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基本质量分级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塑限wp
液限wl w 流动状态
固态
半固态
可塑状态
塑性指数
I p wL wP
工程地质
岩 土 工 程 地 质 分 级 与 分 类
19
7.2 土的工程分类
一般规定
粒组划分
级配指标:不均匀系数(Cu)和曲率系数(Cc)
2 ( d ) 30 Cu Cc d10 d 60 小于某粒径的土颗粒质量累积百分数为10%时,相应的
岩 土 工 程 地 质 分 级 与 分 类
5
工程地质
岩 土 工 程 地 质 分 级 与 分 类
6
工程地质
岩 土 工 程 地 质 分 级 与 分 类
7
7.1 工程岩体分级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 定性划分 岩体坚硬程度 定量确定 工程岩体质量的 初步分级 岩体完整程度 定性划分
定量确定
粉质粘土
新近沉积的粘性土
工程地质
岩 土 工 程 地 质 分 级 与 分 类
32
7.2 土的工程分类
我国主要特殊土的基本特性
黄土
红粘土 软土 膨胀土 冻土 盐渍土
工程地质
岩 土 工 程 地 质 分 级 与 分 类
33
7.2 土的工程分类
黄土的成因 气候条件:第四纪干旱和半干旱气候 颜色:多呈黄色、淡灰黄色或褐黄色 原生黄土:不具层理 成因分类 次生黄土具有层理,并含有砂砾和细砾。 天然状态下土质坚硬、压缩性小、强度较高
0.75
工程地质
岩 土 工 程 地 质 分 级 与 分 类
10
工程地质
岩 土 工 程 地 质 分 级 与 分 类
11
定量指标采用岩体完整性指数(Kv)的实测值。当无条 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采用岩体体积节理数(J v)查表
797-第三节 我国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GB50218-94)

•
4、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 错儿。 08:19:3 308:19: 3308:1 9Wednesday, March 23, 2022
•
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 ,自胜 者强。 22.3.23 22.3.23 08:19:3 308:19: 33Mar ch 23, 2022
•
6、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 泥块一 样任意 揉捏。 2022年 3月23 日星期 三上午8 时19分 33秒08 :19:332 2.3.23
工程岩体基本级别一旦确定以后,可按表5-2 选用岩体的物理力学参数以及按表5-23选用岩体 结构面抗剪断峰值强度参数。
(2)地下工程岩体自稳能力的确定
利用标准中附录所列的地下工程自 稳能力(表5-24),可以对跨度等于或 小于20m的地下工程作自稳性初步评价, 当实际自稳能力与表中相应级别的自稳 能力不相符时,应对岩体级别作相应调 整
返回
•
1、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2.3. 2322.3. 23Wed nesday, March 23, 2022
•
2、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 人谈话 。08:1 9:3308: 19:3308 :193/2 3/2022 8:19:33 AM
•
3、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 22.3.23 08:19:3 308:19 Mar-22 23-Mar-22
(3)结合工程情况,计算岩体基本质量指标修
正值[BQ],并按表5-18的指标值确定本工程的工
程岩体级别。
[BQ]=BQ-100(K1+K2+K3) K1,K2,K3值,可分别按表5-19、5-20、5-21确 定。无表中所列情况时,修正系数取零。 [BQ] 出现负值时,应按特殊问题处理。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四)

3岩体基本质量的分级因素3.1分级因素及其确定方法3.1.1岩体基本质量应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因素确定。
3.1.2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应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两种方法确定。
3.2.1岩石坚硬程度,应按表3.2.1进行定性划分。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表3.2.1工程岩体分级标准(三)3.2.2岩石坚硬程度定性划分时,其风化程度应按表3.2.2确定。
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表3.2.23.3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3.3.1 岩体完整程度,应按表3.3.1进行定性划分。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表3.3.1注:平均间距指主要结构面(1~2组)间距的平均值。
3.3.2 结构面的结合程度,应根据结构面特征,按表3.3.2 确定。
结构面结合程度的划分表3.3.23.4定量指标的确定和划分3.4.1岩石坚硬程度的定量指标,应采用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 C)。
R C应采用实用测值。
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采用实测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IS(50))的算值,并按下式换算:RC=22.82I(3.4.1)3.4.2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 C)与定性划分的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可按表3.4.2表确定。
R C与定性划分的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表3.4.23.4.3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应采用岩体完整性指数(K v)。
K v应采用实测值。
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用岩体体积节理数(Jv ),按表3.4.3确定对应的Kv值。
J v与K v对照表表3.4.33.4.4岩体完整性指数(K v)与定性划分的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可按表3.4.4确定。
K v与定性划分的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表3.4.43.4.5 定量指标K v、J v的测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四)4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1基本质量级别的确定4.1.1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应根据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两者相结合,按表4.1.1确定。
岩体质量等级之欧阳德创编

4岩体基本质量分级
4.1基本质量级别的确定
4.1.1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应根据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两者相结合,按表4.1.1确定。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表
4.1.1
4.1.2当根据基本质量定性特征和基本质量指标(BQ)确定的级别不一时,应通过对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的综合分析,确定岩体基本质量级别。
必要时,应重新进行测试。
4.2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基本质量指标
4.2.1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应由表3.2.1和表3.3.1所确定的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组合确定。
4.2.2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应根据分级因素的定量指标R c的兆帕数值和K v,按下式计算:
BQ=90+3R c+250K v(4.2.2)
注:使用(4.2.2)式时,应遵守下列限制条件:
①当R c>90K v+30时,应以R c=90K v+30和K v代入计算BQ值。
②当K v>0.04R c+0.4时,应以K v=
0.04R c+0.4和R c代入计算BQ值。
岩体基本质量的分级因素

岩体基本质量的分级因素3.1 分级因素及其确定方法3.1.1 岩体基本质量应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因素确定。
3.1.2 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应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两种方法确定。
3.2 分级因素的定性划分3.2.1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应符合表3.2.1的规定。
表3.2.1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3.2.2 岩石坚硬程度定性划分时,其风化程度应按表3.2.2的规定确定。
表3.2.2 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3.2.3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应符合表3.2.3的规定。
表3.2.3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注:平均间距指主要结构面间距的平均值。
3.2.4 结构面的结合程度,应根据结构面特征,按表3.2.4确定。
表3.2.4 结构面结合程度的划分3.3 分级因素的定量指标3.3.1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量指标,应采用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 c。
R c应采用实测值。
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采用实测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I s(50)的换算值,并按下式换算:式中:R c——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
3.3.2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应采用岩体完整性指数K v。
K v应采用实测值。
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用岩体体积节理数J v,并按表3.3.2确定对应的K v值。
表3.3.2 J v与K v的对应关系3.3.3 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R c与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可按表3.3.3确定。
表3.3.3 R c与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3.3.4 岩体完整性指数K v与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可按表3.3.4确定。
表3.3.4 K v与岩体完整程度的对应关系3.3.5 定量指标R c、I s(50)的测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
3.3.6 定量指标K v、J v的测试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
工程岩体等级划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分类
• 分类指标:新鲜岩块的饱和单轴抗压强度(cw)
二)岩体的工程分类
1、RQD分类 2、岩体地质力学分类(RMR分类) 3、巴顿岩体质量分类(Q分类)
1、RQD分类 迪尔(Deere,1964)根据金刚石钻进的岩芯采取率,
提出用RQD值来评价岩体质量的优劣。 RQD值的定义是:大于10cm的岩芯累计长度与钻孔进
30 RMR 55
可知,岩体的变形模量为5.62-13.34GPa。 在该岩体中开挖5m直径的隧道,平均自稳时间为1周,而在该 岩体中开挖直径为10m的隧道,隧道围岩有发生失稳的可能性较 大,建议对其进行支护如下: (1)锚杆间距0.5-1.5m加钢筋网,需要时拱顶喷30-50mm混凝土 (2)拱顶喷100-150mm边喷50-100mm混凝土,加钢筋网与锚杆 (3)轻型-中型支架间距0.7-2.0m,在拱顶加喷0-50mm混凝土
举应用实例 位于地下200m处的泥岩包含3组主要的结构面 第一组结构面为层面,其特点为强风化,表面较粗糙,产 状为180°∠10°,该组节理条件评分为15; 第二组结构面为节理面,其特点为中等风化,表面较粗糙, 产状为185°∠75°,该组节理条件评分为21; 第三组结构面为节理面,其特点为中等风化,表面较粗糙, 产状为90°∠80°,该组节理条件评分为21; 岩石抗压强度为55Mpa,RQD值为60%,平均裂隙宽度为 0.4m; 试用RMR系统为岩体进行分类,估算岩体力学参数,评估 由东向西开挖10m隧道的稳定性,若隧道围岩稳定性差,并提 出初期支护方案。
-12
4043
III
一般 岩体
节理 面2 5 10 9 21 7-10
岩体基本质量及分级因素

3岩体基本质量的分级因素3.1分级因素及其确定方法3.1.1岩体基本质量应由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两个因素确定。
3.1.2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应采用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两种方法确定。
3.2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3.2.1岩石坚硬程度,应按表3.2.1进行定性划分。
岩石坚硬程度的定性划分表3.2.13.2.2岩石坚硬程度定性划分时,其风化程度应按表3.2.2确定。
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表3.2.23.3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3.3.1 岩体完整程度,应按表3.3.1进行定性划分。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性划分表3.3.1注:平均间距指主要结构面(1~2组)间距的平均值。
3.3.2 结构面的结合程度,应根据结构面特征,按表3.3.2 确定。
结构面结合程度的划分表3.3.2名称结构面特征结合好张开度小于1mm,无充填物;结合好张开度1~3mm,为硅质或铁质胶结;张开度大于3mm,结构面粗糙,为硅质胶结结合一般张开度1~3mm,为钙质或泥质胶结;张开度大于3mm,结构面粗糙,为铁质或钙质胶结结合差张开度1~3mm,结构面平直,为泥质或泥质和钙质胶结;张开度大于3mm,多为泥质或岩屑充填结合很差泥质充填或泥夹岩屑充填,充填物厚度大于起伏差3.4定量指标的确定和划分3.4.1岩石坚硬程度的定量指标,应采用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 C)。
R C应采用实用测值。
当无条件取得实测值时,也可采用实测的岩石点荷载强度指数(IS(50))的算值,并按下式换算:RC=22.82I(3.4.1)3.4.2岩石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 C)与定性划分的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可按表3.4.2表确定。
R C与定性划分的岩石坚硬程度的对应关系表3.4.2RC(MPa)>60 60~30 30~15 15~5 <5 坚硬程度坚硬岩较坚硬岩较软岩软岩极软岩3.4.3 岩体完整程度的定量指标,应采用岩体完整性指数(K v)。
K v应采用实测值。
最新岩体质量等级

4岩体基本质量分级4.1基本质量级别的确定4.1.1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应根据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两者相结合,按表4.1.1确定。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表4.1.14.1.2当根据基本质量定性特征和基本质量指标(BQ)确定的级别不一时,应通过对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的综合分析,确定岩体基本质量级别。
必要时,应重新进行测试。
4.2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基本质量指标4.2.1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应由表3.2.1和表3.3.1所确定的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组合确定。
4.2.2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应根据分级因素的定量指标R c的兆帕数值和,按下式计算:KvBQ=90+3R c+250K v(4.2.2)注:使用(4.2.2)式时,应遵守下列限制条件:①当R c>90K v+30时,应以R c=90K v+30和K v代入计算BQ值。
②当K v>0.04R c+0.4时,应以K v=0.04R c+0.4和R c代入计算BQ值。
第一章工程概况和工程特点1.工程概况1.1工程规模本工程是诸城市潍河公园改造工程,主要解决现状入口的各项问题,包括西入口、北入口(西)、北入口(东)等路口改造,包括加设电动伸缩门及门卫房,个别路口拓宽以及积水改造,以及园区内停车场改造、绿化提升、园区道路和广场划线等内容。
1.2结构形式园路:15cm级配碎石基础+20cmC20水泥混凝土+透水砖园路恢复块料铺设:15cm级配碎石基础+C15素混凝土垫层+3cm水泥砂浆+广场砖2.工程特点经详细研究施工图设计、招标文件,并经反复踏勘现场,我们认为本工程有以下特点和难点,我公司将对这些特点和难点采取专门措施并想方设法予以解决和完成,以确保本工程各项指标得以顺利实现。
2.1本期是公园改造工程,内容复杂繁多。
2.2其他特点2.2.1外部协调多进场施工后,需要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其它相关单位配合协调外部矛盾,还要与当地居民协调,外部协调相对较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岩体基本质量分级
4.1基本质量级别的确定
4.1.1岩体基本质量分级,应根据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两者相结合,按表4.1.1确定。
岩体基本质量分级表
4.1.1
4.1.2当根据基本质量定性特征和基本质量指标(BQ)确定的级别不一时,应通过对定性划分和定量指标的综合分析,确定岩体基本质量级别。
必要时,应重新进行测试。
4.2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和基本质量指标
4.2.1岩体基本质量的定性特征,应由表3.2.1和表3.3.1所确定的岩石坚硬程度和岩体完整程度组合确定。
4.2.2岩体基本质量指标(BQ),应根据分级因素的定量指标R c的兆帕数值和,按下式计算:
K
v
BQ=90+3R c+250K v(4.2.2)注:使用(4.2.2)式时,应遵守下列限制条件:
①当R c>90K v+30时,应以R c=90K v+30和K v代入计算BQ值。
②当K v>0.04R c+0.4时,应以K v=0.04R c+0.4和R c代入计算BQ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