西太湖实验中学考生得分线最高,达到440分;接下来是南充市实验中学、四川省第一中学、安岳县中学、四川省第五中学,分数线分别达到436分、428分、421分以及402分。
南充市排名前十的高中分数线,体现了政府对优秀教育的重视。
许多学校都争
先恐后地提出对报考考生的一系列要求,实施科学的教育政策和较高的考试分数线,以更好地培养出基本功扎实,思维敏捷,创新能力强的优秀人才。
同时,在高考中取得较高分数也是学生考入大学的一个重要前提。
针对当下南
充市排名前十的高中分数线,学校要给学生完善的辅导:一是营造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并且在教学中处处体现爱。
二是普及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是给学生树立高尚的学习目标,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虽然,南充市排名前十的高中分数线确实很高这令一部分考生望而却步,但是
对学生而言,还是有可以投入到学习中的希望的。
只要能够积极参与到高考的备考,及时加强基础学习,克服一些由于年纪小而未能获得的能力缺陷,聚集心思,夯实基础,搏击考试,终究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
南充市实验中学

南充市实验中学和5中谁的教学质量好如果初中,可以去试验中学,因为好考南高的高中。
试验中学是嘉陵区教育局搞的,每年中考都是教育局出题,所以试验中学每年南高上线至少都在200人左右。
我是2013级的实验中学的一名初中生,实验中学!2013年升南高好历害今年7百多人,考400多个考起南高!你说厉害不?比南高初中升学率高多了是嘉陵区南高上线最好的学校。
我儿子就在那个学校读书(中二),客观地说,没得所说的那么严重。
由于是民办学校,老师们都很负责,学习还是抓得比较紧,就是住校生生活较差劲。
实验中学是一所四川省唯一的由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题写校名的学校; 一所坐落于嘉陵区城中心、环境幽雅、教育专家治校的市级先进民办学校;一所立志于办成南充市教学质量最好的初中学校;一所期期科科教学质量名列全区前茅的学校;一所每届中考上国家级重高线上线率全区第一,每届夺得“中考状元”的学校; 一所坚信“没有学不好的学生”的学校;一所承诺“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学校;一所十分关注师生生存状态、追求最大程度促进学生快乐成长的学校。
南充市实验中学由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题写校名,于2002年诞生于嘉陵区这片教育的热土上,学校创办五年来,追求“树品牌、育名人、创名校”的办学理念,实施“以学生为本,专家治校,名师育人;管理兴校,质量荣校,发展强校”的治校方略,弘扬“追求卓越”的校园精神。
学校先后被评为南充市"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南充市"民办教育示范学校",嘉陵区"校风示范学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约40亩,拥有多功能学术厅、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机房、多媒体语音教室、学生公寓、食堂、400米田径场及多个篮、排球场、建有校园网、闭路电视及校园音响广播系统等较为完善的教学和生活服务设施,理、化、生实验室实验器材齐全。
2教学成果校园掠影随着学校教育质量的逐年攀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组建了一支业务精良、年富力强、甘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平均年龄31岁左右,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0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充市实验中学和5中谁的教学质量好
如果初中,可以去试验中学,因为好考南高的高中。
试验中学是嘉陵区教育局搞的,每年中考都是教育局出题,所以试验中学每年南高上线至少都在200人左右。
我是2013级的
实验中学的一名初中生,实验中学!2013年升南高好历害今年7百多人,考400多个考起南高!你说厉害不?比南高初中升学率高多了
是嘉陵区南高上线最好的学校。
我儿子就在那个学校读书(中二),客观地说,没得所说的那么严重。
由于是民办学校,老师们都很负责,学习还是抓得比较紧,就是住校生生活较差劲。
实验中学是一所四川省唯一的由当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题写校名的学校; 一所坐落于嘉陵区城中心、环境幽雅、教育专家治校的市级先进民办学校;
一所立志于办成南充市教学质量最好的初中学校;
一所期期科科教学质量名列全区前茅的学校;
一所每届中考上国家级重高线上线率全区第一,每届夺得“中考状元”的学校; 一所坚信“没有学不好的学生”的学校;
一所承诺“让每一位家长满意”的学校;
一所十分关注师生生存状态、追求最大程度促进学生快乐成长的学校。
南充市实验中学由全国著名教育改革家魏书生题写校名,于2002年诞生于嘉陵区这片教育的热土上,学校创办五年来,追求“树品牌、育名人、创名校”的办学理念,实施“以学生为本,专家治校,名师育人;管理兴校,质量荣校,发展强校”的治校方略,弘扬“追求卓越”的校园精神。
学校先后被评为南充市"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南充市"民办教育示范学校",嘉陵区"校风示范学校"、"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学校占地面积约40亩,拥有多功能学术厅、多媒体教室、计算机网络机房、多媒体语音教室、学生公寓、食堂、400米田径场及多个篮、排球场、建有校园网、闭路电视及校园音响广播系统等较为完善的教学和生活服务设施,理、化、生实验室实验器材齐全。
2教学成果
校园掠影随着学校教育质量的逐年攀升,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学校组建了一支业务精良、年富力强、甘于奉献的师资队伍,平均年龄31岁左右,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0名。
学校老师在省、市教学竞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在每年一度的教学质量评比中,学校教师囊括了全区的第一名。
从2005年至今,学校先后有120人次获得教学质量奖。
学校期期获得嘉陵区初中毕业会考综合质量一等奖。
从2005年起,每个学科的教学质量均囊括了嘉陵区的前三名。
学校2005级毕业生梁莲籽以719分的升学成绩勇夺2008年南充市高考理科状元,四川省第六名,被清华大学录取。
2008级毕业生杜浩东以633.4分的成绩夺嘉陵区中考状元。
2009年中考中,学校毕业生蒲晓庆同学以总分644分再夺2009年嘉陵区中考第一名,这也是南充市实验中学连续五年夺得嘉陵区中考第一名。
另外,蒲晓庆、甘雨禾、易雷浩、宋浩、任锦林、任磊、青炼、周新竹、唐溢、韩志美十位同学还囊括了2009年嘉陵区中考前十名,150多人次获得单科满分,囊括嘉陵区各科最高分。
学校2009年中考675人参考,升入国家级示范高中人数达335人!国家级示范高中升学率直逼50%![2]
3学校荣誉
2013年获得“南充市优秀课改示范学校”称号
2013年成为南充市唯一获得“四川省川派初中名校”殊荣的初中学校
2013年中考李永强同学以636.3分(不含加分)夺得嘉陵区2013年中考状元
2013年中考,学校12名同学囊括嘉陵区前10名;嘉陵区中考前100名,学校占92名。
我是2013级的实验中学的一名初中生,实验中学!2013年升南高好历害今年7百多人,考400多个考起南高!你说厉害不?比南高初中升学率高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