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
专题11 第35题 物质结构与性质(强化训练)-2020年高考化学二三轮复习题型大突破系列(原卷版)

专题11 第35题物质结构与性质(强化训练)1.氟及其化合物用途非常广泛,自然界中氟多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主要有萤石(CaF2)、冰晶石(Na3AlF6)等。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氟原子中有_________________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2)NF3是微电子工业中优良的等离子刻蚀气体。
NF3与NH3的空间构型相同,但是NH3(-33° C)的沸点比NF3(-129° C)的高,原因为_____________。
(3)氟硼酸(HBF4,属于强酸)常用于替代浓硫酸作铅蓄电池的电解质溶液,可由HF和BF3合成,从化学键形成角度分析HF与BF3能化合的原因:________。
(4)液态[H2F]+中存在[H2F]+和[HF2]-,[HF2]-的结构可表示为[F-H…F]-,[H2F]+的VSEPR模型名称为________形。
NaHF2可用于制无水氟化氢和供雕刻玻璃、木材防腐等。
常温常压下为白色固体,易溶于水,160°C分解。
NaHF2中所含作用力的类型有______. (填字母)。
a 离子键b 共价键c 配位键d 氢键(5)CaF2是难溶化合物,其品胞结构如图所示:①若原子坐标参数A处为(0,0,0),B处为(11,022,),C处为(1,1,1),则D处为_____.②每个Ca2+周围距离最近的Ca2+共有_____个。
③已知:CaF2晶体密度为cg·cm-3 ,则晶胞中Ca2+与最近的F-之间的距离为____nm(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含c、N A的式子表示)。
2.完成下列问题。
(1)多元化合物薄膜太阳能电池材料为无机盐,其主要包括砷化镓(GaAs)、硫化镉(CdS)薄膜电池等.①As的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Ar]_______________.②第一电离能:As___Ga(填“>”、“<”或“=”).(2)配合物Fe(CO)5常温下呈液态,熔点为-20.5 ℃,易溶于CCl4 中,则Fe(CO)5是______分子(非极性或极性)。
物质结构与性质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1.(1)图1为元素X的前五级电离能的数值示意图。
已知X的原子序数<20,请写出X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
(2)A、B、C、D、E、F、G、H八种短周期元素,其单质的沸点如图2所示。
①上述元素中,某些元素的常见单质所形成的晶体为分子晶体,这些单质分子中既含有σ键又含有π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②已知D、F、G三种元素的离子具有跟E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B、C、D三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用相关元素符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
③已知H的电负性为1.5,而氯元素的电负性为3.0,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极易水解,且易升华。
据此推测该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
④原子序数比A小1的元素与D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空间构型为___ _____,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______ __。
2.(2012·江苏高考)一项科学研究成果表明,铜锰氧化物(CuMn2O4)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HCHO)。
(1)向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Cu(NO3)2和Mn(NO3)2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所得沉淀经高温灼烧,可制得CuMn2O4。
①Mn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O-3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描述)。
(2)在铜锰氧化物的催化下,CO被氧化为CO2,HCHO被氧化为CO2和H2O。
①根据等电子体原理,CO分子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H2O分子中O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1 mol CO2中含有的σ键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向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可生成[Cu(OH)4]2-。
高中化学选修三部分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及答案1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及答案11.(2013•四川) (1)2(2013•天津) (2)3.(2012•重庆) (3)4.(2012•天津) (5)5.(2012•安徽) (6)6.(2010•江西) (7)7.(2009•安徽) (9)1.(2013•四川)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与氢气可化合生成气体G,其水溶液pH>7;Y的单质是一种黄色晶体;R基态原子3d轨道的电子数是4s轨道电子溶液反应可生数的3倍.Y、Z分别与钠元素可形成化合物Q和J,J的水溶液与AgNO3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L;Z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G反应生成M.请回答下列问题:(1)M固体的晶体类型是.(2)Y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G分子中X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3)L的悬浊液中加入Q的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其原因是.2-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4)R的一种含氧酸根RO4色,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解: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的单质与氢气可化合生成气体;Y的单质是一种黄色晶体,Y为硫元素;G,其水溶液pH>7,故X为氮元素,G为NH3R基态原子3d轨道的电子数是4s轨道电子数的3倍,则外围电子排布为3d64s2,故RS,Z与钠元素可形成化合物J,J的水为Fe元素;Y与钠元素可形成化合物Q,Q为Na2溶液与AgNO溶液反应可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L,L为AgCl,故Z为Cl元素,3J为NaCl;Z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G反应生成M,故M为NH4Cl,(1)M为NH4Cl,属于离子晶体,故答案为:离子晶体;(2)Y为硫元素,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1s22s22p63s23p4;G为NH3,分子中N 原子成3个N-H键,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数目为4,故采取sp3杂化,故答案为:1s22s22p63s23p4;sp3;(3)L为AgCl,Q为Na2S,AgCl的悬浊液中加入Na2S的溶液,由于Ag2S的溶解度小于AgCl的溶解度,故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故答案为:Ag2S的溶解度小于AgCl的溶解度;(4)R为Fe元素,含氧酸根FeO42-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有Fe3+生成,并有无色气体产生,结合电子转移守恒可知,只有氧元素被氧化,故该无色气体为O2,反应离子方程式为:4FeO42-+20 H+=4Fe3++3O2↑+10H2O,故答案为:4FeO42-+20 H+=4Fe3++3O2↑+10H2O.2(2013•天津)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Q与X同主族;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五种元素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写元素符号).(2)X与Y能形成多种化合物,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写分子式)(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D是淡黄色固体.写出C的结构式:D的电子式:①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则A的化学式为由A转化为B的离子方程式为②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A、B浓度均为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常温下,在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溶质的主要成分有.解:X、Y、Z、Q、R是五种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两元素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之和均为0,且Q与X同主族,则X、Q处于ⅠA族,Y处于ⅣA族,故X为氢元素,Q为Na元素,Y为碳元素;Z、R分别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则Z为氧元素、R为Al元素,(1)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Na>Al>C >O>H,故答案为:Na>Al>C>O>H;(2)H与C形成多种化合物,属于烃类物质,其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是C2H2,故答案为:C2H2;(3)由以上某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A、B、C、D有如下转化关系:A CDB(在水溶液中进行),其中,C是溶于水显酸性的气体,则C为CO2,D是淡黄色固体则D为Na2O2,则:CO2的结构式为O=C=O,Na2O2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O=C=O;;①如果A、B均由三种元素组成,B为两性不溶物,结合转化关系可知,A为偏铝酸钠、B为氢氧化铝,偏铝酸根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与碳酸根,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AlO2-+3H2O+CO2═2Al(OH)3↓+CO32-,故答案为:NaAlO2;2AlO2-+3H2O+CO2═2Al(OH)3↓+CO32-;②如果A由三种元素组成,B由四种元素组成,A、B溶液均显碱性,结合转化关系可知,A为碳酸钠、B为碳酸氢钠,溶液中碳酸根水解CO32-+H2O⇌HCO3-+OH-,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溶液呈碱性;碳酸钠、碳酸氢钠均为0.1mol•L-1的混合溶液中,钠离子浓度最大,碳酸根、碳酸氢根水解,溶液呈碱性,碳酸根的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根,故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Na+)>c(HCO3-)>c(CO32-)>c(OH-)>c(H+);常温下,在该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中性时,氢离子与碳酸根转化生成碳酸氢根,区别转化碳酸氢根溶液,仍为碱性,故部分碳酸氢根转化为碳酸,溶质的主要成分有NaCl、NaHCO3、H2CO3,故答案为:CO32-+H2O⇌HCO3-+OH-;c (Na+)>c (HCO3-)>c (CO32-)>c (OH-)>c (H+);NaCl、NaHCO3、H2CO3.3.(2012•重庆)金刚石、SiC具有优良的耐磨、耐腐蚀特性,应用广泛.(1)碳与短周期元素Q的单质化合仅能生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R 为非极性分子.碳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Q是R的电子式为(2)一定条件下,Na还原CCl4可制备金刚石,反应结束冷却至室温后,回收其中的CCl4的实验操作名称为,除去粗产品中少量钠的试剂为(3)碳还原SiO2制SiC,其粗产品中杂质为Si和SiO2.现将20.0g SiC粗产品加入到过量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收集到0.1mol氢气,过滤得SiC固体11.4g,滤液稀释到1L.生成氢气的离子方程式为硅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4)下列叙述正确的有(填序号).①Na还原CCl4的反应、Cl2与H2O的反应均是置换反应②水晶、干冰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相同③Na2SiO3溶液与SO3的反应可用于推断Si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④钠、锂分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中阴阳离子数目比均为1:2.解:(1)由题给信息“碳与Q的单质化合仅能生成两种常见气态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R为非极性分子”可推知Q为氧,非极性分子R为CO2.根据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可以确定碳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二周期第ⅣA族,CO2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ⅣA族;氧(或O);;(2)金刚石是不溶于CCl4的固体,CCl4是液体,将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通常采用的方法是过滤;由于Na可以与水(或乙醇)发生反应,而金刚石不与水(或乙醇)反应,所以除去粗产品中少量的钠可用水(或乙醇),故答案为:过滤;水(或乙醇);(3)根据硅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i+2NaOH+H2O═Na2SiO3+2H2↑可写出其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SiO32-+2H2↑;计算溶液中硅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需要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Si+2NaOH+H2O═Na2SiO3+2H2↑28 g 1 mol 2 molm(Si) n1(Na2SiO3) 0.1 molm(Si)=28g/mol×0.1mol 2mol=1.4g,n1(Na2SiO3)=0.1mol2=0.05 mol,粗产品中SiO2的质量为m(SiO2)=20.0g-11.4g-1.4 g=7.2 gSiO2+2NaOH═Na2SiO3+H2O60g 1mol7.2g n2(Na2SiO3)n2(Na2SiO3)=1mol×7.2g 60g=0.12mol,则n(Na2SiO3)=n1(Na2SiO3)+n2(Na2SiO3)=0.12mol+0.05mol=0.17mol,硅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17mol1L=0.17mol/L,故答案为:Si+2OH-+H2O═SiO32-+2H2↑;0.17 mol•L-1;(4)①Na还原CCl4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但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不是置换反应,故①错误;②水晶属于原子晶体,而干冰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克服粒子间作用力的类型不相同,故②错误;③Na2SiO3溶液与SO3的反应,说明酸性H2SiO3比H2SO4弱,则可用于推断Si与S的非金属性强弱,故③正确;④钠、锂分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氧化物分别为Na2O2、Li2O,阴阳离子数目比均为1:2,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③④.4.(2012•天津)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请回答下列问题:(1)Y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2)上述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非金属气态氢化物还原性最强的是(写化学式).(3)Y、G的单质或两元素之间形成的化合物可作水消毒剂的有(写出其中两种物质的化学式).(4)X2M的燃烧热△H=-a kJ•mol-1,写出X2M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5)ZX的电子式为;ZX与水反应放出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解:X、Y、Z、M、G五种元素分属三个短周期,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为主族元素,所以X是H元素;X、Z同主族,可形成离子化合物ZX,Y为主族元素,且Z原子序数大于Y原子序数,所以Z是Na元素;Y、M同主族,可形成MY2、MY3两种分子,所以Y是O元素,M是S元素,G是短周期主族元素,所以G是Cl元素(不考虑稀有气体),(1)Y是O元素,O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处于第二周期第ⅥA族,故答案为:第二周期第ⅥA族;(2)非金属性越强,其相应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越强,这几种元素非金属性最强的是Cl元素,所以其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最强的是高氯酸HClO4,非金属性越弱,气态氢化物还原性越强,还原性最强的气态氢化物是硫化物 H2S,故答案为:HClO4;H2S;(3)Y的单质O3、G的单质Cl2、二者形成的ClO2可作消毒剂,故答案为:O3、Cl2等;(4)H2S的燃烧热△H=-a kJ•mol-1,根据燃烧热的含义,H2S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生成物应该生成SO2,故H2S燃烧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S(g)+3O2(g)=2 SO2(g)+2H2O(l)△H=-2aKJ•mol-1,故答案为:2H2S(g)+3O2(g)=2 SO2(g)+2H2O(l)△H=-2aKJ•mol-1;(5)ZX为NaH,属于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氢负离子构成,电子式为,Na与水反应是氢氧化钠与氢气,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为:NaH+H2O=NaOH+H2↑,故答案为:;NaH+H2O=NaOH+H2↑;(6)熔融状态下,Na的单质和FeCl2能组成可充电电池,反应原理为:2Na+FeCl2Fe+2NaCl.放电时,为原电池,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Fe2+在正极放电生成Fe,正极反应式为,Fe2++2e-=Fe;充电时,为电解池,阴极发生还原,故Na电极接电源的负极,由电池结构可知,该电池的电解质为β-Al2O3,故答案为:Fe2++2e-=Fe;钠;β-Al2O3.5.(2012•安徽)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其相关信息如下表:元素相关信息X 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Y 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 n+2Z 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W 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个电子.(2)X的电负性比Y的(填“大”或“小”);X和Y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写化学式)(3)写出Z2Y2与XY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在X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多种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种氢,写出其中一种分子的名称:氢元素、X、Y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和某种常见无机阴离子,写出其中一种分子与该无机阴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X、Y、Z、W是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中的常见元素,X的基态原子L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所以X基态原子核外有6个电子,则X是C元素;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ns n np n+2,s能级上最多排2个电子,且p能级上还有电子,所以n为2,则Y的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4,所以Y是O元素;Z存在质量数为23,中子数为12的核素,则其质子数是11,所以Z是Na元素;W有多种化合价,其白色氢氧化物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会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所以W是Fe.(1)通过以上分析知,W是铁元素,铁元素位于第四周期第VIII族,基态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4s2,所以其基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故答案为:四,Ⅷ,2;(2)X是C元素,Y是O元素,同一周期中,元素的电负性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所以X的电负性比Y的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其氢化物越稳定,所以X和Y的气态氢化物中,较稳定的是 H2O,故答案为:小,H2O;(3)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该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转移电子数是2,故答案为:(4)在X原子与氢原子形成的多种分子中,有些分子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两种氢,则物质可能是丙烷或丁烷等,氢元素、X、Y的原子也可共同形成多种分子,如羧酸或含有羟基的羧酸等,某种常见无机阴离子有碳酸氢根离子,醋酸和碳酸氢根离子反应二氧化碳、水和醋酸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CH3COOH+HCO3-=CH3COO-+H2O+CO2↑,故答案为:丙烷,CH3COOH+HCO3-=CH3COO-+H2O+CO2↑.6.(2010•江西)主要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一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X、Y和Z分属不同的周期,他们的原子序数之和是W原子序数的5倍.在由元素W、X、Y、Z组成的所有可能的二组分化合物中,由元素W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请回答下列问题:(1)W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式为,W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2)X单质与水发生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化合物M的化学式为,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M熔点较高的原因是.将一定量的化合物ZX负载在M上可制得ZX/M催化剂,用于催化碳酸二甲酯与月桂醇酯交换合成碳酸二月桂酯.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碳原子采用的杂化方式有,O-C-O的键角约为;(4)X、Y、Z可形成立方晶体结构的化合物,其晶胞中X占据所有棱的中心,Y位于顶角,Z处于体心位置,则该晶体的组成为X:Y:Z= ;(5)含有元素Z的盐的焰色反应为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是解: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则W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W为氧元素;X,Y,Z分属不同的周期,且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不可能为第三周期元素,若为第三周期,X、Y、Z的原子序数之和大于W原子序数的5倍,所以可以断定X也在第二周期,且原子序数比氧元素大,故X为F元素;故Y、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8×5-9=31,故Y处于第三周期,Z处于第四周期,Z的原子序数大于18,若Y为Na元素,则Z为Ca 元素,若Y为Mg元素,则Z为K元素,X的原子序数再增大,不符合题意,由于元素W 与Y形成的化合物M的熔点最高,故Y为Mg元素,Z为K元素,(1)W为氧元素,O原子的L层电子排布式为2s22p4;O3分子结构如图,中心O原子成2个σ键,1个离域π34,含有1对孤对电子,杂化轨道用于成σ键或填充孤对电子对,故杂化轨道数为2+1=3,由于中心O原子含有1对孤对电子,故O3空间构型为V型,故答案为:2s22p4;V型;(2)氟气与水反应生成HF与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F2+2H2O=4HF+O2,故答案为:2F2+2H2O=4HF+O2;(3)由上述分析可知,M为MgO,其晶体结构与NaCl相同,而熔点高于NaCl,由于MgO 晶体中离子的电荷多、离子半径较小,晶格能大,故MgO熔点较高,在碳酸二甲酯分子中-OCH3,C原子4个单键,采取sp3杂化,在酯基中,C原子呈2个C-O单键,属于σ键,1个C=O双键,双键按单键计算,故中心C原子的杂化轨道数为3,采取sp2杂化,为平面正三角形,键角为120°,故O-C-O的键角约为120°,故答案为:MgO;离子的电荷多、离子半径较小,晶格能大;sp2和sp3;120°;(4)F、Mg、K形成立方晶体结构的化合物,晶胞中F占据所有棱的中心,晶胞中F原子数目为12×14=3,Mg位于顶角,晶胞中Mg原子数目为8×18=1,K处于体心位置,晶胞中含有1个K原子,则该晶体的组成为F:Mg:K=3:1:1,故答案为:3:1:1;(5)含有元素K的盐的焰色反应为紫色,许多金属盐都可以发生焰色反应,其原因: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故答案为:紫;激发态的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光的形式释放能量.7.(2009•安徽)W、X、Y、Z是周期表前36号元素中的四种常见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Y的氧化物是导致酸雨的主要物质,X的基态原子核外有7个原子轨道填充了电子,Z能形成红色(或砖红色)的和黑色的ZO两种氧化物.(1)W位于元素周期表第周期第族.W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比H2O(g).(2)Y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是,Y的第一电离能比X的(填“大”或“小”).(3)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浓溶液与Z的单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已知下列数据则X的单质和FeO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训练题—物质结构与性质及参考答案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训练题—物质结构与性质 1.(2022·广东广州·模拟预测)环烷酸金属(Cu 、Ni 、Co 、Sn 、Zn )盐常作为合成聚氨酯过程中的有效催化剂。
请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Co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2)镍的氨合离子()236Ni NH +⎡⎤⎣⎦中存在的化学键有___________。
A .离子键B .共价键C .配位键D .氢键E .σ键F .π键(3)Cu 、Zn 的第二电离能比较:()2I Cu ___________()2I Zn (填>、=或<)。
(4)锡元素可形成白锡、灰锡、脆锡三种单质。
其中灰锡晶体与金刚石结构相似,但灰锡不如金刚石稳定,其原因是___________。
(5)硒化锌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其晶胞参数为apm 。
①已知原子坐标:A 点为()0,0,0,B 点为()1,1,1,则C 点原子坐标为___________。
①若硒化锌晶体的密度为-3ρg cm ⋅,则阿伏加德罗常数A N =___________(用含a 、ρ的计算式表示)。
2.(2022·广西南宁·模拟预测)我国“嫦娥”五号首次实现地外天体采样返回,这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又一突破。
带回的月壤中含有H 、N 、O 、Al 、S 、Cd 、Zn 、Ti 、Cu 、Au 、Cr 等多种元素。
请完成下列问题:(1)N 、O 、Al 、S 四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
(2)Cu 、Au 是同一副族的元素,Au 的原子序数更大,它们属于_______区元素,基态Au 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
(3)SO 2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请写出一种与SO 2互为等电子体的单质_______(填化学式)。
(4)某晶体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该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
如果将Se 原子看做密堆积,则其堆积模型为_______。
2023届高三化学一轮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1.硅和卤素单质反应可以得到SiX 4。
SX 4的熔沸点①0℃时,SiF 4、SiCl 4、SiBr 4、SiI 4呈液态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沸点依次升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气态SiX 4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___;②SiCl 4与N ﹣甲基咪唑()反应可以得到M 2+,其结构如图所示:N -甲基咪唑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___,H 、C 、N 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1个M 2+中含有___________个σ键;2.钛及其化合物具有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能,相关的研究备受关注。
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钛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___。
(2)钛元素的检验方法如图:TiO 2+可与H 2O 2形成稳定的[TiO(H 2O 2)]2+,其原因是___。
(3)二氧化钛是良好的光催化剂,可催化转化多种有毒物质,如:可将水中的NO 2-转化为NO 3-;将甲基橙、亚甲基蓝、HCHO 转化为CO 2等。
的空间构型为___。
①NO3②甲基橙、亚甲基蓝中S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别为___、___。
③常温下,1L水中大约可溶解CO2、HCHO的体积分别为1L、480L,其主要原因是___。
(4)具有双钙钛矿型结构的晶体通过掺杂改性可用作固体电解质材料。
双钙钛矿型晶体的一种典型结构单元如图所示:①晶体中与La距离最近的Ba的数目为____。
②该晶体的一个完整晶胞中含有___个Co原子。
③真实的晶体中存在5%的O原子缺陷,从而能让O2-在其中传导,已知La为+3价,则+3价钴与+4价钴的原子个数比为___;设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N A,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g·cm-3(列出计算式)。
3.Be、Mg、Ca均为ⅡA族元素,这些元素及其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高中化学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试题及解析

高中化学化学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专项训练试题及解析一、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综合性考察1.2020年,自修复材料、自适应材料、新型传感材料等智能材料技术将大量涌现,为生物医疗、国防军事以及航空航天等领域发展提供支撑。
(1)我国科研工作者基于丁二酮肟氨酯基团的多重反应性,研制了一种强韧、自愈的超级防护材料,其中的分子机制如图所示。
Cu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_____区,M层中核外电子能量最高的电子云在空间有_____个伸展方向。
C、N、O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2)氧化石墨烯基水凝胶是一类新型复合材料,对氧化石墨烯进行还原可得到还原氧化石墨烯,二者的结构如图所示:还原石墨烯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是______,上图中氧化石墨烯转化为还原石墨烯时,1号C 与其相邻 C原子间键能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二者当中在水溶液中溶解度更大的是____________ (填物质名称),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3)砷化硼是近期受到广泛关注一种III—V半导体材料。
砷化硼为立方晶系晶体,该晶胞中原子的分数坐标为:B:(0,0,0);(,,0);(,0,);(0,,);……As:(,,);(,,);(,,);(,,)请在图中画出砷化硼晶胞的俯视图...........___________,已知晶体密度为dg/cm3,As半径为a pm,假设As、B原子相切,则B原子的半径为_________pm(写计算表达式)。
2.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铁原子简化的电子排布式为[Ar]___。
(2)硫酸镍溶于氨水形成[Ni(NH3)6]SO4蓝色溶液。
①[Ni(NH3)6]SO4中阴离子的立体构型是___。
②在[Ni(NH3)6]2+中Ni2+与NH3之间形成的化学键称为___,提供孤电子对的成键原子是___。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专题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1.()24Zn CN -⎡⎤⎣⎦在水溶液中与HCHO 发生如下反应:()()22222444HCHO Zn CN 4H 4H O Zn H O 4HOCH CN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CHO 的分子构型是是三角锥形B .基态2Zn +的电子排布式为[]82Ar 3d 4sC .()224Zn H O +⎡⎤⎣⎦中与2Zn +形成配位键的原子是HD .1mol 2HOCH CN 中所含σ键的数目是6mol 2.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 .SO 2分子的空间构型与它的VSEPR 模型一致B .价电子排布为5s 25p 1的元素位于第五周期第I A 族,是s 区元素C .在同一电子层上运动的电子,其自旋方向可以相同D .s -s σ键与s -p σ键的电子云形状的对称性不相同3.3Fe +由于核外有空的d 轨道,可与一些配体形成配位数为6的配离子。
某同学将淡紫色的()323Fe NO 9H O ⋅晶体溶于水后再依次加KSCN 和NaF ,发现溶液出现下列变化:已知:()3+26Fe H O ⎡⎤⎣⎦为浅紫色,()36Fe SCN -⎡⎤⎣⎦为红色,[]3-6FeF 为无色。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323Fe NO 9H O ⋅晶体溶于水后溶液不是浅紫色而是黄色,是因为3Fe +水解生成()3Fe OH 所致B .SCN -与3Fe +形成配位键时,S 原子提供孤电子对C .溶液Ⅱ加NaF 后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说明SCN -与3Fe +配位键强度不及F -与3Fe +配位键强度D .焰色试验中可用无锈铁丝替代铂丝,说明铁灼烧时无焰色且不会产生发射光谱 4.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硝基苯的结构简式B .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为C .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为D .2-乙基-1,3-丁二烯分子的键线式为5.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夹持装置已略去)A .AB .BC .CD .D6.2022年4月16日,神舟十三号飞船成功着陆,此次飞行为中国建造“天宫”空间站打下重要基石。
2023届高三化学专题训练:物质结构与性质

2023届高考化学专项练习:物质结构与性质1.(2022·陕西渭南·统考一模)回答下列问题:(1)氨基酸锌是研究最早和使使用最广泛的第三代锌添加剂,该添加剂具有优良的营养功能。
如图是氨基酸锌的结构简式。
①组成氨基酸锌的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最简单的氨基酸是甘氨酸(结构简式如图),其结构中π键与σ键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__。
(2)分于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中心原子(离子)的配合物称为多核配合物,如图为Co(Ⅱ)双核配合物的内界。
①配合物中每个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o2+的最高能层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③下列状态的钴中,电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能量最大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A.[Ar]3d74s1B.[Ar]3d74s2C.[Ar]3d74s14p1D.[Ar]3d74p1(3)二氯甲醛的结构简式为,已知单键和双键的键角为124.1°,单键和单键的键角为111.8°,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碳酸亚乙酯()是某锂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添加剂,该物质能溶于水,请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化学上有一种见解,认为含氧酸的通式可以写成(HO)m RO n,如果成酸元素R相同,则n值越大的R正电性越高,导致R—O—H中O的电子向R偏移,因而在水分子的作用下,也就越容易电离出H+,即酸性越强,用以上原理解释亚硫酸和硫酸的酸性强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2·天津·模拟预测)1797年法国化学家沃克兰从当时称为红色西伯利亚矿石中发现了铬,后期人类发现铬元素在其他方面有重要用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
1.最新科技报导,美国夏威夷联合天文中心的科学家发现了新型氢微粒,这种新粒子是由
3个氢原子核(只含质子)和2个电子构成,对于这种微粒,下列说确的是()
A.是氢的一种新的同素异形体 B.是氢的一种新的同位素
C.它的组成可用H3表示 D.它比一个普通H2分子多一个氢原子核
2.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的是()A.HF、HCl、HBr、HI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
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D.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
3.共价键、离子键和德瓦尔斯力都是微粒之间的不同作用力,下列含有上述两种结合力的是 ( )
①Na2O2②SiO2 ③石墨④金刚石⑤NaCl ⑥白磷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②④⑥ D.③④⑤
4.短周期的三种元素分别为X、Y和Z,已知X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Y元素原子的M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是它的K层和L层电子总数的一半,Z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的电子数比Y元素原子的L电子层上电子数少2个,则这三种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不可能
...是 ( )
A.X2YZ4 B.XYZ3 C.X3YZ4 D.X4Y2Z7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同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②同位素的性质几乎完全相同;③质子数相同,
电子数也相同的粒子,不可能是一种分子和一种离子;④电子数相同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⑤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质量数:⑥某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取整数,就是其质量数。
A.①②④⑤ B.③④⑤⑥ C.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6.据报导用激光将置于铁室中的石墨靶上的碳原子“炸松”,与此同时再用一个射频电火花喷射出氮气,此时碳、氮原子结合成碳氮化合物的薄膜,该膜的硬度可比金刚石更坚硬,其原因可能是 ( )
A.碳、氮原子构成网状的原子晶体 B.膜中的C--N键长比金刚石的C—C 键长短
C.碳、氮都是非金属,化合时放出大量热 D.相邻主族非金属的化合物比单质硬度大
7.A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a,次外层电子数是b;B元素的原子M层电子数是(a—b),L层电子数是(a+b),则A、B两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表示为( )
A.B3A2 B.BA2 C.A3B2 D.AB2
8.某主族元素的离子X2+有6个电子层,最外层有2个电子,当把XO2溶于浓盐酸时,有黄
色气体产生,则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X2+具有还原性 B.X的+2价化合物比+4价化合物稳定
C.XO2具有强氧化性 D.该元素是第ⅡA族元素
9.推断下列化合物的化学式:
⑴X 、Y 两元素能形成XY 2型化合物,XY 2中共有38个电子,若XY 2是离子化合物,其化学式是_____;若XY 2是共价化合物其化学式是______。
⑵第三周期,X 、Y 两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差为4,它们组成的XY 型化合物,其化学式为______。
⑶1mol 某物质含有不同周期三种元素的原子各1mol ,其质子总数为20mol ,该物质的化
学式为______。
⑷某非金属X 的最高正价为+m ,它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中有b 个氧原子,则这
种酸的化学式是________。
⑸X 元素的最高正价和负价绝对值之差为6,Y 元素和X 元素原子的次外电子层上都有8个电子,X 和Y 形成的化合物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则该化合物是_________ 。
10.A 、B 、C 、D 、E 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 、C 同周期,A 、D 同主族。
A 、
B 能形成两种液态化合物甲和乙,原子个数比分别为2∶1和1∶1。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乙两分子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C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
⑵C 和D 的离子中,半径较小的是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⑶将D 的单质投入甲中,待D 消失后再向上述溶液中加入E 的单质,此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C 、D 、E 可组成离子化合物D x EC 6,其晶胞(晶胞是在晶体中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
元)结构如下图所示,阳离子D +(用○表示)位于正方体的棱的中点和正方体部;阴离
子EC 6x -(用●表示)位于该正方体的顶点和面心。
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11.A、B 、C 、D 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含有相同电子数的离子或分子。
其中A 是由5个原子构成的粒子。
它们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如下图。
⑴写出A 、B 的电子式。
A B 。
⑵C 与D 相似,在液态时C 也可以发生微弱的电离,电离出含有相同电子数的两种微粒,则C 的电离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金属钠能与液态C 反应:Na +C →X+H 2,写出在液态C 中X 跟NH 4Cl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2.水分子间存在一种叫“氢键”的作用(介于德瓦尔斯力与化学键之间)彼此结合而形成(H 2O)n 。
在冰中每个水分子被4个水分子包围形成变形的正四面体,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成庞大的分子晶体一次,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
⑴1mol 冰中有 mol “氢键”
晶胞 晶胞的8
1 ○:阳离子D + ●:阴离子EC 6x -
⑵水分子可电离生成两种含有相同电子数的微粒,其电离方程式
为:。
⑶在冰的结构中,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以氢键相连接。
在冰晶体中除氢键外,
还存在德瓦尔斯力(11kJ•mol—1)。
已知冰的升华热是51 kJ•mol—1,则冰晶体中氢键的能量是 kJ•mol—1
⑷用x、y、z分别表示H2O、H2S、H2Se的沸点(℃),则x、y、z的大小关系是,
其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已知Fe x O晶体晶胞结构为NaCl型(其晶胞的一个面如图),由于晶体缺陷,x值小于1。
测知Fe x O晶体密度ρ为5.71g·cm-3,晶胞边长为4.28×10-10m。
求
⑴Fe x O中x值(精确至0.01)为多少?
分数(用小数表示,精确到0.001)为多少?
(3)在完整晶体中,与O2-等距且最近的6个Fe占据空隙是何种几
何形状?
(4)在晶体中,铁元素的离子间最短距离为多少米?
《物质结构与性质》专题训练
参考答案
1.D 2.D 3.B 4.A 5.D 6.AB 7.B 8.D
9.⑴CaF 2 CS 2 (2)MgS (3)NaOH 或 LiHS
(4)H 2b -m XO b (5)KCl 或CaCl 2
10.⑴ 第二周期、第ⅦA 族 ⑵ Na
⑶ 2Al +2NaOH +2H 2O =2NaAlO 2+3H 2↑ ⑷ Na 3AlF 6
11.(1)略 (2)2NH 3
NH 4++NH 2- (3)NaNH 2 + NH 4Cl = NaCl + 2NH 3
12.(1) 2 (2)
H 2O + H 2O H 3O + + OH -
(3) 20 (4) x > z > y 水中含氢键,故沸点最高,硒化氢比硫化氢相对分子质
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大,故硒化氢沸点高。
13.(1) 根据NaCl 的晶体结构分析,若取1mol 该晶胞,则有4molFe x O.
即:(4.28×10-8cm)3×6.02×1023mol -1×5.71g ·cm -3=4(56x +16)g ·mol -1
x =0.92
(2) 设0.92个Fe 原子中Fe 2+有n 个
由电荷守恒:2n +3(0.92-n )=1×2
n =0.76 则Fe 2+所占的分数:0.760.8260.92
=。
(3)由晶体的立体结构分析,与O 2-等距且最近Fe 占据空隙为八面体结构。
(4) 101010 3.0310.d m m --=⨯。